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论文课稿
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5篇
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5篇第一篇: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教学的中心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是贯穿整个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的。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的核心环节是理解。
在理解一环,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探究新事物,认识事物内部的联系,逐步深入事物的本质规律。
但理解的实现更是要通过思维。
因为认识活动要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不是单纯地依靠感知。
单纯依靠感知,所得只是一时的、粗浅的表象。
理解才能把握事物的脉胳走向,也有助于今后更好的学习探究,它既是思维的过程,也是思维的结果。
抓住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抓住了课堂教学的重点。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呢?笔者有如下观点:一、采取措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从教育理论中知道:中学生学习时一般都遵循“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
它告诉我们:思维分具体形象和抽象逻辑两级,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在具体经验的基础上能借助词语理解概念,运用概念来进行分析推理,并且思维的深刻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能充分领会寓言、格言等的隐义和转义,能分析人物的内心状态。
但是他们容易被具体的事实材料所吸引,思维的发展还较多地依赖直观材料和具体经验。
况且具体经验愈丰富,越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也就越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不是年龄小才用到具体形象思维。
事实上画家作画,作家构思场面等都要用到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具体经验,也是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基础。
(1)提供有关直观感性的教学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刻,学生获得的知识就越准确、越系统。
(2)注重阅读,注重语言材料的感悟和积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知识的理解还是概念的形成,常常是从语言材料开始的。
创新思维方法课程论文【精选】
《创新思维训练方法》课程论文自评成绩:手机:Email: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备注年月TRIZ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摘要:创新性思维是人们从事创新时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创新能力是当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思维定势往往成为创新思维的严重阻碍。
TRIZ理论提供了更多独到的克服思维定势的创新思维方法。
作为一种创新工具,TRIZ理论对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TRIZ;花生去壳;毕业课题设计引言: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缩略词的英译,它的出现,给创新这一现代社会中最活跃的元素带来了革命。
TRIZ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创新理论,还是一种思维模式,能够帮助我们形成一种系统的、流程化的创新设计思考模式,有助于人们在几乎所有事情中找到创新的方法。
其规律性发现可以给人们的实践以理论上的指导,创新活动中方向明确,方法正确,从而提高创新的预见能力和工作效率。
1.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分为:冲突解决理论;物-场模型分析方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应用TRIZ理论的一般过程四个部分。
1.1冲突解决理论冲突解决原理可以详细分为技术冲突解决原理以及物理冲突解决原理两个部分。
1.1.1技术冲突解决原理技术冲突是指一个作用同时导致有用及有害两种结果,TRIZ提出描述技术冲突的39个通用工程参数[1]。
为了解决技术冲突,TRIZ理论提出了40项发明原理,如分割、分离、局部质量、不对称等。
通过研究,Altshuller提出了冲突矩阵[2],该矩阵将描述技术冲突的39个工程参数与40条发明原理建立了对应关系,解决了设计过程中选择发明原理的难题[3]。
例如在汽车造型设计中,TRIZ理论技术冲突解决原理就有重要应用,通过创新设计解决了困扰汽车的动力性与舒适性以及动力性与安全性两对矛盾等汽车造型问题。
1.1.2 物理冲突解决原理TRIZ提出采用分离原理解决物理冲突的方法,包括空间分离和时间分离、基于条件的分离、整体与部分的分离。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进行课堂思维训练论文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进行课堂思维训练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可见,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着重进行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一、注重知识归纳延伸,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是指由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另外一些知识点,然后再联想到其他的相似的知识点,只是一种横向的思维。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个问题,往往就针对这一个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不了知识的网络化、系统性,如果能通过思维的广阔性训练,使学生针对一个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话,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课业负担。
这是一种知识的归纳,同时也是思维的扩展延伸,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知识的灵活运用。
如:在讲到鲁迅小说《祝福》,我要求学生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结合文章说出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在回答完毕之后,归纳出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提供背景、烘托气氛、展示心理、刻画性格、推动情节……学生在掌握这些规律后,再联系学过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守财奴》、《荷花淀》、《华威先生》等文章,自然通过横向思维,将所学的知识调动出来,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将新知识序列化,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类似的广阔思维训练,还有阅读方法、写作技巧、文言句式、实虚词的积累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精心预设课堂问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抓住问题的本质规律,深入的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往往只看表象,而不善于从现象中把握住事物的本质;理解回答问题,也只限于问题的表面,而不知其深刻含义,正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利用教材时,要精心设置问题,养成学生深刻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如在讲授《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学生通读全文,把握了全文内容,就要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如何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
