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规划及运用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是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认识和应用能力的一门学科。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硬件构成、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2. 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性能;3. 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4. 掌握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5. 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6.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本知识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1.2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1.3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应用1.4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2.2 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2.3 操作系统的配置和优化3. 办公软件应用3.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和排版技巧3.2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技巧3.3 幻灯片演示软件的制作和展示技巧3.4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4. 网络基础4.1 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4.2 常见网络协议和通信原理4.3 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和应用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技巧和网络应用能力。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4. Case Study: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估1. 课堂作业:布置针对每个章节的相关作业,用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参与度等综合评估。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六、教材参考1.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程》2.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3. 《办公软件应用教程》4. 《计算机网络基础》七、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学习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现代文明必须具备的一种文化。
为了学生适应将来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本课程从应用出发,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介绍有关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办公自动化套件,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
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编排图文并茂的文档,学会制作实用高效的电子报表和制作幻灯片,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过程3.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并具有使用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4.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掌握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具有一种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能力5.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电子表格的基本能力。
6.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7.掌握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三、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深度和广度本课程重点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过程。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和DOS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基本操作。
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能够编排图文并茂的文档。
具有使用电子表格的能力。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安全使用的知识。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分工2.教材皆秀玲《计算机应用基础》出版社:电子出版社2002年版3.参考书曾秀玲《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与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05月第八、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包括: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典型材料,考试改革,用于以CA1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学习计划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学习计划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商业运营还是日常生活中,计算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学习计划进行详细介绍。
一、学习目标1.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操作系统和网络基础知识。
2. 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等。
3. 学习编程基础知识:包括算法和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
4. 熟悉网络安全知识: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5. 学习数字化知识:包括数字化图像处理、数字化音频处理等。
二、学习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每个人都需要进行的事情,无论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普通用户来说。
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1)计算机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历程,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数据的表示和处理,以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等。
(2)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Windows、Linux和Mac OS等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网络传输协议等。
2. 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办公软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学习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文字处理: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文字的输入、编辑、格式设置、图像插入等。
(2)电子表格: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数据的输入、公式的使用、图表的制作等。
(3)幻灯片制作:学习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幻灯片的设计、音频视频的插入、幻灯片的播放等。
