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阿斯巴甜之“苦”》 知识清单
《阿斯巴甜之“苦”》知识清单一、什么是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
它的甜度极高,约为蔗糖的 180 220 倍。
阿斯巴甜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常见于无糖或低糖的产品中,比如无糖可乐、无糖口香糖、低糖酸奶等。
其主要作用是在减少糖分摄入的同时,为产品提供甜味。
二、阿斯巴甜的发现与发展阿斯巴甜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它逐渐被批准用于食品和饮料中。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体重管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低糖、无糖产品的需求增加,阿斯巴甜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然而,关于它的安全性争议也一直存在。
三、阿斯巴甜的化学结构与性质阿斯巴甜的化学结构由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组成。
这种结构决定了它的一些特殊性质。
它在高温和强酸强碱环境下稳定性较差,可能会分解并影响其甜度和安全性。
此外,阿斯巴甜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也较为复杂。
四、阿斯巴甜的代谢过程当我们摄入阿斯巴甜后,它会在胃肠道中被消化酶分解为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
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会被身体吸收,并用于合成蛋白质或通过正常的代谢途径被处理。
而甲醇则会被进一步代谢为甲醛,然后转化为甲酸。
对于正常健康的人群来说,这些代谢过程通常不会造成问题。
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苯丙酮尿症患者(由于体内缺乏代谢苯丙氨酸的酶),摄入阿斯巴甜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五、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争议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一直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一些研究认为,在正常摄入量范围内,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指出,长期或大量摄入阿斯巴甜可能与某些健康问题有关,如癌症、神经系统问题、代谢紊乱等。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结果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并且研究方法和样本量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六、国际权威机构对阿斯巴甜的评估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等国际权威机构都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2023最新结果阿斯巴甜会致癌吗
2023最新结果阿斯巴甜会致癌吗6月29日,国内多家媒体援引外媒报道称——阿斯巴甜或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可能致癌物” 。
因该甜味剂用于可口可乐无糖汽水等多种知名饮料,此消息迅速引发关注。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召开了专题论文会议,评估了阿斯巴甜的潜在致癌作用(危害识别)。
在此之后,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将更新其阿斯巴甜的风险评估工作,包括审查阿斯巴甜的可接受每日摄入量和膳食暴露评估。
《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著第134卷的评估摘要和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将在欧洲中部夏令时间7月14日0点30分前在世卫组织网站一起公布,此前均为保密状态。
7月14日,世卫组织官网上发布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
IARC引用了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2B组)一类,JECFA则重申,每日可接受的摄入量为40mg/kg体重。
JECFA表示,一个人每天的摄入量在这个限度内是安全的。
并举例称,如果一个人没有从其他食物来源摄入,那么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超过9-14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饮料,才能超过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
阿斯巴甜是什么?阿斯巴甜(全称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化学式为C14H18N2O5,别名阿斯巴坦、APM 、Canderel等),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
阿斯巴甜被广泛应用于药剂加工和食品加工中,其安全性非常重要。
阿斯巴甜为JamesM.Schlatter于1965年发现。
这名化学家在G.D.Searle&Company工作。
在合成制作抑制溃疡药物时,他无意间舔到手指,发现到阿斯巴甜具有甜味。
由于阿斯巴甜比一般的糖甜约200倍,又比一般蔗糖含更少的热量;一克的阿斯巴甜约有4千卡的热量。
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受 i l鼠 中 诊 断 出 许 多 例 恶 性 肿 瘤 。基 于 X l  ̄/ ' - ' b老 鼠 t 长期 致 癌 性 实 验 的 分 析 所 得 的 结 果 , 出 阿 斯 巴 甜 提 可 能 与 脑 瘤 的形 成 有 关 。 经 过 同独 立 处 理 所 得 数 据 联 系 起 来 , 声 称 在 阿 斯 巴 甜 和 脑 肿 瘤 的 发 生 存 在 他
摘 要: 阿斯 巴甜作为一种食品甜味剂 , 现在在食品工业 中比较 常见 。然而 自从其进入 市场以 来, 对它的评价 一直都
