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护距离计算说明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摘要:一、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重要性1.定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2.防护距离对环境的影响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标准1.我国相关规定2.国际标准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应用1.工业设施2.生活区域3.自然保护区四、如何减少大气污染1.加强环保法规2.发展清洁能源3.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正文: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指为保障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不受大气污染侵害,需要在大气污染源与敏感区域之间设置的一定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为500米。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防护距离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防护距离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

我国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规,各类项目在建设前需要进行环评,其中就包括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定。

此外,我国还参照国际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空气质量准则,以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定因场景而异。

对于工业设施,应根据其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程度,合理设定防护距离。

对于生活区域,应保证居民区远离污染源,保障居民生活环境。

在自然保护区,应加大保护力度,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环保法规建设,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

其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

最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让更多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总之,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保护环境、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执行要求的说明

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执行要求的说明

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执行要求的说明
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执行要求的说明
2008年下半年,在最后几次导则汇报与讨论会上,环境保护部环评司的领导提出要加入环境防护距离的管理要求和相关定义。

虽然到现在为止,导则-总纲的正式版还没推出,这次修订版大气导则中率先提出了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定义和管理要求。

提出和规范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建立环保系统内的管理要求,以取代原有卫生部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的概念。

虽然这次定义和原来卫生防护距离很接近,包括对源的处理方法和管理要求,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这些也是最近被咨询的比较多的地方:
1、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直接采用修订版大气导则的推荐模式进行计算即可。

不需要考虑原来所涉及的提级、叠加周围点源的综合影响,也不考虑污染物的毒性。

2、注意这次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是以面源为中心的距离,然后以此为半径画圆,只有超出厂届以外区域才定义为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注意最终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应该结合包络线来表达。

原来习惯定义的场界外多少多少米作为卫生防护距离是不太科学的。

关于两个防护距离的执行,注意以下几个具体要求:
1、现行国家标准中尚有效的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首先应执行该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在环评中可参考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一个结果,但只作为参考。

2、对于没有相关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不必再采用原有91年的卫生防护距离公式进行计算。

直接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即可。

3、对于计算结果为没有超标的无组织排放源,不用再设置防护距离。

4、设置环境防护距离的前提是,无组织排放源场界监控点处排放达标。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

第 10 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10.1 防护距离确定总体原则与评价标准体系构成10.1.1 防护距离确定应遵循的总体原则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是一项涉及建设规划、项目选址、工程建设总平面布置、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性工作。

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排放形式较为分散、排放高度较低低,污染物未经充分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带,即使排放量不大,在近距离内也可能会形成严重的局地污染,因此无组织排放对源附近区域的环境影响往往比有组织排放点源更强。

从环境空气质量的角度来说,防护距离的主要作用就是为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扩散稀释距离,使之到达居住区最近边界时,有害污染物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限值,不致于影响长期居住区人群的身体健康。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结果是否客观科学,取决于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强参数的确定是否客观真实。

综合前面论述的无组织排放源强确定技术方法和无组织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对防护距离的评价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汇总如下。

(1)杜绝和减少无组织排放的根本原则在项目设计、建设及环境评价过程中,必须根据项目特点和 GB16297 的规定,结合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有关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提出杜绝和减少无组织排放的控制措施,尽量通过集气系统收集、处理后改为有组织排放。

即防护距离的设置只是一种管理与评价手段,加强无组织排放污染控制措施、减少排放才是根本和最终目标。

(2)科学、客观确定无组织排放源参数的原则无组织排放源强的确定要科学、客观,参数要收集全,不能随意类比、计算。

应详细列表、绘图给出无组织排放各污染源调查资料,主要包括占地面积、长度、宽度、排放高度、源距厂界距离、排放量与排放浓度、在总平面图中的布局、与近距离敏感目标的精确距离等。

(3)无组织排放污染影响保守评价原则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或卫生防护距离的“无组织源”,应当是正常工况下包括了体源、线源、低矮点源均简化为带有一定高度的面源的所有无组织排放源。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这是一篇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的深度探讨的文章。

针对这个主题,我们将从简单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以便更好地理解相关问题。

1. 什么是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是指在工业区域或其他大气污染源附近,为了保护周围居民和生态环境,规定了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为什么需要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破坏具有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居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制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成为必要措施。

通过限制工业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的风险,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3.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的依据及含义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传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气象条件、排放源类型、气候等。

针对不同的排放源,制定了不同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在一般工业区域,500米的距离可以有效地控制空气污染物的扩散。

