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子

合集下载

孟 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文言解读

孟 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文言解读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文言解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文言解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

它所蕴含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政治理念以及当代社会治理,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来理解“民为贵”。

在孟子的观念中,“民”之所以被视为“贵”,是因为民众是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广大民众的辛勤劳动和付出。

民众从事农业生产,为国家提供粮食;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没有民众的努力,国家就无法运转,社会就无法进步。

从更深层次来看,“民为贵”还体现在民众的意愿和需求应当得到重视。

统治者要关心民众的疾苦,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政策时应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如果统治者能够做到这一点,民众就会拥护他,国家就会稳定;反之,如果统治者不顾民众的死活,只为自己的私欲而统治,那么民众就会反抗,国家就会陷入混乱。

例如,在古代,如果遭遇天灾,粮食歉收,统治者应该及时开仓赈济,帮助民众渡过难关。

如果统治者无视民众的饥饿,依旧横征暴敛,那么必然会引发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这种情况下,即便统治者拥有强大的权力,也难以维持长久的统治。

接下来看“社稷次之”。

“社稷”在古代指的是土神和谷神,象征着国家。

孟子将其置于“民”之后,并非意味着国家不重要,而是强调国家的存在是为了保障民众的利益。

国家的制度、法律、政策等,都应该以服务民众、促进民众的福祉为目的。

一个良好的国家制度,应该能够保障公平正义,让民众在平等的环境中发展;法律应该公正严明,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政策应该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引导国家朝着有利于民众的方向发展。

当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以民众利益为重。

比如,在面临战争时,如果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扩张领土、满足统治者的私欲,而不是为了保卫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那么这样的战争就是不正义的,不应该发动。

最后是“君为轻”。

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极大的突破性。

在封建时代,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

孟 子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

孟 子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

孟子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孟子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博大精深,对于君臣关系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在孟子看来,君臣关系并非是绝对的尊卑主从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制约的关系。

他强调君臣双方都应当具备道德和仁义,以仁心对待彼此。

孟子主张“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一观点鲜明地指出了君臣关系的双向性。

君主对待臣子的态度决定了臣子对待君主的态度。

如果君主能够关爱臣子,将其视为自己的手足,那么臣子也会全心全意地效忠君主,视君主如同自己的心腹。

反之,如果君主把臣子当作犬马一样驱使,毫不尊重,那么臣子对君主的感情也仅仅如同对待一般的国人。

更有甚者,若君主视臣子如泥土草芥,毫不珍惜,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当作仇敌。

这种观点打破了传统中君主绝对权威、臣子绝对服从的观念,强调了君臣之间应当以尊重和关爱为基础,建立起一种平等而和谐的关系。

它提醒君主,权力并非是无限的,而是应当受到道德和仁义的约束。

孟子还认为,君主应当以仁政来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的疾苦。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臣子和百姓的拥护。

如果君主不能施行仁政,那么臣子有责任劝谏君主,使其改正错误。

“格君心之非”是臣子的重要职责,臣子应当以正义和道德为准则,勇敢地指出君主的过错,帮助君主成为有道之君。

同时,孟子也强调臣子自身应当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操守。

臣子应当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为权势所屈,不为私利所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孟子对于君子品德的高度概括,也是对臣子在君臣关系中应有的姿态的期许。

在孟子的思想中,君臣关系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和权力欲望的工具,而是为了实现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的共同目标。

君臣双方都应当以天下为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例如,在历史上,那些贤明的君主能够虚心纳谏,听取臣子的意见,从而开创了盛世局面。

而那些昏庸无道的君主,往往刚愎自用,不听臣子的劝谏,最终导致国家衰败,民不聊生。

孟 子中仁的内涵及实践

孟 子中仁的内涵及实践

孟子中仁的内涵及实践《孟子中仁的内涵及实践》“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孟子的学说中,“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并且其对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仁”也有着具体而明确的阐述。

孟子认为,“仁”的本质是爱人。

这种爱不是狭隘的、有条件的,而是广泛的、无条件的。

它涵盖了对所有人的关怀和尊重,无论亲疏贵贱。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和尊严,都应当得到关爱和呵护。

这种爱人之心,应当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情感,而非出于外在的利益考量或道德约束。

