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解李商隐之千古谜诗——《锦瑟》

完解李商隐之千古谜诗——《锦瑟》
完解李商隐之千古谜诗——《锦瑟》

完解李商隐千古谜诗——《锦瑟》

作者:玉树迎风一篇锦瑟解人难!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一诗,是现代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然而自此诗诞生一千一百多年以来,它就一直是一个难于破解的谜。一方面,《锦瑟》佳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年;另一方面《锦瑟》内蕴朦胧多意,晦涩难解。诚如梁启超所称,《锦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诗”;又如王士禛所言,“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①。因而元好问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②。

注①:李商隐被后人称为“獭祭鱼”,獭祭鱼,最早出现於《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是一种两栖动物,喜欢吃鱼,经常将所捕到的渔货排列在岸上,从古代中国人的眼里,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后人用此故事将李商隐作诗喜欢罗列典故堆砌成文的特点形象地刻划了出来。

注②:“作郑笺”指能做出正确的解释。

一、思辩篇

(一)、《锦瑟》诗文及其中用典注释

锦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诗用典注释:

1.“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说的是庄周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一觉醒来,弄不清是自己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这个故事本来是庄周用来表达自己那种逍遥无为的思想的。

2.“望帝啼鹃”这一典故是说,周朝末年蜀地国君杜宇禅位退隐,后国家被灭,抑郁而死,魂化杜鹃,夜夜哀啼,其声凄惨欲绝。

3.“沧海珠泪”句亦是借用典故。《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诗句将苍茫的大海、皎洁的月亮、剔透的珍珠和晶莹的眼泪四个意象放到一起来写,让人既感到朦胧迷离,又感到凄惨冷清。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凄冷的美。

4.“蓝田暖玉”句用典源于《长安志》,书云:“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臵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

(二)、对历代较为典型解读观点的点评

宋代以来对此诗的解读从未间断,至今有人已经列出近十种解读或说法,具体内容可参见《李商隐〈锦瑟〉被视诗中之谜有梦的特征》。有认为是悼亡诗的、有认为是咏物(瑟)托志诗的、有认为是伤已命运诗的,有认为是诗集总序论的,……,不一而足,可谓“琳琅满目”。

首先,此诗不是悼亡诗

有一种较为被前人认同的观点认为此诗为李商隐悼念亡妻的诗句,理由是从“锦瑟无端五十弦”诗句中找到的,“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三字,意其人二十五年而殁也”;另有,程梦星曰:“夫妇琴瑟之喻,经史历有陈言,以此发端,无非假借。诗之词旨,盖以锦瑟之弦柱实繁多且多,夫妇伉俪历有年所,怀人睹物,触绪兴思。”

笔者认为,李商隐并非没有写过悼念亡妻诗句,如《悼伤后

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可以看出上面这首五言诗句中悼亡意味浓重而直接,根本未用晦涩语言及以典陈事方式来抒情。以人之常情推之,悼亡多会因悲痛而直抒胸意、何累诗人如此反复用典、婉转晦涩表达心情?!世人身处最悲、喜之时,表述用语直白更能表达感情、渲染气氛、引发共鸣。悲伤时反复用典抒情,只能被人误认为是故弄玄虚、矫情造作。将《锦瑟》作为悼亡诗处理于情、于理皆不合适,因而此诗不可能是悼亡诗。

其次,“真瑟乐声说”不靠谱

宋代诗人黄庭坚、苏轼等人认为这是一首咏物托志诗,物就是瑟,志即诗人对于音乐的见解,从乐器进而论乐音,是诗的主旨。《缃素杂记》中说:“黄朝英曰: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晓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按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注:“瑰迈奇古”为美丽而超逸、奇特而古朴之意。)

笔者并不认可上述观点:其一,对于乐器演奏的描写,比李商隐略早的白居易《琵琶行》就是最好的例子,“轻拢慢撚抹复

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是多么形象的动作描写、多么动人的音韵类比啊!而揣测本诗以“庄生梦蝶”、“望帝托鹃”等历史典故来描写音韵、旋律,却为史所未见,其效果定然很差,相信读者都会有此感觉。李商隐作为一代名家岂会犯如此低级错误!后人为解此诗而牵强附会、胡推乱凑可见一斑!其二,本诗第二句作者直接点到“一弦一柱思华年”,那么接下来颔联、腹联几句定是用于对以往人生华年的描述了,怎么可能是在描写乐工拔瑟的情景呢!?其三,本诗的关键语句在于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通过前面六句的铺垫和陈述,尾联进行了概括总结,应是全诗的精华和“诗眼”所在,其分量和意义非同小可!尾联中“情”、“惘”、“忆”三字又是本诗关键中的关键!它点明了“情”因“惘”而成“忆”的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与思想脉络,具有唯物主义的光芒。尾联明确地提示本诗所述的内容为“情”!如此重要和关键的字词却被黄、苏等人漠然视之!作为任何一个诗词作家,都应当明白诗的尾联对于全诗的重要性——乃是“画龙点睛”之处。因此笔者简直怀疑此说可能并非真出于苏、黄二人之口吧?简评,此种解说很幼稚、很低级。

再次,“伤已生平论”有缺陷

除以上两种观点外,“伤已生平论”是第三种较为被人接受

的解读观点。此观点认为,“首联,谓见此五十弦之锦瑟,闻其弦弦所发之悲音,不禁怅然而忆己之华年往事。颔腹二联,即承思华年而写回忆中之华年往事。庄生句,系状瑟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用意在…梦?、…迷?字。而此种境界亦即以象征诗人身世之如梦似幻、惘然若迷;望帝句,系写瑟声之凄迷哀怨,如泣鹃啼血,着意在…春心?字、…托?字。…春心?本指爱情之向往追求,常用以喻指对理想之追求。望帝句,殆谓己之壮心雄图及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均托之哀怨凄断之诗歌,如望帝之化鹃以自抒哀怨也。杜鹃即作者之诗魂;沧海句,写瑟声之清寥悲苦,正含沧海遗珠之意。蓝田句,似写瑟声之缥缈朦胧,或以喻己所向往追求者,皆望之若有,近之则无。要之,颔、腹二联,并非具体叙述其华年往事,而系借瑟声之迷幻、哀怨、清寥、缥缈以概括抒写其华年所历之种种人生遭际、人生境界、人生感受。末联含义明白,谓上述失意哀伤情事,岂待今日追忆方不胜怅恨,即在当时亦惘然若失矣。”

