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
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是教育评价工作的基础,它们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展开阐述。
一、综合性原则高中初中综合评价应当全面、客观、公正、科学。
全面性要求评价内容要覆盖学生的多个方面,包括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发展潜能、创新能力等。
客观性要求评价过程要客观真实,评价结果不能受到主观偏见的干扰。
公正性要求评价要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科学性要求评价方法和指标要合理,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个性化原则高中初中综合评价应当注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特长和个人发展需求。
评价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
三、多元化原则高中初中综合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不仅考虑传统的考试成绩,还要兼顾学生的实际表现、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潜力。
四、动态性原则高中初中综合评价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评价不应仅仅看重学生现有的水平,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和进步空间,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五、提高导向原则高中初中综合评价应该以学生成长和提高为导向,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指导。
通过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实现全面发展。
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指导思想是指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的指导性思想和原则。
以下是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几条指导思想:一、发展为本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通过评价的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二、因材施教高中初中综合评价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化需求进行评价,注重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
三、培养创新高中初中综合评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创新表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监理工作指导思想及监理的基本原则
监理工作指导思想及监理的基本原则一、监理工作指导思想1、坚持以合同为依据,以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为准绳。
2、秉持“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原则,谨慎而勤奋地履行监理服务。
3、坚持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不为任何外来干扰而影响正常监理业务。
不在施工、材料、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兼职,不为所监理的项目指定承建商、建筑构配件、设备、材料和施工方法。
不收受被监理单位任何礼金。
不泄露所监理工程各方认为需要保密的事项。
4、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和造价目标的实现。
5、坚持以主动控制、事前控制为主,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工程各方工作。
6、在造价控制上认真严格,针对xx工程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协助建设单位降低投资。
7、在合同管理上尊重建设单位,树立为建设单位服务的观念。
代表建设单位的利益。
从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出发,对项目施工不同阶段的全过程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进行项目建设过程的有效管理,采取经济、技术、组织、合同手段,认真、勤奋地工作。
从项目组织和管理的角度采取措施,对项目进行主动管理和动态控制。
协助业主实现施工合同预定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
二、监理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理,还是只对工程项目建设某一阶段(如施工阶段)监理,或是仅对某一目标(如质量控制)监理,都应遵守工程项目监理的基本原则。
1、权责一致的原则监理工程师承担的职责应与项目法人所授的权限相一致。
对监理工程师授权不但在委托监理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同样要在项目法人与承建单位签订合同中予以规定,这样才能保证监理工程师正常地履行职责。
2、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原则工程项目监理组织必须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其实质是总监理工程师全权代表社会监理单位全面履行委托监理合同,承担合同中所规定的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对外向项目法人负责,对内向社会监理单位负责。
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要有健全的项目监理组织,完善的监理运行制度,形成以总监理工程师为首的高效能的决策指挥系统。
第二节-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全国人大于 1988年、l993年进行了两次大的修改。
(一)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近代历史基本经验的总结,是被实践证实了的真理,它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因而,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就一定能够保证现行《宪法》在我国法律系统中的最高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从而使我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是我国《宪法》的主要原则之一,它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民主原则的一项根本内容。
《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这是最大的民主权利。
其次,民主原则还表现在我国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方面。
再次,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这都是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
2.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原则是我国《宪法》的另一个主要原则,它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确认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再次,《宪法》规定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都是社会主义原则的重要体现。
3.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民族平等。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二是男女平等,《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一章 第四节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3、人民主权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1)明确规定人民主权原则;(2)明确 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3)明确 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2、基本人权原则
(1)“人权”的含义及人权理论的历史演进: (2)人权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有三种形式: (1)既明确规定基本人权原则,又以公民基本权 利的形式规定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 (2)并不规 定基本人权原则,只规定公民基本权利;(3)原则 上规定基本人权,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却规定 较少。 (3)评价: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4、民主集中制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99-100) (2)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内容:(100) (3)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意义: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5、权力监督与制约原则
(1)我国权力监督与制约原则跟西方“三 权分立”原则的区别:(100-101) (2)我国权力监督与制约原则的具体内容: (101-102)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6、法治原则
(1)我国宪法对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确认 :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 (3)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具体要求:
①法治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②法治 必须与民主相结合;③法治必须树立宪法和 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必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 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在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原则的实现途径 和保障措施:
实现途径: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保障措施:
在人民与代表机关的关系上……. 在各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1)人权的一般含义: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 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和必然要 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与西方人权 观的重大区别(98-99)
1、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问答1、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坚持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结合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精简冗员,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速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适合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各自岗位规律的具体管理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⑴改革用人制度。
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合同制及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制、管理人员职员制、工人岗位(等级)聘用制,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市事业单位特点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制度。
⑵完善聘后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惩制度,施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职员培训,坚持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后管理。
⑶改革工资分配制度。
通过搞活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扩大事业单位的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⑷建立分流安置制度。
通过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和减人增效、下岗分流等措施,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下岗分流人员,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和机会。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1.以人为本。
