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中药方

合集下载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处方1PPT培训课件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处方1PPT培训课件
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骨伤科常用中药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 性,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未来发展前景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探讨骨伤科常用中药的作用 机制和药理作用,为其临床应用 提供更加科学和有力的支持。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动骨伤科常用中药的国际 化发展,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好的 治疗方案。
临床观察
通过对照实验、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 对骨伤科常用中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 察和评估。
动物实验
利用动物模型对骨伤科常用中药的药 效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 提供科学依据。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骨伤科常用中 药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分子 水平上揭示其疗效机制。
综合评价
结合临床观察、动物实验和分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 学技术等多种方法,对骨伤科常用中 药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
中药的疗效与用药时机有关,应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如饭前或饭后服用 。
剂量控制
过敏反应
中药的剂量应严格控制,过少可能无效, 过多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应遵循医嘱正确 使用。
虽然中药过敏反应较少见,但仍有可能发 生。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05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疗效评价 与展望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疗效评价方法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应用现状
临床应用
骨伤科常用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对 于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等疾病 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联合治疗
现代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对中药研究的深入,骨 伤科常用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不断被揭示,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 据。
骨伤科常用中药常与手法复位、手术 治疗等西医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治 疗效果。

中医辨证论治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与中药组方

中医辨证论治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与中药组方

标准化建设
推动中医辨证论治骨伤科疾病的标准化 建设,制定统一的诊断和治疗规范。
VS
疗效评估体系建立
建立完善的疗效评估体系,客观评价中医科技融合创新:加强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科 技的融合创新,发展智能化、精准化的诊疗技术 。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促进中医骨伤科疾病 治疗的规范化和科学 化,提高治疗效果。
分析中医辨证论治在 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 优势和特色。
骨伤科疾病概述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骨伤科疾病定义
指骨骼、关节、肌肉、 韧带、筋膜等运动系统 组织因外伤或内伤引起 的疾病。
常见类型
骨折、脱位、筋伤、颈 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等。
问症状
询问患者疼痛、肿胀、麻 木、活动受限等症状,以 判断损伤部位及程度。
问相关情况
了解患者饮食、睡眠、二 便等情况,以评估全身状 况及辨证施治。
切诊
脉诊
通过切按患者脉搏,体会脉象变化,以了解脏腑气血阴阳盛 衰及损伤情况。
触诊
用手触摸伤处,检查局部压痛、肿胀、畸形、异常活动等情 况,以判断损伤性质和程度。
注意肿胀、畸形、瘀斑、 色泽等变化,以判断损伤 性质和程度。
观察舌象
舌质颜色、舌苔厚薄、润 燥等可反映体内气血阴阳 的盛衰变化。
闻诊
听声音
患者语声、呼吸、咳嗽等声音变化, 可反映脏腑功能强弱及气血运行状况 。
嗅气味
伤处散发的气味以及患者口气的异常 ,有助于判断病情寒热虚实。
问诊
问病史
详细了解受伤时间、原因 、经过及处理情况,为诊 断提供依据。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 响,因此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

中医骨伤科学肌腱损伤的中药调理方案

中医骨伤科学肌腱损伤的中药调理方案

中医骨伤科学肌腱损伤的中药调理方案在中医骨伤科学中,肌腱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

肌腱作为连接肌肉与骨骼的重要组织,其损伤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活动受限等诸多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而中药调理在肌腱损伤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促进损伤肌腱的修复,缓解症状,加速康复进程。

一、肌腱损伤的中医认识中医认为,肌腱损伤属于“筋伤”范畴。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久行伤筋。

”指出过度活动或外伤等因素可导致筋的损伤。

筋伤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则痛。

同时,气血不能濡养筋肉,导致筋肉失养,影响其修复和功能恢复。

二、中药调理的原则1、活血化瘀损伤早期,局部气血瘀滞,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促进瘀血消散,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舒筋通络通过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通畅,缓解疼痛和拘挛。

3、补肝肾、强筋骨损伤后期,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需要补肝肾、强筋骨,以促进肌腱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三、常用的中药方剂1、桃红四物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组成。

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肌腱损伤早期,瘀血阻滞者。

2、舒筋活血汤包括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等。

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于筋伤中期,气血不畅者。

3、补肾壮筋汤包含熟地、当归、牛膝、山萸肉、茯苓、续断、杜仲、白芍、青皮、五加皮等。

能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肌腱损伤后期,肝肾不足者。

四、单味中药的应用1、当归味甘、辛,性温。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

在肌腱损伤的调理中,当归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养血荣筋,促进损伤修复。

2、红花性温,味辛。

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病症,可有效改善肌腱损伤局部的血液循环。

3、牛膝味苦、酸,性平。

能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

对于肌腱损伤后期的肝肾亏虚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五、中药外用调理1、中药熏洗将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作用的中药如伸筋草、透骨草、红花、艾叶等煎汤,先熏蒸患处,待温度适宜后再进行浸泡和擦洗。

中医骨伤病医案

中医骨伤病医案

中医骨伤病医案
中医骨伤病医案
中医一直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其在骨伤病领域的医治方面亦颇
有建树。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中医骨伤病医案。

