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会基础精讲第77讲_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2)、合同成本(2)
合同收入与成本确认会计分录

合同收入与成本确认会计分录哎,说起合同收入和成本确认的会计分录,很多人可能一脸懵:这不就是数字游戏吗?不是!这可是一门需要精打细算的艺术活,稍不留神,就可能掉进麻烦的“坑”里。
说得简单点,就是当你接了一单生意,做了一个合同,账本里就得记录下相关的收入和成本。
你如果不记,财务就像失去了指南针,哪儿都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所以,这些会计分录可不是小事儿,得好好琢磨。
比如咱们先说合同收入的确认。
这其实是个头疼的事儿,不少小伙伴一听到“收入确认”就觉得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
但实际上,别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
简单来说,收入确认就是合同签了,服务开始提供了,或者货物送到客户手里了,才算收入真正“到手”。
所以,作为会计,咱们得按这个原则把每一笔合同收入记录下来,不能马虎。
一开始,咱们会记个分录,把这笔合同收入给确认了。
想象一下,你刚签了个大单子,客户答应按期付款。
你当然得记得做个“合同收入”的会计分录了。
要记什么呢?先是把合同收入这一块儿给写清楚,借方是“应收账款”,因为你是预期要收到款项;贷方呢,是“合同收入”,这表示你已经有了收入的权益。
这时候,你的账面上就能清晰地反映出收入进账了。
前提是你得确认这笔收入是在正确的时间、合适的条件下确认的,不然以后可能就得为不小心“漏掉”收入而头疼了。
很多人可能会问:那这个收入什么时候确认呢?好问题!一般来说,当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完成了,或者交货完成,收入确认的时机就到了。
比如你卖给别人一台机器,机器交付给客户了,你就可以确认收入了。
这个时候,不是盲目就行,而是要确保你已经完成了你在合同里承诺的事情,收入才能进入账面。
然后,我们再说说成本的确认。
哎呀,成本确认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儿,尤其是当合同中涉及到复杂的工程、长期合作,或者涉及到大量材料采购时。
简单来说,就是你为了完成这个合同所花的钱得确认清楚,不然将来回头看账本时,你可能会傻眼:“哎,原来花了这么多,亏本了!”成本确认的分录差不多是这样的:借方是“工程成本”或者“存货”,贷方是“应付账款”或者“现金”。
预算会计讲义:事业单位会计——收入支出的核算

第四章收入与支出第一节收入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经营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注意:区分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界限,财政补助收入与上级补助收入的界限,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与经营收入的界限!4001 财政补助收入一、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二、本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财政补助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事业单位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按照通知书中的直接支付入账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年度终了,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贷记本科目。
初会基础精讲第76讲_收入的确认和计量(2)、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1)、合同成本(1)

第一节收入一、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三)收入确认和计量的步骤3.确定交易价格交易价格是指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如增值税)以及企业预期将退还给客户的款项应作为负债处理,不计入交易价格。
合同条款中所承诺的对价金额,可能是固定金额、可变金额或两者同时存在。
4.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当确定了合同的交易价格后,如果合同中包含两项或多项履约义务的,企业应在合同开始日,按照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当各单项履约义务履行时,按分摊至该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计量收入。
这就意味着只要某项履约义务已履行,即使合同中的其他履约义务未履行,也可确认分摊至该项履约义务的相应收入。
5.履行每一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当识别出合同中的各单项履约义务后,正确区分履约义务的类别是收入确认的关键,不同类别的履约义务在判断履约义务是否得以履行时采用不同的判断依据。
单项履约义务可以分为在某一时点履行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两种类别。
其中,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只有当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的时点确认收入,若商品的控制权转移就确认收入,否则不确认收入;而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是在该段时间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这表明企业对所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完成转移,按控制权转移的程度分段确认收入,类似于原准则的完工百分比法。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首先判断履约义务是否满足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条件,如不满足,则该履约义务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例如,电信企业的通信服务和终端销售两项履约义务而言,终端销售收入确认时点是客户取得手机控制权的时点,一般情况下,当客户能主导手机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时,可认为控制权已发生转移。
而通信服务属于某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履约进度通常按合约期平均摊销。
二、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企业一般需要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合同履约成本”“合同资产”“合同负债”等科目,核算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及相关的成本费用。
2021年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2021年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2021年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中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有:
•主营业务收入:用于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合同取得成本:为了取得合同发生的费用如佣金,提成(除客户明确报销外,不包含合同取得前花费的差旅费等)。
•合同履约成本:就是合同履行期间发生的成本,用来确认收入。
•合同资产:和应收账款类似,合同资产是履行了单项或多项义务但没有全部完成叫合同资产,全部履行完叫应收账款。
•合同负债:类似预收账款,提前收取合同内规定的定金。
1。
初会基础精讲第7讲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账务核对及财产清查

