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
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史
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史
粤语流行歌曲,一般指香港的用粤语广州话唱的流行曲,由于香港的原创作曲家是广东人,又叫广东歌[1]。
一般所指是近代的“粤语流行音乐”,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莲花乐队主音歌手许冠杰所带动的一股潮流,其后蓬勃发展的粤语流行歌曲;这一定义亦正符合了大部分1970年代或以后出生的香港人对“粤语流行歌曲”的认知范围。
一如其他流行音乐,粤语流行曲是一种商品;一种反映某段时期社会面貌和价值观的商品。
粤语流行曲的起源
一般说法粤语流行曲源于1950年代初期,但确切的源头仍然莫衷一是,有着不同的说法。
惟初期的粤语流行曲脱胎自粤曲中的小曲,乃不争的事实。
小曲是传统粤剧的过场谱子[2],除原有的广东谱子外,大量套用易于上口及流行的国语时代曲、欧西流行曲以至外省民歌,填上粤语曲词,以粤曲的唱腔及配乐出现。
1950年代
1950年代前的香港社会结构大致可分三为阶层:上层是英国殖民政府高官、外资商行高层与一小撮华人商办与富商;中产阶层只占少数;下层是佣工、文员、和占大多数的劳动人口。
各阶层的交往与流动不多,泾渭分明,绝少互相沟通[3]。
但1949年大量移民涌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250万人,是战前的四倍多。
新移民之中,除了少数的资本商家和专业人士外,绝大部份都是操粤语的广东农村居民,在1950年初期,真正流行的音乐是粤曲。
从粤剧滋生出纯演唱的粤曲歌坛,将全出粤剧化整为零,在民间流传,一般歌坛附设在茶楼之内,供人品茶听曲,消费尚算普及,平民可以负。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粤语流行歌曲在2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从1983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正是粤语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
许多经典的粤语流行歌曲在这个时期中诞生,深受广大粤语流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这20年间的粤语流行歌曲,带您重温这段难忘的音乐历史。
1983年,《粤才一族》成立,这是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之后,香港粤语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包括张国荣、陈百强、黎明、郭富城等一大批优秀的歌手纷纷崭露头角。
诸如旅港的陈冠希、张学友、郑伊健、何韵诗、张柏芝这样的歌手也开始在80年代展露头角,成为了粤语流行音乐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存在。
在80年代的粤语流行音乐中,《一生中最爱》(黎明)、《女人花》(陈百强)、《朋友》(谭咏麟)、《一片痴》(张国荣)等歌曲成为了经典的代表作,至今仍被广大粤语流行音乐爱好者津津乐道。
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深受听众的喜爱。
这段时间也诞生了很多不朽的经典曲目,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和经典。
进入90年代,粤语流行音乐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期。
在这个时期,粤语流行音乐开始受到了更多不同音乐风格的影响,不仅保留了80年代的港风特色,还融入了更多流行乐、摇滚乐、电子乐等元素,使得粤语流行音乐更加多元化。
此时代表性的歌手有陈奕迅、王菲、Beyond、张学友等。
陈奕迅无疑成为了代表性的存在。
他的歌曲《爱情转移》、《十年》等不仅曲调优美,歌词深刻,而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了90年代粤语流行音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匆匆那年》等歌曲,为粤语流行音乐注入了更多的摇滚乐元素,受到了众多听众的推崇。
在这个时期,还有一支乐队被粤语流行音乐爱好者奉为经典,那就是Beyond。
他们的歌曲《海阔天空》、《灰色轨迹》等充满力量与温情的歌曲成为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Beyond 用他们的音乐传达了对生活、对爱情、对社会的思考,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浅谈早期港台流行音乐及其影响