一、攀枝花梁氏砂针治胸肋疼痛
该患者已在医院做过X光、CT、核磁共振等多项检查,但都无法
确定病因。

采用中医诊治方式后,采用攀枝花梁氏砂针进行治疗,该
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

二、中药贴敷治疗腰肌劳损
该案例中,一位重型机械厂的工人每天需要长时间站立和挺腰,
致使其出现腰部酸痛、僵硬的情况。

通过中药贴敷,结合其他中医治
疗方式,该患者逐渐恢复了正常。

三、扁鹊针灸治疗股骨头坏死
该患者因股骨头坏死而去医院就诊,但手术后效果不明显。

之后
采用扁鹊针灸与其他中药疗法联合治疗,该患者的股骨头病症得到明
显缓解。

四、温和的推拿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常常是由于劳累过度,外加工作环境限制导致肩颈僵硬,
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针对这种症状,可以采用中医推拿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温和的手法使局部肌肉得到舒展放松,以达到缓解颈椎病症状的
目的。

总结:中医在骨伤病领域有其独到之处,可以与西医疗法相辅相成。

每一种治疗方法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诊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在骨伤科的治疗中,中药方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具有独特的疗效。

以下是一些骨伤科常用的中药方剂。

一、活血化瘀类1、桃红四物汤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

功效: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常用于跌打损伤初期,瘀血肿痛。

方解: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为君药;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养血和血,共为臣佐药。

2、血府逐瘀汤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生地、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柴胡、甘草。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适用于损伤后瘀血内阻,胸痛头痛等症。

方解: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行气宽胸;柴胡疏肝解郁;生地清热凉血;甘草调和诸药。

3、复元活血汤组成: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

功效: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多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疼痛不已。

方解:柴胡疏肝理气;当归、红花、桃仁活血化瘀;瓜蒌根润燥消瘀;穿山甲破瘀通络;大黄荡涤凝瘀败血;甘草调和诸药。

二、接骨续筋类1、续骨活血汤组成:当归、赤芍、白芍、生地、红花、地鳖虫、骨碎补、煅自然铜、川续断、落得打、乳香、没药。

功效:祛瘀止血,活血续骨。

用于骨折中期,瘀肿渐消而未尽,疼痛减轻。

方解:当归、赤芍、白芍、生地、红花活血养血;地鳖虫、骨碎补、煅自然铜、川续断、落得打接骨续筋;乳香、没药消肿止痛。

2、新伤续断汤组成:当归尾、地鳖虫、丹参、乳香、没药、骨碎补、泽兰叶、延胡索、苏木、续断、桃仁、桑枝。

功效:活血祛瘀,止痛接骨。

适用于新伤骨折,筋脉损伤。

方解:当归尾、桃仁、丹参、地鳖虫、苏木活血化瘀;乳香、没药、延胡索活血止痛;骨碎补、续断接骨续筋;泽兰叶活血利水;桑枝通经络。

3、接骨紫金丹组成:土鳖虫、乳香、没药、自然铜、骨碎补、大黄、血竭、硼砂、当归。

功效:接骨续筋,活血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断。

方解:土鳖虫、自然铜接骨续筋;乳香、没药、血竭、当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大黄逐瘀通经;硼砂清热解毒。

骨伤科中药方剂

骨伤科中药方剂

骨伤科中药方剂1.顺气通便汤:桃仁12g 生大黄12g 厚朴15g 枳实12g桂枝15g 土鳖12g 川芎12g 芒硝12g(冲服)当归15g 乳香6g 没药6g 泽兰15g川牛膝15g 茯苓15g 甘草6g2.肩周炎: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5g 羌活15g 牛膝15g 肉桂15g细辛6g 秦艽15g 桑寄生15g 当归15g薏苡仁15g 赤芍15g 生地黄15g 茯苓15g伸筋草15g 玄参15g 甘草6g3.肋软骨炎:羌活12g 防己12g 牡丹皮30g 白术12g防风12g 赤小豆30g 栀子15g 甘草6g柴胡12g 白芍20g 当归12g 茯苓15g4.骨髓炎:当归15g 生地黄15g 川芎15g 赤芍12g党参20g 白术12g 茯苓20g 黄芩30g黄连10g 大黄10g 栀子15g 蒲公英15g紫花地丁20g5.坐骨神经痛:制川乌5g 制草乌5g 乳香6g 没药6g桑寄生25g 当归12g 丹参15g 延胡索12g蜈蚣5条全蝎30g 乌梢蛇30g 杜仲20g木香10g 防风10g 独活10g6. 1号熏洗药组成:川红花60克赤芍60克血通60克合欢皮40克松节40克香附40克威灵仙40克三七根20克木瓜20克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生南星15克功用:活血散瘀,解痉止痛。

主治:用于陈旧性损伤局部冷痛,酸痛,肌肉萎缩,骨折,脱位后关节功能受限。

用法:以上各药切片,混合均匀,分装成袋,每袋重70克。

水煎,外用熏洗患处。

每日熏洗2~3次。

2号熏洗药组成:通桂45克吴茱萸45克甘松45克独活45克土茯苓45克威灵仙45克••陈皮30克血通30克川芎30克藁本30克骨碎补30克钻地风30克苍术15克细辛15克功用:行气,通经络,散寒,暖筋骨。

主治:用于筋骨冷痛,腿脚麻木,胀痛,风湿性关节痛。

用法:同1号熏洗药。

郑氏3号熏洗药组成:生南星45克白蔹45克赤芍45克川红花30克川芎30克王不留行30克木鳖子30克泽兰30克川木香30克海桐皮30克土茯苓30克鸡血藤3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生川乌20克生草乌20克木瓜20克穿山甲15克功用:活血通经,软坚散瘀积,解痉挛。

