高中语文必修五情景默写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必修一《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2.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沁园春· 长沙》中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三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沁园春· 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6.《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7.《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8.《再别康桥》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眷恋的句子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9.《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0.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话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1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2.《荆轲刺秦王》中,用荆轲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3.《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14.《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体现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1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情景式名句默写训练含答案琵琶行情景默写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情景式名句默写训练含答案琵琶行情景默写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情景式名句默写训练含答案琵琶行情景默写及答案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作为高考的必考点,我们要准确把握《考试大纲》要求的必背篇目,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必修五情景式名句默写训练,希望对你有帮助。

1.《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自责而回头不迟的诗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地欢快舒畅: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3.《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归心似箭的诗句是: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5.作者将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的句子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6.《归去来兮辞》中写日光暗淡,日将西沉,诗人流连孤松,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的句子是: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7.《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8.《归去来兮辞》中描绘作者顺随自然走到生命尽头的诗句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9.《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0.《归去来兮辞》中体现出游感悟的诗句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1.《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落霞与孤鹜齐飞_,__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山原旷其盈视_,_川泽纡其骇瞩”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

4.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

5.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象的四句: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_。

必修五情景默写含答案

必修五情景默写含答案

必修五情景默写训练答案《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0.《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逍遥游中用“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12.《逍遥游》中用“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

13.《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地俩句是“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14.《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15.《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必修一《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2.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沁园春· 长沙》中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三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沁园春· 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6.《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7.《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8.《再别康桥》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眷恋的句子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9.《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0.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话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1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2.《荆轲刺秦王》中,用荆轲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3.《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14.《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体现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1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必修五情景默写答案