笔者认为此论最明显的缺陷在于对前面三联的解读与尾联诗意存在突出的矛盾。如果诗人是在因瑟音而伤已“生平”境遇,那么在诗中最重要的尾联为何会突兀用到“此情”两字,“生平”与“此情”两词在意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将“生平”往事与“此情”混于一诗,会使语意错杂紊乱、突兀难解。诗人作为文字高手断然不会犯如此低级之错误,那么要错只能是怪此类解读者又在牵强附会解释本诗了;此论另一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方,是在对

颔、腹二联解释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又在借用“真瑟乐声说”中瑟音意象推断理论以图通过抽象曲解来蒙混过关,如“庄生句,系状瑟声之如梦如幻…,望帝句,系写瑟声之凄迷哀怨…”。而笔者认为,李商隐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诗人,他无愧于别人对其“獭祭鱼”的称号,诗篇创作中用典潜词极为考究,可谓是字斟句酌,绝对不会胡乱用错一字一词,更不会空耗两联二十八个字仅是为了让人抽象去理解自己所想表达的意思,这不是一个诗词高手的“作派”!对于李商隐潜词用字之严密,从笔者下文对本诗中为何选用“蓝田”一词的阐释中就可见著一斑。总而言之,此种解读不过关。

第四、“诗集总序论(或艺术总结说)”难服人

首创《锦瑟》为“义山诗集总序论”者是清人程湘衡。清人何焯《义门读书记》云:“亡友程湘衡谓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次联言作诗之旨趣,中联又自明其匠巧也。余初亦颇喜其说之新,然义山诗三卷,出于后人掇拾,非自定,则程说固无据也。” 近代钱钟书对此说甚加赞许,并对《锦瑟》诗作为李诗“诗集总序论”进行了一番论证。在其《谈艺录》中评述道“程说殊有见,义门徒以宋本义山集旧次未必出作者手定,遂舍甜桃而觅醋李。……余窃喜程说与鄙见有合,采其旨而终条理之也可。”钱钟书观点中的精髓为:他认为《锦瑟》与描绘诗文创作构思有关,首联借“锦瑟”器物发兴,颈联言创作之“神思”,腹联言诗成之“体性”,尾联言“前尘回首,怅触万端,……,乃与首二句呼

应作结”。具体对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钱先生的理解是“言作诗之法也,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对于“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钱先生的理解是此联“言诗成之风格或境界,犹司空图之形容《诗品》也”。

笔者以为此说漏洞颇多。其一,《锦瑟》诗列为李商隐诗集首篇为后人所为,不能认定为李商隐欲以此诗来总结生平诗歌创作理念之说。清人纪昀曾批:“因偶列卷首,故宋人纷纷穿凿。遗山论诗绝句,遂独拈此首为论端”;清人何焯也谈到“余初亦颇喜其说之新,然义山诗三卷,出于后人掇拾,非自定,则程说固无据也”;更重要的是钱钟书自己也说“程说殊有见,义门徒以宋本义山集旧次未必出作者手定,遂舍甜桃而觅醋李。”以上各家之说足见无确定证据可证明是李商隐自己将《锦瑟》诗列为其诗集的首篇,由此而推出“诗集总序说”更是无稽之谈;其二,李商隐以《锦瑟》诗来总结自己一生的诗文成就,此说本身就太过牵强。李商隐最拿手的是姘文写作,他早年师从令狐楚学的就是姘文,一生以大量姘文写作混迹于各幕府,写诗只是“副业”。人生最后以一首小诗来总结自己的文学艺术成就,笔者感觉可能性不大;第三,假设本说成立,从腹联如珠、如玉的比拟中可看出充满了李商隐对自己诗文艺术成就的自夸之辞。因不幸被牵扯入“牛李”党争之中,屡遭排挤、仕途无望,无奈成为一位落魄文人,为求生、半生流落于各幕府之中,靠帮别人写公文混口饭

吃,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可言,也谈不上有任何社会影响力可言,在当时他的诗根本不被唐人所看重,唐一代根本没有他这号“出名”的诗人。一般而言,成功者乐于总结经验,失败者善于总结教训。在当时情况下,一个没有成就感的落魄文人“跳出来”总结自己的艺术创作成就,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让人想象和相信的事。他之所以出名,是在宋代其诗作被人欣赏、挖掘、整理之后成名的,可这些都是身后之事了。在这之后又成立了“西昆”诗派专门模仿他的写作风格,本文不再赘述。所以认为他在生前就作序自诩其艺术成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李商隐也不是那种喜欢显摆、自耀的人。笔者实在搞不清持此论者是在夸其文采飞扬呢,还是在贬其好自夸、卖弄呢。如果非要说《锦瑟》诗总结了些什么的话,笔者想想那就只有诗人对其失落的情感历程进行了反省、总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笔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外部环境相依赖,对此诗所做出的任何解读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实际状况而空说乱议。

二、解读篇

(三)、对李商隐诗作创作特点及《锦瑟》诗写作意境的分析

1、此诗之所以成为谜诗,与李诗创作特点有关

李商隐诗作的创作特点:⑴、李诗向来用语潜词跨度较大、

意象表达呈现跳跃式排列,有时每一诗句均为一个独立场景,只有通过细致揣摩才能明了其中的关联。如本诗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等,又如《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等句都有上述艺术特色;