【中医】民间中医骨伤秘方

【中医】民间中医骨伤秘方

民间中医骨伤秘方在古老的中医药文化长河中,民间中医骨伤秘方如珍珠般熠熠生辉,承载着无数患者康复的希望。

这些秘方,代代相传,凝聚了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岁月如歌,风雨兼程。

那些隐于民间、历经沧桑的骨伤秘方,如今得以揭开神秘的面纱,与世人共享。

它们或以草药熬制,或以膏药敷贴,或以手法按摩,无不彰显着中医的博大精深。

一剂良方,可驱除百病。

民间中医骨伤秘方,往往选用天然药材,配伍严谨,功效显著。

如《本草纲目》中所载:“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各有所主,是以用之得当,则病无不愈。

”在这浩如烟海的秘方中,有一则名为“鹿角散”的方剂,传说是古代一位隐士所创。

此方以鹿角为主料,配以人参、黄芪等名贵药材,具有强筋壮骨、活血化瘀之功效。

每当寒风凛冽,骨伤患者服用后,往往能感受到一股暖流涌入体内,疼痛逐渐消散。

另一则秘方名为“接骨散”,源自民间一位老中医的传承。

此方以骨碎补、自然铜、乳香、没药等为原料,采用独特炮制方法,使得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发挥。

患者服用后,骨折部位得以迅速愈合,疼痛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民间中医骨伤秘方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医者的辛勤付出。

他们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只为寻得一味良药,救死扶伤。

正如古人所言:“医者,仁术也。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无数医者以仁心仁术,守护着人民的健康。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民间中医骨伤秘方的研究与传承愈发受到重视。

专家学者们致力于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些民间中医骨伤秘方,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古老的智慧之光。

愿岁月静好,人间皆安。

简稿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

简稿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

简稿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1.十灰散(十药神书)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各炒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2.大成汤(仙受理伤续断秘方)大成活血便利通,硝黄枳壳厚归红;木通苏木陈皮草,煎服不行加蜜冲。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五味消毒菊双花,天葵公英紫地丁;共煎加酒温服下,损伤解毒功最行。

4.四生丸(妇人良方)四生丸中三般叶,侧柏艾叶荷叶兼;生地合用为丸服,血热吐衄效可验。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加味乌药元胡索,香砂香附甘草剉,每付需加姜三片,脐腹胀痛功效卓。

6.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另-外科发挥)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勿用差。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赤芍药,柴枳芎桔牛膝同,血化下行不作痨。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妇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身痛逐瘀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

9.鸡鸣散(清.伤科补要)鸡鸣散中桃仁攻,归尾大黄三味同,推陈出新下瘀血,胸腹瘀结服之通。

10.金铃子散(圣惠方)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胁痛经匡。

11.抵挡汤(伤寒论)抵挡汤用桃仁黄,水蛭虻虫共合方,蓄血胞宫少腹痛,破坚非此莫相当。

12.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活血止痛乳没鳖,归芎赤红陈三七,紫荆苏木落得打,水酒煎服痛能医。

13.独参汤(景岳全书)独参功擅得嘉名,血脱脉薇可返生,一味人参浓取汁,应知专用力方宏。

14.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顺气活血桃砂仁,枳朴苏木木香邻,苏梗归芍红香附,损伤气滞非七情。

15.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复元通气木茴香,山甲青陈贝母襄,白芷漏芦甘草共,瘀消气畅不为殃。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包含方歌)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包含方歌)

方剂目录1、十灰散《十药神书》【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9克【功效及适应证】凉血止血。

主治损伤所至呕吐血、咯血、创面渗血【用法】各烧灰成性,研细末。

每服10~15克,用鲜萝卜汁调服。

【方歌】十灰散治大小蓟,荷柏茅茜棕丹皮;山栀大黄俱为灰,上部出血此方宜。

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大黄20克芒硝10克当归10克木通10克枳壳20克厚朴10克苏木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川红花10克【功效及适应证】攻下逐瘀。

治跌扑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或腰椎损伤后,伴肠麻痹、腹胀者。

【用法】水煎服,药后得下即停服。

【方歌】大成活血便立通,硝黄枳壳厚归红;木通苏木陈皮草,煎服不行加蜜冲。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10克【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

治创伤感染初期【用法】水煎服。

每日1~3剂。

【方歌】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与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4、四生丸《妇人良方》【组成】生地黄12克生艾叶10克生侧柏叶10克生荷叶10克【功效及适应证】凉血止血。

治损伤出血,血热妄行,或吐血,衄血【用法】水煎服。

【方歌】四生三叶在其间,艾柏鲜荷生地餐;热迫血行成吐衄,血随火降一时还。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组成】乌药砂仁木香元胡香附甘草【功效及适应证】理气止痛用于损伤后气滞疼痛。

【用法】水煎服。

【方歌】加味乌药汤砂仁,香附木香乌草伦;配入玄胡共六味,损伤滞痛服之堪。

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组成】炮穿山甲天花粉甘草乳香白芷赤勺贝母防风没药皂角刺归尾各3克陈皮10克金银花10克【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治骨痈初期。

【用法】水煎服用。

【方歌】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陈皮皂山甲;贝母花粉及乳没,赤芍甘草酒煎佳。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10克生地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6克赤勺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10克【功效及适应证】活血逐瘀,通络止痛。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我院骨伤科门诊是一个繁忙的科室,每天接诊大量的骨伤患者。

