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 习题课
大学物理_波动及课后习题
A 2
2 0 3
取 S点为坐标 原点,以
波的传播方向为 x 轴正方向。
2) 在 x 轴上任取一点 P, OP = x ,
y
o s
x
u
P
x
由于 P点相位落后
S点的时间为—— 于是得到波的表达式为 :
x 2 y 8 10 cos[ (t ) ]m u 3
2
结论:
(1) 质元并未“随波逐流”
波的传播不是媒质质元的传播
(2) “上游”的质元依次带动“下游”的质元振动 (3) 某时刻某质元的振动状态将在较晚时刻 t T /于“下游”某处出现 4 ---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4) 同相点----质元的振动状态相同
t T / 4 t 5T / 4 t T / 2
x
故
将
p
x
4m
s
D
x y 0.05 cos[3(t ) ](SI ) 2 3
x D 4m 代入波方程,得到 D点的
振动方程:
y D 0.05 cos[3(t 2) ](SI ) 3
(2). 以 S 点左方7m处的 O 点为坐标原点, 取 x 轴正方向向右,写出波方程及 D 点的 振动方程。 u
x / cm
0 0
5 yo cos( t ) 3
5 x y cos[ (t )] 3 10
方法2: 将波形倒退
6
得出 t 0 波形,再写方程! …..
0 0
20.2 解:应用时间落后法,
可得
ξ 0 0.1 x x
x 0.1 y 0.05sin[1.0 4.0(t )] 0.8 0.05sin[(4.0t 5 x 0.5)] 0.05sin[ (4.0t 5 x 0.5)] 0.05sin(4.0t 5 x 2.64)
振动和波动习题课(改)
x)
yBP
Acos[ t
2
(30 x)]
l
两波同频率,同振幅,同方向振动,所以相干静止的点满足:
(t 2 x) [t 2 (30 x)]
l
l
(2k 1)
k 0,1,2,...
化简后 30 2x kl
30 2x kl O x
X
因为: l u 4m
x 15 k 2
1
3
x 3 102 sin(4t 1 ) (SI)
2
6
画出两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并求合振动的振动
方程.
x1
5
102
cos(4t
1 3
)
x2
3
102
sin(4t
1 6
)
3
102
cos(4t
1 6
1 2
)
3 102 cos(4t 2 ) 3
x x1 x2
1
2 102 cos(4t 1 )
7.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试由图确
定在t=2s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速
度为
。
t=2s, x=0
Vm
A
2 A
T
3
102
8.已知两个简谐振动 曲线如图所示,
X1的位相比X2的位相
A) 落后 1
2
C) 落后
B) 超前 1 √
2
D) 超前
9.一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求此振动的 周期。
解: =/3+ /2=5/6 t=5= 5/6 = /6
2
之间)
(1)2 1 2k k 0,1,2,
A A1 A2 振动加强; 此时有= 1= 2
A1
振动与波动习题课
(1) B处质元的振动动能减小 处质元的振动动能减小, 则其弹性势能必增大; 则其弹性势能必增大 错 答: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 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 性势能是同相位的 ,同 时增大,同时减少. 时增大,同时减少.
B
o
C
x
(2) A处质元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 它把自己的能量 处质元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它把自己的能量 传给相邻的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其能量逐渐减小; 传给相邻的质元 其能量逐渐减小 错 在平衡位置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是最大, 答:在平衡位置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是最大,所 质元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能量应该逐渐增大 能量应该逐渐增大. 以A处质元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能量应该逐渐增大.
关于干涉条件的讨论
y1 = A1 cos( ω t + 10
y2 = A2 cos( ω t + 20
P点的合振动为 点的合振动为
2π r1
2π r2
λ
)
注意: 为正值! 注意:r1, r2为正值! P
r1
λ
)
S1 r2 S2
y = y1 + y2 = A cos( ω t + 0 )
2 1 2
波动学基础
教学要求
1 . 掌握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掌握由质点 掌握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掌握由质点 的谐振动方程或某时刻的简谐波波形曲线等已知条件建 立简谐波波动方程的方法. 立简谐波波动方程的方法 2 .理解波长,周期,频率,波速等概念的含意 并掌 理解波长, 理解波长 周期,频率,波速等概念的含意,并掌 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理解波的干涉现象 掌握波的相干条件 能运用相位 理解波的干涉现象.掌握波的相干条件 理解波的干涉现象 掌握波的相干条件.能运用相位 差或波程差来确定相干波叠加后加强或减弱的条件. 差或波程差来确定相干波叠加后加强或减弱的条件 4 .理解驻波的特性及其形成条件 了解驻波与行波的 理解驻波的特性及其形成条件.了解驻波与行波的 理解驻波的特性及其形成条件 区别. 区别 5 .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以及能流,能流密度等概念 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以及能流, 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以及能流 能流密度等概念. 6.掌握多普勒效应 6.掌握多普勒效应
振动与波动习题课修
A = 5 / cos α = 5 2 cm
2
πt 3π t= 0 t= 2 s (1) x = 5 2 × 10 cos( )( SI ) 4 4 3 π 2 (2) v = ω A sin = 5 2 × 10 sin( π ) 4 4 = 3 . 93 × 10 2 m / s
v A1
O X O
v A1
X O
A2
v A1
X
v A2
反相 同相
振动2比振动 超前 振动 比振动1超前 比振动
四、谐振动的合成 1。同方向、同频率的谐振动的合成: 。同方向、同频率的谐振动的合成:
A=
2 A12 + A2 + 2 A1 A2 cos( 2 1
A1 sin 1 + A2 sin 2 tg = A1 cos 1 + A2 cos 2
v0 tg = ω x0
两同频率的谐振动在任意时刻的相位差: 两同频率的谐振动在任意时刻的相位差:
= 2 1
振动2比振动1超前 > 0 LLLLL 落后 < 0 = = 2 kπ ( k = 0 ,1L ) 振动2和振动1同相 = ( 2 k + 1 )π ( k = 0 ,1L ) LLL反相
