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知识点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
面临着一些政治、经济和安全挑战,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和稳定。
未来对外开放的走向
“一带一路”倡议
扩大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经 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加强区域共 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 作
通过加强邻国间的合作与友谊, 推动共同繁荣与安全。
推进全球治理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小结
1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大战略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
2 成果与挑战并存
对外开放带来了很多机遇与挑战,需要持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3 未来开放的走向不断拓展
中国将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并加强经济、国防、 科技和文化建设。
1 992 年提出的“三步走”战略
分为建设小康社会、中等发达国家、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个阶段。
对外开放的成果与挑战
经济方面的发展与成就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文化交流与体育外交
国际交流合作的加强,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丰富了国民文化生活。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9课对 外开放课件
#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
开放的历史背景
• 毛泽东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 • 1978年中美建交 • 1979年中国加入联合国
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1
1 985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
2
会议中确定了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推动
对外开放的决策。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980年代初的“四个现代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练习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特区为什么“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和个人以及华侨和港澳侨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与延伸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其他一些沿海市县。
※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放区。
内地:1992年,对外开放纵向推进,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
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
随后又开放内地的一些市县。
※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WTO的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苦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它是A.深圳B.厦门C.汕头D.珠海2、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3、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一一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
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经济技术开放区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A.引进外国资金B.引进外国技术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D.发展民族经济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堂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堂笔记篇一: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堂笔记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在深入改革打开门户迈向世界的过程中所走过的历程,以及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重要影响。
1. 改革开放提出背景1976年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
这基本上是与毛泽东时代形成鲜明对比的。
“四人帮”倒台后,全国上下期待和呼声很高,急需一种新的模式来推进国家的发展。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正是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要求。
2. 改革开放的背景毛泽东时代以集体主义、计划经济、自力更生为主题,但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时的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极低,国家的实际贫困也十分突出。
因此,实现现代化是国家的迫切要求。
3. 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
其中,对外开放是推进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一环。
改革开放的政策方针明确地提出:“开放振兴、科技创新、人民至上、全民参与、产业兴旺、绿色生态”。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对外开放。
4.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改革开放使中国得以迈向世界大舞台,金融、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变化都很明显。
在金融方面,通过开放银行、保险业、证券市场等,增加了资本的流动性。
在经济方面,中国与各国之间形成了广泛的经济联系,为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文化方面,中国走出国门,推进中华文化向国际化前进。
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加入了国际环保联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总之,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彰显了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性,表明这一政策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第9课 对外开放
材料二: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 降,……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也 将会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
1980年经济特区 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
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 地 1992年开放内地
说一说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如何进一步扩大?
乌鲁木齐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环渤海 地区
满洲里
沿
经秦皇岛
海 开
天津
长江三济
放连 烟台 青岛
①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②加强与
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④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5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 易区。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
上海浦东已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
贸易中心,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 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2020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语简称WTO)
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有 “经济联合国”之称。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多哈签署 中国入世议定书。
第九课对外开放知识点
第九课对外开放1980年至今(红字必背)(蓝字了解)一、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了解)1、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另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有借鉴作用。
2、国内背景:“文革”的十年动乱使中国的经济濒于崩溃;中国和人民吸取“文革”的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还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对外开放的重大措施1、创办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属于广东省;厦门属于福建省)(1)设立及发展: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了,同年,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8年3月,中国设立海南省,并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这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海南全省设为经济特区)(2) 经济特区的概念:中国经济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特殊政策的行政区域。
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3) 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4) 影响(了解):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的作用。
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田”。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实行特殊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区,是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的适宜场所。
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
2、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 什么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
(2) 范围:在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3) 主要目的: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集中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兴办生产性企业和科研机构,发展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发挥四个窗口(技术窗口、知识窗口、管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作用)(4) 经济特点:以引进外资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型特点,是新型的经济区。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9课 对外开放
知识点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对外开放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 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时间: 2001 年12月。 3.作用:为我国参与 经济全球化 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 拓了新空间。
本课结束
提供优惠条件。
3.成效:深圳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
开放的“ 窗口
”。
4.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 先进技术 和 管理经验 ,推动国内
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
要的作用。
知识点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步骤
(1) 1984 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
第三单元 第9课 对外开放
导学•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
(1)时间: 1980 年。
(2)地点: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 深圳
厦门
4个经济特区。
、珠海、汕头、
2.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 经济管理 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
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 投资
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
个沿海城市。
(2)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
为 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建立 海南 经济特区。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 也建 立起来。 (4)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 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 区域经济 政策。 2.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形成了“ 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 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共42张PPT)
海
1990年浦东开发前的陆家嘴 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
浦
济上远远落后于上海老 城区。黄浦江把上海分
东
成了两个世界:浦西就
开
是上海,浦东只是从外 滩遥遥远眺的一片农田
发
菜地。 “宁要浦西一张
区
床,不要浦东一幢房。” 是当时的共识。
1991年,邓小平视察上海 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造现场
上
海
浦
东
开
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中共上海市委、上
——《邓小平文选》
一、对外开放的过程
1、经济特区的设立:
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江苏省 的有 连云港 南通
点
线
天津 秦皇岛
大连
青岛
烟台
南通
连云港
上海
广州
宁波
北海
温州
福州
湛江
一、对外开放的过程
1、经济特区的设立: 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3、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开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 议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
一、对外开放的过程: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 特区
沿海开 放城市
沿海经济 开放区
第9课改革开放知识点整理
第9课改革开放知识点整理第9课改革开放知识点整理:改革开放1.农村改革(1)时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地点:我国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改革方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4)乡镇企业:改革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对外开放(1)经济特区的建立:①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后来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经济特区对于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社会制度相同)(2)开放14个沿海城市(3)开放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4)开放内地(省会城市和边境城市)(5)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1)我国城市改革开始的时间:1985年(2)城市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3)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表述)P112-114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有何感悟: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2、如何解决城镇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使用清洁燃料;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路线;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3、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试分析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 “开放”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闭关自 守、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实 行的;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 前提下实行的,也是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 趋势逐步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 (2)基础不同: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当 今中国是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3)原则不同:当今的开放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近 代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3)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 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 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 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 的区域经济政策。
(4)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
条件的内陆市县。
2.随着一系列对外开放举措的实 施,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该格局有何特点?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合 作 探 究
1.对外开放的含义是什么?我国为什么 要进行对外开放?