考点 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02:P35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表 - 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21会计核算具体内容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款项的收付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的收入、转存、付出、结存等有价证券的收付主要包括:( )有价证券的购入、无偿取得、债务重组取得1( )有价证券的有偿转让、抵债、对外投资、捐赠2( )有价证券的利息和股利、溢价与折价的摊销3( )有价证券的期末结存、减值4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等的购入、自行建造、无偿取得、债务重组取得、融资租入、接受捐赠、出售、转让、抵债、无偿调出、捐赠、减值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的发生和结算,主要包括债权的收回及孳息、债务重组、债权减值债务的发生和结算,主要包括债权人变更、债务的偿还及孳息、债务重组及免偿资本、基金的增减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基金等的增减变动收入的计算主营业务收入,如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收入,代购、代销、代加工、代管、代修收入,出租收入营业外收入,如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收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的确认与结转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生产成本的汇集、分配与结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的汇集与结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捐赠支出等的确认与结转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将收入和相配比的成本、费用、支出转入本年利润,计算利润总额将所得税转入本年利润,计算净利润年终结转本年利润所得税的计提、缴纳、返还和余额结转,递延税款的余额调整【例题 ·多选题】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的有( )。
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的账务处理

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的账务处理一、收入的概念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没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确认收入。
3.在合同开始日即满足上述条件的合同,企业在后续期间无须对其进行重新评估,除非有迹象表明相关事实和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合同开始日通常是指合同生效日。
4.在合同开始日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合同,企业应当对其进行持续评估,并在其满足上述条件时,企业才能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5.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合同,企业只有在不再负有向客户转让商品的剩余义务,且已向客户收取的对价无须退回时,才能将已收取的对价确认为收入;否则,应当将已收取的对价作为负债进行会计处理。
三、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一)主营业务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2.该科目贷方登记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实现的收入。
3.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二)其他业务收入1.“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包括: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等实现的收入。
2.该科目贷方登记企业其他业务活动实现的收入。
3.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三)主营业务成本1.“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2.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
3.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其他业务成本1.“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成本。
包括: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销售材料的成本等。
2.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应结转的其他业务成本。
2024《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基础知识点汇编

2024《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基础知识点汇编一、会计要素及确认条件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4.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利得是指企业在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5.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损失是指企业在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6.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2.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
3.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4.现值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5.可变现净值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三、会计等式1.静态等式(反映财务状况):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2.动态等式(反映经营成果):收入 - 费用 = 利润3.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四、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1)资产类科目①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②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科目。
(2)负债类科目①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科目;②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科目。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讲义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讲义内容:
1.会计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
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资产核算: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资产的核算方法,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
3.负债核算: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核算,如应付账款、应付
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4.所有者权益核算: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
利润等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核算。
5.收入、费用和利润核算:包括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费用的分类和
核算、利润的形成和分配等内容。
6.财务报表编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
表的编制方法和技巧,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指标。
7.税费核算与缴纳: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的计
算、缴纳和会计核算。
8.实务操作:包括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成本计算、纳税申报等方
面的实务操作技巧和方法。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知识点: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知识点: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知识点要扎实掌握,夯实基础。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复习,也就是多花些时间,用功夫,彻底弄懂记牢。
也要劳逸结合,学习四十分钟就可以休息五分钟。
像这种立志说自己今天不学完五个章节就不睡觉,感觉自己学的很多,但是什么都没记住,其实是在浪费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1.“生产成本”科目。
该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该科目应按产品品种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订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期末,对于共同负担的辅助生产成本,应当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
2.“制造费用”科目。
制造费用是指制造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
期末,将共同负担的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除季节性生产外,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二)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无论是外购的还是自制的,发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各项要素费用时,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燃料和动力,一般分产品领用,应根据领退料凭证直接计入相应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
对于不能分产品领用的,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相关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材料、燃料也可按照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三)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职工薪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
一般按车间、部门分别填制,是职工薪酬分配的依据。
直接进行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按工时、产品产量、产值比例等方式进行合理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项目。
2017年中级职称会计实务预习知识点:建造合同收入和成本的内容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学会计实务大家定要踏踏实实把基本功打好!
2017年中级职称会计实务预习知识点:建造合同收入和成本的内
容
会计在线中级职称频道提供:2017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科目预习知识点:建造合同收入和成本的内容。
建造合同收入和成本的内容
(一)建造合同收入
建造合同收入包括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以及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两部分。
1.合同的规定初始收入,即建造承包商与客户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最初商定的合同总金额,它构成合同收入的基本内容。
2.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
这部分收入并不构成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已在合同中商定的合同总金额,而是在执行合同过程中由于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原因而形成的收入。
建造承包商不能随意确认这些收入,只有在符合规定条件时才能构成合同总收入。
(二)建造合同成本
建造合同成本包括从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应在期末按系统、合理的方法分摊计入合同成本。
常见的用于间接费用分摊的方法有人工费用比例法和直接费用比例法。
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如果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且合同很可能订立的,应当予以归集,待取得合同时计入合同成本;未满足有关条件的,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合同会计:掌握收入确认与成本分摊

