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相关国际法规
第7章 国际物流法律规范《会展政策与法规》

7.3 国际货物运输委托代理合同 7.3.5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进行跨国业务合作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应和国外的代理签订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清楚地列明两个货运代理 0 1 之间的合作条件。
如果是相互代理关系,在接受客户委托办理业务时使用何种单据尤为重 0 2 要。
在签订有关费用的条款时,如果是合伙关系,在分享利润的条款中,不仅 0 3 要列明分享的比例,还应当把相应的财会程序以及用于完成调查和汇款
CHAPTER
ONE
第七章
国际物流 法律规范
7.1 国际货运代理与国际货运代理法律概述
7.1.1 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对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是: “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 者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 取服务报酬的行业。”
种车辆; • (6)货样; • (7)慈善活动使用的仪器、设备及用品; • (8)供安装、调试、检测、修理设备时使用的仪器及工具; • (9)盛装货物的容器; • (10)旅游用自驾交通工具及其用品; • (11)工程施工中使用的设备、仪器及用品; • (12)海关批准的其他暂时进出境货物。
7.4 会展物流的相关规定 7.4.2 会展展品进出境的手续
2)会展展 品免税
1)会展展 品纳税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 商法》(以下简称《海商 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 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以 下简称《海事诉讼特别程 序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用航空法》(以下简称 《民用航空法》)和《中 国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 规则》
(1)《FIATA国际货 运代理业示范法》 (2)其他国际公约和 惯例
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法律法规范本

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法律法规范本一、引言国际铁路货物运输作为一项重要的物流活动,其运输安全和合规性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货物运输的顺利进行,各国和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了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行为和责任。
本文将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和说明。
二、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1.国际公约和协议1.1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CISG)1.2 国际铁路运输联盟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法规(COTIF)2.国家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法2.2 美国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安全法2.3 英国铁路公司法2.4 德国铁路货物运输法3.运输合同法律法规3.1 货物运输合同法3.2 国际商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条款(INCOTERMS)3.3 货运代理合同法4.运输保险法律法规4.1 国际货运保险法律法规4.2 运输责任保险法律法规5.运输安全法律法规5.1 国际铁路运输联盟运输安全法规5.2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货物舱位租用合同规则》(CTS)6.责任和争议解决法律法规6.1 国际货物运输责任法律法规6.2 联合国公约关于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国际技术专家组(CITL)三、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内容1.适用范围1.1 货物运输合同的适用范围1.2 国际性运输合同与国内运输合同的区别1.3 不同国家法律法规在国际货物运输中的适用2.运输合同的相关要素2.1 运输合同的缔约方2.2 运输合同的内容和格式要求2.3 运输合同的生效和解除条件3.运输安全的法律要求3.1 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防范措施3.2 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监管机构和部门4.运输责任的法律规定4.1 承运人的责任和义务4.2 货主的权利和责任4.3 国家和国际组织对运输责任的监督和执法四、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实施1.执行机构及其职责1.1 国际铁路运输联盟的角色和职责1.2 国家铁路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2.执法程序和流程2.1 运输合同的履行和争议解决流程2.2 国际仲裁机构和程序3.海关和边境检验检疫的关联与合作3.1 货物的报关和查验程序3.2 海关与铁路运输部门的协作机制五、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法律法规的作用与价值1.保障货物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2.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减少争议和纠纷3.促进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和合作4.提高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效率和质量六、结语本文对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说明,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提供一份准确、全面的参考。
国际海上物流公约

国际海上物流公约
国际海上物流通常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在国际海上贸易中,有一系列国际公约和法律法规来规范海上物流活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国际公约和法规: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这是国际海洋法的主要公约,规定了
海洋权益、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等规定,对海
上物流和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2.《汉堡规则》(Hamburg Rules):该规则是一项国际货物运输的公约,规
定了货物运输中承运人和货主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
3.《罗滕达姆规则》(Rotterdam Rules):这是一个国际海上运输的公约,
取代了《海牙-维斯比公约》(Hague-Visby Rules),包括了货主、承运人和船东的责任和义务。
4.《船舶吨位公约》(TONNAGE Convention):旨在统一计算船舶吨位的公
约,这对于税收和安全监管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5.《船舶检查公约》(SOLAS):国际海上航行安全公约,要求船舶必须符合
特定的安全标准,确保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
6.《国际货物运输单证公约》(CMR):适用于国际公路运输的货物运输公约,
规定了货运单、责任和赔偿等问题。
以上公约和法规是国际海上物流中常见的一些规定。
在进行海上物流活动时,企业和个人需要遵守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家法律法规,以确保货物运输和航运活动合法、安全、有序进行。
物流法律法规整理

