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练习题
哲学部分练习题(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关专家分析了互联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三个主要方面: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
某地一名曾经是“学习标兵”的初三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留下两份遗书后服毒身亡。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家长建议对学生不应该开放互联网。
这种看法……()A.没有坚持用矛盾的分析方法看问题B.没有分清事物的主流和非主流C.没有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D.没有分清事物的重点和非重点答案: A解析:本题以互联网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一分为二方面的知识。
一些家长建议对学生不应该开放互联网的错误在于A、B、C三项,其中B、C两项不如A项全面,故A 项是最佳答案。
D项讲的是主次矛盾,与试题的内容不相吻合。
2.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
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
”这体现了()①事物既对立又统一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③主次矛盾的相互关系④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本题以胡锦涛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论述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哲学观点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密切联系的,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体现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故题肢①②④正确。
经济建设是中心、是关键,是抓主要矛盾的体现,但也不能忽视国防建设这一次要矛盾,故题肢③也正确。
1、在实践的多种形式中,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是( A )A.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教育艺术活动3、对于自己拥有珍贵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时候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认识它。
这说明:( D )①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仅靠个人是不可把握的②只有摆脱自身感性经验的限制,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③只有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才能客观全面地看问题④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
哲学练习题一
哲学练习题一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2009年7月22日,全球约有3亿人观测三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对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3、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①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②存在就是被感知③上帝创造世界④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变⑤物是观念的集合⑥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A.①②④⑦B.②④⑤⑥C.①②⑤⑦D.②③⑥⑧4、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
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
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
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
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意见完全不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④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甲乙同学对物质概念进行争论。
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
”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同学的说法正确的评价是()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首要问题是:A. 人生的意义B. 宇宙的起源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普罗泰戈拉3.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的意义是由:A. 上帝赋予的B. 社会决定的C. 个人创造的D. 命运注定的4.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辩证法C. 唯心主义D. 历史唯物主义5.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的仁义B. 道家的自然C. 法家的法治D. 墨家的兼爱答案:1.C 2.D 3.C 4.C 5.B二、简答题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2. 阐述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什么?答案:1.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完美、变化无常的,而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
理念是事物的原型,现实世界的事物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
人们通过理性认识理念,才能达到真理。
2.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干预,让万物自然发展。
在政治上,意味着统治者应该减少干预,让人民自由发展,以达到社会和谐。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被剥夺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权,他们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以及自身的本质异化了。
这种异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层面,导致人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论述题请结合实际,论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答案:哲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论,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和人生。
例如,通过学习存在主义,我们可以认识到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其次,哲学可以引导我们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儒家强调的仁爱与和谐,可以指导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如何相处。
再次,哲学还能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如道家的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可以教会我们在面对不可抗力时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
哲学练习题
哲学基础练习题(部分)第1、2章1.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 (B)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的基础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2.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B)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3.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B)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D)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D、是否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5.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C)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实践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6.休谟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
这一观点是 (C)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经验论的观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关键是 (D)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提出了首要的基本的实践的观点8.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C)A、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B、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又一个方面C、是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仅仅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出现之后才有的现象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 (B)A、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B、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C、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D、绝对真理的真正体现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是因为它 (D)A、并不以科学为基础B、可以囊括一切科学C、给科学研究提供具体方法D、只提供指导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候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哲学名言警句练习题
名言哲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A.民间的“实惠”思想B.《老子》的思想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D.《本草纲目》的思想2、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他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B.科学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3、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4、《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5、“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
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人世几回伤往事,由形依旧枕寒流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
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XXX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7、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8、“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①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②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10、下列名言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1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XXX12、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
哲学练习题
5、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 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 一道理的有 B ①杞人忧天 ②用烛光装满小屋 ③揠苗助长 ④司马光砸缸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 句话可以这样理解D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 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 ③有了哲学的指导,人们就解决了一切难题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C
41、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元气一元论”、“理生万物” 与“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等哲学观点,它们按照顺序对 应的排列是(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客观唯心主义 ④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达尔文的进化论早已被世人所认同。但是,美国一家 民意调查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2%的人持有类似于 “神创论”的观点,认为人类和其他生物从生命一开始就 以现在的面貌存在于世了。64%的人认为“神创论”应该 和“进化论”一起纳入学校教学大纲,同时教授给广大学 生。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还有人相信“神创论”,这是 因为( ) ①这些人的思维方法具有片面性 ②客观世界仍然存在大 量未知的领域和不解之谜 ③世界是不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④唯心主义具有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的有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它反 映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③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家生活息息相关 ④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 性的问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
