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3]
神品质 , 既体现了市场精 神的共 性 , 又 显现了 中国 社会主 义 市场经济的个性 , 表达了 中华民 族特有 的精神 需求 , 是社 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 基础。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 天下 作为 中国 传统 管理 哲学 的 主题 , 同时也意蕴学习提高知识技能。通过学习提高而 上升 的竞争力 , 则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 , 以人为本 、 和谐 的思想意识 孟子的 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91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构建也 需要相应 的文化 精神、 思 想、 价值 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支 撑。 第一 , 自强不息 、 修齐治 平 的精神理念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
[ 18]
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 , 剔 除其封建 性的糟 粕 , 吸收 其民主 性的精华 , 是 发展 民族 新文 化提 高民 族自 信心 的 必要 条件
在
大学 中 , 诚意 作为 八条目 之一成为 连接 格物 、 致 知 、 与 正 心 、 修身 、 齐 家 、 治 国 、 平天下 的重 要 一环 , 成为道德内养与外成的连接点。 人而无信 , 不 知其 可也。
[ 21]
孔 子十 分强 调 信 的 作
用。后来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 孟子的思想 , 提出 仁 、 义、 礼、 智、 信 五常之道 ,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和 伦常规范。 三、 转化传统文化 , 建立和 谐文化 中国的长期封建社 会中 , 创造了 灿烂的 古代文 化。清
[ 3]
之为知之 , 不 知 为 不 知 而求索
[ 15]
[ 13]
、 三 人 行, 必 有 我 师 焉 路漫漫 其修 远兮 , 吾 将上下
[ 16]
开太平
与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充 分体
等是虚心好学的最好 例证 ;
现了中华民族崇高的 责任感与使命感。 第二 , 勤劳勇敢 , 坚守节操。在中华民族的意 识中 , 勤劳 是一切成功的保证 , 勇敢是广为推崇褒扬的美德。中华 民族 靠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五千年的 文明 , 以大无畏的精神驱 除了 一次次梦魇 ; 中华民族十分注重节操的陶养 , 可谓 三军可夺 帅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 武不能屈 青。
[ 2]
的 理想 , 企 盼 安 得广厦
千万间 , 大 庇天 下寒 士 俱欢 颜 , 以 致 吾 庐 独 破受 冻 死亦 。 、 学而 不厌
[ 11]
第四 , 虚心好学 , 积极进去。孔子及儒家倡行的 学 而时
[ 10]
天 下兴 亡 , 匹 夫
[ 4]
、 敏而 好 学 , 不耻 下问
[ 12]
、知
; 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 继绝学 , 为 万世
[ 1]
第三 , 爱好和平 , 宽厚 仁爱。中 华民族 以爱 好和 平著称 于世 , 礼仪之邦 、 协和万邦 、 德莫 大于 和 等观 念深深 植根于民族传统 中 ; 中 华民 族对 人宽 容 厚道 , 关 爱 他人 , 对 仁者爱人 与 兼爱 有 着独到 的理解。并 提出了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 足 习之
Fra Baidu bibliotek
[参考文献 ]
[ 1] 中国共产党 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 [ 2] 顾炎武 . 日知路 [ 3] 张载 . 正蒙 正始 . 近思录二 . [ 16] 司马迁 . 报任少卿书 . [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 [ 18] 语出 周易 . [ 22] 毛 泽东 选集第 二卷 , 人 民出版 社 1991 年 6 月第 2 版 , 第 708 页 . [ 23] 李春华 . 论当代中国文化 的价值定位 [ J], 学习与探 索 , 2001( 6) . [ 24] 邹广文 . 发展哲学与中国 的现代化 [ J]. 天津社会科 学 , 1996( 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年 11 月
Journal of Q iqihar U n iv ers ity ( Ph& i Soc Sc i)
N ov e mber 2008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
关连芳
( 齐齐哈尔大学 人文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 关键词 ] 传 统文化 ; 民族精神 ; 市场经济 ; 和谐文化 [摘 要 ] 改 革开放 30 年来 , 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桑 之变 , 政治 、 经济和社会生活取得了全面进步 。 中国正以更自 尊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的洪流中 , 这种自尊自信 , 既包 括主动吸 收世界各 国优秀 的文化 , 更离 不开继 承发 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新形势下 , 继 承 、 发扬和转化传统文化 , 是弘扬民族精神 、 服务市场 经济与创立 和谐 文化的正确道路 , 也是对待传统 文化的科学态度 。 [ 中图分类号 ] G 12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8- 2638( 2008) 06- 0090- 02
