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患者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约束带使用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约束带使用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1.由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意外或有意解除约束带,导致各种管道及静脉通路脱出、致患者本人或他人受伤。
2.被约束肢体的损伤。
3.有暴力倾向的患者使用约束带期间可能引起骨折或肌肉劳损。
4.肢体挫伤或关节脱位。
5.被约束肢体麻木或刺痛。
预防及处理:
1.使用约束带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解释并填写“约束带使用同意书”,在可用可不用情况下,尽量不用。
2.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协助病人翻身,保证病人安全、舒适。
3.使用约束带时,固定须松紧适宜,其松紧度以能伸入1~2手指为宜。
4.应每2小时观察一次受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及感觉等,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每次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约束的时间。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03
确保约束工具 的尺寸、材质 和舒适度符合 要求
04
定期检查约束 工具的使用情 况,及时调整 和更换
规范操作流程
01
培训与考核:对操作人员进行专
业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熟练
02
操作前准备:检查设备、工具、
耗材等,确保齐全、完好
03
操作过程中:遵循操作规程,注
意细节,避免错误操作
04
操作后检查:对操作结果进行检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 防及处理
演讲人
01
保护性约束技术的重 要性
02 并发症的预防
03 并发症的处理
CONTENTS
1
保护性约束技 术的重要性
保护患者安全
保护性约束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患
01
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 保护性约束技术可以降低患者在
02
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保护性约束技术可以确保患者在
查,确保无误,并记录操作情况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详细解释保护性约束技术的 目的和作用
提醒患者注意保护性约束设备的使 用注意事项,如皮肤护理、饮食等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保护性约束设备, 避免不当操作
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及时反 馈使用过程中的不适和问题
3
并发症的处理
及时发现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病 情变化,包括生 命体征、意识状 1 态、肢体活动等
者康复
THANKS
汇报人:XXX
持续监测病情:在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患 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加强患者护理
1
2
3
4
5
6
密切观察患者 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并发症
加强患者皮肤 护理,预防压 疮等皮肤问题
常见专科病人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常见专科病人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约束带使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血液循环障碍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局部循环障碍→立即松解约束→评估伤情→更换约束部位→报告医生、护士长→活动肢体,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回流→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局部循环有无改善(如有改善,给予热敷、理疗如磁疗,烤灯照射等; 如局部循环无改善或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者请外科医生会诊处理)→记录局部皮肤情况→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皮肤破损、皮下淤血处理流程(1)约束致患者皮肤破损→立即松解约束带→更换约束部位→评估伤情→报告医生、护士长→局部涂擦0.5%碘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受压→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2)约束致患者皮下淤血→立即松解约束→更换约束部位→评估伤情→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加强局部观察→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床旁交接班。
(三)约束带松脱处理流程出现约束带松脱→查找原因→重新约束,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做好解释、宣教→加强巡视。
