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小学班主任情景案例分析

小学班主任情景案例分析

小学班主任情景案例分析某小学的班主任,名叫王老师,负责一年级三班的管理工作。

在她的带领下,这个班级的学生发展良好,团结友爱,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升。

下面将以一个情景案例为例,分析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和技巧。

案例:课间足球比赛中的纠纷一天,小明和小杰在课间玩足球时发生了争执。

小明认为他进球了,而小杰却坚称球是出界的。

两个孩子情绪激动,开始争吵起来。

这时,王老师走过来,决定介入并解决纠纷。

情景分析与处理方法:1. 了解事情经过:王老师首先主动与两个孩子进行交流,倾听双方的陈述。

在倾听时,王老师要保持客观中立,不要表现出偏袒任何一方的立场。

她可以使用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描述事件经过,例如:“请你们各自从头到尾说一遍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可以帮助班主任了解全局和双方立场。

2. 规则与公正:作为班主任,王老师需要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规则和纪律,并通过以身作则来教育学生。

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足球比赛的规则,比如球是否出界等,以及仲裁员在比赛中的作用。

同时,她要强调公正,让学生明白在纠纷中公平与客观是最重要的。

3. 促进对话与妥协:王老师可以鼓励小明和小杰互相倾听对方的观点,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她可以问他们:“你们觉得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纠纷呢?是否可以通过妥协来解决?或者找裁判来仲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解决纠纷时的沟通与妥协能力。

在对话过程中,王老师要时刻引导学生明白,彼此的友好关系和集体利益是最重要的。

4. 教育与启示:王老师可以借助这个案例,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友谊、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念。

她可以指出,“比赛只是一时的游戏,而友谊和和谐的班级氛围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同时,她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鼓励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向对方道歉。

5. 纪律引导与信任建立:最后,王老师要落实学校的纪律规定,对于当事学生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惩戒,同时也要对他们表达信任和对他们改过自新的期望。

王老师也会和两个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并让家长了解整个事件的处理情况。

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分析4篇

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分析4篇

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分析4篇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分析第1篇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组织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德修养、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没有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绝对不行的。

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个名叫孙水兵的男同学,经过两个周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好动、散漫、脾气倔强的孩子,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现在却是我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

该生学生成绩较差,由于基础欠缺,所以不管什么文化课他都不肯学、不愿学,上课时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下课和同学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课后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做了,也是胡乱应付一下,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我觉得无法逃避,只有正视现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于是,我找他多次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学习的好学生。

每次谈话,他表态很好,但在行动上却没有一点儿进步,我几乎对他失去了信心。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真是不可雕的朽木。

但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培训,我觉得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把他管好还会影响整个班集体。

我心想:非把你转化过来不可。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绝大部分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

有一次我上课,他却旁若无人地趴在桌子上睡觉,这成何体统,当时我心里非常气愤,但怕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所以我就没在班上批评他,直到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里来,虽然心中充满怒火,但我还是没有严厉批评他,因为我了解到像他这一类的学生脾气比较倔强,说得过重反而适得其反。

我问他今天是否身体不舒服还是其他原因要这样做,并谈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及人与人应互相尊重他可能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态度不是很强硬。

班主任教学实践案例(3篇)

班主任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

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案例以某中学某班级为例,探讨班主任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构建和谐班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案例描述(一)班级现状某中学某班级共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28名,女生22名。

班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各异。

在学习成绩方面,班级整体水平一般,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在班级纪律方面,存在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现象;在班级活动方面,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二)班主任教学实践1. 深入了解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班主任通过家访、与学生谈心、观察课堂表现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制定了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加强班级管理,培养良好纪律针对班级纪律问题,班主任采取了以下措施:(1)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明确奖惩措施;(2)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3)开展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4)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形成家校合力。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班主任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1)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2)举办文艺晚会,展示学生的才艺;(3)组织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注重个性化教育,促进全面发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班主任采取了以下措施:(1)关注学习困难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2)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提高综合素质;(3)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4)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交流,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教学实践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班级取得了显著成效:1. 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稳步提升;2. 班级纪律明显改善,迟到、早退等现象减少;3. 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升;4.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获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班级工作案例分析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案例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展示管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以下是一个班级工作案例分析的正文内容:随着新学期的开始,班主任李老师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