思维训练论文(教师报二等奖江宁教育发表)
思维训练——数学教学的永恒话题前不久,我有幸聆听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人教社义务教育新教材顾问、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郑毓信教授所作的《走进数学思维》的学术报告。
当时,我越听越激动、越听越感到耳熟、越听越觉得亲切。
因为,郑教授所阐述的很多观点,不就是二十多年前詹明道等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们曾经研究推广的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教育思想吗?所以,今天再听,受益匪浅、感触更深。
我欣喜地从中感受到:数学思维训练的理论与实践,至今看来,仍然是有生命力的。
一、曾经的疑惑就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全面推进的时候,我曾经参加过一次较高层次的数学教学展示活动,听了一堂高年级的统计课。
课前,老师布置学生统计每家一周中每天使用了多少个塑料袋,目的是在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学会统计方法、掌握统计思想,在统计使用量的基础上,知道由其产生的危害,从而增强环境意识、环保意识。
这样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只把各个家庭的每周数量作了简单的求和之后,没有进一步通过统计进行计算、估算或换算;更没有让学生在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得到思维训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而是全班同学大批塑料袋所产生的“二恶因”的危害,讨论少用塑料袋的重要性。
当时,我就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以后的数学课就这样上吗?学生的能力怎么培养?智力怎么发展?为什么不引导学生经过计算或估算,求出每个家庭大约平均每天、每周、每月、每年所用塑料袋的数量呢?为什么不估算出平均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城市一年的用量呢?能不能换算出一年一个城市会产生多少吨废塑料袋、会消耗多少吨石油呢?等等。
这样教学,怎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怎么强化统计的功能?没有充分的数据作支撑,怎么能使学生在大量的数据面前感受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呢?曾经也多次听解决问题的数学课。
多数课堂所选的内容几乎是在商店买东西和吃水果的情节。
创新思维训练作品结课论文(精选5篇)
创新思维训练作品结课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创新思维训练作品结课论文杯子的方便清洗器一、选题背景:在我们大学生活中,上自习,出门或者在宿舍的时候总喜欢用杯子泡一些奶茶、盛装饮料。
但是经常会发现在杯子壁和底部残留一些油垢和液体并且有些杯子为了设计美观,底部非常的细小,手很难伸进去清洗。
二、构思过程鉴于此,我通过了电动牙刷以及洗碗机的原理构造,想到了设计一种细长的类似于牙刷的机器,来解决这一个问题,方便大家的生活三、设计内容我想设计一个外观类似于电动牙刷的机器,在机器的一端安装一把小刷子,并且刷子可以全方位转动,方便清洗污垢。
在刷子的另一面安装一小块海绵,海绵上装上一小块布,伸入杯壁后将挤压海绵,水吸出后开动开关,布会转动,达到清洗的作用。
在机器的杆部装有清洗液,用开关调节,达到去油污的效果。
此设计的优点:1)类似牙刷的结构可以伸入双手难以进入的细小杯壁、杯底,非常实用。
2)设计双面的清洁构造,一面为刷子,可以方便清洗一些难以洗去的污垢,另一面为装有海绵的布,清洗前可以先将海绵进入水中,接着伸入杯中,通过挤压,开动开关来进行清洗。
海绵又可以适应曲面的杯壁,达到清洗的效果。
3)刷子和布都可以转动,防止残留死角。
4)借用剃须刀的构造结构,刷子和布都可以拆卸,更换。
解决了卫生的问题,并且更换方便简易,而且又可以通过杯壁的易碎程度可以配套更换不同硬度的刷子来清洗。
5)考虑到杯子的高度不一,机器的杆子可以进行伸缩,方便伸入不同高度的杯壁。
第二篇:创新思维结课论文创新思维结课论文新时期乡镇文化站角色创新及活力思考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要转换角色,创新和激发工作活力。
具体应做到四个创新:一是创新文化理念;二是创新服务机制;三是创新活动内涵。
据2005年国家文化部门统计,在全国34593个乡镇文化站中,有机构无设施,或设施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无法正常开展业务活动的占78.2%。
并尚有3186个乡镇无文化站机构,基层文化阵地还是空白。
关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论文
关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论文关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论文优化教学,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对于数学课而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几年来,本人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真开展数学创新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规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一、巧妙设计,让思维发展思维发展,首先要开放数学教学,以人为本让思想开放.学生是需要发展的人,教师心中必须要以人为本,正视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情感个性的特点和差异,尊重学生,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或教学过程的运作等,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有问题让他们问,有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教师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发展.1.用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即通过合理设计疑问,以促进学生思维多方向、多角度的发展.在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时,要注意使设计的问题既达到了激疑目的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在进行“三角概念推广”教学时,应尽可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1.钟表上的秒针(当时间过1.5min时)是按什么方向转动的,转动了多大角度?2.在运动员转体一周半动作中,运动员是什么方向旋转的,转了多大角度?因此,这类问题就会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思维向着多角度、多方向的发展.2.以变化求得思维的发展在课本习题的基础上,通过变化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变式题与原题内在的联系及本质,达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的效果.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拓展他们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班上有49个学生,我可以作一次惊人的宣布:“班里一定有人的生日是相同的!”让学生不可置信,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索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多少,生日不全相同的概率又是多少.达到变化问题促进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3.