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总结(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良史:“尝试论之,古之所谓良史这,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
史才三长:是刘知幾所著《史通》中提出的关于史家修养的要求:史学、史才、史识。所谓史才,是指史料的收集、鉴别和组织能力,叙事载言和撰写文章的能力以及运用体例编次内容的能力。所谓史学,是指对史料、对历史知识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所谓史识,是指有自己对历史和史书编撰的独立见解和观点,以及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
信史:“必也编次、事实、详略、取舍、褒贬、文采,莫不适当,稽诸前人而不谬,传之后世则无疑,粲然如日星之明,符节之合,使后学观之而莫敢轻议,然后可以号信史。反是,则篇帙愈多,而讥譙愈众,奈天下后世何!”
史法:所谓史法,指历史记载和历史编纂方法,其内容包括史书的外在形式和内部结构,主要表现为史书的体裁与体例。叶适有史法之议,认为旧史法指的是董狐、齐太史之书法,之后孔子进一步发展。同时,叶适批评司马迁破坏了“古之史法”,遗祸后代。
史意:所谓史意,指历史撰述中寓含的思想和宗旨,其内容包括史家对历史的理解和对史学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史家的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
史德:章学诚在其史德篇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解释。他定义为“著书者之心术”,就是“尽其天而不益以人”,是说不能掺进“违理以自用”、“性以自咨”的主观情绪,也就是史家作史能否忠实于客观史实、论断是否公正的一种品德。他认为“史德”更重要的还在于分清史家主观与历史客观,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要尽可能地如实反映客观史实,尊重历史真相。新史学:最初专指针对具“四弊二病”之旧史学而言的“新史学”,其后含义逐渐扩大,一指经何炳松引进的美国史家鲁滨逊的《新史学》,商务印书馆1924年出版;二指以唯物史观为中心的史学,1930年出版的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被称为“新史学的曙光”。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起,“新史学”逐渐转指有别于旧史学的新兴史学,既包括20世纪初提出的“新史学”,又包括后来形成的唯物史观史学,但不包括国外传入的历史学派。50年代以后,当唯物史观史学成为史学主流之后,“新史学”概念逐渐变得单一起来,专指20世纪初的“新史学”(包括王国维的“古史新证”),不再包含唯物史观史学了。80年代以来,“新史学”的概念又转而用来指20世纪初的“新史学”、国外各种历史观与历史学派,或包括唯物史观史学,或不包括唯物史观史学。
二重证据法:最先由王国维在1925年提出,指出了历史研究的两重证据: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这是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陈寅恪先生后来将其具体阐释为:“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以考古代历史文化,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
历史演进法:历史演进法最初是由胡适明确提出的,但其根源则是顾颉刚提出的“层累的造成中国古史”观,即古史传说中的帝王都是有神性的,都是从神演化为人的,古史是由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地积累起来的。之后胡适在其《古史讨论读后感》中概括成为历史演进法,即探究某一古史最初的形态及其后来的演进发展。
中国文化二周说:最初由雷海宗提出。他认为:一切过去的伟大文化都曾经过一度的发展、兴盛、衰败而最后灭亡。唯有中国文化独具两个生命周期,中国人从殷商时代至五胡乱华走完了文化的第一周,但其后由于受了外来思想的刺激,再从南北朝隋唐五代起至清末以下创造了文化的第二周,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既然走完第一周后还能创造第二周,那么我们也有信心创造第三周的文化。
五朵金花:“五朵金花”是指建国初期,学者们围绕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论。“五朵金花”问题的争论充斥着意识形态的使命,但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
史学革命:1958年,随着经济“大跃进”的发展,史学界也提出了“大跃进”的要求,“史学革命”应运而生。“史学革命”是“片面反封建”倾向的恶性复活,历史主义原则在这时丧失了任何约束力。总的来看,1958年的“史学革命”就是打破王朝体系,建立人民史体系的“革命”。“写农民的历史,为农民写历史”,是这次史学革命的指导思想。史学界在如何估价阶级统治的
历史方面所表现出的种种非历史主义的倾向,无不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发生的。
历史主义:历史主义的核心口号是“如果不懂得过去,就不能理解现在”。这种“历史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起点崇拜”。学术界很多号称理论和思想性的著作,有大部分篇幅是在回顾历史。以为把问题的历史描述好了,对问题本身就解释好了。这是一种诡辩。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里,我们有一种对历史的崇拜。西方将古代社会称为“黄金时代”,接着是“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认为一个时代不如一个时代。这里也有一种对原始起点的崇拜,是一种追求起点,退回到起点的历史主义情趣。“历史主义”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对过程的崇拜。我们总是不断地追溯着过程,历史上也确实有些哲学家非常重视过程。但在历史主义的思维方法中,全部的兴趣就是把历史的过程一步步描述展开。将以上两点结合起来,历史主义可以说是不停地追溯历史的起点和过程,但对当代却缺乏研究。这样的“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方法,不仅是在历史研究中,在哲学研究中都不断地体现出来。
历史认识主体:历史认识主体即是史学家,其主要包括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历史研究是史学家主体的一种能动的认识活动,从研究对象的选择到历史结论的形成,全部过程都渗透着主体的能动性。
历史认识客体:历史认识的客体,又称历史研究的客体,是历史认识主体的研究对象,即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全部内容中,被历史学家所设定、选择和研究的那一部分。具有客观性、不可重复。历史客体是过去人类的历史活动,既不会重现又不会重演,也不以历史学家的好恶而改变。
主体意识结构:主体意识结构的构成包括历史认识主体即史学家的哲学观点、政治态度、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性格气质等。主体意识结构的诸因素在主体认识活动中,都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通过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认识结构整体去实现其认识功能的。校法四例: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还可用出土的文字资料相校)。理校法:段玉裁曰:“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所谓理校法也。这就是陈垣的校法四例。
《史记》: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1)从史官到史家:角色意识的时代转变。“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史记太•史公自序》。(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通》: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史学家刘知几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史通》是唐朝以前中国史学各个源流从内容到体例比较全面的总结。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进步的史学观,具体阐述了“史才、”“史学”、“史识”。《史通》的结构:原为52篇,佚失3篇,现存49篇,共20卷。前10卷为内篇,是全书的主要部分,着重阐述了有关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达要求、撰史原则和史学功用等,其中以评论纪传体史书的各种体例居多。后10卷为外篇,论述史官制度、正史源流,杂评史家、史著得失,并略申作者对历史的见解。
刘知几:唐代史学家。永隆年间(680年)以弱冠举进士,历任着作佐郎、中书舍人、着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国史二十馀年。景龙二年(708年)辞去史职,从事私人修史工作。开元九年,六十岁时因营救长子犯罪流配一事而被唐玄宗贬为安州都督府别驾,不久去世。有《史通》传世,对中国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评,是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着。
《文史通义》:《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该书有三大意图:首先他把阐发史意作为《文史通义》一书的最高宗旨;其次是为著作之林校雠得失;其三是为了经世致用。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着《文史通义》,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着作。他以圆神、方智定史学之两大宗门,提倡六经皆史,强调史意、史学家法和通史家风。同时章学诚也是清代著名的方志学大师,所编和州、永清、毫州诸志,深受后世推重。
顾颉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