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和技术解读共43页
ECMO介绍ppt课件
处理方法
针对肾功能损伤,可调整液体平衡、使 用肾保护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ECMO在特殊人群
05
中的应用探讨
新生儿和儿童患者应用特点
1 2 3
生理特点
新生儿和儿童患者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如较 小的血容量、较高的代谢率和较快的呼吸频率等 ,需要特别关注。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和管路, 减少感染风险。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 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
ECMO相关并发症
04
及处理策略
出血风险及应对措施
出血原因:抗凝治疗、血 管损伤、血小板减少等。
应对措施
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调整 抗凝药物剂量。
及时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 子。
ECMO介绍ppt课件
目 录
• ECMO基本概念与原理 • ECMO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ECMO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ECMO相关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 ECMO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探讨 • ECMO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ECMO基本概念与
01
原理
ECMO定义及发展历程
定义
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生命 支持技术,通过体外循环提供持续的 血液氧合和二氧化碳排除,为心肺功 能衰竭患者提供治疗机会。
持续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 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调 整ECMO参数以维持患者内环 境稳定。
观察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出血、 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及
时处理。
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
持续监测
术后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ECMO运行参 数,确保患者安全。
体外膜肺氧合演示文稿
四、ECMO适应症
二、心功能衰竭
➢ 1、心脏指数: < 2L/m2/min 3 hrs 大剂量正性肌力药物
➢ 2、代谢性酸中毒: BE>-5mmoL 3 hrs ➢ 3、MAP:新生儿 <40mmHg;婴幼儿 <50mmHg;成
人 <60mmHg ➢ 4、少尿: <0.5ml/kg/hr ➢ 5、术后: 停机困难(基于确切手术)。
现在是10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大麻吸入后ARDS
氯漂白剂吸入
二、ECMO与中毒患者
浙一医院急诊:百草枯中毒3例,铜锡锑气雾中毒1例
2012-5-30
现在是11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2012-6-11
三、ECMO原理
VV – ECMO:肺功能衰竭患者
现在是12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 并发症可能多半难以避免,只有轻重程度差异
➢ 并发症重于预防和早期处理,避免由次要矛盾变为主 要矛盾
现在是32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现在是33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现在是34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插管处血栓形成
现在是35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插插管管内处血血栓栓形形成成
现在是36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肢体 缺 血
现在是37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肢体缺血
现在是38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插管崩脱
现在是39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精诚合作,创造奇迹!
现在是40页\一共有102页\编辑于星期六
谢谢!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治疗管理规范》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治疗管理规范》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治疗管理规范1. 引言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一种重症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等疾病的治疗方法,能够提供有效的呼吸和心脏支持,为患者生命的延续提供了可能。
为了确保ECMO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制定本规范以供各相关医务人员参考和遵循。
2. 适应症与禁忌症2.1 适应症- 重症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气体交换功能障碍等。
- 重度心衰患者:包括心肌梗死、心脏移植等手术后重症患者。
- 其他适合ECMO辅助治疗的病例。
