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案例分析--九(5)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惩罚学生案例分析——惩罚的艺术
求实学校郭正伦“惩罚是指对学生的不良言行做出负面评价或进行处理,以达到改变这种行为的目的。广义的惩罚包括批评。这里所说的惩罚,用的是狭义,指除去批评之外的其他措施。”惩罚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它和素质教育并不背道而驰,如果运用得当.能起到惩罚一个人,教育一片人的作用。
一、惩罚案例
我班上有个男学生小龙,上课经常讲话不听课,随便调到那个座位,都改不了讲话的习惯,把他编到第一排个人坐,他也要与后排的同学讲,我无赖之下,只要他一讲话,我就把他请到讲台上站着听课,但效果不好。
二、案例分析
事实上我的这种惩罚的方法是不正确的,罚站是起不到良好教育作用的。虽然学生受到了“腰酸腿疼”的折磨,但是并没有找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也不知道今后如何改正,这就无形中剥夺了学生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加深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也没有达到惩罚的效果,真是得不偿失。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惩罚也是需要技巧的,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对学生的惩罚应该注意哪几点呢?
1、惩罚学生不能随意,实施惩罚要及时。对学生来说,延迟几小时的处罚基本上不能防止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因此,早“打屁股”比晚“打屁股”的效果好。如果学生一有错误就进行惩罚,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伴随着恐惧和焦虑,中止“捣蛋”。一旦这种行为终止,惩罚就应该立刻结束,其焦虑和恐惧反应也随之消失。这是学生“趋利弊害”的必然结果。
2、惩罚的强度要适当。惩罚过轻,学生就会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产生一种满不在乎的“油条”心态;处罚过重则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回避、远离甚至憎恨老师的心理,进而引发一些不良情绪。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一般来说,惩罚的强度与学生违规行为的强度成正比关系。比如学生没把作业作好,老师不应该因此大发雷霆,而应罚学生重做五遍。否则,学生就会因为惩罚过重产生抵触情绪。
3、惩罚应有连贯性。老师对学生进行处罚,不能有时毫不留情,有时又熟视无睹,这样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错误行为难以消除。
4、向学生说明白道理。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学生要先讲清楚道理,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受到惩罚,要让他心服口服,不能委屈孩子。老师在惩罚学生之前讲清楚道理比单纯惩罚的效果更为明显,说理本身不仅能使学生清楚他们为什么不能做某种事,同时还能使学生知道若违规受惩罚,完全是自己造成的。不要罚学生站。学生淘气是难免的。有的老师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的淘气,因为一点小事就罚学生站。罚站是一种很常见的方法。有的老师甚至罚学生站很长时间,这是不可取的。学生骨骼发育不成熟,脊椎、腰椎都还脆嫩。如果让孩子带着恐惧的心理站很长的时间,势必就会加重腿肌肉的紧张度,加重脊椎和腰椎的负担,两腿发胀、发麻,无控制地弯曲和腰酸.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是很有害的。
无论哪种惩罚,都是矫正孩子行为和思想的手段,不能伤了孩子的心,不能打击他的天性,更不能打骂学生,切记:千万别在学生身上发泄自己的怒火!当你被他气得手足无措,实在不知如何处置他的时候,宁肯沉默,也不要随意训斥动手!
201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