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应用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应用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应用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应用文写作是指在特定场合下,运用文字表达技巧和规范完成特定任
务的文体。

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对于职场发展和日常生活都具
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应用文写作的几个基础知识点:
1. 文体特征:应用文包括公告、通知、邀请函、求职信、申请书、报
告等多种文体。

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结构。

熟悉各种应用文
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2. 内容结构:应用文通常由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等部分组成。


题要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中要点,称呼要根据不同情境选择适当的称谓,正文要清晰明了地叙述事实或表达意见,落款要包括发文单位、时间
和署名等。

3. 语言技巧:应用文要求使用简洁、明了、准确的语言。

避免冗长繁
琐的句子和术语,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同时,还要注意语气
的控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语气,例如客观、正式、亲
切等。

4. 格式规范:应用文的格式要求通常是固定的,如信件要求写明地址、日期和收信人姓名,报告要求有标题、目录等。

了解和遵守格式规范
可以增强文档的整体形象,并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文本内容。

5. 目标读者:在写作应用文时,要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特点和需求。

了解读者的背景、利益、优先事项等,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
信息组织方式,提高文档的有效性和可读性。

总之,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点对于提升写作能力和成功完成各
类职场和日常任务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质量和效果。

应用文基础知识

应用文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一、应用文的主题1. 主题的含义主题,是指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意图。

应用文的主题,是事物的客观意义和作者对事物的主观评价在文章中的高度统一。

作用表现在:首先,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和使用;其次,主题统领文章的结构;最后,主题制约着语言的运用。

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运用、表达方式的运用都受到主题的制约。

2. 主题的要求①正确。

是指主题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科学性,还要有益于时,有补于世。

②鲜明。

是指作者的基本态度、文章的基本思想十分明确,毫不含糊。

对问题的认识,对事物的评价,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旗臶鲜明地表达出来,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要用“直笔”。

③深刻。

是在主题正确的基础上,要有思想深度,要反映和提示客观事物的深层本质,阐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丰富的内涵。

④集中。

是指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材料的使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要为突出这个主题服务。

⑤新颖。

即主题要有新意,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感受、主张、意见,不落俗套,不拾人牙慧,有自己的独特性,给人以新鲜醒目之感,使人耳目一新。

3. 确立主题的原则①工作需要和写作目的。

动笔之前,首先要考虑作文的具体目的是什么,主题必须符合行文目的,作者在确立主题时要正确理解和深刻领会办公意图。

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确立主题要立足实际,要从个人、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这样,所作的指示,所提出的意见和办法,所总结的经验,才能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③以丰富、真实的材料为基础。

必须深入生活,掌握丰富真实的材料,了解全面、真实的情况,才能提炼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4. 表现主题的方法①显现法。

又叫直接法,它是在文章的某一部位,用明确而简练的语言,直截了当地把主题表述出来。

应用文大都采用这种方法。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1)题中见意,就是在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应用文写作
汇报人:WPS
课程考核方式
期末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笔试成绩×40% 1.平时成绩=出勤率(100×50%)+课上答题 (100×15%)+作业(100×35%)。 2.期末考查:对所有应用文文体的掌握情况(100 分)。
“啰嗦先生”的一封家信
吾妻: 昔日啰嗦往日啰嗦而今不复啰嗦也。吾在下月即返故里,不在初一,即
5
在初二,不在初二,即在初三,不在初三,即在初四……不在二十八, 即在二十九,所以不写三十日,因下月系小月之故也。家中有棉鞋一双, 希吾妻拿出来拍拍打打,打打拍拍,因多灰尘之故也。希吾妻千万不要 忘记。为省笔墨起见,吾不写草头大萬字,故以方字去点代之。
工作和学习中所使用的,具有一定规范体式,能起到交流思想、
5
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等作用的应用文书。常见的日常文书包括:
书信、日记、条据、启事、对联、感谢信、表扬信、申请书、
慰问信等。
5
(四)经济文书
经济文书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各
种活动中涉及经济内容的应用文章。常见的经济文书包括:经
课后作业:
回顾应用 文的特点和写作 要求。
汇报人:WPS
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 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 号)中列出的十五种公文包 括:决定、决议、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 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5 、函、纪要。
5
(二)事务文书 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反映事实情况、解决
(六)传播文书
传播是指为扩大政府、单位、人物、商品或某一事件的影响,

