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捉泥鳅教案(最新整理)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唱歌 捉泥鳅-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唱歌 捉泥鳅-人教新课标(2023秋)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六单元《捉泥鳅》。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唱歌曲《捉泥鳅》,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了解歌曲背景,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在讨论环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注重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增强自信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发现音乐表达情感的方法。从成果分享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但仍有少数学生表达不够自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1.针对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可以设计更多的练习和游戏,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捉泥鳅》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而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这首歌曲的旋律简单明快,节奏富有童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歌曲《捉泥鳅》,来看它是如何在旋律和节奏中展现童年乐趣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中跳跃音程和特定节奏型的掌握。对于这些难点,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的要求紧密相连,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旋律的掌握:《捉泥鳅》的旋律简单明快,但有几个关键的音高和音长需要学生准确掌握,如歌曲中的跳跃音程和特定的节奏型。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听唱、示范等方法,熟练掌握旋律音高跳跃较大,学生容易唱错。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册第六单元《水乡歌谣》,具体内容包括歌曲《捉泥鳅》的学习。
本歌曲是一首富有童趣、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歌,描述了捉泥鳅的有趣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泥鳅》的旋律、节奏及歌词,能正确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及地方特色歌曲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歌曲《捉泥鳅》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的学习。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及地方特色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卡片。
2. 学具:音乐书、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水乡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水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捉泥鳅》,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
(2)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讲解地方特色。
(3)学生跟随教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2)每组选代表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4. 例题讲解:(1)讲解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进行示范演唱。
(2)学生模仿练习,提高节奏感。
5.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学生进行捉泥鳅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歌曲的情境。
(2)邀请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六、板书设计1. 《捉泥鳅》2. 内容:(1)歌曲旋律线(2)节奏型(3)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捉泥鳅》,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歌曲的情境。
2. 答案要求:正确演唱歌曲,描述清晰、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特色的民歌,拓展音乐视野。
(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捉泥鳅》,歌曲内容描绘了捉泥鳅的欢乐场景,歌词生动有趣,旋律欢快。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演唱《捉泥鳅》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捉泥鳅》的旋律和节奏,歌词的记忆和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乐谱、歌词卡片、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播放《捉泥鳅》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
3. 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情感,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
4. 实践练习: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5. 歌曲展示:每组学生进行合唱展示,教师对每组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捉泥鳅》的歌词、旋律图、节奏图等,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曲。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演唱《捉泥鳅》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快乐。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捉泥鳅》歌曲的学习心得,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相关歌曲,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捉泥鳅》,歌曲内容描绘了捉泥鳅的欢乐场景,歌词生动有趣,旋律欢快。
《捉泥鳅》教案5篇
《捉泥鳅》教案5篇第一篇:《捉泥鳅》教案《捉泥鳅》教案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捉泥鳅》2.声势游戏(四四拍强弱规律)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
2.认识四四拍,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
3.了解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地心情演唱歌曲《捉泥鳅》,体会其中之乐趣,感受其中之意境。
2.难点:附点节奏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平日里,让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生:自由说自己的趣事。
意图: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习歌曲和发现难点,并顺势解决难点 2.教师总结师:同学们都说出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听了真是让人开心。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初听歌曲),请你听一听,歌曲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意图: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习歌曲和发现难点,并顺势解决难点。
二、学习歌曲思考:仔细看歌谱,这首歌曲分为几个乐句?生:四个乐句1.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师:每个乐句分别唱了什么内容?是用怎样的情绪演唱的?分析歌曲内容、情感等第一乐句:告诉的语气;第二乐句:期盼;第三、四乐句:急切、央求(师总结:第四句重复第三句歌词,突出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鳅的急切心情。