3. 编程基础知识学习编程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个人工作总结5篇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个人工作总结5篇篇1一、背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我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不仅系统学习了计算机理论知识,还通过实践项目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我对大学期间学习、工作以及个人成长的全面总结。
二、专业学习与技能提升1. 理论知识学习:在大学的四年中,我认真学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全部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算法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核心课程。
我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能够熟练掌握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2. 专业技能提升:除了课堂学习,我还积极参与各类计算机竞赛和项目实践。
通过参与软件开发项目,我掌握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维护等环节。
此外,我还自学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相关前沿技术,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领域。
3. 编程能力锻炼:在大学期间,我熟练掌握了Java、Python、C++等编程语言,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应用开发。
通过完成学院和企业的多个项目,我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实习与工作经历1. 实习经历: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我在大三期间曾在某科技公司担任软件开发实习生。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产品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协助团队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沟通。
2. 校园工作经历:在校园里,我担任了学生科技协会的技术员,参与了学院多项活动的技术支持工作。
我还组织并参与了多次学术讲座和技术分享会,帮助同学们解答技术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四、毕业设计与项目经验1. 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环节,我参与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项目的开发。
通过该项目,我深入研究了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完成了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的全过程。
这个项目不仅锻炼了我的技术能力,还培养了我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计划一、学习背景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为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基础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涉及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应用软件的使用和编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这门课程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二、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2. 熟悉常用的办公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3. 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算法、数据结构和编程语言等;4. 具备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
三、学习内容1. 计算机基本原理(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技巧;(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办公软件的使用(1)Word的基本操作和文档排版;(2)Excel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3)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制作演示文稿;(4)其他常用的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 编程基础知识(1)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常用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Java语言等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3)常用的开发工具,如Visual Studio、Eclipse等的基本使用技巧。
4.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安全技术。
四、学习方法1. 注重理论学习,深入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2. 练习实践,多做计算机操作和软件应用的练习;3.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参加编程比赛、技术讲座等;4. 多与同学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学习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籍:《计算机基础教程》、《办公软件使用指南》、《C语言程序设计》等;2. 在线课程和视频:Coursera、慕课网、YouTube等网站上的相关课程和教学视频;3. 编程学习平台:LeetCode、Codecademy、GitHub等编程学习和练习平台;4. 社交媒体平台:如知乎、微博等,关注相关专业人士和技术社区,了解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动态。
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议
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议计算机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职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中,计算机技能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有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非常关键。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计算机基础课程。
1.制定教学目标和学习路线图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路线图。
这将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学习进度和预期结果。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和枯燥的感觉。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引入实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开展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利用多媒体和互动教具,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计算机基础涉及多个领域,如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可以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在线教程、学习视频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在线学习平台和学习社区,让学生能够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和分享经验。
4.注重实践和项目开发计算机基础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实践和项目开发。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并通过小型项目来巩固所学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和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6.考虑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差异。
