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熊应) 课件第8章技能的学习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基础培训ppt

教育心理学基础培训ppt
态。
家庭与学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 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
PART 04
学习策略
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记忆方法,学生可以更
有效地记住知识点。
•·
关联记忆法:将新知识与已知知识关 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便于记忆和 回忆。
重复强化法:通过不断重复学习,强 化记忆,使知识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 印象。
通过观察记录被试者的行为表现,以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一种通过直接观察记录被试者行为表现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观察法常用于研究学生的学习行 为、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师生互动等方面。通过观察记录被试者的行为表现,研究者可以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特 征,进而探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行为特点。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等。
详细描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的个人需求 、情感和价值观,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 发挥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实践应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注重个体 差异和情感交流,促进学习者主动参与和 自我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总结词
强调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新 知识
代表人物
教师教育与发展
教师心理素质提升
通过教育心理学培训,提高教师 的心理素质,增强教师的自我调
节能力。
教学策略优化
运用心理学原理,优化教学策略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
学习效果。
教师专业成长
借助教育心理学理论,促进教师 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职业素
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PART 06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总结词
关注学习者内部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 响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8章 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8章 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第8章学习策略一、选择题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答案】A2.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B3.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识【答案】C4.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答案】B5.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计划策略B.监视策略C.调节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C6.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学习策略是()。

A.谐音法B.抄写法C.过度学习D.概括【答案】D7.学前儿童在遇到“8+5=”这样的问题时,他记住8然后伸出5个手指,自8以后数起,即从9数到13,从而解决了问题。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该儿童的行为是()。

A.需要耗费心理资源的行为B.不需要耗费心理资源的行为C.非策略行为D.策略行为【答案】D8.在儿童的学习策略训练中,使策略与动机激励相结合的最有效方法是()。

A.使儿童能陈述策略学习的重要性B.开展学习竞赛C.使得儿童知道策略应用的适当条件D.使得儿童亲身体验到应用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答案】B二、概念题1.学习策略答:(1)国外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①学习策略是信息加工的具体方法或技能。

②学习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的调控技能。

③学习策略是信息加工与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统一体。

(2)国内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办法、技巧及调控方式。

应从以下三点理解学习策略的含义:①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学习策略范畴。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

各章习题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10章原有知识与学习迁移第2章学习与学习研究的性质与分类第11章儿童与青少年认知发展第3章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第12章个别差异第4章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13章学习动机第5章智慧技能的学习第14章教师、班级与家庭第6章认知策略的学习第15章网络媒体与多媒体第7章问题解决与创新性学习第16章基于学习分类理论的教学论第8章动作技能的学习第17章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第9章态度与品德学习返回补充习题说明页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五、判断1.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

2.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对此西方各国学者不存在什么争议。

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科学内容。

4.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

5.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学校心理学”。

6.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教学的科学研究。

7.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

六、问答1.从课本以外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早已应用哲学心理学的知识从事教育工作。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怎样为德、智、体三育提供哲学心理学依据的。

3.简述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是怎样把教学过程模式建立在哲学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的。

4.简述实验教育学派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影响。

5.简述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的贡献。

6.简述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的异同。

7.简述教育心理学学科与《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研究的性质和分类五、判断1.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2.学习与表现(performance)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3.心理学家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4.二年级儿童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PPT课件

第一节 社会学习和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 有三类影响学习的因素,即环境(资源、行 动结果、他人、物理条件)、个体(信念、期 望、态度和知识)和行为(个体行动、选择和 言语表述)。
➢ 这三种因素互为因果。
➢ 社会认知理论的两类学习:
角色扮演学习:就是在动手做和体验行动 结果的过程中学习
(4)依此类推。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观察学习
➢ 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观察者, 被观察者,被观察行为的后果,观 察者的预期后果和目标,自我效能 感。 ➢ 此外,班杜拉提出,存在三种促 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即:直接 强化、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
第二节 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
当代建构主义的不同观点
➢ 激进的建构主义:知识不是被动 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认识的机能 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 发现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无 法知道的) ➢ 社会建构主义:儿童通过与成人 的交往活动获得新知识。
➢ 社会文化认知观:强调在实际活 动中,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
➢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 双向建构。
➢ 社会建构论:强调社会对自己发 展的影响。
➢ 控制论系统观:不仅关注人与外 界的相互作用与反馈,而且强调自 我反省。
不同建构主义的共识
知识与课程
➢并非预先确定,更非绝对正确 ➢只能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 ➢需要在具体情境中不断变化