浅谈早期港台流行音乐及其影响浅谈早期港台流行音乐及其影响(一)港台流行音乐的形成背景早期的流行音乐起源于黑人音乐,他们以口传心授以及与白人之间的私人交往,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音乐形式,这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音译后也称“通俗音乐”。
流行音乐快速传入香港的原因大致归结为两点:一是香港作为英租界,接收西方新鲜事物是非常迅速的;二是因为香港的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容纳音乐这种产业。
在这种环境下,香港作为一个通道口,首先接收到了这种外来的音乐形式,并加以发展起来。
在60年代的香港,粤语歌曲被视为不够流行的一类,在被西化了的社会里,上层人听的更多的是英文歌。
70年代,一些本土的孩子长大了,他们开始寻求更民族的自我的艺术方向,虽然未能摆脱西式的音乐模式,而这种自我追寻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进步。
开辟了香港最早期的流行音乐阵地,以及造就了日后辉煌的香港乐坛的重要代言人许冠杰,也是粤语歌的开山鼻祖。
他将粤语歌曲带上了大雅之堂,使之迅速成为本土及大陆追捧的一种音乐风格。
由他开辟的这条粤语歌坛的道路,是香港乐坛流行音乐的巨大突破口,也是香港乐坛在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此时放眼台湾的流行音乐界,呈现出的又是另一番景象。
早期台湾的流行歌曲主要是受到了日本的影响,而日本在当时又是跟随着美国的音乐风格发展的。
因此台湾的流行音乐几乎没有自主的部分,大量的吸取日本和欧美的创作形式和风格。
(二)港台流行音乐的创作形式和代表人物流行音乐在美国的发展是最早期,也是最多元的。
而香港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城市,它在接收外来事物时,都是非常直接和迅速的。
在受到西方文化的侵入后,香港的音乐创作主要是借助欧美、英国的曲,后加入本土的词。
也正因为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早期的台湾歌曲是“作曲和作词”,而香港地区的歌曲是“作曲和填词”。
而台湾的文化生活,受到日本的感染比较多。
风格上清新为主,如民谣、校园歌曲等。
在伴奏上也与香港有着很大区别,香港的早期流行音乐是通过大乐队的形式来诠释,如邓丽君的歌曲,都是通过舞台和西式乐队来展现。
香港流行歌发展
香港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發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其中湧現出一批著名的巨星,推出過大量噲炙人口的名曲,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成長中青少年。
如果你看見過一些四、五十歲的婦女便如當年少女時一般尖叫著觀看自己當年的偶像如許冠傑、羅文的演唱,對香港樂壇的歷史會有更深一些的感性認識。
燭光不才,想就本人所認識的範圍內為香港樂壇寫一個小傳,希望幫助只懂得有限幾年香港音樂的朋友們提高一下認識。
其實最近的五年是香港樂壇史上最差的五年。
所有的資料都是個人搜集、記憶中來的,難免有一些錯誤、謬誤或考慮不周之處,歡迎大家前來指正並參與討論!文中所提到的大部分歌曲已為本站所收錄,並已分別做好鏈結。
七十年代中期以前的香港樂壇,是一個“外來語言”統治的年代,國語歌和英語歌占主導地位,民族小調和英美式流行曲大行其道。
出現的用本地話粵語演唱的歌曲多由粵劇腔改編而成。
而真正意義上的當代流行樂的興起,得從溫拿樂隊和許冠傑說起.....一、香港當代流行歌的創始溫拿五虎溫拿樂隊(Wynners)的前身Losers樂隊在失敗的嘗試後解體,幾名Losers的成員認為樂隊名稱不祥(失敗者),改名“勝利者”並邀阿B(鍾鎮濤)加盟,成立溫拿樂隊。
溫拿樂隊一開始也是以演唱英語歌為主,代表作為《L-O-V-E love》、《Sha La La》。
後來以英美流行曲的風格為基礎填上粵語歌詞,唱起粵語歌。
《鍾意就鍾意》、《玩嚇啦》等紅遍香江。
他們以青春、前衛(比如喇叭褲,齊肩發)的造型贏得了年輕人的紛紛仿效,一時間“夾BAND”(組建樂隊)成為流行的新鮮事物。
溫拿的崛起標誌著香港樂壇有了屬於自己的流行歌,屬於自己的偶像,他們深刻地影響著七十年代中後期的一代香港年輕人。
1978年溫拿樂隊宣佈解散,其成員各自發展,並相約每五年再聚一次發行一張大碟。
他們實現了諾言,其中1988年即解散十周年之時推出的專輯最有影響,《千載不變》打入當年的十大金曲。
單飛後的溫拿成員在香港演藝界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功∷譚詠麟成為香港樂壇第一人;而溫拿的主音歌手鍾鎮濤也走紅歌影兩栖;彭建新雖成就不如上兩位,但以其獨特的鄉村風格也在樂壇獲得一定的地位;陳友則在電影界成名,從演員到執導都頗有成就;只有葉志強較少繼續在演藝界露面。
香港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如何产生的?
