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烯烃--教案
烯烃教学设计
烯烃教学设计有机化学教学反思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的有机化学课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必修模块《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与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而在选修模块中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则要求很高。
必修模块中的有机化学知识,是以比较典型而简单的有机物为切入点,使学生对有机化学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根据课程标准,必修模块中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设置没有考虑有机化学本身的逻辑体系,主要以日常生产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有机化合物为例讲解其基本结构、主要性质等,并没有要求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理念。
而选修模块是建立在必修2中几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基础上,在第一节就引入了官能团的概念,目的是引导学生比较系统的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建立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二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学习时,出现了不适应,不能建立与必修模块所学习的有机化学知识的联系。
如何才能衔接好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间的教学,是高二化学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人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进行了反思。
一、适当复习,建立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在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也学习了乙醇、乙酸等的性质。
实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但在实际授课中,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分类和官能团的理解还存在问题。
经分析,这种情况是由于学生遗忘了必修中学习的有机化学知识,只要经过适当的复习,学生很快就能理解。
此时,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比较甲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灌输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以便于学生建立起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有机化学之初,学生会认为有机化学难学,无机化学简单的想法,很可能导致学习兴趣减弱甚至丧失的现象。
有机化学和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除了利用实验引起兴趣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入手。
大学烯烃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烯烃的定义、结构特点和性质;2. 理解烯烃的命名规则和同分异构体;3. 掌握烯烃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类型;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2. 烯烃的命名规则和同分异构体;3. 烯烃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类型。
教学难点:1. 烯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2. 烯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3. 烯烃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类型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烯烃?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2. 引入: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等领域。
今天我们将学习烯烃的定义、结构特点、性质和制备方法。
二、新课讲授1. 烯烃的定义和结构特点(1)定义:烯烃是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
(2)结构特点:碳碳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对烯烃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2. 烯烃的命名规则和同分异构体(1)命名规则:根据碳原子数目,烯烃的命名规则与烷烃类似。
碳原子数目在4个以下时,称为烯;碳原子数目在4个以上时,称为烯烃。
(2)同分异构体:烯烃的同分异构体主要分为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顺反异构。
3. 烯烃的制备方法(1)石油裂解:石油裂解是生产烯烃的主要方法,通过高温裂解石油中的烃类化合物,得到乙烯、丙烯等烯烃。
(2)合成方法:乙烯、丙烯等烯烃还可以通过多种合成方法制备,如氧氯化法、氧化法等。
4. 烯烃的反应类型(1)加成反应:烯烃与氢气、卤素、卤化氢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烃。
(2)氧化反应:烯烃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醇、醛、酮等化合物。
(3)聚合反应:烯烃可以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三、课堂练习1. 判断以下化合物是否属于烯烃:(1)CH2=CH2(2)CH3-CH2-CH2-CH3(3)CH3-CH=CH22. 根据烯烃的命名规则,给出以下化合物的名称:(1)CH2=CH-CH2-CH3(2)CH3-CH=CH-CH3(3)CH2=CH-CH2-CH2-CH3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烯烃的定义、结构特点、性质、制备方法和反应类型。
人教版高中化学烯烃---教案
烯烃第一部分课前延伸案1.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其变化规律与烷烃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类似,即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是由逐渐过渡到。
(1)当烃分子中碳原子数≤4时,常温下呈。
(2)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3)烯烃的相对密度于水的密度。
2.烯烃是分子里含有的一类链烃,所以是烯烃的官能团。
(1)单烯烃和环烷烃的通式都是C n H2n,符合通式C n H2n的烃一定是同系物吗?。