(四)肢体麻木、关节僵硬、骨折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关节僵硬相应症状→立即松解约束带→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查找原因→查看评估伤情→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如出现骨折,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危重患者翻身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坠床处理流程患者发生坠床→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后再搬动→取合适体位→检查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必要时拍X 光片)→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导管扭曲、脱出,引流液逆流处理流程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由医生确认处理方法并进行处理(普通患者的胃管和留置尿管可由护士重新置入)→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contents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介绍•常见并发症及风险•并发症预防措施•并发症处理方法•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规范建议•相关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目录01定义与目的保护性约束的操作流程包括评估、决策、实施和监测四个环节。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及配合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保护性约束。
2. 决策:医生、护士及患者家属共同决策,制定保护性约束方案,明确约束部位、时间及方式等。
3. 实施:遵循无菌原则,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使用适当的约束工具,如约束带、约束床等;在约束过程中,避免过度用力或长时间固定同一部位。
4. 监测: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及皮肤完整性,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适用对象及场景02软组织损伤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激烈反抗、意外摔倒等原因导致骨折等严重身体伤害。
骨折神经损伤身体伤害焦虑和恐惧抑郁和自卑抵触和反抗030201心理创伤医疗纠纷法律责任法律风险03在实施约束技术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流程。
在使用约束带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约束带是否合适、安全。
确保在实施约束技术前,对患者的评估和决策是正确的,避免不必要的约束。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保护性约束技术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医院应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知识竞赛,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
对于新员工和进修人员,必须进行相关的岗前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安全地实施约束技术。
提高操作技能与知识水平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医护人员应时刻保持对患者的关注,特别是在使用约束技术时,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医护人员在使用约束技术时,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如佩戴手套、避免过度用力等。
04身体伤害处理保护性约束导致的身体伤害保护性约束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可能导致患者身体受伤。
对于轻微的损伤,如皮肤划伤或扭伤,可以进行局部冷敷、抬高受伤部位等处理,避免局部按摩和热敷,以免加重伤情。
约束带的使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
(二)皮肤破损、皮下淤血
4.处理流程 1)患者皮肤破损→立即松解约束带→更换约束部位→评估伤情 → 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局部涂擦 0.5% 碘伏;若 发生溃烂、破损,则换药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干 燥,避免摩擦和 受压→安抚患者及家属→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 况→床旁交接班→科 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皮肤破损、皮下淤血
1.原因 1)未放保护垫或者护垫移位,局部皮肤受到摩擦,出现破损。 2)保护垫太薄,起不到保护作用。 3)保护垫粗糙,刮伤皮肤。 ( 4)约束带捆绑过紧,导致皮肤磨损或皮下出血。 5)在水肿或病变皮肤处使用约束带,指皮肤破损。 6)床单位班平整,不光滑,或约束肢体附近有锐利、坚硬的物 体, 躁动肢体与其发生碰撞、摩擦,导致 皮肤破损。 2.临床表现 约束部位疼痛,出现皮肤破损、 皮下淤血、瘀斑。
(四)四肢麻木、关节僵硬、骨折、神经损伤
1.原因 (1)约束肢体没有处于功能位。 (2)约束过紧。 (3)约束时间较长,肢体长时间未活动而出现肢体麻木和关节 僵硬。 (4)约束肢体过度伸张,躁动时引发骨折或神经损伤,尤其以 手肘 部骨折及臂丛神经损伤多见。 。
(四)四肢麻木、关节僵硬、骨折、神经损伤
2.临床表现 受约束的肢体麻木、 关节
僵硬、 活动障碍; 骨折者出现 受伤部位畸形、反常活动、骨擦 音或骨擦感、局部疼痛、局部肿 胀等;臂丛神经损伤 者出现肘 关节屈曲受限、上肢上举困难或 不能做背手动作,困难出现 “猿手” 、 “爪形手” 、 “垂腕征” 、 “方肩” 、 “翼状肩”等表现
(四)四肢麻木、关节僵硬、骨折、神经损伤
2)患者皮下淤血→立即松解约束→更换约束部位→报告医生、 护 士长→评估伤情→遵医嘱采取 相应措施(淤血严重者,24 小时 之内 给予冷敷,24 小时之后给予 热疗)→安抚患者及家属→加强局 部观 察→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 →床旁交接班。
患者保护性约束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患者保护性约束常见并发症
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病人保护性约束法并发症:
1.引起患者不良情绪
2.局部皮肤组织损伤
3.肌肉萎缩、关节活动障碍
二.预防措施:
1.告知患者或家属使用约束带的目的,清醒的患者须取得病人同意。
2.约束带松紧适宜并使用保护垫。
3.定时松解约束带,一般2小时松解一次,活动被约束肢体。
