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世系

合集下载

夏姓典故

夏姓典故

夏氏系承夏禹望出会稽高阳
夏,顾名思义,是夏禹的后裔;夏侯,史有明载,也同样是这位上古贤君的子孙。

两个姓氏,一单一双,实际上却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

《姓纂》记载说:“夏后氏之后,以国为姓。


《姓谱》说:“夏侯,复姓,本姒姓,夏禹之裔。

周武王立,封夏裔于祀;后祀为楚灭,简公弟佗奔鲁,鲁悼公以佗为夏后,爵为侯,因以夏侯为氏”。

《唐书宰相世系表》也指出:“出自姒姓,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至简公,为楚所灭,弟佗奔鲁,鲁悼公以其夏禹之后,给以采地为侯,因以为氏焉,后去鲁之沛,分沛为谯,遂为郡人。


这两段记载明白指出,夏侯氏是分自周朝初年“以奉夏祀”的杞国,而夏姓则与杞氏谊属兄弟,统统都是夏禹的后裔,则夏侯与夏氏系出一源的亲戚关系,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清楚万分。

唯一的分别,是夏氏得姓较早,而夏侯氏得姓稍后罢了。

在过去的两三千年以来,夏氏的历史名人相当不少,他们的杰出表现,的确无愧为大禹的后裔,使这个大家族所享的盛誉历久不衰,也为一部中华历史,益增光辉。

夏氏成名早在先秦时期,当时,卫国曾出过一位名震遐迩的大力士夏育,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呢!另外,在荆轲刺秦王之时,也有过一位名叫夏无且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提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

依照该书的记载,秦始皇在保住了生命之后,论功行赏,曾经赏赐两百镒黄金给夏无且。

汉代以后,夏氏的表现更加出色,譬如,光武帝时的夏恭,就是一位大名鼎鼎,备受后人敬仰的了不起学者。

根据历史的记载,夏恭是当时一位最负声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至一千余人,桃李满天下,他的声名也传遍天下。

¤:此符号代表非标准汉字,恕无法显示。

夏朝历代帝王世系谱

夏朝历代帝王世系谱

夏朝历代帝王世系谱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

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

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癸(桀)1、姒启(前2057年~前2019年)在位39年。

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2、太康(前2018年~前1990年)在位29年。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

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

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3、仲康(前1989年~前1977年)在位13年。

仲康,太康的弟弟。

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

4、相(前1976年~前1949年)在位28年。

姒相,仲康的儿子。

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后来的40年间为后羿等篡权。

5、少康(前1908年~前1888年)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遗腹子。

姒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

姒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明君。

历史大全网6、杼(前1887年~前1871年)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

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

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7、槐(前1870年~前1845年)在位26年。

槐,杼的儿子。

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8、芒(前1844年---前1787年)在位58年。

芒,槐的儿子。

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9、泄(前1786年~前1765年)在位22年。

夏氏家族史

夏氏家族史

夏氏家族史夏:上古时大禹治水有功,并且德高望重,于是舜帝就将帝位让给禹。

大禹后来将帝位给了儿子。

大禹儿子叫启,启建立了夏朝。

西周初年禹王东楼公被封于杞邑。

没有被封的一些王族,就以夏朝的夏字作为姓,世代相传。

又有一支夏姓,是春秋时陈国的一位叫子夏的公子的后代,子夏的孙子叫夏征舒。

夏姓的先人还有如:〔夏无且〕秦始皇的医生,有人想刺秦皇时,夏无且挺身保护,立了功。

〔夏统〕晋朝人,自小贫困,但孝敬老人。

他看人不起做官的和他们身边的歌女。

〔夏寅〕明代学者,他说一生人不读书可惜。

等闲过可惜,败坏人格更可惜。

一、来源有三1、出自姒姓。

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妫为姓。

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

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3代,16王。

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有以国为氏,称为夏氏。

2、出自姒姓。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

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

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3、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

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

史称胡公满、陈胡公。

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

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二、迁徙分布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散居尤为广泛。

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

如夏征舒传至4世孙夏区夫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山东东部)为大夫。

夏朝世系顺序在位时间一览

夏朝世系顺序在位时间一览

夏朝世系顺序在位时间一览夏王朝先祖为颛顼高阳氏。

颛顼的后裔鲧是唐尧政权六任帝姜密的大臣,受封于崇邑(今河南洛阳市嵩县北),号称崇伯鲧。

崇伯鲧娶修己氏女子女志为妻,生下了儿子姒禹。

帝密35年辛卯(前2130),司空姒禹(大禹)治水凯旋,都城百姓欢声雷动,大家夹道欢迎治水英雄入城。

禹入朝拜见虞舜,并献上自己亲手绘制的九州图。

公元前2089年,姒禹已经完全控制了朝政,帝舜有虞氏政权第2任帝姚美叔卒于美叔18年庚寅(前2071),姒禹正式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夏(中国历史上首个奴隶制王朝,公元前2070—前1601年。

传19王,记471年)。

夏朝中国版图夏王姒禹(公元前2070—前2061年。

姓姒,名禹,又称戎禹、崇禹、伯禹、大禹,字文命,号高密。

夏王朝首任王。

系黄帝的后裔,先祖为颛顼高阳氏,父崇伯鲧,母修已氏首领女狄)—夏王姒启(公元前2061—前2052年。

又名开)—夏王姒太康(公元前2052—前2048年)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

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有穷氏部落趁机西进。

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即后羿)。

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

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

随之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

史称“太康失国”。

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

但事实上国事全由羿来治理。

此举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满。

其中主持天象活动的和氏与羲氏公开反对。

羿派胤率兵讨伐羲和二氏,在战中取胜。

夏朝各氏族分布图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

随后投奔与夏同姓的斟鄩、斟灌二氏。

从此,羿独承王位。

羿好射猎,不善治理,得权后,他像太康一样,好狩猎而荒废国事。

他废弃武罗、伯困、龙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不孝子弟寒浞。

寒浞年少时因造谣惑众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后被有穷氏首领羿收养,成为有穷氏的一员,得到重用。

寒浞势力日益强大,后来趁羿在外射猎的机会将羿及其家人杀掉,霸其权、夺其妻,生下豷、浇二子。

夏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夏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夏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4位。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夏氏人口约468万,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39%。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夏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夏姓姓氏源流1、出自姒姓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姒为姓。

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

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4代,17王。

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氏。

2、出自姒姓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

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

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3、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

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

史称胡公满、陈胡公。

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

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4、改赐姓或其他台湾土著哈也湾氏改姓夏;明时元人齐噜台被赐名夏贵;土家、蒙古、回、满等族有夏姓。

