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合集下载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②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③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④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⑤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⑥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⑦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我的空中楼阁文题解读及课文剖析

我的空中楼阁文题解读及课文剖析

文题解读文章题目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作者作品李乐薇(1930~),江苏省南京市人,现代作家。

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

她善于借助外在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情绪”,透露出常有的现代派艺术信息。

背景纵览在《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散文中,作者引入现代派诗歌艺术,综合运用多向叠景,以及幻觉错觉、虚实契应、声色交感、移位变形等多种技法。

致力于潜意识和自我情绪的表现,从而使作品给人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和遗世独立的超越感。

字词梳理1.字音山脊.(jǐ)谦逊.(xùn)掠.过(lǜe)婀娜.(nuó)翩.然(piān)休憩.(qì)宁谧.(mì)花蕊.(ruǐ)囿.于(yòu)2.辨音3.辨义幅——副幅:量词(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

副:①作量词,用于成组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②也用于面部表情、态度等,如“一副笑容”。

绚烂——灿烂绚烂:色彩华丽。

如“绚烂的朝霞”“绚烂多彩”等。

灿烂:多用来形容颜色光彩、鲜明、耀眼的物品;也指文化遗产、思想等的美好优秀,同义范围大。

4.词义囿于:局限。

柔静:柔和恬静。

宁谧:安宁,平静。

翩然: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缥缈:也写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所以称黛为眉。

黛,青黑色的颜料。

空中楼阁:空中花园,现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

游目骋怀:放眼观看,使人开怀。

游目,放眼往远处看;骋怀:开怀。

课文剖析山如眉黛......。

(“山如眉黛”“眉梢的痣一点”独出心裁,熨帖自然,....,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使“山”“屋”的形象呈现出新颖动人之态。

《我的空中楼阁》

《我的空中楼阁》
5、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 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 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6、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 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 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
生动的比拟
1、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 2、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 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3、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 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玲珑lí nglóng指物体精巧细致:结构玲珑; 小巧玲珑。 翩然piānrán 形容动作轻松优雅的样子。 阡陌qiān mò农田地里的小道和灌溉渠道, 纵者(南北方向)称“阡”,横者(东西方向) 称“陌”。 绚烂xuànlàn浓烈繁华,绚丽多彩。 飘渺piāo miǎo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对称的句式
1、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2、树的动,显示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 显示出小屋的小巧。
3、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论 “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 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又盼有 绿野阡陌。 4、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 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写作 特色

第一部分(1~8)立足于小屋之外,描写小屋与景物之间 的关系。 第一层(1~3)写小屋与山的关系。 第二层(4~8)写小屋与树的关系。

第二部分(9~18)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立足 于小屋自身所见。 第一层(9~10)写小屋的花园与山上的云霞。 第二层(11~12)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第三层(13~14)写小屋与外界的交通。 第四层(15~18)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 情景。
1.状物与言志,融洽无间, 和抒情也浑为一体。 2.描写景物时,角度变化 多端。 3.笔调清新、语言优美。 4.想象丰富,比喻奇特。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憩息 宁谧
qiān mò
ruǐ
chěnɡ

“空中楼阁”
成语“空中楼阁”意为比喻幻想或脱离实 际的理论、计划。 在本文中,作者反其寓意而行,采用其本 意:建筑或飘浮在空中的楼阁。 1、建筑在山上的小屋,如同缥缈在空中的 楼宇。 2、山上的环境独立安静,与外界隔离。
《我的空中楼阁》结构图
增加风景 立足于小屋 动—静 之外看小屋 近看:树美 高大—小巧 托 (定景换点) 树点缀了小屋 笼罩—含蓄 物 远观:若隐若现 轻灵自由 小屋点缀山——点破寂寞
言 志
领土有限——领空无限 独立安静 立足于小屋 有形围墙——无形围墙 看外界景色 空气——呼吸的是香 (定点换景) 光线——时间性、浪漫性 卒章 幸福的阶梯 空中走廊 空中楼阁 显志 白天清晰 夜晚朦胧
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
思考与讨论
空中楼阁是作者的想象描绘,还 是确有其物的山上的小屋? 它寄寓 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作者简介
李乐薇(1930—),台湾现代作家,江 苏人,早年肆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 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其作品以散文见 长,文笔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 和温婉,富于感情。
重点词语
读准下列字音。
眉黛
一幢 芍药
dài
玲珑
lónɡ
掠过
阡陌 花蕊
lüâ
ē nuó
婀娜
骋怀
zhuànɡ
o
参考
作者在文章里既没有描写小屋的具体构造,也 没有详细描绘屋内的摆设。她更多地叙述了小屋与 周围环境的关系——飘渺,轻灵,如同飘在空中。 文章的第一部分较为写实,但也以写环境为主。第 二部分之虚,也是相当明显。可以说,“空中楼阁” 的小屋并非真实存在,乃是作者的一种梦想。