2.2 禁忌症- 不可逆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 无法进行ECMO支持的并发症,如无法进行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等。
- 其他不适合ECMO技术的患者。
3. 治疗程序3.1 评估与准备3.1.1 评估- 根据患者情况,评估其是否适合ECMO治疗。
- 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心电图、胸片等。
3.1.2 准备- 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充足准备,包括ECMO装置的检查和准备,以及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参与准备工作。
3.2 操作技术3.2.1 技术要点- 确保手术操作环境的无菌与安全。
- 选择合适的插管部位和插管方式。
- 进行相关血管和气道操作,确保血流和气流的畅通。
- 合理设置ECMO参数,包括氧合器通气量、血管泵速等。
3.2.2 监测与调整-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液凝血指标等。
-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ECMO参数,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并发症与处理- 监测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出血、感染、血栓等。
-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减少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4. 质量管理与评估4.1 质量管理- 建立ECMO技术治疗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
- 定期评估和监测ECMO治疗的质量与安全。
4.2 评估与总结- 对每例ECMO治疗进行评估与总结,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水平。
5. 结束本规范为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的治疗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和规范,希望通过遵循本规范,能够提高ECMO技术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病例管理指南》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病例管理指南》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病例管理指南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危重病患者的呼吸和循环障碍的支持。
本指南旨在提供有关ECMO技术病例管理的指导。
1. 总述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通过在患者体外建立氧合循环,提供呼吸和循环支持。
ECMO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病症,包括严重的急性呼吸衰竭、心肺复苏后的心源性休克以及围手术期的危重病患者。
2. 病患选择适宜ECMO治疗的病患应符合以下条件:- 严重的呼吸和/或循环衰竭- 经过适当的治疗后仍无改善- 没有明显的禁忌症3. 治疗方式ECMO治疗包括:- 置入血外循环管道- 连接到氧合器和泵- 通过控制血流动力学,提供呼吸和循环支持- 监测和调整相关参数4. 术后管理术后管理非常关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病情评估和监测- 呼吸机管理- 循环支持- 体液平衡和营养支持- 潜在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5. 异常情况处理ECMO治疗中可能发生各种异常情况,如出血、溶血等。
及时的异常情况处理对于病患的存活和康复至关重要。
6. 移除ECMOECMO治疗的时机和方式需要谨慎把握。
一般应在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逐渐恢复的情况下,逐步减少ECMO支持并最终解除。
7. 临床评估对ECMO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定期评估非常重要,以调整治疗策略并提供良好的临床支持。
8. 持续教育和培训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有关ECMO技术的持续教育和培训,以保证技术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上为《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病例管理指南》的主要内容,旨在提供有关ECMO技术病例管理的基本指导。
对于具体情况,请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诊治和管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
2 中心静脉-动脉转流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通 过颈内静脉插管至右房将血液引流至氧合器, 氧合血通过颈动脉插管至主动脉弓输入体内。 当流量达到120(·)时,心脏即处于休息状态。 此法可降低肺动脉压力,所以对人工呼吸的依 赖性小,适用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的患者。
3 缺点:血流非搏动灌注成分多,血流动力学不 易稳定; 插管、拔管操作复杂,特别是拔管后 结扎一侧颈部血管,对今后的脑发育有潜在的 危险。
2 支持阶段
(1)用低压低频的机械辅助通气方式,使肺得到充分休息。呼吸机的设置为:峰值 压力(20~242O),呼吸频率(10~15次)2为0.21.为防止肺不张,可加(3~52O). 对一些肺部已有气压伤的患者,可不用呼吸机辅助。
(2)连续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使其维持在6575%。
(3)每小时监测动脉血气及电解质,通过调节膜肺2控制2在80~120,调节通气量控 制2在35~45,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三)护理
1.开始阶段 (1)运用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对或手术室的空气严格消毒。并组成精