合同会计:掌握收入确认与成本分摊合同会计是一种重要的会计方法,用于确认收入和相应的成本分摊。
该方法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合同,如销售合同、服务合同和建筑合同。
以下是关于合同会计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定义合同- 确定合同的基本要素,例如合同方、合同期限、支付条件等。
- 确定合同是否满足收入确认的标准,即确定能否可靠地估计合同收入和相关成本。
二、识别合同收入- 根据合同条件和合同中明确规定的价格,确定预期的收入金额。
- 如果收入不是基于固定价格,需要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可靠估计。
三、确定收入确认的时间点- 确定收入确认的关键时间点,如产品发货、服务提供的开始时间或完成时间等。
- 根据具体合同的条款和条件判断何时合同满足收入确认的标准。
四、计算合同成本- 识别与合同相关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 分摊间接成本到适当的合同中。
五、确定成本分摊的时间点- 确定成本分摊的关键时间点,如与收入确认的时间点一致或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确定。
六、确认收入和相应的成本- 在合同满足收入确认的标准后,确认相应的收入。
- 同时确认与该收入相关的成本,并记录相应的会计分录。
七、监控和调整- 监控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任何重大变化,例如合同范围的改变、价格的调整等。
- 如有必要,调整收入确认和成本分摊的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合同会计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 确定合同的实质- 要根据合同的实质进行会计处理,而不仅仅依靠合同的形式。
- 需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了解合同所涉及的核心业务活动和风险。
2. 可靠的估计- 合同会计要求对收入和成本进行可靠的估计。
- 如果无法得出可靠的估计,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或披露。
3. 持续监控- 要定期监控合同执行的情况,以及任何涉及收入确认和成本分摊的重要变化。
- 如有必要,需要及时调整会计处理。
4. 会计准则的遵守- 在进行合同会计时,需要遵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
- 所有的会计处理应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定,确保准确和可靠的财务报告。
开心学会计从业《会计基础》之收入、成本和费用

开心学会计从业《会计基础》之收入、成本和费用一、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一)主要账户设置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2.“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3.“预收账款”账户。
(二)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1.取得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1)现销业务。
(2)赊销业务。
(3)预收款销售业务。
2.取得其他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二、成本产品成本项目的内容具体一般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其中: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主要材料、燃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
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其他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1.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1)发生直接材料的账务处理(2)发生直接人工的账务处理(3)发生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2.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账务处理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三、费用企业的费用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一)主要账户设置1.“其他业务成本”账户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该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2.“销售费用”账户。
(二)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1.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2.结转其他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3.发生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
4.发生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
5.发生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
(1)预付费用及其摊销。
(2)发生管理费用的其他账务处理。
6.发生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
四、营业外收支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罚款利得、捐赠利得等,企业取得的营业外收入应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支出,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
初级会计实务第5章第1节收入--2020新版