)意图:通过跟唱划分乐句,并理解歌曲的意思及演唱时的情感,潜移默化中处理了歌曲。
3.师弹伴奏生唱歌曲4.解决难点---(附点节奏、音准、音色等)突破难点声音:轻快、有弹性意图:了解本首歌曲的演唱音色与情感。
5.质疑:哪些乐句你还掌握的不是很好?生找出难掌握乐句,师帮解决。
6.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7.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师生接唱、男女生比赛唱等。
三、知识介绍1.出示图片:对比介绍一字多音。
(含义:是指歌词中的一个字配多个音的一种歌曲创作手法。
作用:使歌曲有变化,更生动。
(演唱时音不间断,力度要均匀,每个字既要连贯又要清晰可辨。
)学生找歌词中有三处“一字多音”并唱一唱。
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优秀11篇)
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优秀11篇)捉泥鳅教案1设计意图:《新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为寻求两者的结合点,本课以泥鳅为例,通过多种活动,让幼儿了解泥鳅的形体特征与生活习性。
泥鳅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动物,会常出现于幼儿的生活之中,当幼儿对泥鳅的认识也是模糊的,见到更多的是碗里面的泥鳅,其实幼儿园周边的池塘里都能见到。
为了让幼儿亲近泥鳅,喜爱泥鳅,本活动通过安排“看,画,捉,玩”等活动,不断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活动,努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精心设计了初看泥鳅,再看泥鳅,捉泥鳅,喂泥鳅的四个环节,特别是充分尊重幼儿好动、喜欢做游戏等特点,让他们在捉泥鳅中体验到泥鳅的形体特征,并在喂泥鳅中了解泥鳅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亲近动物及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活动目标1.通过看、画、捉、玩等活动,感知泥鳅的特征。
2.亲历捉泥鳅活动,体验和分享成功与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泥鳅若干;玻璃缸一个;大小盆各五个;干毛巾若干;蓝色泡沫地垫若干、湿毛巾、杯子、汤匙、碗、瓶盖若干。
2、幼儿没人一块记录板、一只记号笔3、《捉泥鳅》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初次观察,感知泥鳅1、导入,激发兴趣教师:今天欧式带来一种有趣的小动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泥鳅,将泥鳅导入准备好的玻璃缸中)2.初步观察请小朋友观察或根据已有的经验,说说泥鳅长什么样?3、分组观察教师为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份泥鳅,请幼儿仔细观察泥鳅,看看它长的跟刚才的小朋友说的一样吗?还没有新的发现?二.再次观察,尝试记录1.讨论交流教师在知道小组观察过程中,注意幼儿的新发现。
请2-3名幼儿说说泥鳅长什么样,自己还看到了什么。
2.总结特征教师根据幼儿的'交流与发言,重点引导哟而认识泥鳅尖尖的头、长长的身体,像小扇子似的的尾巴以及眼睛、嘴巴、鳍等特征,为下一步记录做好铺垫。
3.尝试记录教师出示画有泥鳅外形轮廓图案的记录板,提问:小朋友们请看,这是什么?这是一条大泥鳅,可是它身上什么也没有!等会请你们再仔细地看一看,把你所看到的泥鳅的嘴巴、眼睛、鱼鳍等,用笔把它添画上去好吗?幼儿添画4、展示成果教师展示记录成果,并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泥鳅是怎么样的。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童趣》。
具体内容包括歌曲《捉泥鳅》的学习,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泥鳅》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捉泥鳅的有趣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教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分句教唱,让学生逐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集体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歌曲背景介绍:介绍歌曲《捉泥鳅》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民间音乐的魅力。
4.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创作一首关于捉泥鳅的短曲。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捉泥鳅的游戏,边玩边唱,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捉泥鳅》2. 歌曲旋律:简谱3. 歌曲节奏:拍子4. 歌词:逐句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首关于捉泥鳅的短曲。
2. 答案示例:(1)旋律:5 5 6 5 4 3 2 1 2 3 4 3 2 1(2)节奏:强弱强弱强弱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歌曲掌握程度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间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如:推荐学习《茉莉花》、《月亮代表我的心》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歌曲学习过程中的教唱、分句教唱和集体演唱。
3. 音乐创作环节的引导和实施。
唱歌 捉泥鳅-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捉泥鳅 -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小学音乐基本知识和唱歌技巧
•学生学习唱歌时如何配合动作和鼓掌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
1.歌曲简介
《捉泥鳅》是一首描写田间采莲捉泥鳅的歌曲。
此歌曲动感热情,节奏欢快,旋律轻松愉悦。
是一首非常适合小学生唱的歌曲。
2.教学过程
(1)热身准备
老师与学生一起做三次深呼吸。
放松身体,放松情绪。
(2)歌曲示范
老师向学生演示唱歌动作和节奏。
学生可以跟随老师的节奏鼓掌,以此为锻炼节奏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机会。
(3)学习歌词
老师将歌词逐句念出,并且让学生跟随念唱。
然后请学生自己唱这首歌。
在唱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帮助他们纠正发音错误的问题。
(4)调整节奏
老师与学生一起唱这首歌,并且关注每个音符。
同时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打好节奏。
在唱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发现音乐和节奏的问题,和学生一起调整唱歌的节奏感。
(5)组织合唱
老师分小组,在每个小组之间让学生互相表演。
每个小组都要按照节奏来唱歌,并且在唱歌时表现出所学的音乐鉴赏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课,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唱歌动作示范、唱歌之前的热身准备、和小组内交流探讨在唱歌中遇到的问题。
本课学生参与度高,能够跟随节奏唱歌。
同时在小组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也展现出了自己的音乐鉴赏技能和团队协作意识。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捉泥鳅》,表达出歌曲中欢快、活泼的情绪。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节奏练习和身体律动,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使歌曲的节奏准确、流畅。
(2)引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活泼情绪。
2、教学难点(1)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如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组合,学生可能会在演唱时出现节奏不稳定的情况。
(2)如何让学生在演唱中更好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体会到捉泥鳅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范唱、范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节奏练习、发声练习等,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欣赏法: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农村田园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
(2)提问学生是否有过在农村玩耍的经历,特别是在池塘边捉泥鳅的经历。
(3)引出歌曲《捉泥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聆听歌曲(1)播放歌曲《捉泥鳅》,让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歌曲的特点。
