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话剧的现代性转换狂人日记的现代性转换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表现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表现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
这一变革不仅在文学形式上有所体现,更是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表现。
一、现代主义的表现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和对新的艺术形式的追求上。
20世纪初,一批文化精英开始怀疑传统文化的束缚,他们试图打破旧有的文学规范,追求个性和自由。
鲁迅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与此同时,现代主义文学还注重形式的创新和实验。
例如,鲁迅的《野草》采用了多种文体,如小说、散文、诗歌等,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界限。
另外,胡适的《文艺改良论》提出了“白话文运动”的理念,主张用通俗的白话来表达文学思想,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后现代主义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文学领域,它与现代主义相比,更加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游戏性和多元文化的碰撞。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带来了全球化的浪潮,这种变革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对现实的描绘变得更加模糊和多样化。
作家们不再追求真实的再现,而是通过夸张、荒诞和幻想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莫言的《红高粱》就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它通过对家族历史的幻想和夸张来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黑暗面。
此外,后现代主义文学还注重对语言的探索和游戏。
王小波是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续篇》等充满了对语言的戏谑和游戏。
他以幽默的笔调和荒诞的情节,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独特见解。
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比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差异。
现代主义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体的反叛,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而后现代主义则更加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和语言的游戏性。
分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_文学评论论文
分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_文学评论论文文学评论论文《狂人日记》是鲁迅“五四”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学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转变期,是文学与文体的大解放时代。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它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作者突破传统写作语言、体裁及叙事模式,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体现出鲁迅小说创作“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的特点,展现了其小说所特有的叙事艺术及独特魅力。
一、独特的叙事结构——“二元对立模式”鲁迅的小说创作,从语言风格来看,文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从形态结构来看,他的小说很多有着相同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叙述结构通常被看做是整部叙事文作品的主干,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贯穿于《狂人日记》全篇,形成作品的主体框架。
(一)“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狂人日记》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开篇文言小序,为读者提供写作背景,解释狂人日记由何而来;二是作为正文的“狂人”写的日记,作者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巧妙地结合。
通过文言小序和白话正文的叙述,清晰地划分出“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
文言小序中的“余”与“哥哥”为正常人一类,而昆之弟由于“迫害狂”症被划分在狂人一类,由此,叙事结构的“狂人/常人”二元对立模式得以成立,在此模式中,相对于常人,则更侧重于狂人之狂的部分,透过常人的眼看狂人病中所写日记,“余”为常人一类,将日记“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①(以下关于作品的引文均见此书),构成的正文。
“余”将狂人错杂无伦次的话语集结成,再一次印证狂人之狂的一面,将狂人之狂与常人之清醒同时表达,把“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推向了“疯狂/清醒”的二元对立,此时狂人之狂在病理学上具有狂人特点,相对于正常人的清醒而存在。
(二)“人/兽”的二元对立模式狂人的十三篇白话文日记构成小说正文,虽长短不一,却清晰地将世界分成“人与兽”两个部分,作者借狂人展开“人/兽”的二元对立叙述。
《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
- 月落子规的博客 - 敏思博客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属于他的时代的,是和时代人民革命运动密切呼应的。鲁迅笔下的《狂人日记》同样打上阶级的烙印,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