(2)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的单烯烃和环烷烃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吗?。
3.(1)乙烯的结构简式是,官能团是,空间构型是,分子中6个原子在。
(2)写出乙烯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溴水:;②H2:;③HCl:;④H2O:;⑤制聚乙烯:。
4.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依次通过的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最好为。
(2)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3)制取纯净氯乙烷是用乙烷取代还是乙烯好?第二部分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一、烯烃的结构1、烯烃的结构特征是,根据所含官能团的数目,可分为和。
单烯烃的通式为,二烯烃的通式为。
2、烯烃的同分异构体(以C5H10为例)A、类别异构(即官能团异构)B、碳链异构C 、(官能团)位置二、烯烃(含炔烃)的命名 有了烷烃的命名作为基础,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就相对比较简单了。
步骤如下: 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 “某烯”或“某炔”。
1.定主链: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某己烯CH 3—C=CH —CH —CH 2—CH 3CH 3CH 3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234165CH 3—C=CH —CH —CH 2—CH 3CH 3CH 3 3、把支链作为取代基,从简到繁,相同合并;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
高中烯烃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烯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方法。
2. 让学生了解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烯烃的典型反应。
3. 培养学生运用烯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烯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方法。
2. 烯烃的典型反应。
教学难点:1. 烯烃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2. 烯烃的命名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引出烯烃。
2. 提问:什么是烯烃?烯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 烯烃的结构a. 讲解烯烃的分子式和结构特点。
b. 举例说明烯烃的结构。
2. 烯烃的异构a. 讲解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
b. 举例说明烯烃的异构现象。
3. 烯烃的命名a. 讲解烯烃的系统命名法。
b. 举例说明烯烃的命名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a. 判断题:烯烃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比碳碳单键的键能大。
()b. 选择题: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烯烃的是()c. 填空题: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有____种同分异构体。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烯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方法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烯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方法。
2. 提问:烯烃有哪些化学性质?二、新课讲解1. 烯烃的物理性质a. 讲解烯烃的沸点、熔点等物理性质。
b. 举例说明烯烃的物理性质。
2. 烯烃的化学性质a. 讲解烯烃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化学性质。
b. 举例说明烯烃的化学性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a. 判断题:烯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 选择题:下列反应中,属于烯烃的加成反应的是()c. 填空题: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____。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烯烃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烯烃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讲解烯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2. 教师应通过实例讲解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中化学烯烃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烯烃教案
1.了解烯烃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
2.了解烯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实验操作;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烯烃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结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引入
(1)分组讨论:烯烃的概念是什么?
(2)烯烃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二、烯烃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1)烯烃的定义和分类
(2)烯烃的结构特点及键的构成
三、烯烃的制备方法
(1)从烃类制备烯烃的方法
(2)从卤代烃制备烯烃的方法
(3)从醇制备烯烃的方法
四、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烯烃的沸点、密度等
(2)化学性质:烯烃的加成反应、氢化反应、聚合反应五、实验操作
(1)观察各种烯烃的物理性质
(2)进行烯烃的加成反应实验
(3)进行烯烃的氢化反应实验
六、总结讨论
1.烯烃有哪些特点?
2.烯烃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
3.烯烃的化学性质与反应有哪些规律性?
【课后拓展】
1.自行查阅资料,了解烯烃的应用领域及产业发展;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烯烃对环境的影响及相关防范措施;
3.利用化学软件或实验数据,探究烯烃的反应机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烯烃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化学实验技能的提升打下基础。