[ 22]
对于中国传统 文化 , 必须 通过 当代 中国 社会 实践
, 这是中华 民族特有的精
的检验 , 去粗取精 ,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转化 , 从而建立社会主 义和谐文化。 第一 , 正视中国传统 文化的不足 1 . 保守消极。儒家的 克己复 礼 曾经 演变为 天 不变 , 道亦不变 , 成为反 对改革 的保 守势 力 ; 道 家 邻国 相望 , 鸡 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 , 不相往来 这种社会政 治主张是封建 社会末期以来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论基础。 2 . 轻利轻器。儒家学说中 的重 义轻利 思想 不利 于社会 经济的发展 , 在现今 更成为 发展社会 主义市 场经 济的障 碍 ;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伦理 政治型 文化 , 排斥科 学技 术 , 阻碍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 3 . 纲常名教。 三纲五常 、 存天理 , 灭人 欲 等 纲常名 教 , 两千多年来一直 束缚人 们的思想 和行为 , 是 阻碍 社会进 步的沉重包袱。 第二 ,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转化的基本原则 1 . 维护文化安全。中国传统文化 像血脉一样在中华民 族世代之中流淌 , 并 沉积 在骨髓 之中。
[ 20]
在由 农业 文化向
工业文化的流变过程中 , 中国传统 文化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 挑战 , 来自西方文化的挑 战和威胁还没有完全化险为夷。我 们只有在改造自身和学习对手的前提下奋起应战 , 才能避免 被西方文化的挑战所挤垮和压倒。 2 . 适应经济发展。转化传 统文 化要立 足打 破传 统的小 农经济约束 , 以市场经济为根本出 发点和归宿去触及和更新 传统文化体系的作用机制 , 重建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新文化体系 , 并使市场经济的制 度体系本身也成为新文化 体系中的内在组成部分。 3 . 积极变革创新。 拒绝人类文明的民族将永远是狭隘 愚昧的民族 , 以一种开族 的文化心态 , 迎接八面来风 , 优化民 族文化机体 , 进而重 铸民族 的现代文 化 , 这是后 发展 国家不 可回避的历史课题。 [ 24] 转化传统文化要正确对待 文化的民 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 真 正体现 和而不同 的 思想 ; 转化传 统文化 , 要坚定 不移地 继续 实施 走出 去 战略 。要善 于学 习国际经验和 惯例 , 用 国外 人容 易接 受的 方式 传 播中 国文 化 , 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对 外文化交流的水平。
Th eM odern Ponderation of Ch inese Tradational Cu ltu re
Guan L ian - fang
( Schoo l o fH um an ities, Q iq ihar U n ive rsity , Q iqihar 161006 , Ch ina) K ey word s : tradationa l culture ; national sp irit ; m arket econo my ; har m on ious culture Abstrac t : T he Chinese soc iety has made comprehensive prog ress and v ic issitudes in aspects o f po litics , economy and soc ia l life fo r 30 years o f the refor m and open po licy . Ch ina is embrac ing the wo rld cu lture by the se lf- respect and self- confiden t posture in the m ighty current , inc luding the active ly uptaking var ious fore ign outstanding cu ltures , and also inher iting and carriying fo r w ard outstand ing trad itional culture . U 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inher itence , dev elopment and transforma tion o f traditiona l culture is the very way to br ing hono rs to the national spir it , and to serve the ma rket econom y and estab lish har m on ious cu lture . It is also the sc ientific attitude to w ards the trad itional culture . 一、 继承传统文化 , 弘扬民 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 个民族 , 没有振奋的精神 和高尚 的品格 , 不可 能自 立于世 界 民族之林。
[ 7] [ 6] [ 5]
与 穷天人 之际 , 通古今 之变
等 到处 闪烁着