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二)应用文的材料 1、材料收集的原则
所谓材料,就是指构成一篇文章的事实、论据、道 理和引语。
在应用文写作中,材料的选取工作包括收集、鉴别、 选择、使用四个环节。文章的材料,来源于社会实 践。 材料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材料,即通过作者的观察、 体验、感受直接得到的材料。一类材料是间接材料, 即通过别人的文章——各种简报、报告、文献资料、 书籍、报刊等取得的材料。 收集材料的原则:一要详尽,二要有一定的范围和 方向,三是要经常分类整理。
❖ 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 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叶圣陶
三、应用文的流源(历史)
❖ 1、上古时期是应用文的萌芽期; ❖ 2、秦汉时期是应用文的初生期和发展期; ❖ 3、魏晋南北朝是应用文的成长期; ❖ 4、隋、唐、宋时期是应用文的发展高峰期; ❖ 5、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应用文的稳定发展
是机关或个体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的一种写作活动 ,应用文是应用写作的成果。
使用对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 使用目的 处理公、私事务 文体特征 有惯用格式 文体归类 实用性文章
应用文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 个部门、各个阶层、每个个人。
比如,科研单位的人员,需要用学术论文;政府 机关指导工作,需要用公文;工商企业经营,需要用 合同;打官司,需要用诉状;即使个人今天生病了、 不能上课,也需要用到请假条;……。相对于其它文 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许多人可以一 辈子不写小说、剧本、诗歌、散文,但他在工作、生 活、学习中却免不了要写应用文,小到写张请假条, 大到计划、总结、论文等。
1、行政公文类: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 规定的文种。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团体行使职权、办 理公务所使用的法定文书。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 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会议 纪要等。

第一讲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讲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点评:
300多字已经浓缩了英雄光辉的一生和舍 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体现了应用文书叙述事 实材料的写作特征。
材料与观点的组织形式
(一)先列材料,后亮观点
先介绍事实,说明论据,或列举数字,然后归纳 观点、推出结论。 由事到理,说服力强。 常用于叙事性较强的片断。
(二)先亮观点,后列材料
常用层、段、条首句先概括亮出观点或问题,然 后列举事例、陈述观点。 或用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论述这个观点。 这种写法,观点鲜明,头绪清楚,先声夺人,引 人注目。
• 什么是应用文写作?
是机关或个体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的一种 写作活动,应用文是应用写作的成果。
应用文的特点 1.广泛性。应用文是人类社会赖以处理事务、 沟通关系的书面工具。 2.实用性。应用文是为了处理事务、解决实 际问题而写的。 3.程式性。各类应用文一般都有惯用的格式, 这种比较固定的格式,有的是约定俗成 的, 即人们在长期的实际使用中形成的。
应用文的“五Biblioteka 素”: 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第一节 主 题 一、什么是主题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达出 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主题是文章 的灵魂, 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二、主题的特征 1.直露性。 2.完整性。
主题的要求
(一)正确 主旨正确的体现:
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党和国 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能反映客观事物 本质规律,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要符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领导 的意图,切实可行。
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加工销售注 水猪肉非法行为的通知》一文,在提出问题、 说明“我市加工销售注水猪肉的不法行为十分 猖獗”之后,通过分析指出其“危害极大,侵 害群众利益,破坏肉猪声誉,扰乱市场正常秩 序”,然后转而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 关职能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击加工 销售注水猪肉的不法行为”,之后便引出7条 对策措施。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才是 该文的主旨。