烯烃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烯烃的定义、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 掌握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了解烯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和区分烯烃与其他有机化合物。
- 学会运用烯烃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反应。
-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烯烃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烯烃的定义- 烯烃的分子结构- 烯烃的命名规则2. 烯烃的物理性质- 熔点、沸点- 油脂性- 溶解性3. 烯烃的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烯烃的聚合反应4. 烯烃的制备方法- 烯烃的实验室制备- 烯烃的工业制备5. 烯烃的应用- 作为化工原料- 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烯烃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烯烃的特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思考。
3.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烯烃的性质。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烯烃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烯烃的概念,如塑料、橡胶等。
2. 提出问题:什么是烯烃?烯烃有哪些性质?(二)讲授新课1. 讲解烯烃的定义、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2. 讲解烯烃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油脂性和溶解性。
3. 讲解烯烃的化学性质,如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聚合反应。
4. 讲解烯烃的制备方法,包括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
5. 讲解烯烃的应用,如作为化工原料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讨论烯烃的性质,如加成反应的机理。
2. 讨论烯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塑料、橡胶的生产。
(四)实验操作1. 组织学生进行烯烃的实验室制备实验。
2.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五)总结1. 总结烯烃的性质和应用。
2. 强调烯烃在化工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高中化学烯烃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烯烃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烯烃性质
教学目标:
1. 了解烯烃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2. 掌握烯烃的燃烧特点,以及饱和和不饱和化合物的区别。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烯烃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2. 烯烃的燃烧特点。
教学难点:
1. 区分烯烃与其他碳氢化合物的特点。
2. 熟练掌握烯烃的燃烧反应方程式。
教学准备:
1. 教案、课件、实验器材。
2.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知识,确保教学流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介绍烯烃的概念以及与其他碳氢化合物的区别,并引入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二、教学内容讲解
1. 烯烃的结构特点:烯烃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分子式通常为CnH2n。
2. 烯烃的性质:烯烃具有不饱和性,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烯烃比烷烃更活泼。
3. 烯烃的燃烧特点:烯烃的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热量比同碳数的烷烃燃烧时多。
三、实验展示
教师进行烯烃燃烧实验,展示燃烧反应的现象和产物,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燃烧特点。
四、练习巩固
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小组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讨论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烯烃的性质及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烯烃在生活中的意义。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复习烯烃的结构与性质,并举例说明。
七、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中化学烯烃的作用教案
高中化学烯烃的作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烯烃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烯烃的常见应用领域;
3. 能够分析烯烃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烯烃的定义、特点和常见应用领域;
难点:烯烃在生活中的作用分析。
三、教学内容:
1. 烯烃的定义和特点;
2. 烯烃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领域;
3. 烯烃在生活中的作用分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烯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烯烃的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烯烃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常见的烯烃类化合物;
3. 学生讨论:让学生就烯烃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领域展开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教师总结:总结烯烃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5. 练习和评价:设计一些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烯烃的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了解到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范围。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享,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大学有机化学烯烃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烯烃的结构、命名、同分异构体及化学性质。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有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烯烃的结构与性质2. 烯烃的命名3. 烯烃的同分异构体4. 烯烃的化学性质教学重点:1. 烯烃的结构与性质2. 烯烃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 烯烃的命名2. 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引出烯烃的概念。