《我的空中楼阁》诗意探析

《我的空中楼阁》诗意探析

《我的空中楼阁》诗意探析第一次读到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我便被文中那颗诗意栖居的灵魂深深地打动了。

那是一首诗,字里行间跳跃的是琴弦上的音符;那是一幅画,草尖树梢流淌的是灵动的色彩;那是一支歌,清新明快的调子中舒展的是一颗诗意的灵魂。

诗要品,画要赏,一支歌呢,当然要听,可动情处,我还是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起首一句,便能引发人关于山,关于小屋的无穷的美的联想和想象。

“山如眉黛”,让人想起美人那淡描的蛾眉,是形,是色,更是一种韵味。

还没完,“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如果没有前面一比,后面的“痣”恐怕会让人大失所望。

但正因为有了前面一比,所以这一颗“痣”,顿时让人觉得,正是它,为“眉黛”增色。

后面的一句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还有什么理由不让人感觉到“山”的那种“清新”、“自然”、“柔和”,“小屋”的那种“玲珑”呢?寂寥的空山是“一望无际的水面”,是“辽阔无边的天空”,是“单纯的底色”,是小屋的背景。

小屋呢?“是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这是一幅画,“小屋”是主体,“山”是背景。

没有了“山”,那颗美人痣便没了着落;没了小屋,那山便少了色彩,少了生气。

这是一种和谐,是一种美的极致。

如果说第一二两段偏重于写形,第三段偏重于写韵,那第四段就偏重于写色了,那是一片由树构成的“纯绿色”。

如果说前面三段偏重于描写,那这一段又应该是重于议论和抒情了。

“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谁又能说姿态美不如面庞美呢?如果从虚实角度看,这虚的一笔,“清健”、“挺拔”、“苗条”、“婀娜”又能生发出人们多少对于点缀小屋的那些树的想象啊。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

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 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 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 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 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
静景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 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 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
动景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 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 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 动景
静景
以动喻静,以大衬小
孤帆一片日边来 雁飞残月天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 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 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 动景
静景
以动喻静,以大衬小
后两个隐喻着重色彩和情韵,渲染 小屋灵巧的风姿和迷人的气势。 寂静的山上增添如此灵秀的点缀,使山景大 为增色,美不胜收。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即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以 象征人的某种品格,或者直接将事物比做
某种类型的人,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 情、理想志愿的一种表现手法。
小结
把握景物描写类文章的脉络、弄清此类文 章的条理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作者的立足点。 2、观察的角度。
3、描写的顺序。
4、利用关键句的提示。
品味文中的“绘画美” (之五)
……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 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 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 好象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 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 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我的空中楼阁原文及赏析

我的空中楼阁原文及赏析

我的空中楼阁原文及赏析我的空中楼阁原文及赏析李乐薇,祖籍江苏省南京市,台湾当代作家。

1930年生,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我的空中楼阁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

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一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一由!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高中语文课文《我的空中楼阁》原文

高中语文课文《我的空中楼阁》原文

高中语文课文《我的空中楼阁》原文高中语文课文《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著名作家李乐薇的作品,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我的空中楼阁》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我的空中楼阁》原文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

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我的空中楼阁》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教学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教学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教学教案一.学习要点1.作者李乐薇,台湾著名散文家,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2.课文讲解(1)分段,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全文共18个自然段,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段)立足于小屋之外,定景换点,从不同方位和角度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9——18段)立足小屋,从不同侧面描写周围环境与小屋的关系,侧重写了小屋中的生活状况与情趣。

(2)在第一部分中,作者立足于何处,从哪些观察角度写了小屋之美?首先立足于山外远观小屋,从全景写了小屋和山的关系即小屋点缀了山。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接着立足于山上近观小屋,从局部写了小屋与树的关系即树点缀(在此可以理解为衬托)了小屋。