⑵、比兴手法也给人“常用常新”之感,如“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衾不得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以物类情,极为生动感人;

⑶、诗文多语意晦涩、朦胧之句,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等诗句,难以准确解读诗人言出此语原因为何。

而《锦瑟》诗又是李诗中最为出色之作,词藻华美、用典层叠、意象跳跃、内涵深隐,更是将上述艺术特色发挥至极致,就益发使人感到诗意扑朔迷离、难以解读。

2、对李商隐诗文创作中用典手法分析及介绍解读《锦瑟》诗的意境分析法

诗歌发展到晚唐李商隐时期,诗句行文用语已经是在拆诗、拆史、拆经、拆典,使得整个诗词创作进入了更高层次的熔炼状态,出现了近乎疯狂的隐篇、秀句现象。本诗用典较多、诗中有四处用典言事,各典故意涵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由此导致前后句释义连贯不通,使后人对整体诗意的解读歧义不断。典故间既

非声、味、触感的横向应和,也非心物的纵向应和,而是借用典故自身储存的张力,奇思巧构、包蕴密藏,将语言的隐喻性发挥到极致。

解释此诗,文学造诣较浅者往往流于只是觉得词语华美、却看不懂诗语所表何意;而博古通今者又极易陷入对李商隐所用典故内涵的穷究解释中不能自拔。往往表现为以自身对此诗整体意境的推想为基调、拼命地对“庄生梦蝶”、“望帝托鹃”等典故进行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推演解释。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不足取信,由此形成的解读观更是误人误已。

李商隐常常用典言事,但他用典非常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即是“玩”典。常是用典不用其意、意在旁敲侧击。他戏弄了正常的阐释习惯,典故内涵意义的边沿被悄然“外移”,也即典故本身之意往往并不是他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能在多大程度上领会诗人字句的内涵及真意,取决于读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与诗人生活在同一种状态下,分享同一种语境体验;或者至少能够通过情景模拟理解到诗人所处的生活情境,方可与诗人分享这一诗中语言意境。

只有当读者的个人情感体验与诗句意象相类似时,一种“共鸣”就会如洪流一般诱导读者去理解这如谜一般的诗句。与此同时诗句也会穿越历史时空,导引读者情绪进一步深化、漫延,使读者在品读诗句、倾听这位千年诗魂诉说的同时,自身情绪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渲泻,表现为一脉真情在千年间来回穿梭、反复

激荡而不显时空差异感。因此没有境界的趋同与深情的揣摩,一般情况下很难理解到他用典的真实意旨所在。在《锦瑟》诗中,李商隐用他的多情、智慧和才学同我们这些古往今来研究他的学究们开了个大玩笑。那他又是为何喜欢“玩”典呢?

3、浅析李商隐为何乐于“玩”典

笔者认为李商隐之所以“玩”典,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⑴、唐末官场腐败、党争日盛,李商隐一不小心被卷入党争漩涡,空有一身才学而无用武之地,只能长期混迹于地方大员幕府之中从事公文(即骈文)写作。一生仕途不顺压抑和摧毁了诗人原本期望“蟾宫折桂、出仕入相”的人生理想,造就了他玩世不恭、逃避现实的性格倾向,更催生出其“多姿多彩”、复杂的私人情感生活,“玩”典可以说是其心理压力在写作方面的一种渲泻,形成其在文学写作中的不拘一格、不落俗套、穿越另类、“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这是促成了他“玩”典的主观因素;⑵、当时骈文写作盛行引经据典、用典言事,聪颖好学的李商隐于公事写作中不断积累典故知识及用典经验,因善于用典,被后人称为“獭祭鱼”,亦绝非浪得虚名。各类典故如何正用、反用、拆用,早为其所熟捻于心,可以说“把玩”典故,对他来说几近于“大厨烹小鲜”,这样他具备了“玩”典的客观条件;⑶、后文会谈到他有不被主流社会认同的、复杂“多彩”的私人情感世界,是逼迫诗人在诗文创作中注重真情隐喻的最重要趋动力,而“玩”典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手段。其实

李商隐的许多诗作,尤其是那些无题诗,本来就是诗人只想写给自己看的、类似于私密日记的“个人小札”,写这些诗的本意就不是为了流传社会、为大众欣赏和理解。“玩”典的一个真实功能就是为了实现“私密保护”,通俗讲,就是类似于现今给重要文档加了“密码锁”;“玩”典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别人不好懂、不易懂、不能懂,所以我们读他的许多诗句就如同猜谜、如堕五里雾中。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这种典故“玩”法,居然催生出了中国古代的“西昆”诗派,真是让人不胜唏嘘、感叹啊——玩也能玩出成就来!

4、这倒底是一首什么诗

清代名家纪晓岚曾评说此诗,“以…思华年?领起,以…此情?二字总承,盖始有所欢,中有所阻,故追忆之而作”。笔者深以为然,很是赞同他的观点。

笔者始终认为对诗词的解释必须忠于诗人原来的意旨,而不可肆意推演。对于本诗的把握,关键之处就在于诗人尾联中用的“此情”二字了。笔者也不卖关子了,它就是一首情诗:首联以物(锦瑟)思情起兴;颔联、腹联忆述情事梗概;尾联抒发诗人“此情不渝”的人生感慨。后人凡是认为本诗不是情诗的,笔者以为均不足取,均有违诗人的本意。

5、《锦瑟》诗写作意境初探

通过反复揣摩,笔者对本诗写作意境首先做出如下大胆推测:

推测(一):可能诗中主人公所恋之人是一位“不可”相恋之人。个人推测“她”的身份不是一位有夫之妇、就是别人的歌伎之类;也可能是一位与作者门第极不相配的、身处豪门大家的闺秀;或者是认为他恋上了一位女道士“宋华阳”。总之,从诗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的恋情自始存在着重大的阻碍和不确定性;