27、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 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28、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哲学习题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183--190页)单选题1、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B )A. 辨证唯物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科学社会主义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A.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与时惧进4、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C 实践5、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合理内核6、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B 唯心主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历史条件条件是()D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求是()A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9、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C 劳动价值论10、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上()C 无产阶级11、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欧洲人患上了“资本主义恐慌证”。
很多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起马克思的资本论。
“马克思又成了时尚”这一现象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以实践为基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D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B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多选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是()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哲学D 科学社会主义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
属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有B 圣西门和傅立叶C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D 亚当 . 斯密和大卫 . 李嘉图3、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是因为他们独创了()B 剩余价值学说C 历史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190--231页)单选(第190--215页)1、被称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是()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C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3、对事物用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哲学习题精华版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绝对和相对的观点B 有限和无限的观点C 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 D【解析】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所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总特征,绝对与相对、有限与无限、共性与个性是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总特征。
2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A 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B 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 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D 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2 B【解析】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在本题中,只有命题B是辩证法论思想的。
命题A是虚无主义的,命题C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命题D是不成熟的命题,所以不选。
3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实质()A 否定一切B 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C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D 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的因素3 B【解析】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实质是割裂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本题中否定一切只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个特点,即在强调否定时就会否定一切,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本质是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所以本题选B。
4 “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句话的实质是()A 唯心主义B 形而上学C 辩证唯物主义D 相对主义4 B【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的典型的名言,体现的形而上学思想的实质,即把对立的东西绝对的对立起来,在对立中看不到统一,在统一中看不到对立。
所以本题选B。
5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 事物的普遍联系B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 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D 事物的发展经量变过渡到质变5 C【解析】是否承认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以及量变和质变,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但是二者分歧的核心是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所以本题选C。
6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的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哲学的基本问题练习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 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 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 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2.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3.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 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 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4.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 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 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 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高中哲学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哲学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特征是:A. 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践性B.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经验论C.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经验论D. 唯心主义、辩证法、实践性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B. 物质C. 理念D. 意志二、简答题1. 简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2. 阐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由。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2. 分析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答案与讲解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A. 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践性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它采用辩证法来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并且强调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2. 正确答案:B. 物质讲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二、简答题1.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 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事物是孤立的,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由:-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产生实际效果。
-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验证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三、论述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目的,也是认识的动力和源泉。
- 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地认识世界,同时也在实践中改造世界。
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也能反作用于物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 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可能导致实践活动的失败。
综合基础知识哲学部分习题
1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正确答案:C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正确答案:D4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正确答案:A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正确答案:A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D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正确答案:D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正确答案:B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正确答案:B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正确答案:B马克思主义哲学11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12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哲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哲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C.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D.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答案:A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的B. 物质的C. 观念的D. 形式的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基础B. 认识的来源C. 认识的目的D. 认识的动力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A.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C.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D. 物质决定意识答案:A, D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因果律答案:A, B, C三、简答题1.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2.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四、论述题1. 论述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进而通过思考和总结,形成理性认识。
同时,实践也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促使他们去探索新的认识。
五、案例分析题1. 分析以下案例,说明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其中的作用。
案例: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公司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公司必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答:在这个案例中,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公司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来解决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又推动公司进行产品创新。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B.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普罗泰戈拉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关系D. 社会生产力答案:A4. 康德认为,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A. 快乐原则B. 义务原则C. 自由原则D. 爱的原则答案:B5. 以下不属于人生价值范畴的是:A. 物质价值B. 精神价值C. 社会价值D. 个人价值答案:A二、填空题6. 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包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________。