40年代末50年代初,大此香港流行音乐 正式起步。
香港流行音乐的特征 •这时的风格主要有:
•上海流行音乐传到香 港不久,音乐风格基本 延续了三四十年代上海 “时代曲”的特征,大 都是轻柔的,委婉的, 类似于一种低调的“婉 约派”风格。 •但是从1954年开始, 香港流行音乐的风格出 现了极大的转变,一种 轻松、欢快的风格开始 成为歌坛的主流。
张露《给我一个吻》 《窈窕淑女》 方静音《少女的梦》
“西曲中词”的创作特征
•由于上海流行音乐南迁香港,部分作曲家来到了 香港,有些留在了上海,“上海时期”的中坚力 量陈歌辛、黎锦光都留在了上海,主要的创作任 务就落在了姚敏和李厚襄等人的身上。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创作力量出现了匮乏,同 时由于受到香港崇洋思想的影响,香港流行歌曲 开始广泛采用“洋为中用”的方法,直接采用西 方流行歌曲的曲调填词而成,出现了大量的“西 曲中词”作品,掀起一股“翻唱”高潮。 •《给我一个吻》(张璐演唱)根据英文歌曲 Seven Lonely Day填词而成。
谢 谢 大 家 的 聆 听
•1 60
年 代 后 却 出 现 了 滑 坡 , 导 致 流 行 音 乐 走 向 了 衰 落 。
“ 香 港 时 期 ” 流 行 音 乐 的 衰 落
60
“香港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
• 创作力量 • 姚敏 王福龄…… • 作品千变万化,有爵士乐,民间小调,外国舞 曲,说唱歌曲等等,被公认是“歌坛不倒翁” 和“歌坛巨无霸”。无论从质量到数量来说, 在中国作曲家里姚敏是数一数二的著名作曲家, 代表作品《鸾凤和鸣》。 • (1925年—1989年),出生上海,香港著名作 曲家,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后来由进修上海 音乐专科学校,著作丰富。其他著名作品包括 《今宵多珍重》、《南屏晚钟》、《钻石》、 《不了情》(1961)
第四章 香港流行音乐(1)
第四章香港流行音乐第一节背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阵地开始由上海转移到咯香港。
1949年以前,香港虽为英国殖民地,但是中国人可以自由来往。
是年3月,随着中国大陆局势的变化,香港政府开始关闭了本来可以自由出入的香港大门,使内地的香港形成了隔离的局势。
在新中国成立的背景下,香港仔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具有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同时内地又开始实行对流行歌曲的控制,于是流行音乐便南下来到了香港。
刘靖之教授著中国新音乐史论第三章‘五四时代’的新音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流行俗曲’在新中国,不但不再流行,而且,万难立足。
于是‘流行俗曲’率众南下,作曲人.写词人,音乐人.歌星纷纷渡过深圳河来到香港。
香港,在一夜之间取代了上海,成为国语时代的新根据地。
50年代以前,香港流行音乐基本是一潭死水,即使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流行歌曲,也基本都是上海‘时代曲’的影子。
市民的娱乐生活主要还是以粤剧为主,茶楼.酒馆均有粤剧清唱表演,用广东民乐队伴奏。
40年代末,由于上海的局势不再适于流行音乐发展,流行音乐开始由上海来到香港,开始了它在香港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香港流行音乐的来源在文化上,受到英国的影响较大,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大陆移民从广东及岭南来到的香港,广东文化传统,尤其是再粤剧在香港的流行更加有力地说明了文化和广东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
这些文化因素,都为香港流行音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香港当代流行音乐的具体形态来看,他主要有国语歌曲.粤语歌曲和英文歌曲这三哥部分组成,而国语歌曲主要受到上海‘时代曲’影响,粤语歌曲受到广东粤曲和粤剧的影响,英文歌曲受到欧美流行歌曲的影响发展而来。
1 .时代曲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内地时局动荡,很多知识分子为了逃避战乱,纷纷来到香港,因而上海‘时代曲’便自然被带到了香港。
2.粤曲.粤剧粤语歌曲自70年代以来,一直是香港流行音乐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他和国语歌曲.英文歌曲构成了香港流行歌曲的三大支柱。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3年,粤语流行音乐经历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这20年间,不仅有无数经典的粤语流行歌曲问世,更诞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歌手和乐队。
他们的音乐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也影响了整个华语音乐界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下这20年间最具代表性的粤语流行歌曲和歌手乐队。
1983年至2003年,香港乐坛诞生了众多不朽的粤语流行金曲,开创了粤语乐坛的黄金时代。
1983年发布的《朋友》是李宗盛的成名曲,这首歌不仅成为了香港乐坛的经典之作,更在整个华语乐坛掀起了一阵新的音乐风潮。
1984年,张国荣推出了专辑《夜半渡海》,其中的经典歌曲《倩女幽魂》和《红色恋人》都获得了极高的人气和口碑。
这段时间也是黎明和谭咏麟等歌手的爆发期,他们的代表歌曲《朋友》、《红日》等都成为了经典之作。
1990年代初期,粤语流行音乐迎来了另一波高潮。
周润发和张国荣合作的《不了情》、林忆莲的《被风吹过的夏天》和黎明的《红日》等歌曲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1990年代香港音乐界涌现出了林子祥、郭富城、周华健等一大批耀眼的歌手。
他们以独特的音乐才华和个人魅力,征服了无数乐迷的心。
1997年,香港回归,音乐界也迎来了一次变革。
这一时期,粤语流行音乐开始受到内地乐坛的冲击,音乐元素更趋多元化。
容祖儿、张学友、陈奕迅、林宥嘉等一大批新生代歌手陆续崭露头角,成为了乐坛新的风向标。