孟子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所谓恻隐之心,就是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时,内心所产生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这种情感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是“仁”的萌芽和开端。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在危险中挣扎,或者一位老人在街头无助地流浪,我们自然而然会感到心痛和不忍,这种本能的反应就是恻隐之心的体现。

而当我们将这种恻隐之心不断地培养和扩充,使其成为一种普遍的、持久的情感和行为准则,就能够实现“仁”。

“仁”不仅是一种内在的情感,更是一种外在的行为。

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关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将这种关爱推广到百姓身上,最终扩展到对万物的爱护。

在家庭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在社会中,我们要关心他人的疾苦,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对于自然界的万物,我们也要怀有敬畏之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孟子还提出了“仁政”的思想,认为统治者应当以“仁”为核心来治理国家。

“仁政”的首要要求是统治者要有爱民之心,关心百姓的生活,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例如,要轻徭薄赋,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要兴办教育,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要建立公正的法律制度,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实践“仁”的过程中,孟子强调个人的道德自觉和修养。

孟 子仁义礼智思想的现代价值阐释

孟 子仁义礼智思想的现代价值阐释

孟子仁义礼智思想的现代价值阐释《孟子仁义礼智思想的现代价值阐释》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仁义礼智思想影响深远。

在现代社会,这些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我们的生活、社会和个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仁”,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孟子认为“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在现代社会,“仁”的价值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

我们倡导友善、互助和关爱,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在家庭中,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包容和支持,营造了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在职场中,同事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团队的和谐发展。

在社会中,志愿者们无私奉献,关爱弱势群体,传递着温暖和正能量。

这种仁爱精神有助于构建一个充满温情、和谐的社会环境。

“义”,孟子视其为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在现代社会,“义”意味着坚守正义、公平和道德原则。

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行事,不追求不正当的利益。

例如,在商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不欺诈、不垄断,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勇于担当,为了公共利益挺身而出,敢于揭露和纠正不公正的现象。

秉持正义的价值观,能够使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增强人们对社会的信任和归属感。

“礼”,在孟子的思想中,是社会秩序和规范的体现。

现代社会虽然与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礼”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礼”可以理解为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和社会规范。

在人际交往中,以礼待人,尊重他人的意见、权利和感受,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遵守社会公德、公共秩序,如排队、不随地吐痰等,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在国际交往中,遵循国际礼仪和规则,展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素养。

“礼”的存在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减少冲突和矛盾。

“智”,孟子所指的“智”并非仅仅是知识和聪明才智,更是一种道德智慧和判断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信息和各种选择。

拥有道德智慧,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孟 子中性善的人性论

孟 子中性善的人性论

孟子中性善的人性论人性,自古以来就是哲学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孟子的性善论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孟子提出性善论,旨在为社会的道德重建和秩序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善的根源就在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他以“孺子入井”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即将掉入井中时,会不假思索地产生惊惧和同情之心,想要去救他。

这种本能的反应并非出于想要得到孩子父母的感谢,也不是为了在乡邻中博得好名声,而是出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的善良本性。

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仁、义、礼、智的开端。

仁,是孟子性善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孟子认为,仁是一种爱人之心,是对他人的关心、尊重和爱护。

这种仁爱并非有条件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

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心中涌起的同情和帮助的愿望,就是仁的体现。

义,是指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孟子认为,义是内在的,是人内心的道德判断力。

在面对各种选择时,我们能够凭借内心的义来判断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

礼,在孟子看来,不仅仅是外在的礼仪形式,更是内心对他人的尊重和敬畏。

礼的本质在于以善的心态对待他人,以和谐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智,则是指人的智慧和判断力,能够明辨是非善恶,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一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善人。

在后天的环境中,人们可能会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善良的本性受到遮蔽或扭曲。

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保持和发扬人性中的善。

教育在孟子的性善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启发人们内心的善良本性,使人们明白道德的真谛,从而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

教育的方法包括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

修养也是孟子所重视的。

他提出“存心养性”的观点,主张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善良念头,不断地培养和扩充自己的善性。

通过反省内求,去除心中的私欲和杂念,让善良的本性得以彰显。

孟 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孟 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在我国古代的思想长河中,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这一理念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后世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社会动荡、诸侯纷争的时代。

各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频繁发动战争,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在这样的背景下,孟子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主张,试图为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寻找出路。

“民为贵”,意味着人民是国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没有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付出,国家就无法繁荣昌盛。