在患者就诊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中包括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式,其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在骨伤科门诊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以期为医生提供参考,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我们对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常用的中成药包括活血化瘀类、活络止痛类、温经止痛类、驱风除湿类等。

这些中成药常用于治疗骨折、扭伤、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在具体的处方中,常见的中成药包括逍遥丸、活血化瘀丸、荆芥痛经胶囊、川芎茶调颗粒等,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对这些常用的中成药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它们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加速骨折愈合和软组织修复。

活络止痛类中成药可以舒筋活络,镇痛止痛,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温经止痛类中成药可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舒缓疼痛症状。

驱风除湿类中成药可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减轻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症状。

这些中成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为骨伤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效果。

我们还对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总结。

我们发现,这些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治疗时,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反应,且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较小。

这些中成药制剂形式多样,包括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等,满足了不同患者的用药需求。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剂型,提高用药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我们对优化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提出了一些建议。

建议医生在开具中成药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中成药种类和剂型,避免盲目使用。

医生应在处方中合理搭配中成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从整体上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愈合的中医药促进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愈合的中医药促进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愈合的中医药促进方法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伤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促进骨折愈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多种方法来加速骨折的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一、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中医会采用相应的方剂进行调理。

在骨折早期,通常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淤血等症状。

此时,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这些方剂中的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等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减轻肿胀和疼痛。

骨折中期,肿胀逐渐消退,骨痂开始形成。

此时治疗应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接骨紫金丹等。

其中的续断、骨碎补、自然铜等药物有助于促进骨痂生长,连接断骨。

骨折后期,骨折基本愈合,但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此时应以补肝肾、强筋骨、养气血为治疗原则。

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

通过滋补肝肾、调养气血,能够增强筋骨的力量,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二、中药外用中药外用也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敷贴法是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敷贴在骨折部位。

例如,如意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骨折早期的红肿热痛。

熏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汽熏蒸或药液浸泡骨折部位。

常用的熏洗方剂有海桐皮汤、舒筋活血汤等。

这种方法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关节活动。

中药外擦剂则是将中药制成药酒或药水,直接涂抹在患处。

如红花油、正骨水等,能够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

三、针灸疗法针灸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例如,针刺足三里、血海等穴位,能够促进气血生成和运行,为骨折愈合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艾灸则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在骨折部位或相关穴位进行艾灸,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著名中医骨科专家施维智治疗骨伤药方

著名中医骨科专家施维智治疗骨伤药方

著名中医骨科专家施维智治疗骨伤药方施维智(1917~1998年),男,江苏海门人。

家传五世伤科。

自幼从父学中医理论和内、外、伤科专业。

938年来沪开业,先是统理内、外、伤科,嗣因伤科疾患就诊者日增,遂专业伤科。

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中医门诊部主任、副院长,上海市香山中医医院名誉院长,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兼中国中医研究院客籍教授,中国骨伤科学会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著有《伤科传薪录》及“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谈骨折三期分治”、“中医伤科简史”、“阴阳五行学说在伤科临床上的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探讨”、“股骨颈囊内骨折的中医疗法”等论文20余篇。

施氏仿科流派之形成,自清代道光年间开始,已历五世。

施维智自1938年抵沪悬壶,迄令已行医五十春秋.施氏理伤的学术忍想是“十三料一理贯之,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辫证施治.他不仅时仿科理论的研完造诣颇讯而且时各仲损伤杂益的治疗也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施祀)1.吊伤膏!功能主洽】功能活血化寮,稍肿止痛。

主治伤折初期,痕血凝练肿胀疼痛. I 处方组成】生川乌200克、生草乌200克.生大黄200,甘松l00克、散红花I00克、香白芷100克、全当归200克、生山桅400克、山奈100克、留行子200克、樟脑粉100克、制乳香200克、制投药200克、血竭100克【制备与用法l制乳香制役药另研120H筛筛成细末樟脑粉另包;其余药物混合研磁100目筛筛成细末先将乳香末、没药末和其它药末和匀,再取药末400克置于磨钵内,将樟脑粉拼入磨至极细.再与所有药末和匀,瓷瓶收藏.用蜜糖或怡恼30肠,高粱酒70肠调成厚糊状,置瓷缸内.临用时量肿势范围摊子纱布或纸上贴患处.或用药末80务、面粉20%和匀,用高粱酒调敷肿处。

2.截血膏 r功能主洽1功能凉血止血,消肿定痛。

主治伤折初期气血R'_l,进行性肿胀.【处方组成1天花粉300克、干生地200克、片姜黄100克、京赤芍100克、香自芷100克.!制备与用法】上药共研,100目筛筛成细末,瓷瓶收藏。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1. 十灰散《十药神书》【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各9g]【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

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歌诀】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

2. 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大黄、芒硝、当归、木通、枳壳、厚朴、苏木、川红花、陈皮、甘草【功用】攻下逐瘀。

【主治】治跌仆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

【歌诀】仙授理伤大成汤,木通枳朴归硝黄;苏木红花陈皮草,攻下逐瘀二便畅。

3.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治骨关节感染初期。

【歌诀】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4. 四生丸《妇人大全良方》【组成】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的上部出血之证。

【歌诀】四生丸中三般叶,侧柏艾叶荷叶兼,生地合用为丸服,血热吐衄效可验。

5. 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组成】乌药缩砂木香延胡索炒香附甘草【功用】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痛经。