物流法律法规整理物流法律法规整理1. 导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物流行业也越来越重要。
物流业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等一系列活动,为了保障物流行业的正常运作,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监管和规范物流业。
本文将对物流法律法规进行整理并提供一些常见的物流问题解决方案。
2. 国内物流法律法规2.1. 运输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法》这些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运输业务的经营许可、运输合同、运输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保障了物流业的运作和发展。
2.2. 仓储物流管理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仓储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运输保险法》这些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仓储业务的合同、管理、责任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货物在仓储过程中得到妥善保管和管理。
2.3. 包装物流管理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包装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毒危险品运输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包装物流业务的要求,保证货物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和污染。
3. 国际物流法律法规3.1.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是国际贸易中运用最广泛的合同法律规范之一。
该公约适用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明确了合同的订立、履行、违约等方面的规定,为国际物流业务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3.2. 国际货物运输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CMR公约)《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公约》(COTIF公约)《国际多式联运公约》(IMDG公约)这些公约主要规定了国际货物运输中运输公司和托运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货物在国际运输中的安全和顺利运输。
3.3. 国际贸易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海上集装箱安全公约(简称:栗木公约)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规则(简称:IMDG规则)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危险品规则(IATA规则)国际公路运输危险品规则(ADR规则)国际铁路运输危险品规则(RID规则)这些规则主要规定了不同运输方式中危险品的分类、包装、标记、装卸、运输等方面的要求,保障了国际贸易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物流与运输法规第二章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规2

判决
英国上议院判定:承运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是承运人承担的一项 不能由他人代替的义务,承运人雇请他人 代替履行这一义务,应对他人履行这一义 务时的过失行为负责。
2、管货
业务水平
《海商法》第48条:承运人应当妥善地、 谨慎地装 载、搬移、积载、运输、保管、 照料和 卸载所运货物。
4、签发提单
《海商法》第72条:货物由承运人接收或 者装船后,应托运人的要求,承运人应当 签发提单。 提单签发的时间、地点、内容、作用
二、承运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1、灭失和损坏的赔偿责任:承运人应对 货物在承运人责任期间内的灭失和损坏承 担赔偿责任。 2、迟延交货的赔偿责任:货物未能在明 确约定的时间内交付应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责任心
即问即答
1、以下哪些违背了承运人的管货义务: A、将相互之间会产生化学反应的货物堆放在一起结果造 成货损。 B、由于船上没有积载图造成货物不能迅速卸载。 C、使用驳船将货物运到远洋船舶上的过程中由于船员疏 于照料使货物受损。 D、航程受阻后,货物受损并有继续变质的危险,承运人 既没有将货物出售,也没有通知货主。
答案:A、B、C、D
Canada Rice Mills v. Union Marine Ins管货案
船舶航行过程中遭遇暴风雨,为了防止海 水灌入船舱,船长下令定期关闭通风设施 和舱盖,货物由于舱内温度过高受热致损。 货主以承运人未尽管货义务起诉要求赔偿 损失。
判决与评析
【法院判决】 英国上诉法院认为,在发生暴风雨的情况下,承运人关闭 通风设施和舱盖并非货物致损的唯一原因,在此条件下, 关闭通风设施和舱盖实属正常,导致货损的真正原因是海 难。因此,承运人可以援引海难免除其责任。
物流相关法规与国际公约

5.10 物流相关法规与国际公约1.物流法规对物流活动的影响1)物品本身的流动受到法律的制约例如,有的物品可以自由流通,有的物品法律限制其流通,还有的物品被法律禁止流通;有的物品可以在国内流通却不可能在国外流通,有的物品的流通要根据政府间的协议,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流通等。
2)运输工具的运行要遵守相应的规则运输工具在水上、陆上、空中各种通道中运行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以水运为例,运输经营人的行为要受到水上运输法规、港口航道安全管理和海事监督方面的规定的制约。
在国际水域航行要遵守海洋法公约、国际防污染公约、海上人命救助公约等的规定。
3)承运人与托运人各自行为要有规范运输行为中为规范承运人和托运人的行为,一方面各国有运输法规进行制约,国际上也有针对不同运输方式的公约可以适用;另一方面承托双方要根据各自意愿进行磋商、签订运输合同。
这样,运输合同双方的行为便在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得到规范,双方的利益也在相当的程度上达到了平衡。
比如,按照我国海商法和有关海上运输的国际公约的规定,海上承运人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并可以享受责任限制的权利,承运人任何想要解除自己的基本义务或降低损失赔偿的最低标准的做法都是无效的。
4)货物、运输工具进出国境受到口岸法规的制约国际物流必须要经过口岸进出国境,任何对货物或运输工具的监管,都会影响物流的实现并影响物流的速度和效率。
5)物流活动的其他环节同样受到法规的制约物流活动的其他环节,指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由于这些活动只要在国内进行,因此更多地受到国内法规的制约。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包装活动的要求就需要根据贸易和运输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规定。
2.物流法规的特性物流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其参与者涉及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如仓储经营者、包装服务商、各种运输方式的承运人、装卸业者、承揽加工业者、配送商、信息服务供应商、公共网络经营人等。
因此,物流法规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多样性。
物流法律法规