少数民族中的夏姓回族中的夏姓据说取自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从西方来泉州定居,后应聘主持清真寺教务的夏不鲁罕丁名字的首音。

当时,夏不鲁罕丁被人们推崇为“摄思廉(伊斯兰教)夏(长老)。

”故又说,回族中的夏姓是从夏不鲁罕丁的教务等称“夏”而来。

另,明永乐年间来中国的苏禄东王守墓人夏乃马当,在当地生息繁衍,遂成了山东德州北营夏姓回民之先祖。

在江苏镇江,有《明德堂夏姓》。

夏姓“原有老谱,清咸丰年间,在原籍扬州被毁,民国五年(1916年),由镇江、南京始祖中医师子衡公重纂,序文中有我族自前明人关以来定居扬州,堂开明德,已有五百年光景,历传三十世之谱的记载。

夏世系研究(5)

夏世系研究(5)

夏世系研究(5)文献中“后羿代夏”的原型乃当时商与东夷的战事。

《竹书纪年》显示“太康~中康~相~少康”阶段[1] 和“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阶段[2] 均与东夷有频繁的接触。

“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表明迫于东夷族的军事威胁,商王朝的都城被东夷族占据。

夏后中康时“废时乱日”与夏后胤甲时“十日并出”共同指代当时东夷的军事威胁。

“十日并出”是东夷的神话传说,与后羿射日的传说相合。

从商王朝放弃长期经营的亳,迁居隞,很快北上迁都相,旋即又迁都邢的情况来看,中商时期的商可能在与东夷的战事中略占下风,出现“殷复衰”的情况,这或许也是晚商战略收缩专营东土的原因。

商王戔甲离开郑洛地区北上迁都相,旋即祖乙便迁往邢,“河亶甲居相”之事尤显仓促。

《说文解字》:“戔,贼也。

徐锴曰:“兵多则残也,故从二戈。

”“贼,败也。

”商王名曰“戔甲”,其时战事不利局面亦可一窥。

《史记·夏本纪》和《书序》中“胤往征之”的事件原型也是商王戔甲将统治中心从郑洛地区转移到豫北冀南地区的重大事件。

夏后少康的原型是商王祖乙。

《说文解字》:“少康,杜康也”,“杜”系“祖”而来。

祖乙迁邢后“殷复兴”,殷墟卜辞称其为中宗,此乃少康中兴复国之事件原型。

至于现世阶段的夏后氏世系,也早有学者提出质疑。

崔述先生曾经怀疑“孔甲则又与商诸王之号相类,岂商之取号于甲乙已彷于此与?”[3] 陈梦家先生认为夏后“芒”、“槐”、“不降”、“履癸”的名字可能是商先公先王演化而来,“夏商两代各十四世,而殷之报乙报丙报丁示壬,仅存庙号,无由知其私名,外此十世与夏世相合者七。

”[4] 顾颉刚先生认为“桀是在古书中最早出现的夏代之王,相大约是商祖相土的分化,他原是‘四征不庭’的贤君。

杼的来源虽不可确知,但似与越民族有相当的关系;在《国语》里看,杼是夏的一个中兴之主,同商族的上甲微,周族的高圉太王差不多。

孔甲大约是商王祖甲的分化,关于他的故事,大部分是西汉人所造。

夏氏世系

夏氏世系

夏氏世系1世大禹、5世少康(夏朝)、6世无余(夏朝)、37世东楼(周朝杞侯)、53世育(战国)、77世无且(秦朝)、82世宽(汉朝)、89世恭(东汉)、93世馥(东汉)、104世统(晋朝)、124世竦(北宋)第三章夏禹王至夏原吉1世祖:夏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父鲧,母女志。

唐尧时,鲧奉命治水,他用“堕高堙庳”之法,治九年无成,击于羽山。

舜即位,命禹为司空,继父治水。

禹聪明能干,办事周密勤谨,仁爱可亲,通达守信。

禹治水十三年,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降服水患。

大禹治水,有功于民,德授舜禅,选举为王,建立夏朝,故称夏禹,其后裔遂以国而姓夏,千秋不改,禹即为夏姓始祖。

禹即位后,平三苗之乱,四方归之,辟土以王。

“禹会诸候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铸九鼎以象九州。

禹在位四十五年,建都阳翟,东巡狩于会稽而薨,葬于会稽山。

禹娶涂山氏,生子:长启、次峰(宰、辛)、三罕(壬、空)、四明高(癸)、五林太(甲)、六庶余。

2世:夏启:禹之子。

禹原定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改以伯益继之。

禹死后,启夺回政权,继天子之位。

启举行“钧台(今河南禹县)大会",召集各贵族首领大摆宴会。

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开创了世袭制。

启在位二十九年。

建都阳翟,后迁安邑。

启娶有仍氏,生子:长太康、次仲康;娶有扈氏生子,柯太、珠风、株康、武观。

3世:太康:娶尹祁氏,生子:杼良,迁都斟郡(今河南晏师),在位二十九年。

太康接位后,生活荒淫,放松朝政,常外出打猎数月不归,被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夺权,太康失国。

由于夏禹治水威望高,各诸候国拥仲康为夏王。

后羿之亲信寒浞收买羿的家奴杀羿自立。

仲康仍无能恢复夏国规模。

仲康死后,子相继位为夏王,得到诸侯国的拥护,夏王室势力有所发展,迁都帝丘。

寒浞有两子一名浇(傲ao),一名猹(意yi),两子攻打斟灌氏,又猛攻帝丘,帝相被杀。

相之妻有/f73氏后婚危急中从城墙小洞爬出逃到后家,生下相之遗腹子少康。

夏氏春秋解读

夏氏春秋解读

夏氏春秋解读一、渊源据史料及相关族谱,夏姓起源主要有三,其一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夏禹是儿子启建立夏朝,夏王族有以国为氏的,称夏氏;其二出自夏禹的后裔东楼公,鲁悼公封东楼公后裔佗为侯,赐采邑,称为夏侯(复姓),其后以夏为氏;其三出自妫姓,以字为氏,春秋时陈宣公的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夏为氏。