人才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公平公正。
人事制度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使每个人才都能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待遇。
3.高效高效。
人事制度要注重完善人事管理流程,提高决策和执行的效率,使事业单位人才资源能够更加高效地配置和利用。
4.合理充分。
人事制度要注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做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才华,使人才能够在事业单位中得到适当的发展和提升机会。
基本原则:1.公开透明。
人事制度要建立公开透明的选拔考核和任职程序,减少人为干预和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确保选拔任用程序的公平公正。
2.精准科学。
人事制度要注重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精确确定各项人才评价指标和标准。
3.激励导向。
人事制度要注重激励机制的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晋升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4.公平竞争。
人事制度要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在选拔任用上做到公平公正,打破区域和部门壁垒,提高公众对事业单位人才选拔程序的信任度。
5.容错纠错。
人事制度要鼓励创新和实践,容忍试错和失误,及时纠正错误,为人才提供可以承担风险和错误的空间和机会。
以上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制度设计和操作过程中体现公平公正原则、高效高效原则、合理充分原则。
基本原则是公开透明、精准科学、激励导向、公平竞争、容错纠错。
通过对人事制度的,能够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组织效能、提升人才管理质量和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和保障。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doc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迈出坚实步伐,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60%,关键工序数(自)控化率超过50%;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各级政府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大幅提高,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43.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实现大规模商用,长期演进技术TD-LTE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与此同时,我国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是网络、技术、产业与应用的统筹协调有待加强,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水平不高,一些领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数字鸿沟扩大,信息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严峻,信息化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等。
当前,围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全球再次掀起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主要国家纷纷加快推进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综合信息网络向宽带、融合、泛在方向演进,信息技术、产品、内容、网络和平台等加速融合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催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扩散,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推动信息化深入发展,对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需求,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本规划,作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把扩大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把提高信息服务能力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支撑。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区别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区别
1、指导思想是一切思想内容、思想方法和思想方向的源头活水,工作要求、工作原则、工作方针、工作目标、工作方法等内容都要从指导思想出发……
2、工作要求是从指导思想出发对具体实践活动提出的框架性规范,工作原则、工作方法、工作目标等内容都要进一步从工作要求出发,具体细化……
3、基本原则是在进行具体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不得违背。
4、工作方针是具体实践活动的根本着力点、压强点、突破点……
5、工作目标就是具体实践活动要实现的结果。
6、工作方法就是基于以上五个层层推进的方面而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所应当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做事方法。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基本原则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基本原则,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德育工作创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坚持德育为先。
把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各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3. 坚持实践育人。
重视实践活动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增强道德体验,培养良好道德行为。
4. 坚持家校共育。
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发挥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 坚持预防为主。
强化德育工作预见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预防道德失范行为,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7. 坚持改革创新。
深化德育工作体制改革,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8. 坚持依法治教。
加强德育工作法治建设,依法保障学生权益,规范学生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育人环境。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中小学德育工作应注重德育内容的系统性、针对性、时代性,创新实施途径和方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德育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公民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学段目标(1)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具备初步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加快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从2000年的35.0上升到56.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和82.5。
孤儿、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
宪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宪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一直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重要政治任务,宪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具有指导和规范国家治理的作用。
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原则,是根本的、前进性的理论原则。
宪法的指导思想包括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要内容。
首先,宪法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道路。
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根本前进方向,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这也是中国宪法的指导思想之一其次,宪法的指导思想是人民民主专政。
宪法强调了人民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明确规定了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民主制度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例如选举和被选举权,公民参与立法、行政和司法活动的权利。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也是宪法的重要指导思想。
最后,宪法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按照中国的具体国情实践出来的一种社会主义形式,也是中国宪法的指导思想之一、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宪法也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原则和要求。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确立的基本规范,是宪法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等重要内容。
首先,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强调了人民的利益是最高利益。
宪法还规定了保障人民民主的制度和措施,例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权保护机制等。
宪法确立了保护人民权益的法律框架,保证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其次,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建设好企业文化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企业文化的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符合企业个性化需要的文化体系,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力量源泉。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企业文化模式必须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首创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
(二)、讲求实效的原则。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要切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三)、系统运作的原则。
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家(群体)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理念的升华,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缔造者、推行者,不仅个人的理念要领先于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把领先的理念转化为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体制、企业的规则。
(四)、突出特色的原则。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突出企业的鲜明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特色、优势和差别性,培育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能够促进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健康发展,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五)、追求卓越的原则。
