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春天的雅称:三春阳春 青阳 青春

合集下载

古代形容春天的雅称

古代形容春天的雅称

古代形容春天的雅称
以下是古代形容春天的雅称:
1.春阳:指春天温暖的阳光,寓意着万物复苏的力量。

2.春熙:指春天明媚的阳光,寓意着生机勃勃、万物更新。

3.芳春:指春天草木茂盛、花香四溢的景象,寓意着美好和希望。

4.春晖:指春天明亮的阳光,寓意着温暖和生机。

5.春韵:指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韵律,寓意着美好和和谐。

6.春色:指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寓意着美好和繁荣。

7.春萌:指春天草木萌发、生机勃勃的景象,寓意着新生和希望。

8.春晓:指春天的清晨,寓意着清新和明亮。

9.春熙:指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景象,寓意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10.春彩:指春天五彩斑斓的景象,寓意着丰富和多彩。

古代形容春天的雅称非常丰富,这些称呼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

古代「春天」雅称知多少?

古代「春天」雅称知多少?

古代「春天」雅称知多少?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句来形容春、赞美春。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她象征着生命和欢乐。

在古代,春天有各种各样的雅称,这些雅称从不同角度生动地传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感受和看法,记载了春天的文化意义。

三春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所以,有的诗文中提到的“三春”,其实就是指春天,如孟郊《游子吟》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春春季3个月共90天,10天一春,故又得“九春”之名。

阮籍《咏怀》云:“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青春春天,草林极青,一派葱葱郁郁,因之称春为“青春”。

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阳春天空气清爽新鲜,阳光温和明媚,所以春又有“青阳”之美称。

陈子昂《感遇》云:“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艳阳春天风光明媚,故又称“艳阳”。

鲍照《学刘公干体》云:“艳阳桃李节,皎洁下成妍。

”芳春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

陆游《长安有狭邪行》云:“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阳春指温暖的春天,《管子·地数》有“阳春家事方作”的记载。

诗人李白曾有“阳春召我以烟景”的妙句,这些都是对春天的美好歌颂。

苍灵苍灵即青帝,古代汉族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

《文选·颜延之》:“春官联事,苍灵奉涂。

” 清代曹寅《题廊前玉兰二断句》诗之一:“剖玉吹兰自脱胎,司春辛苦护花台。

”阳节即是阳春时节,唐朝张九龄《巡属县道中作》有诗:“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

”东陆古人认为太阳沿黄道东行,一日一度。

一周天365度,按春、夏、秋、冬分为四等分,依次为东陆、西陆、南陆、北陆。

日行东陆,即经东方七宿(苍龙)所在区域,为之春。

《太平御览》:“日,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

”东节古人以北斗星斗柄指东为春,以五方配五季,春位在东,故称“东节”。

晋张协《杂诗》:“太昊启东节,春郊礼春祗。

古诗词中春天的雅称

古诗词中春天的雅称

古诗词中春天的雅称01发生春天在古代的雅称中,有一种叫做“发生”的雅称。

因为春天是万物萌发的时候,草木开始生长,所以被称为“发生”。

这个雅称表达了春天开始萌发的意义。

02九春九春是古代古代人们根据十天划为一春的做法,将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十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

03青阳春天在古代有多个雅称,如“青阳”、“青帝”、“苍天”等。

其中,“青阳”指的是春天阳光温和明媚,也指春天阳光明媚。

而“青阳”则表示春天阳光明媚。

04芳春春天在古代的雅称是“芳春”,它代表春天天气渐渐变暖,万物滋长,草木萌发,万物新生。

05艳阳艳阳,是春天阳光灿烂的雅称,代表着大好的天气和美好的前景。

在古代,艳阳高照被认为是人们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象征。

06天端因为“春为四时之始”,春天被前人称作“天端”,意义是一年天时的初步。

07东陆古人认为太阳沿黄道东行,一日一度,一周天365度,按春、夏、秋、冬分为四等分,依次为东陆、西陆、南陆、北陆。

所以春天在古代的雅称中是东陆。

08兰时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兰花盛开,所以被称为兰时。

这个雅称体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09花月花月是指农历二月,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也代表春季。

