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名词解释所有

合集下载

《成本管理会计》

《成本管理会计》

一、名词解释1、直接成本: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产品、劳务、加工步骤或部门)之间具有直接联系,可按特定标准将其直接归属该对象的成本。

2、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无法按某一特定标准直接归属有关对象的成本。

3、定额比例法:是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

4、投资中心:是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其投资及其利用效益负责的责任中心。

投资中心在责任中心中处于最高层次,它具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

5、利润中心:是对利润负责的中心。

由于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所以,利润中心实际上既要对收入负责,又要对成本费用负责。

6、现金预算:是关于预算期内企业现金流转状况的预算。

7、制造费用:通常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各种费用,通常由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三个部分构成。

制造费用是产品、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事业部、分厂、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动力费、保险费以及工具模具的摊销费等。

)8、直接生产费用:是指其发生与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直接相关的生产费用,如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薪酬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等。

9、间接生产费用:是指其发生与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没有直接关系的生产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辅助生产工人的工资薪酬和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

10、零基预算,或称零底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考虑以往的水平,对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起点,根据其必要性来确定预算额的预算。

11、滚动预算:又称永续预算,其主要特点是预算期连续不断,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去1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况调整和修订以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来的预算期末再加1个月。

12、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因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采用的一种结算价格。

生产管理名词解释

生产管理名词解释

生产管理名词解释管理: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表现,善用各种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服装生产管理:也称生产技术管理,是有关生产活动方面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它由质量、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与控制等管理子系统组成。

6M:人man,材料material,加工方法method,机器设备machine,资金money,市场与信息market and information5R:以合适的数量、合适的价格、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所向用户提供合适的商品。

5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好习惯。

PDCA循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检验:用某种方法对产品进行测定,将其结果与评定标准比较,以便确定每个产品的优、劣或批量的合格与否。

抽样:根据产品质量要求,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样品,按规定的标准进行检验,并由此对批量总体进行合理评价和处理。

全数检验:对每件产品均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标准做比较,然后决定产品合格与否。

抽样检验:从所需检验的批量产品中,抽取一部分样品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评定标准对照,以决定产品批量合格与否。

入库检验:面料、辅料、部件或产品入库时的检验。

样板检验:对排料、裁剪和生产用各类样板按工艺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的检验。

半成品检验:在服装各部件组装成完整产品之前,对各部件进行的检验。

成品检验:服装缝制熨烫成形后对产成品进行的检验。

成本管理:进行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以及采取降低成本措施的管理工作。

直接成本:可直接计入某种(件)产品成本的各种支出。

间接成本:不能直接计入而需选择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

固定成本:与生产量的多少无关但需要花费的费用,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发生变化的成本。

变动成本:与生产量成正比例增减的费用,总额随产量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边际贡献:在量-本-利分析中,产品售价超过变动成本的部分。

主要成本的名词解释及分类

主要成本的名词解释及分类

主要成本的名词解释及分类在商业和经济领域中,成本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和提供商品或服务所需要支付的费用。

由于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业务战略,因此对成本的理解和管理至关重要。

主要成本则是指对企业运营产生最直接和显著的影响的成本,本文将对主要成本进行解释和分类。

一、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不随产量或销售额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无论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如何波动,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

一般来说,固定成本除了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外,也与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密切相关。

例如,企业租用的厂房租金、员工工资、利息支出等都可以归类为固定成本。

二、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的产量或销售额成正比的成本。

这意味着当产量或销售额增加时,可变成本也会相应增加;相反,当产量或销售额下降时,可变成本会相应降低。

可变成本的变动主要受到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成本、雇佣临时工人的费用等影响。

三、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

这些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明确地与所生产的每个单位产品或提供的每个服务联系起来。

直接成本常常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即与生产直接相关的员工薪水和福利)、制造和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设备成本等。

四、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相关但难以直接归因于具体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与直接成本相比,间接成本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中分摊和分配。

例如,企业的管理人员薪水、办公设备折旧费、市场营销费用、总务支出等就属于间接成本。

五、固定可变成本固定可变成本是指既包括固定成本又包括可变成本的一类混合成本。

在实际运营中,一些费用既具有固定成本的特点,又随着产量或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这就属于固定可变成本的范畴。