心理学史课件 第8章 格式塔心理学

心理学史课件  第8章  格式塔心理学

第三节 似动现象的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1912年,韦特海默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题目为“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这篇文章被 认为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学派的正式开始。
PART 04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
研究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一、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当我们对某个对象进行知觉时,并不是对对象的所有方面都有清晰的感知,其中的有些 方面能被我们明显地感受到而凸现出来,这一部分就形成图形,而对象的另外一些方面 则退居到衬托的地位就形成背景。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三、哲学理论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受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格式 塔心理学把现象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影响格式塔 心理学的哲学思想包括: 第一,康德的先验论。 第二,胡塞尔的现象学。 第三,实证主义。 此外,格式塔心理学还受到怀特海的新实在论观点和摩尔根的突创进化论的影响。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七、简单性原则
人们对一个复杂对象进行知觉时,只要没有特定的要求,就会常常倾向于把对象看作是 有组织的简单的规则图形。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八、连续性原则
如果一个图形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些部分就相对容易被我们 知觉为一个整体。
PART 05 第五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其他研究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五、好图形的原则
主体在知觉很多图形时,会尽可能地把一个图形看作是一 个好图形。好图形的标准是匀称、简单而稳定,即把不完 全的图形看作是一个完全的图形,把无意义的图形看作是 一个有意义的图形。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感谢观看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 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育
笔记
第版
笔记
第章
内容
认知
笔记
教材
心理学 目标
知识
教育
学习
教学
复习
性质
习题
问题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皮连生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第4版)的考生,也 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师生参考。国内外经典教材详解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 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 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但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 内容一般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课(章)后习题一般没有答案或者答案简单,这给许多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 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 皮连生著《教育心理学》(第4版)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作为这本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 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教育心理学》这一经典教材 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 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主要对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 育心理学》(修订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本书的 笔记整理了部分高校老师讲授教育心理学的讲义和上课笔记,而习题解答则参考了国内外教材的配套资料和相关 参考书,如有不妥,敬请指正,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基本遵循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教材的章目编排, 共分17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主要根据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并参考其他教 育心理学教材整理了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结合该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对课后思考题进 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讲座课件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讲座课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 中广泛应用于程序教学、行为 塑造和行为矫正等方面。
认知学习理论
总结词
知识建构论
代表人物
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
详细描述
认知学习理论关注个体如何获取、存储、 处理和应用知识,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建 构知识的过程,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实践应用
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启 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 。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讲座
目录
• 教育心理学概述 • 学习理论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学习动机与策略 • 教育评价与测量 • 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
01 教育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教育环境中人类学习 和教育干预的效果。
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习 过程、认知发展、动机、情感和 社会因素等,以及这些因素如何 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
形式操作阶段
12岁以后,能够进行抽象思维,教育应注 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通过自主 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认知发展。
情感发展与教育
自我意识
0-3岁,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 自我价值,教育应注重培养自信 心和自尊心,鼓励探索和尝试新 事物。
情感表达
3-6岁,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 绪,教育应注重培养情感表达和情 感理解能力,鼓励分享和交流情感。
情感调节
6岁以后,能够调节自己的情感和情 绪,教育应注重培养情绪调节能力, 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和方法。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人际关系
0-3岁,开始与他人建立关系, 教育应注重培养社交技能和合作 精神,鼓励与同龄人和成人进行
互动。
社会认知