而谭咏麟、郭富城等老牌歌手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实力,他们的音乐代表作也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
2003年,粤语流行音乐迎来了转折点。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香港乐坛开始走下坡路,音乐产业也陷入了低谷。
这一时期,粤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歌手们的创作热情和音乐质量都有所下降。
即便如此,2003年仍然有一批优秀的歌手和乐队涌现,他们的音乐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亮点。
香港粤语流行曲发展史(70年代)
⾹港粤语流⾏曲发展史(70年代)
70年代开始,粤语流⾏曲已形成初形,⼀些唱⽚公司邀请粤曲界的专业⼈仕改编粤曲,并配以谐趣歌词,有些歌曲甚⾄改编成跳舞歌曲,在当地的舞厅传播。
当时最有代表性莫过于来⾃星马的郑锦昌与丽莎了。
由于这些粤语歌曲含有⼤量的粤曲元素,只受到星马华⼈及部分草根阶层的喜欢,姑未能⼴为流⾏。
直⾄1974年由许冠⽂与许冠杰主演的《⿁马双星》电影创下当年⾹港票房新⾼,其主题曲《⿁马双星》更是历史性成为英国BBC电台及⾹港英⽂电台播放的第⼀⾸中⽂粤语歌。
粤语流⾏曲从此真正意义上流⾏起来。
所以许多⼈认为许冠杰是粤语流⾏典的⿐祖,亦不失为过。
尽管之前的粤语歌曲含有现代元素,但既然不流⾏,当然也不算是属于流⾏曲了。
所以我们都公认1974年是⾹港乐坛的分⽔岭。
74年前是属于粤语歌,74后才真正算是粤语流⾏曲。
当许冠杰唱响流⾏曲后,原本唱英⽂歌或国语的港⼈歌⼿如温拿乐队,徐⼩凤,罗⽂等也纷纷改邪归正,改唱粤语流⾏歌。
粤语流⾏曲⼀时风光⽆限,独领风骚。
那个年代造就了许冠杰,罗⽂,徐⼩凤,关正杰,甄妮,林⼦祥等巨星。
当然,真正让⾹港乐坛⾛向流⾏的,很⼤程度归功于电视剧与电影的发展。
基本上那个年代的歌⼿都是唱电视剧主题或电影主题曲⽽⾛红的。
香港流行音乐的兴衰
香港流行音乐的兴衰(中文版)一.内容我这里所指的香港粤语流行音乐是特指70年代后许冠杰开创的现代通俗流行歌曲,不包括之前的粤剧和粤曲。
香港流行音乐主要分三个阶段,我将一一给大家介绍。
第一时期就是开创时期,70年代由许冠杰创作的铁塔凌云打开了粤语歌曲的大门,当时的香港由原创的粤语歌曲替代了当时较为流行的英语歌和国语歌曲。
这时期的香港音乐还是主要以英式风格为主,同时也有讲述当地文化,描写一般市民大众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十分受人民的喜爱。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许冠杰、温拿乐队、林子祥、徐小凤等。
第二时期就是巅峰时期,八十年代粤语歌的发展进一步扩大,粤语歌不仅在香港地区传播,在中国全国境内,乃至亚洲地区都影响巨大。
强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创作,这一时期的歌曲,大部分借用日本的曲填写粤语词,多歌舞。
这一时期的粤语歌星影响最大,其中以张国荣和谭咏麟所领导的粤语歌坛,还有如陈百强、梅艳芳、陈慧娴等等。
而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如张国荣的Monica、第三时期是衰退时期,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内地音乐的兴起,粤语歌曲虽然还有很大影响,但是活力不如八十年代的繁荣。
这一时期的粤语歌曲音乐种类变多,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代表人物有张学友、刘德华、李克勤,近年来活跃的歌手还有陈奕迅、张敬轩、谢安琪等。
二.发展原因1、和香港的经济腾飞离不开关系,70年代建立廉政公署,有效的打击了港英政府里一直存在的贪腐顽疾。
此外港英政府从70年代实施一连串的经济利好政策,吸引了全球的投资商进驻,GDP开始迅猛发展。
2、1984年,中国正式开始宣布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制度,政治稳定。
3、香港电影事业的发展,带动电影配乐的发展。
4、娱乐工业不断强盛,培养了大量的香港乐坛新人,粤语歌手越来越多。
三、衰落原因90年代中后叶,亚洲金融风暴,娱乐行业也受到重创,大批唱片公司破产。
其次,盗版猖獗,新媒体的兴起都导致唱片销售量减少内地经济发展,国语歌发展壮大,市场减少四、现状尽管香港音乐的繁荣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现代香港音乐还是不断有新的活力。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粤语流行歌曲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自从80年代初期至2000年,粤语流行歌曲一直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市场。
1983年到2003年这20年间,粤语流行音乐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无论是歌手的声音、音乐风格还是歌词内容都有着非常大的改变。
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粤语歌曲和歌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20年间的粤语流行歌曲以及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和回忆。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1980年代初期的粤语流行音乐,这个时期的歌曲以抒情、浪漫为主题,歌词内容多以爱情、青春、友情等为主。
经典作品如黄霑创作的《朋友》、《珍珠般的泪》以及张国荣的《南海姑娘》等等,这些歌曲依旧被人津津乐道。
这些歌曲描绘了当时年轻人的爱情观和生活状态,而那个年代的歌手们也通过这些歌曲传递了许多真挚的情感。
而到了1990年代,粤语流行音乐开始出现了更多元化的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张国荣的歌曲《一场游戏一场梦》。