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以民为本,关心人民的疾苦,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只有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首先,人民是国家经济的创造者。

农业是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农民们辛勤耕耘,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物资。

手工业者们制作出各种精美的产品,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商人的活动则使得物资得以在不同地区之间调配,进一步繁荣了经济。

如果没有人民的劳动和创造,国家的经济将陷入停滞,无法为统治者提供足够的资源来维持统治。

其次,人民是国家军事力量的源泉。

在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士兵大多来自于普通百姓。

他们为了保卫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一个国家如果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在战争中就能够凝聚强大的力量,抵御外敌的入侵。

反之,如果统治者失去了民心,人民不愿意为其作战,那么国家就很容易陷入危机。

再者,人民是国家文化的传承者。

民间文化、习俗和传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通过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等方式,将这些文化瑰宝传承下来。

正是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丰富了国家的文化内涵,使国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凝聚力。

“君为轻”并非是贬低君主的地位,而是强调君主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应该以服务人民为宗旨。

君主不能肆意妄为,不能将自己的利益置于人民之上。

新课标《劝学》孟 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劝学》孟 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劝学》孟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而孟子是战国时期另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虽然这两篇文章并非直接相关,但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以下将对《劝学》以及孟子相关文言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劝学》中的重点字词1、“学不可以已”中的“已”,意为停止。

2、“木直中绳”的“中”,读音为 zhòng,意为合乎。

3、“虽有槁暴”的“有”,通“又”;“暴”,通“曝”,晒。

4、“輮以为轮”的“輮”,通“煣”,使弯曲。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通“智”,智慧。

二、《劝学》中的重点实词1、假:借助,利用。

如“假舆马者”。

2、绝:横渡。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4、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三、《劝学》中的重点虚词1、而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修饰,“吾尝跂而望矣”。

表并列,“蟹六跪而二螯”。

表顺承,“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于从,“青,取之于蓝”。

比,“而青于蓝”。

对,“善假于物也”。

3、之代词,它,“筋骨之强”。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助词,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四、《劝学》中的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下”,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游泳。

3、形容词作名词“其曲中规”中的“曲”,弯曲的程度。

“登高而招”中的“高”,高处。

4、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中的“直”,变直。

“金就砺则利”中的“利”,变得锋利。

5、动词的使动用法“輮以为轮”中的“輮”,使……弯曲。

五、《劝学》中的特殊句式1、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状语后置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孟 子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

孟 子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

孟子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孟子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涵盖了诸多方面,其中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具有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价值。

在孟子的观念中,君臣关系并非是绝对的、单向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制约的关系。

他强调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本分。

孟子认为,君主应当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君主要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的疾苦。

如果君主无道,肆意妄为,那么臣民就没有义务去服从他。

他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这意味着,如果君主成为了残害仁义的独夫民贼,那么他就失去了作为君主的合法性,被推翻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极大的突破性,挑战了传统观念中君主绝对权威不可动摇的思想。

同时,孟子提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清楚地表明了君臣关系的对等性和互动性。

君主对待臣子的态度决定了臣子对待君主的态度。

如果君主尊重、关爱臣子,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手足,那么臣子也会全心全意为君主效力,将君主视为心腹;反之,如果君主轻视、虐待臣子,把他们当作犬马或土芥,那么臣子也会相应地降低对君主的尊重和忠诚,甚至可能视君主为仇敌。

孟子还主张臣子应当坚守道义和原则,不能盲目地顺从君主的错误决策。

臣子有责任向君主进谏,指出君主的过错,以促使君主改正。

他说:“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意思是,要求君主做难做的事情,这是对君主的恭敬;向君主陈述善道,堵塞邪道,这是对君主的敬重;如果认为自己的君主不能行善,这就是贼害自己的君主。

这种观点赋予了臣子一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使他们在君臣关系中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服从者。

在孟子看来,君臣之间应当以道义为基础,而不是以权力和利益为纽带。

只有建立在道义之上的君臣关系,才能长久稳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孟 子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注释探讨

孟 子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注释探讨

孟子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注释探讨《孟子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注释探讨》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对于孟子这段话中“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观点,历代学者多有注释和解读。

“不忍人之心”,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或危险时,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怜悯和同情。

这种情感并非后天刻意培养,而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本能。

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即将掉进井里,那一刻,我们心中涌起的紧张和担忧,就是“不忍人之心”的直接体现。