《狂人日记》中闪现出的现代性特征,不仅指它带有辛亥革命时期所未有的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内容,也指从这内容出发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首先,从内容上讲《狂人日记》流露出划时代的现代性特征。众所周知,五四文学革命大胆地对封建主义文学进行致命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狂人日记》正是那个特定时代急风暴雨的革命运动产物。它把笔杆的锋头投向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它以彻底的革命精神,对“从来如此”的吃人现象宣战;对宗法教义宣战;对奉为至尊至尊礼教宣战。它凭借狂人的嘴撕毁封建主义的种种假面具,揭开它“吃人”的本质,发出了“将来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警告。这无疑是五四时期一个伟大的革命。在五四怒潮中,人民群众大声呼喊“打倒孔家店,礼教吃人”。可见,《狂人日记》是和时代革命共振的。另一方面,从古人的“君君臣臣父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句子中可看出,古人将社会的落后归根于社会道德上,而没有从制度上探索。就连晚清时期投身于变法维清运动的梁启超仍然没有跨越古人的思想界线,继续维护着腐朽的落后的封建制度,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而《狂人日记》能从封建制度入手,是前所未有的开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与传统的体裁不同,《狂人日记》采用了日记的形式。这种体裁有利于透过狂人的双眼,从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去浓缩去编织普遍的吃人的社会罗网。赵家的狗、赵贵翁、小孩子、街上的女人、老五和何先生出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只有以日记的形式才能把它巧妙地串连起来。
《狂人日记》冲破了传统的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塑造狂人这形象用了现实主义,把反对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现象用了象征主义。在当时黑暗的腐朽的专制的北洋军阀的统治,作者为了保护自己,必须含蓄地把自己的痛恨以艺术的形式寄托在文章中。实写人物,虚写寓意。同时,狂人这一形象的雕塑蕴含着作者激烈的心里矛盾的碰撞。狂人是一位精神病患者,他无所顾忌,敢于揭露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通过狂人,可以暗示现实中反传统的革新力量的萌芽。但彷徨的是狂人一旦痊愈,就会像常人一样麻木,只能充当看客。这或多或少反映了鲁迅对世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和彷徨。可见,鲁迅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既把社会的黑暗写得入木三分,又保护再到唐诗宋词发展到明清小说,每一个时代的经典文学都在批判的继承中发展。其语言形式也不断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但这些语言都是以文言的形式跃然纸上。“文言和白话,本来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文学语言,似乎并无革命与反动的区别,但是中国历来载道的文学大都用文言文。而且,文人学士还故意将文言弄得非常艰难,让劳动人民无法读,更难懂,于是使得文言这种文学语言成为表现旧文学,宣扬旧道德的形式,并且成为统治阶级垄断文化的一种工具,非加以改革不可”(选自吴中杰的《鲁迅的文学艺术世界》)。在这种情况下,鲁迅的《狂人日记》顺应时代的潮流应运而生。它的出现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现代文坛上引起了一场革命狂潮,久久不能平息。在《狂人日记》产生前,胡适大力提倡白话文。可是就连他的《文学改良刍议》看来看去还是文言文占主流。只有鲁迅的《狂人日记》才称得起第一篇白话小说,散发出浓郁的现代性气息。
《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
《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正文:一、引言《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所著的一篇短篇小说,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狂人日记》中所体现的现代性。
二、反传统观念的现代性1.破除封建礼教观念在《狂人日记》中,主人公通过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抗封建社会的道德束缚,表达了对封建礼教观念的反叛。
他坚持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和平等,展示了现代社会对于个体自由的追求。
2.对传统婚姻观念的质疑主人公对传统婚姻观念提出了挑战,他对婚姻制度的反对和对女性权益的关注,表现了现代性的思考和观念。
三、社会和政治现代性1.对旧社会的批判《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观察和思考,批判了旧社会的腐败、愚昧和压迫。
他揭示了时代的丑陋面目,呼吁社会的改革和进步。
2.政治意识的觉醒主人公在《狂人日记》中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
他对国家政权的关注,对当时政治形势的理解和判断,显示了现代人对于政治事件的敏感和思考。
四、知识分子和现代性1.知识分子的自觉性主人公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在《狂人日记》中表现出对自己所处社会角色的自觉性。
他不满于现状,积极思考社会问题,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努力。
2.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主人公在面对社会压力和亲友劝告时,坚持自己的观点,展示了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独立的思考和行动。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全文。
法律名词及注释:1.封建礼教观念:封建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家族纲要为主要内容。
2.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反对在社会和政治领域中的束缚和限制。
3.婚姻制度:指社会中关于婚姻的规范和制度,包括选择对象、婚姻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等方面。
4.政治意识: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以及对政治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5.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社会群体,在社会中扮演引导思想、传播知识的角色。
《鲁迅作品鉴赏:《狂人日记》的思想与艺术》
鲁迅作品鉴赏:《狂人日记》的思想与艺术简介《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部作品,由著名作家鲁迅创作于1918年。
它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述了一个自认为是“疯子”的主人公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抗争。
本文将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来鉴赏《狂人日记》。
一、思想篇1.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叙述,揭示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如社会不平等、封建习俗、教育制度等。