班上的小明同学最近表现异常,经常迟到,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成绩明显下滑。

李老师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李老师进行了家访,了解到小明的家庭环境发生了变化,父母离异,他的情绪受到了很大影响。

李老师意识到,小明的行为问题可能与家庭环境有关。

接着,李老师与小明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倾听他的感受和困扰,并给予他情感上的支持。

同时,李老师也向小明明确了学校的规定和纪律,强调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为了帮助小明改善学习习惯,李老师还安排了一位成绩优秀的同学与他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作业和复习。

此外,李老师还与各科老师沟通,请求他们在课堂上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李老师定期与小明进行交流,了解他的学习进展和情绪状态。

同时,李老师也与小明的家长保持联系,共同关注他的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迟到现象明显减少,作业也开始按时完成,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李老师通过这个案例,向全班同学展示了如何面对困难,积极寻求帮助,并鼓励大家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这个案例分析表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通过有效的沟通、合理的安排和持续的关注,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以上案例分析展示了班主任在面对学生问题时的应对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管理班级失败的案例分析

管理班级失败的案例分析

管理班级失败的案例分析背景介绍最近,某学校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遇到了困难,出现了一些管理失误,导致班级的秩序混乱,学生表现不佳,引起了关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这个管理班级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失败原因分析1.缺乏规划与执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缺乏明确的规划和执行,导致管理工作随意应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没有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计划,也没有有效执行管理措施,使得班级的秩序日益混乱。

2.沟通不畅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和其他老师之间的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导致管理上的误解和混乱。

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渠道,使得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3.缺乏团队合作班主任没有建立团队合作意识,与其他老师之间缺乏协作和支持,导致管理工作孤立化。

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得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4.对学生不够了解班主任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导致管理措施不够针对性和有效性。

缺乏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照顾,使得管理工作难以取得成效。

解决方法建议1.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计划班主任应该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计划,确立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明确责任和执行步骤,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达到预期效果。

2.加强沟通与信息传递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和其他老师之间的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渠道,及时、准确地传递管理信息,保持信息的畅通和通透。

3.建立团队合作意识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其他老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建立协作和支持的关系,共同合作解决管理难题,实现管理目标,共同促进班级的发展。

4.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和照顾学生,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实现管理工作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以上是对这个管理班级失败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建议。

希望这些思考和建议能够帮助该班主任解决管理困境,促进班级的发展和进步。

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分析4篇

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分析4篇

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分析4篇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第1篇一.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多渠道的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更好的调动有想法的同学、调皮的同学、行为习惯不是很好的同学、学习吃力的同学。

1.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荷兰有句格言:快乐的人永远不邪恶。

而快乐的前提是体验成功。

所以让有想法的调皮的同学都时常地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就能在教学过程中班级管理中生发出无限的力量。

案例 1.晓东同学在班级中属于特有想法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的学生,在成功地利用手中的齿轮打磨了同学们的坏了的钢笔尖并使之变废为宝后,该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并且在同学们的监督中,学习也慢慢的靠上来了。

原本老是弄坏别人东西的他,行为习惯上更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再那么强烈地动别人的东西了。

并且该生因为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大家对他的热爱,也更热爱集体更尊重任课教师了。

记得我曾自嘲的教育大家:同学们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像老师一样,当年未能做到最好的自己,今天只能作一名普通的老师。

晓东同学大声地说:老师,你很不普通,你很优秀了!学生给了我这么高的评价!这个评价不仅激励了我,也帮我呼唤了民声。

就像拉选票做影响一样,将我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位置无形中加高了一截。

我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上帝。

我的班级管理也生发出了无穷的力量。

本案例中,原本极具破坏力的晓东同学,在同学们的认可中找到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