2. 简要介绍烯烃在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烯烃的结构与性质1. 讲解烯烃的结构特点,如碳碳双键、sp2杂化等。
2. 分析烯烃的性质,如不饱和性、亲电性等。
3. 结合实例,讲解烯烃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
三、烯烃的命名1. 介绍烯烃的命名原则,如主链选择、编号等。
2. 讲解烯烃的命名方法,如直链烯烃、支链烯烃等。
3.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烯烃的命名技巧。
四、烯烃的同分异构体1. 讲解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类型,如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等。
2. 分析烯烃同分异构体的产生原因。
3.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烯烃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
五、烯烃的化学性质1. 讲解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如卤化氢、水、卤化氢酸等。
2. 讲解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如卤化氢的加成反应。
3. 讲解烯烃的氧化反应,如高锰酸钾氧化、臭氧化反应等。
4. 讲解烯烃的聚合反应。
六、课堂小结1. 总结烯烃的结构、命名、同分异构体及化学性质。
2. 强调烯烃在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烯烃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烯烃的结构、命名、同分异构体及化学性质,使学生掌握了烯烃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有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有机化学第3章-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学习教案
32
第第3三2十页二页/,共共22030页2。页
(2)将主链上的碳原子从重键最靠边的一端开始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 2,3, …编号,重键的位次用两个重键碳原子中编号小的碳原子的 号数表示,写在“某烯”或“某炔” 前,并用半字线相连。
54
3
2
1
1- 戊炔
33
第第3三3十页三页/,共共22030页2。页
π键不是沿成键两原子核联线为对称轴交盖的,而是由p轨道侧面平行交盖,因此
只有当p轨道的对称轴平行时交盖程度最大。若碳碳之间相对旋转则平行
破坏,这时π键必将减弱或断裂,所以碳碳双键与单键不同,是不能自由旋
转的 。
11
第1第1十页一页/,共共2023页0。2页
π键的特性
①在分子中不能单独存在 ②π电子云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易发生极化 ③不能自由旋转
CC
H
H
HCCH
烯烃的衍生命名法是以乙烯为母体,将其它烯烃看作乙烯的烷基衍生
物来命名; 炔烃的命名是以乙炔为母体,将其它炔烃看作乙炔的烷基衍生物
来命名。例如:
31
第第3三1十页一页/,共共22030页2。页
2.系统命名法
(1)选择含有重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支链作为取代基,根据主链所
含碳原子数称为“某烯”或“某炔” 。
5
第第5五页页,/共共22030页2。页
由于每个碳原子上余下的p轨道的对称轴垂直于同一平面,且彼 此平行,这样两个p轨道就从侧面相互平行交盖成键,组成新的轨道,称 为π轨道。处于π轨道的电子称为π电子, π轨道构成的共价键称为π键。
6
第第6六页页,/共共22030页2。页
π键的形成,若根据分子轨道理论的近似处理也一样,两个碳原子的p轨道
chem-03烯烃
溴鎓离子
⑵加卤化氢 (HX)
CH2 CH2 + HX CH3CH2X
反应活性: 原因: 反应活性: HI > HBr > HCl(原因:键能、原子半径 原因 键能、原子半径) 用 途:用于制备一卤代烷
反应历程(分两步进行) 反应历程(分两步进行)
碳正离子中间体
碳正离子
是一个活泼的中间体 是一个活泼的中间体 碳原 产生原因 碳碳双键不能自由旋转 当双键两个C各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 当双键两个 各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就会产 各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 生顺反异构。 只要双键任一C连有相同的原子或基团 连有相同的原子或基团, 生顺反异构 。 只要双键任一 连有相同的原子或基团 , 都不会产生顺反异构。 都不会产生顺反异构。
CH3CH2CH2CH2Br
95%
在日光或过氧化物存在下,烯烃与 在日光或过氧化物存在下,烯烃与HBr的加成的取向正好 的加成的取向正好 与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律相反(反马氏规则) 与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律相反(反马氏规则)
※注:仅对HBr有效(HCl,HI均无此反应) 仅对HBr有效(HCl,HI均无此反应) HBr有效 均无此反应
①诱导效应 定义
δ
+
δ
-
方向
C
Y
斥电子诱导、 斥电子诱导、正诱导
+I
C C
H X 吸电子诱导、 吸电子诱导、负诱导 -I
-F>-Cl>-Br>-I>-OR>-C6H5>-CH2=CH2>H> Cl> Br> OR> -CH3>-CH2CH3>-C(CH3)3 见书P 见书P315 ②超共轭效应 电子离域的现象称为共轭 电子离域的现象称为共轭 由σ键参与的共轭称为超共轭 键参与的共轭称为超共轭 共轭称为 CH3 CH2= CH2
高中化学烯烃结构简式教案
高中化学烯烃结构简式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烯烃的结构特点;
2. 能够根据烯烃的分子式画出其结构式。
教学重点:
1. 烯烃的结构特点;
2. 烯烃分子式到结构式的转化。
教学难点:
1. 烯烃的结构特点的理解;
2. 结构简式的画法。
教学内容:
1. 烯烃的定义和性质;
2. 烯烃的结构特点;
3. 烯烃分子式到结构式的转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烯烃的定义和性质,引起学生对烯烃结构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 简要介绍烯烃的结构特点,强调双键的存在;
2. 通过示例分子式给出烯烃的结构式。
三、练习(15分钟)
1.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烯烃分子式画出其结构式;
2.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对比。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烯烃的结构特点和结构简式的画法,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五、拓展(10分钟)