是褒贬不一。本文针对阿斯 巴甜安全性研 究的情况加 以综述, 以便人们 更加全 面的认识阿斯巴甜 。
关键词 : 阿斯 巴甜 , 全 性 , 癌 , 瘤 , 头痛 安 致 肿 偏
H b r 指 出 , 斯 巴 甜 是 否 致 癌 重 点 在 于 JRo et s 阿
存 在差 异 。18 9 8年 Fa c n d g进 行 了 单 因 素 rsa a d Ala
和 正 交 实 验 , 而 结 果 显 示 二 者 并 没 有 直 接 关 系 。 然 19 9 7年 Fa c 报 道 了 三 个 类 似 的 病 例 , 者 都 有 偏 rsa 患 头 痛 的 历 史 , 是 当 咀 嚼 含 有 阿 斯 巴 甜 的 口香 糖 的 但 时 候 , 们 的 偏 头 痛 会 加 重 , 而 口香 糖 中 其 他 的 成 他 然
行 分 析 , 终 他 们 得 到 了 摄 人 越 多 , 癌 概 率 越 大 的 最 患
研究 结果 。
刚刚世界卫生组织公布阿斯巴甜危害及风险评估结果将其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
刚刚世界卫生组织公布阿斯巴甜危害及风险评估结果将其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排版丨水成文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世界范围内,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公共健康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超重或肥胖,从1975到2023年,全球肥胖率翻了近3倍,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导致的死亡高达280万。
全球范围内肥胖率的快速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糖饮食等生活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少糖对健康及肥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人工甜味剂代替正常糖类(代糖),这些人工甜味剂具有糖类的甜味,但通常不能被人体转化,因此不产生热量。
人们认为其可作为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以降低糖和热量摄入。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制品,包括减肥饮料、口香糖、明胶、冰淇淋、酸奶等乳制品、早餐麦片、牙膏和止咳药水和维生素咀嚼片等药物。
2023年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联合发布了无糖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IARC 2B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重申,阿斯巴甜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司司长 Francesco Branca 博士表示,癌症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每年,每6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目前正在不断扩大科学探索以评估癌症的可能诱发或促进因素,以期减少患病数和人类死亡。
对阿斯巴甜的评估表明,虽然在常用量方面安全性不是主要问题,但已对潜在影响作了描述,需要通过更多更好的研究来进行调查。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这两个机构的审查既独立又相互补充,目的是评估与食用阿斯巴甜相关的潜在致癌危害和其他健康风险。
阿斯巴甜研究报告
阿斯巴甜研究报告
阿斯巴甜研究报告
一、背景介绍
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一种低热值的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
它是由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合成的二肽,具有甜味而无热量,是一种理想的替代糖的选择。
然而,阿斯巴甜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些人对其安全性产生疑虑。
本研究旨在评估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以及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对相关的科学研究、评估报告和健康组织的建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已有的阿斯巴甜研究成果和结论。
2. 动物实验:使用实验动物进行长期暴露实验,观察阿斯巴甜对动物的毒性和潜在的致癌风险。
3. 人体研究:通过人体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调查阿斯巴甜与健康问题(如糖尿病、肥胖症、癌症等)的关联性。
三、研究结果
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和评估报告,得出以下结论:
1. 阿斯巴甜在推荐剂量下对大多数人群是安全的,不会对健康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2. 长期暴露动物实验显示,阿斯巴甜并未引发肿瘤或其他毒性反应。
3. 与阿斯巴甜的摄入量相关的健康问题主要是人体对其的耐受性和个体差异。
一些人可能对阿斯巴甜过敏,或在摄入过多时出现消化问题。
4. 阿斯巴甜对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有一定的益处,可以作为一种替代糖来控制糖分摄入量。
5. 阿斯巴甜在孕妇和儿童中的使用需要谨慎,建议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四、结论
基于当前的科学证据,阿斯巴甜在推荐剂量下是安全的,并没有明确的致癌或毒性风险。
然而,个体对阿斯巴甜的反应存在差异,需要注意个体差异,避免过量摄入。
建议在使用阿斯巴甜之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以确保健康和安全。
2023年食用甜味剂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食用甜味剂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使用甜味剂代替传统的糖类食品。
甜味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可用于增加食品和饮料的甜味,而不增加卡路里。
