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知识点总结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劝学》文言知识总结归纳

《劝学》文言知识总结归纳

《劝学》文言知识总结归纳1.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验,检查今义:参加,加入(2)声非加疾也古义:强今义:疾病(3)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不真实(4)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蟹脚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5)金就砺则利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的简称(6)用心一也古义:因为今义:使用2.词类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l)判断句①青,取之于蓝②冰,水为之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名句翻译(将名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将之翻译出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古今异义: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一)状语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者”“也”是语气词,“者”用在结果分句后,表示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示解释的原因。

)2.臂非加长也。

3.声非加疾也。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四)省略句1.輮(之)以(之)为轮。

2.輮(之)使之然也。

五、固定格式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知识点整理

劝学知识点整理

劝学知识点整理《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态度和方法。

以下是对《劝学》知识点的详细整理。

一、文学常识1、荀子(约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2、《荀子》一书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现存 32 篇。

二、重点字词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从;于:比。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中:合乎。

輮:通“煣”,使弯曲。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暴:通“曝”,晒。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

砺:磨刀石。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尝:曾经。

须臾:片刻。

7、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跂:踮起脚跟。

8、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见者远:远处的人能看见。

9、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彰:清楚。

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借助,利用。

利足:善于奔走。

致:到达。

1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绝:横渡。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兼词,于此。

14、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神明:指人的智慧。

备:具备。

1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步: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17、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骐骥:骏马。

驽马:劣马。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舍:停止。

1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刻。

镂:雕刻。

2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爪牙:爪子和牙齿。

用心:因为心思。

一:专一。

2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跪:蟹脚。

《劝学》知识点总结

《劝学》知识点总结

《劝学》知识点总结《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作为思想家的卓越见识。

以下是对《劝学》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与“真”相对。

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金子。

3、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向下。

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形容词作名词其曲中规:曲,弯曲的程度。

登高而招:高,高处。

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

4、一词多义于青,取之于蓝:从。

而青于蓝:比。

善假于物也:向。

而表转折:而青于蓝;而寒于水;而见者远;而闻者彰;而致千里;而绝江河。

表修饰: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之青,取之于蓝:代词,指靛青。

冰,水为之:代词,指冰。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利金就砺则利:锋利。

非利足也:使……快。

二、重点句子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翻译: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劝学知识点梳理

劝学知识点梳理

劝学知识点梳理《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以下是对《劝学》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一、文学常识荀子(约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与“真”相对。

(3)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金子。

3、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②吾师道也:师,学习。

(3)形容词作名词①其曲中规:曲,弯曲的程度。

②登高而招:高,高处。

(4)形容词作动词①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

②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反省,检查。

(5)动词的使动用法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②用心一也:一,使……专一。

4、一词多义(1)于①青,取之于蓝:从。

②而青于蓝:比。

③善假于物也:向。

(2)而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地。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因而。

⑤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和。

(3)之①青,取之于蓝:代词,代指靛青。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

劝学知识点总结

劝学知识点总结

劝学知识点总结《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态度和方法。

以下是对《劝学》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字词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比3、木直中绳中:符合4、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5、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6、金就砺则利就:靠近;砺:磨刀石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省:省察8、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9、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跟10、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11、而闻者彰彰:清楚12、假舆马者假:借助,利用13、非利足也利:使……快14、而致千里致:到达15、非能水也水:游泳16、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17、善假于物也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1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19、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渊:深水20、故不积跬步跬步: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21、无以至千里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22、骐骥一跃骐骥:骏马23、驽马十驾驽马:劣马24、功在不舍舍:停止25、锲而舍之锲:刻26、金石可镂镂:雕刻2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定语后置的标志28、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29、用心一也一:专一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暴”通“曝”,晒)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三、古今异义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参古义:验,检查。

今义:加入。

3、假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古义:因为心思。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古今异义: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禾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一)状语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者” “也”是语气词,“者”用在结果分句后,表示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示解释的原因。