秦以前,夏氏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

晋代后,夏氏后裔大批南迁。

宋末元初,夏氏后裔自浙江绍兴入福建宁化,后迁长汀。

明末,夏国钦迁梅县程江开基。

二、郡望会稽郡三、堂号会稽堂、双应堂、平水堂四、门联赋传流水;源溯涂山。

名联四皓;望并三宗。

会稽世德;清溪家声。

涂山启瑞;梁国授徒。

真宰相器;有大臣风。

五经开国文臣首;七世同居孝友家。

聪听祖考之彝训;先知稼穑之艰难。

五、家训祭祖心诚,居安思源,重德重才,勤俭持家,教子学贤,敬业上进,爱国爱乡,和睦邻里。

——《夏氏家训》(客家古邑家训)六、名人夏圭,字禹玉,浙江杭州人。

南宋杰出画家,后以山水著称。

他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

他的山水画师法李唐,又博取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喜用秃笔,下笔较重,老苍雄放,构图多作半边或一角之景,时称“夏半边”。

传世作品有《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雪堂客话图》等。

夏原吉(1367-1430),字维喆,湖南湘阴人。

明初重臣,以诚笃干济为明太祖朱元璋所重。

建文时任户部右侍郎,任内政治清明,百姓皆悦服。

明成祖时委夏原吉以重任,与蹇义并称于世。

成祖后又相继辅佐仁、宣二宗。

夏原吉五朝为官,特别是在明仁宗、宣宗时期,处心竭力辅佐朝政,尽心尽责,鞠躬尽瘁。

夏原吉一生政绩卓著,德才兼备,深受百姓的爱戴和皇帝的器重,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臣。

平昌夏氏长石板(荔枝照灯村)一支世系图

平昌夏氏长石板(荔枝照灯村)一支世系图
平昌县夏氏家族荔枝照灯村夏家梁分支世系表









时 (明)

夏精忠 夏玮 夏仲元 夏朝贤 夏正文 夏云祥
夏云青
夏正连 夏云梯
夏朝苑 夏正纪 夏云芳
夏云星
夏正禹
夏朝殷 夏正明 夏云晟
夏正祥 夏去泰
夏云西
夏正相
夏三元 夏朝鼎 夏正茂 夏云贵
夏云冠
夏朝珍 夏正纲 夏云寿
夏奇凤 夏长禄 夏时忠
夏云德
(张学 善)
夏修信 夏奇权 夏长铁
夏奇恒 夏长城
夏云富 夏洪照
夏洪珍
夏正忠 夏云龙 夏洪熙 夏焕文 夏修达 夏奇官
夏奇信 夏长科 夏林 夏茂祥
夏修道
夏修进 夏奇鼎 夏长翠
夏长奎 夏明宇
夏长洪 夏天
夏奇丰 夏长吉 夏明杰
夏明伟
夏长芹
夏鼎文 夏修禄 夏奇良
夏修爵 夏奇福 夏长兴 夏明坤
夏长金 夏灵华
夏青山
夏裳文 夏云秀 夏洪登 夏贵文 夏朝猷 夏正新 夏云 夏云森 夏云晶 夏正春 夏云轰 夏正玺 夏云晖 夏云昕 夏天元 夏朝俊 夏正富 夏云陛 夏洪林 夏龙文 夏云际 夏洪春 夏朝谟 夏正伦 夏云程 夏洪恩 夏湛文
夏涣文 夏汝文 夏海文 夏衍文 夏正国 夏云先 夏洪泽 夏喜文 夏修和
夏修德 夏奇璋 夏长贵
夏长俊 夏明清
夏奇寿 夏长富 夏明阳
夏长华 夏明海
夏长军
夏修福 夏奇笃 夏波
夏晓
夏奇强 夏长军
夏长兵
夏修学 夏奇义 夏长明
夏小梅
夏小菊
夏小林
夏灿文
夏云凤 夏洪洲 夏尚文 夏修远

夏朝君主世系图,共传14代17王(根据《史记》整理,脉络清晰)

夏朝君主世系图,共传14代17王(根据《史记》整理,脉络清晰)

夏朝君主世系图,共传14代17王(根据《史记》整理,脉络清晰)夏朝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中央王朝。

其君主为姒姓,所统领的夏族曾是黄河中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始部落,世代与黄河打交道,夏族的首领鲧gǔn曾因治河不成被舜处死。

后来鲧的儿子禹继承其父遗志,在对各地山川道路进行测绘的基础上采用疏导之法消除了水患,禹因此被舜确立为继承人。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灭掉了依靠禅让制度被确立为首领的益。

这样,“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就被王位传子的世袭制取代,作为一个王朝,夏在启确立了新兴的传子制度后应该才算真正建立。

夏代文字目前还未发现,但在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刻划符号,刻划符号虽然是独立发挥作用的纪事符号,但其与早期文字颇有渊源,且紧随夏之后的商朝已有相当成熟的文字,所以夏代已有文字是完全有可能的。