这首歌曲结合了摇滚和流行的元素,歌词内容更加深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刘德华的《冰雨》、黎明的《伤逝》,这些歌曲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粤语流行音乐也产生了新的发展,有更多的音乐元素和先进的录音技术投入到歌曲的制作中。
林忆莲的《从无到有》、张学友的《吻别》,这些歌曲既延续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粤语流行音乐特色,又在音乐表现上有了更多的突破。
2000年代初期也是粤语流行音乐的一个高峰期,歌手们在音乐创作上追求更多的个性化和创新。
如容祖儿的《分手快乐》、李克勤的《爱得太迟》等等,这些歌曲在旋律和歌词上都有着很高的水准。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位歌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粤语流行歌手也在这20年间留下了很多的精彩作品。
整个粤语乐坛在这20年间都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无论是新人还是老牌歌手,都有不少优秀的作品问世。
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
前 言 现代中文流行音乐范畴内,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粤语流行歌曲与国语流行歌曲构成了主要的两大色块。
其实严格地说,粤语流行歌曲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一种象征,它也带有明显的地区文化特征,从形成气候到现在也只不过20多年的时间,但它却也不可抵挡的态势传播到了亚洲和欧美的许多地区。
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语流行歌曲的印迹。
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流行音乐这种亚文化的产生是物质社会中精神生活商业化的必然结果。
在这方面,粤语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是很典型的。
在中国人的世界里,香港的流行音乐是发展得最符合工业化社会的需要的。
另外,香港的流行音乐又自成体系,并且采取了十分“放松”的姿态自我激励,标新立异。
这也就是我们在以往节目中所说的“填词”。
也许是因为它高度发达的流水作业的机制,因此很多的香港流行音乐的从业人员常常不把重点放在创作上,而放眼世界、信手拈来,总是用填词的方法推出唱片,渐渐地给人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香港的流行歌曲可以传唱、可以让人为之痴迷,却少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
其实,所有香港流行音乐的从业人员也在竭力回响着甚至影响着一个个时代,与台湾的同行们不同的是,香港流行音乐所有的杰作大多出自于一个集体的努力,而很少依靠英雄个人的背影,如罗大佑等。
越深刻地了解香港,越觉得这个小岛的流行文化有着深不可测的底蕴。
一切事物的形成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香港的流行音乐也不例外。
上个世纪的最初十年,香港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岛,到处是海浪与礁石,几个被远放到远东的不得志的英国官员和一些冒险家们住在仅有的几栋别墅里面,少得可怜的平地上住着一些漂洋过海谋生的平民。
在这个阶段,上流社会的人听的是英国本土绅士阶层喜欢的古典音乐;而普通的民众则为了生存本身而挣扎,根本没有什么流行音乐可言。
30年代开始,因为时局的变化,有不少知识分子陆续来到了香港,同时,也开始有一些人因为香港的异域风情、英语教育、政治格局简单等等原因从内地经济繁华的地区来到香港定居,他们不仅仅带来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促进了香港的发展,更带来了内地的流行文化。
香港音乐的发展历程
香港音乐的发展历程
香港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香
港是一个国际贸易港口,吸引了许多海外音乐家和艺术家。
他们的影响促进了香港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
20世纪初至1940年代,香港音乐主要以西方音乐为主导,受
到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香港音乐以爵士乐和流行歌曲为主,受到大众的喜爱。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香港音乐开始崭露头角,发展出了独
特的风格。
此时期的音乐主要以流行歌曲为主,歌手们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香港流行音乐被称为粤语流行音乐,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包括陈百强、黄家驹等。
1970年代至1980年代,香港音乐经历了较大的变革。
这一时
期的音乐以流行歌曲和电子音乐为主,影响来自日本和西方。
此时期的香港音乐追求更加时尚和前卫的风格,同时也开始涌现出一些实力派歌手,如张国荣和郭富城等。
1990年代至2000年代,香港音乐探索了更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从这个时期开始,流行音乐逐渐融合了摇滚、R&B、嘻
哈等元素,呈现出更多样化的面貌。
此时期的代表包括黎明、容祖儿和谭咏麟等。
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音乐持续发展和演变。
电子音乐、流
行舞曲和民谣等风格逐渐崛起,丰富了香港音乐的种类。
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音乐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多机会
和平台,香港音乐界出现了许多新的独立音乐人和乐队。
总的来说,香港音乐的发展历程从西方音乐的引入到港式流行音乐的形成,再到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融合,它不断吸收和融会了各种文化和音乐元素,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思考香港乐坛的变迁
