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复习资料 打印版
八年级政治复习资料[整理版]精品文档10页
第一单元在公共生活中第一节走进公共生活1、公共生活的含义、特点:★人与人相互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与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比较,公共生活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表现方式更加多样。
特点:①活动范围的广泛性②活动内容的公开性④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传统的公共生活: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新兴的公共生活: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互联网虚拟世界。
社会生活中最普便、最基本的生活,它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生活质量,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对自己的公共行为负责。
(如:遵守交通规则,不破坏公物,不乱扔垃圾)3、为什么要融入公共生活(P6)★①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在公共生活中成长。
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②交往是很迫切的需要,也是我们心里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促进自我全面发展4、怎样融入公共生活?(P8)★(1)融入公共生活,我们既要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自卑的阴影,又要克服自傲的心态,不过高地估价自己或过低地估价别人。
(2)在公共生活中,摆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坦诚相处,我们就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节文明交往1、为什么要平等待人?(平等待人的根据)(P10)★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各样各样的差异,如在家庭状况、社会地位、个人素质等方面虽存在差异,但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
2、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3、文明礼貌的作用或意义:★(1)使我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尊重,(2)减少由于冲动造成的不良后果,促进我们成长为一个有风度、有素养的文明公民。
(3)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形象与尊严。
(4)文明交往礼为先,礼貌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基本品质,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
可以增添我们个人的风采和魅力。
4、怎样做到文明交往、礼貌待人: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践行礼仪规范。
人教版初中政治复习资料(初二部分)
②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在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在各个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当改革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家又采取了有力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先富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br>
⑴ 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要履行这种责任,就要懂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虽然初中生还未满18周岁,还不能行使宪法赋予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可以行使其他政治权利,如监督权。<br>
⑵ 行使监督权的形式主要包括: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②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③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者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无论用那种方式,都必须是合法的。)<br>
依法治国的要求①对国家: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到依法治理的轨道上来。②对政府部门:要做到依法行政,从而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③对个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己行为。<br>
6主动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尝试依法提出合理建议,做国家的小主人【运用】<br>
第二步 20世纪末 再翻一番 达到小康水平<br>
第三步 21世纪中叶 人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br>
初二 政治复习提纲及答案 超全
政治复习提纲第一课:爱在屋檐下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庭的特点: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3、家庭关系确立的4种情形:(1)结婚组成新的家庭(2)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
(3)收养而组成家庭(4)再婚组建新的家庭4、家庭结构形式: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丁克家庭5、家庭的功能:(1)物质生产功能(2)人口生产功能(3)消费功能(4)抚育和赡养功能(5)教育功能(6)休息娱乐功能6、为什么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1)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7、为什么要我爱我家?(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8、父母为什么要抚育子女?(1)是亲情的自然流露(2)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
(3)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
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9、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10、孝敬父母的含义: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11、怎样做到孝敬父母?(1)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
(2)从小事做起,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12、孝敬父母应注意什么?(1)对父母的尊敬,不是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
(2)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要孝敬父母的长辈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1.烦恼产生的原因:(与父母发生矛盾冲突的原因)(1)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式难免产生较大差异。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答:①国家开展精准扶贫,重视民生改善,帮助困难人群脱贫致富;②国家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注意环境保护,给民众洁净生活环境;③国家采取措施改善残疾人生活,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④国家加强司法公正,为冤假错案平反等。
2.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答:(1)我国是一个贫困人口比列较高的国家,扶贫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任务。
(2)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扶贫是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科学发展的成果。
(3)国家大力开展扶贫工作,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
(4)大力开展扶贫工作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真实体现。
3.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答:(1)国家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地区和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
(2)国家出台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外出就业,实施税收优惠和减免。
(3)国家祥贫困地区支援技术人员。
(4)采用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连片式扶贫,精准扶贫等多种方式扶贫。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如何正确行使职权?答:(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不得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擅自行使权力。
(2)对于滥用权力的行为,要追究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宪法宣誓制度,会议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阅读材料,运用宪法的有关知识回答:(1)宪法宣誓突显了我国宪法怎样的法律地位?(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公开向宪法宣誓?)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思想品德科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思想品德科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课本P5-7)1、什么是公民?2、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3、作为公民,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4、我们应该怎样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5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哪些内容?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课本P14-15)1、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公民的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2、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哪几类?3、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哪几类?4、为什么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如何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5、我们应该怎样维护权利,履行义务?6、如何理解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7、怎样维护权利?8、怎样自觉履行义务?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课本P21-23)1、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3、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我国建立的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5、宪法对公共权力是怎样严格规范和限制的?6、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7、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8、青少年应怎样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6.1维护人身权利(课本P30-31)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2、为什么要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3、法律对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哪些规定?4、什么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5、为什么要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6、我国法律如何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7、怎样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8、当我们遇到社会上损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或伤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时,应该怎么办?6.2维护人格尊严(P37-39)1.