这个雅称通过描绘花和月的形象,表达了春天美好而短暂的意境。

10青帝春天在古代有多个雅称,如青阳、青帝、苍天等。

11莺时春天在古代的雅称中,因春季为莺啼时节,所以有莺时之称。

在春天,鸟儿欢快地鸣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2泰春春天在古代的雅称中,还有泰春、阳春等。

泰春意味着安宁和安泰,是春季的代名词。

在古代,人们根据节气和农事等来称呼春天,如《管子·山国轨》中说“泰春,民之功繇。

13春阳春阳是因为春天的阳光温和明媚,让人陶醉其中,所以被称为春天。

阳光照在身上会感到懒洋洋,但也会让人感到温暖。

春阳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带来希望和新的开始。

14仲春仲春是春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二月。

浅谈古代春天的各种雅称

浅谈古代春天的各种雅称

浅谈古代春天的各种雅称古代将夏历的正月、二月、三月称为春。

一年四季在于春。

在古代春天还有各种各样的雅称,这些雅称从不同角度生动地传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感受、憧憬和希望,记载了春天的文化意义。

下面为大家带来浅谈古代春天的各种雅称,快来看看吧。

三春:古时以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简称“三春”。

诗人孟郊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

九春: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十天一春,故称“九春”。

阮籍《咏怀》云:“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青春: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机盎然,一派葱葱郁郁,因之称为“青春”。

杜甫赞道:“白时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青阳:春天阳光温和明媚,因此春又有“青阳”之美称。

陈子昂有“白日美不归,青阳时暮矣”的诗句。

艳阳:春天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故又称“艳阳”。

杜甫有诗云:“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

”芳春: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

陈子昂有“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的佳句。

阳春:我国江南一带,人们将春天冠以“阳春”和“阳春三月”的美称。

李白有“阳春召我以烟景”的妙句。

天端:因为“春为四时之始”,春天被前人称作“天端”,意义是一年天时的初步。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徐彦疏:“天瑞,即春也。

”青帝:青帝为东方之神,又称春神,故借指春。

《尚书纬》:“春为东帝,又为青帝。

”苍天:苍,青色。

春天万物转青,故称。

《尔雅·释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

”发生:春天草木萌发、滋长,故有此称。

唐钱起《春郊》诗:“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分别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阳、元阳、春王、正阳;二月称为仲春、酣春、大壮、中和、仲阳、阳中;三月称为季春、暮春、三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

此外,春天还有“苍灵”、“淑节”、“昭节”、“韵节”、“阳节”等诸多雅称。

古典诗词中春天的别称

古典诗词中春天的别称

古典诗词中春天的别称
1、三春
在古代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二月称为仲春,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如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白居易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2、九春
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10天划为一春,这样春天就是“九春”,如阮籍诗“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3、芳春
春天天气渐暖,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

如陆游《长安有狭邪行》诗“烈心厉劲秋,丽月艮鲜芳春”。

4、阳春
诗歌中还经常把春天称为“阳春”,如《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5、青阳
与阳春类似的一词曰“青阳”,也是春天的雅称。

如陈子昂《感遇》诗“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6、青春
“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故称青春。

杜甫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7、花月
本指农历二月,谓其时百花盛开,亦指代春季。

如杜甫《赠汝阳王二十韵》
“花月穷游宴”。

8、兰时
因春日春兰花开,故称。

如晋陆机《拟庭中有奇树》诗“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

9、莺时
因春季为莺啼时节,故称。

如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景物正徘徊”。

古代对四季的雅称

古代对四季的雅称

古代对四季的雅称春夏秋冬,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四季的共同称谓。

然而,在古代,人们也给四季赋予了一些雅称,以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敬意。

本文将介绍古代对四季的雅称,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春季春季是一年中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季节,因此,在古代人们给春季起了很多美丽的雅称。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1. 春雨贵客:雨水是春季的标志,古人将春雨看作是大自然的恩泽,带来丰收和希望。