思考香港乐坛的变迁在这年的年初,一年一度的《劲歌金曲》都会举行,我和爸爸每年都会看,因为我和爸爸都会怀着一个希望——香港乐坛的苏醒。
题记如今西方流行乐在神州大地上翻云覆雨,我们中学生听的歌大多是泰勒斯威夫特,贾斯丁比伯,lady嘎嘎的流行曲,香港和大陆的流行曲似乎从未在我们心中占有过一席之地。
而中年人的家中珍藏的却大多是上个世纪的旧歌,中原人可能喜欢齐秦、罗大佑、宋祖英等歌手,而比如我们广东人,珍藏的肯定少不了谭咏麟、张国荣、beyond和四大天王等等的黑胶唱片和精致的磁带。
我曾经很诧异于中年人的守旧,他们总是不接受新事物,流行曲也不例外,他们为何不听听现在的粤语歌呢?但曾经也是一名疯狂的歌迷的爸爸导出一个震惊的真相——现在的华语乐坛已经患了绝症。
爸爸经常在车上边放着粤语旧歌,边向我自豪地倾诉着昨日香港乐坛的辉煌.“八十年代的香港乐坛,是在世界乐坛都想有非凡地位的,因为他们并不忙盲目向西方跟风,很多有才华的歌手,作曲家,填词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追求。
创作出来的音乐质量都很高,唱片经常是一片难求,胜比今日的火车票!”于是,我便对上世纪的香港乐坛产生极大兴趣,想知道当时的乐坛是否真的如此兴盛,而现在的香港乐坛的病因所在。
于是,书籍、网络、其他长辈都是我的搜索引擎,一番查阅后,真的,真的被它吸引了!他就像一个活生生的巨人,展示着他的成长历程。
五、六十年代,香港全方位开始与国际接轨。
渐渐地,本地特色崭露头角。
但因人员的流动和英语教育,文化上还没有自己的风格,这时的流行文化常被欧美的强势流行文化左右。
电台里面播放的歌曲几乎是摇滚乐的天下。
因为那个时代也正是摇滚乐生机勃勃崛起、发展的时期,整整一代香港青年都是听着鲍勃迪伦、猫王和大卫鲍维长大的。
而本地的音乐只有一些老掉牙的粤剧,用怪异、老土而拖沓的腔调,唱着陈旧的故事。
这时,香港还未有自己的本土乐坛。
从七四年到八四年,这是香港现代粤语流行歌发展历史上第一个十年。
香港音乐的发展历程
香港音乐的发展历程香港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香港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香港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早期香港音乐主要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
在19世纪末,香港成为了一个国际贸易港口,大量的西方音乐文化被引进。
西方音乐元素和传统中国音乐开始融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香港音乐。
在这个时期,音乐演奏主要以乐队形式为主,香港也开始有了很多专业的乐队和音乐学院。
到了20世纪初,香港音乐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香港音乐的黄金时期,很多著名的香港音乐家和音乐团体诞生。
香港的音乐剧、歌曲和管弦乐团开始在国际间崭露头角,为香港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音乐开始更多地融合民间音乐和本地文化。
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流行音乐开始兴起。
大量的流行音乐歌手涌入香港,以流行音乐为主要创作方向,深受市民和年轻人的喜爱。
在这个时期,音乐电影也迅速发展起来。
香港的电影音乐成为了香港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音乐进入了另一个高峰期。
这个时期,香港的流行音乐开始走向国际,并产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人和乐队。
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电子音乐等各种音乐类型在香港迅速发展起来,海派音乐家和年轻音乐人开始崭露头角。
在这个时期,音乐产业也蓬勃发展,许多唱片公司和音乐剧院在香港成立。
到了21世纪,香港音乐进入了一个转折期。
随着香港文化的转型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香港音乐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
除了流行音乐,爵士音乐、古典音乐、摇滚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开始在香港兴起。
此外,互联网和数字音乐的兴起也给香港音乐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结来说,香港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从受到西方音乐影响到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的过程。
从早期的乐队和音乐学院到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和电子音乐的兴起,香港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进化和创新。
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香港音乐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多样化的风格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浅谈中日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浅谈中日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中日两国是文化相通的邻国,在音乐领域也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碰撞,中日流行音乐也在逐渐融合与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探讨中日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探索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影响。