物流法律法规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和配送等多个环节。
为了保障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物流业的运作。
本文将针对物流法律法规展开讨论,并分析其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和重要性。
一、国家物流战略规划良好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是国家物流战略规划的基础。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物流效率和物流管理水平。
例如中国国家物流战略规划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推进物流标准化等目标,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国际国际物流涉及到跨境运输、国际贸易、海关手续等多个领域,因此,国际物流法律法规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国际货物买卖的交易行为受到《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简称CISG)的约束,而涉及海运的物流活动则必须遵守《国际货物海上运输条约》(简称海运条约)等相关国际法律法规。
三、国内国内物流法律法规主要是指各国家和地区对本国物流业的运作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旨在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保护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
在中国,物流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物流业发展促进法》、《物流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为物流企业的经营提供了法律依据。
四、物流安全法律法规物流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因此,物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防范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例如,在中国,物流业从业人员必须持有《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以确保物流运输的安全性。
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物流活动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例如排放废气、废水和废弃物。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规范物流业的环境责任。
例如,中国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了物流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废弃物的分类、运输和处理等。
六、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因此,物流法律法规还需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以应对电商物流中的新问题和挑战。
国际物流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法律法规
《国际货协》
总结词
是关于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规定了货物运输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详细描述
全称为《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是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与中国等国家之间进行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它规定 了货物的范围、运输方式、承运人责任、运价和清算等事项,是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重要法律依据。
04
国际公路货物运输法律法规
《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概述
联合国国际贸易销售合同公约,简称《公约》, 是联合国国际贸易销售合同方面的一个统一的法 律规则,是迄今为止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统一 实体法规则的唯一的国际条约。
适用范围
该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缔约国的当事人,但 以当事人双方订立货物买卖合同并适用公约为准 。
《蒙特利尔议定书》
总结词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补充规定
详细描述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芝加哥公约》的补 充规定,它对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承运人责 任、货物运输、航空器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更 详细的规定,以适应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发 展需要。
各国航空货物运输法规
总结词
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法规
详细描述
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航空货物运输法规 ,这些法规在遵循《芝加哥公约》和《蒙特 利尔议定书》的基础上,对国际航空货物运 输进行了更具体的规定,以确保本国的航空
总称。
主要内容
公路货物运输保险法规主要包括 保险合同法律规范、保险监管法 律规范、保险理赔法律规范等。
特点
公路货物运输保险法规具有国家 性和地域性,只在本国境内有效
。
05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法律法规
物流相关国际法规

物流相关国际法规一、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简称海商法)对船舶、船员、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旅客运输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上保险合同、时效、涉外关系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规定。
二、国际货物运输相关法规1.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我国是《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简称《国际货协》)的缔约国,物流企业在办理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时要遵守该公约的规定。
该公约与国内铁路货物运输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
(1)运单的性质和作用根据《国际货协》的规定,运单的法律性质和作用如下∶1)运单是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
2)运单是铁路方收到货物和承运运单所列货物的内容的表面证据。
3)运单是铁路方在终点到站向收货人检收运杂费和点交货物的依据。
4)运单是货物出、入沿途各国海关的必备文件。
5)运单是买卖合同支付货款的主要单证。
(2)合同双方的义务1)托运人的义务。
物流企业作为托运人,除了要遵守国内铁路运输中托运人须遵守的义务以外,还必须遵守以下义务必须将在货物运送全程为履行海关和其他规章所需要的添附文件附在运单上,必要时,还须附有证明书和明细书。
这些文件只限与运单中所记载的货物有关。
如果物流企业不履行这项义务,承运人应拒绝承运。
2)承运人的义务。
与国内铁路运输中承运人的义务相同。
(3)合同的变更《国际货协》明确规定合同变更的权利属于托运人,托运人对合同可作下列变更∶1)在发站将货物领回。
2)变更到站,此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应注明货物应通过的国境站。
3)变更收货人。
4)将货物返还发站。
托运人在变更合同时,不准将一批货物分开办理,只能变更一次合同。
铁路在下列情况下,有权拒绝变更合同或延缓执行这种变更应执行变更合同的铁路车站,接到申请书或发站或到站的电报通知后无法执行时违反铁路运营管理时与参加运送铁路所属国家现行法令和规章有抵触时在变更到站的情况下,货物的价值不能抵偿运到新到站的一切费用时,但能立即交付或能保证这项费用的款额时除外。
国际货运代理知识点