因此,他们将春雨比喻为贵客,表示对雨水的珍视和敬重。

2. 花开满园:春天是花朵盛开的季节,古代人们喜欢在春季花开之时赏花,花园中的各种花朵竞相绽放,美不胜收。

因此,他们将春季比作满园的花朵,形容美好和喜悦。

3. 绿意盎然:春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大地变得绿意盎然,到处都是新绿的景色。

古人将春季比作绿意浓郁的季节,来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发和繁荣。

二、夏季夏季是炎热的季节,天气炎热,阳光强烈。

古人用一些雅称来形容夏季的特点和意境,其中比较常见的有:1. 阳光炙烤:夏天阳光直射,大地被晒得火辣辣的。

古人将夏季的阳光比作烤火,形容酷热的天气,给人一种温暖而炙热的感觉。

2. 沐日清凉:虽然夏季炎热,但是夏日的清晨和傍晚通常是凉爽的。

古人用“沐日清凉”来形容夏季在清晨或傍晚沐浴阳光时的凉爽感觉。

3. 暑气蒸腾:夏季是暑气最盛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炎热的感觉。

古人将夏季的炎热气息比作蒸腾,在文学作品中经常用来形容夏日的气温。

三、秋季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大地金黄,宜人宜食。

古代人们对秋季也有一些雅称,以表达对秋天的美好印象和感激之情。

1. 金风送爽:秋天的风吹起,送来了凉爽和宜人的感觉。

古人将秋风比作金色的风,形容秋季既凉爽又舒适。

2. 丰收季节:秋天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人们收获了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

古人将秋季比作丰收的季节,表示对农作物丰收的喜悦和庆祝。

3. 菊花盛开:秋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菊花以其高洁的品质和坚忍的生命力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古人将秋季和菊花联系在一起,形容秋季的美丽和高雅。

诗词歌赋里古人春天的雅称

诗词歌赋里古人春天的雅称

诗词歌赋里古人春天的雅称春天来了,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那么古人是怎么称呼春天的呢。

下面就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诗词歌赋里古人关于春天的雅称,欢迎阅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就是春天。

在古代,人们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李白《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

”刘大白《春尽了》诗:“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

”这里的“三春”都是指春天,并不是春天的第三个月或者三年。

“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阮籍中的这个“九春”也是春天,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10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绿蘂碧须,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鸾凤翼。

”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于千里。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这句诗里的“阳春”依然是春天。

《管子·地数》:“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于时。

”唐酒肆布衣《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徐迟《我们工地的农场》:“秋天的阳光,胜似阳春。

”不仅这些诗文中的“阳春”是春天,连如今的`广东省阳江市所辖的县级市阳春市,也是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

其他还有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以及苍灵等,都是春天的雅称。

它们不但丰富了春天的内涵,也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宝库,是后人不可多得的一笔文化财富。

古代对春天的称呼

古代对春天的称呼

古代对春天的称呼春天呀,那可是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好时节。

在古代,人们可给春天取了好多好听的称呼呢!你瞧,“青阳”这个名字咋样?就好像春天是那清新明亮的阳光,温暖地洒在大地上。

想想看,春天一来,大地解冻,万物复苏,可不就像那青阳一般,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嘛!那嫩绿的小草从土里探出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全新的世界,不就像是被青阳唤醒了似的。

还有“阳春”呢!这一听就感觉春天是多么的温暖宜人呀。

在阳春的照耀下,花儿们争奇斗艳地开放着,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整个世界都装扮得五彩斑斓的。

走在花丛中,闻着那阵阵芬芳,哎呀,那感觉可真是美妙极了!这不就是阳春的魅力所在嘛。

“三春”也是古代对春天的称呼哦。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春天呀,有初春、仲春和暮春。

初春的时候,还带着点冬天的小尾巴,偶尔会有些凉意,但那一点点的绿色已经开始冒出来啦;仲春呢,就是春天最热闹的时候啦,到处都生机勃勃的;到了暮春,虽然花儿可能开始凋谢了,但也别有一番韵味呀,就好像一场盛大的演出即将落幕,让人有点不舍呢。