推测(二):可能诗中主人公当时已处于一种不适合发生恋情、但新恋情却不期而至的情形下。个人认为这也有可能是发生在诗人身上的一段婚外情。

为了防止外人揣测其真实诗意及由此引发可能的、对诗中的“他”和“她”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诗人创作时处于一种既想表明感情一抒胸臆、又要在潜词用语上极其小心的“尴尬”境地,由此可推导出其只能以行文隐蕴晦涩、意境曲折深微方式来表达感情了。

聪明的诗人以他高超的文字功夫,通过反复用典对他们之间较为“复杂”情感历程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委婉的表达和描述。这才是诗中反复用典的真正用意所在——即不好直说啊,只能绕着“圈”说了!因此本诗反复用典并不是诗人为了自夸“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卖弄学识,而是在确实不好直接表白这一不被常人认可情感的情况下,下意识采取的、逼不得已的做法,其苦心溢于言表啊!

请读者跟着笔者的思路来看一看李商隐他倒底想说些啥意思吧。

(四)、对《锦瑟》诗句意涵的解读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释义:多情的我思念起往日的情感,一桩一件仍历历在目,不甚感慨。

“锦瑟”在这里仅是作诗起兴之笔,也可认为是眼前的锦瑟勾起了作者的万端情思。自古以来,琴瑟和谐。诗人以“瑟”喻“琴”——并由“琴”字通假“情”字。汉之前的瑟为五十弦,唐代的瑟已为二十五弦,而诗中“瑟”却为五十弦,以“多弦”隐喻“多情”之意。“多情”吗,其实是指在自认为不应该生情的时间或地方,诗人却有了情、并用了情。人之为人,情感之复杂、突发,有时真是难以厘清和预料。这也正是诗人因情而惘、因惘而忆,百思不解的根源所在。“一弦一柱”应理解为情事发展历程中一桩一件的具体事件或美好回忆。本句先解释到这里,且往下看,接下来在后面还将有更精彩补充解读等着你。

瑟弦变迁史:《汉书郊祀志》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释义:往昔时偶然爱上一位心仪的女子,她也曾送给我信物为证,使我坚信我们心意相通,爱意缠绵。

“庄生晓梦迷蝴蝶”一句中,“庄生”喻指李商隐本人;“晓”

喻指往昔时、过早之时;“迷”字为本句关键字眼!“迷”为爱上、迷恋之意;“蝴蝶”自然喻指一位让他心仪的女生。呵呵!“梦”字也有深意在其中,寓托着诗人对以往“抓不住”恋情的愁苦心情,感叹往昔情事是如此的刻骨铭心、难以释怀;又是如此的虚幻缥缈、无法追寻。释义本用典语句,核心一点是切不要深究典故的本意,只以字面意象进行故事情节推导即可!

让我们接着看他的“望帝春心托杜鹃”吧。“望帝”在典故中指一位古代男性帝王,这里应是喻指他心目中的那个让其魂牵梦萦的“她”;“托杜鹃”喻指曾经有定情信物相交送,“杜鹃”在这里就不能简单理解为鸟儿了;“春心”则又是本句关键字眼,很显然女方通过信物表达了自己爱慕李商隐的一片真情!

在解释本句时如不能把“望帝”认知为作者所指的情人,则直接导致对本句及全诗的意思把握出现严重偏差!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对全诗的解读引向诗人“自伤生平说”方向,形成本诗前六句为自伤生平、而尾联却在言“恋情”的、前后矛盾的解读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信全诗意境是统一的,全诗语意脉络是一以贯之的,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不至于在阐释全诗的大方向上误入歧途。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释义:(然而由于种种阻碍与牵绊,我们未能进一步发展关系。)我知道她定然在夜深人静时每每流泪惋惜这段感情;而多

情的我,也是久久不能忘怀这段难得的真情,经常每日长时间呆坐在那里思念我心中的“她”,回想那美好而短暂的相处时光!

要较为准确把握本句意涵,首先断句要准。不能断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应该断为:沧海--月--明珠有泪。顺此规律,下一句也应该断为:蓝田--日--暖玉生烟;“月”指月夜、夜晚;“明珠有泪”指恋人因分手而悲痛之状,“明珠”自然是“宝贝”了,当然是指心仪之人;“日”直接与上文中的“月”字相对应,可解释为白天、或整天;“暖玉生烟”中的“暖玉”一方面喻指诗人自己是一个温情之人,对这段情感用情也是至纯至洁以似玉,以至温情脉脉、“流淌”不息;另一方面呢,诗人早年修道于“玉阳山”、他喜欢的故乡叫“玉溪”、他为自己取别号“玉溪生”、并以“玉溪”命名他的诗集,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李商隐一生是非常爱“玉”的,他的诗文中用了大量的“玉”词,如“玉池、玉盘、玉京、玉殿、玉楼、玉撵、玉山、玉水、玉女、玉郎…”,以“暖玉”自比自称也是很自然的;而“生烟”喻指分手后思情愁绪漫延不散,久久缠绕不断之状,古语云,“触即碎,潭下月;拭不灭,玉上烟”。真是:沧海点滴情人泪,桑田变迁摧人悲。

特别须引起读者注意的是:本联中“沧海”、“蓝田”二词的选取,是经过作者反复斟酌的,也是本诗的一大特色——分拆隐喻。其意在于暗示“沧海桑田”,用以感时光流逝、

叹物是人非。所以诗人选用了一“海”一“田”为此二句之首词。

在对本句的最初解析中,笔者开始将“沧海”、“蓝田”推解为“海誓山盟”。因“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蓝田就是蓝田山啊!以海誓山盟来喻比情人之恋也是通顺的。但一个问题出现了,史上有关“山”的典故很多,如巫山云雨等,被称为“獭祭鱼”的用典高手李商隐为何偏偏用了“蓝田”二字?是因为蓝田山有玉呢、还是诗人有其他考虑啊?!依托前文对李商隐“玩”典创作风格的分析,笔者认为他是想用“田”字,以“蓝田”而隐喻“桑田”,故意避开了“山”字。因为他想说的是“沧海桑田”啊,用以喻指人事已变迁、而情怀仍不移不改之深意!只有“沧海桑田”一词才能有此番表达,而“海誓山盟”一词根本没有如此丰富的意象和内涵。由此就可从一个侧面看出诗人在潜词造句上功力是何等深厚。让我们感叹的是,他又是如何从故文堆中找出“蓝田暖玉”一典的!真是一词一字斟酌再三、费尽心力啊。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释义:现在想来,这段感情是完全可以保留并发展下来的,可是我们当时却想不清楚该如何办、也因此未采取有力措施对它(指感情)加以保护,而让它随风而逝成为一段让人终生遗憾的回忆!