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它包括哪些内容?2、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的特殊保护?3、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4、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5、我们应该怎样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6.3保护个人隐私(P44-45)1、什么是个人隐私?什么是个人隐私权?2、为什么要保护个人隐私权?3、法律怎样保护公民的隐私权?4、我们应该怎样尊重自己的隐私权?5、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7.1维护受教育权(P51-52)1、什么是受教育权利?2、为什么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3、什么是义务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什么?4、如何理解公益性是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5、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是什么?6、我们应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机会?7、我们怎样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8、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的行为?7.2维护财产权(P60-61)1、什么是财产所有权?2、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整理版)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第一课好习惯受用一生1、什么叫习惯?答: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起居、言谈举止、社会交往等无不显露出某种习惯的痕迹。
2、习惯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答:(1)习惯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2)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3)习惯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3、养成好习惯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答:(1)习惯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2)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3)习惯影响着人们的行为;⑷习惯不是小问题,它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成功与幸福。
4、青少年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有哪些?)答:(1)有计划消费的习惯;(2)勤于劳动的习惯;(3)节约时间的习惯;(4)锻炼身体的习惯;(5)讲究卫生的习惯等。
5、中国有一句古话“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这句话警示我们要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
6、我们怎样培养好习惯?(培养好习惯的方法、途径有哪些?)答:(1)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2)培养好习惯必须有毅力;(3)培养好习惯必须改掉坏习惯;(4)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实际行动。
7、为什么要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 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有何作用、意义?)答: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收支保持平衡,使我们的消费更加合理,而且还会给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8、为什么要劳动?( 劳动有哪些作用、意义、好处?)答:(1)通过劳动,可以逐步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2)而且在劳动中克服困难,可以磨砺意志,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3)在劳动中,我们还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朴实的好作风;(4)同时,劳动还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
9、“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说明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答:这首诗就是在慨叹时光易逝,一去不返。
初二政治复习资料.doc
初二政治复习资料初二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第 1 课人类的朋友一、知识要点 1、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
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
生物、土地、气候、水资源等可再生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和保护,也能循环和不断更新。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随人类消耗越来越少。
3、各种生物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主要特征。
各种生物资源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任何一种生物资源的灭绝都意味着自然界永久丢失一种独特而珍贵的资源。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生物圈中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在地球的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是热带雨林。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是大自然的基因资源库。
4、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中,自然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
人类正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从中获取各种自然资源,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
因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为(什么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
5、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物链关系,并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6、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二、问题归纳 1、为什么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的食物、水、衣服、住房、车、船等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自然资源。
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人类与大自然是怎样的关系?①人类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从中获取各种自然资源,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
因此,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
②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复习资料(含页码)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复习资料(提纲)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爱在屋檐下1.家庭的含义(第5 页第一段)2.家庭关系的确立(第5页第二段)3.家庭结构的类型(第5页第三段)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第6页)你应如何在家庭中找到快乐?(第7页)5.家庭对于我们有什么重要性?(第8页)父母对于我们有什么重要性?(第8页)6.家庭的功能(第5~6页“相关链接”)7.家庭给我们什么温暖?(家庭有什么作用?)(第10页第二段)8.孝敬父母(1)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第13页第一段)(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4)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5)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第15~16 页)9.几个重要认识:(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第17页第一段)(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第17页第二段)(3)父母不对子女尽抚养的义务,甚至虐待子女会有什么后果?(第10页)(4)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会有什么后果?(第14页)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1.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第19~20页第一段)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第21页第一段)3.代沟、逆反心理(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2)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第21 页第二段)(3)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第21页第三段)(4)逆反心理有什么危害?(第22页)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矛盾和冲突?(第23~25页)(三点)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我们应如何与父母交往?)(第26~27页)(四点)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闭锁心理的危害、积极心态的益处、人际交往的意义(第31页第一段)2.一个受欢迎的人应有的品质及意义。
八年级政治总复习资料
八年级政治总复习资料第一课1、法律的特征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什么?重要特征是什么?答:①法律是由根据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2)法律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最主要的特征)③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另一个显著特征)⑨以规定权利与义务为内容(重要特征)2、什么叫国家制定法律和国家认可法律?答: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造法律;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
3、国家强制力指什么?答:国家强制力主要指的是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4、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些方面?①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太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②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
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
5、法律的含义是什么?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
6、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答: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广大人民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他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武器。