8. 一系统作简谐振动,周期为 ,以余弦函数 一系统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1 表达振动时,初相位为零。 表达振动时,初相位为零。在 0 ≤ t ≤ T范围 2 T/8或3T/8 时动能和势能相等 系统在t=_________时动能和势能相等。 时动能和势能相等。 内,系统在
解: x = Acosωt
x = 2cos(ωt + )
O t=0
5 Vm = ωA = 5 ω = 2 5 π x = 2cos( t )cm 2 2
力学习题——波动习题课后作业
波动(习题课后作业)1. 传播速度为200m/s, 频率为50Hz 的平面简谐波, 在波线上相距为0.5m 的两点之间的相位差是( D )(A) π/3 (B) π/6 (C) π/2 (D) π/4 解: λ=u/λ=200/50=4(m) Δφ=(2π/λ)Δx =(2π/4)⨯0.5=π/42. 图为沿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余弦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 图中P 点距原点1m, 则波长为( C )(A) 2.75m (B) 2.5m (C) 3m (D) 2.75m Y(cm) 解: 设波表达式为)2 cos(ϕλπω+-=x t A y x =0处 3) cos(2=+=ϕωt yv =-2ωsin(ωt+φ)<0即23) cos(=+ϕωt ,sin(ωt+φ)>0 得6 πϕω=+t所以t 时刻的波形分布函数为)26cos(2x y λππ-=P 点t 时刻的位移 0)26cos(2=-=λππy P 点t 时刻的速度 0)26sin(2>--=λππωv32O P X得)26cos(=-λππ0)26sin(<-λππ226πλππ-=-∴ λ = 3m3. 一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若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在t+T/4时刻原X 轴上的1、2、3三点的振动位移分别是( B ) (A) A 、0、-A (B) -A 、0、A (C) 0、A 、0 (D) 0、-A 、04. 两个相干波源S 1和S 2, 相距L=20m, 在相同时刻, 两波源的振动均通过其平衡位置, 但振动的速度方向相反, 设波速u=600m/s, 频率ν=100Hz, 试求在S 1和S 2间的连线上因干涉产生最弱点的所有位置(距S 1的距离).解: 已知φ1–φ2=π, 设S1为原点,在S 1和S 2连线间任取一点P ,其坐标为x∙∙xS 2∙S 1 L=20m L –xPxLx x L x r -=--=∆2)(r ∆--=∆λπϕϕϕ221)2(2L x --=λππ)(6100600m u===νλxx 32326)220(3ππππππ-++=-⨯+=x 3235ππ-=干涉减弱条件 πϕ)12(+=∆k πππ)12(3235+=-k x 即 得 ),2,1,0(31 ±±=-=k k x 因200≤≤x 即 20310≤-≤k 解得 31319≤≤-k 所以,1 ,2 ,3 ,4 ,5 ,6------=k )(1 , 4 , 7 , 10 , 13 , 16 , 19 m x =∴。
第十一章 波动(1)
练习十八 波动方程一.选择题1.频率为100Hz,传播速度为300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则此两点相距C (A) 2m . (B)2.19m . (C)0.5 m .(D) 28.6 m .2.一圆频率为ω 的简谐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 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8.2所示. 则t =0时刻, x 轴上各质点的振动速度v 与坐标x 的关系图应为图18.3中哪一图?D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x=x 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 cos(ω t+ϕ0). 若波速为u ,则此波的波动方程为A(A) y=A cos{ω [t -(x 0-x )/u ]+ ϕ0} . (B) y=A cos{ω [t -(x -x 0)/u ]+ ϕ0} . (C) y=A cos{ω t -[(x 0-x )/u ]+ ϕ0} .(D) y=A cos{ω t +[(x 0-图18.2(B)v (m/s)O 1 x (m)ωA(A)·(D)(C)图18.3图18.4x )/u ]+ ϕ0} .4. 如图18.4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波速u =200m/s ,则P 处质点的振动曲线为图18.5中哪一图所画出的曲线?CC D A C 二.填空题1.一列余弦横波以速度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 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18.6所示,试分别指出图中A 、B 、C 各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A ;B ; C 向下,向上; 向上 . 2.已知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振动周期T =0.5s, 波长λ=10m,振幅A =0.1 m . 当t =0时波源振动的位移恰好为正的最大值. 若波源处为原点, 则沿波传播方向距离波源为λ/2处的振动方程为y = ; 当t=T /2时, x=λ/4处质点的振动速度为 0.1cos(4πt -π) (SI); -1.26m/s..(D)(C)(A)(B)图18.5图18.63.一简谐波的频率为5×104Hz, 波速为 1.5×103m/s,在传播路径上相距5×10-3m 的两点之间的振动相位差为 π/3 三.计算题1.图18.7所示一平面简谐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求(1) 该波的波动方程 ; (2)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某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2s, 振幅为0.06m, 开始计时(t =0)时, 质点恰好处在负向最大位移处, 求 (1)该质点的振动方程;(2)此振动以速度u =2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 (3)该波的波长.练习十九 波的能量 波的干涉一.选择题1.一平面简谐波,波速u =5m · s -1. t = 3 s 时波形曲线如图19.1. 则x =0处的振动方程为A (A) y =2×10-2cos(πt /2-π/2) ( S I ) . (B) y =2×10-2cos(πt +π ) ( S I ) . (C) y =2×10-2cos(πt /2+π/2) ( S I ) .(D) y =2×10-2cos(πt -3π/2) ( S I ) .-图18.7ux (m)y (10-2m)· · · · · ·· 0 51015 20 25 -2图19.12.一列机械横波在t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19.2所示,则该时刻能量为最大值的媒质质元的位置是:B(A) o ′, b , d, f . (B) a , c , e , g . (C) o ′, d . (D) b , f .3.