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合集下载

新湘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新湘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色彩丰富 鲜艳 强烈
色调 色彩 光感
单一深棕色 深沉 弱
笔触
题材
不明显
宗教 历史 战争
明显
寻常生活风景
如果你是当时备受争议的印象派的一员 , 1876年举办第二次展览,有20位画家参 面对质疑和批判,你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加,这次展览干脆打出了“印象主义画展” 是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我? 的旗号,从此印象派登上了法国画坛,扩 及欧洲,影响世界。
如果你是当时的观众或者评论家, 一名记者讽刺莫奈的画“对美与真实的否定 , 你会如何来评价这幅画呢? 只能给人一种印象”.
印象派
︽ 日 出 印 象 ︾ 莫 奈

• 有些评论家甚至挖苦这些青年画家把画稿拿出来展览, 是在捉弄老实人。 • 群众不但前往嘲笑,甚或向画布唾啐。 • 思想保守的评论界曾攻击他们的作品是“信手涂鸦”的 “儿戏”,是“把颜料甩到画布上去”的“胡闹”。 • 在当时的一份报纸上,登出了这样一幅嘲笑印象派的漫 画:在“印象派画展”的门前,一位怀孕的大肚子妇女 要进去参观。一个门卫拦住她,说:“请考虑一下您后 代的健康。” • 当法国总统进入世界博览会中印象主义作品展时,有人 竟然说:“留步,总统先生!这是法国的耻辱!”
?2010年6月24日莫奈的睡莲池更以4100万英镑的天价拍卖成为当年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最大看点?印象派大师的作品长期以来被奉为顶级藏品也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一幅莫奈中等尺寸的非知名油画通常会成交在3千万美元以上这就足以证明印象派原创画作绝无仅有的稀缺性
17世纪六十年代,牛顿通过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七 色的彩虹,19世纪人们开始懂得物体的色彩取决于 照射的光源,这激发了印象派画家的兴趣。
复 杂 环 境 下 的 光 和 色
红磨坊的舞会 雷诺阿

1. 画布上的阳光(两课时)

1. 画布上的阳光(两课时)

1. 画布上的阳光教学对象:九年级(3—7)班教学时间:2016年3月7-18日教学用具:PPT课件、教案、课本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教学重点:强化一种最为实用与常见的欣赏方法——比较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研究一个艺术流派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应注意关注哪些相关角度与层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日出·印象》可以作为教学的欣赏导入。

旭日初升,雾气迷蒙,画家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

水面流光溢彩,显得生机勃勃。

透过淡紫色的晨雾,港口的船只若隐若现,具有含蓄的气息。

画家运用神奇的画笔将这瞬间的印象永驻在画布上,使它成为永恒。

提倡课堂教学运用教材中提示的作品局部放大法,强化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视觉记忆,同时为作品笔触、造型等具体的形式分析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二、赏析评述:教材的两组图片比较明确地呈现了印象派绘画与古典主义绘画的风格差异。

适合作为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一”设置的教学讨论素材。

强化作品形式的比较和风格的感受,尝试引导学生就两组作品从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并展开讨论。

1、画面色调的比较;2、光色的不同表现;3、笔触。

教师利用影视媒体设备,展现这些作品清晰的放大图片。

也可以根据对教材,寻找其他一些风格明显、画面清晰的经典作品,作为教材作品图片的补充信息,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P31一段介绍莫奈的文字提供了对《日出·印象》的一种艺术感受及与此幅作品相关艺术事件的简单描述,教学中不宜把对作品的审美感受拘泥于教材的这一种介绍,鼓励学生自己感受作品的视觉印象才是更为合理的教学选择。

《日出·印象》的欣赏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侧重对细节进行研究和讨论:画面气氛、色彩关系、造型手法以及笔触的运用、表现题材等等。