这个距离的设定并不是凭空指定,而是经过前期调研和理论印证得出的。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的含义是,在这个区域范围内,必须建立环保设施和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传播。

4.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定对社会和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可以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定会对工业发展产生一定的限制。

一些工业企业可能需要调整生产工艺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限制条件,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然而,这样的限制可以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5. 提高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大气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有效性。

加强对工业排放源的监管,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了解大气污染状况。

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意识,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大气污染的危害,并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问题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有几种,其中一种情况是无超标点,这种结论是否说明面源之外没超过小时质量浓度,也就相当于不用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了?如输出结果为“无超标点”,则代表该面源可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问题2:计算输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结果之后,是否还需要考虑对计算结果进行提级?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在内部计算时,已经按100m内间隔10m,100m以上间隔50m进行取整,因此不需对最后的输出结果进行提级或取整。

问题3:某项目有多个分散的面源,单独核算每个面源的环境防护距离都在距面源中心约300~400m范围,但在使用进一步预测模式逐时计算结果显示,距离场界外600m内一次浓度超标,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环境防护距离?环境防护距离作为环境管理规定,对于单个面源所对应的环境防护距离按计算结果为准。

但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而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式由于考虑所有污染源的综合叠加及项目周边实际地形地貌影响,场界外的预测结果可能超过环境防护距离的估算结果。

对于在环境防护距离之外出现区域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应考虑采取有效的污染源控制措施,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问题4:如何执行现行导则所规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执行概念,参考执行以下要求: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是两个概念,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按导则要求执行,卫生防护距离按国家颁布的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执行。

问题5:在什么情况下才能(需要)设置环境防护距离?设置环境防护距离的前提:(1)无组织排放源场界监控点处排放达标。

(2)无组织排放源场界外存在一次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

问题6:《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及“6、环境防护距离根据正常工况下产生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等)无组织排放源强计算的结果并适当考虑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提出合理的环境防护距离,作为项目与周围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控制间距,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实用版)目录1.引言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定义和意义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制定标准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应用实例5.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措施6.结论正文【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大气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本文将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定义、标准、应用实例以及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定义和意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指在污染源周围一定范围内,为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设定的污染物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定对于预防和控制大气污染,保护公众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制定标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各级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污染源的特性,制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目前,我国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制定标准主要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技术规范。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应用实例】以火电厂为例,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根据其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和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确定。

一般情况下,对于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其防护距离应在 500 米以上。

【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此外,我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实际举措,如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推广清洁能源等。

【结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

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加强。

完整版大气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区别及常用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汇总

完整版大气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区别及常用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汇总

完整版大气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区别及常用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汇总大气防护距离指的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保障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而设立的一定范围,用以避免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的危害。

卫生防护距离则是指在疾病传染期间,为阻断疾病传播,保护周围人员健康而设置的一定范围。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气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区别,并汇总一些常用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一、大气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区别大气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目的和应用场景不同,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区别。

1. 大气防护距离大气防护距离是为了避免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气体、粉尘、噪音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的危害而设立的一定范围。

大气防护距离根据具体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以及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和使用性质,进行科学合理的决定。

大气防护距离包括污染源的设立距离、环境容许浓度等。

2. 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是为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周围人员健康而设置的一定范围。

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立是基于疾病传播的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根据疾病的传染性和传播途径,以及人员的接触频率和容易感染性,科学地确定卫生防护距离,可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二、常用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汇总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供参考。

1. 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距离标准空气传播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传播,常见的包括结核病、麻风病等。

根据国际规范和实践经验,结核病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结核病患者隔离的病房与其他房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米;麻风病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麻风病患者隔离的病房与其他房间之间的距离应根据病情确定。

2. 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距离标准飞沫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原体散播到空气中,常见的包括流感、麻疹等。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分析,流感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患者在发病初期应隔离在病房内,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麻疹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患者在发病期间应隔离在病房内,并与他人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大气防护距离

大气防护距离

根据《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18055-2000)》中对养猪场的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养猪场规模为500~10000头,卫生防护距离为200~800m。

本项目存栏量为2600头,计算得其卫生防护距离为344m,提级后为400m。

目前,国家未颁布生猪养殖场的卫生防护距离,结合上述参考方法与实际要求,确定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400m。

根据对项目现场的调查,项目拟建猪舍与距离最近的居民点距离为40m,项目选址不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为了减轻项目对杨家台村的影响,将粪便密封干池以及沼气系统布置在项目南侧,远离杨家台村,以减缓项目对其的影响。