这三春呀,各有各的特点,就像人生的不同阶段一样。

“青春”也能指代春天呢,是不是很有意思?春天就像人的青春时期一样,充满了朝气和无限可能。

那时候的我们呀,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想去探索这个世界,就像春天里那些拼命生长的植物一样。

“东君”呢,这名字多霸气呀!东君可是春天的神呢,它掌管着春天的一切。

当东君一来,那春风就呼呼地吹起来了,把冬天的寒冷都给吹跑了;春雨也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滋润着大地。

这东君可真是厉害呀,能让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

春天啊,真是个让人喜爱的季节。

古代人给它取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不就是对它的赞美和喜爱嘛!我们也应该好好珍惜这美好的春天,多出去走走,看看那美丽的风景,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

别老是窝在家里,错过了这大好的时光呀!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春天的风儿那么轻柔,春天的花儿那么美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它呢?难道你不想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这一切吗?。

四季的雅称

四季的雅称

四季的雅称1、春季的雅称有阳春、三春、九春、青春、芳春、青阳、艳阳、阳节、昭节、淑节、韵节及苍灵的雅称。

2、夏季的雅称有朱明、朱夏、长嬴、长夏、昊天、槐序、炎节、三夏、九夏。

3、秋季的雅称有三秋、九秋、金天、金素、素节、、素商、白商、白藏、西陆、高商、商节、白茂、凌辰。

4、冬季的雅称有玄英、隆冬、三冬、九冬、严冬、冬节。

扩展资料:1、别称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又将正月称早春,二月称酣春,三月称晚春、暮春或末春。

农历四、五、六月为夏季,古时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

孟夏又称为“初夏”、“首夏”、“槐夏”,均是四月的别称。

仲夏是五月,“仲”是一季中的第二个月,又称为“超夏”。

季夏是六月,即末夏。

农历七月称为首秋、初秋、早秋、上秋、新秋、兰秋、肇秋;八月称为中秋、佳秋、仲秋、正秋;九月称为深秋、凉秋、穷秋、暮秋、耖秋。

2、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春天的别称◆三春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所以,有的诗文中提到的“三春”,其实就是指春天。

孟郊《游子吟》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春春季3个月共90天,10天一春,故又得“九春”之名。

阮籍《咏怀》云:“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青春春天,草林极青,一派葱葱郁郁,因之称春为“青春”。

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阳春天空气清爽新鲜,阳光温和明媚,所以春又有“青阳”之美称。

陈子昂《感遇》云:“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艳阳春天风光明媚,故又称“艳阳”。

鲍照《学刘公干体》云:“艳阳桃李节,皎洁下成妍。

”芳春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

陆游《长安有狭邪行》云:“烈心厉劲秋,丽月艮鲜芳春。

”此外,春天还有“苍灵”、“阳春”、“阳节”、“昭节”、“淑节”等别称。

春天更高级的说法

春天更高级的说法

春天更高级的说法
1、三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就是春天。

在古代,人们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2、九春
“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阮籍诗歌中的这个“九春”也是春天,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10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

3、阳春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这句诗里的“阳春”依然是春天。

4、青阳
春天阳光明媚,“青阳”也成了春天的雅称。

陈子昂《感遇》诗“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中的“青阳”正是此意。

5、青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不是少年、青年人的年龄,它是指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也是春天的代称了。

春的十八种雅称

春的十八种雅称

春的十八种雅称
春的十八种雅称为:孟春、仲春、早春、首春、上春、末春、晚春、首阳、元阳、中和、三春、季春、暮春、春王、杪春、苍灵、淑节、韵节。

在古代,人们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如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白居易“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1、三春
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10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如阮籍诗“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2、九春
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

如陆游《长安有狭邪行》“烈心厉劲秋,丽月艮鲜芳春”。

3、芳春
诗歌中还经常把春天称为“阳春”,如《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4、阳春
与阳春类似的一词曰“青阳”,也是春天的雅称。

如陈
子昂《感遇》诗“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5、青阳
我们熟悉的杜甫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其中的“青春”不是少年、青年人的意思,而是春天的代称。

“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故称青春。

古代青阳是指什么

古代青阳是指什么

古代青阳是指什么有时候电视剧上面会看到青阳二字,那么青阳究竟指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代青阳是指什么青阳是古人创造的对春季的别称。