这种“怵惕恻隐之心”,不是因为想要和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为了在乡里朋友中博得好名声,也不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哭声,而是出于纯粹的、本能的同情。

从这个例子深入思考,孟子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个人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那就不能称之为“人”。

这并非是一种极端的论断,而是孟子在强调这四种心是人性的基本构成要素。

恻隐之心,是仁的开端。

当我们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这就是仁的萌芽。

仁,是一种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高尚品德。

羞恶之心,是义的开端。

我们能够分辨善恶对错,对不道德的行为感到羞愧和憎恶,这便是义的体现。

义,让我们坚守道德底线,追求正义。

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

在与人交往中,懂得谦虚退让,尊重他人,这就是礼的基础。

孟 子尊德性道问学注释解释

孟 子尊德性道问学注释解释

孟子尊德性道问学注释解释孟子“尊德性道问学”注释解释“尊德性而道问学”,这一命题出自《礼记·中庸》,后被孟子所发扬。

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对于我们理解道德修养和知识追求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尊德性”,简单来说,就是尊崇、发扬自己内在的德性。

德性,是人天生所具有的善良、正直、仁爱等美好品质。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而“尊德性”就是要呵护和培育这些善的种子,使其茁壮成长。

那么,如何做到尊德性呢?首先,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当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能一味地指责他人,而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仁德。

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

其次,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四心就是我们的德性之源。

在生活中,我们要对他人的苦难怀有恻隐之心,对不道德的行为感到羞耻和厌恶,对长辈和他人保持恭敬,对是非善恶有清晰的判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尊德性。

“道问学”,则是指通过学习和探究来追求真理和知识。

在孟子看来,知识的学习是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道问学要求我们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努力。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意思是说,学习的目的就是找回我们丢失的本心,也就是善良的德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从而更好地尊德性。

同时,道问学还需要我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孟子主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提醒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而要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判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尊德性和道问学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孟 子民为贵思想在现代民 主中的体现

孟 子民为贵思想在现代民 主中的体现

孟子民为贵思想在现代民主中的体现《孟子“民为贵”思想在现代民主中的体现》孟子,这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以其深邃的智慧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

这一思想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即便跨越千年,在现代社会的民主理念中,仍能寻到其熠熠生辉的踪迹。

“民为贵”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民众的地位和价值。

在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孟子却能提出这样以民为本的观点,无疑是具有前瞻性和进步性的。

在现代民主中,人民主权原则是其基石。

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人民,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这与孟子“民为贵”的思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现代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是人民表达意愿、行使权利的重要方式。

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人民能够选择自己信任的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这种选举制度使得政府的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正如孟子所期望的,人民在国家事务中拥有了话语权和决定权,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在社会治理方面,现代民主强调公众参与。

政府在制定政策、规划发展时,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听证会、民意调查等形式,让民众的声音能够被听见,使政策更加符合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这体现了对“民为贵”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将人民的意愿纳入决策过程,以实现更好的治理效果。

教育公平也是现代民主中“民为贵”思想的体现之一。

在现代社会,教育被视为提升人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政府大力投入教育资源,努力保障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通过普及义务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让人民能够通过教育提升自己,实现个人的发展和价值。

这与孟子所倡导的关注民众的福祉、为民众创造良好发展条件的理念是一致的。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更是“民为贵”思想的生动实践。

在现代社会,政府为民众提供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救济等各种社会保障,以应对生活中的风险和困难。

这种保障机制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让人民在面临困境时能够得到帮助和支持,体现了对人民生命和生活的尊重与关怀。

孟 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践

孟 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践

孟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这一理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实践。

修身,是孟子思想的基石。

他强调通过自我反省和道德培养来完善个人的品德。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从而迷失自己的本心。

因此,修身的关键在于保持内心的善良和正义,不断去除杂念和私欲。

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意思是减少欲望能够更好地修养内心。

孟子主张通过培养“浩然之气”来修身。

这种“浩然之气”是一种至大至刚的精神力量,它由正义的积累而产生。

一个人如果拥有了浩然之气,就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定不移,坚守道德原则。

同时,孟子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学习古代的圣贤之道,人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智慧水平。

在齐家方面,孟子重视家庭伦理和亲情的维系。

他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关爱和支持。

父母对子女要有慈爱之心,子女对父母要尽孝道。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不仅适用于家庭关系,也适用于社会关系。

