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发展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以消化、配套和创新,向内地转移,带动全国经济技术发展。
一般地说,沿海开放城市投资环境较完善,对外商有较大吸引力。
开放城市根据我国经济技术发展规划,在自我开发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多层次地引进国内急需的技术,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本国化。
开放城市是我国的工业基地、科研基地,有相应的研究、设计和试制的能力,因而能够大大加速这一进程。
开放城市一方面用新技术、新设备实现地区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又把已经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适用的设备扩散到内地,促使内地技术不断进步。
通过这样阶梯式的引进和转移,推动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
二、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内地通往世界的枢纽和桥梁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必然使整个社会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顺应这种趋势,一个国家的经济必然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
沿海开放城市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枢纽和桥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很不相同,因此各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模式有所不同,在战略步骤上也有先后之分。
沿海开放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总体素质优于内地,这就决定了沿海开放城市在对外开放中的枢纽和桥梁作用,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便的港口运输是联结国内外市场的中心环节。
海港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沿海地区的海运、内河、铁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通过海港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
海港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是国家对外贸易的门户,是同世界进行经济联系的主要通道。
据统计,全世界国际贸易量(包括沿海国家和内陆国家)的2/3以上是经海港转运的。
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交通发达,初步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特别是海运业发达,可直接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港口通航。
在我国进出口物资中,90%以上是通过沿海城市的港口转运的。
由此可见,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外贸物资的集散地。
通过这里的海港和海上运输,可以把国内外市场联系起来,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并换回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其他物资,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第二,较强的工业实力可形成出口加工的重要基地。
沿海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加工能力强,具有投资小、效益高的特点。
据1984年的统计表明,仅占全国人口7.8%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12%,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3%,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6%。
沿海开放城市的雄厚经济实力使其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成为带动腹地及全国进军国际市场的先锋。
沿海开放城市发挥出口创汇的先锋作用,应贯彻“内联外挤”的方针。
外挤,就是率先进军国际市场。
内联,就是联合内地,更多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
过去,沿海完全靠内地供应原材料,加工成品后再回销到内地,这条路子越走越窄。
发展外向型经济,给沿海城市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拓宽了路子。
沿海城市产品竞争力强,更多地打进国际市场,所需原材料部分在国际市场上解决,这就给内地带来了发展的机会。
沿海城市以优质“拳头”产品为龙头,联合内地组织配套成龙生产,或者把技术转移到内地,利用本地的原材料就地加工出口,这就增强了内地出口创汇的能力。
第三,发达的科技是走向世界的强大力量。
沿海开放城市科学教育事业发达,文化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
这一方面使开放城市在吸收扩散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内地生产能力和产品的质量、档次上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沿海城市依靠科技优势,在较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的水平分工,发展外向型经济,并在技术上支援内地发展对外经济,保证内地以进口替代战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和以垂直形式参与国际分工战略的实现。
以科技为动力,把沿海和内地不同层次的开放战略推向前进,形成我国的全方位立体开放态势,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取胜,在世界经济波动发展中掌握主动权的重要对策。
第四,灵通的信息为走向世界导航。
沿海开放城市有着悠久的对外经济贸易史,海外侨胞众多,与国外各地联系广泛。
因此,这些城市成为内地了解世界的窗口,有利于内地掌握国际经济技术发展动向,洞察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形势,及时调整开放战略策略,增强应变能力。
第五,沿海开放城市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还可以联合内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汇成进军国际投资市场的强大力量,按照国际惯例,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跨国经营。
这将对国内与国外、沿海与内地的整个经济运行机制注入新的推动力。
第二节从各城市实际出发,建立各具特色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技术优势,是决定这些城市在对外开放中先走一步的共性。
沿海开放城市又各有个性,即各自具有不同的条件和特点,这就要求开放城市有不同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及相应的对策,以便于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一、制定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基本原则
制定什么样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是开放城市首先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它涉及到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实现目标和相应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对策诸要素。
开放城市在制定和实施外向型经济模式中,有一些基本原则是需要共同遵守的。