企业常见的固定可变成本包括生产设备维护费用、原材料库存费用等。

六、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因选择某项商业决策而放弃的最优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当企业在做决策时,常常会面临多个选择。

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了选择其中一项所放弃的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成本管理》期末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期末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期末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成本管理》期末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产费用: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工业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以及供应非工业性劳务要发生得各种耗费。

2、产品成本:为生产一定种类与数量得产品所发生得全部生产费用。

3、成本开支范围:指产品成本实际包括得内容。

具体范围由国家统一规定,各个企业必须严格遵守。

4、成本预测:根据有关得成本资料与其她资料,通过一定得程序、方法,对本期以后得某一期间得成本所作得估计。

5、成本决策:在成本预测得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方案得比较、分析、判断后,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得过程。

6、成本计划:根据计划期内所确定得目标,具体规定计划期内各种消耗定额及成本水平以及相应得完成计划成本所采取得一些具体得措施。

7、成本控制:指以预先制定得成本标准作为各项费用消耗得限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实际发生得费用进行控制,及时揭示实际与标准得差异额对并产生差异得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得措施,消除差异,保证目标成本实现得过程。

8、成本核算:对生产过程中发生得费用按一定得对象进行归集与分配,采用适当得方法计算出成本计算对象得总成本与单位成本得过程。

9、成本分析:就是根据成本核算所提供得资料及其她有关资料,对实际成本得水平、构成情况,采用一定得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计算其完成情况、差异额,分析产生差异得原因得过程。

10、成本考核:就是指定期通过成本指标得对比分析,对目标成本得实现情况与成本计划指标得完成结果进行得全面审核、评价,就是成本会计职能得重要组成部分。

11、费用要素: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得各种耗费按其经济内容所作得分类。

12、制造费用: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得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得各项费用。

13、在产品:企业已投产、但尚未完工得在制品与半成品。

14、约当产量法:就是先将月末实际结存得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产量(即在产品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得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得方法。

成本管理练习题答案

成本管理练习题答案

《成本管理》第1-4章课后自测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成本的经济实质2.成本项目3.费用要素4.直接计入费用5.间接计入费用6.直接分配法7.顺序分配法8.交互分配法9.代数分配法10.废品损失11.停工损失二、判断说明题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3.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的任务。

(×)4.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的讲,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5.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审核,与成本计算没有关系。

(×)6.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7.“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8.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是产品成本项目。

(√)9.直接生产费用既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也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10.“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11.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12.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13.三、单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A)。

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B、成本核算C、成本控制D、成本决策2.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A)。

A、生产费用之和B、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C、经营管理费用总和D、料、工、费及经营费用总和3.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A)。

A、集中工作方式B、统一领导方式C、分散工作方式D、会计岗位责任制4.成本管理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C)。

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5.成本的经济实质是(A)。

《工程项目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工程项目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 项目:项目是作为管理对象,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时间、资源、质量标准)完成的,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

2 项目定义:是指以书面形式描述项目目标系统,并初步提出完成方式的建议。

3 项目建议书:是对项目任务、目标系统和项目定义的说明和细化,同时作为后继的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和计划的依据,将项目目标转变成具体的工程建设任务。

4 可行性研究:是从市场、技术、法律、政策、经济、财力、环境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策划和论证。

5BOT 融资:即“建造-运营-移交”融资方式。

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与项目的发起人签订一份特许经营权协议,政府授给项目公司以特许经营权,项目公司按照协议的要求进行项目融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直接通过建成后的工程运营收入偿还贷款,在规定的特许经营期之后,将此工程无偿转让给所在国政府。

6 里程碑事件:通常是指项目的重要事件,是重要阶段或重要工程活动的开始或结束,是项目生命期中的关键的事件。

7 总时差:总时差(TFi)为活动 i 的最早开始日期在不影响总工期条件下的机动余地,或可以推迟的总时间量,表示活动 i 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推迟或延长但不影响总工期。

8 自由时差:自由时差(FFi)为活动 i 在不影响(不推迟)紧后其他活动的最早开始日期的情况下的机动余地,跟i 和它的紧后活动,或紧前活动的逻辑关系有关。

9 关键线路:在网络图中,项目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被称为关键线路,它决定着总工期。

