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的辩证施护PPT参考幻灯片23页PPT

合集下载

消渴的辩证施护ppt课件

消渴的辩证施护ppt课件

·
6
三、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 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 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 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 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 青紫,苔黄,脉滑数。
·
8
三、常见证候要点
(六)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 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 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 脉虚细无力。 (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 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 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 不香,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 无力。
消渴的辩证施护
·
1
消渴的定义
定义: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 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首见于《内 径》。现代医学称为糖尿病, 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 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 作用缺陷所引起。
·
2
消渴的病因病机
本证主要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 劳欲过度所致。 1.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 化功能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发为消渴。 2.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进而 化火,消烁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3.劳欲过度:素体阴虚,复因房室不节,劳欲过度, 损耗阴精,导致阴虚火旺,上蒸肺、胃,而发为消 渴。
·
9
四、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尿量增多 1.观察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3.指导患者饮食调理,适当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 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口干多饮 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 2.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水量。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物,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选用鲜芦 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 解口干口渴。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 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

《消渴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消渴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14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辨证施护
医学PPT
15
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 3.饮食调护 4.中药汤剂 5.情志护理 6.健康教育
医学PPT
16
辨证施护
1.燥热伤肺
(1)饮食宜清热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苦瓜、菠菜、番 茄、萝卜、鳝鱼等。
(2)口干烦渴,可用鲜芦根。生地、玄参煎汤代茶。 (3)若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为气伤之象,可用山
医学PPT
5
病因病机
禀赋不足 饮食失节 情志失调 劳欲过度
医学PPT
6





诱因




禀赋不足 饮食失节 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化火 肾精亏虚
肺燥胃热俱现
口渴多饮 多食而瘦 尿多而甜
医学PPT
7
病机归纳
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阴津亏虚,燥热炽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长期发展可变生多证
医学PPT
8
肝肾精
雀目 耳聋
血不足
中风
热灼
津液
肺痨
肺失 滋润
阴虚燥热
阴竭 阳脱
医学危P症PT
热壅
痈疽
血瘀
疥疮
脾肾 衰败
水肿
9
诊断要点
典型症状: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 多、形体消瘦或有尿有甜味。
年龄相关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医学PPT
10
鉴别诊断
口渴症
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 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
医学PPT
4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 三焦分证辨治 燥热怫郁之说 寒凉养肾

《中医内科学消渴》课件

《中医内科学消渴》课件

中医对消渴的认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消渴的中医定义:消渴是指由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引起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 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消渴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消渴的病因主要包括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 病机主要为燥热偏盛,阴津亏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消渴的临床表现: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是消渴的主要临床表现。
中药方剂及针灸治疗
中药方剂:根据消渴 的不同证型,采用不 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 疗,如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等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 刺激穴位,调节人体 内分泌系统,达到治 疗消渴的目的
注意事项:针灸治疗 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 进行,中药方剂需根 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 行辨证施治
辅助治疗:消渴患者 还需注意饮食调节、 适当运动等辅助治疗 方法,以达到更好的 治疗效果
• 案例三:张某,男,52岁,因口渴、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就诊,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经过中医内 科学治疗,病情得到改善。
• 案例四:陈某,女,40岁,因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就诊,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过 中医内科学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以上案例均为消渴病的典型病例,通过中医内科学治疗,病情得到 有效控制或缓解。
劳欲过度:房室不节, 损伤肾阴,虚火上炎, 发为消渴
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 足,肾阴亏虚,发为消 渴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症状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糖尿病等 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03
消渴的中医治疗
添加 标题
消渴的分类:根据病因 和发病机制的不同,消 渴可分为上消、中消和 下消三种类型。上消以 口渴多饮为主,中消以 多食易饥为主,下消以 多尿、腰膝酸软为主。

消渴的辩证施护精讲课件

消渴的辩证施护精讲课件

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生姜、大蒜等,消渴患者也应避免食用,以免 刺激胃肠道和加重消渴症状。
06 运动康复在消渴辩证施护中作用
运动处方制定原则和方法
个体化原则
根据消渴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等因素,制 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循序渐进原则
初始运动强度和时间应适当,逐步增加运动负 荷,避免运动损伤。
持之以恒原则
消渴的辩证施护精讲课件
• 消渴病概述 • 中医对消渴病认识 • 消渴辩证分型与施护方案制定 • 药物治疗在消渴辩证施护中应用
• 饮食调养在消渴辩证施护中重要 性
• 运动康复在消渴辩证施护中作用
01 消渴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消渴病主要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三种类型。
临床表现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 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 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VS
施护方案
滋阴固肾。可给予枸杞、山药、黑豆等滋 阴补肾之品,同时保持皮疗在消渴辩证施护中应用
中药汤剂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治疗
根据消渴辩证分型,选用适当中药汤剂进行 治疗,如阴虚火旺型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等。
01
均衡摄入各种营养 素
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满足身 体的基本需求。
02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 入
如燕麦、豆类、蔬菜和水果等, 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减轻消渴 症状。
03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 划,避免过量摄入热量,以减轻 消渴症状。
药膳推荐及制作方法分享