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教师应该考虑个体差异,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13篇)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13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篇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微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模块:教材资料一、教材选用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参考资料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这里面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优秀教材还有普通本科“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满足部分专升本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文献资料我们的文献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关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平台,在上面能解决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网络课程以及网上动态教学信息等。
第二模块:课程目标及学前指导(双导环节)一、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
情感态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合素质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养成使用信息技术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而服务的习惯。
二、学前指导(面授导学)本校专科学生基本情况是学习基础为非零起点,缺乏系统理论知识,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
大多数生源为学历低的在职人员,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般。
大部分学生课堂内学习态度较好,但自主学习能力一般。
学习信心、学习毅力不足,易受挫。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教学任务一方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背景;另一方面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有可能因为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面网教学过程及学习建议(网上导学)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指导学生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获取并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在日常和职业生活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一、课程目标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3. 熟悉常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并能独立进行使用和操作;4. 具备计算机编程的基本能力,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5.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课程内容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2. 操作系统: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系统操作能力。
3. 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拓扑结构,探讨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4. 数据库系统: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数据库系统,学习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进行数据管理和查询的能力。
5. 计算机图形学:介绍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学习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图形设计和图像处理的能力。
6. 计算机编程:介绍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习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信息安全: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学习常见的安全攻防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课程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是必要的: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
(完整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性质:公共必修2.课程学时与学分:48学时,2学分3.适用专业:全校各院、系各专业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继续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而设置。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本使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基础知识、Internet基本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及应用。
课程内容以计算机基本操作为基础,重点介绍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地应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并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和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一)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熟悉计算机的典型应用领域。
(二)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三)熟练掌握中文、英文(键盘)输入方法。
(四)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
(五)熟悉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基础知识,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应用。
(六)了解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及其基本应用。
四、教学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性能及其应用领域2.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和数据的基本单位3.计算机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基础4.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5.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6.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和软件层次关系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2.Windows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3.利用Windows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管理4.程序管理、磁盘管理和控制面板第三章Word字处理软件【教学内容】1.Word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2.文档的编辑和排版3.表格的制作和修改4.文档的图文混排5.页面设置与打印第四章Excel电子表格软件【教学内容】1.Excel工作界面和相关基本概念2.工作簿、工作表的基本操作3.数据的输入和编辑4.工作表的格式化5.公式与函数的使用6.数据的图表化7.数据管理与分析8.工作表的打印第五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教学内容】1.PowerPoint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2.演示文稿外观的设计3.幻灯片的制作4.演示文稿动画效果的设置5.演示文稿的放映、打包与打印第六章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2.计算机局域网的基础知识3.Internet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4.网络安全基本常识5.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第七章多媒体技术基础【教学内容】1.多媒体的基础知识2.数字图像技术3.数字音频技术4.数字视频技术5.数据压缩技术五、学习过程设计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设计“学前操作水平摸底测试—因材施教,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夯实基础、典型应用案例驱动—实践并解决问题,课后自主完成综合设计—提高能力”的学习过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一、课程简介1. 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办公软件。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维护和troubleshooting 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3. 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学会使用常用操作系统。