必修五情景默写答案

必修五情景默写答案【篇一:必修五情景式默写练习及答案】xt>?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0年16考〕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那么可把握.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滕王阁序?〔王勃〕〔10年18考〕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鹫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矶,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3、南昌的滕王阁和武昌的、洞庭湖畔的、山西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4、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5、王勃?滕王阁序?用,;,.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6、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7、黄昏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照应和, 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8、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9、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旧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 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欢宴群客.技压群雄,总述其事,写作了千古名篇??留下千古名句10、王勃代表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表达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 "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他与、、并称为初唐四杰〞.?逍遥游?〔庄子〕〔10年11考〕1、在?逍遥游?中描绘鲸体形硕大无比的句子,.2,鲸变化神奇莫测,变成鹏体形硕大无比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的句子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由于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蟾帖〞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4、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徒〞作比照,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5、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舟的浮动对水是有依赖性的,.,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6、庄子对现实社会的四种人做了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者"征",却没有到达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7、作者在彻底否认了宥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一‘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8.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9、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由于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10、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11无待〞,才能到达逍遥游.12、庄子点明小与大是有区别的,他的观点是,.13、庄子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鲸鹏的形象是,作者极写鲸鹏之大.写鲸,.写鹏,,,.14、写寿之长,曰冥灵曰大春,.?陈情表?〔李密〕1、李密概括写出自己幼年不幸遭遇,奠定文章悲凉基调的句子,2、形象的描写李密孤独的处境的句子,.3、描述祖母亲自抚养作者的原因,,,.4、描述朝廷屡次征召自己进退两难的为难处境的句子,,,.5比喻的手法描写祖母年老病危的句子是,,,.6.李密中述亡国之臣不敢盘桓的忠心的句子7.李密中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答案??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田园将芜胡不归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5.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滕王阁序?〔王勃〕1、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4、响穷彭蠡之滨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驰.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逍遥游?〔庄周〕1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 挂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朝菌不知晦朔,蟾帖不知春秋.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风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翼也无力.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8、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0、我决起而飞,抢榆防而止.11,假设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1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13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陈情表?〔李密〕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4,臣欲奉诏奔驰,那么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那么告诉不许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6,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篇二:必修五〔新人教版〕情境默写】去来兮辞?〔陶渊明〕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那么可把握.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作者深信自己为官错误,归隐正确之语7、作者说明不求富贵不求成仙之语8、作者写登山临水的情趣的句子9、“ ,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比照.10、〞 , .〞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11、说明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的句子“ ,?滕王阁序?〔王勃〕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鹫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矶,尤其是“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4、南昌的滕王阁和武昌的、洞庭湖畔的、山西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6、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7、作者直接描写滕王阁雄伟壮丽的两句是::, 8、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山川景象是: 9、王勃?滕王阁序?用“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10、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 「11、黄昏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照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 「12、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也曾出现过.13、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的盛况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勃也记述了滕王阁集会时的盛况::, ;14、作者表现年老不改初衷,困境不弃远志的四句是::_o »15、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两句是:: ,o ";借用冯唐、李广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两句是::16、作者着力表现深秋山水景色的两句是::, —o 〞17、:, "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渔人悠扬的歌声与天空大雁清脆的叫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美图景.19、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逍遥游?〔庄子〕1、在?逍遥游?中描绘鲸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由于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蟾帖〞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徒〞作比照,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 他们分别能效“比“者“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到达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 ,6、作者在彻底否认了宥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一‘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由于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10、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犬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雍?〕鲸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些均源自庄子?逍遥游?中:, ,"二 "等内容.?陈情表?〔李密〕1、?陈情表?中描绘孤苦无依状的句子:“,2、作者以:, ; ,.〞说明眼前进退两难的境遇;用 :,—; , 〞陈述自己不能废远〞的原因.3、作者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4、李密希望皇上能让自己先尽孝后尽忠,原因是5、李密表达希望皇上能遂自己心愿,自己将会不惜性命为国出力以报皇恩的语句是::, , ,O , O6.?陈情表?中表现帝王对李密责备的句子“ 7、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8、?陈情表?中李密中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9、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说明自己并非思念旧朝,先自贬身份, 说自己“ , 的地位,对晋武帝的“ , :感到无比荣幸, 所以不可能“ , :,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迷惑.〔整理人:方泽虎〕参考答案?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田园将芜胡不归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5.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8.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9.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10.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1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滕王阁序?〔王勃〕1、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4、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6、响穷彭蠡之滨7、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8、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纤其骇瞩.9、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驰.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1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3、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5、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16、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17、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9、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逍遥游?〔庄子〕1、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朝菌不知晦朔,蟾帖不知春秋.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风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翼也无力.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9、我决起而飞,抢榆防而止.10、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挂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技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陈情表?〔李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两句说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12 2、臣欲奉诏奔驰,那么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那么告诉不许;臣无祖 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5、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6、诏书切峻,责臣逋慢.7、乌鸟私情,愿乞终养.8、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 共鉴.9、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 冀.【篇三:必修五古诗文理解记忆句子默写45题】1 .?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 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2 .?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认,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比照否认了过去肯定了现在.4、?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抚慰的两句是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9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10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滕王阁序当中用 水美景 13滕王阁序中用 ,o ,-.〞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 写出了秋天的山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15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鹫浑然一体16,o ,-----.〞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17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18 , .〞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说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19 ,.〞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20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地俩句是---O "21 ,.〞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22.?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23.?逍遥游?中作者写斥鹦飞到最高点又回到地面的两句诗-'---, ---.24.?逍遥游?中斥鹦用自己的飞翔经历和境界去否认大鹏的一句是工2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工26.?逍遥游?中写人们的品德和水平可能到达最高境界的两句是27.?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28.?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到达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屋29.?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到达的境界的三句是30.?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31.?陈情表?用-----,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32.?陈情表?用-----,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33 ,.〞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34,------.〞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抚慰.35.?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36.?陈情表?中作者用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37.?陈情表?用-'——,.〞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38.?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39.?陈情表?中李密用-'-----, ——.〞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40.?陈情表?中李密用 ,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4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4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43 ,.〞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4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4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消除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O 〞附默写答案:1,既自以心为形役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4.舟遥遥以轻岖,风飘飘而吹衣.5,三径就荒,松菊犹存.6.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7.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8.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0.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1.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1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1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1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15.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7.水击三千里,挂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舟也无力.19.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0.三餐而反,腹犹果然21.朝菌不知晦朔,蟾帖不知春秋.22.翼假设垂天之云,挂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2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4.而彼且奚适也.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6.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27.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8.假设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3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3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3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源.36.臣欲奉诏奔驰,那么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那么告诉不许.3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3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39人命危浅,朝不虑夕.40.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4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4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4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4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中学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必修5情景式默写(附答案)

中学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必修5情景式默写(附答案)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题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两句诗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是“,。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诗是“,”。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7.《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表明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诗句是“,。