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有明确的规矩和秩序。

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责任,遵循相应的道德规范。

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睦,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谈到治国,孟子提出了“仁政”的理念。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的疾苦,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民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主张统治者应该以民为本。

为了实现仁政,孟子主张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同时,统治者还应该重视教育,培养百姓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只有当百姓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知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此外,孟子还强调了选拔贤能之士的重要性。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任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为官,让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孟孑的名言有哪些(精选2篇)

孟孑的名言有哪些(精选2篇)

孟孑的名言有哪些(精选2篇)孟孑的名言有哪些「篇一」摘要:孟孑(公元372年-公元289年),字子思,曾任东晋丹阳尹的官员,《孟子》一书的作者。

孟孑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学说与孔子的思想紧密相连,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孟孑的20句名言,通过这些名言,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领悟他的思想和智慧。

正文:1. 孔子曰:“人无茂名者茂也,茂之操已。

颜渊操已,天下又美哉!”2.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4. 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色。

5.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也。

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0.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 百姓苟可得而治,君子傅之以礼,庶人傅之以刑,中人傅之以利。

12. 孟孑曰:“人皆可善也。

”君子已乎,君子亦善之;小人已乎,小人亦善之。

1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4.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5. 君子学以致其道,弗学以致其道、学也。

芟则通,通则明,明则virtue 明则理。

16. 君子养心莫善于行。

有孔子、有仲尼者焉。

自胤至于孟孑,行年逾百。

17. 君子无伐善。

奚取于人一技艺而一齐伐之?18. 君子使不易使者,使者不受非其职,则君子之教也。

19. 君子愿闻其言以教其志也,非愿闻其善以告其过也。

20. 君子之臣,未必其友,而其友也必为之臣矣。

本文汇总了孟孑的20句名言,这些名言涉及到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道德观,以及对于君臣、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通过这些名言,我们可以感受到孟孑对于人的关怀和他所倡导的仁爱之道。

这些名言不仅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思想体系的体现,也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社会交往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孟孑的名言有哪些「篇二」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字子孟,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 子提出的治理百姓的政策

孟 子提出的治理百姓的政策

孟子提出的治理百姓的政策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不少关于治理百姓的政策,这些政策即使放到今天,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咱们先来说说孟子主张的“仁政”。

孟子觉得呀,治理国家就得有仁爱之心,要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百姓。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去农村调研的一件事儿。

那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子,当地的领导就特别注重对村民的关怀。

村里有户人家,男人外出打工受伤了,没办法再挣钱养家。

这时候,村里的干部不仅帮着申请了救助金,还组织村民帮忙种地、收庄稼。

这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仁”,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正为百姓解决困难。

孟子还强调了“制民之产”。

啥意思呢?就是要让老百姓有一定的产业,能够养家糊口。

比如说,要给百姓分配足够的土地,让他们能够耕种,有稳定的收入。

我曾经在一个小镇上看到过这样的例子,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帮助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结果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就像孟子说的,让百姓有产业,生活有保障,他们才能安心过日子,社会才能稳定。

再有就是“轻徭薄赋”。

孟子认为,不能给老百姓太重的赋税负担,不然他们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记得有个新闻报道,说某个地方政府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这样企业就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也能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

这其实也是一种“轻徭薄赋”的体现,让经济能够活跃起来,大家都能受益。

孟子还提到了“尊贤使能”。

就是要尊重有才能的人,让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百姓做事。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小区,居委会选干部的时候,大家都积极推荐那些有能力、热心肠的人。

这些被选上的干部,真的为小区解决了不少问题,比如改善了小区的环境,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让大家的生活更丰富了。

总之呀,孟子提出的这些治理百姓的政策,虽然是很久很久以前说的,但里面的道理到现在都不过时。

我们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中,也应该多学学孟子的智慧,多为老百姓着想,让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孟 子的向善与利他主 义思想

孟 子的向善与利他主 义思想

孟子的向善与利他主义思想《孟子的向善与利他主义思想》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其中,向善与利他主义思想是孟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其向善思想的基础。

他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种善性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四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这“四端”就如同人的四肢一样,是人天生所具有的。

孟子以“孺子入井”为例来说明恻隐之心的存在。

当人们看到一个小孩即将掉入井中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惊恐和同情之心,想要去救助他,这种心理反应并非出于任何功利的目的,而是出于内在的善性。