4.加强巡视,及时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三.处理措施:
1.对于清醒但不合作的病人,应认真聆听主诉,耐心解释使用约束带的必要性,取得病人的理解。
2.发现患者脉博异常、主诉疼痛、肢端变冷、苍白、麻木皮肤肿胀、破损时,应立即松开,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约束带的使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剖析
(四)四肢麻木、关节僵硬、骨折、神经损伤 3.预防 1)保持肢体及关节处于功能位。 2)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 3) 每 2 个小时松解约束带一次, 同时行肢体按摩; 做被动 ROM (关 节活动范围)练习,维持关节的活动 性。 4)掌握正确的约束方法,避免约束肢体过度伸张和牵拉。
(四)四肢麻木、关节僵硬、骨折、神经损伤 4.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关节僵硬、骨折、臂丛神经损 伤等相应症状→立 即松解约束带→立即报告医生、 护 士长→查看评估伤情→查看原因→ 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肢体麻木和关节教育者给予按摩和做被动 ROM 练习; 骨折者请骨科医生协助处理;神经损伤者给予理疗、功 能锻炼、针灸、按摩、推拿、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安 抚患者家属→ 观察病情并记 录→做好床旁交接班→如出 现骨折、 神经损伤等严重并 发症应科室讨论分析→按不 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皮肤破损、皮下淤血
1.原因 1)未放保护垫或者护垫移位,局部皮肤受到摩擦,出现破损。 2)保护垫太薄,起不到保护作用。 3)保护垫粗糙,刮伤皮肤。 ( 4)约束带捆绑过紧,导致皮肤磨损或皮下出血。 5)在水肿或病变皮肤处使用约束带,指皮肤破损。 6)床单位班平整,不光滑,或约束肢体附近有锐利、坚硬的物 体, 躁动肢体与其发生碰撞、摩擦,导致 皮肤破损。 2.临床表现 约束部位疼痛,出现皮肤破损、 皮下淤血、瘀斑。
(一)血液循环障碍 3.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肢体局部循环障碍→立即松解约束→评估伤情→更换 约束 部位→报告医生,护士长→活动肢体,局部按摩,促进血 液回流→安 抚患者及家属→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50%硫酸 镁溶液湿热敷肿胀部 位;理疗;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者请外科医 生会诊处理)→观察病情并 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 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医院护理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医院护理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什么是医院护理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医院护理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是指医院护士或其他护理人员使用各种方法和器械对患者进行限制和约束的操作,旨在保护患者的安全和防止其自伤或他伤。
这些操作通常用于无法自主控制行动、存在认知障碍或有高风险行为的患者,如老年人、精神疾病患者、昏迷患者等。
2.预防并处理护理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的并发症2.1原则上尽量避免使用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
在使用之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其使用的合理性,并获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同时,应尽量采取替代性的方法,如改善环境安全、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监护、使用特殊卧床器具等。
2.2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和频率。
对于使用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评估,确定是否继续需要使用,并根据患者的状况灵活调整使用时间和方式。
2.3注重护理操作的技术和方法。
在进行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时,护理人员应确保其操作正确、稳定,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损伤。
护士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使用各种保护性约束器械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并定期更新专业知识。
2.4定期观察和评估患者。
对于使用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和评估其病情变化和使用效果,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5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
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期间,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和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意见,并及时回应和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应提供相关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和应对这些操作。
2.6多学科合作。
针对使用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的患者,医院应建立多学科的协作机制,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社工等,共同制定和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