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精神。
2.关注个体命运:作品呈现了一个被逼至绝境而产生反抗意识的主人公,使读者对个体命运引起共鸣。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内心世界和斗争历程,传达出对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3.引发读者自省:“疯子”只是作者暴露问题与抨击社会的一种方式,触动读者思考自己在类似环境中的处境与行为。
通过阅读《狂人日记》,人们可以反思社会公正、道德操守等价值观念。
二、艺术篇1.独特的叙事视角:作品选用第一人称视角将故事展示于读者眼前,使其更加生动真实。
这种直接的叙事方式让读者能够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体验到他的困惑和挣扎。
2.精湛的描写技巧:鲁迅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主人公及其周围人物,使之具有强烈的形象感染力。
同时运用夸张和讽刺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反讽效果。
3.崭新的文学风格:《狂人日记》以近乎口语化的风格进行叙述,并引入了大量白话诗、谚语等口头语言元素,呈现出一种与传统文言小说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
这种新颖、大胆而深具真实感的写作方式对当时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论《狂人日记》是鲁迅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在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皆具有重要价值。
它通过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揭示,以及独特而精湛的艺术手法,引发了读者对自身处境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
同时,《狂人日记》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小说《狂人日记》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该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描写了一个疯狂的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狂人日记》在文学风格上打破了传统的文学格局,以狂妄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疯狂的主人公的故事,通过对于主人公的描写和心理分析,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个人的绝望。
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文学风格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典范,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成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狂人日记》在内容上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和人民的命运。
小说中主人公的疯狂和绝望正是源于他对于当时社会的无奈和绝望。
小说中涉及的主题包括封建社会的腐败和落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人性的扭曲等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是中国社会和文学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最后,《狂人日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不仅在于其文学风格和内容,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
小说中主人公的狂妄和反叛代表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同时也体现了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拒绝卑躬、求解放”的人生态度。
这种人生态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以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命运,同时也倡导了一种新的人生态度和文学精神,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
《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1:简介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鲁迅通过一个疯狂的主人公的视角,探讨了现代社会的无情和个人无力的主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狂人日记》中所体现的现代性。
2:病态的社会狂人日记中揭示了一个充满病态的社会,人们缺乏基本的人性和人情。
作者通过讽刺的手法,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虚伪、自私和冷漠。
描写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无法沟通的困境。
这一描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3:个人无力《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展示了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力感。
他觉得自己被束缚在疯人院般的社会中,无法摆脱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种种约束。
同时,他也感到自己无法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系,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这种个人无力和孤独感在当代社会中也有着广泛的共通性。
4:现代性的审视《狂人日记》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的审视。
它不仅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还提出了对于现代性的思考和质疑。
通过主人公与疯人的对话,以及对科学、西方文化等的批判,作者展示了对现代性的复杂态度。
这种对现代性的深入思考使《狂人日记》成为一部富有启发力的作品。
附件:狂人日记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无力感:主体在面对外部世界或内心需求时所感受到的力量不够、无法应对的状态。
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有相应的研究,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中的重要概念。
2:现代性: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革、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社会影响。