社会主义道德是广大人民的道德,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尚的道德。
7、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分别是什么?答: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
8、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有何密切联系?答:①两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②两者是互相作用的,表现在:(1)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2)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③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第二课1、法律准则有何特点?答:①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准则;②它具有普遍适用性,人人都必须遵守:③它具有权威性,任何人都不得违法。
初二政治复习资料
初二政治复习资料第三单元1、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
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反映出来。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这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如:日本——和服、寿司、樱花,英国——绅士风度,巴西——足球,埃及——金字塔,丹麦——安徒生,印度——甘地……)3、每一种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涵着人类文明的超过。
4、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元化。
5、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6、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应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7、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要尊重并加以保护。
8、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9、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10、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11、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12、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有利又有弊。
我们上网,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避免“网毒”伤害。
13、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14、并非所有人上网都会成瘾,网瘾常常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
15、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上网更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1、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个人是社会“大网”中的一个“结点”,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社会。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3.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或“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1)个人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4.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或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1)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意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或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有哪些?)(1)网络方便了信息传递和共享;(2)网络促进人际交往;(3)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或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的进步的?)(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中的陷阱有哪些?或人们为什么需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虚假、不良信息误导大众,侵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稳定;(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上大量的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4.网络改变世界的表现:(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3)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5.如何正确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在网上传递正能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要提高媒介素养,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要学会信息节食,不沉溺网络;(3)要学会辨析和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7.如何传递网络正能量?(1)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上弘扬主旋律,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来源:21·世纪·教育·网】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社会秩序的重要性:(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为什么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社会秩序的保障?因为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所以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4.为什么人民安居乐业需要社会秩序的保障?因为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所以人民安居乐业需要社会秩序的保障。
5.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道德、纪律、法律等。
6.社会规则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7.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具体来说,(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8.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已行动的准绳。
9.怎样维护规则?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已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10.怎样改进规则?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1.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我们怎样做?(怎样正确对待规则?)(1)自觉遵守规则;(2)坚定维护规则;(3)积极改进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什么是尊重?尊重即尊敬、重视。
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尊重他人的表现: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
3.尊重的意义和价值(1)对个人来说,每个人有尊严,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反之,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2)对社会来说,尊重使社会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4.尊重他人的要求(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
5.礼的含义和表现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6.文明有礼的意义和价值(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3)文明有礼体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7.做文明有礼的人的要求(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8.诚信的内涵:即诚实、守信。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9.诚信的意义(为什么要讲诚信?)(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10.诚信的要求(践行诚信我们应该怎么做?)(1)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错了,不逃避、不推脱,主动承担责任;(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4)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主要有哪些类型?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型,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了刑事法律法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3.怎样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1)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2)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常说的犯罪。
(3)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4.我们要警惕身边那两种违法行为?(1)行政违法行为;(2)民事违法行为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1)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已的行为。
(2)分辨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4)既要维护自已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什么是犯罪行为?犯罪也叫刑事违法行为,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7.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严重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应受刑罚处罚性8.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两大类?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型两大类。
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9.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10.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1)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2)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用诉讼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11.什么是诉讼?诉讼,俗称“打官司”。
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12.诉讼的重要性: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13.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14.青少年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犯罪?(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我们要善斗争,在保全自已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