本联已成为一句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经常被用来表达对情感失落的感怀之用。当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句还是比较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把握的。反推之,如果本诗不是情诗的话,则意味着千年以来我们大家对此句的理解都错了!

须注意“此情可待”中的“可待”一词,是“可挽留”和“可期待”之意,切不可理解为“可等待”。

本联二句之间存在倒装情况,强化了诗句颂读的韵律美,足见诗人的高深艺术修为。正常的语序应该为“只是(由于)当时已惘然,(才造成)此情(虽)可(期)待(却未能挽留住而)成追忆”!诗人愁怅、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诗人真情在全诗中藏头露尾了多时,但在尾联终于按捺不住多年压抑的激动情绪,感情汹涌、喷薄而出!将全诗意韵一下子推向了高潮,它真是一曲千古绝响的恋情之歌!“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穿越千年、却在耳边,激荡出多少痴男怨女的愁绪与泪花啊!朴实无华、真情流露、无限叹惋的尾联,终成为了千古流传、永盛不衰的佳句!人们可能会因全诗繁杂用典而忘记前面三联的华美词藻,但妇孺老幼却皆会记忆和吟颂这尾联一句,这正是“诗眼”的魅力所在!

通过上面对全诗的简单系统解读,《锦瑟》诗并非人们平常所理解的因用典堆砌较多而致意象繁杂、晦涩不清。细细想来,它可以用以下方程来表述:

极艰难的恋情往事+极尴尬的抒情氛围+极深情的创作诗人+极高深的艺术功底=《锦瑟》诗。《锦瑟》是此四者的综合体,四者中缺一,则诗史上不会出现如此之佳作。

三、争鸣篇

笔者认为本解读观点成立与否存在两个关键点:一是对此作品定性为情诗是否适当;二是能否印证诗人确曾拥有诗中所述的“复杂”情感生活。对于“关键点一”,笔者已经通过“思辨篇”和“解读篇”进行了阐述;对于“关键点二”,笔者将通过“争鸣篇”加以浅述。

(五)、从其他李商隐诗作看他的感情生活

从诗人所创作的另外几首无题诗所描绘的情感意境,可印证诗人确实拥有较为“复杂”的情感生活。

1、从《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看诗人的情感生活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 2.《锦瑟》:能理解诗中运用的象征手法;能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及每一个典故蕴含的深刻寓意;能结合诗句对诗歌的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能体会诗人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3.《马嵬》:能结合“马嵬之变”理解诗所要表达的主题;能理解诗中采用的倒叙的章法结构;能分析本诗中运用的对比和反衬的艺术手法;能结合本诗理解前人对本诗“讽意至深,用笔至细”的评价。 4. 熟读成诵,并默写该诗。 课时安排:2课时 前臵作业 1.温故知新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了解作者 3.这两首诗的大体意思是什么,结合诗句进行翻译。 《锦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所学名句(前臵作业1)导入 追问:这些名句出自谁的作品?(李商隐),请同学谈谈你所了解的李商隐。 二.作者及其背景(前臵作业2)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 中国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中国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广为传颂。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但由于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以致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著作有《李义山诗集》等。 这首七律为李商隐(享年47岁,可惜才高命薄)离世前不久之作,凝缩着诗人匆匆一生里的,跌宕流离的命运,失落沮丧的际遇,讳莫如深的情感,梦幻绮丽的爱恋……,这一切,又如同他名姓中的那个“隐”字一样,影影绰绰,朦朦胧胧,依稀仿佛,似有似无,感觉得到,捉摸不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美学境界吸引着千百年的中国读者。凡读过此

李商隐《锦瑟》全诗赏析

李商隐《锦瑟》全诗赏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直译为: 悲欢离合之情, 岂待今日来 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尾联自问自答,点出此诗系追忆往昔,痛定思痛。所谓“此情”者,指的正 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 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 “玉烟”之迷惘,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 了其中的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 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 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 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 以缘情造物的写法, 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 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锦瑟》是中国诗歌 史上争议最大的诗作之一。此诗以含意的隐晦、意境的朦胧而着称,也以其 特有的朦胧美和丰富的暗示性, 吸引历代诗评家和注家一次又一次地试图了开她 神秘的面纱。 李商隐之诗大都不易解,而诸诗之中以《锦瑟》为首。李商隐之诗之所以难 解,典故的运用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李商隐之诗往往是逐句用典,而且用典 时又“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乃至一典多用。故诗句 的意义往往已与原典故所表现的意义有所不同。 《锦瑟》一诗所引用的典故 更不只一个,而这些典故经诗人加以融合,“经过主观想象的创造,而具现一个 全新的意象。 它已脱离原典的历史时空湖概念而存在, 而独立为一种当下赶法的 意象了。 ”本文将归纳分析历代诗论家对该诗的评析, 并通过分析典故在该诗中