中国当代话剧的生存与发展刍议
中国当代话剧的生存与发展刍议【摘要】中国当代戏剧行业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话剧的形成出发,浅析中国话剧行业萎缩、当代话剧创作和演出质量日趋下降以及观众不愿进入剧院等方面原因,以此探讨中国话剧的生存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打散了具备共识的社会议题,这对于强调普遍性的话剧来说,具有致命的影响。
而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在激活了民间演剧的同时,也限制了演剧的主题和内容走向。
从孟京辉实验话剧的成功来看中国当代话剧的发展,可以看到先锋剧最具创造力和探险精神,且最能发挥青年演员的独创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各种美学能力、组织能力、社会渗透力,实验性的当代戏剧美学传递着这些功能的发挥。
面对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 , 从孟京辉的实验戏剧中,吸取有利于话剧发展的资源从而打破中国当代话剧在市场中的窘迫处境。
【关键字】先锋剧;当代话剧;孟京辉20世纪90年代左右,我国话剧院团的体制改革就被提上了日程。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大多数话剧院团仍然存在严重的生存危机。
在经济建设被摆在重点位置而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的时代背景下,国有话剧院团被动地进入市场,经济效益欠佳、演出质量不好、观众不愿看戏都是其面临的问题。
一些国有话剧院团,长期在这种境况下苦苦支撑。
这些院团时常在探讨如何进行改革,却又无法彻底改革。
与此同时,观众对话剧、戏曲、现代戏及新编历史剧在内的多种戏剧作品和演出不满、批评和疏离的问题也日趋严重。
中国话剧行业的萎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当代话剧的创作和演出呈现持续下滑趋势?而观众为什么不愿意进入剧院?从某个角度说,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一个关系到话剧文化形态和传统的问题。
一、中国话剧发展历程任何时代、地域的成熟话剧,都是在稳定中变化的文化。
各种物质、非物质的文化元素,通过各种方式与戏剧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对它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话剧的形成与当代文化形态的变化发展,几乎是同步的。
具体地说,从20世纪第一个10年到第6个10年的历史进程中,现代话剧的人文主义传统和批判斗争主题的萌发,可以说是与当下文学作品同步成长的。
现代剧本创作与中国近现代戏剧演变
现代剧本创作与中国近现代戏剧演变近现代中国戏剧演变可以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历程,而现代剧本创作则是这一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现代剧本创作与中国近现代戏剧演变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趋势。
一、传统戏剧与现代剧本创作中国戏剧源远流长,传统戏剧形式丰富多样,如京剧、豫剧、黄梅戏等。
在这些传统戏剧中,剧本往往是由剧团内部的戏曲艺术家创作完成,剧本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传统的限制。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现代剧本创作开始崭露头角。
二、西方戏剧传入与现代剧本创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戏剧开始传入中国,这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戏剧的现实主义思潮和表现手法使得中国戏剧的创作开始注重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并且引入了更多的心理描写和社会批判。
现代剧本创作也开始受到西方戏剧的启发,剧作家们开始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和题材选择。
三、社会变革与现代剧本创作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对现代剧本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革命和改革的浪潮使得剧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的命运。
他们通过剧本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这些剧本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强烈的社会意识成为中国近现代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现代剧本创作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现代剧本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剧作家们开始尝试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他们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探索人性的复杂性。
与此同时,一些剧作家开始尝试跨界创作,将文学、音乐、舞蹈等元素融入剧本中,使得剧本的艺术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五、现代剧本创作的挑战与机遇现代剧本创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商业化的压力、审查制度的限制等。
然而,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代剧本创作可以更加便捷地传播和分享,观众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这为剧作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机会。
六、结语现代剧本创作与中国近现代戏剧演变密不可分,它是戏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狂人日记的分析
狂人日记的分析《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918年。
这本书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展现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通过狂人的视角,鲁迅呈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将逐个分析《狂人日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之处:叙事角度、文风特点、社会批判以及文化思考。
首先,本书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将读者直接带入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狂人通过自己的日记记录了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对周围世界的观察,这种写作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狂人的思绪和情感。