食用甜味剂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预计到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到44.5亿美元。
当前,全球市场食用甜味剂产量已达到300,000吨以上,其中美国、日本和欧盟为主要消费市场。
欧盟市场最大,占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以上,而美国市场增长最快。
这些市场中,最常使用的甜味剂是阿斯巴甜、蔗糖醇、糖精和诺甲糖。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甜味剂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未来几年中,该市场将继续增长。
其中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饮食的健康。
而甜味剂可以让人们享受甜味,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卡路里。
2.甜味剂的用途广泛。
甜味剂不仅可以用于饮料和食品,还可以用于化妆品、口香糖、药物和其他各种工业应用。
随着用途的不断扩展,甜味剂市场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
3.政府对糖的限制。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普及,一些政府开始限制糖的摄入量。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甜味剂市场的发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甜味剂行业也在不断发展。
近年来,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的甜味剂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提供更好的味道和更低的卡路里。
同时,甜味剂厂商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应用和新的市场,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甜味剂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有些消费者认为甜味剂对健康有害,这可能会影响其市场需求。
此外,甜味剂生产和销售的法规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厂商的进入和发展。
总体来说,食用甜味剂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预计该行业将继续推出新产品、扩展应用领域,并不断开拓新市场。
浅谈甜味剂阿斯巴甜
浅谈甜味剂阿斯巴甜摘要:归纳了有关阿斯巴甜的相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阿斯巴甜的成分,合成,效用及优缺点,回顾了阿斯巴甜引发的争议,讨论了适宜使用的人群类型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阿斯巴甜的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甜味剂健康饮食阿斯巴甜前言:阿斯巴甜(AsPartame),别名阿司帕坦、阿斯巴坦,食品添加剂国际编码 : E951,化学名称为L-天冬氨酞-L-苯丙氨酸甲酯(APM=L-aspartyl-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
阿斯巴甜是 1965 年美国的科学家在研究治疗溃疡的药物时,意外发现他所使用的药物具有强烈的甜味,於是美国食品暨药物总署立即对此种物质展开多项研究,最后终於批准商业化。
由於阿斯巴甜虽具甜味但不具热量,食用时不会使血糖浓度增加,因此广为糖尿病患者使用,但是患有罕见的苯酮尿症的患者不宜使用阿斯巴甜,因为这种遗传性疾病的患者不能代谢苯丙胺酸,这种物质不仅存於阿斯巴甜中,也存於蛋白质食品,如鸡肉、牛奶和蔬菜。
鉴于上述介绍说明深入理解阿斯巴甜具有极高的现实应用意义。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也有弊的,阿斯巴甜也不例外。
我上网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对阿斯巴甜的优点及缺点作了深入了解。
现展示如下:阿斯巴甜的优点是:(1)安全性高,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列为GRAS级(一般公认为安全的),为所有代糖中对人体安全研究最为彻底的产品,至今已有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种产品中19年的成功使用经验(2)甜味纯正,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
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所以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可显著降低热量并不会造成龋齿(3)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3%于糖精中,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4)与香精混合,具有极佳的增效性,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香剂用量。
阿斯巴甜是什么?研究证明甜味剂阿斯巴甜安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阿斯巴甜是什么?研究证明甜味剂阿斯巴甜安全
导语:自从在198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大量的医学研究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对此欧洲食品安全局表示,听了超过200条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意
自从在198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大量的医学研究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对此欧洲食品安全局表示,听了超过200条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意见,以及综合了可用的临床证据,已经对其展开完整的风险评估。
研究证明甜味剂阿斯巴甜是安全的-阿斯巴甜是什么?