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

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
莫奈 法国
《日出·印象》 莫奈
亮面色彩是 阳光与麦草 固有色的混 合
暗面色彩是 天空的蓝紫 色与麦草色 的混合
反光偏暖是 由于强烈的 太阳光的反 射
投影是土地 色彩与天空 《干草垛》 法 莫奈 蓝紫色的混 合
《睡莲》
印象派代表画家:马奈
马奈,1832年出生于法国巴 黎。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 展览。 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 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 绘画从追求立体空间的传统 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维的 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 步。 代表作品有:《威尼斯大运 河》、《吹短笛的男孩》。
《牧羊女》 法 米勒
《牧羊女》 《农家女》
题材
构图
色彩
《农家女》 法 毕沙罗
比较一下:
阳光感强 明暗突出
棕褐色调
笔触明显
印象派前
色彩绚丽 印无象笔触派感明 暗 突 出Fra bibliotek阳 光 感 强
棕 褐 色 调
色 彩 绚 丽








《牧羊女》 米勒
《农家女》 毕沙罗
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 一、重外光。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 • 二、重瞬间。坚持笔触不经过修饰,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
。 • 三、重色彩。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观察和感受来表现
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 • 其代表画家有:莫奈、马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等。
印象派的创始人——莫奈
莫奈,1840年11月4日 生于巴黎, 他是自然的 观察者,也是人生的观 察者。将人与物象在浩 瀚的自然中视为连带同 一的生命,是他终生的 信念。 代表作:《日出·印象》、 《干草垛》、《睡莲》等。
《酒吧》 法 马奈

画布上的阳光

画布上的阳光

《在阳台上》 (局部) 法 雷诺阿
这两幅作品的笔触有什么不同?
色彩和笔触的不同,分别带给我们怎样的视觉感受?

你能挑选出哪些是印象派的作品吗?
A
B
C
D
E
F
G
阳光感强、色彩绚丽、 画面轻松、笔触明显
棕褐色调、明暗突出 画面厚重、无笔触感
盆栽绿萝 对比观察实验
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
1792
8月10日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吉伦特派掌权 9月21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5月31日-——6月2日,巴黎人民发动三次起义, 1793 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雅各宾派的专政
1794 7月27日,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
印象派产生的科技背景
请你说一说,哪一幅的色彩更加丰富?
《霍松维勒女伯爵》(局部) 法 安格尔
画布上的阳光
印象派前作品——欣赏
《牧羊女》 法 米勒
印象派前作品——欣赏
《 霍 松 维 勒 女 伯 爵 》 法 安 格 尔
印象派前作品——欣赏
《青年像》 法 安格尔
《吹短笛的男孩》 法 马奈
印象派简介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 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 画派。
谢谢
《静物》塞尚
《自画像》 梵高
《威亚农少女》 毕加索
19世纪后半叶,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年轻的法国画家提 倡走出画室,奔向大自然的怀抱。由于他们的作品追求的 是光线和色彩的变化,色调明亮灿烂,造型松散,不求严 谨的笔法,所以被称之为“印象派”。
代表人物有莫奈、雷诺阿 、德加等。后印象派代表人物梵 高、塞尚、高更