让学生在课后查找更多烯烃的分子式并画出其结构式,加深对烯烃结构的理解。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写出以下烯烃的分子式,并画出其结构式。
1. C3H6;
2. C4H8。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烯烃的结构特点和结构简式的画法,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烯烃的教学设计
烯烃的教学设计引言烯烃是有机化合物中重要的一类。
具有双键的结构特点赋予烯烃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烯烃的学习对于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教师们设计一套有效的烯烃教学方案,旨在引发学生对烯烃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烯烃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区别;2. 熟悉烯烃的命名规则及其化学性质;3. 掌握烯烃的制备方法和一些常见的反应机理;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烯烃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烯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a. 教师可通过示意图或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烯烃的结构特点,对比其与饱和烃的区别,并讲解烯烃的命名规则,包括主链选择、确定双键位置以及顺序编号等。
b. 分类讲解烯烃的命名方法,包括直链烯烃和支链烯烃的命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2. 烯烃的制备方法:a. 介绍烯烃的常见制备方法,包括脱水、脱氢、裂化等,通过反应方程式展示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反应原理和条件。
b.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实际制备烯烃,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制备方法的理解。
3. 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a. 进一步讲解烯烃的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和溶解性等,帮助学生理解烯烃的性质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b. 介绍烯烃的一些典型化学性质,如加成反应、聚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等,通过反应方程和实例加深学生对于烯烃化学性质的理解。
4. 烯烃的应用:a. 分析烯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乙烯的应用于塑料制品、丙烯的应用于纺织品等,让学生了解烯烃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b. 引导学生思考烯烃在环境和社会中的影响,加深他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示意图、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烯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2. 探究法:教师可设计一些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主动探索烯烃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教案讲义:烯烃(教师版)
烯烃1.认识烯烃的结构、通式和主要性质。
2.掌握烯烃的命名。
3.掌握烯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数目的确定。
一、烯烃的结构与性质1.烯烃及其结构(1)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
(2)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
(3)分类①单烯烃: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①多烯烃:分子中含有两个及以上碳碳双键①二烯烃:分子中含有二个碳碳双键。
二烯烃又可分为累积二烯烃、孤立二烯烃和共轭二烯烃;累积二烯烃的结构特点是双键连在一起;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是单、双键交替排列;孤立二烯烃的结构特点是在二个双键之间相隔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单键(4)通式:烯烃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时,其通式一般表示为C n H2n(n≥2)(5)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4个碳氢单键,相邻的2个键的夹角接近120°,乙烯分子中的6个原子共平面,即与双键(包括碳碳双键、碳氧双键、碳硫双键等)相连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2.物理性质(1)状态:一般情况下,2~4个碳原子烯烃(烃)为气态,5~16个碳原子为液态,16个碳原子以上为固态。
(2)溶解性:烯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增多,熔沸点升高;分子式相同的烯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4)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增大,但比水的小。
3.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决定了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1)氧化反应①烯烃燃烧的通式:C n H 2n +3n 2O 2−−→−点燃n CO 2+n H 2O 丙烯燃烧的反应方程式:2CH 3CH===CH 2+9O 2−−→−点燃6CO 2+6H 2O①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反应常用于烯烃的检验,乙烯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实质是KMnO 4酸性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乙烯被氧化。
烯烃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产物的确定规律,可用于烯烃结构的测定:烯烃被氧化的部分CH 2=RCH=氧化产物RCOOH3)氧化,氧化产物的确定规律,可用于烯烃结构的测定;烯烃被氧化的部分CH 2=RCH=氧化后直接水解的氧化产物RCOOH氧化后先用Zn 处理再水解的氧化产物HCHORCHO(2)加成反应 (以丙烯为例):烯烃能跟溴水、卤素单质、氢气、水、卤化氢、氰化氢(HCN)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时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两个原子或原子团分别加到原碳碳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上。
化学选修3烯烃教案