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C(A) 动能为零, 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 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 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 势能为零. 4.如图19.3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t 时刻的波形曲线. 若此时A 点处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在增大,则B(A) A 点处质元的弹性势能在减小. (B)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C) B 点处质元的振动动能在减小. (D) 各点的波的能量密度都不随时间变化. 5. 如图19.4所示,两相干波源s 1和s 2相距λ/4(λ为波长), s 1的位相比s 2的位相超前π/2 ,在s 1、s 2的连线上, s 1外侧各点(例如P 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位相差是:B(A) 0 .y x 波速u时刻t 的波形 ·· · · · · ··oo ′ a b c def g 图19.2图19.31 2图19.4(B) π . (C) π /2 . (D) 3π/2 .二.填空题1.一列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无衰减地传播, 波的振幅为2×10-3m, 周期为0.01s, 波速为400 m/s, 当t =0时x 轴原点处的质元正通过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运动,则该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2.一个点波源位于O 点, 以O 为圆心作两个同心球面,它们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 在两个球面上分别取相等的面积∆S 1和∆S 2 ,则通过它们的平均能流之比21P P = .3.如图19.5所示,在平面波传播方向上有一障碍物AB,根据惠更斯原理,定性地绘出波绕过障碍物传播的情况. 三.计算题1.如图19.6所示,三个同频率,振动方向相同(垂直纸面)的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在O 点相遇,若三个简谐波各自单独在S 1、S 2和S 3的振动方程分别为图19.5y 1=A cos(ω t +π/2) y 2=A cos ω t y 3=2A cos(ωt -π/2) 且S 2O=4λ ,S 1O=S 3O=5λ(λ为波长),求O 点的合成振动方程(设传播过程中各波振幅不变).2.如图19.7,两列相干波在P 点相遇,一列波在B 点引起的振动是y 10=3×10 –3cos2πt ( SI )另一列波在C 点引起在振动是y 20=3×10 –3cos(2πt +π/2) ( SI )BP =0.45m , CP =0.30m, 两波的传播速度 u=0.20m/s, 不考虑传播中振幅的减小,求P 点合振动的振动方程.练习二十 驻波 多普勒效应一.选择题1.在波长为λ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B(A) λ/4 . (B) λ/2 . (C) 3λ/4 . (D) λ .2.某时刻驻波波形曲线如图20.1所示,则a 、b 两点的相位差是A(A) π.S3 图19.6图19.7(B) π/2.(C) 5π /4.(D) 0.3.沿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波动方程为y1=A cos2π (νt-x/λ)y2=A cos2π (νt + x/λ)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波节的位置坐标为D(A) x=±kλ.(B)x=±kλ/2 .(C)x=±(2k+1)λ/2 .(D) x=±(2k+1)λ/4 .其中k = 0 , 1 , 2 , 3…….4.如果在长为L、两端固定的弦线上形成驻波,则此驻波的基频波的波长为Da)L/2 .b)L .c)3L/2 .d)2L .5.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 , 机车以时速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声音的频率是(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 A:a)810 Hz .b)699 Hz .c)805 Hz .d)695 Hz .二.填空题1.设平面简谐波沿x 轴传播时在x = 0 处发生反射,反射波的表达式为y 2=A cos[2π (νt -x /λ) +π /2] .已知反射点为一自由端,则由入射波和反射波形成驻波波节的位置坐标为 .2.设沿弦线传播的一入射波的表达式是y 1=A cos[2π (νt -x /λ) +ϕ]在x =L 处(B 点)发生反射,反射点为固定端(如图20.2), 设波在传播和反射过程中振幅不变,则弦线上形成的驻波表达式为y = .3.相对于空气为静止的声源振动频率为νs ,接收器R 以速率v R 远离声源,设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u , 那么接收器收到的声波频率νR = . 三.计算题1.在绳上传播的入射波方程为 y 1=A cos (ω t +2π x /λ).入射波在x =0处的绳端反射, 反射端为自由端,设反射波不衰减,求驻波方程.2.设入射波的方程式为 y 1=A cos2π (x /λ+t /T ) .在x =0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一固定端,设反射时无能量损失,求:(1)反射波的方程式; (2)合成的驻波方程式; (3)波腹和波节的位置 .练习二十一 振动和波习题课图20.2一.选择题1.图21.1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简谐振动中的位移x ,速度v,加速度a ,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曲线3, 1, 2分别表示x , v , a 曲线.(B) 曲线2, 1, 3分别表示x , v , a 曲线.(C) 曲线1, 3, 2分别表示x , v , a 曲线. (D) 曲线2, 3, 1分别表示x , v , a 曲线. (E) 曲线1, 2, 3分别表示x , v , a 曲线.2.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谐振子的振动,若其速度-时间(v -t )关系曲线如图21.2所示,则振动的初相位为(A) π / 6 . (B) π / 3. (C) π / 2. (D) 2π / 3. (A) 5π / 6 .3.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 质点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由平衡位置到二分之一最大位移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A) T / 4 . (B) T /12 . (C) T / 6 . (D) T / 8 .4.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最大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图21.1-(A)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B)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C) 它从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5.