第一讲_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应用文概述

第一讲_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应用文概述

5、政策明确风格庄严
财经应用文是财经专业工作中的公务文书,它的 政策性很强。因此,在写作前,要认真学习有关 方针、政策,领会政策精神,掌握政策界限。在 写作中,要处处注意以政策为准绳,根据政策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
应用文写作风格要庄重、典雅、朴实、自然。
第二节 应用文的构成要素
应用文
或生歧义,古有“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之说。
△《笑府》(冯梦龙) 清光一片照姑苏
△著名法国小说家福楼拜:“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把 它表现出来,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于它运动,唯有一个动 词;要说明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须继续不断 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唯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可。”
△判断下列词句是否准确
2、通用事务类:包括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述职报 告、简报、计划、规章制度和会议材料等。
3、个人事务类:如日记、读书笔记及各类信函等。
(二)专用文书:指专业性较强的文书。 1、科技类:如毕业论文、学术论文、专利申
请书和实验报告等。 2、财经类:如市场预测报告、市场调查报告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及经济合同等。 3、司法类:如诉状、辩护词、公证书和判决
例:如《 2001 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开头就指出 : “展望 2001 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 进经济的持续向好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开宗明 义,点明主题
(3)结尾点旨,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的结尾 之处点明文章主题。
例:《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
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 “我再 重复一下,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应用学科,没有应 用学科就没有生产学科,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 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主题。
的主题是由作者直接表达出来显露在文章中的。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题从文章中显露出来呢?下面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2.经办语:经、业经、兹经、前经、经过、通过、 均经等,说明文件承办过程中的情况。
3.收文语:前接、近接、悉、欣悉、收悉、据报、 据查等,是引说来文时的用语。
4.综述语:为此、对此、据此、有鉴于此、现函复 如下、现通告如下等,用在下文之前,引出过渡句, 表明从缘由、根据、背景过渡到正文部分。
5.时限语:顷闻、顷接、顷奉、迅即、从速、届时、即 日、兹有、兹派、兹因等,表示事由的时间和发文部门提 出问题的依据。
课堂练习
请依据本章所学知识,对下面的请假条进行讨论修改: 尊敬的李老师:
昨天大雨滂沱,您的学生我因没带雨伞,被淋成落汤鸡! 回家后不幸发起了高烧,以至于今天无法到校聆听您的教诲, 万般无奈,现在只好向您请假,还望老师多多原谅学生的过错, 批准学生休息。
此致敬礼! 您的学生:王亮 2008年3月18日
拟好标题应注意:一是要简洁;二是要确切;三是 要醒目。
2.层次和段落 (1)层次:是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主要是
表示意义的结构单位,作者在行文中一般不注明它的起 讫,由读者根据文章内容来划分。常见的层次表现形式 有:
总分式:先反映事物的总貌,再分项分条具体阐述, 既能总揽全局,又便于把握要点,领会实质。
二、应用文语言的表述要求 (1) 严谨、庄重;
应用文中的公文代表机关发言,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在运用语言时必须严谨、庄重,以体现出公文的严肃 性,因此,既不宜使用口语,也不宜运用文学语言。 要求:
1.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 2.选用含义明确而限定的词语; 3.使用专用词语。 (二)准确、规范: 正确地记载与传递信息是撰写应用文的基本要求。遵 循这一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表述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符合逻辑,即概念明确,判断和推理正确而恰当,同 时还要符合语法修辞的规范。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6篇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6篇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6篇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1应用文的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按其处理事情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公务类应用文和私务类应用文。

公务类应用文是指为处理国家和集体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即通常所说的公文。

私务类应用文是指为处理个人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即通常所说的个人日常应用文书。

二、按表达方式划分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

三、按使用领域划分(一)行政类应用文行政类应用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和日常行政公文。

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是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规定的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十三类十三种公文。

国家机关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处理事务的文件,主要用来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提出要求,答复问题,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传递信息。

公文制作比较严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在写作和使用时,要根据国家最新的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区分每类公文文种的行文要求和使用范围,确定适用的文种形式,确保其使用效率。

2.日常行政机关公文日常行政机关公文是指上述国家法定的行政机关公文以外的一些事务文件。

是指简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介绍信、证明信等用来处理单位内部日常事务,与具体部门进行工作联系的应用文。

它们的行文格式不像公文那样严格,制作也比较自由。

日常事务公文不具有法定的权威,一般不单独行文,如有必要,需另行备文,按法定公文处理,否则只作为参考材料。

有些日常事务公文还可在报刊上发表。

(二)专业工作应用文专业工作应用文是指在一定专业机关或专门的业务活动领域内,因特殊需要而专门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