(关键活动通常总时差为0)10 成本控制:是指通过控制手段,在达到预定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同时,优化成本开支,将总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11 挣值法:通过分析项目目标实施与项目目标期望之间的差异,从而判断项目实施费用、进度绩效的一种方法。

12 工程质量:是指工程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现符合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中明确提出的,以及隐含的需要与要求的功能。

质量验收:质量验收是对项目和成果质量进行认可、评定和办理验收交接手续的过程。

6.成本管理.成本管理

6.成本管理.成本管理
16
Tn=T1*n…………….n = T1*nr r个
Tn=第n单位产出所需要的时间; T1=第1单位产出所需要的时间; n =所生产的数量; r =lg(学习率)÷lg2 学习比率
N
生产N件产品所需要的总时间=T1 nr n 1
17
例:一个项目需要组装30件复杂的电子设 备,平均每个需要时间80小时的直接劳动。 如果劳动力工资为20元/小时,奖金为工 资的30%,估算这30件电子设备的直接劳 动力成本为: 1.3×20 ×30 ×80=62400元
38
6.4.4 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挣值分析的结果
项目成本差异——CV CV=BCWP-ACWP
项目进度差异——SV SV=BCWP-BCWS
计划完工指数——SPI SPI=BCWP/BCWS
成本绩效指数——CPI CPI=ACWP/BCWP
39
挣得值方法
挣得值方法是对项目进度和成本进行综合控制 的一种有效方法。
6.3.2 项目成本预算的编制
1、项目总预算的确定是在项目成本估算的基 础上,根据更详细、更深入的设计方案和预算 定额对项目整个成本做再次估算的工作。 2、确定项目各项活动的预算是采用“自上而 下”的方法。 3、确定各项活动预算投入的时间,要根据项 目的进度安排和项目的资源供应计划来进行。
24
成本预算表
挣得值方法(续1)
挣得值方法的三个基本参数 已 完成工 作量的 实际成 本 (ACWP), 即 (Actual Cost for Work Performed)。 ACWP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实际完 成的工作量所消耗的工时(或成本)。 ACWP主要是反映项目执行的实际消耗指 标。
挣得值方法(续2)
项目成本控制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的成本 管理,尽量使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和预算范围内 的一项管理工作。主要目的是控制项目成本的变更。具 体包括: 成本计划 成本监督 成本跟踪 成本诊断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重点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重点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重点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成本管理会计一、名词解释1、成本计算方式主要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答: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以产品的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2、短期经营决策中涉及到的机会成本、专属成本以及相关成本的含义答:机会成本: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而放弃另外的方案。

此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所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中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专属成本: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或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在经营决策分析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3、全面预算中主要有哪些预算编制方法,并解释其含义答: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就是在变动成本法下,充分考虑到预算期各预定指标可能发生的变化,而编制出的能适应各预定指标不同变化情况的预算,从而使得预算对企业在预算期的实际情况更加具有针对性,这种预算方法也称作动态预算滚动预算:是指预算的编制不与会计年度挂钩,而是始终保持12个月,即每过一个月就在原预算基础上自动延伸一个月,从而足期向后滚动,连续不断地以预算形式规划未来经营活动零基预算:就是指“以零为基础编制的计划与预算”,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增量预算或减量预算而言的,以零为起点,根据预算期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需要,并按照各项开支的重要程度来编制预算4、什么叫保本点、保利点以及安全边际答:保本点:保本点(BEP)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的总称保利点: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记作TP)能够实现,而应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统称安全边际:安全边际是指现有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点业务量之间的差量。