答案:我要到哪里去7. 庄子提出的“逍遥游”体现了________哲学思想。
答案:道家8.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答案:对立统一9.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这是________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10. 尼采认为“上帝已死”,这反映了他的________哲学思想。
答案:存在主义三、简答题11. 简述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案:存在主义认为个体的存在先于其本质,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生没有预设的意义,意义是通过个体的行为和选择创造出来的。
12. 解释“知行合一”的哲学含义。
答案:“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观点,主张知识与行动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和验证。
四、论述题13. 论述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答案: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1)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贡献个人力量;(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4)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如艺术、文化、宗教等。
14.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提供了分析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2)强调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3)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和文化的进步;(4)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哲学练习题(附答案)
哲学练习题(附答案)3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C)。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7、下列活动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范畴的是(C)。
A、到教堂祈祷B、读书C、做科学实验D、思考问题3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创造D、主体对客体的实践改造3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是(B)。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现象,理性认识反映本质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5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__A__;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况和方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52、事物的肯定方面是__B__;A、事物的积极方面B、决定事物当前的性质,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5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里强调的是__A___;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C、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D、质变成新的量变开拓道路55、认识的客体是指__A___;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外部自然界D、客观存在的事物60、“扬弃”是指C;A、抛弃B、否定一切C、既克服又保留D、既前进又倒退61、“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A;C、人的熟悉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界的能力62、矛盾是指__D____;A、斗争B、运动C、发展D、既对立又统一63、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__A__;A、对立面的同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B、同一性是游移不定的C、质变中没有同一性D、矛盾转化过程中没有同一性65、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__B__;A、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B、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完整地表现出来的1C、事物颠末量变和质变两种状况后表现出来的D、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66、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__C___;A、交流关系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产品分配关系及其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哲学是(ABD)。
哲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哲学综合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知识与信仰的关系问题C.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D.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2. 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是指(B)。
A. 知识是一切B. 知道自己无知C. 无知是罪恶D. 知识即美德3.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的价值在于(C)。
A. 行为的结果B. 行为的动机C. 行为的准则D. 行为的普遍性二、填空题1.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寓言”,用以说明__理性__对于认识真理的重要性。
2.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__怀疑论__的起点,也是他哲学体系的基石。
3.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__对立统一__的过程实现的。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主张人应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被名利所累,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2. 什么是康德的“先验”概念?康德的“先验”概念指的是人类认识世界之前就具有的、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形式或结构。
这些先验知识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如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四、论述题1. 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他解释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四种原因: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形式因指的是事物的形态或定义;质料因是构成事物的物质;动力因是导致事物变化的原因;目的因是事物存在或变化的目的或终极原因。
2. 分析尼采的“超人”哲学。
尼采的“超人”哲学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和超越。
他认为“超人”是一种新的人类理想,能够自我超越,不受传统道德的束缚,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
尼采鼓励人们成为“超人”,以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希望这份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哲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愿你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智慧与启迪。
哲学练习题
哲学练习题一.选择题(2*30=60)1.物联网通过细心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
这进一步佐证了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 “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
这体现了A.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D.系统优化的方法3.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4.画家通过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出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C.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只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现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6.原产于美洲的巴西龟引入中国后,被不少人当成宠物饲养,然而,研究发现,繁殖力和捕食能力都很强的巴西龟一旦进入野生环境,就会掠夺本土龟类的生存资源,使本土龟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呼吁人们警惕巴西龟的侵害,这一警告的依据是①尊重自然固有的客观联系,不能人为地干预生物的生存条件②认识生物间的制约关系,不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③认识环境的具体联系,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④保护本土生物的生存环境,应防备和消灭最危险的入侵物种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7.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
哲学练习题
一、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是(C)A、认识自然、改造自然B、认识社会、改造社会C、认识世界、改造世界D、改造自然、改造社会2.世界观是人们(D)A、对世界各国相互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对世界起源和本质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3.下列对哲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B)A、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C、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所谓方法论,就是(A )A、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方法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和方法D、人们改造世界的原则和方法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这就是说(B)A、马克思主义哲学放之四海而皆准,能解决一切问题B、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犯任何错误D、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智慧6.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的唯—特性是(B )A、可知性B、客观实在性C、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同时又要坚持以德治国,把二者结合起来。
从哲学上看(A)A、是重视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B、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C、表明先抓物质文明再抓精神文明D、是要先抓精神文明后抓物质文明8.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指(D )A、自然界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B、自然界不是人的意志的产物C、自然界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 )A、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B、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C、是否承认意识的作用D、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10.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前提是(D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承认社会的客观性C、承认世界的本质D、承认物质与意识的关系11.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比如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汉人,上帝的外貌像西方人。
哲学类试题及答案大全高中
哲学类试题及答案大全高中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C.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D.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多样性C. 运动性D. 规律性答案:A3.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不是矛盾的基本属性?A. 同一性B. 斗争性C. 普遍性D. 特殊性答案:D二、填空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________的唯一标准。
答案:真理2.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________和唯心主义。
答案:唯物主义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________的,也是可知的。
答案:物质三、简答题1. 简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答案: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强调事物的联系、发展和全面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强调事物的孤立、静止和片面性,忽视或否认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实践性强调哲学必须服务于实践,革命性强调哲学必须推动社会变革,科学性强调哲学必须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世界。
四、论述题1. 论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答案: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及答案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哲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练习题:3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C)。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7、下列活动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范畴的是(C)。