李商隐《锦瑟》

李商隐诗两首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早年受知于令狐楚,后娶王茂元之女。令狐楚、王茂元是政敌,因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生。 他的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都以抒情婉曲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无穷。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作品介绍 李商隐的诗由于省略了表面和内在的过渡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再加上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起来感到晦涩难懂。 李商隐的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短暂的欢娱,无望的爱恋,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 这些回忆旧情的诗作,辞藻华丽,音韵悠扬,深情眷念,凄婉动人。运用比喻、典故和强烈对照的手法,抒写失意的爱情,失意的际遇,对爱情热烈的追求,失意的痛苦,怀春的惆怅与偷情的愉悦,执着的爱恋和绵长的相思。 写作背景 《锦瑟》 诗歌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这一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 《马嵬》(其二)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平),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字词汇总 字音 锦瑟(sè)沧(cāng)海惘(wǎng)然马嵬(wéi)宵柝(tuò)晓筹(chóu) 词语 无端:没有由来地,无缘无故地。 可待:可,难道,哪能。 惘然:迷惘,茫然。 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晓筹:筹,更筹,敲击报时的竹签,这里指时间。 卜:预料。 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锦瑟》是抒情诗,慨叹年辈已逝,表现诗人无限悲感,难言的怨愤,及怅惆的苦痛心情。

锦瑟原文、翻译和赏析

锦瑟原文、翻译和赏析 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分类:唐诗三百首思念爱情抒情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 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注 释 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 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李商隐妻子故去,所以二十五根弦断后变为五十弦。“思”字变读 去声(sì),律诗中不许有一连三个平声的出现。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 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⑶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

李商隐锦瑟解

李商隐《锦瑟》解谜 叶桂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锦瑟》诗,无疑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难理解, 因而解读最为纷纭的作品。但它毕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是 经典中的经典。经典的解读,不仅是可以检验和磨砺我们的 武器,而且是我们铸造新武器的重要资源,因此不论多么困 难,我们还是要解读经典。 综观古今批评家对《锦瑟》的解读,我以为有两个重要 问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一是该诗颔、腹两联中四组 意象的内在关系,二是对于上述四组意象含义的重新解读。 这两个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或许会使我们的《锦瑟》解读 有新的收获。 一、《锦瑟》颔、腹联四组意象之内在关系 《锦瑟》之所以解者纷纭,关键在于诗中颔、腹两联中 的四个用典涉及的意象难以准确把握,而我以为这又与我们 对于这些意象的内在关系缺乏深入理解有关。我们现在就来 深入地分析一下这些意象之间的内在关系。 1.颔联中两组意象之间的内在关系: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颔联中庄子所化之“蝴蝶”与望帝所托(亦“化”也) 之“杜鹃”是同类物,自然互相关联。而且蝴蝶舞于春,是 春天的景象,这就自然又与“春心”在时间上互相关联。 2.腹联中两组意象的关系: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关于腹联中的这两句诗,有一个重要问题首先需要加以探讨,这就是“珠有泪”三个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诗,虽然从外在形态上看,对偶比较工整,但若就意思而言,“珠有泪”当为“泪作珠”。因为《锦瑟》颔联、腹联中四组意象都是由此一物化生为另外一物,因此就意思而言,显然“珠有泪”当为“泪作珠”,即“泪”化作“珠”。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一看腹联两句诗之间的内在关系。 腹联中的“珠”与“玉”亦为同类之物,自然有着内在的关系。李商隐诗中就有珠玉相连之句,如“宝婺摇珠佩,嫦娥照玉轮”(《七夕偶题》);“珠树重行怜翡翠,玉楼双舞羡昆鸡”(《饮席戏赠同舍》);“珠玉终相类,同名作夜光”(《判春》)。 3.颔联与腹联之间的内在关系: 颔联写春,是时间;腹联虽然有“月”和“日”这样的表时间的用语,但毕竟将沧海与蓝田放在句首,故可以视为着眼于空间。由时间到空间,虽转实连。而且颔联与腹联之间又暗中以“泪”字相挽。杜鹃啼春,啼则有泪。杜鹃之泪与鲛人(珠)之泪相连,这其实就如同电影中的意象组接。 在探讨《锦瑟》诗颔联、腹联中四组意象之间的关系时,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上面我已经提到过的问题,就是这四组意象中都贯穿着一个“化”字。“化”即“生”也,四组意象都是由此一物(人)化生成另一物。而且颔联中的庄子与蝴蝶、望帝与杜鹃,都是二而一也,皆为作者之自喻;同样腹联中的珠(鲛人)与泪、玉与烟也都是二而一也,亦为作者的自况。庄子、蝴蝶,望帝、杜鹃,泪、珠,玉、烟,这八种事物(人物)都是作者自喻,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与把握该诗的颔联、腹联,乃至《锦瑟》全诗都至为重要。 准乎此,则沉潜深藏于水底的“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象的含义便开始浮到水面了。

李商隐诗两首1

李商隐诗两首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李商隐,晚唐诗人。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的诗风与白居易截然相反,白诗妇孺皆知,而李诗虽然好学深思的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 本课选取了他的《锦瑟》和《马嵬(其二)》。《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首难诗。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马嵬(其二)》乃咏史之作,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有人认为此诗为讽刺唐玄宗之作,而我以为李商隐此诗,意在感慨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本文的教学难点: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的意境。 思路方法 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本课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按照“阅读——掌握内容——分析艺术特点”的鉴赏过程,学生逐渐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领会诗歌赏析的要领,培养热爱诗歌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建议:为了让教师便于使用和查阅,本教案设计为两个课时(每一首诗歌为一个课时),但是我们建议教师采用一个课时完成。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提供网络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2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创作风格。 2.诵读、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 3.把握《锦瑟》这首诗的意境,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4.了解诗人淡然伤感的情怀,学习作者理性地看待世事的人生态度。 5.分析两首诗歌独特的艺术特点。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李商隐,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锦瑟》。 文本解读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李商隐《锦瑟》原文、译文及赏析(附作者简介)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 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