4. 掌握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 等)的使用方法。
5.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学会使用互联网。
6.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特点。
3.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4. 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5.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互联网的使用。
6.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7. 计算机维护和troubleshooting: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维护方法,常见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讨论: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成绩的4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教材:提供上机实验所需的指导书和案例。
4.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网站、博客、论坛等,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1 . 1 开 放性
基 于 互 联 网的计 算 机 基 础 教学 涉 及 的专 业 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中, 单靠课堂的
教学 是远 远不够 的 ,要充 分利用 学生 的课 余 时间 ,
围广 ,参 与教学 的教师和 学生人数 众多 。 由于计算
机基 础所 涉及 的知识 众多 ,因此教 学 内容复杂 ,系
用 户 下 载 或在 线 观 看 时 占用 大量 的 网络 资源 ,因 此 在 存储 和播 放 视 频 资 源 时要 采 用 流媒 体 技 术 、
压 缩技 术和 P 2 P 技术 。
2 . 3 测 试 系统
管 理 系统 随 时都 有 众 多 的 用 户访 问 ,因此 必
须 运 行 在 性 能 优 良的服 务 器 上 , 以保 证 整 个 系统
■
2 0 1 3 年2 月 刊
E x p , e 、 r i m e n t & J P , l r a 、 c r i c , ~ e
学资源管理系统还需要预 留与其他系统的接 口,
随时 保证 将新 增 教学 资源 纳人 到 管理 系统 中来 。
1 . 3 可 靠性
多 种 形式 。试 题 可 以按 课 程 、章 节 、难 度 等 因素
分 门 别类 进 行 管 理 。测 试 系 统 提供 试 题 库 管 理 功
基 于 互 联 网 的 计 算 机 基 础 教 学 资 源 是 开 放
的 ,所 以系 统 的安 全 性 是 必 不 可少 的 ,是 系统 提
能 ,系统 管 理 员 可 授权 任 课 教 师 随 时进 行 试题 的 添 加 、删 除等 管 理 工作 。系 统 可按 照教 师 的要 求 灵 活组 卷 ,测 试 时 可授 权 相 邻 的计 算 机 试 题不 重
学计算机的计划
学计算机的计划
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以下是一个建议的学习计划:
1.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操作系统原理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离散数学
- 计算机网络
2. 专注于核心编程语言
- C语言
- Java
- Python
- C++
3. 选择感兴趣的方向
- 软件工程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人工智能
- 游戏开发
- 嵌入式系统
- 大数据与云计算
4. 锻炼编程实践能力
- 完成课程项目
- 参加编程比赛
- 实训与实习
- 阅读优秀开源代码
5. 培养综合素质
- 团队协作能力
- 沟通表达能力
- 学习和创新能力
- 时间管理能力
6. 持续学习与提升
- 关注行业前沿动态
- 参加专业培训
- 获取相关证书
- 阅读经典书籍与文章
计算机是一个广阔的领域,需要在系统性的学习与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和提高。
保持热情和毅力,定期评估和调整学习计划,逐步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计算机专业学习计划
计算机专业学习计划
其次,学生需要学习编程语言和算法设计。
计算机专业的学习
离不开编程,因此学生需要掌握至少一种常用的编程语言,比如
C++、Java或Python。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算法设计和分析,掌
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基础的数学知识和编程能力,学生还需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等相关课程。
计算机网络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
网络通信原理、网络安全等知识,数据库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
据库设计和管理的技能,操作系统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系
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此外,学生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参与项目实践、
实习或者参加编程比赛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
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学生还需要不断学习和跟进行业动态。
计算机技术日新
月异,学生需要保持对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
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总的来说,计算机专业学习计划需要学生在数学基础、编程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涉猎,才能够成为具备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个人专业学习计划
计算机个人专业学习计划篇一:计算机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一、前言社会的发展日异月新,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大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也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作为大学生,为自己做一个计划就格外重要了,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
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我会以自己的行动来验证,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二、行业环境分析说说我们现在的就业环境吧,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
2015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
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
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 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
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
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市场需要的是计算机专业人才,而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才会有抱怨计算机专业就业难的说法。
解决办法还是靠自己吧,大学四年,不要像上面说的无所事事,对自己的专业有所熟悉并且精通一个方向,相信前途会是美好的。
三、自我盘点1、优势盘点:小时候的生活条件虽然有些艰苦,却让我养成了不怕吃苦,刻苦奋斗,愈挫愈勇的良好品格。
人生漫漫,难免去经历风吹雨打,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