”9.《归去来兮辞》中用“,。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 《滕王阁序》中用“,。

”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13. 《滕王阁序》中用“,。

,。

”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宏伟、色彩艳丽。

14. 《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诗句是“,。

”15. 《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写出了秋水、秋空、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16. 作者用“,;,”描述了滕王阁所在地人烟阜盛,富庶祥和的气象。

17.《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18. 《逍遥游》中用“,。

”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19. 《逍遥游》中,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三句是:,??20. 《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的几句诗是“,,。

”21. 《逍遥游》中“,。

”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22.《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情景式默写(全1-5)(附答案)

情景式默写(全1-5)(附答案)

高中情景式默写大全:必修一——必修五(附答案)(一)《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二)《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情景式名句默写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情景式名句默写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情景式名句默写训练含答案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作为高考的必考点,我们要准确把握《考试大纲》要求的必背篇目,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必修五情景式名句默写训练,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情景式名句默写1.《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自责而回头不迟的诗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地欢快舒畅: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3.《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归心似箭的诗句是: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5.作者将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的句子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6.《归去来兮辞》中写日光暗淡,日将西沉,诗人流连孤松,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的句子是: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7.《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8.《归去来兮辞》中描绘作者顺随自然走到生命尽头的诗句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9.《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0.《归去来兮辞》中体现出游感悟的诗句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情景式名句默写1.《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落霞与孤鹜齐飞_,__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山原旷其盈视_,_川泽纡其骇瞩”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

4.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

鲁教版 必修5册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鲁教版  必修5册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必修一1.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4.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7.《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

”这与韩愈师说中“_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9.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1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1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1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1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15.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必修一《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2.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沁园春•长沙》中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三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沁园春·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6.《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7.《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8.《再别康桥》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眷恋的句子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9.《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0.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话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1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2.《荆轲刺秦王》中,用荆轲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3.《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14.《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体现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1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归去来兮辞》(XXX)(2010年16考)1、XXX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XXX不归?”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常引用XXX《归去来兮辞》中“归去来兮,顾此道今之人多歧”两句表达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可掌握的意思。

3、XXX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问君此去,道路几时,恨晨光寂寞,山行有盼期。

”表现了诗人对行人的询问,以及他渴望回家的心情。

4、XXX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临别赠言,幸承恩典,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表现了诗人拄着杖时时远眺,享受自然风光的心情。

5、XXX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人生几何,何时起舞,徐来九载,风急天高猿啸哀。

”提醒人们珍惜生命,顺从内心的愿望,及时行动。

滕王阁序》(XXX)(2010年18考)1、XXX在《滕王阁序》中描绘了一幅天高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引用了XXX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XXX《滕王阁序》中的描写非常生动,尤其突出了秋天景物的特征,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鹦鹉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4、XXX在《滕王阁序》中用“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江南水乡夕阳西下的景象。

5、XXX在《滕王阁序》中用文字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繁华的景象。

6、XXX在《滕王阁序》中直接提到了深秋的时间。

7、XXX在《滕王阁序》中描述了傍晚时分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上的情景,与他所写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呼应。

8、XXX的词中有“XXX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一句,而XXX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关于“衡阳雁”的意象。

9、滕王阁是XXX的儿子XXXXXX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旧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

XXX在XXX时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欢宴群客。

必修五情景默写及答案

必修五情景默写及答案

姓名:先自贬身6.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家门冷落,人丁稀少的句子必修五情景默写编制:王森 班级: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1. 《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2. 《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3. 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份,说自己,的地位,对晋武帝的,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 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4.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 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 显达:“5.李密在《陈情表》中,诉其进退两难处境的句子7.《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形容祖母垂危之状。

8.《陈情表》中用“?? .11; 两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9.《陈情表》用“”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10.《陈情表》中李密用。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渔父》是渔父所没有料想到的。

、昔日的三闾大夫落魄到眼前的这一地步,1 “何故至于斯?”一问,弓I出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句的待外物人圣”是如何对2、写出渔父眼中的“子:3、屈原用“沐浴者”回答渔父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的句子是: 、韩非进而屈原宁愿葬身鱼腹之中, 也不愿让自己 皎洁的身体受到世俗玷辱的句 子:4.文中描写渔父唱《沧浪歌》的句子:报任安书》1、文中表达尊贵而声名磨灭的人多, 只有卓越特出的人才能受 到后 人称道的句子:2. 文中通过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屈原、孙子、吕不 等圣人通过著书来抒发内心愤懑的句 子:3. 司马迁在文中介绍了《史记》写作的目的的句子 是:4. 文中表达自己隐忍苟活原因的句 子:5. 文中阐释自己的生死观的语句:逍遥游》 逍遥游》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 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 气1.势磅礴的两句是a”, 。