3.结语医院护理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和促进其康复,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因此,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之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并确定其使用的合理性,同时加强相关护理操作的技术培训和多学科合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
约束带使用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页眉内容
约束带使用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1.由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意外或有意解除约束带,导致各种管道及静脉通路脱出、致患者本人或他人受伤。
2.被约束肢体的损伤。
3.有暴力倾向的患者使用约束带期间可能引起骨折或肌肉劳损。
4.肢体挫伤或关节脱位。
5.被约束肢体麻木或刺痛。
预防及处理:
1.使用约束带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解释并填写“约束带使用同意书”,在可用可不用情况下,尽量不用。
2.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协助病人翻身,保证病人安全、舒适。
3.使用约束带时,固定须松紧适宜,其松紧度以能伸入1~2手指为宜。
4.应每2小时观察一次受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及感觉等,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每次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约束的时间。
页脚内容1。
约束带的使用约束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二)皮肤擦伤
【临床表现】 约束部位(尤其是手腕、脚踝、腋下等部位)皮肤出现刮擦、发红、 破皮。
【预防措施】 1.约束前尽量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争取患者的配合,避免其挣扎。 2.在约束部位垫一定厚度的软棉布。 3.注意约束的松紧度,尽量减少被约束肢体的活动度。
【处理措施】 1.根据患者病情,尽早松解约束。 2.交待患者勿抓、挠。对于皮肤擦伤部位,用0.5%聚维酮碘溶液外涂 ,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 3.若发生溃烂、破损,则换药处理。
科 内 案 例(二)
案例介绍:
患者,男,脑出血,手已约束,有吸毒和贩毒 史,护士忙于隔壁床治疗,患者因躁动将脑室引流管 拔出,导致引流管与外界相通约十多分钟,造成颅内 感染,病人病情加重转入ICU,病人家属不满,拒付 医疗费用。
事件原因分析:
(1)患者躁动,虽采取约束措施,但护士未按时巡视检查,未 检查约束带松紧是否合适、约束患者器具是否安全、约束措 施是否恰当。 (2)护士忙于其他病人时,未及时排查该患者安全隐患。 (3)护士及医生应急能力差,未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4)护士、医生评估患者不全面,未重视患者的吸毒史。 (5)科室缺乏相关知识培训。
约束带使用
1.医生或护士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患者行为的情况时 ,医护之间要及时相互沟通,由医生下达临时医嘱,医嘱 注明限制患者行为持续时间,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若限制患者行为的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医生必须对限 制患者行为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护 士遵医嘱在采取约束患者行为前,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要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约束患者的必要性,约束患者的方法、 开始时间和可能持续的时间、约束患者后可能出现的意外 情况、拒绝约束患者可能造成的后果、家属如何配合等, 并征得患者家属的口头同意。 3.护理人员对上约束带或采取了约束行为措施的患者,在 护理记录单中要有记录。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
VS
案例二
患者因躁狂症状入院,医生在使用保护性 约束技术时,发现患者出现了血液循环障 碍。医生及时调整约束方式,减少约束时 间,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改善血液循环。 同时,医生加强观察,定期检查患者生命 体征,确保患者安全。经过治疗,患者血 液循环障碍得到改善,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
分析并发症对病人的影响及对医疗工作的挑战
完善医疗设备与器材管理
确保所需的医疗设备和器材符合规范要求,防止因设备和器材问 题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对未来医疗工作的展望与期待
创新医疗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将更加 智能化、微创化和个性化。医生们应积极探索新的医疗 技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医疗理念 和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在保护性约束 技术操作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及时处理伤口和感染
如出现伤口或感染,应及时进行处理,如消毒、换药等。
02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 处理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1 2 3
皮肤破损
由于患者不断挣扎导致皮肤破损,应立即停止 操作,对破损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可涂抹红霉 素软膏预防感染。
肢体麻木或肌肉萎缩
由于长时间固定姿势导致肢体麻木或肌肉萎缩 ,应适时帮助患者更换姿势,避免长时间固定 同一姿势。
提高患者满意度
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满足患者 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THANKS