)2•臂非加长也。

3•声非加疾也。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四)省略句1 •輮(之)以(之)为轮。

2 •輮(之)使之然也。

五、固定格式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知识点整理

《劝学》知识点整理

《劝学》知识点整理《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态度和方法。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荀子(约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声非加疾也古义:强,洪亮。

今义:疾病,快。

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与“真”相对。

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金子。

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一也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一词多义于青,取之于蓝:从。

而青于蓝:比。

善假于物也:向。

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并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地。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因而。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和。

利非利足也:敏捷,快。

金就砺则利:锋利。

之锲而舍之:代词,代指雕刻的东西。

筋骨之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青,取之于蓝:代词,它。

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4、词类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三、重点句子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2. 出处。

二、实词。

1. 通假字。

- 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 古今异义。

- 金就砺则利。

-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 今义:黄金。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古义:广泛地学习。

- 今义:学问渊博。

- 蚓无爪牙之利。

- 古义:爪子和牙齿。

-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 用心一也。

- 古义:因为心思。

-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

3. 一词多义。

- 绝。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 以为妙绝(极了)- 强。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健)-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假。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 望。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望也(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声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三、虚词。

1. 而。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但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并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因果,因而)- 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和)2. 于。

- 青,取之于蓝(介词,从)- 而青于蓝(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3. 焉。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了)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向下)2. 名词用作动词。

《劝学》知识点梳理

《劝学》知识点梳理

《劝学》知识点梳理《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方法。

以下是对《劝学》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一、文学常识1、荀子(约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2、《荀子》一书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今存 32 篇。

二、重点字词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从;比。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中:合乎;輮:通“煣”,使弯曲。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有:通“又”;暴:通“曝”,晒。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砺:磨刀石。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参:验、检查;省:省察;知:通“智”,智慧。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尝:曾经;须臾:片刻。

8、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彰:清楚。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借助;利足:善于奔走;致:到达;能水:善于游水;绝:横渡。

1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兴:起;渊:深水;德:品德;得:获得;备:具备。

1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步: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1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骐骥:骏马;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古今异义: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一)状语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者”“也”是语气词,“者”用在结果分句后,表示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示解释的原因。

)2.臂非加长也。

3.声非加疾也。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四)省略句1.輮(之)以(之)为轮。

2.輮(之)使之然也。

五、固定格式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知识点归纳

《劝学》知识点归纳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古今异义: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一)状语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者”“也”是语气词,“者”用在结果分句后,表示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示解释的原因。

)2.臂非加长也。

3.声非加疾也。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四)省略句1.輮(之)以(之)为轮。

2.輮(之)使之然也。

五、固定格式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知识点整理(复习)

劝学知识点整理(复习)
复习


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虽有槁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君子生非异也
二.古今异义词: 1.蚓无爪牙之利 2.金就砺则利
四.常用虚词: 1.之: A.锲而舍之: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筋骨之强:
4.用心一也
C.青,取之于蓝 :
D.蚓无爪牙之利 :
三.词类活用情况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E.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非能水也
F.輮使之然也 :
4.用心一也
2.而: A.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而青于蓝 而闻者彰 而见者远 B.顺风而呼 登高而招 吾尝跂而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C.蟹六跪而二螯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E.而神明自得 F.锲而不舍
3.者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绝江河。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 使之然也。
五、一词多义
1.望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C.先达德隆望尊 D.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2.绝
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以为妙绝 D.佛印绝类弥勒 E.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F.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 3.强 • A.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D.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 E.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 4. 假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C.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D.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劝学文言知识点整理

