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苏教版语文八上第18课阿里山纪行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专用
主备人
严玉俊
参加
人员
八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个人修改
意见
课题
《阿里山纪行》




1、领略阿里山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3、品味富有音韵美、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
重点
1、学习课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2、品味富有音韵美、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
来自百度文库出示课题、作者,解题。
2、阿里山简介:阿里山在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呈早为人所知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里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提示:风景美如画
2、这是一篇游记,那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行文的?(找出文中交代行踪线索的词语)
(台湾—嘉义—阿里山——神木)
在此点出:移步换景
3、再此行中从阿里山到神木作者游览了哪些景点?(提示:宁静的林区)
林海云雾、清澈潭水、宁静林区、
曲径幽路、无边森林、神奇神木
4、你是怎样理解置身于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引导语:散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描写阿里山如画风光的同时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浓浓的爱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融情于景”的写法。
归纳感情:对阿里山的由衷赞美,含蓄表达两岸人民心融会起来的愿望)
(三)第三环节:难点释疑延伸拓展。(8-10分钟)
三、活动二:赏一赏品读课文,感受其美
1、品读4——9自然段,多媒体展示(阿里山风光图片)
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秀美风光,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把阿里山的风光写的这么美呢?(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品味)。
下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
本文的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
示例: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四)第四环节:反思小结当堂测评。(5-10分钟)
四、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活动四:写一写(当堂测评)
就我们非常熟悉的校园来说,也是美丽如画。学习本文的写法,用导游的身份写出你的导游词,把我们的学校介绍给其他人。
学法指导:(要有称呼、选择景点,扣住特征、优美的语言来描绘。)
教学反思
难点
课堂小习作:运用移步换景方法来写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呈现目标(2-5分钟)
一、新课导入:
1、导语:播放《高山青》歌曲,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介绍:这是首描写阿里山美景的歌曲。大家到过阿里山吗?(没有)想不想去看看阿里山的美景呢?(想)那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跟随吴功正老先生一同走进阿里山。
3、出示学习目标:
(1)、领略阿里山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3)、品味富有音韵美、情韵美的语言。
(二)第二环节:自学探究 交流展示。(15-18分钟)
二、活动一:想一想
初读课文,合作交流。
1、阿里山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文章中那句话也可以概括你的感受?
提示: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学生赏析语句,教师适当点拨。)
2、活动三:议一议(难点释疑)
阿里山的神木具有哪些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文中找相应的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