一、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起源于20世纪初,受到民族唱片、电影、广播等传媒的影响,流行音乐开始在中国大陆得到发展。
真正的中国流行音乐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
相继出现了罗大佑、邓丽君、周华健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歌手和乐队,他们开创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先河。
在90年代中后期,香港的音乐市场开始影响中国大陆,推动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进步,183Club、F4、SHE等台湾组合也受到了大陆乐迷的追捧。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的兴起使得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音乐产业也在不断地壮大。
二、日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日本的流行音乐起源于20世纪初,传入日本的西洋音乐成为了日本流行音乐的契机。
1920年代至1930年代,日本开始传入美国的流行音乐,Jazz音乐、Blue音乐成为了当时日本最流行的两种音乐类型。
1940年代至1950年代,日本开始了自己的流行音乐创作,J-POP也逐渐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日本政府推行了文化政策,对日本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开始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
在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音乐产业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日本的流行音乐不仅在国内繁荣发展,也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90年代到21世纪初,日本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期,同时也开始受到国外音乐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J-POP。
三、中日流行音乐的交流与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流行音乐在发展史上有着长期的交流与影响。
20世纪初,日本开始传入西方的流行音乐,其中也包括中国传统音乐。
这些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和演绎中,对中国的流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史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史港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一(七十年代)香港,粤语的兴起与台湾,国语的起步香港,人口不过八百万,但随着一个人的出现,一切都改变了,造就了日后香港乐坛的辉煌,他,就是许冠杰!粤语歌的开山鼻祖、创作才子,其实用什么赞美之词都不过份,因为他最后用实力证明了一切,他就是香港音乐的唯一代言人。
此后的罗文、林子祥、温拿五虎(成员包括谭咏麟、钟镇涛等)、张国荣等等,追随者他,踏步向前。
台湾人口两千万左右,七十年代初期大多为英文歌的天下,不过三十年代夜上海的音乐还是占主流,但中后期校园民谣的出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二(八十年代)香港,为偶像疯狂的年代与台湾,国语的起飞香港,提起八十年代,人们首推的是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以他们为代表的香港乐坛,繁荣鼎盛,当年一个不入流的香港歌手张明敏从中央台唱红全国,香港人点都不点,而中央台过年请谭咏麟时,谭咏麟只是给他们一盘录像带,上写:“《水中花》,请大年三十播放”(有出入,但大差不差)即使是今日,还有很多的乐迷还是愿意听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沉醉于那个年代。
台湾,随着大批的新一代音乐人的成长,台湾音乐也到了收获期,因为最难得的是他们始终坚持原创并不断的借鉴学习日本音乐,从而摆脱了早期的台湾音乐的束缚,终于为华语乐坛的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个时代的代表齐豫、姜育恒、文章、蔡琴、罗大佑、黄莺莺,邓丽君等。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三(九十年代)香港,四大天王谁主浮沉与台湾,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香港,随着谭、张、梅、陈的淡出,新一轮的造星热潮将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张学友推到了一线,史称四大天王,天王们还是凭借着各自的不懈努力,最终站稳了脚跟。
他们超越先辈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国语专辑均过了百万,从而打破了香港红歌星,在台湾发唱片每每惨遭滑铁卢的宿命。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著名乐队BEYOND主唱黄家驹的意外身亡,香港乐坛在中后期也加速了自己的原创音乐人才的培养。
香港乐坛80--90年代(一)
香港乐坛80--90年代(一)谨将此文献给1983-1992,香港乐坛的黄金十年。
香港歌坛的昨天(一)香港的粤语流行曲,在六十年代由于外语歌和国语歌的“入侵”及创作人才的凋零,处于衰微状态。
当时的红星都是唱英文歌的为多(当时我还是细胞,这都是听说的,信不信由你:))。
红透半边天的WYNNERS(钟镇涛、谭咏麟、彭健新、陈友和叶智强组成的乐队)唱的就基本上都是英文歌。
幸好,伟大的许冠杰(请允许我这样形容他)在七十年代中期出现了。
在许氏兄弟(许冠文、杰)大受欢迎的电影《鬼马双星》中,许冠杰作了两首歌:《鬼马双星》、《双星情歌》,同样大受欢迎。