这些品格将永远伴随我,是我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我人生中一笔弥足珍贵的巨大财富。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基础知识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处理,能够解决日常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树立信息安全的意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素养。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2、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使用3、网络基础知识及网络安全4、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基础知识及网络安全。
2、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处理,能够解决日常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有初步的认识。
2、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3、问题探究法: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
4、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在当今社会的应用,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基础知识等。
3、示范教学:教师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4、学生实践: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5、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六、评价与反馈1、评价方式:采用考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掌握情况。
2、反馈方式:根据学生的考试和实际操作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1、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及相关实验教程。
2、教具: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3、多媒体资源:PPT课件、视频教程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一、课程概述《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为后续的计算机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精选10篇)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精选10篇)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精选10篇)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
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目标: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
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X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使用word版面设计和文字编辑能力,能够使用eXcel制作出电子表格文档,能够熟练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现任教的高一计算机学生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
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XP操作系统,但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20xx、eX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
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结合职业高中学生特点而编写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总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是因特网的基本应用,第三章为WINDOWS操作的,第四章是分别为办公软件word文字编辑与电子表格EXCEL,第五章电子邮件的使用,第六重新对第一章进行补充详细说明。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WINDOWS的操作,以及word、eXcel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探讨“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探讨“ 大学计算机基础” 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王 云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当前我们逐步走入 了 信 息化的社会 , 就要 求当代 大学生要提 高计算机 应用的能力, 当然 , 对于“ 大学计 算机基础” 的教 学就有 了更 高标准的要 求 本文就“ 大学计算机基础” 的课 程特 点和在教 学过程 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和课程学 习资源的设计与应 用方 面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和
探 讨
【 关键 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 ; 学习资源; 设计 ; 应用
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学习资源建设的相关内容
主要有两种登陆权 限, 一种是管理人员. 负责对 系统 的维护 , 对 上
传资源的审核和发布 1 . 1 为什么要进行学习资源建设 另一种是一般人员 , 也就 是教师和学生 . 可 以对系统 中的资源 进 现在 . 社会生活 中越来越多 的领 域需要应用信息技术 . 在高校培 行学 习. 也可 以上传共享学 习资源 . 另外有 留言等操作供大家进行 交 养专业 的信息技术人才时 , 计算机基础及相关学科尤为重要。无论是 流。 不是学习计算机专业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都应 当是学生的必修 . 所以 . 要有多种不同的资源模块 . 既有利于学生 的学 习 . 有利于教师 的 对于“ 大学计算机基础” 的学习资源建设非常有必要 。 教学。 包括学科 的课件 , 教学案例、 相关课程文献 、 媒体资源 、 考试等模 在当前 的信息化高校的教育 . 也存在许多 问题 : 比如 , 学生本身存 块。 在的计算机基础的个体差异 和在 中学时不同地 区进行计算 机教育的 2 - 3 系统内容结构 的设计 差异 . 学校考核 的方式单一 . 怎么样 利用有限 的资源进行计算 机的教 主要包括两大结构 . 一个 是学习资源 的媒体技 术等 . 一个是课 程 学等 . 这些问题都使得 当前高校要大力 的推进“ 大学计算机基础” 学习 的主 体 内 容 资源的建设 . 对 于学 习资源的研究和建构也十分有必要。 2 . 3 . 1 学习资源的媒体技术 1 . 2 学习资源建设 的意义 包括在线教学的工具 、 知识管理和评价体 系 、 实验 系统 、 交互系统 ( 1 ) 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 的兴趣 . 促进学生 的计算 机水 平发展均 等 在教学工具系统 中既可 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同步教学 . 如果学生耽 衡 现在 . 虽然在 中学就开设了信 息技术 的课程 . 但是由于各地 区认识 误. 也可 以在后期 进行 当天教学 的视频点播 实验系统 是学 生进行动 程度不 同. 计算机资源设备不 同 . 所以不 同的大学生 的信息技术能力 手实践 . 交互系统可以互相 留言 . 交流问题 . 知识 和评价 体系可以共享 存在差异性 所 以. 建设学习资源 . 可 以让学生利用这个学习资源去进 相关学习资料 . 进行学生 自 我评估 的过程 行 自学 , 自己 探索. 不仅不受时间 、 空间的限制 , 而且灵活性很强 , 也为 2 _ 3 . 2 课程的主体内容 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包括计 算机基础 的知识 、操作 系统 、办公 软件 : WO R D , E X C E L , ( 2 ) 改变传统 的教学方式 。传统 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 授 , 学生听 P O WE R P O I N T 等 这里没什么过多介绍. 主要就是“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讲, 接受知识 但是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学习资源为学生们提供 了非常 的课程 内容 . 系统中包括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等 多的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 形成 了一个开放的学 习系统 。教师通过引导 的方式使学生进行 自主学习 ,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 互相帮助 , 交流协作 3 “ 大学计算机基础” 学 习资源的应 用 地进行学习 传统 的学 习方 式变成 自主学习方式 和探 究式的学习方 3 . 1 课 堂 应 用 式。 教师按照教学要求 , 通过系统对学生进行 课程的教学 。 而且有多 ( 3 ) 解决教学资源不充足 的问题 种方式 的演示 , 比如图片 、 文字 、 视频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 在这个学 习平 台上 . 