根据《史记·夏本纪》、《竹书纪年》等古籍文献的记载,可清晰勾勒出夏王朝的君主世系和其发展脉络。

夏朝早期的历史是极其混乱的,经历了失国、对立和复国等一系列血腥复杂的争斗。

太康是夏启之子,与其父同属只知纵情享乐而不恤民事的昏聩之君,终落了个被后羿驱逐身死的凄凉下场。

后羿是有穷氏首领,尤善射箭,其在赶走太康后,“因夏民以代夏政”。

此举表明虽然夏王朝确立了新兴的传子制度,但古老的民主传统仍有其强大势力和影响力。

后羿代夏政后,不仅终日沉湎于狩猎娱乐,而且将政事尽皆委任给谄媚之徒寒浞zhuó。

寒浞以伪装善变为能事,将后羿杀而烹之后又霸占其妻室。

正当有穷氏上层发生激烈的权位更迭之际,太康之侄姒相联合同姓诸侯斟寻,开始恢复家族势力。

如此,立志重夺国政的夏后氏遭到了野心勃勃的寒浞的残酷镇压,姒相身死,而与之结盟的斟寻、斟灌两氏亦被剿灭。

寒浞似乎已经独掌天下,但隐患已然生根发芽。

夏后氏的姒相身死时,其身怀六甲的妻子缗从墙洞逃脱,并诞下少康。

少康身居有虞氏的纶地,以“一成田地(方圆三十里)和一旅民众(五百人)”广施德义,并积极谋划复国。

夏朝帝纪之世系图

夏朝帝纪之世系图

夏朝帝纪之世系图任寿食黍之子,娶少昊之裔孙女修为妻,生子骆明。

骆明任寿之子,居陕西秦岭之骆谷。

生子二,长子白马、次子骆格。

其子孙以骆为氏,奉骆明为骆姓始祖。

白马骆明长子,名氐,号白马氐,娶有易氏之女,居于崇,因长于帝,生子故名崇伯鲧,纵瓷顽,世无俦匹,时比之梼杌忧之。

骆明之子,字熙,随父号白马,尧时洪水泛滥,治水徒劳无功,被殛死于羽山,化为黄龙。

娶白马羌之女,复娶有辛氏之女修己(女喜),见有流星贯昴梦接而意感有孕,十四月,又吞神诛薏苡,至岁二月,生夏禹于石纽乡。

修已胸坼而文成命字,是号文命。

夏禹崇伯鲧之子,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号大禹,夏朝建立者。

生于唐尧五十五年戊戌六月初六日,在位十年,百零六岁而终。

娶涂山氏女娇为妃,生子二,怀孕十八月,生长子夏启、时启周年,在家呱呱而泣。

司空治水为急,三过家门而不入。

少子夏罕封于余庆王。

夏启夏禹长子,夏朝第二任国王。

生于唐尧在位六十六年庚戌二月,九十五岁八月即位。

禹晚年曾举东夷族伯益做继承人,但暗中却为传子着想,竭力培养。

禹死后,他赖以发兵夺权,攻杀伯益。

生子七,长子太康、次子仲康、三子叔能、四子季祭、五子五观、六子幼弘、七子少观,分封于卫。

夏启次子,生于虞舜在位三十七年癸亥,在位十三年,患心腹之疾,于乙未冬腊月崩,寿七十一岁。

长兄太康昏庸无道,不理朝政,沉湎于打猎,臣民怨声载道,被后羿赶跑,立仲康为王,为夏朝第四任国君。

娶妫氏,生子二,长子夏相、次子夏林,为邓姓始祖。

夏相夏仲康次子,名姒相,夏朝第五任国君。

后羿认为相无能,自立为王,羿虽武艺超群,但处理国事不擅,将国事交亲信寒浞,寒浞阴险,曾唆神箭手吴贺与后羿比试箭,害其无果,后又买通天下第一位射手逢蒙,将后羿射死。

后来相也被寒浞杀死。

娶有仍氏之女缗,生子夏少康。

夏相之子,夏朝第八任国君。

生于癸卯年,曾为有虞氏庖正,并在虞成家。

在位廿年,寿六十岁而崩。

娶虞国国君虞思二女为妻,是为二姚,封于纶,生子九,长子伯传、次子仲原、三子夏杼、四子无余、五子窦龙、六子曲烈、七子龙留、八子季杆、九子咸怨。

全国各省夏氏辈分收集

全国各省夏氏辈分收集

全国各省夏⽒辈分收集夏⽒家谱字辈派语汇编浙江省温州市瑞安碧⼭明朝克昌浙江泰顺莒江上村盛克念肇志下村:良⽴帮守国浙江上虞夏家埠夏⽒字辈:安⾢垂谟远,涂⼭锡祚长,⾐冠怀旧泽,杯桊溯前光,敦本彝伦叙,乘时匡济良,诗书衍道脉,忠孝⽴纲常。

浙江宁波奉化溪⼝镇畸⼭村辈份继道初贵彦元永宗茂⿍震升必定⾼明传家诗礼奕世康宁浙江上虞夏⽒⾏派⾃⼆⼗三世起:严肃端芳温恭克让⽂⾏忠信孝友传名浙江上虞桂林夏⽒崧厦⽀系:⾃⼆⼗四起: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斋庄中正⽂理密察浙江永嘉潮际夏⽒宗族竦景元球佑,孟安知⼀存,茂⼴叔思福,申守百⼠世,贤德明建启,泰昌⼤廷崇,理传家维孝,友兴亚庆忠,良⽴济承天,道敎化善演泽长。

浙江⾈⼭族辈排⾏国⼤时惟在尚德家和必定继贤良邦际荣怀世传中孝皆逢泰浙江省⾦华市⾦东区孝顺镇夏宅村1000余⼈辈分琓瑗球琅璠玙珪璋浙江宁波鄞县⼀⽀谱:宇宙守纯成厚德,⼦孙明理显纲常。

习⽂耀武光前后,世道全家⼤吉昌。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正、家、国、理、中、奕浙江天台夏⽒庆、云、法、祥、积、善、如、余。

湖南郴州⼀⽀字辈洪⽂⼤道才学开章联明甲第湖南宝庆府武刚洲第五都北仓镇紫阳乡下四冲、铁炉冲、⽩马冲、马草冲、罗桂堂、酹树圹、川岩、⽯⽜等添原彦忡仁,义礼智兴⽂,世时可惟正,⼤光明有云(荣)。

湖南省⽾阳市夏⽒克绍先⽣常本德礼湖南湘阴⾼华夏⽒⾃三⼗⼆代始平成开世运齐治本家轩敬典光先泽扬名显远猷湖南怀化⼀⽀仕⽂⼦时启兴友仁义宗国泰民安盛世继永昌隆湖南岳阳⼀⽀廷世国元学兆宏昌⼣光发祥唯有其德起志凭诚永传先泽湖南岳阳市汨罗、湘阴夏⽒⼀⽀:1、义裔居⽂家铺、李婆桥、虎狼冲、丰仓、⼤桥、粟桥,长沙脱甲桥、罗泽⼭、寿字⽯,浏阳古港、枫树冲,平江双江⼝、撑腰⽯。

2、贤裔居突峰、⽩泥湖。

3、益裔居柳家桥。

⽼派:膺彦霭诚罗,舜渊询默百,千万亿云礽,芳真宜伦崇,宏⼈守应⾔,之⾦⽔⽊⽕⼟。

新派:平成开世运,齐治本家修,敬典光先泽,扬名显远猷。

湖南岳阳市君⼭区许市镇夏⽒字辈:明德传芳永,靖忠继世昌湖南邵阳县夏四村、夏亮村、⽯井村,重庆市潼南县古溪镇红花乡五村、六村1世起添原念从成义礼智兴⽂世时可惟正⼤光明有云润存真福寿长安永乐秋湖南益阳市、安化县、桃江县、沅江、南县、⼤通湖、⾦盆等地夏世清公⽀系字辈允锡昭先训,钟英毓瑞祥,克谐宏景运,树业振名邦,典重征猷着,才奇乐道彰。

夏氏字辈

夏氏字辈

夏氏字辈1.夏氏字辈:夏氏新编通用字辈:“铸鼎开华纪治水利万民源自越绍起嗣向宇寰荣敬业崇先祖修文振国声谦恭求进取理智尚维新贤哲如云聚英才应运生联宗逢盛世永庆太平春”。