研究证明甜味剂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自从在198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大量的医学研究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对此欧洲食品安全局表示,听了超过200条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意见,以及综合了可用的临床证据,已经对其展开完整的风险评估。
奇异果甜蛋白甜度约是蔗糖的200倍,现在许多食品和饮料都是采用类似果糖这样的低热量甜味剂。
对于人体而言,可接受的糖分日摄入量,设置为40毫克每公斤体重。
这相当平均每个英国成年人每天摄取2800毫克,3岁的孩子摄取的数量大约是600毫克。
这些数据都证明了适当食用阿斯巴甜是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的。
唯一的例外是为患有一种罕见的基因疾病苯丙酮尿不能安全地食用阿斯巴甜。
某博士主持欧洲食品安全局的阿斯巴甜审查小组,他表示这个观点有代表性,是阿斯巴甜有史以来的最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能加强消费者对于科学支撑欧盟食品安全体系的信心,以及增强对食品添加剂的认可。
”
首席营养师对这一结果表示欢迎,说“这一次详细的科学审查,推翻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阿斯巴甜合成的研究
阿斯巴甜合成的研究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了解阿斯巴甜(aspartame)。
它是一种合成甜味剂,它
是将三种氨基酸——甲氨酸(aspartic acid)、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和甘氨酸(methanol)组合起来而成。
它被大量使用在许多饮料和食品中,以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由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和代替糖的优势,一些研究者开始详细的讨论和审查它的原料和成分。
研究发现,阿斯巴甜是非常安全的,它比其他人造糖少消耗能量并可以预防口腔疾病。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它仍有一些不良反应,像是盗汗、头晕、皮肤毛病等以及对儿童糖尿病药物可能产生副作用等。
因此,为了实现所需的安全性,有必要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确保人们正确使用以及了解和控制它。
此外,阿斯巴甜还用于治疗糖尿病。
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胰岛素的抵抗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通过阿斯巴甜减少人们服用胰岛素,有助于调节体内血糖含量,降低了糖尿病病人的风险。
因此,阿斯巴甜这种合成甜味剂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努力审查研究阿斯巴甜,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生活,开发出更安全有用的产品。
阿斯巴甜分析报告
阿斯巴甜分析报告背景介绍阿斯巴甜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其化学名为阿斯巴甜(aspartame)。
它是由苯丙氨酸(aspartic acid)和苯丙氨酸甲酯(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组成的二肽甜味剂。
阿斯巴甜作为一种低热值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
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且热量极低,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替代品。
成分分析阿斯巴甜的化学结构中包含苯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甲酯两种主要成分。
苯丙氨酸是一种天然氨基酸,存在于一些蛋白质食物中。
而苯丙氨酸甲酯则是由苯丙氨酸和甲酸酯化而成。
阿斯巴甜的甜味来自于苯丙氨酸甲酯,而苯丙氨酸则提供了一种平衡的味道。
这种甜味剂在体内被分解为甲酸、苯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甲酯。
其中,甲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物质,可被身体迅速代谢和排出。
用途和优势由于阿斯巴甜具有高甜度和低热量的特点,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