无花树衬托了小屋的“静”、“小巧”、“别致”。

高过屋顶的大树显示出小屋的“含蓄而有风度”。

最后立足于山下仰望远观,写出小屋与树的关系,这时小屋处于树的掩映之中,它若隐若现,显示出了小屋的“轻灵而自由”。

(3)第二部分中,作者立足于小屋写出了哪些生活状况与情趣?其一是小屋虽小却可享用无限大的领空,在那里游目骋怀。

其二欣赏天上的云霞。

其三呼吸新鲜的空气。

其四小屋拥有明亮和谐的光线。

其五享受独立、安静的环境。

其六因小屋的存在,行走于山路和山坡之上成为了快乐与幸福。

其七夜晚的小屋似朦胧的空中楼阁。

其八小屋省去了人工装饰,享尽了自然之美。

(4)综观全文体会题目“我的空中楼阁”的含义,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作者的小屋建于山上,犹如耸入云霄的楼阁,又指理想中的远离喧嚣、恬静安宁的生活环境。

寄托了作者热爱自己的小屋,热爱快乐自由的生活,保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感情。

从作者对远离喧嚣、恬静安宁的生活的赞美中隐约可以感到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对现代文明对人的束缚及人与自然的隔离的厌恶。

(5)文章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体会其作用。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高考诗歌精读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高考诗歌精读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赏析阅读天地0522 1026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赏析原文: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大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10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10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中文科閱讀理解(自學篇章)《我的空中樓閣》李樂薇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

2.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瓏地立於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

3.世界上有很多已經很美的東西,還需要一些點綴,山也是。

小屋的出現,點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隻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

4.小屋點綴了山,甚麼來點綴小屋呢?那是樹!5.山上有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花是美麗的,樹的美麗也不遜於花。

花好比人的面龐,樹好比人的姿態。

樹的美在於姿勢的清健或挺拔、苗條或婀娜,在於活力,在於精神!6.有了這許多樹,小屋就有了許多特點。

樹總是輕輕搖動著。

樹的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別致出色,乃是由於滿山皆樹,為小屋佈置了一個美妙的綠的背景。

7.小屋後面有一棵高過屋頂的大樹,細而密的枝葉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濃的樹蔭把小屋籠罩起來。

這棵樹使小屋給予人另一種印象,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

8.換個角度,近看改為遠觀,小屋卻又變換位置,出現在另一些樹的上面,這個角度是遠遠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樹,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樹與樹之間露出一些建築的線條,一角活潑翹起的屋簷,一排整齊的圖案式的屋瓦。

一片藍,那是牆;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

本質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勢上,卻像鳥一樣,蝶一樣,憩於枝頭,輕靈而自由!9.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論「領土」,只有有限的一點。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園比房屋小,花園中的路又比花園小,這條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園的大道。

和「領土」相對的是「領空」,論「領空」卻又是無限的,足以舉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顧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綠野阡陌。

適於心靈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說的遊目騁懷。

這個無限大的「領空」,是我開放性的院子。

我的空中楼阁语言特点

我的空中楼阁语言特点

我的空中楼阁语言特点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由李乐薇所写的散文,这篇文章具有以下语言特点:
1.
诗化的语言:整篇文章采用了诗化的语言风格,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2.
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没有矫揉造作的感觉,读起来流畅、舒适,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3.
精妙的语句:文章中有很多精妙的语句,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等等,这些语句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4.
独特的结构安排:文章采用了独特的结构安排,先从整体上描绘了山上的风景和小屋的位置,再细致描绘小屋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这种结构安排使文章更加有条理,同时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总的来说,《我的空中楼阁》的语言特点是诗化、清新自然、精妙独特,充满了感染力和美感,读起来令人受益匪浅。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

作者李乐薇,祖籍江苏省南京市,台湾当代作家。

1930年生,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

以散文见长,能够运用声、光、色、味、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气息。

代表作有《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清本文思路,整体感知作者描写小屋如诗如画的意境。

2、情感目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和追求自然的美好情感。

3、能力目标:分析本文生动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思路,整体感知作者描写小屋如诗如画的情境。

教学难点: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和追求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个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李乐薇,台湾当代作家,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含蓄,本文选自台湾省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第一集。

大家请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我的空中楼阁》,那究竟作者笔下的“空中楼阁”是什么呢?难道真是天空中的一所房子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请听配乐朗读。