在弦上有一简谐波,其表达式是y 1=2.0×10-2cos[2π ( t / 0.02-x / 20) +π / 3] ( SI ) 为了在此弦线上形成驻波, 并且在x =0处为一波节,此弦线上还应有一简谐波, 其表达式为:(A) y 2=2.0×10-2cos[2π ( t / 0.02 + x / 20) +π / 3] ( SI )(B) y 2=2.0×10-2cos[2π ( t / 0.02+x / 20) +2π / 3] ( SI )(C) y 2=2.0×10-2cos[2π ( t / 0.02+x / 20) +4π / 3] ( SI )(D) y 2=2.0×10-2cos[2π ( t / 0.02+x / 20)-π / 3] ( SI ) 二.填空题1.在静止的升降机中,长度为l 在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 0 ,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g /2竖直下降时,摆的振动周期T = .2. .如图21.3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O x 轴负方向传播,波长为λ, 若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y P =A cos(2πνt +π /2) .图21.3则该波的波动方程是 .P 处质点 时刻的振动状态与O 处质点t 1时刻的振动状态相同.3一平面简谐波沿O x 轴传播,波动方程为y =A cos[2π (νt -x /λ) +ϕ]则: x 1=L 处介质质点振动初相位是 ;与x 1处质点振动状态相同的其它质点的位置是 ;与x 1处质点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其它各介质质点的位置是 .三.证明题1. 如图21.4所示,在竖直面内半径为R 的一段光滑圆弧形轨道上,放一小物体,使其静止于轨道的最低处,然后轻碰一下此物体,使其沿圆弧形轨道来回作小幅度运动,试证:(1) 此物体作简谐振动.(2) 此简谐振动的周期 T =2πg R. 图21.4。
波动光学 光学习题课2(课后问题)
观察它是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2)条纹间距是否
变化。
x 0 2n2
劈尖上表面向上平移,角不变,所以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3)寻常光和非常光 一束光线进入各向异性的晶体后分解为两束折射光的现象 叫做双折射。遵循折射定律的叫做寻常光或o光不遵循折 射定律的叫做非常光或e光。寻常光在晶体内各方向上的 传播速度相同;而非常光的传播速度随传播方向的变化而 变化。
(4)光轴 在双折射晶体内有一确定方向,光沿这一方向传播时, 寻常光和非常光的传播速度(或折射率)相同,不产生 双折射现象,这个方向叫做光轴。
答:光照射到薄肥皂膜泡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各
条反射光或各条折射光互为相干光,又由于白光是复
色光,它含有各个波长的光,各条光线发生干涉,干
涉图样是彩色的,所以我们看到膜泡出现颜色。
当膜即将破裂时,膜的厚度约等于波长的1/4,即使发 生干涉的透射光的光程差为/2,发生干涉相消,所以 从透射方向看膜上出现黑色。当膜厚度远小于波长时, 反射光的光程差约等于/2,所以从反射方向看薄膜程 黑色。
但等厚度的位置向左移动,因此干涉条纹向左移动。如果
玻璃片向上移动太多,使劈尖厚度增大太多,则相干光的
条件得不到满足,干涉条纹消失。
劈尖上表面向右平移, 角不变,条纹间距不变,等厚度
位置向右移动,所以条纹向右移动。
当增大时,条纹间距减小;等厚度的位置向左移动,所 以干涉条纹向左方密集。
x 0 2n2
17-2、如本题图所示,由相干光源 S1和S2发出波长为 的单色光,分别通过两种介质(折射率分别为n1和 n2,且n1>n2),射到这两种介质分界面上一点P。已 知两光源到P的距离均为r。问这两条光的几何路程是
大学物理振动波动例题习题
振动波动一、例题(一)振动1。
证明单摆是简谐振动,给出振动周期及圆频率.2. 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运动,振幅为12cm,周期为2s 。
当t = 0时, 位移为6cm ,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
求: (1) 振动表达式;(2) t = 0.5s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3)如果在某时刻质点位于x =—0.6cm ,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求从该位置回到平衡位置所需要的时间。
3。
已知两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方程分别为:x 1= 0.05cos (10 t + 0.75π) 20.06cos(100.25)(SI)x t π=+求:(1)合振动的初相及振幅.(2)若有另一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x 3 = 0。
07cos (10 t +ϕ 3 ), 则当ϕ 3为多少时 x 1 + x 3 的振幅最大?又ϕ 3为多少时 x 2 + x 3的振幅最小?(二)波动1. 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 cm ,频率为 50 Hz ,波速为 200 m/s.在t = 0时,x = 0处的质点正在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运动,求:(1)波动方程(2)x = 4 m 处媒质质点振动的表达式及该点在t = 2 s 时的振动速度。
2. 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m/s 8.0=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原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求:(1)原点的振动表达式;(2)波动表达式;(3)同一时刻相距m 1的两点之间的位相差.3. 两相干波源S 1和S 2的振动方程分别是1cos y A t ω=和2cos(/2)y A t ωπ=+.S 1距P 点3个波长,S 2距P 点21/4个波长。
求:两波在P 点引起的合振动振幅。
4。
沿X 轴传播的平面简谐波方程为:310cos[200(t )]200x y π-=- ,隔开两种媒质的反射界面A 与坐标原点O 相距2。
25m ,反射波振幅无变化,反射处为固定端,求反射波的方程.二、习题课(一)振动1. 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辐A = 4 cm,周期T = 2 s ,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若t = 0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x = -2 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O 2.25m Ax t O A/2 -A x 1 x 2 质点第二次通过x = -2 cm 处的时刻为[ ](A) 1 s (B) (2/3) s (C ) (4/3) s (D ) 2 s2.已知某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此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为(A ) ⎪⎭⎫ ⎝⎛+=3232cos 2ππt x ;(B ) ⎪⎭⎫ ⎝⎛-=332cos 2ππt x ;(C) ⎪⎭⎫ ⎝⎛+=3234cos 2ππt x ;(D ) ⎪⎭⎫ ⎝⎛-=334cos 2ππt x 。