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PPT课件
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 ➢ 内容吸引:实验演示、幻灯片、图画、地图、图表 ➢ 体态语言:教师来回走动,声调抑扬顿挫
认知过程-复述
信息的言语重复过程。 ➢ 只要时间够长,信息就能进入长时记忆。 ➢ 年幼儿童最先使用的记忆策略之一。 ➢ 该方法,效果差;如在复述时对要记忆的信息形成某种联系,效果将
更好。
认知过程-编码
认知过程-编码-精致化策略
➢ 就是对已有的知识或刚学的新知识,形成额外的联系, 精致化策略
从而赋予复杂的知识以意义的过程。
认知过程-编码-精致化策略
➢ 记元素溴的元素符号Br时,
化学
就可以把它记做“修皮鞋” (上海话),对应着“溴
Br”。
认知过程-编码-精致化策略
➢ 在记忆陈胜、吴广在公元前209
➢ 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心理学会 主席,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格式塔学习理论-顿悟实验
顿悟实验
➢ 苛勒的实验主要有两个系列:箱子问题与 棒子问题。
➢ 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①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②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托尔曼(Edward Chace Tolman,1886—1959)
认知过程-编码-组织化策略
组织化策略
➢ 是指按照信息之间的层次 关系或其他关系,对学习 材料进行一定归类、组合
认知过程-编码-组织化策略
组织化策略
➢ 该策略实质,是发现要 记忆项目的共同特征或 特质,达到减轻记忆负 担的目的。
认知过程-编码-组织化策略
语文 ➢ 在教低年级学生识字时,可以按照字音归类识字, 或者按照偏旁结构归类识字。
信息存储-记忆类型
Atkinson, R. C., & Shiffrin, R. M. (1968). Human memory: A proposed system and its control processes. In K. W. Spence & J. T. Spence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 (Vol. 2, pp. 89-195). NY: Acacemic Press.

教育心理学熊应版教案

教育心理学熊应版教案

教育心理学熊应版教案教育心理学熊应版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

教案步骤:导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知识讲解:1. 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解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学习、记忆、动机、情绪等。

3. 介绍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等。

4. 探讨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评价和辅导等。

实践活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节教学活动,并分享给全班。

2. 观察和分析一段教学视频,讨论其中涉及到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和策略。

3. 进行小组辩论,讨论教育心理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观点。

总结反思:1.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2.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拓展延伸: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最新进展。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教育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实际运用。

3.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研究项目,深入探究教育心理学在特定教育领域的应用。

教案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成果展示:评估学生设计的教学活动的创意和实用性。

3. 反思总结:评估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故事等引入教育心理学的导入活动材料。

2. 教学视频、教育心理学相关书籍和文章等知识讲解和拓展延伸的资源。

3. 分组讨论和辩论的讨论题目和辩论材料。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心理学(第三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教学)

《心理学(第三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教学)

第8章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教学【本章重点】1.知识的理解、迁移与应用;2.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3.疲劳;4.成绩评定。

8.1 复习笔记一、知识的掌握认知派心理学家安德生(A.J.Andson)和加涅于90年代提出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是指有关事实、定义、法则与规则的知识。

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则指进行操作去完成活动的知识。

(一)知识的理解1.理解的概念(1)理解(understanding)是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

①无论是初步地、不完全地或比较完全地认识教材的联系、关系、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只要不限于单纯通过感、知觉或记忆的直接认识,而是通过思维活动,一般就可以称为理解。

②理解是人应用已有的经验、知识通过思维对未知的对象或现象作出新的解释,弄清它们新的特点、性质、联系或意义的认识过程。

从头脑的机制上看,它是把新联系纳入早已形成的联系系统的过程。

③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于某一事物可以有种种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理解。

理解是经过一定的过程逐步深入的。

④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

(2)知识的学习要通过理解。

由于学习的对象及其特点不同,理解可分为:对言语的理解;对事物类属性质的理解;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对逻辑关系的理解。

2.促进知识理解的条件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以下条件:(1)丰富有关的感性材料在学校教学情况下,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必须提供有关的感性材料。

一般在教学上提供感性材料,所采用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

①实物直观,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实际事物的感觉、知觉、表象和观念。

优点:所获的感性知识同实际事物间的联系较为直接、真切,易于激发产生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8 第8章_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8 第8章_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JPKC
JPKC
当代教育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主要内容
JPKC
第一节 学习策略的实质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第三节 小学儿童学习策略的掌握
第一节 学习策略的实质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JPKC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是指学习者为了获
得最大学习效益,主动地、有目的地制定并采用的 一整套针对学习过程的方案。
(1)位置法 (2)缩简法和歌诀法 (3)谐音联想法 (4)关键词法 (5)视觉想象法 (6)语义联想法
(1)位置法
JPKC
位置法——是指把要记的材料想象为放在自己熟悉地方 的不同位置上,回忆时在头脑里对每一个位置逐个进行 检索。
关于位置法的起源还有一段神话传说 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在他的诗中极力赞美了两位大神
(三) 精细加工策略
JPKC
精细加工策略——是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 识联系起来,以增加新材料的意义的一种深层次加工 策略。 1.记忆术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5.利用知识背景,联系实际
1.记忆术
JPKC
:将无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种意义,以促 进知识保持的策略,称为记忆术。
注意策略的操作指导
JPKC
(1)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的选择性注意 。 目标要具体、明确,目标高低要因人而异。
(2)目标选择后,引导学生持续集中注意力 一是采用适合自己的集中注意法 二是体会责任感和紧迫感能促使自己注意力集中。 三是规定自己完成任务的明确时限。 (3)做笔记是维持选择性注意的有效途径。
让学生准备一个提要来帮助别人学习材料。
常用的组织策略——画地图