第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可能使各城市的发展模式各具特色,从而在沿海形成优势互补,协调配合的开放群体。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求各沿海城市根据自身的条件,根据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国际条件来制定当地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正进入产业结构大调整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伴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开发和传统产业对外转移的浪潮。
从国内环境来看,由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地理条件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开放城市类型的多样性,由此决定了各城市在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方面应该因地制宜,各有特色。
有的城市目前经济技术实力比较弱,但港口地理位置处于国际航运要冲,运输条件优越。
这些城市的发展模式应突出转口贸易。
有的城市与国外市场有近水楼台之利,联结的腹地资源丰富并且有一定的加工能力。
这些城市近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吸纳国际传统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这些城市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是贸易为主型。
有的城市经济技术基础雄厚,工商和金融业发达,外贸历史悠久,国际应变能力强。
这些城市的发展模式应是综合开发型,全面发挥中心城市的多功能作用和对内辐射力。
如上海市等城市集中了我国技术先进的大中型企业,劳动力素质好,管理水平高,宜侧重发展高科技产业,跟踪世界技术革命浪潮,然后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全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整体性原则。
沿海城市率先走向国际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着。
各开放城市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又是整个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各城市的发展模式必须顾及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做到优势互补,必须顾及开放城市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各城市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合理分工。
求得互促互补,共同繁荣和发展,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一种意见认为,沿海开放城市应以大连、天津、上海和广东地区为中心来规划整个开放带的宏观生产配置,确定各自的重点引进项目,并与各自特定的腹地确立各种结合关系。
这种设想值得重视。
上述几个城市和地区在开放城市中处于经济技术领先地位,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应考虑立足于高科技产业,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
第三,循序渐进原则。
各城市的发展模式不仅要在空间上统筹规划,在时间上也要有整体性布局。
各城市不管起点高低,不管采取何种目标模式,发展外向型经济都要分阶段进行。
每一个阶段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
不能把长远的最终目标作为当前的阶段目标和政策,不可盲目冒进。
必须把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有秩序、有
步骤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保证外向型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四,效益原则。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各项工作都必须落实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上。
各城市应在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和适应外向型经济的运行机制,利用经济诱导和宏观调控手段,通过全面开放、内外循环,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导向和支柱作用的产业。
战略产业是指符合一国经济发展战略,在未来国民经济中起核心作用的产业。
各开放城市应从实际出发,以出口为导向,按照优势原则和效益原则,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确定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重点,鼓励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各城市对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
根据沿海开放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和产业升级换代的要求,宜于采取层次性多类型的发展战略:(1)有的城市目前工业技术基础尚弱,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或有广阔的农业发展前景,这类城市应选择旅游业或创汇农业为主导产业,根据条件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
(2)有些城市有一定的加工实力,腹地资源丰富,外贸网络深广,这些城市应选择适宜的出口加工业,继续大力发展传统出口产品,如轻工、食品、纺织、化工和建材等,尤其要重点扶植机电产品出口。
(3)有的城市科技基础好、技术力量强,有条件加速发展高科技产业。
这些城市应该根据世界市场需要和技术进步的原则,及早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
尤其是上海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应率先开发高科技产业,加入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群的建立,带动全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三、发展外向型企业群体
开放城市的企业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是做出口创汇的主力军,二是引进消化和向内地转移先进技术。
作为单个企业,很难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上取胜。
企业群体集中了加工、贸易、科技、原材料供应、运输和服务等部门,具有实力雄厚、多角化经营、应变能力强的多功能的特点,形成强有力的竞争集团,对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开放城市应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
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以名、优、特产品和高出口创汇产品为龙头,按照专业化、系列化、标准化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组织外向型企业群体,形成“拳头”优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各城市的外向型企业群体,可以有三个层次:(1)本市企业联合。
大中企业是城市经济的精华,应发挥其辐射牵引能力,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组成城市企业、县级企业、直至乡镇企业在内的企业群体,各展所长、协调生产,逐步形成适合当地实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新格局。
(2)跨省市的企业联合。
从外向型经济需要出发,在各城市的纵深腹地和开放城市之间,按照自愿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发展企业群体,谋求共同发展。
(3)跨国联合。