这种善性是普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只是有些人在后天的环境中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孟子的向善思想并非仅仅停留在人性本善的层面,更强调通过后天的努力和修养来扩充和发扬这种善性。

他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意思是,只要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四端”,并不断地加以扩充和培养,就能够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这种修养和扩充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进行道德实践,通过反省自己的行为,克服私欲,遵循道德规范,从而使善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与向善思想紧密相连的是孟子的利他主义思想。

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体现了一种推己及人的关爱精神。

我们要像尊敬自己的长辈一样尊敬别人的长辈,像爱护自己的晚辈一样爱护别人的晚辈。

这种关爱并非局限于自己的亲人朋友,而是要扩展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这种利他主义思想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孟子主张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以关爱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

他认为,统治者如果能够关心百姓的疾苦,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使他们安居乐业,那么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

孟 子中尊卑有序的社 会观

孟 子中尊卑有序的社 会观

孟子中尊卑有序的社会观《孟子中尊卑有序的社会观》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尊卑有序的社会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一观念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结构和秩序,也蕴含着孟子对于人性、道德和社会治理的深刻思考。

孟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试图通过倡导尊卑有序的社会观来重建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对于孟子而言,尊卑有序并非是一种僵化的等级制度,而是基于人性和道德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安排。

孟子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天然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导致尊卑有序的基础。

他强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这里的“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区分,并非是简单的职业划分,而是在强调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职责。

劳心者承担着治理和引导社会的责任,而劳力者则从事具体的生产劳动。

这种分工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差异。

然而,孟子所主张的尊卑有序,并非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他认为,尊贵者的地位并非仅仅取决于出身和权力,更重要的是其是否具备相应的道德品质和能力。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表明,君主如果没有仁德,不能善待臣民,那么他就失去了作为尊贵者的资格。

同样,臣民如果能够修身立德,具备卓越的才能和品德,也有可能晋升为尊贵者。

在家庭关系中,孟子同样强调尊卑有序。

他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父子关系中,父亲处于尊位,子女应当孝顺尊敬;在夫妇关系中,丈夫为主导,妻子应当顺从辅助。

但这种尊卑关系并非是单向的压迫,而是相互的尊重和关爱。

子女孝顺父母的同时,父母也应当关爱子女;丈夫主导家庭的同时,也应当尊重妻子的意见和感受。

孟子的尊卑有序社会观,还体现在他对于社会治理的理念中。

他认为,统治者应当以身作则,遵守道德规范,推行仁政,以赢得民众的尊重和拥护。

只有当统治者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能够关爱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够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孟 子民胞物与注释探讨

孟 子民胞物与注释探讨

孟子民胞物与注释探讨“民胞物与”这一思想出自北宋思想家张载,但其理念在孟子的学说中也能寻得根源。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且这种善性是普遍存在于所有人心中的。

而“民胞物与”所蕴含的对他人和万物的关爱、尊重与责任,与孟子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孟子强调“仁”,将其视为道德的核心。

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关爱他人,要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这种关爱不仅仅局限于亲属朋友,而是要推及到所有的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体现了一种广泛的仁爱精神,与“民胞物与”中把所有人都视为同胞兄弟的观念相呼应。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看到他人遭受苦难,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怜悯和同情。

这种同情之心是道德的起点,也是践行“仁”的基础。

孟子还提出“义”的观念。

“义”是指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他认为,人们在面对利益和道德的抉择时,应当舍利取义,坚守道德底线。

这种对“义”的追求,在“民胞物与”的思想中也有所体现。

因为关爱他人、尊重万物,不仅仅是出于情感上的同情,更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

当我们看到他人处于困境,有义务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当我们面对自然界的万物,也有责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民胞物与”中的“物与”强调了对万物的尊重和珍惜。

孟子虽然没有直接论述这一观点,但他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也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的关爱。

他认为,对亲人的爱可以扩展到对百姓的仁爱,进而延伸到对万物的爱护。

这表明在孟子的观念中,人类与万物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人类不能仅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肆意掠夺和破坏自然,而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孟子的“仁政”思想也是“民胞物与”的重要体现。

他主张统治者要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的疾苦,施行惠民政策,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仁政”的核心是“以民为本”,认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孟 子读书笔记