由于分工不同,社会各行各业经管的事务有很大的差异。

第一讲_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讲_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在今天这样大型化了的社会里,为了发挥领导力量,必 须依靠写作能力和讲话能力。”(日本.占部都美:《怎样 当企业领导》) 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中,有五件“最重要”的事情 应该记住,而其中的一件就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具备最基本的读写技能。 ——约翰· 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 方法》 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 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叶圣陶
△判断下列词句是否准确 1、带毛、带泥的肉不绞不卖。(卖肉店服务公约) 2、砍伐一人高的油松一棵,罚款5元;砍伐碗口粗 的杉木一棵,罚款10元。(林场) 3、丰俭由人(饭店) 4、打击犯罪 5、集体结婚 6、儿童肉松
3、简:言简意赅,陈言务去。
△写作要精炼,惜字如金。做到篇幅简短,内容简 要,表述简明,“字则期少,意则期多。”
三、应用文的流源(历史) 从总体看,分为古代时期、近现代时期和当代时期。 古代应用文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汉末、三国、 魏晋、隋唐、元明清不同时期都有发展。 殷墟甲骨刻辞,是我国迄今为止知道的最早的文章, 这些甲骨刻辞是殷商奴隶社会王朝的档案。 我国现存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文章总集是《尚书》 ,典、谟、训、诰、誓、命六体,可视为我国古代应 用文形成的标志。
△世界上最短的信,是雨果写给出版社的,只有一 个标点“?”。 △世界上最短的社论,是1968年8年14日美国《明 星日报》社论,标题是《约翰逊认输》,全文只 有一个字:“妙!” △世界上最短的小说,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 蒂克· 布朗所写。全文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独 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明清以后,应用文种类不断演变,据徐望之《公牍 通论》所计,应用文已发展到六七十种。 辛亥革命以后,政府对文书进行了改革。1921年, 颁布了《公文程式》,规定了“令”、“咨”、“ 呈”、“示”、“状”五种。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公文暂行处理办法》 1981年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1987年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1993年重新修订此办法 2000年变又增补新的公文种类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处理公私事务时经常使用的实用性文体,是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文体。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分享。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结构】1. 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作者按照主题的需要,对材料所进行的有机组合和编排,又称谋篇布局。

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作用:①使文章言之有体。

“体”指体裁。

应用文在长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大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结构形态,也叫程式。

②使文章言之有序。

合理安排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条理清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使文章言之成文。

通过精心安排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2. 安排结构的原则①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主题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的体现,结构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为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服务。

例如怎样安排开头与结尾、怎样划分层次与段落、怎样设置过渡与照应、怎样确定主次与详略等等,都要围绕主题进行。

这样,才能使文章组成一个严谨周密、内容形式统一的有机整体。

②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应用文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作者对它的认识也遵循一定的规律。

这种规律性,也就表现为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③要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

文体不同,结构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

应用文不同于文学作品,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体结构方式也存在着区别。

3. 结构的要求①严谨自然。

指文章结构精当严密,顺理成章。

要求作者思路清晰,思维严密,以主旨贯穿全文始终,不枝不蔓。

层次段落的划分要恰当,组织严密,联系紧凑,脉络畅通,行止自如。

过渡和照应要自然,不能刻意的雕凿,更不能牵强拼凑。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

【结构】1. 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作者按照主题的需要,对材料所进行的有机组合和编排,又称谋篇布局。

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作用:①使文章言之有体。

“体”指体裁。

应用文在长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大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结构形态,也叫程式。

②使文章言之有序。

合理安排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条理清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使文章言之成文。

通过精心安排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2. 安排结构的原则①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主题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的体现,结构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为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服务。

例如怎样安排开头与结尾、怎样划分层次与段落、怎样设置过渡与照应、怎样确定主次与详略等等,都要围绕主题进行。

这样,才能使文章组成一个严谨周密、内容形式统一的有机整体。

②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应用文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作者对它的认识也遵循一定的规律。

这种规律性,也就表现为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③要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