月经前或月经初行时,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胸胁乳房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歌诀】加味乌药汤砂仁,香附木香乌草伦,配入玄胡共六味,经前胀痛效堪珍。

6. 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组成】金银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甘草、白酒【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红肿灼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歌诀】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7. 血府逐瘀汤《外科发挥》【组成】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生地、当归、枳壳、柴胡、桔梗、甘草【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

【歌诀】血府桃红四物汤,牛膝桔梗四逆散。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20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20

临床科室建设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120首方剂1、十灰散(《十药神书》)大鸡蛋黄和小鸡毛,总值百钱(大蓟炭丹皮炭大黄炭荷叶炭小蓟炭茅根炭棕榈炭山栀炭侧柏炭茜草炭【歌诀】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

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功效】凉血止血。

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歌诀】仙授理伤大成汤,木通枳朴归硝黄;苏木红花陈皮草,攻下逐瘀二便畅【组成】大黄、芒硝、当归、木通、枳壳、厚朴、苏木、川红花、陈皮、甘草【功效】攻下逐瘀。

治跌仆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花花公子拜天地)【歌诀】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功效】清热解毒。

治骨关节感染初期。

4.四生丸(《妇人良方》)【歌诀】四生丸用三般叶,鲜荷鲜艾侧柏叶,生地共捣如泥煎,吐衄妄行因血热。

【组成】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草乌(去皮、尖)各等分【功效】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歌诀】【组成】乌药(10g)缩砂(10g)木香(10g)延胡索(10g)香附(10g)甘草(5g)【功效】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歌诀】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组成】金银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甘草、白酒【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俏桃红穿柴草要当牛耕地(枳壳桃仁红花川芎柴胡甘草芍药当归牛膝桔梗生地)【歌诀】血府桃红四物汤,牛膝桔梗四逆散。

【组成】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生地、当归、枳壳、柴胡、桔梗、甘草【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胸中血瘀证。

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骑龟(黄芪当归)【歌诀】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

常用的中医骨伤敷药

常用的中医骨伤敷药

常用的中医骨伤敷药中医骨伤科是源自祖国医学的骨科治疗手段,以外治为主,骨伤敷药就是中草药调制成的药膏,并敷在患处,达到外治的目的。

常用的骨伤敷药可分消肿止痛类、清热解毒类、温经通络类,以下就为大家科普这些类型中的常用骨伤敷药。

消肿止痛类①消瘀止痛膏该方出自岑泽波的《中医伤科学》,方中包括生木瓜、地鳖虫、没药、生栀子以及乳香各取30g,蒲公英60g和大黄(生)15g。

将这些中药研成细末,并以凡士林进行调和敷于患处。

这一敷药主要适合损伤初期,肿痛较为严重的伤者。

②乳香膏该方出自明代王肯堂所整理的《证治准绳》,具有消肿止痛的效果,适合跌打损伤者。

方中包括乳香、枫香、五倍子、狗骨(煅制)以及松香各取30g。

以及锅底墨和小麦面各取150g。

研磨成墨,配以好酒调成糊状,热敷于疼痛部位。

③紫荆皮散该方出自王肯堂所整理的《疡科证治准绳》,包括紫荆皮20g、半夏20g、草乌20g、当归20g、乌药20g、黄柏20g、天南星20g、补骨脂20g、白芷20g、刘寄奴20g、牛膝20g、桑白皮20g等。

具有祛风、止痛以及消肿等功效,适合祛跌打伤但未破的伤者。

④消肿散该方出自《林如高正骨经验》,方中包括黄柏60g、川黄连60g、侧伯叶150g、透骨草90g、穿山龙90g、骨碎补90g、天花粉90g、芙蓉叶90g、紫荆皮90g、菊花叶90g、煅石膏240g、木南星180g。

一同研磨成粉末。

以蜜水调和成糊状,每天敷贴于患处1次,尽可能长时间敷贴,但不超过8小时。

该敷药主要用于损伤的初期,对于消肿定痛有一定效果。

⑤活血散本方出自《林如高正骨经验》,方中包括乳香30g、没药30g、三七30g、沉香30g、无名异60g、赤芍60g、血竭60g、桂枝60g、白芷60g、羌活60g、紫荆皮60g、续断60g、栀子60g、骨碎补60g、楠香150g、五加皮90g。

研磨成粉末加酒和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长时间敷药,但不超过5小时,适合损伤初期及中期,能够起到疏风散结、消肿止痛以及活血化瘀的效果。

中医骨伤科学辨证施治加速骨折愈合

中医骨伤科学辨证施治加速骨折愈合

中医骨伤科学辨证施治加速骨折愈合在日常生活中,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

而中医骨伤科学的辨证施治在加速骨折愈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中医认为,骨折不仅仅是局部骨骼的损伤,更是人体整体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因此,在治疗骨折时,不能仅仅着眼于骨折局部,而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辨证施治。

骨折早期,一般指伤后 1 2 周。

此时,受伤部位气血瘀滞,经络阻塞,肿痛明显。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桃仁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桃仁四物汤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熟地、当归养血和血,白芍柔肝止痛,川芎活血行气。

这些药物相互配合,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

在骨折中期,即伤后 3 6 周,瘀肿虽消但未尽,骨尚未连接。

此时治疗重点转为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接骨紫金丹等。

这些方剂中的药物能够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到了骨折后期,通常是伤后 7 周以后,此时骨折基本愈合,但筋骨尚未坚强,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治疗则以补肝肾、强筋骨、养气血、舒经络为主。