化学选修3烯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烯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理解烯烃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3. 掌握烯烃的合成方法和反应规律。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烯烃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烯烃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2. 烯烃的合成方法和反应规律。
教学难点:1. 掌握烯烃的合成方法和反应规律。
2.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烯烃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室化学品和仪器。
2. 多媒体投影仪。
3.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包含烯烃的物质(如橡胶、塑料等),引起学生对烯烃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课堂主题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烯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烯烃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等。
2. 介绍烯烃的命名规则,包括碳链长度、双键位置和数量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分析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烯烃在合成聚合物、制药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烯烃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四、实验演示(20分钟)示范一些与烯烃相关的实验操作,如烯烃的制备和反应。
通过实验的直观呈现,加深学生对烯烃的认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五、讨论和总结(15分钟)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梳理烯烃的合成方法和反应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归纳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六、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延伸,了解烯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能源、材料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烯烃的掌握程度,并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
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3. 练习题: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烯烃教学设计.doc
烯炷教学设计授课人宋靖学校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教学目知识与技能1.掌握烯炷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加深对加成反应等有机反应的理解。
3.初步了解烯炷的顺反异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进一步讨论烯炷的结构和性质。
形成由典型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2.通过模型直观认识和理解烯炷的顺反异构。
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活、生产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通过分组讨论和学习,培养合作意识、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烯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烯炷的顺反异构教学媒体PPT演示文稿,演示用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学生分组用球棍模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教学过程见下表环节时间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1投影:有机物图片观看图片、联系生活引领学生进入有机合成的世界讲授课重点1:顺反15投影:乙烯、丙烯、丁烯的结构式(分别给出顺式反式的结构简式)1定义:仅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链炷2官能团:碳碳双键3结构特点:碳碳双键中两个键不一样,其中一个较弱根据已有的几种烯炷归纳总结什么是烯炷、烯炷的官能团及结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乙烯、丙烯、丁烯等烯炷的结构,归纳总结出具有什么结构的有机物是烯炷,培养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对异构4顺反异构由于碳碳双键的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
请同学们试着用球棍模型组合丙烯,体会丙烯是否存在顺反异构提问:什么样的烯炷才有顺反异构呢?投影:给出一系列结构简式,判断是否存在顺反异构提问:请同学们根据烯炷的结构,推测一下烯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观察大屏幕的烯炷,发现丁烯两种结构的不同动动手:用球棍模型组装丁烯,体会顺反异构动动手:丙烯球棍模型,发现无顺反异构回答:有碳碳双键;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上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学生练习回答:加成,加聚,氧化比,发现丁烯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引出顺反异构,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分组实践,动手组装丁烯、丙烯的模型,学生切身体会顺反异构存在的条件,加深学生对于顺反异构的理解,通过小组同学共同探究,得出问题的结论。
第三章烯烃--教案
第三章烯烃--教案有机化学教案第三章1 第三章烯烃⼀、学习⽬的和要求1. 掌握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2.掌握烯烃的结构。
3.掌握烯烃结构的Z/E 标记法和次序规则。
4. 掌握烯烃的来源和制法。
5. 掌握烯烃的物理性质。
6.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催化氢化、、亲电加成,马尔柯夫尼柯夫规则,硼氢化-氧化反应、臭氧化反应。
7. 了解烯烃的重要代表物:⼄烯、丙烯和丁烯。
⼆.本章节重点、难点烯烃的分⼦结构、π键的特点、σ键与π键的区别、Z/E 标定法、记住次序规则、碳正离⼦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亲电加成的反应历程和影响因素、⼄烯的分⼦轨道、丙稀的游离基反应、马⽒与反马⽒规则。
三.教学内容烯烃是指分⼦中含有⼀个碳碳双键的开链不饱和烃,烯烃双键通过SP 2杂化轨道成键,因此和烷烃相⽐,相同碳原⼦的烯烃⽐烷烃少两个碳原⼦,通式为CnH2n 。