进取精神的光芒。 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 化 , 用 以爱国主 义为核 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 用社会主 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 巩固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思想基础。 [ 17] 二、 发扬传统文化 , 服务市场经济 任何社会的经济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 , 社会主
。 富贵不 能淫 , 贫贱不 能移 , 威
为世代践行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
被千古传扬。
[ 收稿日期 ] 2008- 06- 17 [ 作者简介 ] 关连芳 ( 1966- ), 男 , 齐齐哈尔大学人文 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 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
6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
[ 14] [ 9] [ 8]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 族智慧的结晶 , 在它的结 构体 系中蕴含着中华民族 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方向。 第一 , 热爱祖国 , 志 存高远。 伟大 诗人屈 原为 自己的 祖 国 虽九死其忧 未悔 。民族 英雄岳 飞被 母亲 刺字明 志 精 忠报国 。明末清初著名 学者顾 炎武提出 有责
[ 19]
的著 名论断 , 从
理论上阐述了民众 在国家 中的重 要作用。市 场经 济在经 营 管理中强调 以人为本 的 模式 , 也正是 儒家 天 地之中 , 人为贵 的思想理念的体现。 追求 和谐 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能充 分反映 中华民 族性 格特征和精 神特 质的理 念。 人和 的精 神是 可以 古为 今 用 的有益合理的内容。新的社会条件和新的利益关系中新 的 和谐 ,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的。 第三 , 先义后利 理性利益的价值取向 儒家提倡 义以为 上 的 观念 , 是 中国 儒家 哲学 的价 值 论的经典之一 , 也是市场行为都必须遵守的市场规则。 在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 程中 , 应该以理智的态度 来对 待利益 , 使求利行为符合 社会公 认准则 的要求 , 这 是中国 传 统文化的利益观在市 场经济中的理性体现。 第四 , 崇 诚 尚 信 的道德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诚信资 源能为 社会主 义市 场经济 打 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孟子说 : 诚 者 , 天 之 道 也 ; 思 诚 者 , 人 之 道 也。
神品质 , 既体现了市场精 神的共 性 , 又 显现了 中国 社会主 义 市场经济的个性 , 表达了 中华民 族特有 的精神 需求 , 是社 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 基础。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 天下 作为 中国 传统 管理 哲学 的 主题 , 同时也意蕴学习提高知识技能。通过学习提高而 上升 的竞争力 , 则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 , 以人为本 、 和谐 的思想意识 孟子的 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91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构建也 需要相应 的文化 精神、 思 想、 价值 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支 撑。 第一 , 自强不息 、 修齐治 平 的精神理念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
[ 18]
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 , 剔 除其封建 性的糟 粕 , 吸收 其民主 性的精华 , 是 发展 民族 新文 化提 高民 族自 信心 的 必要 条件
在
大学 中 , 诚意 作为 八条目 之一成为 连接 格物 、 致 知 、 与 正 心 、 修身 、 齐 家 、 治 国 、 平天下 的重 要 一环 , 成为道德内养与外成的连接点。 人而无信 , 不 知其 可也。
[ 21]
孔 子十 分强 调 信 的 作
用。后来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 孟子的思想 , 提出 仁 、 义、 礼、 智、 信 五常之道 ,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和 伦常规范。 三、 转化传统文化 , 建立和 谐文化 中国的长期封建社 会中 , 创造了 灿烂的 古代文 化。清
[ 3]
之为知之 , 不 知 为 不 知 而求索
[ 15]
[ 13]
、 三 人 行, 必 有 我 师 焉 路漫漫 其修 远兮 , 吾 将上下
[ 16]
开太平
与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充 分体
等是虚心好学的最好 例证 ;
现了中华民族崇高的 责任感与使命感。 第二 , 勤劳勇敢 , 坚守节操。在中华民族的意 识中 , 勤劳 是一切成功的保证 , 勇敢是广为推崇褒扬的美德。中华 民族 靠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五千年的 文明 , 以大无畏的精神驱 除了 一次次梦魇 ; 中华民族十分注重节操的陶养 , 可谓 三军可夺 帅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 武不能屈 青。