山东淄博夏氏字辈:“茂云雨润振德安兰文志昌华永兆丰年”。

山东曲阜夏氏字辈:“夏祥中应周国月怀秀林政治文明际恩元庆大同祖德长继守世纪震连成”。

山东苍山夏氏字辈:“缙守连呈尧允汧建彝起泰弘兆奉廷文忠永继立宗广希清殿云诗修典章秉书国运昌晓恩伟圣祥荣成信义庄夫庆浩安堂存礼泽贤良加相万年长”。

湖北监利夏氏字辈:“景星高照庆云吉祥贻谋克振儒才伟扬善义为怀福寿安康秉遵卓典钦继华章诗书孝友赐泽繁旺”。

湖北随州夏氏字辈:“传家报国德正名扬树松青秀铭鼎流芳寅端人统运会时常以忠裕后守道克昌”。

湖北南漳夏氏字辈:“夏逢文宗希继世徽先泽维尊孔孟传本立枝子茂家瑞兆万年”。

湖南汉寿枫田夏氏字辈:原派:“世成林楚善继佑安善嗣宗祖荫太安思子强友必从文正孝义尚贤良”;新派:“允锡昭先训钟英毓瑞祥克谐宏景运树业振名邦典重徵猷著才奇乐道彰彦修贻教化绍述焕荣章”。

枫田支派:“一二三四五六七大光逢世泽德远肇基隆南国家声永熙朝道学崇”。

湖南安化、益阳夏氏字辈:“允锡昭先训钟英毓瑞祥克谐宏景运树业振名邦典重征猷著才奇乐道彰”。

浙江上虞夏氏字辈:“安邑垂谟远涂山锡祚长衣冠怀旧泽杯桊溯前光敦本彜伦叙乘时匡济良诗书衍道脉忠孝立纲常”。

浙江温州夏氏字辈:“国家成正夏锡德竹明炎”。

贵州金沙夏氏字辈:“绪左邦国登永正乾坤新诗书开文运裕后启经纶齐家先治礼世代佐朝庭续宗长茂盛义方显名声”。

贵州盘县夏氏字辈:“文字登明朝有公庆白辽贤才良虎座祖德大廷操”。

河南开封夏氏字辈:“开化正西象酬天舜应奇永国宗子登玉敬万从思令有来祖积增培乐依希庆源传多世存宪照瑞维高邦占仁贤善孝焕文然承先延昌盛武德春秋瀚”。

云南昭通夏氏字辈:“启登由科国中华朝富荣昌诚进士玉”。

四川乐山夏氏字辈:“尚思世明磒天月秀大国维光”。

安徽怀宁夏氏字辈:“觉有妙朝永景文广子振应家道世代延大昌先进登显效元良荣华绳祖盛光前克裕昆崇德昭余庆”。

夏世系研究

夏世系研究

夏世系研究李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2王国维先生利用二重证据法证实部分商先公先王世系后自信地说:“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1,中国学界在这样的信念下不断致力于利用考古手段找寻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夏王朝。

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找到类似于殷墟卜辞的自证物来对证夏后氏世系,百余年来对夏后氏世系的怀疑之声却不绝于耳。

崔述和顾颉刚先生是代表性的怀疑者,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太康~中康~相~少康”四位夏后的历史,也就是所谓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少康中兴”。

这段历史载于《左传》的襄公四年2和哀公元年3(《史记·吴太伯世家》引相同内容4)、《竹书纪年》5、《楚辞》的天问篇6和离骚篇7、《史记·夏1王国维:《古史新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2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而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

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

”魏绛曰:“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

我德,则睦;否,则携贰。

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

诸华必叛。

戎,禽兽也。

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

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

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

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

羿犹不悛,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

靡奔有鬲氏。

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是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

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

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失人故也。

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

于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岛,经启九道。

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湖南夏氏支系各地市县分布及世系字辈

湖南夏氏支系各地市县分布及世系字辈

湖南夏氏支系各地市县分布及世系字辈湖南夏氏支系各地市县分布及世系字辈2015-03-08 09:40:15| 分类:姓氏文化|举报|字号订阅下载LOFTER我的照片书 |湖南岳阳市汨罗、湘阴夏氏一支:1932年(湘阴)《夏氏续修支谱》"序"称先祖由会稽徙开化徙德兴,希政公宦游武昌,时敏公迁湘阴,生原吉、原启,明初功名烜赫。

支祖原启,生瑛,瑛生崇义、崇贤、崇益,开三大房。

是谱为原启支崇义房房谱。

后裔瓜绵椒衍长、湘、浏、平各县,播居星散。

宗祠在湘阴,先世本会稽人,后迁衢州开化,唐中叶,始祖膺公,不乐钱氏之政,又自开化迁居饶州德兴。

元至正间,先人寓居武昌,值兵燹,播迁沔阳、岳州。

十七世时敏公,明洪武中因教罗湘而家焉。

生二子:原吉、启吉。

启吉生瑛,瑛生崇义、崇贤、崇益。

义裔居文家铺、李婆桥、虎狼冲、丰仓、大桥、粟桥,长沙脱甲桥、罗泽山、寿字石,浏阳古港、枫树冲,平江双江口、撑腰石。

贤裔居突峰、白泥湖。

益裔居柳家桥。

清光绪五年(1879)创修支谱,1932年续修。

老派:膺彦霭诚罗,舜渊询默百,千万億云礽,芳真宜伦崇,宏人守应言,之金水木火土。

新派:平成开世运,齐治本家修,敬典光先泽,扬名显远猷。

湖南岳阳市汨罗大众塅夏氏:始迁祖友忠公,明代中叶自湖北黄冈迁此。

湖南岳阳市君山许市镇夏氏字辈:明德传芳永,靖忠继世昌。

湖南益阳市夏氏:益阳市一里夏氏,始祖孝章公,南宋之季即居安化二都,弟冕章迁溆浦,子章迁安化五都探溪。

子章传四代至应元,分徙新化,其从弟廷卿之子汝南,明洪武元年(1368年)来镇益阳,家益之一里。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纂有族谱。

1944年(益阳)《清修夏氏七修族谱》载《旧谱源流序》曰:夏以国纪姓始于会稽,溯其源乃浙江杭州五十四都迁洪都吉安府泰和县长安乡丰城里早禾渡梅子坡椒林人。

晋武帝时始祖讳顾者,生子五,长子讳通之裔伯昇于后唐同光三年因黄巢兵后客游楚南长沙,遂立业于醴陵、茶陵、攸县等处,迨天成初年,其子孙有析湘乡梁武山者,有析安化、湘阴者。