方便 了教师与学生 的交流互 动 , 可以进行资 动手实践 , 在系统的虚拟实验系统进行操作练习 , 另外可以做练习题 , 源共享等 . 使得教学资源不充足 的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 。能够使学生 温 习知识点 . 有 问题 和老师同学进行交 流探 讨 . 还有考试 自 测 系统进 的创新能力 、 实践能力得 到一定 的提高 行自 我掌握的评估 系统的应用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 学生更容易的去 1 . 3 学习资源建设 的 目标 接受 。 希望通过学 习资源 的建 设 . 能够形成一个 系统 的、 开放的学 习平 3 . 2 课外应用 台. 找到~个适合 当代学 生学习特点 的教学模式 . 利用有限 的资源进 在学生学习的课堂外 , 学生和老师可 以通过 留言 、 B B S 进行问题 行计算机教学 . 优化当前学校 的教学资源等。使学生 能够进行计算机 的讨论 和交 流 . 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一 对一的指导 , 学生们 在课后也 知识 的系统学习 。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 开拓学生 的视野 , 提 高学 习效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页下的学习资源使用说明.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页下的学习资源使用说明各位同学:大家好!07春学期已接近一半的时间了,新生对课程还需要更多更透彻的了解,课程网页下的资源很多日期都是从前的,包括05春、秋的,可能会给大家带来阅读和确认上的麻烦。
需要说明的是,因本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培养和训练计算机上的应用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更显得重要,因此,本门课程自开设有史以来,一直采用在机房授课的方式,而期末考试也是在机器上进行。
2004年春季之后,中央电大将该门课程的考试全部改为上机操作,期末进行无纸化上机考试。
............由于各专业大多开设计算机基础操作类课程,课程名称不是很统一,如物流专业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专业有《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既能训练》、建筑施工专业有《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还有的专业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这些课程名称不同,内容基本相同或相似,要求程度基本相同,但如果分门别类开设,则增加了期末考试、教学组织安排的难度,学生在选用资源、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上也显得比较乱,因此,大连电大一直以来的做法是不论什么专业、课程性质是统设、统服还是在自开,进行了同类归并,均划归到中央电大统设统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执行中央电大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方式。
由于中央电大04春以来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说明、实施方案、考试要求和方式至今未变,因此在电大在线平台上的所有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无论是哪一年、哪个学期的(04春以后),都适用于07春学生学习使用。
应该说,本课程的课程网页下各栏目的学习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也比较实用,特别是【复习考试】、【作业实验】等都非常适合学期春学生学习使用,大家可以到本课程网页下查询所需要的各类学习资源。
当然,本学期一些动态的学习进度、实施计划、实验提交等内容需要及时更新,以使大家更准确地把握。
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讨论区历来是访问量比较大,学生使用比较方便的学习园地,大家有什么问题尽可以在这里提,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及时地回复帮助解决,包括解决你工作中、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会给你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参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规划及运用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当前,信息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各高校在培养服务于信息化社会的专业技术人才时,将计算机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列为学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培养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他们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同时也为后继的学习打下基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高校直接面临诸多问题:如何集成学校的活动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进行教与学,如何把资源融合交汇在学习课程内,如何建构教育学习资源开发的操作性框架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敦促各高校必须大力推进和加快学习资源的建设。
而学习资源的建设,如学习策略、学习环境、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要素对于解决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和地区教育的差异、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实践的限制、教学内容更新周期较短以及考查方式的单一等暴露出的弊端显现了诸多优势,因此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的研究、组合和建构变得越来越紧迫。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建设的意义首先,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构建良好的、适宜的学习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均衡发展。
高校的大一新生虽然通过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由于各个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开展自学,使教学过程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交互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实践学习的时间,从而弥补了学生计算机能力之间的差异。
其次,"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系统,也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
学习资源的构建除了使教师拥有广泛的课程资源支持外,还可以实现师生教与学的交互,进而使教师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式和研究式学习,如把传统的个别化学习转变为协作学习,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性学习等。
最后,学习资源平台也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媒介,解决了新课程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达成为学生提供各类教育资源、资源共享以及获取教育教学信息的目的,最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在AECT1994定义中,学习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
我们对于现代学习资源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学习内容或者教学材料这个层面,还应具体包括支持系统、与学习系统相关联的环境等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软硬件设施和媒体手段。
因此,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应包括可供任课教师课堂使用的多媒体演示系统、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新生使用的远程课外辅助学习系统和可提供教育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1]。
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开展的学习不是接受客观知识的被动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信息意义的主动行为;教学不是传递客观知识的单向活动,而是为学生创建建构主义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教学支持,通过合作交流形式,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建构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