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

对于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确定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方法如下:⑴模型为SCREEN3模型。

⑵计算选项:城市选项。

测风高度=10m。

气象筛选=自动筛选,考虑所有气象组合。

⑶计算点为离源中心100m到5000m,采用100m间隔。

计算点相对源基底高均为0。

⑷计算输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取值方法为:(离面源中心)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最小距离(m)。

本项目封闭式储煤场TSP排放量为0.064t/a,经计算,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见表7-8。

表7-8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表污染物排放量(t/a) 标准值(mg/m3) 长(m) 宽(m) 高(m) 距面源中心距离(m)粉尘 0.064 1.0 40 20 5 0由表7-8可知,本项目粉尘在厂界内无超标点,因此,本项目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国标《指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中的推荐方法,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可有下式计算:
()
D C m c L BL A
C Q 5
.0225.01
γ+=
式中: m C :标准浓度限值,mg/m 3;
L :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
γ: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 。

根据该生产
单元占地面积S (m 2)计算,5
.0⎪⎭

⎝⎛=πγS ;
A 、
B 、
C 、
D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根据企业所在地区近5年平均
风速及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表15-4查得。

c Q :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

表15-4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根据计算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防护距离分别为100m 、300m 。

由工程厂址踏勘,结合可研单位按照MUCT 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的厂区平面布置设计资料,一期工程建成后,恶臭气体发生源距北侧最近的工业厂区片区敏感点约为200m,
因此,在一期工程为10万t/d规模时,各敏感点均在评价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以外,能够满足卫生防护要求。

二期工程建成后,工程运行期产生的恶臭物质量有所增加,同时,恶臭气体发生源的占地面积相应扩大,对污水处理厂四周敏感点影响较大。

根据计算,二期工程建成后,恶臭气体的卫生防护距离为300m,对照拟建厂址周围敏感点与工程恶臭气体发生源边界距离,在二期工程建成后,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为300m时,新和村居住区虽然仍位于卫生防护距离以外,但厂址北侧工业企业厂房则处于防护距离以内,工程将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可研单位提供的工程厂区平面布置不能满足恶臭气体防护要求。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

(2)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3840-91)中规定的计算模式,计算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因子选取无组织排放因子二甲苯、TVOC 、颗粒物。

式中:Qc —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 Cm —标准浓度限值(mg/m 3); L —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
R —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 ),根据该 生产单元占地面积(m 2)计算r=(S/π)0.5
A 、
B 、
C 、
D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纲量),根据建设项目所
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表6.1-16中选取。

表6.1-16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
)
D
C
L r
BL A Cm Qc 50
.0225.0/1/+=。

第十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

第十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

第 10 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10.1 防护距离确定总体原则与评价标准体系构成10.1.1 防护距离确定应遵循的总体原则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是一项涉及建设规划、项目选址、工程建设总平面布置、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性工作。

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排放形式较为分散、排放高度较低低,污染物未经充分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带,即使排放量不大,在近距离内也可能会形成严重的局地污染,因此无组织排放对源附近区域的环境影响往往比有组织排放点源更强。

从环境空气质量的角度来说,防护距离的主要作用就是为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扩散稀释距离,使之到达居住区最近边界时,有害污染物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限值,不致于影响长期居住区人群的身体健康。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结果是否客观科学,取决于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强参数的确定是否客观真实。

综合前面论述的无组织排放源强确定技术方法和无组织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对防护距离的评价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汇总如下。

(1)杜绝和减少无组织排放的根本原则在项目设计、建设及环境评价过程中,必须根据项目特点和GB16297的规定,结合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有关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提出杜绝和减少无组织排放的控制措施,尽量通过集气系统收集、处理后改为有组织排放。

即防护距离的设置只是一种管理与评价手段,加强无组织排放污染控制措施、减少排放才是根本和最终目标。

(2)科学、客观确定无组织排放源参数的原则无组织排放源强的确定要科学、客观,参数要收集全,不能随意类比、计算。

应详细列表、绘图给出无组织排放各污染源调查资料,主要包括占地面积、长度、宽度、排放高度、源距厂界距离、排放量与排放浓度、在总平面图中的布局、与近距离敏感目标的精确距离等。

(3)无组织排放污染影响保守评价原则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或卫生防护距离的“无组织源”,应当是正常工况下包括了体源、线源、低矮点源均简化为带有一定高度的面源的所有无组织排放源。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00米
摘要:
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定义和重要性
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测量标准
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应用实例
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意义和未来发展
正文:
一、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定义和重要性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过程中,为保护周围环境和人民生活健康,设定的一定范围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这个距离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的性质和规模等因素进行调整。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定对于防止空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测量标准
我国对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测量标准有着严格的规定。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测量标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工业企业的,另一类是针对生活区的。