【优质课件】湘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5优秀课件.ppt

【优质课件】湘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5优秀课件.ppt

《吹短笛的男孩》 法 马奈
《卢昂大教堂》 法 莫奈
《农家女》 法 毕沙罗
《酒吧》 法 马奈
《练功房》 法 德加
印象派绘画对后世的影响:
• 对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被称为是绘画艺术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革命。 对200余年统治欧洲绘画艺术的陈规戒律发 起挑战和反叛。
后印象画派:
• 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 在19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 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 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 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情感。对色彩及形体 的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是20世纪各种 主义的源头。其中塞尚被尊为现代艺术之 父。
• 3、创造了新的色彩表现方式和新的色彩理
思考·练习∶选项改错题
通过观察比较印象派与印象派前的两组作品特 点,在下面的两组表述中找出两对描述词语放错了 边的选项。
印象派前作品
棕褐色调 阳光感强 无笔触感 画面轻松
印象派作品
笔触明显 明暗突出 画面厚重 色彩绚丽
欣赏印象派画家的绘画作品:
《在阳台上》 法 雷诺阿
凡·高
《麦田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下》 油画 《星月夜》 油画
塞尚
《盘山路》 油往哪里去?》 油画
《雅各与天使搏斗》 油画
谢 谢!
感谢各位老师!
祝: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中小学精编教育课件
画布上的阳光
《日出·印象》 油画 莫奈
对比欣赏:
印象派绘画:19世纪60年代出现在法
国的艺术流派,他们热衷于表现自然界 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和人们对自然的直 接感受,对绘画中光线和色彩的表现进 行了独到的探索。要注意欣赏、感受画 中色彩的丰富,要把自己处于画的意境 之中。

画布上的阳光第1、2课时 -完整获奖版

画布上的阳光第1、2课时 -完整获奖版

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第1 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多作品的直观比较,找到不同流派作品的基本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观察比较,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异同进行简要的表述。

3、能够尝试从题材、色彩、用笔等方面入手,对作品差异进行归纳总结。

重点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与其它绘画流派之间的内在区别。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盛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就是这种绘画风格最为极致的一种追求与表现。

极其崇尚素描的安格尔,在笔下塑造的形象已经极为逼真。

19世纪后半叶活跃起来的印象派,就是在古典绘画风格达到极致高度背景下产生的。

它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给西方油画带来了绚丽的光与色。

二、欣赏与比较1、学生欣赏印象派的作品与印象派前的作品。

印象派前的作品《牧羊女》米勒法国《奥尔南的少女》库尔贝法国《森林风》雷斯达尔荷兰印象派的作品《农家女》毕沙罗法国《阿戎堆的桥》莫奈《布吉瓦尔的塞纳河》西斯莱法国2、观察比较印象派的作品与印象派前的作品印象派前的作品:棕褐色调明暗突出无笔触感画面厚重印象派的作品:色彩绚丽阳光感强笔触明显画面轻松与古典绘画传统相比,而是更注重画面色彩的丰富多变,印象派画家对于造型的精准似乎并不在意。

不难发现,印象派画面上笔触开始明显起来,除了明暗的变化,色彩的更多变化越来越凸显在画面中。

三、探究与学习印象派的艺术特点⑴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

⑵用明确的笔触画出交织融会的色点和色束,强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

⑶关注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而不在乎其内容或画什么,重复地对同一题材和同一对象进行描绘。

四、学习活动比较米勒的《牧羊女》和毕沙罗的《农家女》,从题材、构图、色彩等方面说一说它们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第2 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多作品的直观比较,找到不同流派作品的基本艺术特点。

2、能够尝试从题材、色彩、用笔等方面入手,对作品差异进行归纳总结。

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2022—2023学年湘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

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2022—2023学年湘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
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 涂式的轮廓线。
印象派
莫奈(法国)--日出·印象
作品分析
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 雾早晨的景象: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 空被各种色块晕染成微红,水的波浪由厚薄、 长短不一的笔触绘就,三只摇曳的小船在薄 涂的色点中显得朦胧模糊,船上人影依稀可 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 若现。画家把从一个窗口上看到的这一印象 收入画布上,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 示雾气交融的景象,是史无前例的,这幅作 品震撼了画坛。
• 梵高《星月夜》
• 梵高《鸢尾花》
• 梵高《向日葵》
麦田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下
向日葵
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 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 的花朵,而是太阳之光, 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 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 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 爱的最强光,《向日葵》 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的 热爱。
夜晚的咖啡馆內
触这在的莫
也幅三女奈
更的幅人以