医学心理学第8章 心理干预

医学心理学第8章 心理干预
咨询师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强迫求助者执行。若求助 者不理解、不接受,效果就差甚至无效,还会引起反感。
可充分利用非言语指导方式配合言语指导,共同收到良好 的效果。如:让来访者反复默念:“我能行,我能行,我 能行……”、“恢复健康,恢复健康……”积极自我暗示。
Emotion expression technology
性行为障碍、肥胖、烟酒瘾、口吃等 (4)社会适应不良
自卑、自责、攻击、失眠等
3、心理治疗适应症
所有人在一身中都会遇到心理问题。 特殊人群的特殊心理问题。 儿童期心理问题: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学习困难。 成年人心理问题: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
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失眠 女性心理问题:更年期综合征、产后抑郁症、经前期紧张症等。 老年期心理问题:孤独、恐惧、自卑、多疑、忧郁、 失落等。 性心理问题 无论什么人,只要在心理方面出现了障碍,尤其在出现心理问题、
(七)解 释 技 术 (八)非言语性技巧
面质
面质技术是指咨询师指出来访者的思想情 感行为等自相矛盾,混乱不清,并与其讨 论这些矛盾。
不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公开/潜在的对 立、敌意、攻击,也不是咨询师简单的指 出来访者身上有哪些错误,而是指出来访 者身上存在的矛盾,让其认识这些矛盾, 从而树立正确的观点。
(一)倾 听 技 术 (二)提 问 技 术 (三)鼓 励 技 术
⑩指导技术 (五)情感反应技术 (六)面 质 技 术
(八)非言语性技巧
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 件事、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 指导是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技巧。
指导
使用指导性技巧时,咨询师应十分明确自己对求助者指导 些什么以及效果怎样,叙述清楚,要让求助者真正理解指 导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熊应主编教材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组成部分

教育心理学熊应主编教材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组成部分

教育心理学熊应主编教材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组成部分
教育心理学家熊应主编的教材中关于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1.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由巴德拉、沃尔夫和罗斯等人提出。

它强调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变化是通过社会环境中观察到的他人的行为、后果和模型来实现的。

2.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由阿尔伯塔·珍娜和理查德·沃尔以及其他心理学家们提出。

它强调个体通过观察、模仿和内部活动(如感知、记忆、判断和推理等)来学习。

此外,它还提出了行为反馈、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等概念。

3. 交互认知社会学习理论:由赫伯特·布朗弗知、特纳以及其他学者们提出。

它认为学习是基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体根据自身意图和行为后果进行观察学习和行为调整。