以恰当的评价激励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自己的解答时,教师不是马上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一种激励其探索行为的方式延迟对具体解答的评价,这样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互相启发的氛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创造性设想,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可能是梯形吗?有个学生认为不可能是梯形.老师此时要反问学生用一个平面截正方体可能得到平面图形有哪些呢?由学生思考后规纳正确的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所以这位同学回答是错误的,因为梯形本身就是特殊的四边形.二、精心组织,让思维发展1.让思维在兴趣中发展教师在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后,通过巧妙的引导,就会达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新课之前,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起学生兴趣,然后用游戏中的问题,作为师生探究的主题,教师在与学生一同探究过程中,通过恰当的点拨与促进就会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序发展.2.让思维在情境中发展相应的情境会孕育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火花往往是在问题中绽放的,个人的智慧就是体现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的.古人云:“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疑和问的产生实质上就是一个问题情境的产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做些开放性的习题.所谓开放性题目,就是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或者解决的方法不唯一的习题,它对于激发创新意识,拓展发散思维有独特的作用.在中考题中,也有不少这例型的题目.教师在数学活动课中,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材料或开放性题,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灵活的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自由讨论,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受传统的束缚,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地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科学引导,让思维形象1.让学生在观察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教材对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和应用题解答等基础知识,基本上都只给出一种操作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吃透教材,引导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操作学会解决同一问题,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智力.2.让学生在感悟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并展示图形、抽象知识等的变化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首先通过看与想,形象的理解知识的生成与变化过程.让学生用语言表述看到的现象,再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进而使学生在感悟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上面的统计图是频数与频率中频数分布直方图,它本质上是一种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后进行规纳得出条形统计图的两个指标:1.横向指标反映考察对象的类别2.纵向指标反映考察对象的数量特征.总之,思维训练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但只要教师认真研究,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同时,要认识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进行创新尝试,加强能力训练与学法指导,这样加强数学素质教育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特殊儿童思维训练课程小论文
特殊儿童思维训练课程小论文发散思维训练和它的作用发散思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思维形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多维度发散状态。
它对某些问题不同的方向探究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也称—求异思维。
简单的说,发散思维就是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便求得多种设想,方案获结论。
教学实践中,教室可以运用这个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摘要]:发散思维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思维形式,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发散思维;发散形式课堂上《发散思维游戏》案例分析地点:教室参与者:老师和学生设计意图:许多事情,它的解决方案不是单一的,所以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要问问自己“是否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本节课发散思维的训练,是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它像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像拱门、像小山丘、像手指、像两个倒放的杯子、像饼干……)【设计意图: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通过本题的一个简单创设,激起孩子的探讨热情,激发孩子对发散思维游戏的兴趣,为下面更好的开展发散思维游戏做好铺垫。
】二、继续探知(教师用投影出示事先准备好的题目。
)字母谜题1.右图里哪一个字母与众不同?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一:A与众不同,它的形状像三角形,上面有尖。
生二:不能这样说,那O还是圆的呢,我倒觉得它不一样才对。
……2.师:看来大家意见出现了分歧,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观察也很仔细,有一点大家都忽略了:如果让你把每个字母都对折一下,你猜会有什么发现?马上就有学生想到了:A是轴对称图形。
(她话音未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是啊,E也是轴对称图形,I 也是;O也是;……)师:都是轴对称图形是它们的共有的特征,在这个特征里你发现它们的不同了吗?【点评:这一题从难易程度上来讲并不难,主要是考察他们的用眼观察能力。