发展外向型企业群体,还要适应产业结构外向化的要求,大力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经营网络,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同时,要通过深化改革,尽快建立合理的机制,促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其中关键是通过改革产权制度,使企业成为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独立法人。
第三节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
一、沿海开放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估及存在的问题
利用外资是沿海开放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途径。
有效地吸引外资,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随着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投资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投资环境是指围绕着投资主体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
通常又把投资环境概括为两大类,即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一
般指自然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诸如国际通讯设备、交通运输、外部经济基础设施状况等。
软环境是指除自然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外的其它环境,如政治稳定性、政策优惠程度以及市场、文化、竞争环境等。
投资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多因素的、多层次的系统,各因素之间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
评价投资环境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环境的整体上,全面考虑投资环境的各个侧面和一切可变因素,从而,对投资环境作系统的评估。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评估投资环境,主要有以下四条依据:
1.获利性。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资本家个人到外国投资经营,其最终动机是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可以想象,如果他们不能赚钱,是绝不会远离故国到外地投资的。
2.安全性。
投资者到国外投资经营,是要冒一定风险的。
因此,他们对受投资国家政局稳定性、国有化可能性、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以及竞争程度等问题十分敏感,惟恐连本带利都丢在受投资国家,落得两手空空。
3.利润可汇性。
投资者对风险因素中的利润可汇性因素考虑最大。
对投资者来说,在国外赚的钱能否汇回本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因此,受投资国家若能在这方面提供优惠待遇,对于吸引外资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市场广阔性。
投资者评估投资环境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东道国能否让渡国内市场,以谋取广泛的商品销售场所,获得高额利润。
正确地评估环境不仅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前提,而且也是有效地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环境,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引起世界各国的注目,外国资本家和港、澳地区的爱国华侨同胞纷纷前来投资。
但是,由于我国对外开放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投资环境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基础设施不完备。
我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在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原有基础较差,加之建设资金不足,致使许多工程周期拉长,基础设施项目缺欠较多,使已建好的也无法配套使用。
在基础设施中,突出的矛盾是交通、通讯不便。
目前,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大部分还没有直接通往国外的国际航班,邮电通讯方面也很不方便,不仅通往国外的电话难以接通,就是国内的电话甚至市内的通话也不容易。
2.法制尚不完善。
几年来,尽管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涉外法规,但是整个涉外法制体系尚未形成,对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正常开展业务活动有一定影响。
尤其是我国目前法制观念和传统很缺乏,“有法不依”“以权代法”的现象还严重存在,致使外商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3.管理体制上存在许多弊端。
行政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外商到我沿海城市投资办企业,从立项到注册,往往要经过四五个委办,20多个部门,要加盖40多个图章,这对于远涉重洋、惜时如金的外商来说,是件极为头痛的事情。
可见,优化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的投资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优化投资环境,加速投资硬环境建设
优化投资环境,是指完善投资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按最佳配合方案组合结构,为投资者的投向选择、投资规模和方式上提供方便,并使其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优化沿海开放城市的投资环境,目前仍然要加快硬件建设的速度。
针对硬环境存在的突出矛盾,把拖欠较大、对全局造成严重影响的项目抓紧解决,国家有关部门要会同各城市进行深入考查,在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尽快作出部署和规划,集中人、才、物,全力以赴,联合攻关。
当前硬环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通讯、电力和交通,人们把通讯、电力和交通比喻为工业生产的耳目和血液是不无道理的。
通讯不便,企业就谈不上眼观六路,耳听
八方,一个信息不灵的生产者,也就不可能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电力供不上,企业失去动力也就无能为力,全部生产活动将毁于一旦;交通不畅,企业如同瘸了腿,在激烈的竞争中,作为“残者”无法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并驾齐驱。
为此,沿海开放城市要统筹规划,加强领导,加速通讯、电力和交通运输的建设改造,全市各业在人、财、物方面要大力支持,施工中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的速度。
三、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投资软环境
抓好投资环境的“软件”建设,是当前完善投资环境的重点和关键。
如前所述,沿海开放城市投资软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为了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和落实各种优惠政策。
凡是吸引外资发展民族经济成效显著的国家,无不依赖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招数。
如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最有成绩的国家——巴西,政府规定,凡在巴西中央银行注册的资本其利润和股息的汇出均不受数额限制,资本的抽回,只要与注册的数额相符,转移国外既无需交纳所得税,也不必当局批准。
巴西制定的优惠政策,使外国资本纷纷涌入,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到二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巴西优惠政策的招数,对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不无借鉴意义。