大学物理(第四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波动(2020年7月整理).pdf
第十四章波动14-1 一横波再沿绳子传播时得波动方程为[]x m t s m y )()5.2(cos )20.0(11−−−=ππ。
(1)求波得振幅、波速、频率及波长;(2)求绳上质点振动时得最大速度;(3)分别画出t=1s 和t=2s 时得波形,并指出波峰和波谷。
画出x=1.0m 处质点得振动曲线并讨论其与波形图得不同。
14-1 ()[]x m t s m y )(5.2cos )20.0(11−−−=ππ分析(1)已知波动方程(又称波函数)求波动的特征量(波速u 、频率ν、振幅A 及彼长 等),通常采用比较法。
将已知的波动方程按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 ⎝⎛=0cos ϕωu x t A y 书写,然后通过比较确定各特征量(式中前“-”、“+”的选取分别对应波沿x 轴正向和负向传播)。
比较法思路清晰、求解简便,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2)讨论波动问题,要理解振动物理量与波动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例如区分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速的不同,振动速度是质点的运动速度,即dt dy v =;而波速是波线上质点运动状态的传播速度(也称相位的传播速度、波形的传播速度或能量的传播速度),其大小由介质的性质决定。
介质不变,彼速保持恒定。
(3)将不同时刻的t 值代人已知波动方程,便可以得到不同时刻的波形方程)(x y y =,从而作出波形图。
而将确定的x 值代入波动方程,便可以得到该位置处质点的运动方程)(t y y =,从而作出振动图。
解(1)将已知波动方程表示为()()[]115.25.2cos )20.0(−−⋅−=s m x t s m y π 与一般表达式()[]0cos ϕω+−=u x t A y 比较,可得0,5.2,20.001=⋅==−ϕs m u m A则 m v u Hz v 0.2,25.12====λπω(2)绳上质点的振动速度()()()[]1115.25.2sin 5.0−−−⋅−⋅−==s m x t s s m dt dy v ππ 则1max 57.1−⋅=s m v(3) t=1s 和 t =2s 时的波形方程分别为()[]x m m y 115.2cos )20.0(−−=ππ()[]x m m y 125cos )20.0(−−=ππ波形图如图14-1(a )所示。
波动习题.ppt
x x cos( ) 1 10 5 x u 2 0
x 2 x y A cos[ ( t ) ] A cos[ ( t ) ] u T u A 3 cm m y A t 0 x1 T 0 .2 s 2 1 A A cos[ () ] u 2m / s 0 . 22 2 10 cos( 5 ) cos( 4 ) T
u A A
u 2 2 u B B A A
3.一简谐波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若已知该时刻质点A向上运 动,则该简谐波的传播方向为________,B、C、D质点在该 时刻的运动方向为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y
A D
0 B
C
则B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 A ) y 5 cos( 2 t 2 ) ( B ) y 5 cos( 2 t 2 ) B B ( C ) y 5 cos( t ) B
振动方程:
y A cos( t ) A cos( 2 t )[A]
x y A cos[ 2 t 2 ]
y 0 . 03 cos( 10 t 5 x )( SI )
( D ) y 5 cos( 2 t x 2 2 ) B
波动方程:
2m 3m A
2 yA 5cos( 2t 2 ) 4
BFra bibliotekA5x 2 1
0
x
5cos( 2t )
y 5 cos( 2 t )( SI ) A
(C)该质点在最大位移处的势能最大,在平衡位置的势能最小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波动
第十四章波动14-1 一横波再沿绳子传播时得波动方程为[]x m t s m y )()5.2(cos )20.0(11---=ππ。
(1)求波得振幅、波速、频率及波长;(2)求绳上质点振动时得最大速度;(3)分别画出t=1s 和t=2s 时得波形,并指出波峰和波谷。
画出x=1.0m 处质点得振动曲线并讨论其与波形图得不同。
14-1 ()[]x m t s m y )(5.2cos )20.0(11---=ππ分析(1)已知波动方程(又称波函数)求波动的特征量(波速u 、频率ν、振幅A 及彼长 等),通常采用比较法。
将已知的波动方程按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 ⎝⎛=0cos ϕωu x t A y μ书写,然后通过比较确定各特征量(式中前“-”、“+”的选取分别对应波沿x 轴正向和负向传播)。
比较法思路清晰、求解简便,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2)讨论波动问题,要理解振动物理量与波动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例如区分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速的不同,振动速度是质点的运动速度,即dt dy v =;而波速是波线上质点运动状态的传播速度(也称相位的传播速度、波形的传播速度或能量的传播速度),其大小由介质的性质决定。
介质不变,彼速保持恒定。
(3)将不同时刻的t 值代人已知波动方程,便可以得到不同时刻的波形方程)(x y y =,从而作出波形图。
而将确定的x 值代入波动方程,便可以得到该位置处质点的运动方程)(t y y =,从而作出振动图。
解(1)将已知波动方程表示为()()[]115.25.2cos )20.0(--⋅-=s m x t s m y π 与一般表达式()[]0cos ϕω+-=x t A y 比较,可得0,5.2,20.001=⋅==-ϕs m u m A则 m v u Hz v 0.2,25.12====λπω(2)绳上质点的振动速度()()()[]1115.25.2sin 5.0---⋅-⋅-==s m x t s s m dt dy v ππ 则1max 57.1-⋅=s m v(3) t=1s 和 t =2s 时的波形方程分别为()[]x m m y 115.2cos )20.0(--=ππ()[]x m m y 125cos )20.0(--=ππ 波形图如图14-1(a )所示。
大学物理课件第13章 波动光学(习题)
(1)先由条纹间距算出空气层劈角
x 2
2x
T
2
1
再由两块规的距离 算出高度差 h l l 29.47μm 2x
G1
G2
l
(2)轻压盖板T的中部,两处条纹变化相反,条纹变密的一端高
(3)说明G2的上下两表面不平行,使其上表面不严格平行于G1的上表面, 造成两边空气层劈角不等,劈角差为
2
1
图所示为杨氏干涉装置,其中S为单色自然光源,S1和S2为双孔。
P S
P1 S1
d
P3
F4 F3 F2 F1
F0
S2 P2
D
(1)如果在S后放置一偏振片P,干涉条纹是否发生变化?有何变化?