以下是阿斯巴甜的一些主要用途和优势:1.甜味剂:阿斯巴甜是一种强甜剂,只需添加少量就可以达到所需的甜度。
相比之下,使用蔗糖等天然甜味剂就需要大量使用,带来更多的热量。
2.低热量:阿斯巴甜的热量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对于追求健康饮食和控制体重的人群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3.稳定性:阿斯巴甜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不会被食品加工和制造过程中的变化所影响。
这使得它适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的生产。
4.不发酵:阿斯巴甜在人体内不会被酵母或细菌发酵,不会对口腔和牙齿产生腐蚀和蛀牙的作用。
安全性评估阿斯巴甜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以下是一些安全性评估的要点:1.安全剂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机构对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进行了评估,认为每日摄入量在50毫克/千克体重以下是安全的。
2.毒性评估: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没有明显的毒性和致癌作用。
阿斯巴甜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阿斯巴甜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一种合成碳水化合物,通常以糖精的形
式出现,含有两种氨基酸: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和甘氨酸(aspartic acid)。
它作为早期受苯甲酸乙酯(Phthalates)替代品,
于1983年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人类摄入。
阿斯巴甜在
食品、酒精饮料、药物和牙膏中可以作为甜味剂使用。
阿斯巴甜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最近,其在心血管疾病、
肥胖、糖尿病、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由于其低热量、低血糖、低风险等特性,阿斯巴甜已经开始被用于健康理念护理、瘦身和
健身计划中。
已有的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可以用来替代糖类作为甜味剂,
并且不会损害血糖水平。
此外,阿斯巴甜也可以用于裹膜,以帮助提高食
物的保质期。
然而,阿斯巴甜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一些人报告酮症型高血糖
和神经性症状。
此外,在一些研究中,人们发现,阿斯巴甜可能会导致肝
脏损伤,以及可能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风险。
另外,阿斯巴甜也
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目前,这些对阿斯巴甜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还需
要更多的研究来明确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尽管如此,阿斯巴甜的市场前景仍然非常乐观。
《阿斯巴甜之“苦”》 知识清单
《阿斯巴甜之“苦”》知识清单一、什么是阿斯巴甜阿斯巴甜,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
它的甜度极高,约为蔗糖的 180 220 倍。
阿斯巴甜通常以白色结晶粉末的形式存在,易溶于水。
由于其甜度高而热量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以提供甜味,同时减少热量摄入。
二、阿斯巴甜的发现与发展阿斯巴甜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
当时,科学家们在研究药物时意外发现了它的甜味特性。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阿斯巴甜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它被食品和饮料行业大量采用,尤其是在低糖、无糖产品中,成为了替代蔗糖的常见选择。
然而,阿斯巴甜的使用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关于它的安全性争议也不断出现。
三、阿斯巴甜的优点1、低热量这是阿斯巴甜最为显著的优点之一。
对于那些需要控制体重、减少热量摄入的人群来说,阿斯巴甜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它可以在不增加大量热量的情况下,满足人们对甜味的需求。