3、节奏练习(1)出示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如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组合。
(2)带领学生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节奏。
4、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轻声哼唱。
(2)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教唱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部分,确保学生的演唱准确无误。
(3)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5、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如欢快、兴奋等。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捉泥鳅|人教新课标(2023秋)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音乐乐趣”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的乐趣、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不同演唱版本的《捉泥鳅》的鉴赏能力,了解不同音乐风格。
2.教学难点
(1)节奏掌握:八分音符的连续演唱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拍手、敲击乐器等,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拍手:让学生跟随教师拍手,感受八分音符的节奏感。
-敲击乐器:使用打击乐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八分音符的时值。
(2)旋律演唱:歌曲中的音程跳动,尤其是大跳,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困难。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组,针对旋律中的难点进行集体练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逐步提高:从简单的旋律开始,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克服难点。
(3)音乐创作:为歌曲编配伴奏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及编排节奏。
-节奏:关注八分音符的连续出现,让学生熟练掌握八分音符的演唱方法。
-歌词:解释歌词中的民俗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歌曲背景。
(2)音乐知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识别与运用,以及五线谱的基本认识。
-节奏:通过实例让学生区分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时值,学会在歌曲中准确表现。
-五线谱:介绍五线谱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认识音名、唱名,并能够在五线谱上找到对应的音符。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捉泥鳅》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首描绘儿童捉泥鳅趣事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活泼的节奏。学习这首歌曲,可以培养我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精神。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捉泥鳅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捉泥鳅教案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捉泥鳅教案《捉泥鳅》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捉泥鳅》二、教材分析:《捉泥鳅》是由台湾音乐人候德健作词作曲。
歌词生动地描写了“我”急切地哀求“大哥哥”去捉泥鳅的情景。
全曲为四四拍,小调式,一段体结构,共四个乐句。
音乐的节奏、旋律与歌词语言的节奏音调巧妙结合,平易流畅,朗朗上口。
歌曲以活泼、风趣的音乐主题为素材,进行了多次重复变化,充分体现乐乡村孩子天真快乐的情趣。
歌词表现的内容具有非常浓厚的乡村气息,通过演唱可以让学生多农村生活有初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乡村孩子在雨后捉泥鳅的喜悦心情。
三、教学建议1、歌曲中多次出现了“一字一音”,可让学生先找一找,再准确演唱。
可以先慢速练习,熟练后再回原速。
2、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再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3、掌握好附点节奏。
每一个乐句都有附点节奏,全曲共四个乐句,共有八处附点节奏,老师可通过聆听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4、第三、四乐句有一个高音do的同音反复,同时还有附点节奏,老师可通过自己的范唱和反复练习,以及乐句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四、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并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2、学生能够认识四四拍的拍号并了解其意义。
3、了解并能分辨一字一音与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五、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捉泥鳅》。
教学难点:附点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
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话题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情境创设,图片导入。
(童年游戏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的童年快乐么?玩过哪些游戏?生:师:我们来看图片中的游戏,你们玩过么?师: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师:原来他们在捉泥鳅啊第二环节:歌曲新授1、初听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你们听到了什么?并且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听后感受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呢?速度又是怎样的呢?(欢快地、活泼地、风趣地、中速)2、二听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并且仔细观察乐谱中,歌词中表现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8处)生:特别想捉泥鳅师:那你从哪些歌词中感觉到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鳅呢?(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课件:播放歌曲)3、三听师:请同学边听边观察歌谱,画圈的部分有什么节奏特点?你知道这是什么节奏么?三、学习歌曲1、找相同乐句师:现在老师为你们来演唱一下《捉泥鳅》,请同学们仔细听,这首歌曲,一共几个乐句?请找出相同的乐句。
《捉泥鳅》音乐教案
《捉泥鳅》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捉泥鳅》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中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捉泥鳅》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以及部分歌词的咬字和发音。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卡片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光线充足。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热情。
2. 歌曲介绍(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捉泥鳅》这首歌曲的背景、歌词大意以及歌曲风格。
3. 学习歌词(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词,注意歌词的咬字和发音。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歌词卡片,帮助学生记忆。
4. 学习旋律(10分钟):教师为学生示范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哼唱。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旋律卡片,帮助学生记忆。