其中,工业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主要根据企业的污染源、排放高度、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计算;生活区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则主要考虑居民的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等因素。

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应用实例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对于火电厂、钢铁厂等重工业企业,需要根据其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方式等因素,
设定合适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以保障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同时,对于新建的住宅区、学校等,也需要考虑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以防止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影响。

四、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意义和未来发展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定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定将会越来越严格,以适应环保发展的需要。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第十四条:“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雾、恶臭、噪声 等物质或因素的建设项目与生活居民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并采取绿化措施。”
(4)卫生防护距离在 100m 以内时,级差为 50m;超过 100m,但小于或等于 1000m 时,级差为 100m;超过 1000m 以上,级差为 200m。当计算的 L 值在两级之间时,取距离大的一级。
第 10 章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
10.1 防护距离确定总体原则与评价标准体系构成
10.1.1 防护距离确定应遵循的总体原则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是一项涉及建设规划、项目选址、工程建设 总平面布置、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排放形式较为 分散、排放高度较低低,污染物未经充分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带,即使排放量不大,在近距离 内也可能会形成严重的局地污染,因此无组织排放对源附近区域的环境影响往往比有组织排放点源 更强。从环境空气质量的角度来说,防护距离的主要作用就是为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 扩散稀释距离,使之到达居住区最近边界时,有害污染物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限 值,不致于影响长期居住区人群的身体健康。
(2)B区域,即建设项目厂址区域的各厂界,执行控制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的标准。比如《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附录C规定:无组织排放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10m范围内, 但若现场条件不允许(例如周界沿河岸分布),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侧。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不
­ 313 ­
同的标准规定的无组织排放的B区域范围也是不一样的,如《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 规定:厂界外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监测在厂界外20m处(无明显厂界,以车间外20m处)上风方与下 风方同时布点采样,将上风方的监测数据作为参考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规定, 厂界的监测采样点,设置在工厂厂界的下风向侧,或有臭气方位的边界线上。

大气防护距离

大气防护距离

根据《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18055-2000)》中对养猪场的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养猪场规模为500~10000头,卫生防护距离为200~800m。

本项目存栏量为2600头,计算得其卫生防护距离为344m,提级后为400m。

目前,国家未颁布生猪养殖场的卫生防护距离,结合上述参考方法与实际要求,确定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400m。

根据对项目现场的调查,项目拟建猪舍与距离最近的居民点距离为40m,项目选址不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为了减轻项目对杨家台村的影响,将粪便密封干池以及沼气系统布置在项目南侧,远离杨家台村,以减缓项目对其的影响。

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

对于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确定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方法如下:⑴模型为SCREEN3模型。

⑵计算选项:城市选项。

测风高度=10m。

气象筛选=自动筛选,考虑所有气象组合。

⑶计算点为离源中心100m到5000m,采用100m间隔。

计算点相对源基底高均为0。

⑷计算输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取值方法为:(离面源中心)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最小距离(m)。

本项目封闭式储煤场TSP排放量为0.064t/a,经计算,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见表7-8。

表7-8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表污染物排放量(t/a) 标准值(mg/m3) 长(m) 宽(m) 高(m) 距面源中心距离(m)粉尘 0.064 1.0 40 20 5 0由表7-8可知,本项目粉尘在厂界内无超标点,因此,本项目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的标准选用问题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的标准选用问题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从环境空气质量的角度来说,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主要作用就是为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扩散稀释距离,使之到达居住区最近边界时,有害污染物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限值,不致于影响长期居住区人群的身体健康。

1、首先,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前,周界外无组织浓度最高点应低于GB 3095的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

如预测结果在场界监控点处(以标准规定为准)出现超标,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

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达标后的
源强。

2、计算标准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小时浓度限值,无小时均值时可用日均值的三倍。

卫生防护距离:
标准浓度限值取GB 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任何1次浓度限值(mg·m N-3);该标准未规定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取TJ36规定的居住区1次最高容许浓度限值(mg/m N-3),该标准只规定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一般可取其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3倍,但对于致癌物质,毒性可积累的物质,如苯、汞、铅等,则直接取其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对于物理化学无害因素,参照GBZ 2.1,2.2-2007)。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计算范围:根据需要计算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确定计算的范围,包括周围的环境、气象条件、污染源的位置等。