文体不同,结构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

应用文不同于文学作品,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体结构方式也存在着区别。

3. 结构的要求①严谨自然。

指文章结构精当严密,顺理成章。

要求作者思路清晰,思维严密,以主旨贯穿全文始终,不枝不蔓。

层次段落的划分要恰当,组织严密,联系紧凑,脉络畅通,行止自如。

过渡和照应要自然,不能刻意的雕凿,更不能牵强拼凑。

②完整匀称。

指文章各部分要配置齐全,比例协调,详略得当,完整合理,重点突出,符合格式要求。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含义: 含义:
应用文的材料是指撰写者为表现应用文的主 旨所搜集或积累的一系列事实、数据或论据。 旨所搜集或积累的一系列事实、数据或论据。
(二)如何占有材料? 如何占有材料?
观察体验 材料来源 调查研究 查阅文献 走访座谈
(三)如何使用材料? 如何使用材料? 1 围绕主旨选择材料 2 符合文体的要求 3 选择典型、真实、新颖的材料 选择典型、真实、
3.应用文常用的论证方法 3.应用文常用的论证方法 例证法, 1)例证法, 对比法, 2)对比法, 引证法, 3)引证法, 因果法, 4)因果法, 喻证法, 5)喻证法, 归谬法。 6)归谬法。
例证法,用事例或统计数据作论据, 1)例证法,用事例或统计数据作论据, 举例直接证明论点的议论方法。 举例直接证明论点的议论方法。 例如:米糠和麸皮含有大量维生素。 例如:米糠和麸皮含有大量维生素。 这个问题,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 这个问题,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 早就注意到了, 邈早就注意到了,曾经用米糠和麸皮治 疗那些患有维生素缺乏症的病人。 疗那些患有维生素缺乏症的病人。现代 科学也证明了这一问题: 化学分析, 科学也证明了这一问题:经化学分析, 米糠和麸皮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 米糠和麸皮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B和 E。
(三)什么是好的主旨? 什么是好的主旨?
正确
集中
主 旨
鲜明
深刻
(四)主旨彰显的方法: 主旨彰显的方法: 标题点旨 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首尾呼应 用小标题
二 、 材料 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的物质基础。主要用来证 明文章的观点,使文章的观点言之成理、 明文章的观点,使文章的观点言之成理、有说 服力。常常比作文章的血肉。 服力。常常比作文章的血肉。

应用文写作 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 基础知识
• 2. 主旨提炼的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应用文的主旨确立与材料选择
• 提炼主旨时,首先要占有丰富翔实的材料,材料是产生主旨的现实土壤 和客观依据.材料匮乏或者失真,就无法提炼出正确深刻的主旨.其次,要 依据正确的思想理论,即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 内的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当地发展 的指导思想等.应用文的主旨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没有正确的理 论作为主旨的思想内核,就不能产生正确深刻的主旨.最后,要运用科学 的方法分析提炼主旨,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求真务实的态度 辩证地分析研讨相关材料,然后确立主旨.
• 二、应用文的材料选择
• (一)应用文材料的概念及种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应用文的主旨确立与材料选择
• 应用文材料是作者为一定的写作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的生活现象 和文字资料.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确立主旨和提炼主题时所依据的基 础,文章的主旨是通过这些材料形成的,但这些材料不能都写进文章;另 一类是写进文章中用来表现主旨的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文章的主旨 要靠这些材料来佐证.动笔写作之前,材料是形成主旨的“土壤”,进入 写作之际,材料是表现主旨的“支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应用文的构思与撰写
• (2)模式思维.应用文写作要求有独到见解,但并不刻意求新求异.在结 构、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不要求标新立异,而更多地要求按照 既定的模式来展开.在结构上,应用文写作有一个结构的“基本型”,由 三大部分组成全篇,即开头、主体、结尾.三大部分的写法也有套路:开 头一般都是写行文的根据、目的、意义;主体部分用来叙述基本事实 、阐明性质意义,或者提出措施、要求,排列法规条文;结尾部分则是执 行要求或申报请求.在多数情况下,应用文都按这样的模式安排结构,清 晰合理,为实际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如果不遵守规矩,标新立异,反而会 为理解、落实造成许多麻烦.