比如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方剂进行调理。

除了中药内服,中医还有许多外治法来加速骨折愈合。

例如,中药敷贴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早期可以用如意金黄散等药物敷在患处,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中期可用接骨续筋膏,促进骨痂生长;后期则可用海桐皮汤熏洗,以舒筋活络。

针灸也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手段。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经络通畅。

比如,在骨折早期,可以针刺血海、膈俞等穴位以活血化瘀;中期针刺肾俞、足三里等穴位以促进骨痂生长;后期针刺阳陵泉、绝骨等穴位来恢复肢体功能。

在饮食方面,中医也有相应的调理建议。

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蔬菜、水果、米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之物,以防加重瘀肿。

骨折中期,可适当增加营养,如食用猪蹄、排骨等富含胶原蛋白和钙质的食物,以促进骨痂生长。

骨折后期,则要注重补肝肾、强筋骨,可多吃核桃、黑芝麻、枸杞等食物。

中成药配方详解:恒古骨伤愈合剂

中成药配方详解:恒古骨伤愈合剂

药典中药材:人参
性状: 状突起。根茎细长,少数粗短,中上部具 稀疏或密集而深陷的茎痕。不定根较细, 多下垂。
药典中药材:人参
炮制: 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粉碎、捣碎。
药典中药材:人参
性味: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药典中药材:人参
功效: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 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 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 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 痿宫冷。
药典中药材:三七详解>>>
三七
药典中药材:三七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 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 习称“剪口”。
药典中药材:三七
性状:
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 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 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 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 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苦回甜。筋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 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 约0.3c
药典中药材:洋金花
存储: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药典中药材:洋金花
注意: 孕妇、外感及痰热咳喘、青光眼、高血压 及心动过速患者禁用。
药典中药材:钻地风详解>>>
钻地风
药典中药材:钻地风
: 药典暂未收录钻地风。
药典中药材:鳖甲详解>>>
鳖甲
药典中药材:鳖甲
来源:
本品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 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 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 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

骨伤中药方

骨伤中药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一)内治法1、健膝汤鹿衔草、伸筋草、透山草、威灵仙、老鹳草各20g,骨碎补12g,牛膝、木瓜各15g,鸡血藤30g,路路通10g。

寒湿甚者加制川乌(先煎)、桂枝、苍术:湿热甚者加生薏苡仁、黄柏、苍术;肿甚明显者加天仙藤、丹参、地龙。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将剩余药渣装入纱布袋内,放入盆中再加水1500ml,加热煮沸20分种后,加入少量黄酒,趁热熏洗膝关节,边洗边在患处按摩,待温度适宜时再将药袋放置于膝关节进行热熨。

每日熏洗1次,每次约20分种。

本方有固本祛邪,疏经止痛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67例,结果临床痊愈11例,好转54例,无效2例。

2、健骨汤丹参、鹿角片、猴骨、黄芪各18g,松节、玄胡各15g,补骨脂、鸡内金、骨碎补各9g,炮山甲6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连服15剂为1疗程。

本方有补肾壮骨,益气活血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383例,结果痊愈103例,显效132例,有效12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4.5%。

3、蠲水汤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泽泻各30g,黄柏、赤芍、夏枯草各15g,车前草、透骨草各20g,刘寄奴、王不留行各12g,全蝎9g(研末冲服)。

阴雨寒冷天气关节肿痛加重者,加独活15g; 经药物治疗肿渐消而疼痛不减者,加川牛膝、红花各20g,土鳖虫1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ml,分2~3次温服,连服6天,停药1天。

本方有清热解毒,祛瘀蠲水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合并滑膜炎42例,结果显效13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4、二仙四物汤仙茅、仙灵脾、骨碎补、牛膝、仲筋草各15g,丹参、威灵仙各20g,木瓜10g,穿山甲、当归、川芎各9g。

寒湿较甚者加川乌、草乌各10g,桂枝6g; 湿热明显者加苍术10g,黄柏6g;肿胀严重者加防己15g,生薏苡仁3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同时配合推拿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施用衮法在腘窝及腿后侧外滚动以放松肌肉,然后点按患肢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再用掌推法沿患侧下肢足太阳膀胱经平推至足跟7~8次,接着用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循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往返提拿5~7次,以激发经气,增大经脉气血循环,最后用屈腿法,使小腿膝关节屈曲,足跟尽可能贴近臀部,活动7~8次,患者仰卧位,医者双掌重叠,按揉膝盖以舒筋活络,然后点按膝眼、犊鼻、血海、鹤顶、阳关、阳陵泉等穴,以通经活络,止痛,接着双手掌分别置于膝关节内外侧,抱而团揉以发热为度,最后用屈伸法,屈伸膝关节7~8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伤中药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一)内治法1、健膝汤鹿衔草、伸筋草、透山草、威灵仙、老鹳草各20g,骨碎补12g,牛膝、木瓜各15g,鸡血藤30g,路路通10g。

寒湿甚者加制川乌(先煎)、桂枝、苍术:湿热甚者加生薏苡仁、黄柏、苍术;肿甚明显者加天仙藤、丹参、地龙。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将剩余药渣装入纱布袋内,放入盆中再加水1500ml,加热煮沸20分种后,加入少量黄酒,趁热熏洗膝关节,边洗边在患处按摩,待温度适宜时再将药袋放置于膝关节进行热熨。