插入P后,干涉条纹的形状、间距、反衬度均不发生变化。 但由于自然光通过偏振片P时强度减半,导致屏幕上的平 均强度减半,干涉条纹的亮度下降。
正交偏振片之间。从第一块偏振片射出的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在晶
片上,振动方向与晶片光轴方向成 45o 角。试问在透过第二块偏
振片的光在可见光谱中 (400~700nm) 中,缺少哪些波长?如果两
偏振片方向平行,则透射光中缺少哪些波长?假定双折射率 no-
nNe=0.A1A7o22o 可M看A1作AA常2eCe 量。N透晶过解片N: 的C第与两一相M种2干,N情光d透况(位光n:o相轴两差成n偏e为)4振5o(片角2Mk,(+和2如1k)Nπ图时正1。)相交消,
A1
透过 N的两相干光相消时,有
Ao
Ae
A2e ,A2o
C M, N
2 d
(no
ne )
(2k
1)
2d (no ne ) 4300
2k 1 k 1 2
振动波动习题课
1
A1 sin 1 A 2 sin 2 A1 cos 1 A 2 cos 2
1
/ 4
( sin 0)
振动方程:
y 1 . 4 10
2
cos 4 t m 4
与其相应的波方程为:
y A cos( t 2
3 4
Y A cos[( 2 t 2 A cos( 2 t 3
) 11 / 6 ]
)( SI )
考虑有半波损失时,
在相位中加入 ,则得: o
疏 x
密
x
3 / 4
y A cos(2 t
4 3
)(SI )
(2) 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
y A cos[ 2 t 2 A cos[ 2 ( t x u )
1
A
B
X
x
O
)
y A cos( t 2
2
20 x
2
)
2
2x
11 2
( 2 k 1)
解出: x 4k 13
(k 0, 1 , 2 , )
x 1,,, , (k 3, 2, 1,) 5 9 13 17 0
Y0 = 0, V0 > 0 所以
2
Y (m )
u=0.08m/s
o
P
X(m)
0. 20
-0.04
又 T = / u = 0.4 / 0.08 = 5 (s)
故波动方程为:
y 0 . 04 cos[ 2 ( t / 5 x / 0 . 4 ) / 2 ]( SI )
第十章 波动习题课与讨论课(十)
x x -3 y = Acosω t - +ϕ = 4.0×10 cos240π t - (m) 30 15 u
10-11
有一平面简谐波在空间传播。 有一平面简谐波在空间传播 。 已知在波线上
的运动规律为: 某点 B 的运动规律为:
(2)距原点 距原点7.5m处质点的运动方程 t=0 该点的振动速度 处质点的运动方程, 距原点 处质点的运动方程
13π y7.5 = 0.10cos500πt + (m) 12
13π d y -1 v= = 40.6m⋅ s = −50π sin 12 d t t =0
D
u
)
y
O
y
x
π
O
(a)
均为零; ( A)均为零;
(b)
π
均为- (C)均为- ; 2
t
(D) 与- ; (E) 与 。 - 2 2 2 2
π
π
(B)均为 ; 2
π
π
10
机械波的表达式为: 10-2 机械波的表达式为:y=0.05cos(6πt+0.06πx) (m), 则 (
C)
( A) 波长为 m (B)波速为 m⋅ s-1; 100 ; 10 1 (C) 周期为 s;(D) 波沿 轴正方向传播 x ; 3
y = Acos(ωt + ϕ)
就图(a)、 、 给出的三种坐标取法 给出的三种坐标取法, 就图 、(b)、(c)给出的三种坐标取法,分别列出波动 方程。并用这三个方程来描述与 相距为b 方程。并用这三个方程来描述与B 相距为 的 P点的运 点的运 动规律。 动规律。
y
u
u
振动波动习题课资料
h x01
=k
k
= mg
M x0
x02
m
k 碰撞是完全弹性的,所以:
Mxo
m 2gh = (m + M)v 0
得:
v
0
=
m (m
2gh + M)
结束 返回
x 0 = mg k
v
0
=
m (m
2gh + M)
A=
ω x02
+
v02
2
=
mg 2 2ghm 2 (m + M) k + (m + M) 2k
振动波动习题课
15-15 一质量为M的盘子系于竖直悬
挂的轻弹簧下端,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现有
一质量为m的物体自离盘 h 高处自由落下掉
在盘上,没有反弹,以物体掉在盘上的瞬时
作为计时起点,求盘子
的振动表式。(取物体
掉在盘子后的平衡位置
为坐标原点,位移以
向下为正,)
m
h
M
结束 返回
解:设盘子挂在弹簧下的静平衡位置为x01
1 3
s
yP = 0 vP 0
π
相位为 2
由式(1)
π 3
0π.2x0+
π
3
=
π
2
结束 目录
得到:
x
p=
70 3
=23.3cm
P点的振动方程
yP=0.10 cos πt
5π
6
m
结束 目录
[ 例3 ] 设波源(在原点O)的振动方程为:
y = Acosω t
它向墙面方向传播经反射后形成驻波。
求:驻波方程,波节及波腹的位置。
振动与波动习题课
2.一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中所示为
t =T /4 时的波形曲线。若振动以余弦函数
表示,且次提各点振动的初相取 到
之间的值,则:
(A)0点的初位相为 0= 0; (B)1点的初位相为 1= /2; (C)2点的初位相为 2= (D)3点的初位相为 3= /2;
频率为
(A)nS
(B)u uvRns
(C)uuvRnS ;
(D) u
u
vRnS
[B]
13.两列完全相同的平面简谐波相向而行 形成驻波。以下几种说法中为驻波所特有 的特征是: (A)有些质元总是静止不动; (B)迭加后各质点振动相位依次落后; (C)波节两侧的质元振动位相相反; (D)质元的振动能与势能之和不守恒。
(A) 1/2 ; (C) 1/3;
(B) 1/5; (D) 2/3.
[A]
13.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 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透过。当其中一偏 振片慢慢转动180 °时透射光强度发生的 变化为:
(A)光强单调增加; (B)光强先增加,后有减小至零; (C)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 (D)光强先增加,然后减小,再增加再 减小至零。