国际货运代理知识点国际货运代理是指在跨国货运活动中,根据货主的委托,以其自己的名义但实际上是代表货主进行国际货物运输和相关的服务的企业。
国际货运代理有着重要的角色和职责,在国际贸易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下面将重点介绍国际货运代理的相关知识点。
1.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和职能:-国际货运代理是在国际货物运输中,为货主提供综合性服务的中介机构。
其主要职能包括安排货运船舶和飞机运输、订舱、报关报检、仓储、货物保险、代理结算等。
-国际货运代理的任务是为货主提供一揽子服务,确保货物从起运地到目的地的顺利运输,同时协助货主处理运输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和问题。
2.国际货运代理的工作流程:-接受委托:货主将货物运输的委托书交给货运代理,包括货物的基本信息、目的地和运输要求等。
-报关报检:货运代理负责办理货物的报关报检手续,以确保货物在目的港能够顺利通关。
-仓储和运输:货运代理负责为货物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包括货物的入库、出库、装卸和运输等。
-货物保险:货运代理可以代理货主购买货物运输保险,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代理结算:货运代理负责与货主进行结算,包括向货主收取服务费用,并将费用支付给相关运输公司和其他服务提供商。
3.国际货运代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管理办法》:是中国海关对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进行管理的法规,包括代理人的资质要求、业务规范等。
4.国际货运代理的分类:-航运代理:负责安排船舶运输,包括订舱、滞期费用、拼箱和拆箱等。
-空运代理:负责安排飞机运输,包括订舱、安排航班和航线等。
-多式联运代理:负责将不同运输方式(如船舶、铁路、公路等)进行整合,为货物提供一站式的运输服务。
-报关代理:负责办理货物的报关手续,以确保货物能够顺利通关。
-仓储代理:负责为货物提供仓储和物流配送的服务。
5.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趋势:-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也逐渐向信息化方向转变,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信息系统,提高业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与物流有关的法规和国际惯例

与物流有关的法规和国际公约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越国界的系统工程,一般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代理、咨询和其他服务等经济活动,涉及的环节非常广泛。
物流的法律框架是由物流活动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决定的,规范物流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法令、国家标准、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也就包括多个方面。
1.与运输方式有关的法规与国际公约(1)水路运输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水路运输方式包括国际海上运输、沿海和内河运输,适用的国内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运输合同分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及实施细则》,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集装箱运输规则》、《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规则及实施细则》和《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海牙规则、《修改的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议定书》,即海牙--维斯比规则、《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及《联合国多式联运公约》等。
(2)陆路运输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陆路运输方式有铁路和公路运输,陆路运输对货物在大陆内的流通起着重要作用,铁路和公路运输又有自己的运行特点。
公路运输方面国内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国际公约有:《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国际公路车辆运输公约》。
铁路运输方面国内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
国际公约有:《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议》、《铁路货物运输国际公约》。
(3) 航空运输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航空货物运输方面国内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适用的国际公约有:《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华沙公约,海牙议定书、《瓜达拉哈拉公约》。
(4) 多式联运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我国有关多式联运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中对多式联运作出的规定,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
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

引言概述: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行业,保证货物的安全和高效运输,确保道路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和标准。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了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货物运输安全管理1. 驾驶员培训要求:提供基本的道路运输知识培训,包括货物装载、运输中的安全措施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
2. 车辆安全检查: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其具备安全运输条件,如状况良好的车辆轮胎、灯光和制动系统等。
3. 货物包装要求:根据货物特性和运输需求,要求对货物进行适当的包装和固定,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或泄漏。
二、货物运输合同和文件管理1. 运输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制定合理的运输费用和付款方式,并在合同中规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
2. 运输单证要求:包括货物清单、发货单、装箱单、运单等,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货物的数量、品种、重量、尺寸等信息,以便进行货物跟踪和结算。
3. 运输保险: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失或损坏进行合理的保险投保和索赔管理。
三、运输车辆和驾驶员管理1. 车辆装载要求:根据货物的性质、尺寸和重量等特征,合理配置车辆的装载容量,确保货物安全装载和固定。
2. 驾驶员资格认证:对驾驶员进行合格标准的认证,包括年龄、驾龄、驾驶技能和道路运输法规的了解等,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能力。
3. 驾驶时间和休息管理:规定驾驶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在驾驶过程中合理安排休息,防止疲劳驾驶。
四、道路运输法规和规范1. 超载超限运输管理:明确载重限制和车辆尺寸的标准,严禁超载和超限运输,确保道路的安全和减少对道路设施的损害。
2.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定道路交通规则,如限速、禁止酒驾和使用手机等,加强执法和交通事故调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3. 运输企业注册和备案管理:要求道路运输企业进行注册和备案,并对其进行定期的评估,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服务质量。
物流相关法律法规