广丰夏氏族谱

广丰夏氏族谱

广丰夏氏族谱广丰县夏家村夏氏,始祖夏思孟于南宋淳佑六年( 1152年)从南昌府南城县七里乡邓坊村迁居广丰县沙田镇夏家村(今夏家村夏家自然村),至今已近900年,其子孙繁衍而成的夏家村夏氏一支,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广丰县夏家村夏氏创造出辉煌的历史文化,构筑了一座雄伟壮丽的艺术殿堂。

现存夏氏宗谱六修。

祖德永怀:维大明天启年间,思孟公,原籍江西南昌府南城县南门桥夏坊人也。

后因避寇乱,挈妻携子,移徙湖湘,行居汝湖之滨,见江山佳胜,遂卜居建阳石陂洲,名曰石陂坊。

生子大溪,随母杜氏适黄庭,生甫,继石陂之分基。

又过数年,因避寇乱,迁居广信沙田。

生六子:长为熙,次大溪,三国琦,四宏义,五正中,六仲仁。

熙公生长甫,大溪生国琦,国琦生宏义,宏义生正中,正中生仲仁。

长甫、国琦、宏义、正中、仲仁世居石陂,国琦生汝愚。

国琦生有伯,宏义生世玉。

从十八世到二十三世是家族繁衍期。

从元代以来,到民国为止。

其间有不少官宦商贾者,或仕途有显,或发财致富,或置业称雄,各居其所。

如,从十九世到二十一世,有先朝科举及第者,有元朝进士者,有进京参加国考者。

从十九世到二十一世,广丰县夏家村夏氏宗谱编纂为第一部,距今虽有八百余年,但由此可知,从元朝初期,就开始对族谱进行重修,到清康熙三十年( 1695年)六修族谱。

二十二世至二十六世为鼎盛期,三修族谱。

二十七世到三十六世为振兴期,四修族谱。

三十七世以后到现在,为当今夏氏宗谱续修时期。

二十五世至四十一世为兴盛期,这一时期,或一支独秀,或兄弟同立,或父子并旺,或叔侄双联,或老少三旺,既有夏氏族亲中名人辈出,政治地位显赫,经济状况良好,文化素质高超,名胜古迹丰富,更有享誉世界的巨大文化遗产——夏代文化遗址。

从第一部到第四部,经过七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夏家村夏氏宗谱整理出版,犹如家谱中结出了硕果,给族人们增添了无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夏家村夏氏经历了这几个时期,族谱亦经过几次整理,从北宋末到明清年间,到民国以来,再到解放后,宗谱都有修缮,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宗谱也有相应的变化。

亳州永城夏氏总谱

亳州永城夏氏总谱

亳州永城夏氏总谱距今5000年左右,我国进入神农氏时代(炎帝时代),神农氏为有熊国君少典之后,炎帝历经500多年,然后有熊氏部落进入黄帝时代。

黄帝:生少昊(玄器)、昌意、禺阳、青阳、夷鼓、苍林等25子。

昌意:生颛顼(乾荒)、安、悃等子。

颛顼:生鲧、穷蝉、重黎、八恺、季禺、魍魉等24子。

鲧:生禹。

大禹,名文命,字高密,公元前2125——2061,享年64岁《史记》里面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陆续得到了我国考古文化的佐证。

现在,网上及坊间流传夏氏世辈从夏禹王排序到现代148世,均是牵强附会,无据之叙,万不可信。

2019年10月22日,央视新闻报道,据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考古证明,夏朝从公元前2070年夏禹即位,至前1600年桀亡,共14世17王,凡471年。

夏朝建立后,姒姓帝王夏朝的王孙贵族便以国名夏为姓氏,夏姓人奉大禹为夏姓始祖。

夏禹王,夏朝第一王,前2070年建立夏朝,前1600年,夏桀王(履癸)失国,后代作为前朝贵族被商汤分封于杞(河南开封市杞县)。

前1045年,周武王重封夏辏(东楼公)于杞,为杞国诸侯后裔世袭。

前445年春秋年间,楚灭杞后,夏春(杞简公)之子夏米其和其弟夏佗等族人奔鲁(山东藤县邹县一带),鲁悼公“给予采地为侯”。

其后夏米其后人一支又辗转迁徙至山东莱州,莱州府夏氏繁衍生息至汉朝。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年(公元26年),夏氏先人从山东莱州府迁居山西平阳府一带,安居乐业至明初。

山西平阳府夏氏夏良胜生五子,在明朝初年的移民潮中,夏良胜于大明洪武二年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亳州东观塘刘集大夏楼和永城县西酂城。

据夏氏族谱资料记载,同时迁居中原的夏氏有十祖,“分支布居四方”。

根据《永城夏氏明·清康熙乾隆道光族谱》残本考证,亳州、永城、商丘、宿州等夏氏总谱源头世系如下:元朝(1279——1368, 89年)元朝末年,太始公夏良胜出生。

明朝(1368——1644, 276年)夏良胜生五子,于大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8月,己酉年,夏良胜由山西平阳府聚结洪洞县,奉朝廷征调,迁徙至凤阳府亳州东40里观塘刘集大夏庄及开封府永城县西45里酂县城(也写作邞城)南街路西。

宿州夏氏班辈排行

宿州夏氏班辈排行

宿州夏氏班辈排行
早期辈分:
放射光玉画乾坤,
偕淮良训千秋荣。

明朝成化9年,宿州夏氏夏荣昌(4世)等族人,续写族谱班次排行:
景清士先,恭守国文。

(5—12世)
清朝顺治12年,宿州夏氏柳沟的夏国印(11世)等族人续写班次排行:
永宗洪尚兴,
学万长怀忠
(玉元长茂盛)。

(13—22世)
民国12年,宿州夏桥的夏氏先人夏元和(19世)等族人续写班次如下:
长怀忠孝,传家之道;
敬持恒存,声名光耀。

1985—2016年,梁庄的夏方谷(20世)与柳沟的夏忠和(22世)等族人,再次编排班次排行:
秉贞维良,克承德教;
经泽昌隆,大庭广浩。

(免赋恩政,仁厚谦恭;礼义廉洁,普天同庆)
安徽宿州夏氏族人已世代相传到25世“家”字辈。

注:
①民国12年续写的班次里面,“敬守恒存”中的“守”与10世“守”字辈重复,与夏忠和等族人商定改为“持”,即“敬持恒存”。

②宿州苗庵夏庙子村原来的家谱班次:
永宗洪尚兴,
玉元长茂盛;
福禄久存芳,
延嗣百代昌。

③同辈异字:
恭(一)、兴(应)、学(玉)、万(元、本)、怀(茂)、忠(盛、圣)、孝(福、继)。

收录编写:
宿州夏氏22世夏忠联
2017年4月10日。

夏族的起源和世系

夏族的起源和世系

夏族的起源和世系一、夏族的起源经过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五六千年的发展,中原地区在龙山文化之后,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夏族的始祖可以推至黄帝。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骆明,不见其他文献记载。