(1)含义:①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 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 国进行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②对外开放与近代 中国的“门户开放”有本质区别。即对外开放是建 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而近代中 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条约基础上的。
含义:在设立经济特区的地方,实行特殊的经 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
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
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深圳的地位: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
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
知识点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 外贸易和__国__民__经__济__的迅速发展。 2.时间:_2_0_0_1__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意义:为我国参与_经__济__全__球__化__开辟了新途径,为_国__民__经__济__和社会发展 开拓了新空间。
12.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 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 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 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 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 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 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 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三十多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 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如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深圳、广州、香港为中心的 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而且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已经连成一片。 京津冀依然只有北京和天津经济比较发达,并没有形成那种真正的城市片区。 雄安新区的成立,可以形成真正的京津冀三角区。当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全 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全国南北方经济将更加均衡,中国延续千年的“南强 北弱”“南富北穷”将在这个世纪发生重大的格局性变化。
(3)根据材料三找出雄安新区的成立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形成真正的京津冀三角区,全国南北方经济将更加均衡,中国延续千年的 “南强北弱”“南富北穷”将在这个世纪发生重大的格局性变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 (共35张PPT)
新课探究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2001年12月11日 2、时间:
3、影响:
课堂小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了对外 开放的步伐,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进一步推 动国内的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1992年, 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形成了“经济特 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 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新课探究
合作探究一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
新课探究
⑴中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跨 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 设置经济特区 邓小平
⑵这种方式开放了哪几个城市?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⑶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儿?
深圳
新课探究
1、经济特区的建立
国家为什么会选 择这几个城市作 为经济特区? 毗邻港澳、 重要侨乡
深圳
厦门
汕头 珠海
新课探究
1、经济特区的建立
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大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
新课探究
1、经济特区的建立
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
新课探究
1、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
新课探究
1、经济特区的建立
日新月异的深圳(地王商业大厦)
新课探究
1、经济特区的建立
课堂练习
3、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 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 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 了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C ) A.重庆 B.南京 C.深圳 D.杭州 4、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 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 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A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中美建交 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中日邦交正常化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4 . 据 统 计 , “ 1979 年 至 1982 年 , 深 圳 工 业 生 产 值 每 年 平 均 递 增
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
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B 经济特区的建立
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D.国有企业的改革
(3)从影响来看: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今中国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时间:中共___十__一__届__三__中__全__会__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 兴办____深__圳__、__珠__海__、__汕__头__、__厦__门4个经济特区。____深__圳_在短短的几年内,
5.1992年,国务院决定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是()
A.深圳B.重庆
C.南通D.长沙
B
6.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B ①全方位 ②宽领域 ③多层次 ④有特色 A.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 7.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 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A.中日邦交正常化B.中美建交 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中国加入世D 贸组织
◆易混辨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与鸦片战争后的开放的不同
◆知识拓展 1.党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 (1)这些地区因比邻香港、澳门、台湾,又处于祖国大陆连接世界市场的前沿 地带,这种地理优势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2)这些地区有出海谋生的传统,散布在海外的华侨、华裔众多,在这里建立 经济特区能吸引更多海外华侨、华裔回乡投资办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共30张PPT)
——卢梭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
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河
现在的深圳河
1984年4月7日,《人民日报》关于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报道
(2)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 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 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 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的决议》
相关史事 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
组织,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各成员间的贸
易争端。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
上,举行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
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13亿
深圳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建设时的场景
1984年的深南大道
相关史事 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
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
62、穷则思变,差则思勤!
1中9共90十年一以届前金三的中上钱全海会浦,后东,效中国率迈出就了对外是开放生的步命伐。”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
图一
图二
——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背景 时间 意义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 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教材新编--第9课对外开放PPT课件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技术开放区
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A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021
22
D 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
对外开放格局。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
中的( ) A.经济特区
A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2021
23
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5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 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 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
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 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 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 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 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 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 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 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 么? 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
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2)“圈”是指:设立深圳、
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特区。
人教版初中历史课程解读-第9课 对外开放
第 9 课对外开放一、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创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了积极、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世界的,是点线面相结合、从沿海到内地逐次推进的,涉及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二、问题解答课后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结合邓小平这段话,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哪些作用。
【解读】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1980年到1984年底,经济特区生产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走私贩私的严重情况,引起了对经济特区的责难和非议。
在特区建设艰难推进之际,邓小平于1984年1月22日至2月17日,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和广州、上海。
回到北京后,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肯定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材料出自邓小平的这次谈话,指出经济特区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深珠汕,厦海)
2、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体制(特的表现),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代表:深圳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4.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后又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3.纵深推进:1992年开始,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
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4、对外开放的格局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加入:2001年12月,在经过15年艰难谈判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四、延伸知识点
1、经济特区的“特”表现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体制,它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只在经济活动中给予优惠政策。
2、对外开放和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什么不同?
开放通商口岸是在列强的逼迫下强行开放的,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市场;对外开放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主动开放的,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