孟 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孟子读书笔记》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最近读了《孟子》一书,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性本善,善良的品德是内在固有的,而非外在强加的。

只要我们能够善于思考,发掘自身的本性,就能够成为有道德、有仁义的人。

在政治方面,孟子倡导“仁政”。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的疾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他主张减轻赋税,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实行井田制,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孟子还强调统治者自身要有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和信任。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教育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在教育方法上,孟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资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孟子还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反省。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当我们在与人相处或做事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人。

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改正自己的不足,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在阅读《孟子》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孟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启示。

例如,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应该倡导以民为本的理念,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关注民生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孟 子读书笔记

孟 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孟子读书笔记》《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

读罢此书,感触颇深,书中的智慧和思想犹如璀璨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

这种善良的本性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所谓的“四端”。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意味着,善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是道德的基础。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在街头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扶一把,这种出于本能的恻隐之心,便是性善的体现。

孟子还强调“仁政”的思想。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的疾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孟子对民众地位的重视。

在一个国家中,百姓是最为重要的,如果统治者能够施行仁政,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安居乐业,那么国家就能够繁荣昌盛。

相反,如果统治者横征暴敛,不顾百姓的死活,那么国家必然会走向衰败。

在当今社会,虽然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仁政”的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民众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孟子的“浩然之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种浩然之气是一种至大至刚的正气,是通过长期的道德修养和正义行为培养出来的。

一个人如果拥有浩然之气,就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定不移,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和信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如果没有浩然之气,很容易就会迷失方向,随波逐流。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做一个有气节、有担当的人。

在教育方面,孟子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教育应该遵循人的天性,因材施教。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孟 子人性论在心理学中的阐释

孟 子人性论在心理学中的阐释

孟子人性论在心理学中的阐释人性,一直是哲学和心理学领域中备受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孟子的人性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对于人性的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开创性,而且在现代心理学中也能找到与之呼应和可以阐释的地方。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良的天性,这种善性是与生俱来的。

他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来阐述人性的善。

在心理学的视角下,我们可以将这“四心”理解为人的内在情感和道德直觉。

“恻隐之心”,可以被视为人类同情心和同理心的起源。

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或困境时,内心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不忍和想要帮助的冲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反应,是基于我们的社会性和相互依存性而产生的。

在婴儿时期,尽管孩子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但他们能够对他人的痛苦表现出一定的反应,比如哭泣或不安。

这种早期的情感反应表明,恻隐之心在人类的发展中具有先天的基础。

“羞恶之心”则与个体的道德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相关。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或者社会准则时,会感到羞愧和内疚。

这种情感体验促使我们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内心的道德标准。

在心理学中,自尊的发展和道德自我的形成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一个具有健康羞恶之心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辞让之心”反映了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谦让和尊重他人的倾向。

在资源分配、交流互动等情境中,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礼让。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社会适应行为,有助于减少冲突、促进合作。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逐渐学会了辞让,并且将其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是非之心”则是人类判断善恶、对错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得我们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道德判断,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中,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受到认知能力、社会经验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孟子及《孟子》简介
(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

死于公元前289年。

授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系,提倡“民贵君轻”“仁政”。

孟子长于辩论,善用譬喻,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其散文对后世有重大的影响。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是即孔子后有一位如家代表。

(二)、《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共七篇(各篇分上下)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注:《四书》包括《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二、(一)、《攘鸡》文章背景简介
《攘鸡》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讲述了孟子以邻有攘鸡者之事,来说明有过错的事要及时改正,不可拖延怠时。

(二)、课文及翻译
题目:《攘鸡》攘,本指扣留自己家跑出的家畜,与偷不同;本处伟偷得意思。

攘鸡既偷鸡。

正文:戴盈之(宋国大夫)曰:“什一(孟子主张的古代天赋法,即征收农产品的十分之一),去关市之征(指在关市征收的商业税),今兹(今年)未能。

请轻(减轻)之(代指天赋和商业税),以待来年(明年)然后已(停止,指完全废止),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者,代词,指前面的人),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行为)。

‟曰:…请损(减少)之,月攘一鸡,以待(等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非义,不和道义,不对的),斯(则)速已矣,何待来年?”
文章翻译:戴盈之说:“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免去关卡和市场上对商品的征税,今年不能实行了,就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废止(现行的税制),怎么样?”
孟子回答道:“现在有个每天偷邻居家的鸡的人。