为场画》妻 大景中(子

派更,现卡
伞 的
。有以藏美 戏这美伊 剧一国为

性幅华模

,最盛特 描为顿儿
绘成特,
出功区画

人,国了
奈 (
物比家第 的较画一 奔起廊幅

放另,《
国 )
感外配撑 ,二图阳 笔幅)伞
,。
总结莫奈……
莫奈的画描绘了从大自然中得到的
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 在这里,色即是光,空气也具有动感,空间则靠光线 和空气的相互作用来构成。
风格特点
• 印象主义 Impressionnism (1874-1886):以瞬 间的印象做画。画家们 是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 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 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 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 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 法做画。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资料第二周--《画布上的阳光》(第二课时)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资料第二周--《画布上的阳光》(第二课时)

返回
思考·练习∶选项改错题
参考教材关于印象派研究的图表,就其中给你
印象深刻的方面,结合具体作品说说你对印象派的
认识。
返回
作品独立欣赏学习活动:结合课前自己查找的
印象派画家作品资料,从艺术特点、题材、代
表作品三方面,比较与后印象派作家凡·高、 高更、修拉等作品的异同。展示《星月夜》等 几幅相关后印象派画家的典型作品。
返回
谢 谢 观 赏
返回
返回
了解印象派画家群体: 印象派的画家们,有着共同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追求,在表现 手法上又有着各自的特点。
《威尼斯大运河》1875

马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返回
《舞蹈课》德加(法国)
《红磨坊街的舞会》雷诺阿(法国)
雷诺阿着力刻画闪动的光斑,增添画面快感。德加的作品中闪烁的色光赋予画 面鲜活气氛。马奈断断续续的短笔触与物象融合,使画面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力!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湘版)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课时
画布上的阳光
返回
印象派之前也有不少画家探索光的变化,但一般是依靠明暗变化造成炫目 的效果。而印象派画家们则依靠19世纪光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着重于通 过色彩变化去变现光彩,第一次确立了光和色彩的独立审美价值,深刻影响到 后来的绘画发展。《暴风雨》透纳(英国)
白杨树:夏天 油画 莫奈
白杨树 :沐浴于粉红色光中 油画 莫奈
白杨树 :暮色中 油画 莫奈
返回
研究印象派表现技巧:“物体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 的。” 印象派在作画时要求整体地观察、比较、找出正确的色彩关系,特别是物体亮面和 暗面的微妙变化。
返回
《干草垛》系列作品两张 (四张局部分析放大) 印象派依靠色彩色系、冷暖、鲜灰、明度关系的强弱处理,制造画面 的空间,与传统绘画主要依靠明暗关系体现空间的手法区别巨大。

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主题聚焦
选择“阳光”作 共鸣和情感体验。
主题深度
在主题选择上,不仅要表现阳光的表面特征,还要挖掘其深层含义,如希望、温 暖、活力等。
素材的收集
实地考察
为了更真实地表现阳光的色彩和光影 效果,创作者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收 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阳光素材。
参考书籍和图片
查阅相关书籍和图片,了解阳光的科 学原理和艺术表现手法,为创作提供 理论支撑和灵感来源。
创意的构思
创意点
在构思阶段,创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将阳光这一主题与课件内容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创意 点。
表现形式
考虑采用何种表现形式来呈现创意,如绘画、摄影、动画等,以使课件更加生动有趣。
04 画布上的阳光的作品展示
细节的描绘
细节的刻画
细节的描绘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细腻。比如,在绘画风景 时,对树木、花草、建筑等细节进行深入刻画,可以使画面 更加生动。
细节的选择
不是所有的细节都需要被详细描绘,选择那些能够突出主题 、增强画面效果的细节进行刻画,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有力 。
03 画布上的阳光的创作思路
主题的选择
色彩的表现。
调整阶段
对作品进行整体审视和 调整,完善细节和构图