感谢观看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的并发症对病人影响较大,可能导致身体损伤、心理创伤等。对于身体损伤,如 压疮、血液循环障碍等,可能导致患者痛苦、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对于心理创伤,如恐惧、焦虑 等,可能影响患者对医疗工作的信任度和依从性。
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第一节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出血【预防措施】1、注射部位正确。
2、注射后按压规范。
【处理措施】1、按压注射部位,更换部位重新注射。
2、擦净血迹,安抚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
【处理流程】拔针后针口出血→按压→更换部位注射→擦净血迹→观察病情二、硬结【预防措施】1、熟练掌握注射方法,注意进针技巧。
2、经常注射者,制定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
3、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皮肤消毒。
【处理措施】50%硫酸镁湿热敷;云南白药用食醋调成糊状涂于局部等。
【处理流程】皮下硬结→报告医生→处理(外敷等)→记录→观察病情第二节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局部硬结感染【预防措施】1、加强无菌操作。
2、粉剂的药物溶解完全。
3、更换注射部位。
【处理措施】1、硬结处可用土豆片或50%硫酸镁外敷。
2、必要时用红外线照射。
3、局部感染者遵医嘱使用抗菌素。
【处理流程】⑴皮下硬结→报告医生→外敷→红外线照射→记录→观察病情⑵局部感染→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记录→观察病情二、出血断针【预防措施】1、选择质量保证的注射器。
2、注射时注意避开浅静脉。
【处理措施】1、发生穿刺针眼处出血,可用消毒棉签压迫局部止血,一般2-3分钟即可。
若注射器回抽出血液,立即拔出针头并按压至出血停止。
2、发生针体断裂,使患者保持安静,护士用手固定断针处皮肤,血管钳拔出断针。
【处理流程】⑴针眼处出血→消毒棉签按压→回抽注射器有血→立即拔针→按压→观察病情⑵针体断裂→保持患者安静→固定断针处皮肤→报告医生→拔出断针→记录→观察病情三、周围神经损伤【预防措施】1、熟练掌握注射技术,注射部位正确。
2、关注病人的主诉。
【处理措施】1、红外线或电磁波照射、按摩、理疗等处理。
2、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处理流程】报告医生→理疗→遵医嘱给药→观察病情→记录四、过敏反应【预防措施】1、注射前询问有无过敏史。
2、注射后观察30分钟。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一、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并发症:窒息;吸入性肺炎;口腔粘膜损伤;口腔及牙龈出血。
2、预防措施:(1)协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头偏向一侧。
(2 )擦拭用棉球不可过湿,擦洗前拧干棉球。
(3)操作前后要清点棉球个数。
(4 )擦拭时夹紧棉球,每次只能夹一个棉球。
(5)对于清醒病人操作前应询问病人有无假牙,昏迷病人操作前应检查牙齿有无松脱。
(6)昏迷病人禁漱口。
(7)操作过程动作轻柔,操作时棉球包紧止血钳,不要使血管钳与口腔粘膜直接接触。
(8 )选择温度适宜的漱口液。
(9)正确使用压舍板、开口器,不能使蛮力。
(10 )擦拭舍及软腭处不能碰咽部,以免引起恶心。
3、处理措施:(1)如病人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的清除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发生口腔粘膜损伤,应选择合适的漱口液,遵医嘱对症处理(3)出现口腔粘膜和牙龈出血者,应局部止血,有全身疾病者,遵医嘱行全身治疗。
二、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并发症: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疼痛。
2、预防措施(1)操作前严格查对各种药物及用物有无破损、变质等,查有效期,输液前严格检查输液器各部位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输液时排尽输液器及针头的空气。
(2)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该选用较粗的血管,原则上避免在瘫痪肢体上输液。
(3)合理用药,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4)严格遵医嘱和病情调节输液滴速。
(5)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如需加压输液,应有专人守护。
3、处理措施(1 )对于发热反应轻的病人,减慢输液滴速,注意保暖。
(2)对于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3 )对于严重的发热反应,应停止输液,对症处理。
并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行化验检查。
需继续输液者,更换输液器具及液体,重新穿刺。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05
结论
总结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的效果
1 2
降低患者受伤风险
通过正确的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可以显著降 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意外受伤的风险,减少医 疗纠纷。
提高减轻患者的痛 苦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3
提升治疗效果
通过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可以更好地控制患 者的身体状况,使治疗更为有效和安全,提高 治疗效果。
定期进行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培训,加强医务人员对操作规程和预防措施的学习 ,提高预防意识。
提高操作技能和规范性
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的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方法,包括评估 、操作技巧、固定方式等,提高操作技能。