白马就是鲧,鲧则是禹的父亲。

《史记·夏本纪》中的记载,则比这个记载要丰富一些: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其共同之处是,黄帝是夏族的始祖。

关于鲧和禹是父子关系,则可谓是诸多文献的共识。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楚辞·天问》记载有“伯鲧腹禹”的故事。

《大戴礼记·帝系》云: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

总之,鲧和禹是父子关系这一点很少人怀疑,今人好奇大约是“男人原来也可以生小孩啊”这一生育观了。

试可从侧面推测,当时已经是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二、夏朝世系《史记·夏本纪》引《竹书纪年》载,夏代“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

夏朝始于禹。

禹以前是原始社会,也是财产公有的大同社会。

舜时,禹以治理洪水有功,被推举为舜的继承人。

禹继位后,原定的接班人是伯益,因为之前就是这样禅让下来的。

但事实是,伯益并没有成为禹的接班人。

这原因是什么呢,这里出现了哪些变故?原来,在原始社会后期,私有财产逐渐滋长,少数人成为富有者、有权人,这些人早已实行继承遗产制,部落酋长世袭已经出现了,只是部落联盟大酋长制,还没有被突破。

但规矩、制度这样的上层建筑,必然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而改变联盟部落的“禅让制”为“世袭制”的人,便出现在大禹和他的儿子夏启身上。