3.1 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3.1.1 烯烃的同分异构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烷烃的要复杂,除碳链异构外,还有由于双键的位置不同引起的位置异构和双键两侧的基团在空间的位置不同引起的顺反异构。
造异构(以四个碳的烯烃为例):CH 3-CH 2-CH=CH 2 1-丁烯位置异构 CH 3-CH=CH-CH 3 2-丁烯构造异构 CH 3-C(CH 3)=CH 2 2-甲基丙烯碳链异构23.1.2 烯烃的命名(1) 烯烃系统命名法烯烃系统命名法,基本和烷烃的相似。
其要点是: 1)选择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烯。
2)从最靠近双键的⼀端开始,将主链碳原⼦依次编号。
3)将双键的位置标明在烯烃名称的前⾯(只写出双键碳原⼦中位次较⼩的⼀个)。
4)其它同烷烃的命名原则。
例如:CH 3—CH —CH=CH 2 的名称是3-甲基-1-丁烯。
CH 3烯烃去掉⼀个氢原⼦后剩下的⼀价基团就是烯基,常见的烯基有: CH2=CH- ⼄烯基CH 3CH=CH- 丙烯基(1-丙烯基) CH 2=CH-CH 2- 烯丙基(2-丙烯基) CH2= C –CH3 异丙烯基(2) 烯烃衍⽣物命名法(补充)烯烃衍⽣物命名法是以⼄烯为母体,将其他烯烃看成他们的烷基衍⽣物。
烯烃教学设计学科素养
烯烃教学设计学科素养烯烃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烯烃的理解和学科素养的提高。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烯烃的概念、结构和性质,掌握常见烯烃的命名方法和反应特点。
2. 技能目标:学会应用化学公式和结构式绘制烯烃的结构,了解并能够进行烯烃的合成反应与应用。
3.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实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烯烃的概念和结构:介绍烯烃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烯烃分子中的π键和非饱和结构。
2. 烯烃的命名方法:讲解烯烃的命名规则,例如根据碳原子数目、取代基的位置和性质等进行系统命名。
3. 烯烃的性质与反应:介绍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不饱和反应、加成反应等,以及与其他化学物质的反应。
4. 烯烃的合成方法与应用:介绍烯烃的合成方法,如脱氢反应、酸催化降解等,并探讨烯烃在聚合反应和医药、日化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烯烃反应和性质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对烯烃的理解和认识。
2. 实验教学法:设计简单的实验,例如加热烯烃和水的反应,观察产物的生成情况;或者用氯代烷和醇的反应合成烯烃,在加热条件下观察产物的生成和性质变化。
3. 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小组或全班的讨论,探讨烯烃合成和应用领域的一些案例和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技术,使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烯烃的结构、反应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烯烃的感知。
四、教学手段:1. 实验器材与药品:醇、氯代烷、碱性氧化剂、强酸、烯烃试剂等。
2.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以及相关的多媒体软件和课件。
3. 教学实践文章和案例:选取一些与烯烃有关的实例,撰写教学实践文章和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烯烃的合成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理解烯烃的性质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教案 第三章• •1 第三章 烯 烃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 掌握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2. 掌握烯烃的结构。
3. 掌握烯烃结构的Z/E 标记法和次序规则。
4. 掌握烯烃的来源和制法。
5. 掌握烯烃的物理性质。
6. 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催化氢化、、亲电加成,马尔柯夫尼柯夫规则,硼氢化-氧化反应、臭氧化反应。
7. 了解烯烃的重要代表物:乙烯、丙烯和丁烯。
二. 本章节重点、难点烯烃的分子结构、π键的特点、σ键与π键的区别、Z/E 标定法、记住次序规则、碳正离子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亲电加成的反应历程和影响因素、乙烯的分子轨道、丙稀的游离基反应、马氏与反马氏规则。
三. 教学内容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开链不饱和烃,烯烃双键通过SP 2杂化轨道成键,因此和烷烃相比,相同碳原子的烯烃比烷烃少两个碳原子,通式为CnH2n 。
3.1 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3.1.1 烯烃的同分异构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比烷烃的要复杂,除碳链异构外,还有由于双键的位置不同引起的位置异构和双键两侧的基团在空间的位置不同引起的顺反异构。
造异构 (以四个碳的烯烃为例):CH 3-CH 2-CH=CH 2 1-丁烯 位置异构 CH 3-CH=CH-CH 3 2-丁烯 构造异构 CH 3-C(CH 3)=CH 2 2-甲基丙烯 碳链异构• •23.1.2 烯烃的命名(1) 烯烃系统命名法烯烃系统命名法,基本和烷烃的相似。
其要点是: 1) 选择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烯。
2) 从最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
3) 将双键的位置标明在烯烃名称的前面(只写出双键碳原子中位次较小的一个)。
4) 其它同烷烃的命名原则。
例如:CH 3—CH —CH=CH 2 的名称是3-甲基-1-丁烯。
CH 3烯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就是烯基,常见的烯基有: CH2=CH- 乙烯基CH 3CH=CH- 丙烯基(1-丙烯基) CH 2=CH-CH 2- 烯丙基(2-丙烯基) CH2= C –CH3 异丙烯基(2) 烯烃衍生物命名法(补充)烯烃衍生物命名法是以乙烯为母体,将其他烯烃看成他们的烷基衍生物。
例: CH 2=CH-CH 3 甲基乙烯 (CH 2)2C=CH 2 (不对称二甲基乙烯) 使用范围:结构简单的烯烃。
3.2 烯烃的结构最简单的烯烃是乙烯,我们以乙烯为例来讨论烯烃双键的结构。
3.2.1 双键的结构乙烯与丙烯的共价键参数如下:H0.108nm0.133nm117°121.7°有机化学教案 第三章••3键能为 610KJ / mol ,C —C 键能为346KJ / mol ,由键能看出碳碳双键的键能不是碳碳单键的两倍,说明碳碳双键不是由两个碳碳单键构成的。
事实证明碳碳双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的。
现代物理方法证明:乙烯分之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3.2.2 sp 2杂化杂化轨道理论认为,碳原子在形成双键时是以sp2杂化方式进行的,这种杂化过程如下所示:3.2.3烯烃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形成烯键的两个碳原子为sp 2杂化,它们各用一个sp 2杂化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碳碳σ键;每个碳原子余下的两个sp 2轨道分别与其它原子或基团结合形成两个σ单键;这样而形成的五个σ键均处同一平面上,两个碳原子各剩余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 轨道,并垂直于该平面,且互相平行,从而侧面重叠形成π键,也可以描述为以“肩并肩”方式形成π键。