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行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为了规范物流行业的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物流活动的安全、高效进行。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国内物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法》是我国物流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它于2015年1月1日实施。
该法规定了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物流服务质量、物流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对物流行业的公路运输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公路运输企业的经营许可、运输合同的签订、货物运输的责任与赔偿等内容。
该法为公路运输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保障了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法》是对我国铁路行业进行管理的主要法规。
它对铁路运输的许可、运输合同的签订、运输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该法确保了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可靠的运输方式。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运法》主要针对水路运输进行了规范。
该法规定了船舶运输企业的经营许可、船舶运输合同的签订、船舶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它保障了水路运输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物流行业提供了重要的运输渠道。
5.《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运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运输法》对航空运输的经营、合同签订、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该法保证了航空运输的安全和有序进行,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快速、高效的运输方式。
三、国际物流法律法规1.货物运输国际公约货物运输国际公约是维护国际物流秩序和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法律依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际贸易合同公约》(CISG)。
该公约规定了货物贸易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决纠纷的相关事项,适用于国际贸易中的货物买卖合同。
2.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公约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公约是为保护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利益而制定的公约。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物流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
为了确保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物流行业。
本文将介绍一些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一、国际物流法律法规国际物流是指跨国企业或国家间的货物运输与交付活动,其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海关法、运输法、仓储法等。
1. 海关法:海关法是各国为了管理国际货物流动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它规定了各类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征税、监管和查验等程序。
在国际物流中,海关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合规的海关手续,货物将无法顺利进出。
2. 运输法:运输法是指规范国际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COTIF)和《海上货物运输法(海比利海上货物运输规则)》。
- COTIF:COTIF是为国际货物铁路运输领域制定的法律法规,它规定了各国之间的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责任、义务和赔偿机制等。
- 《海上货物运输法(海比利海上货物运输规则)》:这是国际海上运输领域的法律法规,它规定了货主、承运人和船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运输合同的签订、货物装卸、运费支付和货物保险等。
3. 仓储法:仓储法是指规范国际货物仓储的法律法规,其中最主要的是《国际货物仓储公约》和各国的国内仓储法规。
- 《国际货物仓储公约》:该公约对国际货物仓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包括仓库的义务、货物的保管和赔偿等规定。
二、国内物流法律法规国内物流是指国内范围内的货物运输与交付活动,其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公路运输法、铁路运输法、航空运输法、水运法等。
1. 公路运输法:公路运输法是我国规范公路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公路运输法规定了货物运输合同的签订、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货物保险和赔偿等内容。
2. 铁路运输法:铁路运输法是我国规范铁路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条例》。
快递相关法律法规

快递相关法律法规快递相关法律法规======================概述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快递业务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维持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快递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外常见的快递相关法律法规。
国内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与快递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与快递业管理条例于2011年5月1日实施,是我国快递行业的核心法规。
条例规定了快递业务的许可条件、经营范围、责任和义务、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
对于快递业来说,该法律规定了快递服务的质量要求,包括交付时限、货损赔偿、服务质量等方面。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于快递业的合同关系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
合同法规定了快递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之间的权利义务,明确了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重要法律。
快递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反垄断法的约束。
国际法律法规1. 《国际货物运输合同》(COTIF/CIM)国际货物运输合同(COTIF/CIM)是联合国下属的国际铁路运输组织制订的,适用于铁路运输的国际合同。
该合同对于国际快递运输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2. 《国际商事纠纷解决规则》(UNCITRAL)国际商事纠纷解决规则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主要用于解决国际商事争议。
对于跨国快递合同的解决争议也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3. 《联合国承包商国际货物销售公约》(CISG)联合国承包商国际货物销售公约(CISG)是为解决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中的争议而制定的。
如果快递服务涉及国际货物销售,该公约也可能适用。
4.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邮政状态手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邮政状态手册是由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制定的,主要用于规范国际航空快递服务。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导言:在现代社会中,物流行业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职责。
为了确保物流行业的正常运作和促进经济发展,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物流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些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物流法律法规。
一、国内物流法律法规1.货物运输法货物运输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对于物流行业的核心法律法规之一。
该法规定了运输合同、货物运输的责任和义务、货物运输保险、货运代理等方面的规则。
货物运输法主要保护消费者和货主的权益,对于运输公司和货运代理企业也有明确的规范。
2.仓储物流法仓储物流法是对于仓储业务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该法规定了仓储合同的要素、仓储人和货主的权益和义务、仓储人的责任等内容。
仓储物流法主要关注货物在仓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和保管责任。
3.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是我国针对道路运输领域制定的一项法规。
该法规规定了道路货物运输许可证的申领条件、运输车辆的要求、行驶证件的办理等事项,对于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保障货物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物流法律法规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CISG)是联合国通过的一份针对跨国货物贸易制定的法律公约。
该公约规定了跨国货物买卖合同的签订、履行、违约等方面的规则,保障了国际货物贸易的顺利进行。
2.航空货物运输公约航空货物运输公约是为了规范国际空运行业而制定的法律公约。
该公约规定了航空公司和货主的权益和义务,航空货物的运输方式和限制,以及航空公司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责任和赔偿等事项。
3.海上运输法海上运输法是海上货物运输业务的基本法律规范。
该法规定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要素、货物运输的保险和赔偿、海上货物的运输方式和装卸等具体规则,为海上运输提供了保障。
三、物流法律法规的意义1.保障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物流法律法规能够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通过明确各方的权益和责任,降低交易风险,促进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
物流法律法规案例