应用文基础知识

应用文基础知识
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必须围绕主题,受到主题的制约,为主题服 务。文章的线索、情节、详略、主次、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 渡、照应等都要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安排。主题如果呈现纵向深入 的形态,文章必须要安排成递进式结构,否则无法完成对它的表现; 主题如果呈现横向拓展的形态,文章必须要安排成横向结构,否则也 不可能有效地传达出主题来。
• (5)新颖。即主题要有新意,所反映的观点、感受、主张、意见, 不落俗套,有自己的独特性,给人以新鲜醒目之感,使人耳目一新。
• (三)主题的作用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与文章的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
要素构成了如下5个方面的关系。 • 1. 主题与材料 •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主
要求的是艺术的真实,所写的人与事不能是生活的照搬,而是要在生 活原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典型,更有概括力,这样才能 反映生活的本质。应用文的真实性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应用文中反 映的问题,涉及的人与事必须绝对真实,包括情节、数字等都不允许 有半点的虚构和夸张。否则,不仅不能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还 会给工作带来麻烦。
• 表明主题有时需要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在大多数的应用文中,常常是 开头点题,结尾重复强调,做到上下呼应,首尾圆合。
• 二、材料
• 材料是写作活动的基础,是构成文章的一个基本要素,应用写作的过 程,就是作者将各式各样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综合加工的过 程。有了切实、充分、具体的材料,构思才有依托,主题才有支撑, 剪裁加工才有对象,写作活动才得以进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应用文写作概述
• (三)程式性 • 应用文的程式性也就是应用文格式的稳定性,其表现在:文章结构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一、应掌握的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一)公文格式1、行政公文的格式的概念:行政公文的格式就是指行政公文的文面格式、用纸规范和印制规范的总和。

2、行政公文的格式的内容:XX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对行政公文的格式做出了规范性的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现行的行政公文[除命令(令)、公告、通告、会议纪要等以外)的格式一般由文面格式、用纸格式和印装格式三部分组成。

行政公文的书面格式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又称“间隔横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红色反线)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包含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1)眉首:眉首又称文件头,位于公文首页上部,用套红印刷,占首页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红色反线等部分组成。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为了有效保证公文在传递、处理过程中的国家秘密的安全,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公文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标明份数序号。

紧急程度。

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

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则紧急程度在下,秘密等级在上。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又称版头,用红色标识居文件头部分正中,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二部分组成,如“北京市人民政府文件”;另一种是只标明发文机关名称(适用于信函式格式),如“x x 省人民政府”。

发文机关名称要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果是几个单位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三部分组成。

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签发人。

签发人是指代表发文机关核准、制发该公文的负责人,是公文生效的具体责任者。

上行文(包括上报的“请示”“意见”“报告”)应当在首页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红色反线(又称“间隔横线”)。

红色反线是一条较粗的通栏红线,位于“发文字号”与文件主体部分的“标题”之间,把文件头部分和正文部分分开。

一般政府机关公文用一条通栏红线,党的机关文件在通栏红线正中加一颗红五星做标志。

(2)主体:是文件的主要部分,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八个部分。

标题。

公文标题的三要素:完整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

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队的通报》(国办发[1999]61号),发文机关是“国务院办公厅”,事由是“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队”,文种是“通报”。

公文标题的核心要素:“文种”是公文标题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不能省略的要素。

公文标题除了采用三要素齐备的完整式标题形式外,还可以采用省略式标题形式。

省略式标题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省略发文机关的标题,如《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非法经营活动的意见》,通常有文件版头的公文(主要指上行文),标题不必再重复发文机关;二是省略事由只由发文机关和文种组成的标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国人民银行通告》等;三是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只有“文种”一个要素的标题,如《通告》、《公告》,这类标题一般适用于内容较单一的公布性、知照性公文。

注意: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对于转发文,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加书名号外,均不对原标题加书名号。

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如果标题过长,可以自拟事由摘要转发;如果是层层转发的文件,可以只转发首发机关的名称。

例题:1、国家税务总局转发了国务院题为“关于做好税制改革工作的通知”这一文件,自治区地税局再转发给各盟市地税局,盟市地税局再进行转发时,写成了《通辽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转发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做好税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如何修改。

2、标题过长或中间需停顿的,可用空格或换行的方式表述。

如: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办理和答复该份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下级向上级机关发出的请示或报告,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向上级请示时,也要确定一个主送机关,其他用抄送形式,不能多头主送,避免出现责任不明,误时误事的现象;上级对下级机关的发文,主送机关应按法定或约定俗成的惯例排序,如通辽市人民政府下发的普发性文件,主送机关可以是“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凡是直接向社会或群众公布的公文及法规章程等,一般不写主送机关。