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
如:甲企业与客户乙企业签订合同,向其 销售商品并提供安装服务,该安装服务简 单,除该企业外其他供应商也可以提供此 类安装服务。则该合同中销售商品和提供 安装服务为两项单项履约义务。
再如:若该安装服务复杂且商品需要按客 户定制要求修改,则合同中销售商品和提 供安装服务合并为单项履约义务。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甲公司应如何处理? • 答案: • 1.甲公司为了取得新合同支付给员工的提成100元,属于为取得合同发
生的增量成本,且预期能够收回,因此,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 • 2.甲公司为了现有合同续约支付给员工的提成60元,也属于为取得合
同发生的增量成本,且预期能够收回,因此,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
202 0 第5.1节收入
5.1
0 收入确认与计量 0 收入核算应设置的科目
1
2
0 履约义务确认收入 0 合同成本
3 的账务处理
4
第一节
收入
第五章
一、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 收入确认与计量
(一)收入确认原则
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 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取得商品控制权包括三个要素: 1.客户必须拥有现时权利,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 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经济利益。 2.客户有能力主导该商品的使用。 3.客户能够获得商品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01 商品经济利益---指商品的潜在现金流量,既包括现金流入的 增加,也包括现金流出的减少。
客户通过使用、消耗
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商品的 经济利益
客户通过出售、处置
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商品的 经济利益
初级会计合同成本知识点

初级会计合同成本知识点
嘿,伙伴们!今天咱来聊聊初级会计里的合同成本,这可是个有意思的知识点哦!
想象一下,咱就像在商业战场上的小兵,而合同成本就是咱们手中的秘密武器。
合同成本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执行合同而发生的各种支出。
比如说吧,咱接了个活儿,为了完成它,咱得去买材料、雇人、租设备啥的,这些支出可都是合同成本。
这就好比你要做一顿美味大餐,买菜、买调料、租厨房工具的花费可都得算进去。
它其实就像是一个小账本,把和合同有关的开销都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
咱得搞清楚啥能算进去,啥不能算进去,可不能稀里糊涂的哦!如果不小心把不该算的也算进合同成本了,那就像做糖醋排骨的时候不小心把盐当成糖放进去了,这味道可就不对了!
而且啊,这合同成本还有一些特别的地方。
比如说,有些成本得慢慢确认,不能一下子全算进去,就跟你发工资,不是一下子全发给你,得分期一点一点发给你一样。
对于我们这些学初级会计的小伙伴来说,搞懂合同成本可太重要啦!就像将军得了解自己的兵力和武器一样。
要是没搞明白,那在考场上可就
容易丢分啦!
记得我当初学这部分的时候,一开始也是脑袋嗡嗡的,觉得有点复杂。
但后来我就把它想象成自己在做生意,要算计成本,这么一想,就豁然开朗了。
学合同成本的时候,咱得多做题,就像练功一样,多练几遍才能熟练掌握。
而且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不定就能碰撞出理解的火花呢!
总之,初级会计的合同成本知识点虽然有点小复杂,但只要我们用心学,多思考,一定能把它拿下!让我们在会计的知识海洋里畅游,征服合同成本这片小天地吧!加油哦!。
新收入准则会计分录涉及科目