每日熏洗1次,每次约20分种。

本方有固本祛邪,疏经止痛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67例,结果临床痊愈11例,好转54例,无效2例。

2、健骨汤丹参、鹿角片、猴骨、黄芪各18g,松节、玄胡各15g,补骨脂、鸡内金、骨碎补各9g,炮山甲6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连服15剂为1疗程。

本方有补肾壮骨,益气活血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383例,结果痊愈103例,显效132例,有效12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4.5%。

3、蠲水汤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泽泻各30g,黄柏、赤芍、夏枯草各15g,车前草、透骨草各20g,刘寄奴、王不留行各12g,全蝎9g(研末冲服)。

阴雨寒冷天气关节肿痛加重者,加独活15g; 经药物治疗肿渐消而疼痛不减者,加川牛膝、红花各20g,土鳖虫1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ml,分2~3次温服,连服6天,停药1天。

本方有清热解毒,祛瘀蠲水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合并滑膜炎42例,结果显效13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4、二仙四物汤仙茅、仙灵脾、骨碎补、牛膝、仲筋草各15g,丹参、威灵仙各20g,木瓜10g,穿山甲、当归、川芎各9g。

寒湿较甚者加川乌、草乌各10g,桂枝6g; 湿热明显者加苍术10g,黄柏6g;肿胀严重者加防己15g,生薏苡仁3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同时配合推拿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施用衮法在腘窝及腿后侧外滚动以放松肌肉,然后点按患肢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再用掌推法沿患侧下肢足太阳膀胱经平推至足跟7~8次,接着用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循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往返提拿5~7次,以激发经气,增大经脉气血循环,最后用屈腿法,使小腿膝关节屈曲,足跟尽可能贴近臀部,活动7~8次,患者仰卧位,医者双掌重叠,按揉膝盖以舒筋活络,然后点按膝眼、犊鼻、血海、鹤顶、阳关、阳陵泉等穴,以通经活络,止痛,接着双手掌分别置于膝关节内外侧,抱而团揉以发热为度,最后用屈伸法,屈伸膝关节7~8次。

本方有舒筋通络,行气止痛,滋补肝肾,松解粘连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结果经治后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者52例;疼痛缓解,功能恢复正者14例;无效2例。

5、补肾通络汤川杜仲、赤芍、川木瓜各30g, 狗脊、黄芪、白术各20g,独活、当归、川牛膝、元胡、熟地、灵仙各15g, 川桂枝、陈皮各10g。

每日日1剂,加水用文火浓煎取汁,分2次温服。

药渣用纱布袋装好外敷患膝。

同时作小针刀治疗;取膝关节常见压痛点作松解,一般骨关节炎患者常可在髌骨周围、内外侧副韧带起止点找到压痛点,并可摸到条索状或结节状物,在这些点用小针刀松解。

每周1次,可作1~3次。

本方有补肾通络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54例,服药最少6天,最多45天,平均15天;配合针刀治疗28 例,作2次者16例,3次者10例。

结果痊愈32例,显效9例,好转 8例,无效5例。

6.寄生血藤汤桑寄生20g,鸡血藤15g,独活、秦艽、云苓、当归、威灵仙、川芎、防风、牛膝、杜仲各10g。

疼痛较甚者加川乌、草乌各3g,王不留行10g;关节积液明显者加泽泻、猪苓各lO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连服7~10剂。

疼痛缓解后用六味地黄丸或肾气丸调理以巩固疗效。

同时在疼痛发作期应用艾叶、泽兰、透骨草、伸筋草各30g,桂枝、川椒各15g,煎水熏洗以祛风散寒,活络止痛,每日熏洗2~3次,每次15~20分钟,外洗药每剂可重复使用2~3 天。

同时结合推拿治疗: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l疗程,一般治疗l~3个疗程症状体征即可缓解或完全消失。

如经2个疗程治疗症状无改善则视为无效,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并加强功能锻炼。

本法有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69例,结果临床痊愈45例,显效19例,好转3 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

7.增生消痛汤穿山甲9g,皂刺、西红花、熟地各12g,公英、金银花各24g,赤芍、独活、王不留行、鹿衔草各15g,薏苡仁20g,土鳖虫lOg,川牛膝18g,三七粉2g(冲服)。

关节肿胀明显,伴有关节腔积液,去熟地、鹿衔草,加黄柏12g,车前草20g,防己、炒水蛭各9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同时配合活血止痛方剂水煎烫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

本方有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病55例,结果临床痊愈21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55%。

8.加减补肝汤熟地黄、木瓜各20g,白芍40g,鸡血藤、桑寄生各30g,麦冬、枸杞子、丹参各15g,川断、牛膝各12g,川芎、当归各9g。

兼风寒湿者加制川乌、制草乌、独活各9g,细辛4g;兼风湿热者去当归、熟地黄,加忍冬藤50g,石膏30g,知母15g;兼瘀血者加红花、桃仁各 9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15天为l疗程。

同时指导患者在患膝上下以理筋手法进行自我推按,每次每膝推按5~10分钟,每天2~3次。

并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在急性期过后根据病情轻重及患者的耐受程度由轻到重选择卧床曲伸患膝、卧床踏空、床边摇膝或站立踏空等方法,每次3~10分钟,每天3~5次。

本方有补益肝肾,滋养筋骨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骨性膝关节炎76例,结果显效32例,有效3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 93.4%。