[ 2]
的 理想 , 企 盼 安 得广厦
千万间 , 大 庇天 下寒 士 俱欢 颜 , 以 致 吾 庐 独 破受 冻 死亦 。 、 学而 不厌
[ 11]
第四 , 虚心好学 , 积极进去。孔子及儒家倡行的 学 而时
[ 10]
天 下兴 亡 , 匹 夫
[ 4]
、 敏而 好 学 , 不耻 下问
[ 12]
、知
; 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 继绝学 , 为 万世
[ 1]
第三 , 爱好和平 , 宽厚 仁爱。中 华民族 以爱 好和 平著称 于世 , 礼仪之邦 、 协和万邦 、 德莫 大于 和 等观 念深深 植根于民族传统 中 ; 中 华民 族对 人宽 容 厚道 , 关 爱 他人 , 对 仁者爱人 与 兼爱 有 着独到 的理解。并 提出了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 足 习之
Fra Baidu bibliotek
[参考文献 ]
[ 1] 中国共产党 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 [ 2] 顾炎武 . 日知路 [ 3] 张载 . 正蒙 正始 . 近思录二 . [ 16] 司马迁 . 报任少卿书 . [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 [ 18] 语出 周易 . [ 22] 毛 泽东 选集第 二卷 , 人 民出版 社 1991 年 6 月第 2 版 , 第 708 页 . [ 23] 李春华 . 论当代中国文化 的价值定位 [ J], 学习与探 索 , 2001( 6) . [ 24] 邹广文 . 发展哲学与中国 的现代化 [ J]. 天津社会科 学 , 1996( 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年 11 月
Journal of Q iqihar U n iv ers ity ( Ph& i Soc Sc i)
N ov e mber 2008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
关连芳
( 齐齐哈尔大学 人文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 关键词 ] 传 统文化 ; 民族精神 ; 市场经济 ; 和谐文化 [摘 要 ] 改 革开放 30 年来 , 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桑 之变 , 政治 、 经济和社会生活取得了全面进步 。 中国正以更自 尊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的洪流中 , 这种自尊自信 , 既包 括主动吸 收世界各 国优秀 的文化 , 更离 不开继 承发 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新形势下 , 继 承 、 发扬和转化传统文化 , 是弘扬民族精神 、 服务市场 经济与创立 和谐 文化的正确道路 , 也是对待传统 文化的科学态度 。 [ 中图分类号 ] G 12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8- 2638( 2008) 06- 0090- 02
[ 22]
对于中国传统 文化 , 必须 通过 当代 中国 社会 实践
, 这是中华 民族特有的精
的检验 , 去粗取精 ,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转化 , 从而建立社会主 义和谐文化。 第一 , 正视中国传统 文化的不足 1 . 保守消极。儒家的 克己复 礼 曾经 演变为 天 不变 , 道亦不变 , 成为反 对改革 的保 守势 力 ; 道 家 邻国 相望 , 鸡 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 , 不相往来 这种社会政 治主张是封建 社会末期以来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论基础。 2 . 轻利轻器。儒家学说中 的重 义轻利 思想 不利 于社会 经济的发展 , 在现今 更成为 发展社会 主义市 场经 济的障 碍 ;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伦理 政治型 文化 , 排斥科 学技 术 , 阻碍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 3 . 纲常名教。 三纲五常 、 存天理 , 灭人 欲 等 纲常名 教 , 两千多年来一直 束缚人 们的思想 和行为 , 是 阻碍 社会进 步的沉重包袱。 第二 ,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转化的基本原则 1 . 维护文化安全。中国传统文化 像血脉一样在中华民 族世代之中流淌 , 并 沉积 在骨髓 之中。
[ 20]
在由 农业 文化向
工业文化的流变过程中 , 中国传统 文化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 挑战 , 来自西方文化的挑 战和威胁还没有完全化险为夷。我 们只有在改造自身和学习对手的前提下奋起应战 , 才能避免 被西方文化的挑战所挤垮和压倒。 2 . 适应经济发展。转化传 统文 化要立 足打 破传 统的小 农经济约束 , 以市场经济为根本出 发点和归宿去触及和更新 传统文化体系的作用机制 , 重建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新文化体系 , 并使市场经济的制 度体系本身也成为新文化 体系中的内在组成部分。 3 . 积极变革创新。 拒绝人类文明的民族将永远是狭隘 愚昧的民族 , 以一种开族 的文化心态 , 迎接八面来风 , 优化民 族文化机体 , 进而重 铸民族 的现代文 化 , 这是后 发展 国家不 可回避的历史课题。 [ 24] 转化传统文化要正确对待 文化的民 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 真 正体现 和而不同 的 思想 ; 转化传 统文化 , 要坚定 不移地 继续 实施 走出 去 战略 。要善 于学 习国际经验和 惯例 , 用 国外 人容 易接 受的 方式 传 播中 国文 化 , 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对 外文化交流的水平。