这种主观性的叙述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狂人的心理变化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其次,鲁迅在本书中运用了独特的文风。
《狂人日记》的语言直接而犀利,充满了讽刺和讥讽。
鲁迅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人物进行了夸张和讽刺,以突显社会矛盾和荒诞。
这种独特的文风形成了鲁迅的个人风格,并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第三,鲁迅通过《狂人日记》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无论是对封建制度还是对旧文化传统,鲁迅都进行了无情的剖析。
他以狂人的视角,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们的无奈与困惑。
通过狂人的思考和行动,鲁迅传递了一种对旧秩序的反叛态度,并呼吁人们要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最后,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进行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他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批判,揭示了其虚假和迷惑性。
他认为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需要被彻底颠覆和改造。
他通过狂人的思考和行为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不满和不信任。
总之,《狂人日记》作为鲁迅杰出的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叙事角度、文风特点、社会批判以及文化思考闻名于世。
这本书以直接而犀利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人们的无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狂人日记》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浅谈中国话剧的发展趋向
浅谈中国话剧的发展趋向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各种艺术之间互相吸收互相借鉴,呈多向交叉的大趋势。
话剧艺术已不单单是“说话的戏剧”,也不单单是以台词和动作(形体动作与心理动作)为主要手段的戏剧,它已经吸收了歌舞、音乐剧、戏曲、曲艺等各种艺术的营养成分,成为新时代的一种全新的话剧。
因此,话剧表演艺术作为整个话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话剧表演的民族化趋向中国话剧一直走着民族文化的正确道路,话剧艺术民族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其表演艺术中戏曲艺术的元素不断加大。
早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种趋势就已十分明显,并取得喜人的成就。
例如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金山在话剧《红色风暴》中扮演施洋,就成功运用了京剧的蹉步、顿步、撩袍、提襟、抖袖、拉山膀等台步和身段,并借鉴京剧表演艺术家,“麒派”创始人周信芳(艺名“麒麟童”)的念白方法,大受欢迎,被誉为“话剧的‘麒派’”。
另一位话剧表演艺术家童超在话剧《智取威虎山》中扮演的杨子荣,也借鉴了面对观众表现人物的心态和气概的表演方法,也大获成功。
刁光覃、朱琳在话剧《蔡文姬》中分别扮演曹操和蔡文姬,也借鉴了京剧的念白、台步、身段等表演方法,成为经典性表演。
著名电影与话剧表演艺术家崔巍在话剧《红旗谱》扮演朱老忠,也成功地运用了戏曲的出场、亮相、眼神、手式等“手、眼、身、法、步”的“五功”和程式动作,同样取得骄人的业绩。
哈尔滨话剧院演出的话剧《曹植》,刘颖涛(饰曹植)、刘国祥(饰曹操)、陆久栋(饰曹丕)等话剧表演艺术家们,也借鉴了戏曲的念白、台步、身段、亮相等表演方法,同样取得成功。
话剧表演的戏曲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如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在话剧《李白》(饰李白)、《蔡文姬》(饰曹操)的表演中,也成功地运用了戏曲的念白、台步、身段等手法,并且显示出新时代的新特点,倍受观众赞赏。
二、话剧表演的影视化趋向虽然影视艺术是在话剧基础上形成的新兴艺术,其表演艺术也以话剧表演艺术为基础,但是,由于影视艺术已经形成独立的新品种,其表演艺术也相对具有了自身的艺术特征。
浅谈鲁迅《狂人日记》的写作角度和主题表达
浅谈鲁迅《狂人日记》的写作角度和主题表达《狂人日记》写于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有着自身特殊的历史背景。
其文本结构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小说的引子,另一部分是日记。
小说的引子部分统领日记部分,日记部分是小说的主体。
小说在两个结构组成中均运用了第一人称去叙述,两个“我”角色不同,过渡自然。
鲁迅这样巧妙转换写作角度,由一个造访者转换成“狂人”,由此而产生了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直观形象、象征意味、直入主题、表达深刻。
标签:《狂人日记》写作角度象征意义主题深刻《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这样两句话评价鲁迅先生和他的《狂人日记》:“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由此可见这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重要。
《狂人日记》是名家名篇,幼年时我在父亲的指导下就拜读过。
懂得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疯子形象,可笑也可悲。
一笑过后,再也没有什么印象。
父亲笑着对我说:“你没有读懂,时间会慢慢帮你理解的。
”上了初中,在老师精心指导下,我学习了《藤野先生》《孔乙己》后,才朦朦胧胧地知道鲁迅为何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向残害中国人民的恶势力宣战。
现在带着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时,心中便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
一、巧妙转换角度,两次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使小说自然、真实、可信认真赏读这篇小说,它的结构极其简单。
小说分为两部分:小说引子部分运用第一人称“我”,日记部分也运用第一人称“我”。
但两个“我”是两个不同的“我”。
第一部分的“我”是一个“拜访者”,或是一个旁观者,是第二个“我”出场的推荐者。
第二部分的“我”才是小说的主人公——“狂人”。
所以,整篇小说“我”是整体的参与者、见证者,用“我”的眼睛去看,用“我”的耳朵去听,用“我”的脑袋去想、去感受。
这样,所有事都是“我”的亲眼见、亲耳听。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写出来,读者看起来都是可信的,而且是自然的。
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小说中两个“我”,虽然意思不同,但作者为什么运用得如此自然、贴切呢?因为作者运用艺术技巧,巧妙地转换了写作视角。