A、到教堂祈祷B、读书C、做科学实验D、思考问题3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创造D、主体对客体的实践改造3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是(B)。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现象,理性认识反映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5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__A__;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52、事物的肯定方面是__B__;A、事物的积极方面B、决定事物当前的性质,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5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里强调的是__A___;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C、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55、认识的客体是指__A___;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外部自然界D、客观存在的事物60、“扬弃”是指 C ;A、抛弃B、否定一切C、既克服又保留D、既前进又倒退61、“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 A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界的能力62、矛盾是指__D____;A 、斗争 B、运动 C、发展 D、既对立又统一63、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__A__;A、对立面的同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B、同一性是游移不定的C、质变中没有同一性D、矛盾转化过程中没有同一性65、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__B__;A、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B、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完整地表现出来的C、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的D、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66、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__C___;A、交换关系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产品分配关系及其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哲学是(ABD)。
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D、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E、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ABCD)。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5、下列各项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BC )。
A、哲学、宗教B、物理学、数学C、逻辑学、思维科学D、小说、诗歌E、政治、法律思想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BCE)。
A.它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B.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彼此独立,互不相关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7、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内涵是_BDE_;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C、人的本质是自由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8、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哲学上体现了_ABE_;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D、肯定和否定的统一E、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9、“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
”这说明_ABCD_;A、精神、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B、对客观世界的批判和改造必须依靠物质力量来实现C、理论和精神可以通过群众转化为物质力量D、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改变和创造客观世界E、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无关10、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是_BCE_;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唯心辩证法D、自然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__ABD__;A、细胞学说B、达尔文进化论C、爱因斯坦相对论D、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E、康德星云假说1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_BDE_;A、科学之科学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具体科学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E、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3、列宁的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ABCDE )。
A、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B、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C、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D、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二元论E、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14、“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这是说(BCE )。
A、真正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B、哲学要随时代的前进而发展C、哲学用它特有的方式反映和把握时代D、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之科学”E、真正的哲学是反映时代特征和要求的哲学15、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是( ABCDE )。
A、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B、剥削阶级的拥护和支持C、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D、主观与客观相背离E、认识与实践相脱节三、判断对错题:对下列哲学命题或观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康德的认识论和培根的经验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2、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4、实践的客体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5、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外部矛盾则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一切反映论的共同特点是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来说明认识论问题。
(√)7、实践具有改造客体和优化主体的功能。
(×)8、社会进步的深刻根源在于它是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的。
(×)1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因此,人脑本身能自动产生意识。
(√)12、错误的思想、理论乃至荒唐的宗教迷信观念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四、辨析说明题: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要求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正确。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
旧哲学的立脚点和方法的局限性,它们的理论不可能是彻底的、革命的。
马哲实现了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所以新哲学不是教条。
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
而是行动的指南。
3、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就是“扬弃”。
正确,辨证的否定饱含三层思想: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即“扬弃”。
“扬弃”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大区别只在于创立唯物史观。
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大区别是创立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史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特别是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唯物史观的创立,结束了旧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矛盾,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体系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6、实践使人类社会得以形成、存在与发展。
正确。
人的本质属性即社会性是再实践中形成的。
社会这一有机整体的维持,一刻也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使人的本性越来越完善,使社会结构越来越合理,所以人类社会将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发展。
7、矛盾问题的精髓就在于如何处理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错误。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共性与个性,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共性离不开个性,并通过个性而存在。
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只有个性而没有共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
9、“真正的哲学”指的就是唯物主义哲学。
错误。
现实是哲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现实喂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思考材料。
哲学思考的问题也往往来自现实。
时代赋予哲学鲜活的特色,哲学的时代性决定了任何真正的哲学必须面对时代,始终保持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以便抓住时代的脉搏。
真正的哲学是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
“真正的哲学”不是指任何一种具体的哲学,而是指对历史和时代具有积极意义,喂人类精神文明做出一定贡献的哲学,更是指一定时代最先进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0、“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小提琴。
”对。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同时又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社会意识形态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情形之一。
历史上,某一地区或国家的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同该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是总是一一对应的。
有时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意识形态却相对落后;有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意识形态却相对先进。
如十八世纪末法国的哲学和政治思想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英国;十八、十九世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分裂的德国却产生了黑格尔足额学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
11、“举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
”对。
此命题阐述的是辩证法关于“度”的哲学观点。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度”是反映特定质和特定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及其数量界线。
认识事物的度对于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为了保持现存事物的质,就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反之,超越突破了事物度的界线,就会改变事物的质。
黑格尔的这句话无疑正确认识到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法则。
12、“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对。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由于不懂得实践得意义,对客观世界不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不能把现实世界理解为历史地形成得世界并进而把它理解为可以改变的世界,因此在他们那里,不仅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也是相分离的。
马克思主义以前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即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而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
他们用人的精神、意识来解释历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结束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相矛盾的状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为体系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