05 画布上的阳光的未来发展
技术的进步对画布上的阳光的影响
数字技术的运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画布上的阳光作品将更多地运用数字 技术进行创作和展示,提高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互动性。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VR和AR技术的普及将为画布上的阳光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观 众可以更加沉浸地欣赏作品,增强观赏体验。
光影的处理
光源的确定
首先确定光源的方向,然后根据 这个方向合理地处理阴影和光线 的分布,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真实 。

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 (2)

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 (2)

印象派产生的背景:
1.印象派画家们看惯了古典绘画以严苛素描为基 础、以棕褐为主色调、以画室为阵地的学院派作画程 式,出现了反学院派的创作思想,主张走出画室,到 大自然中去观察光色变化,提倡对景写生。
2.印象派的理念是着重于通过色彩变化去表现自 然的光感,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光学理论和 实践的成果给印象派画家们提供了启发和理论支持。
响。德加富于创新的构图、细致的描绘和对动作的透彻 表达使他成为19世纪晚期现代艺术的大师之一。他最 著名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以及赛马。 他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 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画派风格。
德加作品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1839-1899)
印象派的重要成员,他受莫奈画风的影 响较大,以风景为主要素材。特别擅长描绘 天空,他所画的天空辽阔、深远,色彩变幻 丰富,充满大气的感觉。
马奈 《福利·贝热尔的吧台》
马奈《酒馆女招待》
马 奈 《 威 尼 斯 大 运 河 》
马 奈 《 晾 晒 》
马奈 《西班牙芭蕾》
《死了的斗牛士》
马奈 《死去的斗牛士》
《吹笛少年》
埃德加·德加(1834年-1917年) 生于法国巴
黎,印象派重要画家、雕塑家。 他曾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受到安格尔的很大影
高更早期作品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 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后期把虚构和象征置入画作。
赛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
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 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 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 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 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画布上的阳光(九年级下初三美术课件)

画布上的阳光(九年级下初三美术课件)
相互叠加
• 造型: 平面化,削弱体积感
印象派的发端:
爱 德 华 ·马 奈
Édouard Manet,1832.01.23 - 1883.04.30
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于法
国巴黎。
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
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等
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受到
通过这八次展览,媒体和评论对展 览的报道和争议,印象派慢慢为观众所 认知和了解,并逐渐深入人心。尽管到 了1900年,在印象派绘画取得了国际性 声誉的时候,仍旧有些漫画家以连环漫 画的形式嘲笑他们……但是,不得不承 认,印象派的这些艺术家们已经渐渐从 这些众多的评论家的笔下走出来,他们 独立存在了,不再是艺术小团体,而是 成为法国艺术的重要流派。
画布上的阳光
一、19世纪前半叶的绘画流派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 1830
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
• 《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1830年七月革命事 件,是纪念1830年7月27日巴黎市民为推翻 波旁王朝的一次起义。
• 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 ·莱辛的姑娘 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 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 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画家德拉克 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景象,又义愤填膺, 决心为之画一幅画作为永久的纪念。
• 以一个象征自由的女神形象为主体,德拉克 洛瓦的浪漫气质造就了这样一位袒胸露怀的 女子形象,招呼着后方的人民,将神话中的 自由女神与浴血奋战的人民安排到一起,她 长着希腊雕塑般的轮廓,穿着朴素古典的衣 着,与周围身穿现代服装的男士们相比,她 更像一个抽象的人,代表着最高的精神与意 义。