叙事批评视角下的《狂人日记》
叙事批评视角下的《狂人日记》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品。
该作品以白话文为载体,通过日记体的叙述方式,深入剖析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以及作者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了日记这一文学形式,使“狂人”作为叙述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心世界来揭示封建礼教的残酷性。
在叙事过程中,鲁迅通过“狂人”的视角,将个人的内心恐惧、痛苦和挣扎与社会的封建压迫和扭曲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
这种风格既有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有对社会的深刻批判。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了一种独特的象征手法。
“吃人”是鲁迅对封建礼教的象征性描述。
这种描述不仅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个体的残酷压迫,也隐喻了整个社会制度的残酷和扭曲。
同时,“吃人”的描述也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对封建礼教的残酷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狂人”的形象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他是鲁迅对时代矛盾和冲突的具象化表达,也是他对社会转型期个体处境的深刻反思。
第三,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展现了其深刻的忏悔意识。
他通过“狂人”的口吻,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传统文化的不满。
但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个体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力感。
这种忏悔意识反映了鲁迅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文化的反思。
《狂人日记》也体现了鲁迅对中国未来的深广忧愤。
在小说结尾,“狂人”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这既是他对现实的无助和无奈,也是他对未来的担忧和希冀。
这一呼声振聋发聩,让我们认识到:尽管历史的残酷已经过去,但我们需要持续反思,警惕“吃人”的传统文化的复苏和反弹。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历史舞台上的成熟。
鲁迅运用白话文这种新的表达形式,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思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狂人日记》也是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狂人日记》中的疯狂与现实
狂人日记中的疯狂与现实概述《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小说之一。
该小说由鲁迅创作,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本文将探讨《狂人日记》中表达的疯狂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疯狂与主人公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自命不凡、乖张又谦虚的“我”,他以一个精神病患者自居,经历了一系列离奇而荒谬的事件。
通过这个角色,鲁迅试图揭示当时社会背后隐藏着种种荒诞、虚伪和冷漠。
激发疯狂的原因在小说中,《狂人日记》展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造成巨大冲击、逼迫到崩溃边缘。
主人公在固有观念被打碎、道德规范失效等情况下陷入深深无奈和绝望,进而采取极端行为作为宣泄。
现实中可见的程度尽管《狂人日记》是一部小说,但其中所描绘的现实与疯狂的关系并非虚构。
随着人们对社会问题、生存困境、道德懈怠等问题的觉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实世界中对疯狂行为的反应。
种种社会压力和不公正增加了自杀率和精神异常的发生。
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边界《狂人日记》中主人公表现出的疯狂行为,以及他眼中反映出的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幻也成为该作品一个重要思考点。
逃避现实主人公以患有精神病为借口,将一些令他无法接受或理解的事件视作幻象或噩梦。
这是他逃避麻烦现实的方式。
揭示荒谬社会通过主人公改变社会角度来看待现实,小说试图揭示荒谬虚假和不可理解之处。
主人公所经历彰显了当时中国国民性格特征、盲目模仿西方文明以及传统价值观转化等一系列诸多问题。
总结《狂人日记》中的疯狂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小说情节,同时也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批判和反思的一种方式。
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示了社会对个体造成的冲击、现实中的荒谬和虚伪,并提出我们应该正视并改变不合理之处。
这部经典小说在文学史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狂人日记》的叙事与意义的现代性实践
《狂人日记》的叙事与意义的现代性实践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把握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就及现代性,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
(1)表现的深切《呐喊》《彷徨》开创和发展了现代小说的两大题材: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
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T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拷问”。
(2)格式的特别“格式的特别”是指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
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上,鲁迅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优点,同时自觉借鉴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创作的长处,形成了现代小说的现代形式。
表现在:打破了传统小说大团圆结局和单一视角手法而代之以多视角;弱化情节;借鉴采用象征主义和心理分析手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多种体式,如散文体、手记体、日记体、寓言体等。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也是鲁迅小说现代性实践的代表作。