塑造企业文化,必须坚持卓越的原则,使企业和员工始终感到总有一股追求卓越的激情在激励着他们,激动人心的目标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即使是在其他企业都感到满足的时候,企业仍能保持创新上的不满足,崇尚革新,与时俱进,不懈地追求完美和第一,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六)、系统运作的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它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凭空想像一蹴而就,要树立“打持久战”的理念。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産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徵信机构与社会徵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徵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结合我国实际,明确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促进信用信息共享,整合信用服务资源,加快建
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要坚持从市场需求出发,积极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改善外部环境,促
进竞争和创新;要抓紧健全法律法规,理顺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责任,依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和市场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信用服务行业发展,满足市场需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监理工作指导思想及监理的基本原则
监理工作指导思想及监理的基本原则一、监理工作指导思想1、坚持以合同为依据,以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为准绳。
2、秉持“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原则,谨慎而勤奋地履行监理服务。
3、坚持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不为任何外来干扰而影响正常监理业务。
不在施工、材料、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兼职,不为所监理的项目指定承建商、建筑构配件、设备、材料和施工方法。
不收受被监理单位任何礼金。
不泄露所监理工程各方认为需要保密的事项。
4、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和造价目标的实现。
5、坚持以主动控制、事前控制为主,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工程各方工作。
6、在造价控制上认真严格,针对xx工程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协助建设单位降低投资。
7、在合同管理上尊重建设单位,树立为建设单位服务的观念。
代表建设单位的利益。
从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出发,对项目施工不同阶段的全过程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进行项目建设过程的有效管理,采取经济、技术、组织、合同手段,认真、勤奋地工作。
从项目组织和管理的角度采取措施,对项目进行主动管理和动态控制。
协助业主实现施工合同预定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
二、监理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理,还是只对工程项目建设某一阶段(如施工阶段)监理,或是仅对某一目标(如质量控制)监理,都应遵守工程项目监理的基本原则。
1、权责一致的原则监理工程师承担的职责应与项目法人所授的权限相一致。
对监理工程师授权不但在委托监理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同样要在项目法人与承建单位签订合同中予以规定,这样才能保证监理工程师正常地履行职责。
2、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原则工程项目监理组织必须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其实质是总监理工程师全权代表社会监理单位全面履行委托监理合同,承担合同中所规定的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对外向项目法人负责,对内向社会监理单位负责。
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要有健全的项目监理组织,完善的监理运行制度,形成以总监理工程师为首的高效能的决策指挥系统。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培肥地力,稳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耕地产出率;着力规范建设标准,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部门间协调推进机制;着力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主体,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不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基础,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
在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上以粮食主产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以及其他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县为重点,同时兼顾棉花、油料、糖料等重要农产品优势产区,项目建设原则上应安排在已划定的基本农田范围内。
(二)多措并举,综合配套。
因地制宜、抓住关键,把田间灌排工程建设和耕地质量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实现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农艺农机技术先进适用,使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相适应。
(三)集中连片,整体推进。
根据农田分布和自然条件状况,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选择重点建设地区,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农田连片规模,统一规划设计,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建设方式,确保建一片成一片。
(四)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在建设和利用高标准农田过程中,要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挥农田在生产、生态、景观方面的综合功能,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
(五)政府主导,主体多元。
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在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的投入责任。
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是什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进行论述,旨在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原则和任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坚持为人民谋利益、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要求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综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协调发展要求各个领域之间、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避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出现。
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在保护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科学发展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科学发展理论,要求在发展中解决好人与自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提升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1.实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协调增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协调增长。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与国家发展水平相适应。
2.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和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坚持尊重劳动、关心职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同时,还要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教育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三条学习定律:①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
②准备律:指在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
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
③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
练习律由作用律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认知目的说)3、布鲁纳结构—发现教学理论4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1、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积极的建构对自己富有意义的解释2、学习这一特殊的建构活动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行为3、学习的结果是围绕着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知识。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西方心理学的“三股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人类存在两股力量:防卫和进取的力量;将人各种需求分为缺失需求和成长需要。
学习动机包含学习自觉性和认识兴趣。
动机由内驱动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动机的主要功能:激发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1、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生能产生动机,而动机能启动学习;2、动机是有增强学习的作用。
3、有些学习既不靠动机也不靠内驱力的满足来加强,但是要有效的进行长期的有意义的学习,动机是必要的;4、动机过强或过弱对学习不利,动机的强弱影响动机解决的效率;5、学习动机推动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6、动机的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动机的中等程度激发,对学习有最佳效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人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在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思想的同时,党中央还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我们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要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考核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
1.口齿清楚、语音准确;语言规范、流畅自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表情大方,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2.口吃、口齿含糊不清,表述不清,思维混乱者不予录取。
艺体素养
45
1.音乐素养(15分)。声乐(儿歌一首)、器乐(除钢琴外自备)和舞蹈(片段),任选其一。
2.美术基础(笔试)(15分)。简笔画形象2个(自选、指定各一),默写。
在沟通、分析判断、人际交往等方面不存在心理障碍或某些缺陷。
3.体育素质(15分)。广播体操(片段)、跳绳,任选其一。
1.具有一定的演奏、表演技能、技巧,能熟练、完整的表现作品内容及风格,表现力较强。
2.绘画要求简练、快速,特身体素质较好,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协调性,可塑性较强。
心理素质
15
考核沟通能力、分析能力、人际合作能力等
吉林省“卓越小学全科教师计划”考核内容与标准
项目
分值
内容与要求
考核标准
形体仪表
10
考核五官、形体、皮肤、动作协调性等
1.五官端正,体形匀称,体态、仪表大方,走步姿势正确,女生身高在1.50米(含)以上,男生身高在1.55米(含)以上。
2.面部有较大面积斑痣、斜视、兔唇、歪头、歪嘴、四肢有残疾等,不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