物流法律法规案例物流法律法规案例1. 案例背景在现代社会,物流行业发展迅速,扮演着连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重要角色。
然而,物流活动涉及众多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商品能够顺利运送、交付,并保护各方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案例,以此展示物流行业中的法律风险和对策。
2. 案例介绍2.1 案例一:货物丢失在一次国际物流运输中,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突然失踪。
货主发现货物丢失后要求物流公司承担全部损失。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物流公司需要向货主提供合适的证据来证明他们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货物,并且货物的丢失是非可预见的。
物流公司应在运输合同中明确约定货物的责任和损失的计算方法,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2.2 案例二:延误索赔在一次国际快递中,货物由于重要文件缺失而无法按时送达,导致客户遭受经济损失。
客户要求物流公司承担延误所导致的一切后果。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物流公司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送达时间,并对延误的后果做出具体规定。
物流公司也应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避免文件的丢失或损坏。
2.3 案例三:责任转移在一次运输中,物流公司将货物转运给另一家承运商,但货物在转运过程中被盗。
货主要求物流公司承担全部损失。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物流公司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货物的转运责任和风险的转移时机。
物流公司也应对转运的承运商进行严格的评估和选择,以降低风险。
2.4 案例四:安全检查要求在一次国际货物运输中,海关对货物进行安全检查,但在安全检查过程中,货物被损坏。
货主要求物流公司承担货物损失并支付违约金。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物流公司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安全检查的责任和风险分担。
物流公司也应确保货物包装的完整性,并在合适的情况下与海关合作,确保安全检查的顺利进行。
3. 法律风险与对策物流行业涉及许多法律法规,纠纷的发生可能会对物流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在开展物流业务时,物流公司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降低法律风险。
铁路货运法律法规

铁路货运法律法规铁路货运法律法规一、绪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往来的增加,铁路货运在物流和运输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铁路货运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铁路货运行业。
本文将对铁路货运领域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介绍。
二、国际法律法规1.《国际铁路运输公约》(COTIF)《国际铁路运输公约》是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制定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旨在统一各国间的铁路货运规则,促进国际铁路货运的发展。
该公约规定了包括运费和运输责任等方面的规则,为国际铁路货运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2.《联合国国际货物铁路运输条约》(CIM)《联合国国际货物铁路运输条约》是为了促进和规范跨国货物铁路运输而制定的国际公约。
该条约对货物的运输合同、保险、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跨国货物铁路运输提供了统一的操作规范。
3.《国际铁路运输危险品规则》(RID)《国际铁路运输危险品规则》是为了保证危险品在铁路运输中的安全和规范而制定的国际公约。
该规则对危险品的包装、标识、运输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铁路货运领域的危险品运输提供了国际通用的标准。
三、中国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是中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铁路领域的基本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我国铁路的建设、运营、安全、票务、货运等各个方面的规则,为铁路货运提供了法律依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管理条例》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的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包括了铁路运输许可、运输经营者的资质要求、运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等方面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货运代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货运代理规定》是对铁路货运代理行业的管理和规范,包括了代理资格的认定、代理行为的规定、代理费用的收取等方面的内容,保证了铁路货运代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固体危险物品运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固体危险物品运输管理办法》是为了保障危险物品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有序而制定的法规。
国际物流法律法规