2、甜度高只需极少量的阿斯巴甜就能达到与大量蔗糖相同的甜度效果。
这使得在食品和饮料生产中,可以大大减少添加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3、稳定性较好在一定的条件下,阿斯巴甜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性质,不易变质或失去甜味。
四、阿斯巴甜的缺点1、可能的健康风险虽然经过了大量的研究和评估,但仍有一些研究指出,长期大量摄入阿斯巴甜可能与某些健康问题有关,如癌症、神经系统问题等。
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目前还没有确凿的定论。
2、对口味的影响与蔗糖等天然甜味剂相比,阿斯巴甜的甜味可能不够自然和纯正,有时会给人一种“假甜”的感觉。
3、部分人群不耐受某些人可能对阿斯巴甜过敏或不耐受,食用后会出现头痛、恶心、腹泻等不适症状。
五、阿斯巴甜的使用规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阿斯巴甜在食品和饮料中的使用量有着严格的规定。
这些规定通常是基于对其安全性的评估和研究结果制定的。
例如,在某些国家,阿斯巴甜被允许在特定类型的食品和饮料中使用,但使用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
阿斯巴甜3
阿斯巴甜摘要:作为一种甜味添加剂,阿斯巴甜稀溶液的甜度约为蔗糖的180倍,其甜味与砂糖十分近似,并有清凉感,和其他甜味剂相比具有味质佳,安全性高,热量低等优点,因而风靡欧美市场。
本文主要介绍阿斯巴甜的性质、用途和应用状况、安全性、制备原理方法、工艺过程、前景,以使我们加深对这种化工产品的了解。
关键词:阿斯巴甜,安全性,制备,应用前景正文:一、阿斯巴甜的发现和性质发现:阿斯巴甜为James M. Schlatter于1965年发现。
这名化学家在G.D. Searle & Company工作。
在合成制作抑制溃疡药物时,他无意间舔到手指,发现到阿斯巴甜具有甜味。
1981年被FDA正式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理化性质:阿斯巴甜,化学名称为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甲酯(APM),分子式为C14H18N2O5,又称甜味素、蛋白糖、天冬甜母、天冬甜精、天苯糖等。
常温下,为白色结晶性的粉末。
阿斯巴甜在高温或高pH值情形下会水解,因此不适用需用高温烘焙的食品。
不过可借由与脂肪或麦芽糊精化合提高耐热度。
阿斯巴甜在水中的稳定性主要由pH值决定。
在室温下当pH值为4.3时最为稳定,半衰期约为300天。
当pH值为7的环境下,其半衰期则仅有数天。
然而大部分饮料的pH 值都介于3至5间,所以添加在饮料中的阿斯巴甜均很稳定。
但当需要较长保存期限时,像是自动饮料机的糖浆。
阿斯巴甜会和其他较为稳定的甜味剂混合使用,例如糖精。
用于粉状冲泡饮料时,阿斯巴甜的氨基会和某些香料化合物上的醛基进行美拉德反应,导致同时失去甜味和香味。
可以缩醛来保护醛基避免此状况发生。
甜味纯正,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
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所以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可显著降低热量并不会造成龋齿。
结构式:二、主要用途和安全性主要用途按我国GB2760-90规定可用于各类食品,最大使用量视正常生产需要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斯巴甜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可乐饮料对人体危害的认识的加深,尤其是其中糖的影响
的关注,人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寻找新型甜味剂上边。
阿斯巴甜营运而生,本文对于阿斯巴甜的基本性质、生产现状、及前景的展望等内容做以介绍。
关键字:阿斯巴甜、苯丙氨酸、甜味剂、合成
2008年初,可口可乐在国内推出了一款黑色外包装的无糖可乐“零度”
无糖可乐并不是没有甜味,而是使用了一种代替蔗糖的成——阿斯巴甜,有网友发帖说阿斯巴甜可能让饮用者产生偏头痛甚至有致癌的风险,随即对可乐的安全性引起了网上的热议[1]。
那么什么是阿斯巴甜呢?它有什么用途呢?传统的食品工业主要以糖类作甜味物质,但其热量高,易引起心血管病、肥胖症和龋齿等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中的蔗糖含量很敏感,但又不太适应低糖或无糖食品,因此开发新型甜味剂就显得非常重要,阿斯巴甜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1阿斯巴甜的特点:
阿斯巴甜(Aspartame,APM),俗称天冬甜素、甜味素,化学名称为a—L-天图门冬氨酰一L广苯丙氨酸甲酯,是由L-天门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甲酯构成的二肽类甜味剂,结构式如2。