其现代性特征具体表现为:①用日记体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构思精巧,创造了狂人形象狂人没有正常人的谨慎小心,敢说敢笑,敢于斗争,有的是“义勇和正气”,决不向反动势力屈服。
面对敌人的凶残狡猾,他仍然坚持了韧性的战斗精神。
狂人质问一个帮X吃R的事,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尖锐之声,表现了狂人对封建制度的大胆否定。
狂人认真思考问题,遇事寻根究底,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有独到深入的理解。
②根据狂人的特点,巧妙运用象征和双关的手法来表达主题《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说的“吃R”和鲁迅认识到的“吃R”具体含义相差甚远,一个指肉T上,一个指精神上,但是语言的形式却完全相同,都是说的“吃R”。
作者要揭示的真理,正好在这一点上与狂人的语言叠合起来。
另外,狂人尽管发狂,读者却有着清醒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双关的语言象征手法,便成了沟通狂言和真理之间的桥梁,读者就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联想,透过狂话的形式,通向作者的原意,从经过艺术制作的狂话中体会到深刻的寓意,彻悟到封建传统礼教的吃R。
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之比较
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之比较鲁迅和果戈理,两位伟大的作家,都以他们的独特笔触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创作出了不朽的作品。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则是他对俄国封建农奴制的犀利批判。
这两部作品虽然都以“狂人”为主题,但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批判。
鲁迅的《狂人日记》以白话文为载体,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首创。
它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鲁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则以俄语为载体,通过对主人公的描绘,反映了封建农奴制下的社会现实,展现了作者对这一制度的批判。
鲁迅的《狂人日记》具有更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社会批判意味。
通过“吃人”的隐喻,鲁迅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虚伪。
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则更多地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的“狂人”既是社会制度的批判者,也是人性的探索者。
再者,鲁迅的《狂人日记》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则更多地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揭露和批判,虽然也涉及到人性的问题,但并没有鲁迅那么深入。
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其深沉、有力、富有哲理的文字,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它将希望寄托在未来,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
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则更注重于以一个“狂人”的视角来审视社会,他通过这个特殊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社会现实。
鲁迅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批判。
鲁迅的作品更具有现代性和社会批判意味,而果戈理的作品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这两部作品都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文字魅力,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在文学的海洋中,鲁迅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均是各自独立而又具有深厚内涵的作品。
这两篇同名小说虽然都以“狂人”为主人公,但在主题、内容和风格上却有着显著的区别。
鲁迅的作品是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而果戈理的作品则揭示了沙皇专制下小人物的悲哀。
狂人日记的文学史意义
狂人日记的文学史意义《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具有丰富的文学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
在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正面临着传统文人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的冲击与碰撞。
传统文人文学以文言文为主,注重文学的修辞和格调,对社会现实并不关注。
而《狂人日记》以其鲜明的个人抒情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打破了传统文人文学的束缚,开辟了一条新的文学创作路径。
它采用了白话文写作,使作品更加贴近人民大众,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其次,《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
它采用了内心独白的形式,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示主人公的思想变化和心理活动。
这种叙事方式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个体独特的体验。
同时,它运用了夸张、讽刺、幽默等手法,对社会现象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思。
这种现代主义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容在当时的中国文学中是前所未有的,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狂人日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颠覆和解构。
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疯狂的科学家,他对于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持批判态度,他认为传统的道德束缚和社会规范是虚伪的,不能满足个体的内心需求。
通过这种反叛和解构,作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狂人日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反思,为后来的文化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启示。