4. 社会认知理论:由阿尔伯特·珍娜等学者提出。

它将社会学习理论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以及通过内部认知过程来学习和调节行为。

这些理论的组成部分包括:
- 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尤其是模型的行为来学习。

- 模仿学习:个体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方式。

- 意向性:个体通过观察模型的意图和目标来学习。

- 动机:个体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激励来学习。

- 自我效能: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自信。

- 自我调节:个体通过反思、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提高学习效果。

这些观点和组成部分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学习理论指导学习和教育活动。

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作者简析
安妮塔.伍尔福克(Anita Woolfolk), 1.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2. 1972年于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丁分校获得教育心理学
哲学博士学位;1973-1978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助理 教授;1978-1986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副教授; 1990-1993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 3. 她撰写的《教育心理学》是目前国际教育心理学领域中 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材,也是使用范围最广、最为 畅销的心理学教材之一。 4. 译者:伍新春,赖丹凤,季娇: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方 面的博士生导师,教授
➢ 很多人认为教育心理学家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许多显 而易见的问题,实际上教育心理学与常识区别在于: 任何研究结果看起来可能都是普通的常识,如果将复 杂的原理一简单地形式呈现出来,它看起来就会很简 单,而关键不在于哪些结果听起来是合理的,而是当 这些原理付诸实践时,能说明什么问题。
第一部分 学习者的特点
为什么选
A. 全球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材;使用范围最广;最畅 销;
B. 内容全面,涵盖领域广;极具心理学特色;学术态度开 放;
C. 易懂(专业词汇有解释) D. 语言活波,案例翔实(有插图,有例表,有案例,看起
不枯燥)
目录
第1章.学习、教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学习者的特点 第2章.认知和语言发展 第3章.个性、社会性与道德发展 第4章.学习者差异与学习需要 第5章.文化与多元化
同伴文化:
① 不同的学生团体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在青 少年之中尤为明显;
② 友谊,同伴攻击,关系攻击等;比如说同 学会受到排斥,孤立,侮辱,恐吓,身体 攻击,言语攻击等攻击行为
③ 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 健康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最新《心理学》第8章-生活中的动机分析课件PPT

最新《心理学》第8章-生活中的动机分析课件PPT
22
第九章 生活中的动机 第二节 生理性动机
23
生理性动机: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 为基础的行为动机,如进食、喝水、 母性、性欲、睡眠、排泄等。
24
一、进食动机 (一)人类进食动机的机制 设定点理论(set-point theory):
人体内有一种类似室内自动调温计的 装置,其功能在于维持特定的体重。
36
第九章 生活中的动机 第三节 心理性动机
37
心理性动机(psychological motives):是指人类以非生理性 需要为基础所产生的行为动机。
人际交往
38
一、兴趣
兴趣(interest)是一种强烈的心理 性动机,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 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一是指个人以愉悦的心情对某事物、 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
巩固大脑功能方面(如记忆和学习等) 有重要作用。
34
(二)睡眠的功能 1、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 2、促进机体生长和延缓衰老 3、保护大脑,提高智力 4、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5、养颜护肤
35
(三)学生的睡眠问题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
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 验。
二是指个人在达到目标后的满足感。
39
兴趣类型 内在兴趣和外在兴趣 高尚兴趣和庸俗兴趣 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40
•兴趣特征
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的广度 兴趣的稳定性 兴趣的效能
41
二、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 (learning motive) 是指学生倾向于发 现学习活动的意义 和价值并尽力从中 获取预期学业上的 提高。
15
一次完整的动机流程图
需要消退 需要
内驱力
目标 反应