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一些生字的读音。

痣(zhi)、山脊(ji)、给予(ji)、一幢(zhuang)、栖(qi)、绿野阡陌(qian)、游目骋怀(cheng)、宁谧(mi)(背景音乐起,老师范读1-8自然段,学生集体朗读9-18自然段。

)大家听完有没有感受到作者李乐薇散文清新脱俗的特点?提出要求:让我们进一步阅读学习这篇课文。

看完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写的空中楼阁是什么?——小屋。

是空中的小屋吗?——不是,是山上的小屋。

(二)(多媒体)课后练习一 1、课文前半部分主要写自然景物。

山、树、屋三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如果山无屋、屋无树会是怎样的情形?现在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描写山与小屋、树与小屋的段落,然后请两名同学把找到的段落读出来,请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二者的关系。

14我的空中楼阁

14我的空中楼阁

14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

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我的空中楼阁》

《我的空中楼阁》

扩展阅读
试比较《陋室铭》和本文的异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
锡《陋室铭》
布置作业
• 1、熟读并背诵课文中优美的语段,作一些摘录。 • 2、学习本文写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题 目自拟
追寻世外桃源
我的空中楼阁
复习课
作家作品
李乐薇,台湾作家。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 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 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作品以 《我的空中楼阁》最为有名。
小屋之外 (1)写小环境,作者立足-----------小屋 与-------山 与-------树 的 -,抓住-------关系渲染一种温柔和谐的美,扣住 山 树 小屋 ---------点缀了-----------,-----又点 小屋 展开描绘。当作者立足 缀了--------于“小屋之外”看小屋时,观察角 远 近 远 ,也就 度由------及------再到------是“山下—山上—山下”。我们把 这种因观察的景不变而观察点发生 定景换点 转移的手法叫 --------------。
( C )
A.山脊jí
B.眉黛dà i C.逊xù n色 D.凌jí ng空
角juě度
静谧mì 休憩qì 阡陌mò
屋檐yá n
花蕊xīn 玲珑ló ng
翩piān然
绽zhà n开 一幢zhuà ng
田塍ché ng 掠lüě过
• 2.第一、二段写了小屋的什么方面?第二段用的 倒装语序有什么作用? • 3.第三段中连用的四个比喻有什么作用? • 4.第四段在文章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第五、六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去写树?其效果 如何? • 6.从观察角度分析,第七段是___________, 把小屋拟于_____________,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八段赋小屋 以灵性,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特殊的喜爱之情。

我的空中楼阁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我的空中楼阁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20XX年我的空中楼阁课文原文及知识点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

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

(四)解题:文章题目一语双关: 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

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暄”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装饰”,不必养鸟,无需挂画总之,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五)结构:第一部分: (1--8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3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

1/ 4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这是立足于山外,是远观,看全景。

2.(4-7自然段)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

3.(8自然段)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

第二部分: (9--18自然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1.(9-10自然段)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烂。

2.(11-12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3.(13-14自然段)写小屋和外界的交通。

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4.(15-18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②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③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④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⑤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⑥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⑦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我的空中楼阁1

我的空中楼阁1

品味文中的“绘画美”(之四)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 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 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 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 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 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咫尺天地,却“适于心灵散步, 眼睛旅行”----自由舒畅!
作者通过描写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小屋,表达了作者对自 由生活的向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像小屋那般 具有含蓄而有风度的人格尊严,向往能像小屋那样生活 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 篇美文,希望同学们以艺术的眼光 去欣赏它,体会它的四美,树立积 极向上,独立、有尊严的人生价值 观。
品味文中的“绘画美”(之五)
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 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 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 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层山后 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 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 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破晓入暮的观察过程,美的享受过 程---小屋的光线“最富于浪漫的文 学性”。(生活理想和追求的反映)
品味文中的“绘画美”(之六)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 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 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 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 山也虚无,树也飘渺。小屋迷失于雾 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 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 之侧的空中楼阁。
素淡朦胧,天上人间 (卒章显志)
品味文中的“绘画美”(之二)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 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 阴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人另 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人格化的描写展现了小屋 与树的关系,亲切富有浓 郁的人情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思路,整体感知作者描写小屋如诗如画的情境。

2.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3.把握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

4.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2.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和追求自然的美好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成语故事:以前有个有钱人,痴呆无知。