阿斯巴甜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在水中的最大溶解度为1%(25℃),乙醇中为o.26 mg/lOO mL,在常温、弱酸性(pH=3~5)下十分稳定,但在长时间高温加热,pH又高的条件下,会分解成无毒无味的二酮哌嗪。
当前世界上采用的甜味剂主要有蔗糖、糖精、安赛蜜(AK糖)、甜蜜素、甜味菊甘、阿斯巴甜等,其中阿斯巴甜作为一种新型甜味剂具有许多优点,备受食品专家的推荐与厚爱。
其主要特点如下:
1.1甜度高、昧美
阿斯巴甜口味纯正清爽,甜味强烈,类似蔗糖,但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没有人造甜味
剂常有的苦味、化学味或金属的后味。
另外阿斯巴甜与其他甜味剂共用时会产生明显的甜味增效作用,即甜度高于单独使用的甜度之和,并能屏蔽其他甜味剂如糖精等的苦涩味,而且对某些食品、饮料风味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特别是对酸型水果风味。
1.2热量低
阿斯巴甜所含热量为16.72 kJ/g,与蔗糖相似,但得到相同的甜度,其发热量仅为蔗糖制造相同食品的1/200,因使用量很少,实际提供的热量值就很低,尤其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患者使用。
其摄入后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与食品中的蛋白质相似,故不会引起龋齿。
1.3安全性
阿斯巴甜由2个氨基酸构成,可像蛋白质一样在人体内代谢吸收利用而不会蓄积在组织中,每日允许摄入量为40 mg/kg。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1981年批准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申请。
我国在1986年正式批准其在食品中使用。
但我们不得不指出的是从其应用至今一直遭到了国内外众多科学工作者和研究机构对其安全性的质
疑,张爱科等专门撰文对其安全性进行了探讨分析[2]。
如其是否具有致癌性,以现在的技术手段是无法证实的,但并不表明阿斯巴甜就一定是安全的,我们也希望最终能得到乐观的结果。
1.4价格优势
等甜度的阿斯巴甜的价格只是蔗糖的70%,这无疑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而且将阿斯巴甜与其他甜味剂配合使用有明显的甜味增效作用可减少使用量,这样还能进一步明显降低使用成本,如阿斯巴甜与AK糖按8:2比例混合使用时甜味强度增至240倍,这样相对价格又下降了30%,当然这一切还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包括合成技术、调配技术等,使之更具市场竞争力。
正是由于它的诸多优点,联合国食品添加剂联席委员会(JECFA)确定为国际A(I)级甜味剂,目前该甜味剂已在130多个国家地区获准使用,广泛用于9000多种饮料、食品及医药等产品中。
2苯丙氨酸的生产和市场现状
2.1生产方法
2.1.1酸酐法
一种是用苄氧羰基为保护基,先上保护基后脱水形成的内酐的方法;另一种是在甲酸、醋酸酐混合溶液中一步形成甲酰基天门冬氨酸酐的方法。
后者在工业化生产中最为常见。
内酐法是最早期的方法,反应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口一异构体,加分离回收程序,收率低。
但近十年来,在反应体系、p一异构体回收工艺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加上辅助原料价廉易购,因此仍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内酐法可分为先酯化和后酯化两种方法。
图为酸酐法合成阿斯巴甜[3]
2.1.2内酯法
天门冬氨酸以内酯的形式参与缩合反应的方法称为内酯法,这种缩合反应只生成a一异构体一种产物,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包括:嗯唑烷酮法,就是将L一苯丙氨酸进行氨基保护
后、与醛酮等羰基化合物形成嗯唑烷酮,再与L一苯丙氨酸甲酯缩合形成阿斯巴甜,见图3;N一羰基酸酐法,将L一苯丙氨酸用磺原磷酸进行氨基和一羧基双保护,后与L一苯丙氨酸甲酯缩合形成阿斯巴甜,见图4;活化酯法,将L一天冬氨酸的氨基和一羧基保护,形成一活性脂,后与L一苯丙氨酸甲酯缩合形成阿斯巴甜,见图5内酯法收率高,但因原料来源困难,合成需剧毒原料,使其工业应用受到了限制。
图3
图4
图5
2.1.3生物合成法
生物合成APM的关键是肽键的形成,控制p异构体的生成只产生a-APM,从而提高产率并简化分离提纯的步骤。
2.1.4酶法合成阿斯巴甜
酶合成法是使用合适的蛋白酶,将L-Asp(氨基已保护或未保护)与L-Phe·OMe缩合在一起。
除此之外的反应操作与化学合成法一样。
1979年Yoshinori等用嗜热菌蛋白酶(Thermolysinthermoase)成功地将L-苯丙氨酸甲酯和N-被护L.天门冬氨酸合成a-APM 前体[4]。
从此之后人们陆续开发出多种具有该功能的酶。