最后,《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方式,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在《狂人日记》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多元化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现代作家和作品。
可以说,《狂人日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总之,《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学史意义。
它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先河,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颠覆和解构,同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国话剧的现代性转换|狂人日记的现代性转换》
摘要:摘要:中国话剧的100年,是伴随着中国艺术进行现代性转换的100年,当代的中国话剧在走向多元化以后,也不
可避免地被拉进了大众化的洪流,不可否认,大众艺术的潮流带来的艺术通俗化,能够让大众更加贴近艺术,更加认可艺术
摘要:中国话剧的100年,是伴随着中国艺术进行现代性转换的100年。
作为艺术的一种具
体门类,话剧艺术也在随着时代的变革产生含义上的变化,但是它作为人类表达自身情感,对世界进行思考的方式,在不断地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这一点,是不变的。
中国话剧在短短的100年时间内,完成了本土化进程,又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的独特转变,直至今天,话剧在中国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并将作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起让中国艺术实现真正的现代性、国际化的重任。
关键词:话剧;本土化;转变;时代责任;传统;创新;时下
语境一、中国话剧转变的特征 1.中国话剧在这一百年的转变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从属于中国历史的变革。
这是中国话剧百年转变的最大特征。
中国话剧在社会历史变
迁中有着明确的指向性。
往往是有感而发,现实性非常强。
甚至在其中的起着呼唤和引导的作用。
对比相同时期的西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话剧在二十世纪,在完成本土化进程,
以及完成中国化以后的很长时期内,都是注重现实意义,而很少涉及超现实的领域的。
这就证明了,中国话剧确实是亦步亦趋地紧紧追随着中国社会变革的步伐而发展的。
这也符合中国传统中历来的“文以载道”的精神。
2.中国话剧转变的第二大特征是民族化特征。
中国话剧虽然是一种外来的艺术样式,但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进行了探索民族化的创造,它塑造了民族的性格,传递了民族的精神、民族的魂魄。
焦菊隐等具有深厚传统文学、戏曲修养的艺术家,实践着戏曲传统美学与话剧固有美学的嫁接,用于表现近代生活。
不过,话剧的民族化并非话剧的戏曲化。
话剧需要学习戏曲,不是照搬其形式和手法,而应该是将它的美学原则、美学思想、美学精神以及艺术方法,融会贯通在自身的艺术创造之中。
如戏曲的“写意”美学(表现性美学)、它的“情”“理”观,它在戏曲程式中透出的美学精神和艺术方法,它对精湛技艺的锤炼,它对形式美的追求等,这方面的继承会给我们带来广阔的天地。
3.第三
大特征:诗意的戏剧精神。
中国是一个诗歌比较发达的国家。
剧与诗的结合,或者说话剧诗化的美好倾向,是中国话剧在艺术上的突出特色。
浪漫派的戏剧创作,如田汉、郭沫若等是代表。
他们都是浪漫主义的诗人,这自然使他们很容易把诗切入戏剧。
郭沫若借主人公的大段心理独白烘托情境,田汉则常将音乐、诗歌直接融入作品之中,以增强其抒情性。
这种诗化倾向,自然同接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有关,但不可忽视接受民族的艺术精神、民族戏曲的质素融入其中,形成了中国放剧的诗化倾向。
诗化现实主义,在真实观上即渗透着中国人的特色。
中国话剧的诗化和现实主义,注重情真,在“真实”中注入情感的真诚和真实,把表真提高到
一个超越一切的境界,同时也把理想的情愫铸入真实性之中,可以称之为“诗意的真实”。
二、当代的中国话剧及未来的方向当代的中国话剧在走向多元化以后,也不可避免地被
拉进了大众化的洪流。
“大众艺术把现实历史化,把历史戏剧化,把戏剧游戏化。
” 不
可否认,大众艺术的潮流带来的艺术通俗化,能够让大众更加贴近艺术,更加认可艺术。
反向地将刺激到艺术的发展,刺激艺术作品的创作。
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效应。
“会导致艺术生产从媚俗到创作主体的精神失落,造成艺术作品思想的贫乏,精神的空虚,趣味的低劣,个性的泯灭。
” 在大众艺术已经形成话语霸权的今天,真正独立的,自由的声音就更加
重要。
我们决不能放弃真正深刻的、高雅的艺术作品的创作。
使话剧的多元化格局继续保持,甚至形成更平衡的局面。
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不断创新才是维持戏剧生命的关键。
艺
术并不仅仅是反映时下的人类世界的。
一个足够优秀的艺术作品具有跨越时代的能力的。
这种作品往往具备连个特征:(1)抓住了人性的本质。
抓住了人性本质的艺术作品是隽永的。
比
如《俄狄浦斯王》,比如《哈姆雷特》……这些作品牢牢地把握住了人性的本质,所以它们历
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惊人的前瞻性。
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
具备惊人的前瞻性这是因为它敏锐地观察到了人类社会变迁的趋势,甚至是这些趋势还没展现出来之前的那一点点气息就足以让一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这个变革来。
这也是艺术这种高级意识形态在功能之一。
艺术和哲学并列,是人类对世界的现象的思考,对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思考。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征,创新在话剧创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可
以说是决定性的。
原本出于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创新就是作为目的而被置于重要地位的。
而在上述的特点中,创新能够让我们在挖掘人性的本质,在洞察人类社会的变化气息时会更加敏锐,更加有效,更加合理。
另外,我觉得话剧的发展,或者说整个艺术的发展,将不
再单纯是反映人性,寻找精神归宿一个主题,我觉得还有一个主题就是――就是唤醒人类的思考,让人们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独立的的思想。
让人们都能够有这样一种态度:所看所听的都是自己进行思考的素材,而并不笃信某一种观点,某一个信息。
如果艺术能够让人获得这样的思考能力,那么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了。
参考文献: [1]黄宗贤著.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原理[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