他们的答案是各种各样的,想法是丰富多彩的。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论文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论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论文【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生长点。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促使学生全方位地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Abstract】Raises the student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s raises the student innovative ideology and the innovative spirit growing point. The teacher should unearth in teaching material’s intelligence factor thoroughly, develops student’s thought potential, urges the student to ponder the question omni-directionally, thus raises the student good creation thought quality, enhances the student to create the power of thought.【Keywords】Student; Creative thinking; Raise“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创造性思维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把头脑中已有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发现或新设想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含有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各方面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试议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标准论文格式范例
试议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标准论文格式范例内容导读: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感情、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
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刺激学生产生探究问题根源的兴趣和欲望,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训练一、培养学生思维训练心理一个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能决定他的人生方向。
这些因素在人的创新活动中能起到启动、定向、引导、调节、维持、强化补充等重要作用。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先培养其有意识的思维训练心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思维训练和学生自信心是分不开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慢慢尝试完成更难的任务,使其树立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首要因素,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让其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坚韧性。
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没有坚韧性是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坚持下去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经得起困难和失败的坚强心理素质,让学生明白一份艰辛一份收获。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奇思异想,为课堂营造轻松的氛围。
敢于发问的学生一般都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学习上也是敢于向前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敢于发问是一种探究精神的表现,学生能踊跃发言提问,课堂才能活跃起来,学生学习才会有兴趣,形成你追我赶的形势。
学生提问说明学生能积极地独立思考,能仔细思考问题,发现矛盾,有想要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激情。
有了思考,才能有自己的思想,才不会盲目从众或呆板地读死书。
学生提问还能带动全班一起思考,让班上其他学生跟着一起研究课文内容,展开探究活动,这是发展学生语言、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探究学习心理不可缺少的。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想象目标激励学生,然后启发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想象目标的桥梁。
对事物进行大胆想象是思维训练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大胆的想象,并以此为导向,激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寻找途径将所想变为现实。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第一部分:引言一、背景及意义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思维能力作为数学能力的核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1. 研究目的(1)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3)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1.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概述2.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3.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4. 教学建议与实践案例分析四、本文结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引言、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概述、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与教学建议。
以下为本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概述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定义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等能力。
它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特征,反映了学生数学认知活动的水平。
二、数学思维能力的特点1. 逻辑性:数学思维能力强调严谨的逻辑推理,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遵循逻辑规则,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
2. 抽象性:数学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数学问题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形成概念和原理。
3. 系统性:数学思维能力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 创新性:数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
三、数学思维能力的构成1. 认知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等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
写作教学思维训练论文
浅谈写作教学的思维训练摘要:传统写作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训练注重不够,因而对于写作教学来说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核心问题是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本文就写作教学与思维科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探讨了创造性思堆融入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创造性思维与写作教学的理论联系以及创造性思堆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
关键词:写作教学;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智力的核心是思维。