9.地鳖杜仲汤炙地鳖、蕲蛇肉、生甘草各9g,白蒺藜、骨碎补各15g,厚杜仲、红梅梢、生薏苡仁各30g,生黄芪12g。

肿胀甚者加泽泻15g,白茯苓9g;疼痛甚者加鬼针草30g,络石藤12g;骨赘明显伴有骨质稀疏者加补骨脂12g,怀牛膝9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同时配合如下手法(隔日1次):①按揉放松法:用手掌根沿髌骨周缘及关节间隙轻轻按揉5分钟;②点穴通络法:以一指禅法,取血海、梁丘、膝眼、阳陵泉、阴陵泉,每穴1分钟;③抓拿疏筋法:用拿法抓拿膝上股四头肌,手腕放松、手指用力,3分钟;④通利骨节法:用一手按住屈曲的膝关节,一手握住踝关节,作顺、逆时针方向摇动,每方向各L0次。

最后尽力屈曲膝关节,再用力拉直,反复5次。

以上治疗2周为l疗程。

本方有活血逐瘀,除痹通络,壮骨补肾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老年膝关节炎40例,结果1疗程内疼痛、肿胀消失,行走正常者28例;好转5例:3疗程内疼痛、肿胀均有减轻,仍跛行者4例;无效3例。

10.补肾除痹汤干地黄30g,山药、山茱萸、制乳香、制没药各15g,泽泻、茯苓、牡丹皮、附子、桂枝各10g。

关节肿胀痛甚,皮肤不红不热,全身寒湿偏重者,加制川乌、千年健、薏苡仁、独活,易干地黄为熟地黄;关节痛如针刺、屈伸不利及肌肤麻木不仁等瘀血偏重者,加当归、地鳖虫、桃仁、红花;关节红肿热痛、周身困重等湿热偏重者,原方桂枝、附子各减至3g,加黄柏、苍术、赤芍、地龙;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党参、当归、鸡血藤;津亏腑实者,原方桂枝、附子减至5g,加寒水石、天花粉、大黄。

病在颈肩部者加葛根、姜黄;在肘腕指掌部位者,加灵仙、羌活;在腰、髋部位者加牛膝、木瓜;在膝踝足趾部位者加薏苡仁、海桐皮。

本方有补肾益精,活血除痹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有良效。

11.加昧弃杖散熟地30g,丹参、黄芪、白芍各20g,砂仁6g,炙甘草10g。

肝肾虚甚者,加仙灵脾、怀牛膝、杜仲等;痛甚者,加鸡血藤、玄胡、蜈蚣。

本方有滋补肝肾,益气活血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肝肾亏损,气血瘀滞者有较理想的疗效。

12.沙蒺藜汤沙苑蒺藜18g,红花、防风、羌活、制没药各10g,炙黄芪、川牛膝各15g,木瓜、白鲜皮、川萆薢、海桐皮各12g,制乳香6g,制川乌、制草乌各9g(均先煎)。

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2次饭前温服。

同时可配合川乌、草乌外敷。

本方有祛风湿,强筋骨,通经络,消肿痛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症134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7%。

13.附补寄生汤炙附于10g,补骨脂、穿山甲、狗脊、五加皮、路路通、白术、甘草各15g,桑寄生、党参各20g,鸡血藤30g。

气血不足者,加黄芪、熟地;阳虚较甚者,加肉桂、干姜、鹿角胶;风寒偏盛者,加川乌、草乌;肢体麻木抽搐者,加木瓜、僵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同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

本方有温肾祛寒,养血荣筋,祛瘀通络,散风化湿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增生性骨关节炎38例,疗效满意。

14.杜仲狗脊汤杜仲、熟地、骨碎补、白芍、狗脊、香加皮、木瓜、秦艽、牛膝、姜黄各10g,甘草6g。

有口渴咽干、舌红、脉细数等阴虚症者,改熟地为生地,加知母、菊花、黄柏等;病位在上者,改牛膝为桑枝;关节肿胀,疼痛甚者,酌加制川乌、地龙、地鳖虫。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本方有补肾壮骨,活血通络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34例,结果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

15.健膝蠲痹汤生黄芪、薏苡仁各15g,防己、羌活、姜黄、当归、茯苓、赤芍、红花、老鹳草、牛膝各12g,制南星、炙甘草各9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活血通络,利水胜湿,散结止痛之功。

《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报道运用其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形成骨关节炎滑膜渗出增加者,有较好疗效。

16.三棱莪术汤三棱、莪术、熟地、肉苁蓉、巴戟天、仙灵脾各15g,丹参、两面针、党参各18g,全蝎3g,蜈蚣l条,甘草io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同时配合外用四生汤(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王不留行、宽筋藤各30g),用两块方帕将上药分包成两个药包,放在药罐内煎20~30分钟离火。

将患膝置罐口上任药包熏蒸约20分钟后,将药取出,趁热烫熨患膝,两药包交替使用,每天2次,2周为l疗程。

本方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有良效。

17.通络强筋汤熟地黄、杜仲、桑寄生各15g,茯苓、当归、党参各12g,白芍、狗脊、牛膝各20g,防风、独活、川芎、甘草、鹿角胶(烊化)各6g,细辛3g,威灵仙、仙灵脾各18g。

肾阳虚者重用杜仲、仙灵脾;’肾阴虚者加女贞子、龟板;外伤瘀滞者重用当归,加鸡血藤;病位在上者改牛膝为桑枝,加葛根;病位在下者重用牛膝,加何首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