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注释】 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李商隐妻子故去,所以二十五根弦断后变为五十弦。“思”字变读去声(sì),律诗中不许有一连三个平声的出现。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⑶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

【精品】高三语文高考李商隐《锦瑟》赏析

李商隐《锦瑟》赏析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完解李商隐之千古谜诗——《锦瑟》

完解李商隐千古谜诗——《锦瑟》 作者:玉树迎风一篇锦瑟解人难!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一诗,是现代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然而自此诗诞生一千一百多年以来,它就一直是一个难于破解的谜。一方面,《锦瑟》佳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年;另一方面《锦瑟》内蕴朦胧多意,晦涩难解。诚如梁启超所称,《锦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诗”;又如王士禛所言,“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①。因而元好问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②。 注①:李商隐被后人称为“獭祭鱼”,獭祭鱼,最早出现於《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是一种两栖动物,喜欢吃鱼,经常将所捕到的渔货排列在岸上,从古代中国人的眼里,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后人用此故事将李商隐作诗喜欢罗列典故堆砌成文的特点形象地刻划了出来。 注②:“作郑笺”指能做出正确的解释。 一、思辩篇

(一)、《锦瑟》诗文及其中用典注释 锦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诗用典注释: 1.“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说的是庄周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一觉醒来,弄不清是自己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这个故事本来是庄周用来表达自己那种逍遥无为的思想的。 2.“望帝啼鹃”这一典故是说,周朝末年蜀地国君杜宇禅位退隐,后国家被灭,抑郁而死,魂化杜鹃,夜夜哀啼,其声凄惨欲绝。 3.“沧海珠泪”句亦是借用典故。《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诗句将苍茫的大海、皎洁的月亮、剔透的珍珠和晶莹的眼泪四个意象放到一起来写,让人既感到朦胧迷离,又感到凄惨冷清。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凄冷的美。

精选2019-2020年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7 李商隐诗两首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三篇

精选2019-2020年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7 李商隐诗两首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 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对《锦瑟》一诗中四个典故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沧海月明珠有泪”。月明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明月月本天上明珠。 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又十分感伤的情怀。 B、“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代蜀君杜宇,国亡身死,魂化为杜鹃,啼声凄婉,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如杜 鹃鸟送春归般的哀怨之情。 C、“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梦醒之后,自己依然是自己,可蝴蝶却不知何往。“迷”是痴迷的意 思,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痴迷。 D、“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产玉之山,在日光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冉冉上升,远察如在,近 观却无。这一典故表达了对一美好事物的渺茫难即的惋惜之情。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这《马嵬(其二)》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和其他大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 B、“空闻”句,用“虎旅鸣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 心情,也依稀可见。 C、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虎旅鸣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外境和心境,跃 然纸上。 D、“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现出二者的 因果关系 【答案】: 【解析】:

锦瑟赏析

《锦瑟》赏析 赏析1: 《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终一是,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寄托君臣遇合、诗集自序开宗明义……等诸说,但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不管诗人当时怎样谋篇创句,潜行于心的人生价值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有什么用?人怎样活才有用?”),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倾注于笔端,只不过他更善于用诗化的形象和语言来表达。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 “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也正是因为这种人生的悲剧色彩和诗作的悲剧氛围,本诗才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赏析2:人生价值的悲剧式拷问 《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终一是,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寄托君臣遇合、诗集自序开宗明义……等诸说,但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不管诗人当时怎样谋篇创句,潜行于心的人生价值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有什么用?人怎样活才有用?”),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倾注于笔端,只不过他更善于用诗化的形象和语言来表达。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理解性默写

讲学稿()《李商隐诗两首》理解性默写 年级:高一学科:语文组主备人:时间:2017 年 2 月20 日 学习 目标 理解课文并能默写名句 学习 重点 理解课文并能默写名句 学习难点1、理解课文并能默写名句 2、掌握易错难写之字 学习过程及指导 《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 , 。”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境,把人生的恍惚和迷惘以及苦苦追求的执着表现了出来 6、《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 7、《锦瑟》中化用典故,比喻往事成空,理想破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锦瑟》的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怅惘的苦痛之情。 《马嵬》 9、《马嵬》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马嵬》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马嵬》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思想感情分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了解作者及其诗歌: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现存诗歌600多首,内容涉及比较广泛。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郁得于杜甫诗歌的精髓,绚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受益于李贺。诗中善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李商隐的诗歌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内容领悟: 大家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那么你最喜欢这首诗歌的哪一句或几句,并且翻译出来。 锦瑟呀,你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琴弦呢?聆听锦瑟繁弦的一音一节,都让我回忆起已逝的美好年华。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无限的悲感和难言的冤愤,托负给送春归去带着凄音的杜鹃。 我身世悲凉,像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我理想破灭,如蓝田山日光煦照,化山中美玉为气烟。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知无穷的怅恨?早在当时我已感到不胜惆怅。

2019-2020学年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检测:7 李商隐诗两首-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 唐代诗歌 7 李商隐诗两首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关于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复鸡人报晓筹”中的“筹”指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B .六军,按照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C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 D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解析:选B B 项,六军,后泛指军队。 2.下列对《锦瑟》中所用的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生梦蝶:庄生,即春秋时的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比喻梦中乐趣或人生变化无常。亦作“庄周梦蝶”。 B .望帝啼鹃: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 C .鲛人泣泪: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 D .良玉生烟:相传宝玉埋在地下,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 解析:选A A 项,庄周是战国时期的人物。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四个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天宝十四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唐玄宗同杨贵妃及朝中要臣仓皇.. 出逃。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玄宗处死杨贵妃。面对利刃强谏,进退中绳....的君王最终还是做出了要江山弃美人的决定,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在一条白绫的死结里香消玉殒.... 。