新收入准则会计分录涉及科目
新的收入准则的实施将对企业的会计分录产生影响。
按照新的收入准则,企业需要在销售合同中识别收入,然后按照合同的条件和时间表确定收入的金额。
因此,会计分录需要涉及以下科目:
1.收入科目:按照新的准则,企业需要将收入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
因此,会计分录需要涉及收入科目。
2.预收账款科目:如果企业在销售合同签订之前收到了客户的付款,那么这笔款项需要被归入预收账款科目。
在收入被确认后,预收账款会被转移至收入科目。
3.存货科目:如果销售合同中包含了一些额外的服务或产品,那么这些成本需要被归入存货科目。
在服务或产品被交付后,这些成本会被转移至成本科目。
4.成本科目:企业需要将销售合同中的成本与收入相匹配。
因此,会计分录需要涉及成本科目。
总之,新的收入准则会影响企业的会计分录,必须涉及以上科目以确保准确和合规。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收入
四、合同成本(★★)
(一)合同取得成本
【例5-8】甲公司是一家咨询公司,通过竞标赢得一个服务期为5年的客户,该客户每年末支付含税咨询费1908000元。
为取得与该客户的合同,甲公司聘请外部律师进行尽职调查支付相关费用15000元,为投标而发生的差旅费10000元,支付销售人员佣金50000元。
甲公司预期这些支付未来均能够收回。
此外,甲公司根据其年度销售目标、整体盈利情况及个人业绩等,向销售部经理支付年度奖金10000元。
在本例中,甲公司因签订该客户合同而向销售人员支付的佣金属于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应当将其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甲公司聘请外部律师进行尽职调查发生的支出、为投标发生的差旅费以及向销售部门经理支付的年度奖金(不能直接归属于可识别的合同)不属于增量成本,应当于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支付相关费用:
借:合同取得成本50000
管理费用25000
销售费用10000
贷:银行存款85000
(2)每月确认服务收入,摊销销售佣金:
服务收入=1908000÷(1+6%)÷12=150000(元)
销售佣金摊销额=50000÷5÷12=833.33(元)
借:应收账款159000
销售费用833.33
贷:合同取得成本833.33
主营业务收入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000
二、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六)“合同履约成本”科目
(1)本科目核算企业为履行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所发生的、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按照收入准则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的成本。
(2)本科目可按合同分别“服务成本”“工程施工”等进行明细核算。
(3)合同履约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合同履约成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对合同履约成本进行摊销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结转的合同履约成本。
四、合同成本(★★)
(二)合同履约成本
1.合同履约成本概念
合同履约成本是指企业为履行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企业应当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等)规范范围的,应当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1)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
预期取得的合同应当是企业能够明确识别的合同,例如,现有合同续约后的合同等。
①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成本。
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例如,支付给直接为客户提供所承诺服务的人员的工资、奖金等)
直接材料(例如,为履行合同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成本和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等)
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例如,组织和管理相关生产、施工、服务等活动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物料消耗、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工程保修费、临时设施摊销费等)。
②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例如,支付给分包商的成本、机械使用费、设计和技术援助费用、施工现场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和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用、场地清理费等)。
(2)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包括持续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3)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提示】企业应当在下列支出发生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一是管理费用,除非这些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
二是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这些支出为履行合同发生,但未反映在合同价格中。
三是与履约义务中已履行(包括已全部履行或部分履行)部分相关的支出,即该支出与企业过去的履约活动相关。
四是无法在尚未履行的与已履行(或已部分履行)的履约义务之间区分的相关支出。
2.合同履约成本的账务处理
对于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履约成本,企业应当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即,在履约义务履行的时点或按照履约义务的履约进度)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1)发生合同履约成本时:
借:合同履约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
(2)确认收入、摊销合同履约成本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合同履约成本
【例5-9】甲公司经营一家酒店,该酒店是甲公司的自有资产。
2×19年12月甲公司计提与酒店经营直接相关的酒店、客房以及客房内的设备家具等折旧120000元、酒店土地使用权摊销费用65000元。
经计算,当月确认房费、餐饮等服务含税收入424000元,全部存入银行。
本例中,甲公司经营酒店主要是通过提供客房服务赚取收入,而客房服务的提供直接依赖于酒店物业(包含土地)以及家具等相关资产,这些资产折旧和摊销属于甲公司为履行与客户的合同而发生的合同履约成本。
已确认的合同履约成本在收入确认时予以摊销,计入营业成本。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①确认资产的折旧费、摊销费:
借:合同履约成本185000
贷:累计折旧120000
累计摊销65000
②12月确认酒店服务收入并摊销合同履约成本:
借:银行存款42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85000
贷:合同履约成本185000
二、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七)“合同资产”科目
(1)本科目核算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如履行合同中的其他履约义务)。
仅取决于时间流逝因素的权利不在本科目核算,应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2)本科目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3)合同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在客户实际支付合同对价或在该对价到期应付之前,已经向客户转让了商品的,应当按因已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借记本科目或“应收账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企业取得无条件收款权时,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
(八)“合同负债”科目
(1)本科目核算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
(2)本科目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3)合同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客户已经支付了合同对价或企业已经取得了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权利的,企业应当在客户实际支付款项与到期应支付款项孰早时点,按照该已收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向客户转让相关商品时,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
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企业因转让商品收到的预收款适用收入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时,不再使用“预收账款”科目及“递延收益”科目。
(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已经收到的合同对价或已经取得的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权利的金额。
此外,企业发生减值的,还应当设置“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进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