干的医疗护理小组。 (2)插管前护士按医嘱静脉给予潘龙或司可林等肌松剂,同时静脉推注
吗啡、局部注射利多卡因以达到镇痛效果。 (3)插管:新生儿一般在颈右侧切口暴露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给肝素
100后,动、静脉分别插管。动脉管尖端应达到主动脉弓,静脉管尖 端应达到下腔静脉的心脏开口。并通过X线确认管子位置。 (4)运行后,护士应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动脉血 气、血清电解质等,每15分钟测量并记录1次。灌注医生调节流量, 直到循环稳定、酸碱电解质恢复平衡,使平稳的进入支持阶段。
节。
循环建立途径
❖ 1 周围静脉-动脉转流 从股静脉插管至右房, 将静脉血引到氧合器中,氧合血经泵管从股 动脉注入体内。此法可将80%回心血流引至 氧合器,降低肺动脉压和心脏前负荷。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1)(充实精制)PPT共43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临床中的应 用(1)(充实精制)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ECMO--体外膜肺氧和
ECMO(体外膜肺氧和)ECMO是体外膜肺氧和(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1953年Gibbon为心脏手术实施的体外循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不但使心脏外科迅猛发展,同时也将为急救专科谱写新的篇章。
在心脏手术期间,体外循环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而可以实施心内直视手术。
同时,在心脏手术室快速建立的体外循环后抢救成功率非常高。
学者们立即有了将此技术转化为一门支持抢救技术的想法。
但实施起来并不乐观,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
其中主要的问题是:肝素抗凝与出血的矛盾、溶血、生物材料组织相容性差。
探索的路是漫长的,ECMO的构想从第一例体外循环就产生,但始终突破不了维持数小时的时间限制。
直到1972年,Hill报道3天的体外循环成功抢救外伤患者。
于是一些医院相继开展ECMO,但很快因低成功率而告一段落。
八十年代一些医院将ECMO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成功。
1993年Zwushenberrger等对5000例ECMO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调查表明,其生存率为82%,而常规治疗死亡率为80%。
这又激发了人们的研究热情,并于1994年做出阶段性的总结:ECMO对新生儿的疗效优于成人,对呼吸功能衰竭疗效优于心脏功能衰竭。
随着医疗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ECMO的支持时间不断延长,成人的疗效不断提高,从而被更广泛地用于临床危重急救。
甚至一些医疗中心将ECMO装置定为救护车基本配置,使ECMO走向院前而更好地发挥急救功能。
ECMO的原理ECMO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
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ECMO的基本结构: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
2020/2/26
VV-ECMO
VA-ECMO
12
ECMO上机----插管前准备
【插管前准备】 1. 掌握患者一般情况:瞳孔、意识、乳酸、尿量、血管活性药、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 血 气、胸片、心脏彩超等;
2. 确定支持方式,做好物品和药品准备:利多卡因,肝素钠1支配入10ml盐水;
3. 提前置入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导管、胃管、尿管等;
4. 交叉配血,备好浓缩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白蛋白;
5. 镇静镇痛,辅助通气;
6. 备好床旁超声。
2020/2/26
13
ECMO上机
【ECMO插管上机】 1. 常规双侧备皮、消毒、铺单; 2. 插管前5分钟肝素负荷50-100U/kg; 3. 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同时预充管路; 4. 连接插管与体外管道,松钳,启动机器; 5. 初始流速10-15ml/kg/min,逐渐加大流量至稳定流速。
应用时机:1.患者处于难以纠正的心源性休克状态,且无ECMO禁忌症时,建议尽早行ECMO 辅助;2.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常规CPR抢救持续10分钟仍未恢复有效自主循环,且无ECMO辅助 禁忌症时,可立即启动ECPR抢救流程。
2020/2/26
6
ECMO概论----适应症禁忌症
VV-ECMO适应症:1.新生儿肺部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胎粪吸入性肺炎综合征、透明膜肺 病、先天性膈疝、新生儿顽固性肺动脉高压);2.呼吸窘迫综合征(各种原因导致的、内科治 疗无效的严重ARDS)。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一、开展的背景ECMO适应症因其强大的心肺替代功能并且操作简单而非常广泛。
由于ECMO的出现使许多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如ARDS,心跳呼吸骤停等。
(一)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在有ECMO条件的医院,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首选传统急救同时实施V-A ECMO。
(二)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不但会减少组织器官血供,更严重的是随时会有心跳骤停的可能。
ECMO可改善其他器官及心脏本身的氧合血供,控制了心跳骤停的风险。
常见于重症爆发性心肌炎、心脏外科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