[B]
20.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
某时刻的波阵面为 S,则 S 的前方某点 P 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 S 上所在面积元发 出的子波各自传到 P 点的
(A)振动振幅之和; (B)光强之和; (C)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D)振动的相干叠加。
[D]
21.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 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光束 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 是最小值的 5 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 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
大学物理第十四章波动光学习题+答案
D k 0,1, 2 明纹中心位置
暗纹中心位置
k 1, 2,3
D 相邻两明纹(或暗纹)中心间距离: Δx d
3、薄膜等厚干涉 劈尖干涉
垂直入射: 2ne
2
相邻明纹(暗纹)间的厚度差: e
C R
2n 相邻明纹(暗纹)中心间距离: l 2n
牛顿环
r 2Re
(2) 屏幕上主极大位置由光栅公式决定
(a b)sin k
(3) 缺级现象 (a b)sin k
k 0,1, 2, 3 ——主极大
k 1, 2, 3
k 1, 2, 3
干涉明纹 衍射暗纹
a sin k
ab k k k 1, 2, 3 a (4) 重级现象 k11 k2 2
波 动 光 学 习 题 课
一、基本概念
1、相干光的获得 把由光源上同一点发出的光设法分成两部分,再叠 加起来。
分波阵面法
分振幅法
2、光程与光程差
n2 r2 n1r1
3、半波损失
2 2 (n2 r2 n1r1 )
当光从光疏媒质射向光密媒质时,反射光有位相 的突变,相当于 的附加光程差,叫半波损失。
x tan 5 103 f
a sin 0.2 5 10 mm 1000 nm 4 2
3
a
x
f
暗纹,4个半波带
4-5 某元素的特征光谱中含有波长分别为1=450nm 和2=750nm的光谱线。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 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2的谱线的级数将是 (A) 2,3,4,5…… (C) 2,4,6,8……
波动习题课
n2 ib = tan n21 = tan n1
9
3、反射光与折射光的相位变化 、 1)、折射光永无相移 2)、反射光的相位变化 )、折射光永无相移 )、 )、反射光的相位变化 )、 (1)外反射:n1<n2 , i1>i2 (2)内反射:n1>n2 , i1<i2 )外反射: )内反射:
δs
δs
E(r , t ) = E0 cos(kx x + ky y + kz z −ωt + ϕ0 )
= E0 cos[2π (
λ λ ~ E(r) = E0 exp[i(k ⋅ r +ϕ0 )]
cosα
x z − ) +ϕ0 ] λ T
1
cosγ
3、球面波的波函数(发散): 、球面波的波函数(发散): E0 E(r, t ) = cos(kr −ωt +ϕ0 ) r
6
4、偏振片的功能与作用机制、偏振片对不同偏振 、偏振片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态的光强响应 1)、自然光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线偏光。 )、自然光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线偏光。 )、 In 旋转偏振片: 光强不变 光强: 光强: 旋转偏振片: I= 2)、线偏振光 2 )、线偏振光 )、 线偏光通过偏振片后,仍为线偏光。 线偏光通过偏振片后,仍为线偏光。 透射光的光强
14
一、波的数学描述及求波的时空周期、频率、角频率、 波的数学描述及求波的时空周期、频率、角频率、 波长、波速; 波长、波速;求某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 作业题: 单色点光源S经透镜 成像于光轴上方P点 经透镜L成像于光轴上方 作业题:2.11 单色点光源 经透镜 成像于光轴上方 点, 然后继续传播。 点与光轴距离为 点与光轴距离为a,已知距离D, ´ 然后继续传播。P点与光轴距离为 ,已知距离 ,D´,求 xy和x ´ y ´两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 两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 和 x′ x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S1
S2
x
d
4
解:设S1 和 S2的振动初位相分别为1 和 2在 x1点两波引起的振动位相差
2 - 2 d - x 1 / - 1 - 2 x 1 / 2 k 1
2 - 1 - 2 d - 2 x 1 / 2 k 1 (1)
在 x2 点两波引起的振动位相差
当 k= -2, -3时,位相差最小,
2-1
6
练习 题
1. 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频率与波 动的频率在数值上是不同的; (B)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 (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 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滞后; (D)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 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超前。
S1
r1 p
1
S2
r2
2
13
练 习 题解答