遵守各项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规范,如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 、正确固定位置、合理约束时间等,确保操作规范性。
合理选择约束工具和部位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体位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工 具和部位,如成人可使用绑带、儿童可选用约束手套等。
避免在有创伤、炎症、骨突起等部位进行约束,以降低皮 肤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做好约束记录及观察
对患者进行约束后应做好记录,包括约束原因、时间、部位、解除约束时间等, 以便追踪观察。
在约束期间加强观察,注意患者的皮肤颜色、血液循环等情况,如出现不适或异 常反应,应及时处理。
04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措 施
呼吸系统并发症处理
总结词
对于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呼吸系统并发症,需 要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以避免病情恶化。
详细描述
应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深度、是否有痰鸣 音等。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约束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吸氧、吸痰等。
本操作规程旨在明确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 理流程,为护理人员提供操作指引。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xx年xx月xx日•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概述•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的风险与挑战目•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的未来发展与展望录01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概述保护性约束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对有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风险的患者采取的一种限制其自主活动的措施。
定义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继发性伤害,并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目的保护性约束技术的定义适用人群适用于有跌倒、攻击行为、自伤等风险的患者,特别是精神科、急诊科、老年科等的患者。
适用情况当患者病情需要时,医生或护士可采取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的应用范围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性约束技术。
评估告知操作规范观察在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获得其同意。
在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应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实施保护性约束后,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2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评估约束部位皮肤状况在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包括是否有皮肤破损、炎症、过敏等情况,以确保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和方式。
预防约束部位皮肤破损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要,选择材质柔软、透气性好、大小合适的约束工具,如柔软的约束带或支撑垫,以减少对皮肤的压迫和摩擦。
定期检查和调整约束在实施约束的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约束部位皮肤的状况,以及约束工具的紧度和舒适度,及时调整约束工具的位置和松紧度,以避免皮肤破损。
预防肌肉骨骼损伤评估肌肉骨骼状况01在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对患者的肌肉骨骼状况进行评估,包括是否有肌肉骨骼疾病、骨折等情况,以确保选择合适的约束方式和体位。
选择合适的约束体位02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约束体位,如平卧位、侧卧位等,以减少肌肉骨骼的负担和损伤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患者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约束技术是指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顺利进行,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的需要,使用各种约束用具将患者身体的某个或几个部位固定制动的方法。
根据约束部位的不同分为手约束法,肢体约束法,肩部约束法,全身约束法。
约束法适用于没有自控能力,相应的理解力,不合作的患儿,某些意识障碍者,有跌倒坠床高风险者,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患者,严重行为紊乱,兴奋躁动,自伤杀人伤人的精神病患者。
临床上常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或治疗的需要而将某些特殊患者予以约束制动,可能只需约束某一个部位,也肯能同时约束两个或以上部位。
手约束法是为了避免抓伤皮肤,防止引流管被拔出,使用五指不分开的手套将患者双手固定的方法,主要用于自控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够的患儿。