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

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
画布上的阳光
拉斐尔
伦勃朗
凡高
从拉斐尔、伦勃朗到凡高,经历了 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漫长的艺术道路使得 西方绘画无论是技法还是观念都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
请同学们带着对以上三幅作品的直 观感受,来学习和体会印象主义的 艺术特色!
印象主义
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经历了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等阶段。 虽然在19世纪先后出现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义的潮流和风格,它们也都具有不可否认的革新意义, 但自印象主义倔起,欧洲艺术的现代风采方见端倪。从 这时期起,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跳跃的幅度越来 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从而孕育了20世纪初对 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出现崭新的面貌,但也同时孕育 着新的危机。
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在印象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画家群。一是以 莫奈为代表,一是以德加为代表。
莫奈
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 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阿布尔度过。 1874年4月,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 莱、德加、塞尚、莫里索、基约曼等青年画 家,在巴黎卡、 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 (Na—dar)的工作室举办展览,他们自称为 “无名的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在 展品中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的标题被一 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 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 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 。
他一直是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 物,直到1926年以86岁高龄去世。《 Nhomakorabea出*印象》
《睡莲》
莫奈习惯用原色作画,造成强烈的效 果,笔法和敷色也十分自由,且富有 写意性。作品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 主要用光线和色彩表现瞬间的印象追 求绘画色彩关系独立的美。他的作品 除了有印象主义特有的率直外,还有 某些与自然相关联的神秘色彩。画面 的朦胧性和宏大的装饰效果,也是他 创作得显著特色。他的探索,无疑也 给予以后的抽象主义画家以启发。