”逍遥游》中用, 。

”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2.的大与小。

逍遥游》中用,。

”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逍遥游》中 , 。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必修五情景式默寫訓練及答案《歸去來兮辭》(陶淵明)(10年16考)1、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起筆二句“歸去來兮,_________________”表達出對田園生活の嚮往。

2、我們經常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來表達過去不可挽回,未來則可把握。

3、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詩人問道於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見前路,見出還家之歸心似箭。

4、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詩人拄杖或遊或息,時時昂首遠望,暢享自然風景。

5、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無多,何不順從心願而行?《滕王閣序》(王勃)(10年18考)1、王勃在《滕王閣序》一文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天闊水遠、孤鶩高飛、晚霞絢爛の秋景圖,,。

此句化用自庾信の《馬射賦》“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兩句。

2、王勃《滕王閣序》一文寫景字字珠璣,尤其是,。

著力表現大自然の色彩變幻,突出秋日景物の特徵,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

3、南昌の滕王閣和武昌の、洞庭湖畔の、山西の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

4、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裏用“漁舟唱晚,”の詩句形象地表現了古代の江南水鄉在夕陽西下の晚景中,漁舟紛紛歸航,江面歌聲四起の動人畫面。

5、王勃《滕王閣序》用,;,。

寫出了滕王閣四周人煙繁盛,富庶繁華の氣象。

6、王勃《滕王閣序》中直接點出時間已到深秋の句子是:,。

7、傍晚時分,一葉葉小漁船飄蕩在鄱陽湖の水面上,船歌相呼應和,悠長而遼遠。

此景此情正應了王勃《滕王閣序》中の兩句:“,。

”8、範仲淹有詞雲:“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其中關於“衡陽雁”の意象在王勃の《滕王閣序》中“,”也曾出現過。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参考资料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参考资料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10年 16 考)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来表达过 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4、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滕王阁序》 (王勃) (10年 18考)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 图,( ),( ) 。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王勃《滕王阁序》 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 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 被前人誉为 “写尽九月之景” 。

3、南昌的滕王阁和武昌的 ( ) 、洞庭湖畔的 ( ) 、山西的 ( ) 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4、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 ( ) ”的诗句形象地表 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5、王勃《滕王阁序》用( ) ,(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五情景默写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7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9 《归去来兮辞》诗中用“-----------------,--------------------。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滕王阁序》当中用“-----------------,--------------------。

”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13 《滕王阁序》中用“-----------------,--------------------。

-----------------,--------------------。

”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14 《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15 《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16 《滕王阁序》中“-----------------,--------------------。

-----------------,--------------------。

”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

17 《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18 《逍遥游》中用“-----------------,--------------------。

”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19 《逍遥游》中用“-----------------,--------------------。

”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

20 《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地俩句是“--------------------。

”21 《逍遥游》中“-----------------,--------------------。

”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22.《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23.《逍遥游》中作者写斥鷃飞到最高点又回到地面的两句诗“----,-----”。

24.《逍遥游》中斥鷃用自己的飞翔经历和境界去否定大鹏的一句是“------------”。

2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26.《逍遥游》中写人们的品德和能力可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两句是“------,------”。

27.《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28.《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29.《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30.《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31.《陈情表》用“-------,-------。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32.《陈情表》用“-------,---------。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33.《陈情表》用“---------,---------。

”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4.《陈情表》用“----------,------。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5.《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36.《陈情表》中作者用“----------,-----------,----------,-----------。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37.《陈情表》用“---------,----------。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38.《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39.《陈情表》中李密用“------,-------。

”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40.《陈情表》中李密用“----------,----------。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4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4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43 陈情表中李密用“-----------------,--------------------。

”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44 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4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必修五情景默写答案1. 既自以心为形役2.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7.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8.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9. 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0.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21.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4.而彼且奚适也。

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6.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7.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3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9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0.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4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3.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44.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5.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1. 既自以心为形役2.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7.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8.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9. 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0.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21.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4.而彼且奚适也。

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6.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7.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3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9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0.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4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3.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44.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5.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