Yasuyki等[5]利用一种双相混合系统,将嗜热蛋白酶与L_苯丙氨酸甲酯和N-被护L-天门冬氨酸置于水相中进行酶促反应,生成的中间体被随时萃取到有机相中,在此酶促反应不受到抑制,可连续进行,产率达到95%以上。
Nakanish等[6]利用廉价的木瓜蛋白酶在乙酸乙酯一水相体系中获得了APM的前提Z-APM,但产率较低。
还有学者利用菠萝蛋白酶作为酶促反应的催化剂来合成Z-APIVlt[7]。
2.2国内市场现状
国内的L一苯丙氢酸生产始于1994年,主要采用胱氨酸母液提取法工艺,产量很低[8]。
1996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开始研究用肉桂酸解氨酶发酵法生产L一苯丙氨酸技术.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2000年4月,南吕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南京化工大学合作,实现了100t/a海因酶法L一苯丙氨酸的工业化生产。
在I厂苯内氨酸前景看好的情况下,企业纷纷建起L一苯丙氨酸生产线,如浙江亚美生物化丁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科苑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易元制药有限公司等。
据悉,内蒙古赤峰市众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3000L-苯丙氨酸项目在2006年已进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段,建设周期为2005~2007年。
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5000t/a L一苯丙氨酸项目在2006年投产开始运行。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我国发酵法生产企、有10多家,总计生产能力8000tla以上。
表3列出了内发酵法生产L-苯丙氨酸主要企业的情况。
表3国内发酵法生产L一苯丙氨酸主要企业情况
2005年国内市场对L一苯丙氨酸的需求达到3500吨左右,当时的L_苯丙氨酸{F生产能力约为400吨。
供需缺口在现有装置产量不断提升以及新项目陆续到位之后,将得到一定缓解。
2.3国外市场现状
当前,全球L_苯丙氨酸的需求量在1.5万t以上,主要生产企业有美国孟山都、日本味之素、韩国大象公司等。
美国是世界L一苯丙氨酸的主要消费者,消费量约占世界需量的一半,其次是西欧和日本。
西欧的L一苯丙氨酸主要供Euro—Aspartame公司生产阿斯巴甜。
2005年我国L-苯丙氨酸的需求量约为3500t,其中医药行业约需500t,合成阿斯巴甜约需3000t,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3展望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9],糖尿病、肥胖症和
心血管病人也在逐年增加,老龄化社会现象越来越严
重,这就对甜味剂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APM由于
是一种低热、高甜度、安全、经济的新型甜味剂,随着其生产工艺和方法的改进,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甜味
剂,APM的应用也将为食品工业带来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可口可乐自称零度含阿斯巴甜也安全 2008一07一11
[2] 张爱科。
阙建会,陈景旺等.,2008,29(4)
[3]陈金龙.阿斯巴甜的合成[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
2006(4)19-
11
[4]朱志鑫,吴惠勤,黄晓兰.酱油香气成分GC-MS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2):135—137.
[5]王林襻,刘杨岷,王建新.酱油风味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调味品,2005(1)t 45-48.
[6]Wanakhachornkral P,Lertsiri S.Comparison of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volatile compounds in Thai soy sauce[J].Food
Chemistry。
2003,83(4)
[7]严留俊,张艳芳,陶文沂.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快速测定酱油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J].色谱2008.26(3)z285-291.
[8]姚振威.食品与发酵工业,1990(1):87
[9] 吴璞强,赵桂霞,张亚楠,崔建东. 阿斯巴甜的合成及应用.中国
调味品。
2010.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