如通告、公告等。

正文:是行政公文的核心部分,是用来表达具体的思想内容的。

正文应根据文种和写作意图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在公文格式规范、行文关系正确的前提下,一篇公文的水平与效果关键取决于正文的拟定。

正文中的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应当准确。

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标明其中文含义。

正文写作的要求:第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第二,要有针对性,即以事实为根据,分析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一般应一文一事,事由要集中、明确、重点突出。

第四,行文逻辑缜密,层次清晰,条理清楚。

第五,具体措施或意见要符合实际,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第六,语言要准确、简洁、规范。

公文中的数字: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数和在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正文层次标识方法:第一层用“一、”“二、”“三、”……第二层用“(一)”“(二)”“(三)”……第三层用“1.”“2.”“3.”……第四层用“(1)”“(2)”“(3)”......附件说明: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说明。

附件说明写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冒号,然后说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附件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成文日期:是指公文完成并定稿的时间,是公文生效的标志。

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决定、会议纪要等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以通过日期为准。

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标注在正文右下方,右空四字,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o”,如“二oo二年十月一日”。

印章:是公文合法生效的标志之一。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

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一行之内,下压日期,端正,印章用红色;联合行文并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七个字格,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不相交或相切;联合行文并需加盖三个以上印章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则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其上。

当公文排版所剩空白不能空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必使印章与正文在同一版面,不得采用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式解决。

附注: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包括说明传达范围(如“此件发至县团级”)、使用方法(如“此件可以翻印”)、正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的解释等,或在使用请示文种时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附注标识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居左空二字,应当加圆括号标注。

附件:是附在正文之后用于补充、说明正文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公文因内容需要,又不便于写入正文的材料才用附件的形式表达,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附件。

常见的附件有两种:一是随文所颁布、批转(转发)、报送的文字材料,实际是公文的主要内容,而主件只起批准颁布、批转转发、报送或按语作用,这类附件与公文正件具有同等效力。

二是补充、说明、解释正文内容的材料,如代表名单、数字报表、图文资料等,其作用是为正确理解和执行公文正件提供参考。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3)版记:版记也称文尾,位于公文末页最下部,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三个要素。

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主题词。

主题词是确切表达公文主题和归属类别的规范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文件信息输入计算机的一种信息符号。

因为按照区局文件精神,从今年开始系统内部行文不再标注主题词,因为全区办公自动化系统都已开通,标注主题词已没有必要。

但向系统外行文仍然要标注。

注意:一份文件的标引,一般不超过6个主题词。

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机关。

抄送上级机关的用“抄报”;抄送平级和下级机关的用“抄送”。

抄送机关应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位置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一字标识“抄送”,后加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顿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机关多数不以行文机关名称出现,而只用该机关办公室(厅)名称。

印发机关位于抄送机关之下,占一行位置。

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

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二)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一个机关的文件,按照行文关系、文件的去向,可以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和泛行文。

基本行文规则:(1)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原则。

(2)公文不直接报领导者个人的原则。

(3)非特殊情况不越级行文原则。

(4)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的原则。

(5)部门会签未经协调一致不得各自单独行文的原则。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以下两种情况不宜用抄送:1.请示不得在主送上级机关的同时向其下级机关抄送;2.凡与办理公文无关的机关一律不予抄送。

请示应一事一请示,不要一文多事。

如确有几件事需要请示上级,可分别写成几份请示上呈。

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规则。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公文的语言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庄重是指语言端庄、格调郑重严肃;准确是指在表情达意时,语言真实确切,无虚假无错漏,褒贬得当,语意明确界限清楚,符合实际,真切表达欲表达的内容;朴实是指语言平直自然、是非清楚、明白晓畅、恰如其分、通俗易懂,无浮华夸饰、无渲染、无形象描绘、无矫揉造作,忌堆砌华丽辞藻,忌滥用辞格,讲求于平淡之中见神奇;精炼是指语言简明扼要,精当不凡,去浮辞,忌冗长空泛,同时,又不苟简,即服从行文目的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当祥则祥,当略则略;严谨是指语言含义确切、文句严谨、细致周密、分寸得当,忌模糊含混、语意多歧;规范是指语言单位构成及组合不仅应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一般逻辑规则,而且应合乎公务活动所提出的特殊规范性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