由此可看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资源的多少将变得非常重要。
因此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宜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效果。
因此,我们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建设时,必须遵循课程教学的要求,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重要指导,使各种形式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更能体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理念。
其基本目标就是:(一)试图通过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校学习新模式,充分挖掘信息资源教学的功能,开发、利用、再生教学资源,从而优化学校教学资源、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让开发的学习资源不仅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媒体工具,还应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认知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又快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二)希望通过利用学习资源应用的优势,更好地解决学习资源与师生彼此间的利用与被利用以及信息的共享问题,解决学习整合性资源开发、信息收集和硬软环境整合等问题。
有意识地围绕学科主题设计制作主题学习资源包,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而各种优秀学习资源库的整合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交互、开放、易用且能共享教学资源的全新环境,进而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安全等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更重要的是,基于学习资源的学习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学习视野,也促进了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达到了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一)学习资源建设的模式和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中心局限于校园网或者承担本门课程教学的单位网站中,因此校园网络建设是保证学习资源流畅使用的基础。
在校园网中,将计算机实验室、图书馆、音像阅览室、多功能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等不同级别的站点利用光纤等传输介质联成一体,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一个城域网规模的教学与学台。
资源中心不仅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学习使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还应有优秀教案、课件、虚拟实验软件等工具资源。
这种学习资源模块的设计体现了"多元化""综合化""信息化"的特点,最大的优势是便于信息的组织和管理,促进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的多种教学学习形式的综合运用,完善教师的评价管理方式。
课程学习资源的建设要依据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
对于其中的媒体素材、网络课程、资源目录索引、文献资料、案例、课件和试卷试题等均要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规范(教学资源相关部分)V1.0版》。
课程学习资源的建设应采用通用标记语言格式,支持多种方式进行访问浏览,并能实现资源共享、同步异步学习与支持多种技术的嵌入[2]。
#p#分页标题#e# (二)学习资源系统模块的设计开发 1.学习资源系统模块的设计管理人员应参加学习资源建设的全过程,并负责资源的审核和发布,保证学习资源库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一般用户包括教学人员和学生,他们既可以检索和使用学习资源,也可以创造和发布资源。
学习资源中要包含按照各学习阶段课程内容,结合教学与学习的需要,设计开发的不同模块,既用于教师课堂使用,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包括教学课件、教学案例设计、课堂教学文献、课程媒体素材和评价试卷等。
资源管理系统也要完成所有类型资源的管理功能,包括索引编制、发布、审核和检索等。
学习资源系统模块的设计如图1所示。
2."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内容结构设计 "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内容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1)教师通过在线教学工具能直接进行授课,作为补充,学生课后可以通过资源平台的VOD系统进行学习,可以以下载课件的方式进行脱机学习,也可以利用移动学习工具进行泛在学习。
(2)教师通过知识管理工具发布学习方法、技巧、重点考题等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检索和自主学习,避免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迷失方向。
学习资源平台内部的数据要随着课程主体内容的变化而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资源平台追踪学生学习情况。
(3)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可以利用交互工具进行非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将作业和作品传到资源平台上进行点评。
传统的工具有e-Mail、BBS等工具,还可以引入成为独立的网络传媒形态的博客以及符合Web2.0理论的其他工具。
(4)课程目标决定了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机实验和实践活动,资源平台中的虚拟实验室可以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提供具体的实验环境,能够很大程度地辅助教学。
(5)学习评价系统包括试题库、测试试卷的生成工具、过程控制系统和测试结果分析工具。
评价后相关信息主要利用公告栏进行发布。
另外,各高校应自行建立校本学习资源库,一方面用于对教师及科研人员的教学设计、教学叙事、教学课件、示范课、教学随笔、教学论文、骨干教师观摩课、配套课件作品、教学案例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收集;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用于对学习心得、纠错集、学习札记、学生原创题等方法类的问题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收集,建成电子化的资源库,供学生与教师随时查阅。
四、"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的应用(一)学习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需求,将"大学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或资源库素材的教学信息展现给学生。
学习资源模块应包括对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知识讲解、实例演示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图、文、声并茂,通过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提升学生的认知效率。
而在教学的实践模块,通过素材下载、问题解答、在线交流、练习测试、考试模拟等具体操作,强化学生动作技能方面的学习。
如教师在教授"电子表格及Excel"这一章节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然后用一个学生易懂的案例"学生成绩表"引出Excel的许多概念及功能,并对其进行操作来演示"绝对引用""相对引用"及"混合引用"的概念的区别。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模仿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课后也可以利用抓图工具及相应的图象处理软件,将具体的演示操作步骤截取下来,制作成模拟操作过程进行强化练习。
教师在课堂对于单个教学模块的演示可在计算机网络教室或多媒体教室中进行,通过教学软件的虚拟和交互过程,可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在这种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的过程中,应对学习资源的建设采用积件思想,将可以单独演示的教学模块做成可以自由组合并直接应用于多媒体课件的标准化"积木"。
教师利用"积木"可以根据讲解或演示的需要快速整合出多媒体课件,更好地优化教学与实践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技巧[3]。
(二)学习资源在学生课外学习中的应用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