到别的富贵人家,看见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高大宽广庄严秀丽,心里十分羡慕,想:我有钱,为什么不盖一栋楼呢?于是叫来工匠,告诉他们盖一栋。

第二天,工匠在地上垒砌砖块,太阳落山后就去休息。

有钱人见了,十分奇怪问工匠:"想干什么?”工匠答道:“先做底层。

”有钱人说:“我不想要下面的两层屋子。

”工匠很惊讶:“哪有不建下面的而能盖出第三层来的?”有钱人坚持自己的要求。

当时的人听说了都嘲笑他。

空中楼阁,是难以存在于现实中的。

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空中楼阁的梦想,又何尝不是很美好呢。

徐志摩至死不忘的康桥,陶渊明一生都在构想的世外桃源,沈从文一心向往的纯美边城。

人一生,总有一处地方,让我们魂牵梦绕。

这个地方,可以是我们梦想去游历、居住的地方。

这个地方,无论是否真实存在,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作者与解题作者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

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

“空中楼阁”,(近义词:海市蜃shen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曾引用此语:“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

”题目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

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暄”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装饰”,不必养鸟,无需挂画总之,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表现大自然的美好和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三、整体感悟第一部分: (1--8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3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

立足于山外,远观,看全景。

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2.(4-7自然段)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立足山上,近看,看局部。

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3.(8自然段)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

第二部分: (9--18自然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1.(9-10自然段)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烂。

2.(11-12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3.(13-14自然段)写小屋和外界的交通。

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4.(15-18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

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

四、深入分析1.鉴赏山脊上的小屋首先,我们来远眺一下山脊上的小屋,齐声朗读1-3自然段。

问题一:山脊上这间平常的小屋在作者的妙笔下表成了什么形象呢?哪位同学找到了答案了呢?明确:“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好比一片风帆”、“一只飞雁”。

(痣、风帆、飞雁)问题二:作者形容“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颗痣有什么特点呢?明确:小;它的位置在眉梢追问:为什么这颗痣是在眉梢而不是别处呢?而且要很小?明确:如果它长在脸中间,很大一颗,那么还具有美感吗?但它小,且长在眉梢,一位双眉如黛的女子,眉梢一点小痣,更显的眼波流转、顾盼生姿,也更鲜活生动了!所以小屋“玲珑的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就像美人眉梢痣一点,生动、清新、自然”问题三:那么山脊上的小屋又像“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水面、天空和风帆、飞雁,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明确:这里的水面和天空,是惊涛拍岸时的水面和疾风骤雨时的天空吗?不是,应该是平静的水面和晴朗的天空。

所以它们的特点应该是——宁静、空旷等,所以它们是静态的。

水面、天空是静态的,风帆是“飘过”水面的,飞雁是“掠过”天空的,都是动态的。

这里运用了对照映衬的手法,是一种静动对照。

所以说“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请大家注意,是“点破”,就像完成了一幅工笔画,最后的一点眉梢小痣是用笔尖轻轻点上去的,如果你用力一点,那就不是画美人而是画张飞了。

作者在这句中,连续用了四个比喻,而本体只有山和小屋两个。

这种一个本体,多个喻体的修辞手法叫做博喻。

2.鉴赏树丛中的小屋远眺了山脊上的小屋后,现在来观察树丛中的小屋,朗读4-8自然段。

问题一:作者写树丛中的小屋,先写了树。

作者写树的时候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是哪两句?明确:作者分别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用比喻手法的是“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一句;用拟人手法的是“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与活力,在与精神”。

清健挺拔多指男性阳刚之美,苗条婀娜多指女性阴柔之美。

本段中,作者把树形容为人的姿态,然后又用拟人句进一步描述了这种姿态。

问题二:作者写了树之后,又写了树和小屋的对比。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这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这里又是一处对照映衬。

而且这一句从句式上来讲,是对称句。

问题三:作者写树丛中的小屋是“含蓄而有风度”,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明确:作者笔下的小屋,是处在茂密的树丛中,在树丛中若隐若现,所以显得和谐、含而不露,在作者心中,小屋是一位谦谦君子,含蓄而有风度。

问题四:山脊上的小屋在作者笔下是“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是风帆、飞鸟。

那么树丛中的小屋呢?作者把它比做什么?为什么?明确:鸟、蝶作者此时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小屋在浓密的树丛间若隐若现,只看得到上半部分,会有一种错觉,好像小屋建在树上。