A.仓皇B.进退中绳 C.倾国倾城D.香消玉殒 解析:选B B项,进退中绳:前进后退均合规矩。不合语境,可改为“进退两难”。A项,仓皇:匆忙而慌张。使用恰当。C项,倾国倾城:形容女子容貌很美。使用恰当。D项,香消玉殒:比喻年轻女子死亡。使用恰当。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李白虽然仕途失意,在诗歌方面却成绩斐然。他游览且用诗歌赞颂过不少地方,已成为旅游胜地。 B.李商隐的诗的朦胧美首先体现在主题的表现上,他并不明确指出所咏对象,也不直接道出诗歌的主题,给人一种似有似无、捉摸不透的感觉。 C.《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然而它又是最不易理解的一首诗,自宋元以来,人们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D.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的,在鉴赏诗歌时,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语言等的揣摩,都是为了解读诗歌的思想感情。 解析:选A A项,偷换主语,可在“已成为”的前面加“这些地方”。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轻风无语,但大地知道。当千年前的往事在大地上踯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寻找着因范阳叛乱,洛阳失守,太平天子率群臣向南逃遁时 ②我寻找着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大唐天子李隆基与爱妃杨玉环的那块诀别之地 ③被流淌的血渍浸湿了的土地 ④愤怒的兵将斩杀相国,逼死贵妃 ⑤我的眼光与思绪却在金子般的余晖里搜寻 A.⑤③②④①B.⑤②①④③ C.⑤①④②③D.⑤②④③① 解析:选B⑤是总写句,应为首句。②句承接⑤句,具体讲搜寻的内容。

你读懂《锦瑟》了吗——李商隐《锦瑟》的赏析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1]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2]。 庄生晓梦[3]迷蝴蝶,望帝春心[4]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5]成追忆[6],只是[7]当时已惘然。 第一、关于作者 李商隐(约813-858年),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8]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颂。但部分诗歌(如《锦瑟》)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等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858),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 [1]无端:没有由来,无缘无故。 [2]华年:如花盛开的年纪,指少年。 [3]晓梦:指拂晓时的梦。多短而迷离,故常以喻人生短促,世事纷杂。 [4]春心:崔春之心。 [5]可待:就要,就会,即将。 [6]追忆:回忆,但是比回忆更深刻。可作为念想(惦记),憧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 [7]只是:副词,表示确定性限制,强调恰恰处于某一时间或地点。 [8]骈文: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第二、《锦瑟》诗存在的疑问 对于《锦瑟》诗校注之文汗牛充栋,但又纷若聚讼[9],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对诗的主题认识不同 有咏瑟说,如适怨清和;悼亡说,悼妻妾亡逝;自伤身世说;感国祚兴衰说等。 (2)对诗中典故的认识不同 如“五十弦瑟”“庄周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珠”“良玉生烟”“沧海遗珠”等。 (3)对典外之词的解释不同 如“晓梦”、“春心”、“明月”、“日暖”与典故的逻辑照应上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4)个别词义的注解、释义认识不同 如“无端”、“只是”、“当时”等。 [9]聚讼:指众人争辩,是非难定。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导学案

课题:《锦瑟》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了解此诗的艺术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 3.通过鉴赏领会诗人的情感。 二、知识链接 1.知人论世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唐代诗人,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或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或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或托古讽今以咏史,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2.杜鹃在古代诗歌中的内涵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传说蜀中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人听之心酸。生活中杜鹃也惯作悲啼,甚至啼出血来,诗人词客称之为“天地间的愁种子”。因此杜鹃作为悲苦愁怨的代表,成为中国诗歌传统意象之一。 在崔涂《春夕》“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中,象征怀乡之情。 在白居易《江上送客》“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中,象征送别之意。 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象征怀念友人之情。 在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中,象征谪居的凄苦与幽怨。(本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巧妙地化用了上述典故,把自己的悲苦哀怨写得淋漓尽致。) 在杜甫《杜鹃行》“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中,象征亡国之思。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练习答案

一、参考答案: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 1、是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2、是用望帝魂化杜鹃的典故,意为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 3、是用南海鲛人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只是满眼的泪水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4、是用传说中蓝田产玉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思情破灭后的迷惘。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 二、参考答案:《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世人对它的主题便有多种理解,有“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有“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有“作者的自伤”等。(这是一个开放题,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三、参考答案:因为李商隐的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比如《锦瑟》,世人对它的主题便有多种理解,比如“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对亡妻的深情悼念”,“作者的自伤”等。尽管如此,这其中朦胧的境界,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就是梁启超所说的它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为了表现惆怅莫名的情绪,李商隐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锦瑟》中所呈现的,就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这些意象所构成的不是一个有完整画面的境界,而是错综纠结于其间的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的情思,是弥漫着这些情思的心象。 马嵬 一、参考答案:对比,颔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颈联写出了玄宗“当时”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此日”是“六军同驻马”,要求“赐”死杨妃。尾联把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二、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以马嵬事变、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为题材,批判唐玄宗荒淫失政而招致祸乱败亡的结局,抒发了诗人对这一历史悲剧的认识,讽刺现实政治,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 三、参考答案: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叙”:“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李商隐《锦瑟》原文赏析注译

李商隐《锦瑟》原文赏析注译 【导读】《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诗取篇首二字为题,实际上等于是一首无题诗。关于这首诗的意蕴,我们不妨认为是诗人由听奏瑟而引发的对年华的思忆和对身世的感伤。 《锦瑟》 年代:唐作者: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作品赏析 【注释】: 古瑟有弦五十条。柱,调整弦的音调高低的支柱;思读去声,因律诗不得一连出现三个平声。蓝田: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古代著名的美玉产地。 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锦瑟》理解性默写+赏析(有答案)

《锦瑟》理解性默写+赏析(有答案)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sì)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理解性默写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锦瑟》一诗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的句子是,。 3、作者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的句子是:,。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答案: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 赏析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

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 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 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 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学者周汝昌 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 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 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解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 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 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 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 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 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 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 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 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 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