教育心理学-第8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8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较低级中枢控制。人们可以一面从事熟练的活动,一面
考虑其他的事情。
9
二、动作技能习得的指标
根据学习的定义,动作技能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内在运 动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内在的运动能力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外显的动
作行为推测出来。这里的动作行为称为表现 (performance)。
相应地,运动能力相对持久的变化,也反映在表现的相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1
本章框架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性质 第二节 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与条件 第三节 动作技能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2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性质
一、动作技能的含义
动作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有目 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二、动作技能的分类
连续的动作技能/不连续的动作技能 开放的动作技能/封闭的动作技能
(五)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6
第二节 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与条件
一、动作技能学习的阶段
费茨(T.M.Fitts)和波斯纳(M.I.Posner)概括了较 为成熟的人类学习动作技能的一般过程。他们把动作技 能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7
1.认知阶段 认知阶段也称知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
对持久的变化上,这就是说,动作技能的学习,可以通 过表现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来判断。
学习心理学家目前主要采用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来测量
表现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0
三、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
(一)内部条件
学习动作技能前,学习者必须具备或事先习得一些与所 学的动作技能相关的内容,缺少了这些内容,动作技能 的学习便无法进行。
15
三、在自动化阶段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出声言语活动向 内部转化开始,到 以内部不出声的言 语自由叙述而结束。
物质活动指运用实物 进行智慧活动;物质 化活动指利用实物的 模象进行智慧活动。
学生运用出声言语对智慧 活动做精确的练习,使智 慧活动不再直接依赖实物。
Page 24
智慧技能的学习
冯忠良的三阶段模型
原型操作阶段 个体依据智慧技能的实践 模式,以外显的操作方式 执行头脑中的活动程序和 计划。
技能不是人类的本能的 行为,而是经过后天练 习获得的 技能有层次性
Page 6
技能概述
动作技能
也叫操作技能,是指一 能
个体在学习与生活中形 成的借助于内部言语在 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 方式。
Page 7
技能概述
Page 8
动作技能的学习
粗大动作技能
运用大肌肉,而且经常 要涉及整个身体的动作。
Page 13
动作技能的学习
Page 14
动作技能的学习
Page 15
动作技能的学习
Page 16
动作技能的学习
Page 17
动作技能的学习
菲茨与波斯纳的三阶段模型
认知阶段 联系阶段 自动化阶段
学习者要将组成某 种动作技能的活动 方式反映到头脑中 而形成动作表象, 并对自己的任务水 平进行估计,明确 自己能够做得如何。
学习者把组成动作 技能的动作整体逐 一进行分解,并试 图发现它们是如何 构成的,最后尝试 性地完成所学新技 能中的各个动作。
在掌握各个动作后, 个体需要经过大量 的练习才能将动作 技能的学习推进到 自动化阶段。
Page 18
动作技能的学习 冯忠良的四阶段模型
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要求,在头脑中 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Page 4
技能概述
技能
本质
通过练习获得 的、有一定规 则或操作程序 的、能顺利完 成某种任务的、 接近自动化了 的动作活动方 式或智力活动 方式。
技能的本质是 规则支配了学 习者的行为。
标志
熟练操作是技 能获得的标志。
Page 5
技能概述
技能不等于认知经验 的知识 技能不是由无意识的 习惯动作组成,而是 具有一套专业化的客 观法则要求
目录
技能概述 动作技能的学习 智慧技能的学习
Page 3
技能概述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 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原型内化阶段 智慧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 脑内部转化,动作离开原 型中的物质客体和外观形 式而转向头脑内部,最后 达到活动方式的定型化、 简缩化和自动化。
原型定向阶段 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 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 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 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 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这 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精确性 协调性
客观性 适应性
Page 9
动作技能的学习
徒手型 动作技能
操纵的对象主要是机体 自身,即通过身体的协 调运动来完成,无须操 纵各种器械或仪器。
器械型 动作技能
主要是通过操纵一定的 器械来完成。
Page 10
动作技能的学习
连续的 动作技能
需要完成的动作序列较 长,需要根据内外部的 刺激信息不断地调整和 校正的动作技能。
Page 25
智慧技能的学习
根据智慧技能的种类 选择方法 积极创造应用智慧技 能的机会
遵循智慧活动按阶段形 成的理论
注意思维训练
Page 26
谢谢观看!
可指认、可观察的 概念是具体概念。
Page 21
智慧技能的学习
Page 22
智慧技能的学习
Page 23
智慧技能的学习
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型
学生凭借简化了的内部 言语,似乎不需要多少 意识的参与就能“自动 化”地进行智慧活动。
个体需要了解做什么和怎 么做,从而在头脑中能够 形成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 果的表象,也就是对活动 本身和活动结果的定向。
不连续的 动作技能
对一个特定的外部刺激 做出一个特定的反应的 动作技能。
Page 11
动作技能的学习
开放性 动作技能
必须根据外部刺激的变
化来调节自己动作的动
作技能。
封闭性 动作技能
完全依赖肌肉的内部反 馈信息指导的动作技能。
Page 12
动作技能的学习
精细动作技能
主要在较狭窄的空间内 进行并要求较精巧的协 调动作,主要表现为腕 关节和手指运动。
1.练习曲线 2.练习方法
1.及时反馈 2.注意反馈的频率 3.反馈方式灵活
Page 20
智慧技能的学习
智慧技能的分类
高级规则比构成它们 的简单规则可应用于 更为广泛的情境。
可以指出某一特殊 物体属性上的差异 被称为辨别。
规则必须是支配个 体行为并使之演示 某种关系。
定义性概念是将 物体或事件加以 归类的规则。
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或行为模式。
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 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 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 动化。
Page 19
动作技能的学习 动作技能教学
讲解与示范 练习
反馈
1.掌握相关的陈述 性知识 2.明确练习目的和 要求 3.形成正确的动作 映像 4.获得一定的学习 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