鸟类落在枝头,都会收起羽翼。

它们的羽翼收起时都是微微向上翘的,而小屋“活泼翘起的屋檐”,就像栖息枝头的鸟的羽翼一样;小屋的蓝墙白窗,以及它图案似的屋顶,很像蝴蝶色彩斑斓的蝶翼。

所以作者把小屋比作了鸟和蝶,凌空而立,轻灵而自由。

3.鉴赏花丛中的小屋观察了树丛中的小屋后,去花丛中的小屋间漫步。

朗读9、10自然段。

问题一:作者写了小屋的“领土”和“领空”,为什么要用这两个词?“领土”和“领空”各有什么特点?明确:国家。

小屋在这里就成了作者的独立王国,任她漫步。

“领土”是有限的,“领空”是无限的。

真实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有了开阔的胸怀,就有了无限的领空。

问题二:这一部分写的市花园中的小屋。

那么作者如何描写花园呢?明确:小屋的花园有两重围墙,有形的围墙和无形的围墙。

有形的围墙里围住现实的花,无形的围墙里围住“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是云或霞。

开阔的心胸,把自然界的美景也变成了花园里的花。

这也呼应了作者之前所写的“有限的领土和无限的领空”。

4.鉴赏破晓、入幕时的小屋朗读第12、13自然段。

问题一:作者写了小屋的空气是香的,光线是明亮的,但是有一个例外,这个例外就是破晓和入暮的时候。

破晓和入暮的光线通常是怎样变化的呢?那么作者如何描写呢?明确:大家都知道破晓时旭日东升,光线越来越强;入暮时夕阳西下,光线是越来越弱的。

作者将破晓和入暮时的光影写成了花的绽开与收拢。

问题二:大家觉得这种描写形象吗?明确:小屋在山脊上,在阳光最先照到的地方。

光线从小屋开始向四周慢慢扩散开,小屋就在花蕊的位置,当阳光向四周散开,好像花朵舒展开。

所以有一种“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的感觉。

反之,入暮时先是山脚的光线变暗,最后山脊也暗了下来。

这个过程就好像花瓣收拢。

因为犹如花开花收的光线,所以作者说“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5.鉴赏夜深时的小屋夜幕低垂时,深夜小屋的景象。

朗读第15自然段。

问题一:在作者笔下,夜深时的小屋有什么特点呢?明确:虚无、飘渺等。

问题二:那么以大家的日常经验,夜晚漆黑的山上有一座小屋亮着灯,应该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明确:应该是清晰的。

在周围一片漆黑的地方,有一点灯光都是非常明亮清晰的。

追问:那么作者为什么反而将小屋描写得虚无飘渺呢?明确: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所写一首《长恨歌》中有这样几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虚无飘渺、云雾缭绕、若隐若现,这就是诗人幻想的一座海上仙山。

在本文中小屋在作者的诗意想象中,化作了一座“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6.鉴赏小屋的交通要道请大家齐声朗读第14自然段。

问题一:作者出入小屋的这条交通要道时有山路和山坡组成的。

文中描写的这条路有什么特征?明确:“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

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碧海蓝天。

给人以静谧僻远的感觉。

作者特别描写了这条路景色宜人,且不便于行车,凸现了小屋的静谧僻远、与世隔绝。

问题二:请大家试想这条路通向何处呢?明确:通向现实。

我们通过学习已经了解到了小屋是不存于现实,超越了现实的,是属于作者的空中楼阁。

这条路就连接了作者的空中楼阁与现实生活。

红尘俗世诸多烦扰,有时难免让人心力憔悴。

但是作者有了这间小屋,这座空中楼阁,离开时,从快乐的起点;归来时,有幸福的终点。

这就让作者可以始终拥有一份乐观积极的心境,去面对尘世间的奔波劳苦。

问题三:作者是否真的有这样一间小屋呢?明确: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间小屋,是作者的空中楼阁,实际上也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7.分析文章末尾朗读文章最后三段。

作者描绘了不同景物环境和时间环境下的小屋,还有小屋的交通要道,连接了作者的空中楼阁与现实生活。

作者在文章最后又写了“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这座小屋,又让作者的生活空间和自然美景融为一体。

五、艺术特色1.先实后虚,由实而虚,虚实结合,将现实的自然景物融入诗一般的朦胧境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