不再那么邪恶的动别人的东西了。

并且在同学们的监督中,该生又多了一块寻找快乐的土壤,开始认真对待学习,从学习中寻求更多的认可,体验更多的成功。

该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规范性,这就让特别的学生找到了特别的空间。

而且该生帮老师提高了声誉,让更多的同学更信服教师。

晕轮效应实现了。

2.让班级中最特别的群体也感受到爱,找到进步的起点。

让成功的体验成为潜能开发的催化剂。

案例 2.洋,脏地如同从贫民窟中来的一般;又残疾,总把自己装扮的如同傻子一般。

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分析一次,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进了教室,上了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忽然外面有个学生喊:报告!我立即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程中朝同学,这下我可生气了,就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你干什么去了?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你还上课迟到?还是准备考二三十分吗?平时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眼泪分明在眼圈里打转。

“你冤枉,我不是迟到,我是给语文老师交作业本去了,这才来晚的。

”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我和语文老师商量了的,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当语文科代表的嘛,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给他道歉,他却气乎乎地走了,几天都不理我。

分析: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因孩子的心是稚嫩的,一旦你伤害了他,就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吗?千万不能草率去判断、处理。

如果学生和你产生了对立情绪,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更难进行了。

1.从学生的角度看:这是个顽皮的孩子,而且他的调皮捣蛋是班级中学生和老师所公认的。

他在这个班级体中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已经定型了——顽皮。

因此,一旦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大家的目光首先会集中他身上。

这就是由于平时学生本身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所造成的。

2.从教师角度看:教师看待事情的时候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在老师眼里,顽皮的男同学迟到就是因为贪玩,这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仿佛不需要任何根据就可以判断的。

因此班主任在没有调查清楚事情就主观武断的下结论,是造成了这起本可以避免的“冤案”的原因之二。

3.从批评艺术角度看:班主任选择在全班面前严厉地批评学生,显然有驳于班主任的处事原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尊。

因此,学生会觉得更加委屈,以至于班主任道歉之后他都觉得无法接受而不理班主任。

其次,如果男孩子还是不理我,我会给他送一张精致的卡片,写上我最真诚的祝福,表达我的歉意,同时还可以写上鼓励的话语,相信此举可以感动男孩子,也可以激励他向好的方向发展。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案例分析(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的尝试背景:班上学生的一些行为惯不是很好,打架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对待研究多态度散漫,纪律性不强,出操时秩序零乱,课堂上比较嘈杂。

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总能听到孩子们说老师,又怎么样了的声音。

措施:1.在班上设立踏步之星和端坐之星评比,用来表扬在出操和课堂纪律方面表现好的孩子。

2.确定申请条件:在校期间没有违反纪律的表现,作业按时按量完成。

3.确定评选程序:学生觉得自己符合申请条件的,主动提出申请,经过复核的确符合申请条件后,申请被受理。

成功申请后要通过为期三到五天的考察,考察的老师包括我和任课教师。

考察期结束后,通过考察的,被评定为相应的星,没有通过考察的,两个星期之后可以再次申请。

4.确定考察范围:踏步之星考察出操的整个过程,包括进场,踏步,做操,退场;端坐之星考察课堂上的坐姿。

5.制定评比标准:①踏步之星:在出操进场和退场时做到对齐队伍,不与周围的同学讲话、打闹;进入场地后按口令原地踏步,踏步的姿势标准,队伍整齐;做操时姿势标准,不抢拍,整个过程不故意做扰乱队伍秩序的行为。

②端坐之星:在教室上坐姿规矩,能做到抬头挺胸,身正腰直(校训的内容),专心听讲,不做影响他人研究的行为。

奖励:被评为星的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小照片放在用不同颜色的彩带做成的花环中贴在教室指定的墙上,只有被评为其中一个星的同学才能参与学期三好学生的评比,如果通过两个星的评比,将优先参与三好学生的评比。

附则:一次受理申请的人数最多为10人。

(第一轮评比开始时由于申请的人数过多,增加附则。

)成效:出操时队伍整齐了,孩子们做操的态度认真了,课堂上讲小话的少了,回答问题的多了,走神的少了,认真听讲的多了,来跟我说老师,又怎么样了的孩子也没有那么频繁了。

反思:这个评比制度已经试行了两个星期,考察进行了两轮。

从考察1的过程来看,提出申请的孩子都卯足了劲想在相应的考察项目上有好的表现,行为惯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