春阳即指春天,《尔雅·释天》中提到:“春为青阳。

”郭璞对此注解:“气青而温阳。

”而在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中也用道:“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初。

”春天阳光温和明媚,这或是春天又被称为春阳的一个原因。

春天的雅称还有哪些三春:古人以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简称“三春”。

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李白《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刘大白《春尽了》诗:“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

”这里的“三春”都是指春天。

九春: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10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

“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阮籍诗歌中的这个“九春”就是指春天。

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于九春;析木分辉,流光于千里。

”阳春:我国江南一带,人们将春天冠以“阳春”和“阳春三月”的美称。

唐酒肆布衣《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芳春: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

陈子昂有“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的佳句。

陆机诗云:“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发生:春天草木萌发、滋长,故有此称。

唐钱起《春郊》诗:“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中国古代四个繁荣时期的时间名称隋文帝时期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

宋仁宗时期宋仁宗是一代明君,他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唐明皇前期唐明皇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统治前期被后人称誉为“开元盛世”。

清高宗前期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古代每个月的雅称

古代每个月的雅称

古代每个月的雅称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描述:
一月:孟春、寅月、首阳、初春、早春、献岁、元月、泰月、睦月、新正。

二月:仲春、建卯、花朝、杏月、丽月、解冻、竹秋。

三月:季春、姑先、桃浪、桃月、暮春、晚春、蚕月、莺时、晚樱。

四月:孟夏、初夏、槐序、梅月、纯阳、清和、槐月。

五月:仲夏、午月、蕤宾、蒲月。

六月:季夏、暑月、精阳。

七月:孟秋、首秋、早秋。

八月:中秋。

九月:菊月,玄月,青女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

十一月:寒月,畅月,霜月。

十二月:腊月,梅月,临月。

其中一些月份的名称背后还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如,二月被称为仲春是因为在农历二月,正是阳气上升,大地回暖的时节,象征着新的开始;三月被称为暮春,是因为这个时节已接近夏季,万物欣欣向荣,是大地将要收获的季节;六月被称为暑月,因为夏季炎热,暑气逼人;九月被称为菊月,因为农历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这个月份也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古代每个月的雅称,这些称呼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有的月份名称还与节气和物候现象密切相关。

这些月份的雅称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细致观察,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智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代对事物雅称词汇大全

古代对事物雅称词汇大全

古代对事物雅称词汇大全天:碧落。

地:⽅仪。

⽅:翠微。

海:沧渊。

春天:春阳、阳春、芳春、蠢、青春、艳阳、三春、九春、阳节、昭节、韵节、淑节、仑灵夏:朱律。

秋天:金天、金秋、金素、素秋、素律、素节、商秋、素商、泰秋、西陆、白藏、金商、爽节、西旻、凄辰、萧辰、清秋、高秋、霜天、霜日、秋序、秋绪冬:⽅英。

⽅:清瑶。

⽅露:天酒。

霜:青⽅。

古琴:鹤轸。

雪:⽅沙、琼芳、⽅鸾、六出、寒酥、⽅妃、瑞⽅、素尘、积素、碎琼、仙藻、乾⽅、⽅冻、冰霰、璇花、青盐、凝⽅、银粟、素液、铅粉牵⽅花:朝颜蟋蟀:促织。

茶:不夜侯。

下围棋:坐隐收信:烹鲤、青鸟飞来。

萤⽅⽅:照夜清。

才⽅:柳絮才媛。

钱的:上清童⽅。

酒的:杜康、般若汤、碧蚁、天禄、⽅液。

书信:鸿雁、尺牍、尺素、函杞、锦书⽅亮的:蟾宫、⽅宫、⽅盘、银钩、婵娟、桂宫、望舒、⽅兔、⽅轮太阳:⽅轮、晷景、奔晷、朱曦、曦和、阳景、⽅明、光朱、曙雀、红⽅、⽅乌银河:天河、天汉、星汉、星河、银浦、银弯、云汉云:⽅叶、纤凝。