(三)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是ECMO支持实施最早成功率很高的病种。
常见有感染、火灾气体吸入、刺激性气体吸入、肺挫伤。
(四)各种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患、酸碱电解质重度失衡、重症哮喘、溺水、冻伤、外伤、感染。
这些是常见的ECMO治疗适应症。
二、理论基础ECMO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ECMO的基本结构: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
ECMO主要分为两种方式:V-V转流与V-A转流V-V转流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另一静脉。
通常选择股静脉引出,颈内静脉泵入,也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双侧股静脉。
原理是将静脉血在流经肺之前已部分气体交换,弥补肺功能的不足。
V-V转流适合单纯肺功能受损,无心脏停跳危险的病例。
可在支持下降低呼吸机参数至氧浓度≤60%、气道压≤40cmH2O,从而阻断为维持氧合而进行的伤害性治疗。
需要强调V-V转流是只可部分代替肺功能,因为只有一部分血液被提前氧合,并且管道存在重复循环现象。
V-A转流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
成人通常选择股动静脉;新生儿及幼儿由于股动静脉偏细选择颈动静脉;也可开胸手术动静脉置管。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43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临床中 的应用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体外膜肺氧和技术剖析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应用:体重>2Kg、胎龄>34w,年龄<10天的新生儿持续肺高压、胎粪吸入肺炎所致呼衰、 新生儿透明膜肺疾病、病毒性肺炎和B组链球菌肺炎、先天性膈疝(但是患儿肺发育不全越重则存活率越 低)。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ECMO支持(zhīchí)的适应症
• 新生儿呼吸衰竭: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605-620mmHg持 续4-12小时;PaO2<35-60mmHg持续2-12小时;PH<7.25>2 小时合并低血压; PaO2急剧下降至30-40mmHg。
• 无抗凝禁忌 • 对持续的积极(jījí)治疗无禁忌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ECMO支持(zhīchí)的适应症
ECMO的转流 方式 (zhuǎn liú)
• 静脉(jìngmài)—静脉(jìngmài)(VV)ECMO • 静脉—动脉(VA)ECMO
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
ECMO的转流 方式 (zhuǎn liú)
• 动脉——静脉(AV)ECMO • 动脉——静脉转流常应用于血液透析及血液
滤过,而不常用于心肺(xīn fèi)辅助。
第十七页,共四十二页。
V-A ECMO的治疗 作用 (zhìliáo)
• 提供呼吸和循环(xúnhuán)双重支持,故可用于心 力衰竭的支持治疗,特别是一些心脏手术体 外循环(xúnhuán)难以撤离的患者 。
第十八页,共四十二页。
ECMO中的气体(qìtǐ)交换
• ECMO时的供氧由膜肺中的氧和、ECMO的 血流量、肺对氧的摄取量及心脏的排血量决 定(juédìng)。膜肺中CO2的排除与膜肺的面积和 吹入气体的流量有关。(与血流量的改变相 对无关,与入血口PCO2有中等度关系)
带你了解体外膜肺
带你了解体外膜肺体外膜肺氧合是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建立了体外循环系统,以为其提供持续体外生命支持。
体外膜肺可长期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已经成为难治性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还能最大限度延长并发心肺衰竭重症患者的生命,为其获取原发病救治的机会。
一、体外膜肺的工作原理体外膜肺氧合是把体内血液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后再以血泵或体外循环机把血液灌入体内,用于支持一部分呼吸或循环衰竭的病人,让心肺获得最大程度的休息,为心肺功能和肺功能恢复争取宝贵的时间。
体外膜肺实际上是指改良的人工心肺机,而膜肺与血泵是其最核心内容,分别发挥人工肺与人工心的功能。
体外膜肺运转过程中自静脉引出血液,膜肺吸收氧而排出二氧化碳,由气体交换的血,基于泵的促进回至静脉,也可回至动脉。
前者在体外呼吸支持而发挥作用,后者由于血泵与心脏的泵血功能彼此替换,不仅支持体外呼吸,还对心脏支持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患者严重损害了肺功能,采取常规治疗无果时,体外膜肺则负责交换气体,保证肺充分休息,为患者赢得了康复时间。
同样患者严重损害心肺功能时,血泵也能取代心脏泵血功能,维持基本的血液循环。
体外膜肺运动过程,心和肺获得最大限度的休息,全身氧供和血流动力学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此时,膜肺能有效排除二氧化碳和获取氧,体外循环机可在机体内循环往复流动。
该种心和肺支持:1)高效交换气体以及支持有效循环;2)长时间支持灌注为心肺争取恢复时间;3)预防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而引起的氧中毒;4)防止机械通气损伤气道;5)治疗中可采取人工肾调节机体内环境和电解质。
体外膜肺适应证由于其强大心肺替代功能,操作简单,且有广泛的应用范围,由于其的出现使很多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显著升高,具体应用在以下方面:第一,不同原因造成的心跳呼吸骤停,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医生选择传统急救方式时,先考虑进行V-AECMO。
第二,急性严重性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对组织器官血供持续减少,甚至会引发心跳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