中医内科学--消渴 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消渴  ppt课件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第四节 消渴
ppt课件
1
【目的要求】
熟悉消渴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熟悉消渴的主要病因、病机。 熟悉消渴的诊断要点,与相关病证的鉴别。 熟悉消渴的辨证要点。 掌握消渴的治疗原则及辨证论治。 了解消渴的并发症和预防调护。
ppt课件 2
【概述】
1、定义:
指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 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临床特征:“三多一少”。
ppt课件 5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治》: 立专篇加以论述,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
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 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
坚,小便即数。” 之。”
积 热 内 蕴
消 谷 耗 液
消 渴
ppt课件
20
③情志失调
郁 怒 伤 肝 劳 心 竭 虑
郁 久 化 热
火 热 内 燔
消 灼 肺 胃 阴 津
消 渴
ppt课件
21
④劳逸失调
房 事 不 节
肾 精 亏 虚
虚 火 内 生
肾 虚 肺 燥 胃 热
消 渴
ppt课件
22
病因病机 小结
禀赋不足 精亏液竭 阴津 亏损 燥热 偏胜 肺 胃 情志失调 劳逸失调 郁久化火 肾精亏损
ppt课件
16
3、范围:
糖尿病
ppt课件
17
【病因病机】
1、病因:
①禀赋不足
②饮食失节
③情志失调
④劳逸失调
ppt课件 18

消渴(中医) PPT课件

消渴(中医)  PPT课件

津伤为甚
津伤躁热
5.临床应用 (1)可参考应用消渴方(上消),玉女煎(中消)
消渴方:天花粉、黄连 、生地黄、藕汁 玉女煎:生石膏、知母、生地、麦冬、川牛膝 (2)燥热内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可加黄连、大黄 (3)津伤耗竭,烦渴不止,小便频数,可加生地黄、二冬
津伤躁热
临床辨识: 临床统计证实,该型主要见于糖尿病早期, 病程<5年,年龄常<50岁,合并症最少,血 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增高,血糖增高显著。
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 心痛、中风、四肢麻木
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 水肿 瘀阻络脉,热毒内生或疮毒外袭 — 疮疡、痈疽 正气亏虚,感染痨虫 — 肺痨 肝肾阴亏,耳目失养— 视朦、耳聋
虚风内动—眩晕
阴液极亏,
虚阳上浮或阴竭阳亡 — 神昏或昏 迷、死亡。
禀赋不足
精亏液竭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劳倦过度
1.辨证依据
二、阴精亏虚
(1)主症:尿频尿多,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欲 饮,形体消瘦 (2)兼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 膝酸软,乏力,遗精失眠盗汗,口干唇燥, 皮肤干燥瘙痒 (3)舌象:舌红,舌体瘦而干,苔少或薄白 (4)脉象:脉细或细数。
阴精亏虚
2. 辩证分析: 肾精亏损,固摄失权,水谷精微下注——尿频尿 多,浊如脂膏或尿甜; 阴精亏损,肌肤失养——形体消瘦,皮肤干燥瘙 痒; 阴精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乏力; 阴虚内热,相火妄动——五心烦热,骨蒸潮热, 遗精失眠盗汗; 阴虚或内热——舌红,脉细或细数。
二、治疗原则
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本病治疗大 法。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滋阴温阳, 健脾益气等治法。 体育疗法
饮食疗法
三、分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消渴(已完成)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消渴(已完成)PPT课件
▪ 5、治疗:
《金匮要略》有专篇对消渴的证治进行阐述, 立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有效方剂。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主张“先行一百二 百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初步认识到体 育疗法对治疗消渴的意义。
.
概述
《三消论》:“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 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一身津液 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 利而不涩,则病日已矣。”
.
.
.
.
.
及时做OGTT, 早诊断,早干预!
.
.
糖尿病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工作年龄成人致盲 的第一位原因1
•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的第 一位原因2
• 中风 心血管死亡和中风 增加2到4倍3
• 心血管疾病 80%的糖尿病患 者死于心血管事件4
• 糖尿病神经病变 非创伤性截肢的 第一位原因 5
•与此相对应的是, 中国2型糖尿病 患者的胰岛功能 可能更差,更易 出现B细胞功能 衰竭
.
糖尿病分型
临床分型
1型糖尿病 (5-10%) 2型糖尿病 (90-95%) 妊娠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特点
β细胞被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胰岛素抵抗及(或)胰岛素分泌缺陷 在妊娠期间出现或第一次被诊断
β细胞功能基因缺陷 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 胰腺外分泌病 内分泌病 药物或化学制剂 感染等
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
↑格列奈类 (Repaglinide) ↑磺脲类 ↑DPP-IV 抑制剂
胰腺 胰岛素分泌受损 葡萄糖
肠道
高血糖
↓葡萄糖苷 酶抑制剂