把春天的太阳叫做春晖,夏天的太阳叫做骄阳,早晨的太阳称:朝阳、朝曦、朝暾、朝晕、初旭,黄昏的太阳则是⽅照、⽅曛、残阳、斜阳等。

⽅⽅:⽅阳,⽅⽅:绀⽅,三⽅:莺时,四⽅:槐序,五⽅:鸣蜩,六⽅:季夏,七⽅:兰秋,⽅⽅:南宫,九⽅:菊⽅,⽅⽅:⽅春,⽅⽅⽅:葭⽅,⽅⽅⽅:冰⽅春天:和风,夏天:薰风,秋天:⽅风,冬天:朔风。

⽅年四季,⽅季三个⽅,常⽅孟、仲、季来称呼。

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商,⽅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牡丹:被称:'花中之王',雅称'贵客',还有称是'国色天香'、'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者'。

莲花:是花中'高尚君子'。

中国民俗一年四季节气别称大全

中国民俗一年四季节气别称大全

中国民俗一年四季节气别称大全
一年四季别称
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

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节气别称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初七:人曰。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

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

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古人对春天的雅称:三春阳春青阳青春

古人对春天的雅称:三春阳春青阳青春

古人对春天的雅称:三春阳春青阳青春诗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三春”指的就是春天。

每一个季度都有三个月,古代的人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有人误将“三春”理解为春天的第三个月,实则不然。

汉朝班固的《终南山赋》这样写道:“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代李白有《别毡帐火炉》一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朝宋方壶的《斗鹌鹑·踏青》里有两句:“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

”而刘大白的《春尽了》一诗说:“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

”这里的“三春”都是指春天,并不是春天的第三个月或第三个春天。

古代也有将春天分得更细的,例如阮籍的诗歌里就有“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这个“九春”其实也是指春天。

明朝唐寅《金粉福地赋》里有:“瑶池疏润,演丽于九春;析木分辉,流光于千里。

”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10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

“阳春”是古代对春天的又一个称谓。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这句诗里的“阳春”依然指的是春天。

《管子·地数》里有:“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于时。

”唐酒肆布衣《醉吟》有:“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写道:“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徐迟的《我们工地的农场》有:“秋天的阳光,胜似阳春。

”不仅这些诗文中的“阳春”是春天,就连如今广东省阳江市所辖的县级市阳春市,其名也是取自“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

春天阳光明媚,“青阳”也成了春天的雅称。

陈子昂的《感遇》一诗中“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里的“青阳”也正是此意。

安徽省池州市的青阳县、江苏省江阴市的青阳镇、宿迁市泗洪县的'青阳镇、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的青阳镇,以及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的“青阳”,也均有春天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古人对春天的雅称:三春阳春青阳青春
诗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三春”指的就是春天。

每一个季度都有三
个月,古代的人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
合称的“三春”。

有人误将“三春”理解为春天的第三个月,实则不然。

汉朝班固的《终南山赋》这样
写道:“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代李白有《别毡帐火炉》一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朝宋方壶的《斗鹌鹑·踏青》里有两句:“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

”而刘大白的《春尽了》一诗说:“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

”这里的“三春”都是指春天,并不是春天的第三个月或第三个春天。

“阳春”是古代对春天的又一个称谓。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这句
诗里的“阳春”依然指的是春天。

唐酒肆布衣《醉吟》有:“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
人如何。

”不仅这些诗文中的“阳春”是春天,就连如今广东省阳江市所辖的县级市阳春市,其名也是取自“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

春天阳光明媚,“青阳”也成了春天的雅称。

陈子昂的《感遇》一诗中“白日每不归,
青阳时暮矣”里的“青阳”也正是此意。

安徽省池州市的青阳县、江苏省江阴市的青阳镇、宿迁市泗洪县的青阳镇、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的青阳镇,以及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
的“青阳”,也均有春天之意。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不是指少年、青年的年龄,而是
指春天草木茂盛一派青葱,也是春天的代称。

《楚辞·大招》里有:“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王逸这样注释道:“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

”明朝刘基《风入松》一词吟道:“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

”还有李大钊先生的诗歌《时》里“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中的“青春”,也都是春天的意思。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分别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