这里面可能是大禹有意识地打算把继承人确定为他的儿子夏启,也有可能是夏启本人积极主动去争取而来,也有可能本来选定的接班人伯益实力弱小了一些。

我们所知道的结果是,大禹死后,夏启杀了大家公认的接班人伯益,夺取了禹原来的职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杞国候等纠合夏氏族民,按各地名单整理编成排行,规定了家规戒约。参加的代表有河南的高武、高琦、高圣、高贤、高玉、高坤、高朝、高齐、高祥、高祯、高富、惠宗、惠成、惠谱;山东的有高情、高文、高东、高财、高绍、高康、高世、山西的有高云、高仙、惠宪、惠军、惠武、惠成、惠理、惠兵;陕西的有高峰、高均、高明、惠仙、惠成、惠军、惠祥。
30世 祠祚 李氏,子三:瑞良、瑞忠、瑞孝。
31世 瑞孝 龙氏,子一:后琦。
32世 后琦 伊氏,子三:信道、先、信忠。
33世 信忠 秦氏,子一:仁孝。
34世 仁孝 岳氏,子四:芳流、芳云、芳泰、芳 康。
9 世 帝泄 娶巴氏,生子:帝不降、不隆、不金, 扃。在位二十一年
10世 帝不降 娶巴氏,生子:帝孔甲、孔锟,丁甲、佩甲。在位五十九年。
11 世 扃 娶丁氏,生子:廑。在位二十一年。
帝孔甲 娶巴氏,生帝皇,娶曹氏生帝皋、 帝叔。在位三十一年。
40世 报富 朱氏,子二:笑积、笑泽。
41世 笑泽 刘氏,子二:为德、为靖。
42世 为靖 朱氏,子一:琼林。
43世 琼林 沈氏,子二:浅文、浅武。
44世 浅文 李氏,子一:斟登。
45世 斟登 朱氏,子五:龙文、龙虎、龙相、龙 应。
46世 龙应 秦氏,子三:水高、水云、水太。
47世 水太 李氏,子二:调发、调利。
48世 调发 王氏,子一:随光。
49世 随光 李氏,子一:鱼龙。
50世 鱼龙 李氏,子二:飞明、飞有。
51世 飞明 王氏,生:成刚、成剑、成金。
52世 成刚 王氏,生:万文、万仙。
成剑 李氏,生:万龙、万虎。
成金 曹氏,生:万宝、万有、万太。
53世 万文 高氏,生子:东楼。
万仙 曹氏,生:东太、东莲。
万龙 孟氏,生:东武。
19世 谢祥 曹氏,生子:职云。
谢武 管氏,生子:职武。职权、职安。
谢平 成氏,生子二:职玉、职全。
20世 职全 李氏,生子_-:求安,居河南。
职云 曹氏,生子:求高、求华。
启太仲相康,杼槐芒泄降;扃廑孔皋发,履森永流长;
谢职求安东,高卧坐邱泊;莲继宗清秀,圣贤玉首绵。
(注:太康、仲康一辈;不降、扃为一辈;孔甲、廑为一辈)。
康发 郕氏,生三子:森林、森泰、森邱。居山东峻县。
仲发 秦氏,生子:森珀、森琥。珀居山东峻县,琥迁陕西泾江县。
1世大禹、5世少康(夏朝)、6世无余(夏朝)、37世东楼(周朝杞侯)、53世育(战国)、77世无且(秦朝)、82世宽(汉朝)、89世恭(东汉)、93世馥(东汉)、104世统(晋朝)、124世竦(北宋)
第三章 夏禹王至夏原吉
1世祖:夏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父鲧,母女志。唐尧时,鲧奉命治水,他用“堕高堙庳”之法,治九年无成,击于羽山。舜即位,命禹为司空,继父治水。禹聪明能干,办事周密勤谨,仁爱可亲,通达守信。禹治水十三年,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降服水患。
少发 秦氏,生一子:森国。迁河南蔡上 国。
文发 孟氏,生子:森千、森万。居山东。武发秦氏,生子一:森忠。
15世 森林 孟氏,生子一:永发。落山东沂县。
森泰 成氏,生子二:永贤、永琦。落山东沂县。
当门有子孙, 敬爱崇祖先。永传太山良,增加玄尽史。
55世 高贤 孟氏,生子二:惠龙、惠虎。居河南。
高琦 高氏,生子五:惠理、惠敬、惠孝、惠有、惠家。迁居山东历城县。
56世 惠理 茼氏,生子三:文成、文云、文龙。居山东历城县。
2世: 夏启:禹之子。禹原定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改以伯益继之。禹死后,启夺回政权,继天子之位。启举行“钧台(今河南禹县)大会",召集各贵族首领大摆宴会。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开创了世袭制。启在位二十九年。建都阳翟,后迁安邑。启娶有仍氏,生子:长太康、次仲康;娶有扈氏生子,柯太、珠风、株康、武观。
惠敬 孟氏,生子一:文斌。居山东沂江县。
惠孝 颜氏,生子二:文祯、文祥。居原地。
惠有 成氏,生子一:文理。居山东沂江县。
惠家 李氏,生一子:文太。
大禹治水,有功于民,德授舜禅,选举为王,建立夏朝,故称夏禹,其后裔遂以国而姓夏,千秋不改,禹即为夏姓始祖。禹即位后,平三苗之乱,四方归之,辟土以王。“禹会诸候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铸九鼎以象九州。禹在位四十五年,建都阳翟,东巡狩于会稽而薨,葬于会稽山。禹娶涂山氏,生子:长启、次峰(宰、辛)、三罕(壬、空)、四明高(癸)、五林太(甲)、六庶余。
帝孔甲、不降子,好方鬼神,事淫乱,政事日趋腐败,诸候叛乱时有发生。史称“孔甲乱政”。
佩甲 娶范氏,生子:帝胤。
廑 在位二十一年。
12世 帝胤 娶曹氏,生子:帝威。帝叔娶严氏,生子:宣林。帝皋娶苍 氏,生子:履发,在位十一年。帝皇娶郄,生子:履林(又名皇公)。
万宝 熊氏,生:东剑、东冈。
54世 东楼 秦氏,生:高圣、高贤、高琦。
周朝灭纣后,封完神位,又封各路诸候时,想起大禹治水有功,应把夏氏后裔请进朝辅佐圜政,就封东楼公为夏杞国候,万龙、万虎、万宝、万太等也进朝作官。周武王说,夏桀不理国事,先祖之业一一‘挥而散,成汤灭夏氏之族,但是夏皇公就有先兆之明,逃进山东,他的后裔子孙也请进朝给相当的位职。
6世 帝杼 娶邹氏,生子:帝槐、帝林、帝进。在位十七年。
7世 帝槐 娶姜氏,生子:帝芒、帝钊。在位四十四年。 .
帝进 娶柏氏,生子:森、英。
8世 帝芒 娶姜氏,生子:帝泄。在位十八年。
帝钊 娶柏氏,生子:怀龙、怀林。
仲康 娶伪氏,生子:帝相、帝林,在位十 三年。
4世 帝相 娶有仍氏,生子:少康,在位二十八年。
5世 少康 娶有仍氏,娶有仍氏,生九子:长帝杼、次昆钊、三、赛祁、四 、仍方、五、 舒太、六 、平康、七、林山、八、锟凤、九、机芝。在位 二十一年。
森邱 朱氏,生子:永发、永安、永 宁。
16世 永发 高氏,生子二:流清、流秀(娶孟氏迁河南)。
永琦 高氏,生子二:流文、流太。
永安 李氏,生子一:流和。
17世 流青 管氏,生子:长祥。
26世 荣千 赵氏,子二:台贵、台云。
27世 台云 赵氏,子一:伊仙。
28世 伊仙 王氏,子九:修道、修谟、修文、修 武、修达、修 凤、修相、修林、修太。
29世 修道 孟氏,子二:祠祚、祠祥。
13世 履发 娶苍氏,生子:履癸(桀)。在位五 十二年。
履林(皇公) 娶祁氏,生五子,履:康发、 仲发、少发、文发、武发。
14世 桀 又名履癸,发三子。桀是位大力士,能生擒兕、虎、性情暴戾,好色嗜酒。有施氏献美女妹喜、桀为之“作倾宫、瑶 台、殚百姓之财。"“桀不务德,而武伤百 姓,百姓弗堪”。桀暴贪婪无厌,暴虐异常,使社会矛盾激化。商汤乘机征服夏盟国后、联合其它同盟部落攻夏。桀 败,携妹喜逃到南巢,被捕囚于亭山,三年后病死。桀在位五十二年而亡夏。
从公元前2 1 4 6年夏禹即位,至前1 6 7 5年桀亡,共十四代十七王,四百七十一年。
成汤伐夏,逼着夏桀坐水狱,屈死南巢,欲杀尽夏氏族民,皇公乃是履癸(桀)之皇叔,又是大臣,眼看天下大乱,领着残兵逃到山东,携带宝物及各将士的谱历和自传.加上皇帝名单在内绪了四十代排行,供同宗族人之用。
各地代表除找原来草单外,又重修和新编排行四十代,合谱告成。朝中用三夏为纲常之法,族民用忠孝传家为本。代表们共同题词目:
布政境界尽风云,繁衍树叶随江流。布政忧忧以德之疆土,
社稷江河犹界以道,成之德之道,首忠良为之应江河间。
集族题四十字排行:
高惠文武宣,成儒书家陆。光明和安首,全孝传宗谱。
21世 求安 曹氏,生三子:安平、安全、安宁。 居河南
22世 安宁 许氏,生子五:世、宁、武、楼、情 东。居河南汝阳县。
23世 世康 李氏,生:信文,信武。
宁康 王氏,生:信云、信峰、信太。
武康 李氏,生:信高。
楼康 孟氏,生:信有。
情康 王氏,生:信礼。
24世 信文 秦 氏,生
流文 姜氏,生子:谢玉、谢武。
流和 高氏,生子:长凤、长刚。
流太 李氏,生子:长平。
18世 长凤 高氏,生子:谢祥。
长刚 李氏,生子:谢平。
3世:太康: 娶尹祁氏,生子:杼良,迁都斟郡(今河南晏师),在位二十九年。
太康接位后,生活荒淫,放松朝政,常外出打猎数月不归,被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夺权,太康失国。由于夏禹治水威望高,各诸候国拥仲康为夏王。后羿之亲信寒浞收买羿的家奴杀羿自立。仲康仍无能恢复夏国规模。
仲康死后,子相继位为夏王,得到诸侯国的拥护,夏王室势力有所发展,迁都帝丘。寒浞有两子一名浇(傲ao),一名猹(意yi),两子攻打斟灌氏,又猛攻帝丘,帝相被杀。相之妻有/f73氏后婚危急中从城墙小洞爬出逃到后家,生下相之遗腹子少康。浇知道后追杀少康,康奔有虞氏,受到保护,与二女嫁之,封于纶,地十平方里,兵士5 O O人,又得到大臣伯靡的支持。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城,帝杼灭猹于戈地。这样,从太康失国,经过三代人绵延4 0年的斗争,最终把入主夏朝4 O年的有穷氏推翻、重新恢复了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
35世 芳康 王氏,子三:广文、广向、广太。
36世 广太 李氏,子一:观孝。
37世 观孝 严氏,子二:善良、善忠。
38世 善忠 陈氏,子三:恶安、恶荣、恶华。
39世 恶华 王氏,子五;报富、报贵、报琼、报 森、报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