教师不能执着于喂学生以死知识,使他们成为书口袋、书架子,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思维敏捷,耳聪目明,具备不断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为他们终身受用。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这一切都离不开思维活动,传统教学中由于对思维训练注重不够,使学生存在缺乏思维的习惯,不愿多思,不善于思维,思维缺乏深度、广度等一些思维缺陷,因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核心问题是思维训练。
下面我们就语文中写作教学与思维科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及其运用加以探讨一、创造性思堆融入写作教学的必要性自古言“文无定法,思无定式”。
但由于长期作文教育的模式化,在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等方面划定了一个框架,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僵化,不敢创新,陷入了“思维定式”的陷阱中,在作文中反映出结构的模式化,语言的成品化,材料的通用化,写人则千人一面,状物则万物一色,叙事说理往往拾人牙慧……由此看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用自己的话写出观察的结果和感受”,抛弃为作文而作文的教学,把思维规律有意识地融入写作教学中,已是迫在眉睫了。
二、创造性思维与写作教学的理论联系心理学家德雷夫达尔说过:“创造力是人产生任何一种形式的思维结果的能力,而这些结果在本质是新颖的,是产生它们的人事先所不知道的。
有可能它是想象力或一种只限于概括的思想综合。
”创造本质就包含有由已知信息建立起新的系统和组合的能力。
此外,还包含把已知的系统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建立新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即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教学论文)
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教学论文)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作者:廖永成纵观如今中学生,由于长期以来教师命题启发或写作前提示的影响,直接导致学生思维状态不活跃,思维领域狭小,思维能力欠缺,作文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少写出具有创新意识、健康个性和鲜明特色的作文。
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所造成的学生依耐心理,淡化了独立意识,使学生习惯于在教师圈定的思路模式和规定内进行思维和写作。
为了改变这种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势我认为在案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
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都需要思维活动来解决,而其中大部分可以运用习惯性思维来解决。
但如果遇到新颖、复杂的问题,按照现有的方案或程序无法解决时,则要打破常规,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它由聚敛思维和发散思维组成。
聚敛思维以求同为特色,它要求在弄清各个事物特点的前提下,朝着同一个方向去探索内在的同一性。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他要求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沿不同方向去寻求事物的多样性,由已知到未知,“举一隅而三反”。
写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如果学生写出具有自己的特色,即打上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自己健康的感情烙印的优秀时文,非另辟蹊径,独出心裁不可。
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这种创新思维。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优化知识积累,丰富思维背景。
创新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多,起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力就越强。
学生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这是他们更为准确和全面地了解客观世界的前提条件。
因此,优化知识积累,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我们应该让学生首先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学扎实,但决不可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教师应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更广阔的领域,例如,文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等。
思维训练在每堂课教学论文
(a,b )是直线Ax+By+C=0右侧的任意点,过它作x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于(a',b ),则(Aa+Bb+C)-(Aa'+Bb+C)=A(a-a'),因为a>a ’,所以a-a'>0。
当A>0时,A(a-a')>0,直线Ax+By+C=0 的右侧的任意点的坐标满足Ax+By+C>0;当A<0时,A(a-a')<0,直线Ax+By+C=0的右侧的任意点的坐标满足Ax+By+C<0,思维训练在每堂课赣州一中刘健内容提要:论述了在概念、定理、习题的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从教以来,经常遇到一些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我上课听得懂,书看得懂,自己做题却做不出,看看别人的答案似乎又明白了。
”我还常听到许多教师的抱怨“讲过的题目学生会做,但难以做到触类旁通”。
这是因为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在每堂课中,将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具体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其内在的思维方法。
一.在概念的教学中重视概念的发生过程及层次性。
数学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和建立定理的基础,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数学概念本身的复杂性、抽象性,理解和掌握可将其分为多个层次,先一层一层地认识,理解每一层次表达的含义,然后在分析和综合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使其形成完整的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一般说来,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和形成,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构建。
为此,从引进新概念开始就要创造启发式的教学环境,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并用简单的文字表述,再对概念进行结构分析和概念的应用,形成一个概念的发生过程。
例如: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1.在新课引入中创设问题情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问题“咖啡馆配制两种饮料。
甲种饮料每杯含奶粉9g 、咖啡4g 、糖3g ;乙种饮料每杯含奶粉4g 、咖啡5g 、糖10g 。
思维训练教案(5篇模版)
思维训练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思维训练教案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例如“司马光砸缸。
”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达到“制胜。
”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