我国为引进外资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优惠的程度也很大。
当前根据外国投资者的反映,重点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好严格履行合同、协定问题,增强外商对我国政策的连续、稳定性的依赖感。
二是抓好优惠政策的配套工作,让外商真正有利可图。
如我国经济特区的企业所得税为15%,这是很优惠的,但如果我国没有和外商所在国签署避免双重课税协定,那么外商把纯利汇到本国后还要补交25%的所得税,这样,外商也就得不到实惠。
三是抓好重大项目的“投保”工作。
一般重大项目,与外国投资者签订投资保证协定,由国家银行实行担保,使外商增加安全感,也加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2.完善经济立法。
严密配套的经济立法是指导调节中外双方权益的法律准绳,它对于稳定客商、管好外资具有重要意义。
自1979年以来,我们在吸取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已发布施行了50多项涉外法规,具有中国特色的涉外经济立法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这对于推动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目前,在经济立法上要抓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经济法规,使其配套可行,完善法规应做到明确、完善和全面。
明确即不含糊其辞,对双方的权力、义务、利益的分配做出明确的规定。
完善即要对原有立法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全面即要全面考虑各种制度和各投资者与我国的关系,使法律在内容上全面。
例如,享受华侨投资优惠待遇的范围在以前的法律中,规定的不够明确和全面,有些华侨不是单独、而是与外国人士合伙来华投资,是否享受优待,以前的法规就不明确。
所以进一步充实完善立法,是改善投资环境既重要又紧迫的一项工作。
二是狠抓严格执法。
严格执法就是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当前针对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解决我涉外人员的违法问题,对乘机勒索、贪污受贿的涉外人员要依法查办,对有些地区向“三资”企业乱摊派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对无故或借故随意不认真履行合同的行为要坚决杜绝。
这样,外商对我国各地尚不同程度存在的“权大于法”的疑虑将会逐渐消除,对外国投资者将会相应增加吸引力。
3.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在投资环境的软件中,服务既是与外商接触的前沿“窗口”,又是起指挥功能的“神经中枢”。
因为这里的服务,包括了第三产业的服务和涉外行政管理机构的办事效率,是软件系统里最敏感的“神经”。
新加坡借助外资实现“经济起飞”的经验之一,就是管理机构精简、工作效率高。
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局,既是制定投资政策的决策机构,又主管外国投资事务,它全权负责审批外资项目、确定
外商的待遇,还提供寻找投资伙伴,融通资金,解决厂房和雇用职工等咨询服务。
机构层次极少,手续简便快捷,一项外商投资项目,从申请到批准设厂,只需10—20天的时间。
我国在引进外资的咨询服务和办事效率方面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当前一是要精简机构,简化办公程序和审批手续,实行一个班子——就是建立一个代表政府管理外资企业,又能为外资企业代办涉外事务的常设机构,使外商只进一个门,就能办好所需的一切手续。
二是要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抓紧培养一支具有为外资服务能力的工作队伍,由内行、精干、有觉悟的同志从事外资管理工作,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
第四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目标选择
我国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已有四、五年,初步积累了一定经验。
但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新课题,开发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走什么样的路子或采用什么样的模式,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
目前理论界对开发区目标的设计有如下三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综合型开发区。
综合型开发区的开发项目广泛,包括技术、工业、外贸、商业、金融、仓储、加工、科研和旅游等。
这类模式必须是所在城市工业基础好、国际联系广泛、交通发达、基础设施优良、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技术人才队伍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
另一种是工贸型开发区。
工贸型开发区也是以工业为基础、贸易为先导的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要不断地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占领国际市场。
开发区的经济发展要以国际市场为主、国内市场为辅;国内市场是国际市场的补充。
再一种是出口加工型开发区。
这类开发区适合于那些工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国家基建投资较少,而又运输条件好,经济腹地广阔的开放城市。
出口加工型开发区生产项目的投产、经营、销售和发展与国际市场的信息密切相关,经济活动和生产的发展主要靠市场调节。
出口加工开发区除了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条件以外,还能得到经济腹地的大力支持,可以有丰富的待开发的资源为后盾,同时,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同内地的原料相结合,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精包装,增值后打入国际市场。
上述三种模式构想,各有特色,都有效仿之理。
必须看到:各开发区发展模式的确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地、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开发区城市的工业技术基础、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经济腹地、原料供应等多种条件,包括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发展模式的确定,直接决定着开发区所在开放城市的功能结构,关系到开发区的建设道路和发展方向。
各开发区的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功能结构。
不管各开发区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但总战略目标应该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建设成先进技术的发源地、集散地,起到推动沿海开放城市及全国经济技术进步,引导生产方向,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作用。
按照这个战略目标,要求高起点地引进项目,集中开发高精尖技术、大力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项目,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殊功能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沿海开放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既不同于经济特区,又不同于一般经济区的特殊功能。
概括起来,即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改造沿海城市的老企业,带动沿海地区及全国经济技术的发展。
具体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市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
沿海开放城市兴办开发区的主要目的,就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