劝学文言知识点整理

《劝学》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①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④君子生非异也生,通,二、古今异义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今义:;参古义:今义:②声非加疾.也疾古义:今义:;③用心..一也用心:古义:今义:;④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义:今义:;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3.形容词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4.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四、一词多义1.复①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②例:壮士!能复饮乎《》③例: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④例: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2.使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②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③求人可使报秦者()3.故①(旧的,过去的)②(交情)③(所以)④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4.如①坐须臾,沛公起如厕()②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不如因而厚遇之()5.非①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②非有仲尼、墨翟之贤()③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④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⑤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6.绝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佛印绝类弥勒()④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⑤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7.兴①政通人和,百废俱兴()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③大楚兴,陈胜王()④怀王怒,大兴师伐秦()8.善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④素善留侯张良()⑤善万物指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9.得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②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③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④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⑤吾得兄事之()⑥此言得之()⑦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五、特殊句式1.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劝学(节选)
《荀子》
一、成语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学以致用专心致志因地制宜出奇制胜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同“又”。

3、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

5、下饮黄泉。

6、輮以为轮
四、特殊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文言虚词
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蟹六跪而二螯。

吾尝终日而思矣。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反之,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显然是很难成功的。

如果没有那公交车司机心脏病突发时将车停稳的那份责任,恐怕车上的数十名乘客早已命丧黄泉。

如果没有那袁隆平田间忙碌的身影,没有他那夜以继日的在田间的考察,没有他那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估计我国某些地区的温饱仍然是个问题。

正是因为这些平
凡之人的负责精神,才会有后人对他们的敬仰。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方法。

以下是对《劝学》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一、文学常识1、荀子(约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2、《荀子》一书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现存 32 篇。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与“真”相对。

(3)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金子。

(4)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5)用心一也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一词多义(1)于青,取之于蓝:从而青于蓝:比善假于物也:向(2)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并且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不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因而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不译(3)之青,取之于蓝:代词,代指靛青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的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4、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使……弯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4)非利足也:利,使动用法,使……快。

(5)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三、重点句子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态度和方法。

这篇文章言辞优美,富有哲理,蕴含着丰富的文言文知识。

下面我们来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一番整理。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与“真”相对。

(3)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一词多义(1)于青,取之于蓝:从。

而青于蓝:比。

善假于物也:向。

(2)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顺承,就。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3)之青,取之于蓝:代词,指青。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的。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4、词类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2)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向下。

(3)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4)形容词用作名词其曲中规:“曲”,弯曲的程度。

登高而招:“高”,高处。

二、特殊句式1、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用心一也。

(3)用心躁也。

2、状语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重点句子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

《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

《劝学》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通“煣”,使弯曲。

2、虽有槁暴通“又”,再。

3、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才智。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二、古今异义词
1、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黄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参见。

3、用心一也
古义:用,因为;心,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怀着的某种念头。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安置,安身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三、词类活用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动用法,使……弯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词,每天。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

4、积善成德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6、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四、文言句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臂非加长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与此句句型相同的句子还“用心躁也”“非利足也”。

3、輮以为轮
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词“之”。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倒装句,“于蓝”,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此句句式相同的句子还有“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于水寒)”。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倒装句,“之利”“之强”作定语,后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知识点总结
一、虚词
《劝学》(节选)一文中涉及主要文言虚词11个,分别是而、于、之、则、乎、者、所、也、以、其、矣、焉。

1.而
(1)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连词,连接动词和状语。

吾尝终日而.思矣
(4)连词,表承接,可译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5)连词,表并列,连接名词性词组
蟹六跪而.二螯
2.于
(1)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相当于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引进比较或区别的对象,用在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后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不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之
(1)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輮使之.然也。

锲而舍之.
(2)连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相当于而。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结构助词,的。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词缀,用在时间词的后面,不译。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则
连词,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就。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5.乎
介词,相当于于,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者
助词,附在词语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所
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不如须臾之所.学
8.也
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肯定,相当于啊、罢了。

輮使之然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臂非加长也.
声非加疾也.
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用心一也.
用心躁也.
9.以
(1)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相当于用……。

輮以.为轮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复合词【可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

学不可以
..已。

10.其
代词,第三人称代词。

其.曲中规
11.焉
(1)语气助词,用在陈述句尾,表肯定语气,相当于了。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兼词,于此,从这里、从那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2.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