: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却可能轻松破解。
例:有两个人一起出差,其中一个人逛街时看到大街上有一老妇在卖一只黑色的铁猫。
这只铁猫的眼睛很漂亮,经仔细观察,他发现铁猫眼睛是宝石做成的。
于是他不动声色对老妇说:“能不能只卖一双眼珠。
”老妇起初不同意,但他愿意花整只铁猫的价格。
老妇便把猫眼珠取出来卖给了他。
他回到旅馆,欣喜若狂地对同伴们说,我捡了一个大便宜。
用了很少钱买了两颗宝石。
同伴问了前因后果,问他那个卖铁猫的老妇还在不在?他说那个老妇正等着有人买她的那只少了眼珠的铁猫。
同伴便取了钱寻找那个老妇去了,一会儿,他把铁猫抱了回来。
他分析这只铁猫肯定价值不菲。
于是用锤子往铁猫身上敲,铁屑掉落后发现铁猫的内质竟然是用黄金铸成的。
买走铁猫玉眼的人是按正常思维走的,铁猫的玉眼很值钱,取走便是。
但同伴却通过逆向思维断定:既然猫的眼睛是宝石做的,那么它的身体肯定不会是铁。
正是这种逆向思维使同伴摒弃了铁猫的表象,发现了猫的黄金内质。
由上推出逆向思维优势六:使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常常会助你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逆向思维,则能够起到拓宽和启发思路的重要作用。
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说不定就会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呢。
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论文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智力,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现实、最主要的问题。
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使学生能更加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关键词:思维能力;必然结果;思维方法
德国19世纪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的掌握它们。
”并尖锐地
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
”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素质的好坏,能力的强弱。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要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将思维训练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在传授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探索真理,发现真理’ 的方法,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促进思维和能力不断发生质的变化。
一、学生自觉思维习惯的形成,应成为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必
然结果。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学生思维训练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学生思维训练论文摘要:人常说:“识”高才能“文”高。
文章水平的高低与文章的立意密切相关,文章立意的高低又与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而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又与他思维的深刻性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是语文学科思维训练的基本任务之一。
思维方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在阅读中,要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诸如对语意的理解、对层意和段意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中心思想的理解等。
在写作中,要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立意、选材、布局、谋篇。
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方法。
学生凭借自己掌握的思维方法去阅读、去写作,又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方法受到训练,得到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通过多种训练途径发展学生思维。
具体实践方法如下:一、观察观察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视听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增强感性认识的”观思维训练方法。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应落在养成学生边观察边动脑思考的习惯上,指导学生注意寻求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特殊之处,在对比中找出特点,以便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平常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或从表面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实物的观察、人和事的观察、图画的观察等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概括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总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和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而后又经过具体化,把同类归在一起的思维训练方法,就是概括法,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基本的方法。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来概括文章的中心、通过感知人物言行等的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通过感知文章的表达方式来感悟各种表达的效果。
三、分析分析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把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及个别属性分解出来并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思维训练方法。
思维训练论文创新思维训练论文
思维训练论文创新思维训练论文创造性思维训练与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摘要:外国文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才能成功。
在此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学意识、态度、知识和技能是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善于探索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外国文学的教学真正为实现我们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模式外国文学是中文系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专业文学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世界文化表征的特点,是学生在全球化时代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窗口。