成本管理基础知识

成本管理基础知识
成本管理基础知识
整理课件
1
财务管理
是指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低成 本筹措所需要的资金并进行各种筹资方式的 组合;如何高效率地投资,并进行资源的有 效配置;如何制定利润分配政策,并合理地 进行利润分配。公司理财就是要研究筹资决 策、投资决策及利润分配决策。
整理课件
2
企业管理的目标
•生存 •发 展
①投资。包括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 资;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
②筹资(融资)。包括权益资本与借入资本,长期资本 与短期资本。
③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过高的股利支付率,影响企 业再投资能力,会使未来收益减少,造成股价下跌;过低 的股利支付率,可能引起股东不满,股价也会下跌。
整理课件
6
财务管理的内容,可以从财务报表看出来。财务报表是 财务管理的结果。
整理课件
4
现金的短期循环
分为三块: 来源:股东投资,银行借入;
耗费:支付人工成本和其他费用等; 收回:现销、赊销出售产成品等收回现金。
现金的长期循环
关键因素是折旧! 折旧不是本期的现金支出,但却是本期的费用。 折旧加入产品成本中经过销售收回现金,可用于短期、
长期循环。
整理课件
5
财务管理的内容
有三个方面的决策:
整理课件
14
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
定义: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 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时间价值。
(1)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增量",一般以增值率表示; (2)必须投入生产经营过程才会增值; (3)需要持续或多或少的时间才会增值; (4)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长,即需 按复利计算。

成本管理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

成本管理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

成本管理会计一、名词解释成本会计第二章1、费用要素:为了具体反映各项耗费的构成与水平,将费用进一步划分为九个项目,把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项目称为费用要素。

2、产品成本项目:对于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用途可分为若干项目,在会计上称为产品成本项目。

3、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范围。

第五章1、成本计算对象:是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

2、平行结转分步法:在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时,可以不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而与完工产成品直接联系起来,计算出各步骤应诗篇产成品成本的份额,这样,各步骤平等独立地、互不影响地进行成本计算,将相同产品的各品成本明细账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平等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产成品成本,这种结转成本的方法,称为平等结转法。

2、制造成本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基本方法,只计算产品制造活动中发生的耗费,不包括期间费用,因而计算的产品成本,都是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

3、成本还原:是将产成品成本中以综合项目反映的自制半成品成本,逐步分解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管理会计第二章1、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即从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

2、相关范围:是指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性态体质不变的有关期间与业务量的特定范围。

超过这个范围,将不能保持固定成本总额不变与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的性态,所有成本都将呈现混合成本的性态。

3、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业务量与时间)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增减的成本。

4、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层决策可以改变其发生额的固定成本。

这部分成本支出具有一定的弹性。

5、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决策者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它是为保持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而发生的,其数额与企业规模有关,而与生产能力利用程序无关。

第四章1、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三者依存关系的简称,是在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运用数量化的模型揭示企业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相关的业务量、销售单价及利润之间在数量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称可变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法: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营业利润完全成本法: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非生产成本=营业利润销售毛利-非生产成本=营业利润其中: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贡献式利润表营业收入减: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成本合计贡献毛益减: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合计营业利润完全成本法当期营业利润的差额=-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两种成本法当期营业利润的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期末存货中的单位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期初存货中的单位固定制造费用(一)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通用变动规律1.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固定制造费用,则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差额必然大于零。

2.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固定制造费用,则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差额必然小于零。

3.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固定制造费用,则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差额必然等于零。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1.销售单价p;2.单位变动成本b;3.销售量x;4.固定成本a;5.营业利润R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即:R=(p-b)x-a贡献边际,又称贡献毛益。

管理学必备名词解释47个

管理学必备名词解释47个

管理学必备名词解释47个管理学常考名词解释47个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的活动,使他⼈同⾃⼰⼀起实现既定⽬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般⽅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和相互依赖的若⼲组成部份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是它从属的⼀个更⼤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 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电⽓公司合作进⾏了⼀项研究。

由于研究是在西⽅电⽓公司的霍桑⼯⼚进⾏的,因此后⼈称之为霍桑试验。

分为:⼯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次世界⼤战以后,随着现代⾃然科学技术和⽣产⼒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所处的⾓度,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问题是确保组织的⾃⾝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质量管理TQM:⼀个组织以质量为中⼼,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标以及实现⽬标的⽅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所需的时间越长,因⽽实现⽬标的可能性越⼩。

12.⽬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提出的组织在⼀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管理学常考名词解释

管理学常考名词解释

管理学常考名词解释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3、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4、战略管理:就是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

5、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6、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7、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

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8、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9、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10、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1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12、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成本管理 第1-4章练习题答案

成本管理 第1-4章练习题答案

《成本管理》第1-4章课后自测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成本的经济实质2.成本项目3.费用要素4.直接计入费用5.间接计入费用6.直接分配法7.顺序分配法8.交互分配法9.代数分配法10.废品损失11.停工损失二、判断说明题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3.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的任务。