2.1979年修订《海牙-维斯比规则》的议定书
1979年在布鲁塞尔召开有37国代表出席的外交会 议上,通过了修订《海牙-维斯比规则》议定书 (The 1979 Protocol to the Hague Rules)。
第三节 《汉堡规则》
一、《汉堡规则》的制定背景
1978年3月6~31日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由78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海 上货物运输公约外交会议审议,通过了《1978年联合国海上货物运 输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1978),简称《汉堡规则》(Hamburg Rules),于 1992年11月1日生效。
国际物流学
第一节 《海牙规则》
一、《海牙规则》的制定背景
《海牙规则》使得海上货物运输中有关提单的法律得以统一,在促 进海运事业发展、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目前 海上货物运输中有关提单的最重要的和目前仍被普遍使用的国际公 约。
二、《海牙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一)《海牙规则》的主要内容 1. 承运人最低限度的义务 所谓承运人最低限度义务,就是承运人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1)提供适航的船舶 (2)妥善管理货物
(二)《海牙规则》存在的主要问题 1)较多地维护了承运人的利益,在免责条款和最
高赔偿责任限额上表现尤为明显,造成在风险分 担上的不均衡。 2)未考虑集装箱运输形式的需要。 3)责任期间的规定欠周密,出现装船前和卸货后 两个实际无人负责的空白期间,不利于维护货方 的合法权益。 4)单位赔偿限额太低,诉讼时效期间过短,适用 范围过窄。 5)对某些条款的解释至今仍未统一,如“管理船 舶”与“管理货物”的差异、与货物有关的灭失 或损坏的含义、作为赔偿责任限制的计算单位的 解释等,因没有统一解释而容易引起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相关国际法规一、海商法海商法对船舶、船员、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旅客运输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上保险合同、时效、涉外关系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规定。
二、国际货物运输相关法规1.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我国是《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简称《国际货协》)的缔约国,物流企业在办理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时要遵守该公约的规定。
该公约与国内铁路货物运输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
(1)运单的性质和作用根据《国际货协》的规定,运单的法律性质和作用如下∶1)运单是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
2)运单是铁路方收到货物和承运运单所列货物的内容的表面证据。
3)运单是铁路方在终点到站向收货人检收运杂费和点交货物的依据。
4)运单是货物出、入沿途各国海关的必备文件。
5)运单是买卖合同支付货款的主要单证。
(2)合同双方的义务1)托运人的义务。
物流企业作为托运人,除了要遵守国内铁路运输中托运人须遵守的义务以外,还必须遵守以下义务必须将在货物运送全程为履行海关和其他规章所需要的添附文件附在运单上,必要时,还须附有证明书和明细书。
这些文件只限与运单中所记载的货物有关。
如果物流企业不履行这项义务,承运人应拒绝承运。
2)承运人的义务。
与国内铁路运输中承运人的义务相同。
(3)合同的变更《国际货协》明确规定合同变更的权利属于托运人,托运人对合同可作下列变更∶1)在发站将货物领回。
2)变更到站,此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应注明货物应通过的国境站。
3)变更收货人。
4)将货物返还发站。
托运人在变更合同时,不准将一批货物分开办理,只能变更一次合同。
铁路在下列情况下,有权拒绝变更合同或延缓执行这种变更应执行变更合同的铁路车站,接到申请书或发站或到站的电报通知后无法执行时违反铁路运营管理时与参加运送铁路所属国家现行法令和规章有抵触时在变更到站的情况下,货物的价值不能抵偿运到新到站的一切费用时,但能立即交付或能保证这项费用的款额时除外。
(4)承运人的责任《国际货协》详细规定了承运人对货物的灭失、损坏和延迟交付的赔偿责任。
1)对于货物全部或部分灭失,铁路的赔偿金额应按外国出口方在账单上所开列的价格计算如发货人对货物的价格另有声明时,铁路应按声明的价格予以赔偿。
2)如果货物遭受损毁,铁路应赔付相当于货物价格减损失金额的款额,不赔偿其他损失。
声明价格的货物毁损时,铁路应按照相当于货物由于毁损而减低价格的百分数支付声明价格的部分赔款。
3)如果货物逾期运到,铁路应以所收运费为基础,按逾期的长短,向收货人支付规定的逾期罚款。
如果货物在某一铁路段逾期,而在其他铁路段都早于规定的期限运到,则确定逾期的同时,应将上述期限相互抵消。
对货物全部灭失予以赔偿时,不得要求逾期罚款。
如运到逾期的货物部分灭失时,只对货物的未灭失部分支付逾期罚款。
如逾期运到的货物毁损时,除货物毁损的赔款额外,还应加上运到逾期罚款。
4)铁路对货物赔偿损失的金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超过货物全部灭失时的数额。
2.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在我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适用海商法第四章的规定,我国大陆至港澳台的海上货物运输,目前比照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处理。
(1)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是指承运人收取运费,负责将托运人托运的货物经海路由一港运至另一港的合同。
这里所指的海上货物运输单指国际海上货物运输。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订立过程为询价→报价→磋商。
在合同的形式方面,海商法规定航次租船合同应当书面订立。
在合同的条款方面,海商法规定了承运人的最低义务和责任,该规定是强制性的,不允许当事人双方通过约定予以排除。
(2)运输单证海商法规定,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1)提单的作用。
提单不仅具有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证明和承运人接管货物或将货物装船的证明的作用,而且是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凭证。
如果是证名提单,承运人应向提单上载明的收货人交付货物;如果是指示提单,承运人应按照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货物;如果是不记名提单,则承运人应向提单的持有人交付货物。
2)提单的转让。
除记名提单外,指示提单和不记名提单均可以转让,其中指示提单通过记名背书或者空白背书进行转让,不记名提单则无须背书即可转让。
(3)合同双方的义务1)托运人的义务①应当妥善包装,并向承运人保证货物装船时所提供的货物的品名、标志、包数或者件数、重量或者体积的正确性。
②及时向港口、海关、检疫、检验和其他主管机关办理货物≤输所需要的各项手续,并将已办理各项手续的单证送交承运人。
③正确托运危险货物。
④按照约定向承运人支付运费。
2)承运人的义务。
同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基本一致。
(4)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船舶在装货港开航前,作为托运人的物流企业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但是,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托运人应当向承运人支付约定运费的一半货物已经装船的,应当负担装货、卸货和其他与此有关的费用。