然而,长期因循的教学模式却束缚和禁锢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开放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显然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既然科学研究表明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是可以通过训练进行培养的,那么如何利用外国文学的教学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无疑会是一项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而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实施思维训练的主要平台,因此,本文试图探索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主要方法对思维进行创造性训练的方法有很多,针对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下述训练方法的应用价值较高。
1.辩证思维训练法辩证思维要求以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所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就要训练学生全面地看问题,避免以偏概全的错误。
适用进行此思维训练的教学内容有很多,如对《高老头》中的男主人公拉斯第涅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即可进行此训练。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一方面是一个没落的外省贵族青年,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而另一方面还残存着善良、自尊等美好的品质。
这个人物的性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在经历了表姐、伏脱冷和高老头给他上的“人生三课”后,他的野心逐渐膨胀,性格中的美好品质逐渐地消失,最终成为一个野心家。
然而拉斯第涅并非是一个特例。
关于思维的课程设计论文
关于思维的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XX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XX学科的应用领域。
教学大纲将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安排,每个章节都会有详细的内容介绍和知识点讲解。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第二章:XX学科的规律和应用3.第三章:XX学科的实验方法和技能4.第四章:XX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法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实验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将选择一本权威的、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
参考书将用于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
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教学,如PPT、视频等。
实验设备将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源,我们将确保实验设备的齐全和正常运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估。
作业将包括课后练习和项目任务,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将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将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思维训练论文题目设计源于生活,更源于我们脚下的土地姓名张鹏专业班级服设1001班指导教师安瑞峰日期 2011 年 6 月 22 日设计源于生活,更源于我们脚下的土地—由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激发的断想姓名:张鹏专业班级:服设1001班指导教师:安瑞峰摘要:《设计中的设计》是日本设计大师之一原研哉从设计的起源讲起,通过众多丰富实例的讲解,强调了设计应从日常生活出发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应具有的创造与交流的能力,说明了将日本文化运用到设计当中的意义,准确把握全球发展的共性趋势对于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设计师应在设计领域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设计日常生活感觉民族文化艺术Abstract : "The Design of the design "is one of the Japanese design masters Kenya Hara from the origin of the design, through the many to speak about the sense of the rich examples, and emphasizes the design should begin from the daily life of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the creation and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and show the Japanese culture will be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an accurate grasp of the global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importance of common design, and also pointed out the designer should be in the area of design for th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Keywords: design daily life sense national culture art原研哉(Kenya Hara,1958-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
设计领域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展现了深植日本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
在梅田医院指示标志设计画中,则表现出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策划的RE-DESIGN(21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更是充分的展现了他对人类常生活或生存意义的思考,原研哉一直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在修正现存的设计概念,将设计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如何将设计思想融入艺术与生活,如何让设计作品直接作用于个体感受,如何准确把握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和全球发展的共性趋势,原研哉的思考贯穿了其作品一集所有艺术活动。
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
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
原研哉在做的,是在修正现存的设计概念,将设计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原研哉的作品完美的诠释了传统与创新的平衡。
到底怎么样的设计才是我们需要的?为什么原研哉得以成为一代平面大师?他所要传递我们下一代接班人的思想和理念到底是什么?下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设计源于日常生活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
在他看来,日常生活既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
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
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就是原研哉策划的“ RE-DESIGN(21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