(×)4.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的讲,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5.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审核,与成本计算没有关系。

(×)6.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7.“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8.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是产品成本项目。

(√)9.直接生产费用既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也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10.“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11.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12.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13.三、单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A)。

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B、成本核算C、成本控制D、成本决策2.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A)。

A、生产费用之和B、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C、经营管理费用总和D、料、工、费及经营费用总和3.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A)。

A、集中工作方式B、统一领导方式C、分散工作方式D、会计岗位责任制4.成本管理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C)。

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5.成本的经济实质是(A)。

成本名词解释和简答

成本名词解释和简答

1、成本计算:成本计算就是把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以分别计算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

2、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

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对于企业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决策(规划未来),对于目前发生的业务进行控制(控制现在)。

3、预测: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测客观事物未来发展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行为。

4、决策: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下,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通过一定程序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作出决定的过程。

5、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充分收集、分析、应用与战略管理相关的所有信息,而不再局限于财务信息,使企业能做到知己知彼,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实施战略,考核和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又称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

2、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3、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增减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4、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

5、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指把生产费用在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之间、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1、待摊费用:指本月已发生,但应由本期及一年以内各月负担的费用,如预付保险费、经营性租赁费、报刊杂志的订阅费、计划外大修理等。

2、预提费用:指应由本期负担,但尚未支付而预先提取的费用。

3、生产损失: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失.主要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可修复废品:指在技术上、工艺上可以修复,而且所支付的修理费用在经济上是合算的废品.5、约当产量法:指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比例来分配生产费用,以确定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

1.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04533管理与成本会计-名词解释与简答

04533管理与成本会计-名词解释与简答

《管理与成本会计》名词解释:上篇.成本会计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成本预测:是依据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运用预测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的一定产品或某个项目、方案的成本水平、成本项目进行科学的测算,以便为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提供及时的、有效的信息和依据,避免决策、计划和控制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2、成本决策:是指用决策理论,根据成本预测及有关成本资料,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抉择最佳成本方案的过程。

3、成本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总预算的一部分,它以货币形式规定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以及相应的成本降低水平和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的书面方案。

4、成本核算: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核算。

5、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目标行为。

6、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揭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7、成本考核:是指定期考查审核成本目标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全面评价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绩。

8、记录型成本会计:早期的成本会计仅限于对生产过程的生产消耗进行系统的会计和计算,也称记录型成本会计。

9、经营型成本会计:现代的成本会计发展重点由事中控制、事后计算和分析转移到事前预测、决策和规划,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定额管理:是指利用定额来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种管理方法。

2、生产费用:是指在企业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生产耗费,也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支付的劳动报酬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管理》复习一一、名词解释:生产费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工业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以及供应非工业性劳务要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些耗费称为生产费用。

产品成本: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称为产品成本。

成本管理: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的科学管理工作,其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体系:是指在成本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一次交互分配法:简称交互分配法,它是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行分配的方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按照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代数分配法:是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组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顺序分配法:是在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之间相互耗用产品或劳务的多少,存在着明显差别的情况下采用的。

约当产量法:本月完工产品产量加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称约当总量,简称约当产量。

定额比例法:是指企业分别成本项目,按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成本费用的一种方法。

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批法:亦称定单法,它是以产品的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当月分配法:是分配间接费用时,不论各批次或各订单产品是否完工,都要按当月分配率分配其应负担的间接费用。

累计分配法:分配间接费用时,只对当月完工的批次或订单按累计分配率进行分配,将未完工批次或订单的间接费用总额保留在间接费用明细账或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不进行分配,但在各批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要按月登记发生的工时,以便计算各月的累计分配率和在某批次产品完工时,按其累计工时汇总结转应负担的间接费用总额。

分步法:是以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种产品成本及其各步骤成本的一种方法。

成本还原:就是将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平行结转分步法:它是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而只归集各步骤本身所发生的费用及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将各步骤应记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加工步骤的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至最后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期间费用: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特定产品成本,但容易确定其发生期间而应直接计入当期限损益的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话利息支出、汇兑损失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营业费用:即销售费用,指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历及职工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倒扣测算法:是在事先确定目标利润的基础上,首先预计产品的售价和销售收入,然后扣除价内税和目标利润,余额即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目标成本: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应达到的成本目标。