1. 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频率与波 动的频率在数值上是不同的; (B)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 (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 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滞后; (D)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 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超前。
解: (1) 2 s-1, A0.06
[C]
3
例4. 两相干波源 S1 和 S2 的距离为 d=30m, S1 和 S2 都在 x 坐标轴上,S1 位于 坐标圆点 o。设由 S1 和 S2 分别发出的两列 波沿 x 轴传播时,强度保持不变,x1= 9m 和 x2=12m 处的两点是相邻的两个因干涉 而静止的点。求 两波的波长和两波源间 最小位相差。
x x - 2 d - /- - 2 / [ 2 k 1 1 ]
2
2
12
2 - 1 - 2 d - 2 x 2 / 2 k 3 (2)
5
(2)-(1)得4 x 2 - x 1 / 2 ,
2 x 2- x 1 6m 2 - 1 2 k 1 2 d - 2 x 1 / 2k5
7
2. 若一平面间谐波的波方程为
y=Acos(Bt-Cx),式中A,B,C为正值恒量,
则 (A)波速为C/B; (B)周期为 1/B;
(C)波长为C/2 ; (D)圆频率为 B。
8
3. 一平面简谐波沿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P 处质点的振动在Biblioteka t=0 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y
u
[ C]
14
2. 若一平面间谐波的波方程为
y=Acos(Bt-Cx),式中A,B,C为正值恒量,
则
(A)波速为C/B; (B)周期为 1/B;
(C)波长为C/2 ; (D)圆频率为 B。
[D]
15
3. 一平面简谐波沿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P 处质点的振动
在 t=0 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A
x
o
P
( A)
o
x
A
(B)
o
x
A
Ao
(C)
x
(D)
A
o
x
9
4. 两列相干波,其 波动方程为
y1=Acos2(n t-x/) 和 y2=Acos2(n t+x/)
沿相反方向传播叠加形成的驻波中,各处 的振幅是:
(A) 2A
n (B )|2 A c2 ots |
( C )2 A c 2 o x /s
( D )|2 A c 2 o x / s |
10
5. 某质点做简谐振动,周期为 2s,振幅 为 0.06m,开始计时 (t=0),质点恰好处在 A/2 处且向负方向运动,求: (1)该质点的振动方程; (2)此振动以速度 u = 2m/s 沿 x 轴正方向 传播时,形成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3)该波的波长。
例1. 一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中所
示为t =T /4 时的波形曲线。若振动以余弦
函数表示,且此题各点振动的初相取 - 到
之间的值,则:
(A)0点的初位相为 0= 0; (B)1点的初位相为 1= - /2; (C)2点的初位相为 2= (D)3点的初位相为 3= - /2;
y
u
0 1 234
( D )|2 A c 2 o x / s |
[D] 17
5. 某质点做简谐振动,周期为 2s,振幅 为 0.06m,开始计时 (t=0),质点恰好处在 A/2 处且向负方向运动,求: (1)该质点的振动方程; (2)此振动以速度 u = 2m/s 沿 x 轴正方 向传播时,形成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3)该波的波长。
y
u
A
x
o
P
( A)
o
x
A
Ao
(C)
x
(B) (D)
o
A
A
o
x
[A]
x
16
4. 两列相干波,其 波动方程为
y1=Acos2(n t-x/) 和 y2=Acos2(n t+x/)
沿相反方向传播叠加形成的驻波中,各处
的振幅是:
(A) 2A
n (B )|2 A c2 ots |
( C )2 A c 2 o x /s
x [D]
1
例2. 如图所示,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
t 时刻的波形图,当波从波疏介质入射到波
密介质表面 BC,在 P 点反射时,反射波在
t 时刻波形图为
y
y
y
o -A
[A]
A
B
o
P
x
y
C
A
o
( A) (C)
PA
xO
x
P
(B)
y
PA
xO
x
P
(D) 2
例3. 两列完全相同的平面简谐波相向而 行形成驻波。以下几种说法中为驻波所特 有的特征是: (A)有些质元总是静止不动; (B)迭加后各质点振动相位依次落后; (C)波节两侧的质元振动位相相反; (D)质元的振动能与势能之和不守恒。
x(m)
12
7. 如图所示,两列平面简谐相干横波 在两种不同的媒质中传播,在分界面上的
P 点相遇,频率n = 200Hz,振幅 A1= A2 A2 =2.0010-2m,S2 的位相比 S1 落后 /2。
在媒质 1 中波速 u1= 800 ms-1,在媒质 2 中波速 u2= 1000 ms-1 ,S1P=r1=4.00m, S2P=r2=3.75m ,求 P 点的合振幅。
11
6. 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在 t=0 时刻的 波形图,设此简谐波的频率为 250Hz,且 此时质点 P 的运动方向向下,求: (1)该波的波动方程; (2)画出 t =T /8 时刻的波形图; (3)距原点 o 为 100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与振动速度表达式。
y(m)
2A 2
O
-A
P
10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