肢体约束发是使用约束带或特制的约束用具将患者四肢固定,以保证患者及其他周围的人员和物体的安全,保证治疗和护理顺利进行的方法,主要用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兴奋躁动有伤人行为或企图的精神病患者,经反复劝说也不能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精神病患者。
肩部约束法一般与四肢约束法同时使用,主要用于约束四肢后还是躁动厉害,不合作而影响治疗及护理的患者。
全身约束发主要用于患儿的约束。
约束技术可能用于的并发症包括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
皮肤擦伤,血运障碍,关节脱位或骨折,牵拉性臂丛神经受损,压疮,疼痛等。
一、患者及家属焦虑,紧张,恐惧
(一)临床表现
1、患者极不配合,吵闹反抗,挣扎抗拒约束。
2、家属表示不理解责备工作人员,甚至自行松解约束。
(二)预防措施
1、约束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知情同意及解释工作呢,告知患者及家属约束的目地是为了保护患者,取得家属的配合。
2、严格执行约束的相关制度,严禁采用约束法惩罚患者;对不合作及有精神病患者要现予以警示,无效者再予以约束;实施约束时要态度和蔼。
(三)处理措施
1、评估患者及家属心态与合作程度,及时予以解释,尽量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患者约束后要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评估患者情况,及时松解约束。
3、必要时由医生协助解释工作或遵医嘱使用药物稳定患者情绪。
二、皮肤擦伤
(一)临床表现
约束部位(尤其是手腕、脚踝、腋下的部位)皮肤出现刮擦、发红、破皮。
(二)预防措施
1、约束前尽量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争取患者的配合,避免其挣扎。
2、在约束部位垫一定厚度的软棉布。
3、注意约束的松紧度,尽量减少被约束肢体的活动度。
(三)处理措施
1、根据患者病情,尽早松解约束
2、交代患者勿抓,扰。
对于皮肤擦伤部位,用于0.5%聚维酮碘溶液外涂,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
3、若发生溃烂,破烂,则换药处理。
三、关节脱位或骨折
(一)临床表现
受伤关节或肢体疼痛、肿胀、活动障碍。
(二)预防措施
1、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对情绪特别激动,反抗强烈者可暂缓执行约束,并邀请患者信赖的人给患者解释,尽量稳定患者情绪,争取患者配合。
2、掌握正确的约束方法,避免用力过猛。
3、及时评估约束部位的关节及肢体活动。
(三)处理措施
1、一旦发现异常,充分评估约束部位的关节及肢体活动,立即报告医生。
2、交代患者及家属受伤部位制动。
3、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
四、牵拉臂丛神经受损
(一)临床表现
1、肌皮神经受损肱二头萎缩,关节屈曲受限。
2、肘正中神经受损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示指及中指不能屈,拇指不能做对掌运动;拇指、示指、中指远节感觉障碍最明显;鱼际肌萎缩,手掌变平坦,形成猿手。
3、尺神经受损屈腕力减弱,环指和小指的远节不能屈;小鱼际萎缩变平坦,拇指不能内收;骨间际萎缩,掌骨间出现深沟,各指不能相互靠拢;各掌关节过伸,第
4、5指的指间关节弯曲,形成“爪形手”;手掌、手背内侧缘感觉丧失。
4、桡神经受损前臂伸肌瘫痪,不能屈腕,伸指,抬前臂呈“垂腕症”;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的“虎口区”皮肤最为明显。
5、腋神经损伤三角肌瘫痪,肩关节外展幅度变小或不能外展,三角肌皮肤感觉障碍;若三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隆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肩”畸形。
6、胸长神经受损前锯肌瘫痪,表现为“翼状肩”,上肢上举困难,不能做梳头动作。
7、胸背神经受损不能做背手动作。
(二)预防措施
1、约束前向患者告知,尽量争取配合,避免用力挣扎牵拉。
2、掌握正确的约束方法,避免用力过猛,肌体约束于功能位。
3、评估患者病情,及时松解约束,尽量避免长时间约束患者。
4、需长时间约束者,定期松解,活动肢体。
(三)处理措施
1、理疗,电刺激疗法,红外线,磁疗。
2、功能锻炼,并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等。
3、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复合维生素B等。
4、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功能恢复情况。
5、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五、肢体血流回流障碍
(一)临床表现
约束部位以下皮肤青紫,肿胀,感觉麻木,疼痛,严重者发生坏死。
(二)预防措施
1、约束时用多层软棉布垫。
2、约束后多巡视患者约束的松紧情况,避免因患者过度挣扎而致约束过紧。
3 、评估患者病情,及时松解约束,避免长时间约束患者。
4、需长时间约束者,定时松解,活动肢体。
(三)处理措施
1、立即松解约束,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2、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肿胀部位。
3、局部按摩,理疗等。
4、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请外科医生协助处理。
5、密切观察,记录病变部位皮肤情况。
6、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六、压疮
(一)临床表现
受压部位皮肤压痕,疼痛,破溃。
(二)预防措施
1、约束时用多层软棉布垫。
2、评估患者病情,及时松解约束,避免长时间约束患者。
3、需长时间约束者,定时松解,活动肢体,变换约束体位与方法、并按摩受压部位。
4、保持皮肤及床单清洁干燥。
(三)处理措施
1、松解约束或更换约束部位与方法。
2、皮肤未破损的受压部位给予局部按摩,涂抹赛肤润。
3、皮肤破损者换药处理。
七、疼痛
(一)临床表现
患者自觉约束肢体疼痛或制动肢体疼痛,甚至感觉全身疼痛,松解后不能活动自如。
(二)预防措施
1、做好解释与安抚工作,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这一保护性的干预措施。
2、避免长时间约束患者。
3、避免约束过紧。
(三)处理措施
1、评估疼痛是否发生关节脱位或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如有关节脱位或骨折,暂停活动。
2、松解约束后,在工作人员保护下逐步活动肢体,以免产生剧烈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