2)船舶在装货港开航前,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能归责于承运人和物流企业的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双方均可以解除合同,并互相不负赔偿责任。
除合同另有约定外,运费已经支付的,承运人应当将运费退还给托运人;货物已经装船的,托运人应当承担装卸费用已经签发提单的,托运人应当将提单退还承运人。
(5)承运人的责任海商法详细规定承运人在责任期间内货物发生的灭失、损坏和迟延交付的赔偿责任。
1)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承运人的责任期间是指承运人对货物应负责的期间。
①承运人对集装箱货物的责任期间,为从装货港接收货物时起至卸货港交付货物时止,货物处于承运人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间。
②承运人对非集装箱货物的责任期间,为从货物装上船时起至卸下船时止,货物处于承运人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间。
但是承运人可以与托运人就非集装箱装运的货物,在装船前和卸船后所承担的责任达成协议。
2)承运人的免责事项①船长、船员、引航员或者承运人的其他受雇人在驾驶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过失。
②火灾,但是由于承运人本人的过失所造成的除外。
③天灾,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险或者意外事故。
④战争或者武装冲突。
⑤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行为、检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
⑥罢工、停工或者劳动受到限制。
⑦在海上救助或者企图救助人命或者财产。
⑧托运人、货物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的行为。
⑨货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
⑩货物包装不良或者标志欠缺、不清。
⑪经谨慎处理仍未发现的船舶潜在缺陷。
⑩非由于承运人或者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过失造成的其他原因。
3)承运人的责任限制①承运人对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的赔偿限额,按照货物件数或者其他货运单位数计算,每件或者每个其他货运单位为666.67计算单位,或者按照货物毛重计算,每公斤为2计算单位,以两者中赔偿限额较高的为准。
但是,托运人在货物装运前已经申报其性质和价值,并在提单中载明的,或者承运人与托运人已经另行约定高于本条规定的赔偿限额的除外。
②承运人对货物因迟延交付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限额,为所迟延交付的货物的运费数额。
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和迟延交付同时发生的,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适用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限额。
4)承运人责任限制丧失的条件①经证明,货物的灭失、损坏或者迟延交付是由于承运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的,承运人丧失限制赔偿责任的权利。
②经证明,货物的灭失、损坏或者迟延交付是由于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的,承运人的受雇人或者代理人丧失限制赔偿责任的权利。
(6)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主要有3个∶1924年的《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简称《海牙规则》)、1968年的《修改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的议定书》(简称《维斯比规则》),1978年的《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简称《汉堡规则》)。
《海牙规则》和《维斯比规则》都是只适用于提单所证明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包括航次租船合同项下签发的提单,而不适用于航次租船合同本身。
而《汉堡规则》则适用于海上运输合同,而不适用于航次租船合同。
1)《海牙规则》的主要规定①承运人的最低限度义务。
即承运人负有使船舶适航和合理管货两项最低限度的义务。
提单中如果有相反的规定,该规定无效。
②承运人的免责事项。
《海牙规则》所规定的承运人的17项免责事项与我国海商法的规定基本一致。
③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即从货物装上船之时起至卸离船舶之时上。
至于装前卸后这段时间内的货物责任,托运人和承运人可自行约定,不受《海牙规则》各项规定的约束。
④承运人的责任限制。
即承运人对每件货物或每一计费单位的货物的责任限额为100英镑,但对于托运人已经声明价值的货物,则应按声明价值赔偿。
⑤托运人的基本义务。
即提供托运的货物,并保证所提供的负物情况的正确性不得擅自装运危险品。
⑥诉讼时效为1年。
自货物交付之日起计算,如果货物灭失,则自货物应交付之日起计算。
2)《维斯比规则》对《海牙规则》的主要修改①明确了提单的最终效力。
即当提单已经转让给第三人时,相反的证据不予采用。
②提高了承运人的责任限额。
承运人的责任限额提高到每件或每单位10 000金法郎或货物毛重每公斤30金法郎,两者中较高的为准。
1979年议定书将计算单位由金法郎改为特别提款权。
此外,还特别规定,如经证实,货物损失是由于承运人的故意或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不作为造成的,承运人就丧失享受责任限制的权利。
③扩大了责任限制的适用对象。
即适用于就运输合同所涉及的有关货物的灭失或损坏对承运人所提出的任何诉讼,不论该项诉讼是以合同为根据还是以侵权行为为根据,并且承运人的受雇人或代理人有权援引《海牙规则》中承运人的各项抗辩和责任限制的规定。
3)《汉堡规则》的重大变革①承运人责任原则的变更。
即抛弃了《海牙规则》的不完全过错责任原则,取消了承运人免责事项中的航海过失免责和火灾免责两项,而实行完全的过错责任原则。
②延长了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将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延长至从承运人接收货物时起至承运人交付货物时止,货物在承运人掌管下的期间。
③明确规定了承运人迟延交货的责任。
④又一次提高了承运人的责任限额。
即承运人的责任限额提高到了每件或每单位835特别提款权或毛重每公斤2.5特别提款权,以两者较高的为准,并且规定承运人迟延交付的责任限额为迟延交付货物的应付运费的2.5倍,但不得超过合同中规定应付运费的总额。
⑤延长了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规定为2年。
3.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我国加入了《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简通《华沙公约》)及《海牙议定书》。
航空法中对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部分事项也作了特别规定。
(1)货物的托运和承运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托运和承运的过程与国内航空运输基本一致,只是在航空货运单的填写方面,国际航空运输明确要求航空货运单应当由托运人填写,同时明确了承运人根据托运人的请求填写货运单的,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应当视为代托运人填写,进一步明确了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填制货运单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