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

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
返回
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法国印象画派著名画家、雕刻 家。
红磨坊的舞会 1876 雷若阿
返回
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 1903)法国印象派大师
毕沙罗 《农家女》
返回
西斯莱(Alfred Sisley, 1839~1899)法国画家。
象派的作品。
播放 停止
谢谢指导!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派代 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日出•印象》 1872 莫奈
阿戎堆的桥(油画) 莫奈
返回
爱德华·马奈 (édouardManet,1832-1883.) 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威尼斯大运河 1875 马奈
出来吗?
印象派前作品
印象派作品
牧羊女
森林风
棕褐色调
阳光感强
无笔触感
画面轻松
农家女
布吉瓦尔的塞纳河
笔触明显 明暗突出 画面厚重 色彩绚丽
色调 用笔 画面效果 光色表现
印象派产生的背景
当大家看到这张画时,你的最初感受是什么?
《日出 印象》 1871 法 莫奈
印象派产生的背景
什么叫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 时代的艺术流派。
卡米耶·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1830— 1903)法国印象 派大师
西斯莱 (Alfred Sisley, 1839~1899) 法国画家。
埃德加·德加 (Edgar Degas, 1834—1917) 印象派重要画 家
点击作品可放大
活动二:说出你喜欢的画家和作品,写出你对作品的认识。或者临摹一幅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更
高更,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三杰之 一。他认为绘画效果主要是由线条和色彩 组成的关系来表达的,而不追求空间的深 度。 高更讨厌传统的西方文化,但对埃 及文化极力称赞。他认为应回到埃及艺术 的原则中去,反对模仿自然。 1891年,高更离开法国前往塔希提 岛,在那里创作了大量作品,反映了一种 牧歌式乐观的情调,人物和环境都极有生 命力。
修拉
西涅克
原来学建筑的西涅克, 与修拉密切合作,共 同进行分割色彩理论 和实践的探索,创造 点彩派的体系。
后印象主义
被称作后印象主义的画家有,塞尚、高更、 凡高、雷东等。这些画家经常在一起参加展览,但 从未组成过团体,即使象印象主义那样松也没有。
“后印象主义”一词是在20世纪 20年代后才 被普遍使用的。它被用来泛指印象主义之后在观念 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
在印象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画家群。一是以 莫奈为代表,一是以德加为代表。
莫奈
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 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 阿布尔度过。 1874年4月,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 莱、德加、塞尚、莫里索、基约曼等青年画 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 、 (Na—dar)的工作室举办展览,他们自称为 “无名的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在 展品中莫奈的油画<印象· 日出>的标题被一 位保守的记者路易· 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 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 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 。 他一直是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 物,直到1926年以86岁高龄去世。
“后印象主义”画家曾一度受印象主义画风 的影响,但又不满足于印象主义的法则,试图另辟 蹊径,他们从各个角度探讨艺术表现的本质。
塞尚
塞尚年轻时学过法律,爱好文学。 22 岁进入巴黎的“斯维塞画院”学习。 此后一直靠自学迈入他终生不走运的画 坛。 塞尚很重视形象的质量感、稳定感 和宏伟感——这正是他的艺术素质,是 他特具的结构主义艺术的先兆。他习惯 用浓厚的色块表现对象的明暗关系,作 品中尽情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深度感。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
凡高 凡高
凡高,后期印象派三杰之一。被20世纪的画 坛奉为表现艺术的画圣。
凡高一生内心充满忧郁,对生活与理想疑 虑万千,病魔又一再折磨着他,但凡高的作品决 不是表现了自己不立志的状态,他笔下记录的一 切是画家自身的写照,也是他心灵的真诚倾诉。 他在绘画中所再现的悲怆、激愤和忧郁情绪,正 是当初西方艺术为之共鸣的思想内涵。 凡高短暂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又是悲剧 的一生。
德加
德加出身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 庭,受过严格的古典主义教育, 早期承袭安格尔画风。因家庭富 有,不顾及自己作品的出路,画 风没有随和世俗的味道。在技法 上也作各种实验和探索,是使用 多种技法和材料的艺术家。
《芭蕾舞课》
新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之后,在法 国出现了被称之为“新印 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的思潮和派别。 新印象主义的发起 人为修拉和西涅克,他们 试图用光学科学的实验原 理来指导艺术实践。
《日出*印象》
《睡莲》
莫奈习惯用原色作画,造成强烈的效 果,笔法和敷色也十分自由,且富有 写意性。作品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 主要用光线和色彩表现瞬间的印象追 求绘画色彩关系独立的美。他的作品 除了有印象主义特有的率直外,还有 某些与自然相关联的神秘色彩。画面 的朦胧性和宏大的装饰效果,也是他 创作得显著特色。他的探索,无疑也 给予以后的抽象主义画家以启发。
画布上的阳光
拉斐尔 伦勃朗 凡高
从拉斐尔、伦勃朗到凡高,经历了 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漫长的艺术道路使得 西方绘画无论是技法还是观念都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 请同学们带着对以上三幅作品的直 观感受,来学习和体会印象主义的 艺术特色!
印Hale Waihona Puke 主义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经历了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等阶段。 虽然在19世纪先后出现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义的潮流和风格,它们也都具有不可否认的革新意义, 但自印象主义倔起,欧洲艺术的现代风采方见端倪。从 这时期起,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跳跃的幅度越来 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从而孕育了20世纪初对 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出现崭新的面貌,但也同时孕育 着新的危机。
1。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并结合 个人理解,请思考印象主义绘 画的本质是什么?
2。 在这些印象派的画家中你 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位?为什么? 他的作品有何特点?
〈向日葵〉
在凡高的绘画中,色彩、 阳光和运动组成了一个骚动 不安的艺术世界。一切生命 的部分融合在一起,成为一 个伟大崇高的整体,并产生 了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他 那坎坷不平的一生永远成为 世界美术史上光辉的一页!
雷东
雷诺阿
马奈
小结
印象主义绘画作为一种艺 术思潮,在人类艺术进入20世 纪以前,无论从观念还是形态 上,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尤其 是后印象主义在主观与客观、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观念变 革,具有划时代意义。
早期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impressionl9n)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创 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 派和沉缅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 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 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据弃了 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 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他的作品中,以夫人为 模特儿的有25件。这一幅 《红沙发上的塞尚夫人》便 是其中之一。
在这幅画中,画家把红 色沙发和模特儿身上的蓝绿 色调,构成十分鲜明的对照, 色彩响亮而协调。
塞尚的艺术,像一颗超脱 世俗的新星,打破了空间的悬 隔,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世界。 画家在19世纪最后20年的主张 对后来艺术的发展有不可比拟 的贡献,立体主义从他而源和 开始。故塞尚被奉为“现代绘 画之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