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方法。

”(他)说:“请允许我减少偷鸡的次数,每月偷一只鸡,(用这种行为)等到第二年,这样以后就停止(偷鸡的行为)。

” 如果知道它是不对的,就应该立刻停止,为什么要等第二年?”
(三)、关键字词:
1、郑玄注:攘,盗窃也。

攘,盗窃,窃取。

2、(戴盈之)赵岐注:宋大夫。

3、(什一)古代田赋法,即征收农产品的十分之一。

4、(去关市之征)去掉在市场上征收的商业税。

去,去掉。

关市,位于交通要道的集市。

征,抽税。

5、(今兹)今年。

高诱注:兹,年也。

6、(轻之)使田赋和关市之征减轻些。

轻,用作动词,使……
减轻。

之,指上文的“什一”和“关市之征”。

7、(以待来年然后已)等到明年再完全废除。

来年,明年。

已,停止。

8、(日攘其邻之鸡)每天偷邻居一只鸡。

这是假设之辞。

9、(或告之)有人告诉他。

或,有人。

之,指“日攘其邻之
鸡”者。

10、(请损之)请允许我减少(偷鸡的次数)。

11、(斯速已矣)就(应该)马上停止。

斯,这。

速,立即,
马上。

已,停止。

12、损,减少。

反义词:益,增加。

三、(一)、《文王之囿》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二)、课文及翻译
正文: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文字记载)有之。

”曰:“若是(这样)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割草)荛(砍柴)者往焉,雉(野兽)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民以为小,不亦宜(应该)乎?臣始至于境(国境,指齐国国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在)国中。

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文章翻译:齐宣王问道:“(听说)周文王有一个方圆七十里的捕猎场,真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问:“真有那么大吗?”(孟子)说:“可百姓还嫌它太小呢!”(宣王)说:“我的捕猎场才方圆四十里,可百姓还觉得太大,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文王的捕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随便去,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随便去,是与百姓共享的公用猎物。

百姓嫌它小,不是很合理吗?我刚到达(齐国的)边境时,问清国家的重要的禁令以后,才敢入境。

我听说在国都的郊野有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如果有谁)杀死了场地里的麋鹿,就跟杀死了人同等判刑,那么,这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所,就等于在国内设置了大陷阱(来坑害老百姓)。

百姓觉得它太大,不也同样合乎情理吗?”
(三)、关键字词
1、传,书传,文字记载
2、是,指示代词,如此,这样
3、刍,割草
4、荛,砍柴
5、雉,野兽
6、宜,应该
7、境,国境,边境。

这里指齐国的国境
8、麋,鹿的一种,学名叫麋鹿,俗称“四不像”
词类活用:阱,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设置陷阱
虚词:1、诸,相当于“之乎”
2、之,代词,代指“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这件事
3、其,表推测语气
4、于,在
5、乎,语气词,用于疑问句结尾,相当于“吗”
四、(一)、《所谓故国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二)课文及翻译
正文: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提拔,提升),今日不知其亡(失去职位)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舍弃)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考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文章翻译:孟子见到齐宣王说:“之所以叫‘故国’,不是有树木就是,而是指有世臣,大王有没有可以信任的大臣。

过去使用提拔的人,如今已被罢免而不知逃跑到那里去了。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识别他无用而舍弃他呢?孟子说:“国君选拔贤臣,如果是迫不得已(而选用新臣),将会使地位低的人超过地位高的人,使疏远者超过亲近者,怎能够不慎重对待呢?(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贤能,还不成;大夫们也都说贤能,还不成;全国的人都说贤能,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贤能,然后再任用他。

(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不行,不必听信;大夫们也都说不行,也不必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他不行,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不行,然
后才罢免他。

(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某人)该杀,不必理睬;大夫们都说该杀,也不必理睬;全国的人都说该杀,然后去考察他,证明他的确该杀,然后才处死他。

所以说,这是全国人判他死刑。

——做到这些,才称得起是百姓的父母。


(三)、关键字词
1、进,提拔,提升。

2、亡,失去职位。

3、(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根据什么识别他无用而舍弃他呢?以,根据,凭。

舍,舍弃。

4、(卑逾尊)地位低的人超过地位高的人。

逾,超过。

5、(疏逾戚)关系疏远的人超过关系密切的人。

6、(与同)“欤”。

7、察、考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