前者以大量俚语入词,风趣幽默(许后来作了不少此类风格的歌,被统称为“鬼马歌”);后者则是情意绵绵的经典情歌。
一时间,“为两餐乜都肯制,前世!”(为了两顿饭,啥都愿意干,真是前世造孽)“心两牵,万里阻隔相思爱莫变”唱彻香江,香港流行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许冠杰趁热打铁,接连推出传诵一时的作品,如《半斤八两》、《卖身契》、《天才与白痴》、《天才白痴梦》等等,充份展露了自己的音乐才华。
大众对许冠杰的欢迎迅速上升为对粤语歌的欢迎。
顾嘉辉、黎小田等也为粤语歌的兴起作出很大贡献,他们创作的《奋斗》、《千王之王》、《天蚕变》、《戏剧人生》等电视剧主题曲和插曲通过电视这一媒介深深打动了香港市民的心,同时唱红了郑少秋、汪明荃、关正杰、罗文、叶振棠、甄妮等歌手。
七十年代的后期,粤语歌已经可与国语、外语歌分庭抗礼,但是曲作者仍相当匮乏,于是黄沾(有雨字头)、卢国沾、郑国江、许冠杰等杰出的词作家大量地用外来曲填词。
那时候的外语歌特别是日文歌旋律非常优美(抚今追昔,我特讨厌小室),经大师填词,成为香港粤语歌的重要组成部份。
唱改编歌出名的歌手有徐小凤、林子祥、薰妮(她的《每当变幻时》、《故乡的雨》真令人回味!)、罗文(最爱改唱西城秀树),当然还有谭咏麟,不过他独自发展(WYNNERS在78年解散)的初期并不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
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起,香港成为亚洲乐坛的重要中心,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和流行歌曲。
本文将回顾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并介绍其中的重要里程碑和代表性人物。
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香港电影工业兴旺,
电影配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要来源。
在这个时期,香港的流行音乐主要受到西方摇滚乐和流行乐的影响,其中以美国摇滚乐队的音乐最为受欢迎。
这段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包括黄霑、谭伟文等。
进入6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开始融入更多的本土元素。
当时,一些本地音乐
人开始创作自己的歌曲,并以粤语为主要演唱语言。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多样,既有摇滚乐、流行乐,也有民歌和情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手之一是邓丽君,她的歌曲风靡一时,成为香港乐坛的代表人物。
70年代是香港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
当时,香港的音乐产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和歌手。
流行音乐的风格也更加多元化,包括摇滚、流行、民歌、电子音乐等。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包括张国荣、陈百强、罗文等。
他们的歌曲不仅在香港风靡一时,也在整个华语乐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80年代是香港流行音乐的转折点。
随着亚洲乐坛的崛起,香港的音乐产业开始面临竞争和变革。
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加多样化,包括摇滚、流行、舞曲等。
同时,一些新的音乐流派也开始兴起,如粤语说唱和地下音乐。
代表性人物包括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等。
进入9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壮大。
当时,香港乐坛涌现出了一批
新的音乐人和歌手,如张敬轩、容祖儿、谢霆锋等。
这些新一代的音乐人在音乐风格和形象上都有所突破,为香港流行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香港的音乐产业也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一些歌手和乐队开始在海外举办演唱会和巡回演出。
进入21世纪,香港流行音乐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音
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音乐产业也面临着盗版和数字化的冲击。
然而,香港的音乐人和歌手依然坚持创作和演出,为乐迷带来了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同时,香港的音乐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尝试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音乐剧和电影配乐。
总结起来,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充满了多样性和创新。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香港就成为亚洲乐坛的重要中心,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和歌手。
每一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和音乐风格,共同构成为了香港流行音乐的丰富多彩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的音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乐迷带来了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相信在未来,香港流行音乐将继续创新和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美妙的音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