保本点:是指企业刚好保本,没有盈利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价值系数:表明每一元产品成本能够获得多大的产品功能。

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

相关成本: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影响或在经营管理决策分析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各种形式的成本。

差量成本:广义来说,是指两个不同备选方案预计未来成本的差额。

狭义的来讲,有人将其称为增量成本,是指由于方案本身生产能量利用程度不同而表现在成本方面的差额。

沉没成本:又称沉入成本或旁置成本,是指那些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引起,已经发生并支付过款项的成本。

定额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产品的实际产量,计算产品的定额生产费用以及实际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用完工产品的定额成本,加上或减去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差异,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定额差异:指生产过程中各项实际生产费用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它反映了各项生产费用支出的合理程度和现行定额的执行情况。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标准成本:是企业根据产品的各项标准消耗量及标准费用率事先计算出来的产品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差异:指产品的实际成本与产品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通过分析成本发生的动因,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

倒推成本法:它是一种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简单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报表: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用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水平、考核和分析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

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各种主要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构成和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报表。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资料对成本指标所进行的分析。

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限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率分析法:即相关分析法,是指在分析某个指标时,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成本考核:是指定期通过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对目标成本的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进行的全面审核、评价,是成本会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审计:是指对生产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检查监督。

质量成本: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之和。

预防成本:指为了防止生产不合格产品所发生的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为检查和评定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所发生的费用。

内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

外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后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或损失。

成本管理的原则:1、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2、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3、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成本最低化原则。

5全面成本管理原则成本管理的内容: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成本管理的方法:1、成本预测方法的研究,2、成本决策方法的研究3、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 4、其他相关成本方法的研究成本管理的意义:1、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降低产品成本,2、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水平和成本信息的准确性,3、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4、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5、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6、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

成本管理的任务: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2、加强成本预测,优化成本决策,3、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挖掘成本潜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4、建立成本责任制,加强成本控制,增强企业活力。

成本管理体系:一、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的意义:1、有助于提供完整、真实的成本信息,提高决策的正确性2、有助于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3、有助于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使其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4、有助于建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5、有助于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6、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构成三、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措施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指标的考核五、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六、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应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成本核算的要求:1、加强费用开支的审核和控制,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3、适应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1、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特点:1、直接分配法,特点: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此方法简单,但不够准确。

2、一次交互分配法,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通过两次分配完成,首先将辅助生产明细账上的合计数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计算分配率,在辅助生产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按提供的劳务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其优点是提高了分配的正确性,但同时加大了分配的工作量。

3、计划成本分配方法。

特点:优点是分配工作较为简化,能反映辅助生产费用脱离计划差异;计入各受益单位的辅助生产费用不包括辅助生产的成本差异,因而能分清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便于辅助生产部门和各受益单位进行成本分析。

4、代数分配法,特点: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最为准确。

但在分配以前要解联立方程,如果辅助生产车间较多,计算工作比较复杂,因而该种方法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中采用比较适宜。

5、顺序分配法,特点:是各辅助生产部门分配费用时,先按各辅助生产部门的相互耗用产品或劳务的多少排列一个固定顺序,受益最少的排列在最前面,依次类推。

分配费用时,从排列在最前的辅助车间开始,向后依次分配其生产费用,不再返还。

生产类型的特点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1、成本计算对象,2、成本计算期,3、在产品的成本计算,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类型企业的品种法,由于是产品品种单一,一般不存在在产品,成本计算程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分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复杂生产的企业。

成本决策所采用的方法:1、总额分析法,2、差量损益分析法,3、相关成本分析法,4、成本无差别点法,5、线性规划法 6、边际分析法成本控制的原则:1、及时性原则2、节约性原则3、适应性原则4、权责利相结合原则5、简便易行原则6因地制宜原则7互相协调的原则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有三种编制方式,一种是在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可采取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二是在企业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应采取分级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三是一级与分级相结合的成本计划编制方法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1、数字准确2、内容完整3、编报及时成本分析的原则:1、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原则2、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相结合的原则3、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原则4、事后分析与事前、事中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1对比分析法2、因素分析法3、相关分析法成本考核的方法和评价:方法:1、传统成本考核方法的内容:主要是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