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作出长期的努力和实践,通过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才能在现代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

案例一、在平静中解决纠纷
有一天,自习课我刚走到本班教室门口,就听到教室里有吵杂声,伴随有学生的惊呼声、桌凳的摔倒声,还有同学们的劝阻声。

我立刻意识到出事了,于是我紧走几步推开门进教室。

看到我的出现,班里马上安静了下来,两个正在扭打的两个学生也立刻停下了,但双方都瞪着眼睛,扭着脖子怒视着对方。

其他同学都在看着我如何处置他们。

我意识到当面批评教育他们会影响到别人的学习,也不一定能解决好,何况事情的原由也没有弄清楚。

于是我平静地说:“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学习,你们俩和我去办公室。

”同学们又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在办公室,他俩似乎都感到很委屈,当我让他们分别给我叙说打架的理由时,双方不断争辩,各说各有理,试图把责任推给对方。

在他们的辩解中,我还是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他俩是前后坐位,因为前排碰掉了后排的文具盒而发生争执,以至矛盾激化,多亏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他们的争辩,我没有做他们的审判官,而是说:“我知道你们俩都很委屈,老师能理解,现在我只想让你们想想整个事件中哪些地方自己做的不够好,想好了再和我说说。

”听我这么一说,他们停止了争辩,都不吭声,低头不语。

我乘机悄悄的离开办公室,到教室巡视自习情况,并故意多呆了一会儿。

当我再次来到办公室时,王少翔主动上前对我说:“老师,是我不对,不该背靠桌子,弄掉了他的文具盒,影响他的学习,而且出口骂人。

”杜子浩见对方态度诚恳,也赶忙说:“老师,我也做的不对,再怎么也不该动手打人,
还严重影响了全班的自习纪律。

”我一看火候已到,就用商量的语气问:“你们说今天的问题怎么处理?”这次,先动手打人的杜子浩度诚恳地走到王少翔跟前,主动握住对方的手说:“真对不起,我不该动手打人,请你原谅。

”碰掉东西的杜子浩也忙说:“我也请你原谅。

”就这样,一场不大不小的纠纷在平静中排除了。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我几乎没说什么,但是效果出奇的好,也没有给学生留下后遗症。

能否对学生宽容是一个教师素质的高低的标志之一,宽容是放下心理的怨恨,宽容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宽容是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宽容是让教师的心意与学生的追求凝成一个合力点。

教师学会了宽容,心中的沉重便被释放,整个人会呈现出平静,安详和坦然,这样教师才是教育真正的主人。

案例二、让学生体味成功的甜蜜
我们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常因懒惰而忘了做作业。

找他谈话他会答应老师今天一定完成,但到第二天检查却拿不出作业来。

老师无论是:“哄”是“吓”,他都以不变应万变。

怎么办?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他的方法。

那天放学之前,我又找到了他,与往常不同的是,当该生表态:今天一定完成作业后,我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问他:你准备怎样确保作业一定完成呢?他说:“今天一定抓紧时间做。


这方法虽毫无创意,但对他而言很实用,没想到他真能照此方法去做,我趁热打铁,对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这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

你们想听听他的介绍吗?”大家都说想听,于是我让该生当众做了介绍。

虽然这经验非常简单,可对他来说却有着非同的意义,也许是因为他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经验,言语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听完他的介绍,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听到这掌声,他脸上洋溢着笑容……我知道他体验到了完成作业的甜蜜。

放学了,我又找到了他,对他说:“以后的作业能按时完成吗?”他说:“行”,我感觉到他的语气很坚定,我相信他一定不会令我失望。

以后,他果然把作业做得非常认真、整齐。

我也再没有因为不做作业而找过他。

这事过去了,但对我的启示是很深的。

它告诉我,对于那些尝够了失败的苦涩滋味的后进生来说,如果能让他们提前品尝到成功的甜蜜,那么就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走向成功的信念,从而激励他们不断走向成功。

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

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给学生对一些鼓励,不断总结,是自己不在班级管理工作时间不断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