消渴的辩证施护要点课件

消渴的辩证施护要点课件
频量多,腰 膝酸软,头晕耳鸣,心烦 失眠,手足心热,舌红苔 少或光剥,脉细数。
补肾益阴,生津止渴。
六味地黄丸加味。
04 针灸
05 护理
取肾俞、命门、三阴交等 穴位。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中,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 养丰富为主,多吃瘦肉、 蛋类、新鲜蔬菜等食物, 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并 注意情志护理,避免情绪 波动。
案例分享
某患者长期口渴多饮,伴有食欲不振 、疲乏无力等症状,经中医辨证为脾 胃气虚型消渴。医生建议采用针灸疗 法进行治疗,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 穴位进行刺激,患者针灸一次后食欲 明显改善,口渴症状也有所缓解。
THANK YOU
总结词
遵医嘱用药
详细描述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中药或西药,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和剂 量,不要随意更改药物或停药。
阴阳两虚型护理原则及方法
总结词:滋阴补阳、润燥清热
详细描述: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受凉导致病情加重。
详细描述:饮食宜温补脾肾、易消化,多吃营养丰富的食 物如鸡肉、鱼肉、蛋类等,忌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
总结词
遵医嘱用药
详细描述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中药或西药,严 格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不要随意 更改药物或停药。
胃热炽盛型护理原则及方法
总结词
清胃泻火、养阴润燥
详细描述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凉 性蔬菜水果,如西瓜、梨子 、冬瓜等,少吃热性食物如
牛羊肉、辣椒等。
总结词
保持大便通畅
详细描述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 免用力排便导致病情加重。
消渴的辩证施护要点课件
目录
• 消渴的概述 • 消渴的辩证分型及诊断要点 • 消渴的中医护理原则及方法 • 消渴的日常保健及注意事项 • 消渴的中医特色疗法及案例分享

中医内科学消渴参考PPT

中医内科学消渴参考PPT

苔 舌 边 光 红 ,苔 薄 黄 , 脉 脉洪数
舌 红 苔 黄 ,脉 滑 有 力
尿 频 量 多 , 混 浊 如 小 便 频 数 ,混 浊 如
脂 膏 ,或 尿 甜
膏 ,甚 则 饮 一 溲 一
面 色 黎 黑 ,耳 轮 焦 干 ,
口 干 唇 燥 ,形 体 消 瘦 腰 膝 酸 软 ,形 寒 畏 冷 ,
阳萎不举
26
二、治疗原则 润肺
养阴生津治其本 润燥生津治其标
上消
清胃
中消
下消
滋肾
Hale Waihona Puke 活血化瘀病久
阴伤及气(阳) 阴阳两虚
益气养阴 温阳补肾
27
三、证治分类
28
消渴证治
证型
上消
中消
下 消 :肾 阴 亏 虚 下 消 :阴 阳 两 虚
临 床 表 现
主 烦 渴 多 饮 ,口 干 舌 症燥
多食易饥
兼 症
尿频量多
形 体 消 瘦 ,大 便 干 燥
初起
解毒凉血
五味消毒饮
病久
益气解毒化脓
黄芪六一散合犀黄丸。
31
[预防调护]
1.注意生活调摄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尤其是节制饮食,具有基础治疗的重要 作用。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 食、油脂的摄入,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 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 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 2.提倡病人进行适当锻炼。 3.加强日常护理。 4.注意精神调养。
消渴
1、概 说 2、病因病机 3、诊查要点 4、辨证论治 5、预防调护 6、结 语 7、临证备要
1
[概说]
一、概念 二、沿革 三、讨论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