2. 收集数据:收集计算范围内的环境数据,包括污染源的排放量、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和分布等。

3. 确定防护距离标准:根据国家或地方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确定需要计算的防护距离标准。

4. 计算防护距离:根据污染源的排放量和周围环境条件,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需要达到的防护距离。

5. 确定实际防护距离:将计算出的防护距离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如果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实际需要达到的防护距离。

在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污染源的排放量:污染源的排放量越大,需要设置的防护距离越远。

-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周围环境:周围建筑物的分布、高度等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对其进行考虑。

-国家或地方标准:需要根据国家或地方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进行计算,不同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计算程序示例:1. 输入污染源的排放量、气象条件和周围环境数据。

2. 根据国家或地方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

3. 输入相应的参数,进行计算。

4. 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确定实际需要达到的防护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而且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选择合适的防护距离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大气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本次评价按照GB/T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中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控制方法,计算本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卫生防护距离。

各类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按下式计算:式中:Q 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C m-标准浓度限值,mg/m3;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γ-排放源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γ=(S/π)0.5;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

参数选定:污水处理厂无组织排放源强:采用类比法确定。

根据《宁波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等类比调查资料,确定恶臭气体排放源强:H2S为0.01kg/h,NH3为0.15kg/h。

标准浓度限值: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居住区一次最高容许浓度限值:H2S为0.01mg/m3,NH3为0.20mg/m3。

无组织排放源面积:1500m2。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A=400;B=0.01;C=1.85;D=0.78。

污水处理厂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见表30。

表30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由表6-19的计算结果,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规定的无组织排放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Q C/C m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级别应提高一级,因此计算确定拟建污水处理厂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m。

考虑到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恶臭,整个生产区可以看作一个大面源,因此,从更安全的角度出发,本次评价建议拟建污水处理厂的卫生防护距离从生产区边界向外算起。

据实地调查,拟建污水处理厂周围200m范围内现状有县城水泥厂以及中央村散户,水泥厂员工均不住厂,并拟于2010年进行搬迁,以及中央村散户,共3户,拟于污水处理厂建设前进行拆迁,此外没有其他环境敏感目标,因此只要按计划在拟建污水处理厂运营前落实以上搬迁后,可以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话: 010-84923922
(四)关于本程序
--------------------------------------------
本程序由环境保护部评估中心实验室免费发布,并负责解释
感谢吴文军对编制本程序的大力支持
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网址:
E-Mail: Lem-support@
测风高度=10m。
气象筛选=自动筛选,考虑所有气象组合。
(4)计算点
为离源中心10m到5000m,在100m内间隔采用10m,100m以上采用50m。计算点相对源基底高均为0。
(5)计算输出
环境防护距离取值方法为:(离面源中心)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最小距离(m)
(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有关概念
(二)关于计算方法:
---------------------------------------------
(1)模型为SCREEN3模型(VERSION DATED 96043)。
(2)要求“SCREEN3.EXE”必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exe”在同一目录下
(3)2月31日) -
-----------------------------------------------
(一)关于使用方法:
----------------------------------------------
(7)本程序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可再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画出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8)有场界排放浓度标准的,预测结果应首先满足场界排放标准。如预测结果在场界监控点处(以标准规定为准)出现超标,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后的源强。
(4)应输入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如果有小时标准的应输入小时标准,如果没有小时标准的要输入日均标准,两者至少要输入一个。如果两个标准都输入了,则只采用小时标准。标准单位均用mg/m^3。
(5)如果有多个污染物,对每一个污染物要输入其排放率和标准,进行计算,得到每一个污染物的结果,取最大值。
(6)如果有多个无组织源(面源),对每一个面源分别计算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建设项目的环境防护区域根据全部面源环境防护距离的最大包络线决定。
--------------------------------------------
环境防护距离
为保护人群健康,在建设项目厂界以外所设置的环境防护区域。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污染源与居住区之间设置的环境防护区域。
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
-----------------------------------------------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ver1.0) -
- -
- 环境保护部评估中心实验室制作并发布 -
(1)在左边“参数设定”框内输入源参数和评价标准,在右边“计算结果”框内按“运行”得到计算结果。
(2)对于非矩形面源,要求折算成面积相等、形状相近的矩形面源(但不应将全部非矩形面源都折算成正方形面源,除非形状上接近正方形),且要求面源的两条边长度比值不能超过10。
(3)污染源排放率为面源的总排放率,可选择单位g/s,Kg/hr和t/a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