“RE-DESIGN”这个词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重新设计”,就是重新面对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事物,从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寻求现代设计的真谛,给日常生活用品赋予新的生命是我真正感兴趣的课题。
从“无”开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加是一种创造,而且更具挑战性。
展览以“日常品”为题,邀请了32名日本设计者对指定日常用品进行从新设计,包括卫生纸、火柴、茶包等。
也就是说,在“日用品”这个题目的设定中,不去追求那些奇异的事物,而是从人们所“共有”的物品中来提取价值,用最自然、最合适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设计”这个概念。
展览展出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重新设计”,比如建筑师坂茂的作品是将卷筒卫生纸中间的圆心设计成了四角形。
这个小的设计改变了日常卷筒纸的内涵:当拉扯四角形卷纸的时候,阻力会让动作变得不变,这样一来,无形中就起到了节约资源的作用。
另外,四角形卷纸在排列的时候彼此之间没有空隙,更节约了空间。
原研哉后再世界做巡回展出,他认为,虽然展览带有很强的艺术特征,但其根本目的还是通过“RE-DESIGN”这种方式来整理和把握设计的概念,让人们从中自己去体会设计的特点。
和纯艺术相比,设计探求的更多的是共性和普遍性,谁都可以很好地理解设计,更能够站在和设计师同样的角度来思考和理解问题,并且诞生出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和精神并且产生共鸣。
这是设计特有的魅力,也是设计和日常生活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所在。
对于设计师这种职业,原研哉有一种自己的说法: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
由此可见,设计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二、设计来源于民族文化注重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开创性的思考,在原研哉的设计中缺一不可。
世界化的设计,在原研哉心目中,是不存在的、是不合逻辑的:“日本的设计就永远是日本的设计。
就以MUJI为例,永远都不会由一个日本品牌变成世界品牌。
总共6000多个项目的MUJI,都是由当地拥有共通语言的设计师,以当地人的生活模式及习惯为基础而完成的设计。
作为一个有悠久设计历史的国家,我们并不热衷于成为全球化的一分子,过分单纯化的普及是我们必须努力避免的。
”原研哉的绝大多数设计,都汲取了来自日本,甚至全亚洲传统文化的养分。
他常以双脚作比来说明传统的重要:人向前行走总是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我们总是关心在我们前头的脚,去忽略了在后支撑的脚。
殊不知后脚如不站得稳,前脚是无力行走的。
后脚象征了传统,前脚则象征了创新,唯有在传统中生根立基方能产生创新的动力。
今年原研哉大型个展“设计的设计”2011年6月中旬在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展出。
在展览期间他在分别在清华美院,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作了演讲。
他说道:“我从西方设计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学习,还要变成自己的东西,用以改变世界。
”原研哉用肯定的口吻表示,艺术不存在全球化。
艺术的本地化特质意味着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本土化的东西如何融入世界进而改变世界。
所谓本地化,并不是指“农村”、“乡土”,而是“更有原创性”。
在演讲中当他被问及中国的文化根源是什么时,他说到如果日本的文化根源是“收”的话,我觉得中国是“一种能量”,“中国有很大的能量,凝聚力很强……”他进一步引申说:“从我的经验来看,每个国家都会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就是人不断地走出去,去看世界,去经历很多东西,当你越来越了解你所经历的世界的时候,就会反思自己的国家,从而了解自己国家的魅力,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
这个时代日本已经到来了,可能100多年前日本也和现在的中国一样,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已经发现了自己文化的魅力与独到之处。
”中国人讲“功夫在诗外”,原研哉说,近年来,我更关注设计之外的东西,那些让人幸福的东西。
设计是一个果实,最重要的是结出果实的土壤。
比如,北京的土壤是什么?是由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所想与所愿决定的。
难能可贵的是,在技术如此发达、世界交流如此频繁的环境下,原研哉依然坚守日本的传统,再不拒绝科技的同时,保留了注重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独特风格与气息。
三、怎么培养和运用这种思维当我们在进入艺术这个领域的时候,我们都在想成为一名设计师,可是怎么才能成为设计师,怎么去突破思维定势?原研哉说: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抱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
就似是一个园子里收拾整理的园丁一样,我每天都在设计园子里做设计的果实,所以不论是设计一件好的产品、或是整理设计的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抑或以写作去传播设计理论,都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工作。
1、“五感”的设计思维运用设计是各种各样的与感觉相关的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达。
原研哉提出了“五感”设计的概念。
人们普遍认为人拥有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而这种分类是根据其对应的不同器官而的即眼、耳、皮肤、鼻、舌。
现今我们的招贴停留在视觉和触觉的层面,但这并不是我们感觉事物的全部。
所谓感觉,就是五感以某种方式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行为。
而且,“五感”中的任何“一感”都包含了成千万种变化,例如用指尖接触的感觉和用手掌压的感觉就是截然不同的。
再说印象,就是受到外部刺激之后,将这个刺激和记忆中的感觉组合的结果。
设计作品应触及到五感,从而给用户全方位的触动。
深泽直人的手拉式CD机,将一种怀旧的操作方式运用到CD外观的设计上去,虽然看似从前我们经常使用的排风扇,而拉一下,放出的却是动听的音乐,整个操作的过程是带有某种怀旧情绪下完成,CD机将听觉与触觉很好的结合,让音乐仿佛排风扇的微风吹过脸颊给使用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试听体验。
2、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之中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
正如原研哉在书中所谈到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新的基准,他嘱咐日本人应该对此保持平静和内观,在造就成熟文化。
而我们呢?仅仅是依仗着青春期般的热情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关注我们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争取在“这块土地”上做出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设计。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是我一个年轻人所能深刻领悟的,运用的关键在于你能否能够进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又能够顺利的走出来不受中国传统图形形态的约速.换句话讲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入而不是把原来的图形照抄照搬.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当然要数儒道思想:儒讲仁,提倡的是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以达到一种情与理的也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道家思想就是一种自我同化为自然,达到无我而充实的空灵境界,即“心”与“物”的高度统一,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人与产品与使用环境的统一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