所以碳碳双键相当于由一个碳碳σ键和一个碳碳π键组成,平均键能为610.9 kJ.mol -1,其中碳碳σ键的平均键能为343.3 kJ.mol -1,π键的键能为263.6 kJ.mol -1,π键的键能较σ键的小。
(π键键能 = 双键键能 — 碳碳单键键能 = 610KJ / mol – 346 = 264KJ / mol )3.2.4 乙烯分子的形成方式一个sp2三个 的关系sp 2轨道与轨道的关系p sp 2sp 2sp sp 22p2s2p杂化2杂化态激发态• •4乙烯分子的形成方式如下所示:3. 2 .5 π键的特点与σ键相比,π键与σ键有明显区别,由此决定了烯烃的化学性质,π键的特点如下: (1)π键以“肩并肩”方式重叠,碳碳之间的连线不是轴对称,因此以双键相连的两个原子之间不能再以碳碳之间连线为轴自由旋转,如果吸收一定的能量,克服p 轨道的结合力,才能围绕碳碳之间连线旋转,结果使π键破坏。
(2)π键由两个p 轨道侧面重叠而成,重叠程度比一般σ键小,键能小,不如σ键牢固,容易发生反应。
(3)π键电子云不是集中在两个原子核之间,而是分布在上下两侧,原子核对π电子的束缚力较小,因此π电子有较大的流动性,在外界试剂电场的诱导下,电子云变形,导致π键被破坏而发生化学反应。
(4)π键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与σ键共存。
3.2.6顺反异构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而双键碳上所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是处在同一平面的,当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各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就能产生顺反异构体。
例如:这种由于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上连接的基团在空间的位置不同而形成的构型不同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相现象。
如π电子云形状π键的形成乙烯中的σ键H CH 3H H 3CCH 3HH H 3C顺丁烯反丁烯(立体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构型异构C = CC = Cbp0.88℃bp 3.7℃有机化学教案 第三章• •5 下图所示:构成双键的任何一个碳原子上所连的两个基团要不同是产生顺反异构体的必要条件,如下图所示:顺反异构体的命名可在系统名称前加一“顺”或“反”字, 例如:【顺反命名法有局限性】,即在两个双键碳上所连接的两个基团彼此应有一个是相同的,彼此无相同基团时,则无法命名其顺反。
例如:为解决顺反命名法的局限性,IUPAC 规定,用Z 、E 命名法来标记顺反异构体的构型。
3.3 E —Z 命名法 3.3.1次序规则顺序规则的要点:(1)比较与双键碳原子直接连接的原子的原子序数,按大的在前、小的在后排列。
例如: I > Br > Cl > S > P > F > O > N > C > D > H -Br > -OH > -NH2 > -CH3 > H(2)如果与双键碳原子直接连接的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时,则要依次比较第二、第三顺序原子的原子序数,来决定基团的大小顺序。
例如: CH 3CH 2- > CH 3- (因第一顺序原子均为C ,故必须比较与碳相连基团的大小) CH 3- 中与碳相连的是 C(H 、H 、H)CCCCCCCCa ba bb a a ddd a b a aa b无顺反异构的类型有顺反异构的类型C HCCH 2CH 3HCH 3CH 3CH 2CH CHCH 2CH 3-2-反 甲基 己烯-3--3-顺戊烯C CBr ClCH 3H C CH CH 2CH 2CH 3CH 3CH 2CH 3C CCHCH 3CH 3CH 2CH 2CH 2CH 3CH 3CH 3• • 6CH 3CH 2- 中与碳相连的是 C(C 、H 、H) 所以CH 3CH 2-优先。
同理:(CH 3)3C- > CH 3CH(CH 3)CH- > (CH 3)2CHCH 2- > CH 3CH 2CH 2CH 2-(3) 当取代基为不饱和基团时,则把双键、三键原子看成是它与多个某原子相连。
例如:相当于相当于3.3.2 E —Z 命名法Z 、E 命名法的具体内容是:一个化合物的构型是Z 型还是E 型,要由“次序规则”来决定 ,分别比较两个双键碳原子上的取代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出的先后顺序,如果两个双键碳上排列顺序优先的基团位于双键的同侧,则为Z 构型,反之为E 构型。
Z 是德文 Zusammen 的字头,是同一侧的意思。
E 是德文 Entgegen 的字头,是相反的意思。
例如:(Z)-3-甲基-4-异丙基庚烷【提请注意】:用箭头帮助判断Z 、E 构型是相当有益的。
同一方向为Z ;不同方向为E 。
例:C H 2=C HCH 2-CH C C=OC OC=CClBr H CH 3Br >CH 3-Cl > H(E)-1-氯溴丙烯-2-C=CCHCH 3CH 2CH 2CH 3CH 3CH 3CH 2CH 3CH 3CH 2- > CH 3-(CH 3)2CH- > CH 3CH 2CH 2-C=CHBr ClCl Cl > HBr > Cl (Z)-1,2-二氯-1-溴乙烯有机化学教案 第三章• •7 【特别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顺反命名和命名Z 、E 是不能一一对应的】3.4 烯烃的制备 3.4.1工业制法烯烃工业上可由石油裂解制得。
3.4.2实验室制法(1)由醇脱水:醇在无机酸催化剂存在下加热时,失去一分子水而得到相应的烯烃。
常用的酸是硫酸和磷酸。
中学中就已经了解到由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脱水生成乙烯。
(2)卤代烷脱卤化氢:仲、叔卤代烷形成烯烃时,其双键位置主要趋向于在含氢较少的相邻碳原子上。
以取代较多的烯烃为主要产物,这就是札依采夫(Saytzeff)规律。
3.5 烯烃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C 2~C 4的烯烃为气体,C 5~C 16的为液体,C 17以上为固体。
沸点、熔点、比重都随分子量的增加而上升,比重都小于1,都是无色物质,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沸点: 3.7°C 0.88°C 熔点: -138.9°C -105.6°C顺、反异构体之间差别最大的物理性质是偶极矩,一般反式异构体的偶极矩较顺式小,或等于零,这是因为在反式异构体中两个基团和双键碳相结合的键,它们的极性方向相反可• • 8以抵消,而顺式中则不能。
在顺、反异构体中,顺式异构体因为极性较大,沸点通常较反式高。
又因为它的对称性较低,较难填入晶格,故熔点较低。
3.6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以和很多试剂作用,主要发生在碳碳双键上,能起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
此外,由于双键的影响,与双键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也可发生一些反应。
加成反应是在一个分子中加入一个小分子的反应,在反应中π键断开,双键上两个碳原子和其它原子团结合,形成两个σ-键。
3.6.1催化氢化CH 2CH 2R H 2CH 2CH 3R H催化剂++催化剂为PtO 2, Pd/C, Pd/BaSO4, R-Ni, Pt 黑等。
从氢化热的大小可比较烯烃的稳定性: 乙烯 丙烯 丁烯 顺-2-丁烯 异丁烯 反-2-丁烯127.2 125.1 126.8 119.7 118.8 115.5 kJ/mol 从上述数据看出,连接在双键碳原子上的烷基数目越多的烯烃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