Th eM odern Ponderation of Ch inese Tradational Cu ltu re
Guan L ian - fang
( Schoo l o fH um an ities, Q iq ihar U n ive rsity , Q iqihar 161006 , Ch ina) K ey word s : tradationa l culture ; national sp irit ; m arket econo my ; har m on ious culture Abstrac t : T he Chinese soc iety has made comprehensive prog ress and v ic issitudes in aspects o f po litics , economy and soc ia l life fo r 30 years o f the refor m and open po licy . Ch ina is embrac ing the wo rld cu lture by the se lf- respect and self- confiden t posture in the m ighty current , inc luding the active ly uptaking var ious fore ign outstanding cu ltures , and also inher iting and carriying fo r w ard outstand ing trad itional culture . U 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inher itence , dev elopment and transforma tion o f traditiona l culture is the very way to br ing hono rs to the national spir it , and to serve the ma rket econom y and estab lish har m on ious cu lture . It is also the sc ientific attitude to w ards the trad itional culture . 一、 继承传统文化 , 弘扬民 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 个民族 , 没有振奋的精神 和高尚 的品格 , 不可 能自 立于世 界 民族之林。
[ 7] [ 6] [ 5]
与 穷天人 之际 , 通古今 之变
等 到处 闪烁着
进取精神的光芒。 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 化 , 用 以爱国主 义为核 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 用社会主 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 巩固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思想基础。 [ 17] 二、 发扬传统文化 , 服务市场经济 任何社会的经济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 , 社会主
。 富贵不 能淫 , 贫贱不 能移 , 威
为世代践行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
被千古传扬。
[ 收稿日期 ] 2008- 06- 17 [ 作者简介 ] 关连芳 ( 1966- ), 男 , 齐齐哈尔大学人文 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 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
6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
[ 14] [ 9] [ 8]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 族智慧的结晶 , 在它的结 构体 系中蕴含着中华民族 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方向。 第一 , 热爱祖国 , 志 存高远。 伟大 诗人屈 原为 自己的 祖 国 虽九死其忧 未悔 。民族 英雄岳 飞被 母亲 刺字明 志 精 忠报国 。明末清初著名 学者顾 炎武提出 有责
[ 19]
的著 名论断 , 从
理论上阐述了民众 在国家 中的重 要作用。市 场经 济在经 营 管理中强调 以人为本 的 模式 , 也正是 儒家 天 地之中 , 人为贵 的思想理念的体现。 追求 和谐 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能充 分反映 中华民 族性 格特征和精 神特 质的理 念。 人和 的精 神是 可以 古为 今 用 的有益合理的内容。新的社会条件和新的利益关系中新 的 和谐 ,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的。 第三 , 先义后利 理性利益的价值取向 儒家提倡 义以为 上 的 观念 , 是 中国 儒家 哲学 的价 值 论的经典之一 , 也是市场行为都必须遵守的市场规则。 在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 程中 , 应该以理智的态度 来对 待利益 , 使求利行为符合 社会公 认准则 的要求 , 这 是中国 传 统文化的利益观在市 场经济中的理性体现。 第四 , 崇 诚 尚 信 的道德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诚信资 源能为 社会主 义市 场经济 打 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孟子说 : 诚 者 , 天 之 道 也 ; 思 诚 者 , 人 之 道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