5. 练习演唱(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要按时完成乐谱和歌词的背诵。
2.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练习演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3. 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参加音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评价1. 教师将在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学生的演唱水平进行评价。
3. 教师还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练习情况,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课堂活动,让家长亲身体验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或演出,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捉泥鳅》教案5篇
《捉泥鳅》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捉泥鳅》这一课,教材为《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捉泥鳅》,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了解歌曲背景,理解歌曲的意境;学唱歌曲并进行演唱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泥鳅》的旋律和节奏,培养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了解歌曲背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捉泥鳅》的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
难点:歌曲中的连音、跳音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多媒体设备。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以谈话方式引入,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捉泥鳅,了解他们对捉泥鳅的印象。
b. 讲述捉泥鳅的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歌曲(15分钟)a.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捉泥鳅》。
b. 分析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c. 针对歌曲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
3. 演唱实践(15分钟)a. 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示范演唱,给予鼓励和指导。
4. 背景介绍(10分钟)a. 介绍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意图。
b. 讲解捉泥鳅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提高熟练度。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b.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捉泥鳅》2. 歌曲旋律、节奏示意图3. 歌曲难点:连音、跳音4. 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演唱《捉泥鳅》给家人听,并录制视频,下节课分享。
2. 课后拓展:了解其他关于捉泥鳅的歌曲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歌曲背景介绍环节,部分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
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童趣》中的《捉泥鳅》。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学唱、节奏练习、舞蹈创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泥鳅》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捉泥鳅》的旋律和歌词学习。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舞蹈创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等。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们参加一场农田劳动,体验捉泥鳅的乐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发音和节奏。
b.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3. 节奏练习(10分钟)a. 教师演示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引导学生用手拍击。
b.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4. 舞蹈创编(10分钟)a.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b. 学生分组创编舞蹈,展示创意。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选取歌曲中的某一片段,让学生独立演唱。
b.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a. 学生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捉泥鳅》2. 歌曲旋律:简谱及五线谱3. 歌词:完整歌词展示4. 节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5. 舞蹈动作:关键动作图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捉泥鳅》,创编舞蹈动作。
2. 答案:a. 学生独立完成歌曲学唱,家长签字确认。
b. 拍摄舞蹈视频,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
b. 开展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音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歌曲学习部分,特别是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 教学目标的第二条,关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提高音乐素养。
3. 教学难点中的节奏变化和舞蹈创编。
《捉泥鳅》教案(精选10篇)
《捉泥鳅》教案(精选10篇)《捉泥鳅》教案篇1设计意图:泥鳅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动物之一,也是幼儿园的自然角中常常投放的,孩子们经常喜爱站在旁边看泥鳅,但却不敢给泥鳅换水,换水的时候泥鳅跑出来了,有的女孩子吓得尖叫,不敢靠近,更不敢捉泥鳅。
依据孩子们喜爱观看又可怕泥鳅的特点,我设计了科学活动《捉泥鳅》,消退幼儿对动物的恐惊心理,鼓舞幼儿大胆英勇地与动物交往。
活动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发觉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
2、熟悉泥鳅的形状特征,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
3、消退对动物的恐惊心理,能大胆英勇地与动物交往。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发觉现象,并能以实证讨论科学现象。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活动预备:1、泥鳅每组五到六条,2、操作材料每组一份(包括:毛巾、网兜、食品夹、一次性手套、保鲜袋、筷子),3、实物投影仪,塑料筐、记录表格活动过程:一、出示泥鳅,激发幼儿捉泥鳅的爱好。
1、师:今日,黄老师带来了一群动物伴侣,猜猜,是谁?小结:这是一群淘气可爱的小泥鳅。
2、老师和个别幼儿尝试捉泥鳅,让孩子感知泥鳅不行怕,从而激发幼儿捉泥鳅的爱好和士气。
3、请幼儿结合自己的阅历,说说用什么方法能捉住泥鳅。
(老师确定孩子的想法。
)二、介绍材料,幼儿第一次探究:使用什么材料能将泥鳅捉住。
1、师:刚才,小伴侣说了许多的方法,使用很多的材料能将泥鳅捉住,黄老师也预备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绍材料),请你用这些材料来试一试,玩一玩,用什么材料可以把泥鳅捉起来。
请你把捉到的泥鳅放到绿色的框子里。
2、幼儿操作。
(放背景音乐《捉泥鳅》)3、相互沟通捉泥鳅的阅历。
师:你捉到泥鳅了吗?你用什么方法把泥鳅捉起来的?出示“捉泥鳅纪录表”,集体记录能够捉起泥鳅的工具。
看着记录表集体说说操作结果。
4、老师小结: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较粗糙,遇到滑滑的泥鳅,能增加摩擦力,这样泥鳅很简单捉起来;而网兜、保险袋他们都有一个兜,能将泥鳅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鳅。
《捉泥鳅》教学设计(精选4篇)
《捉泥鳅》教学设计(精选4篇)《捉泥鳅》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标:1、鼓舞幼儿大胆亲近动物,在捉泥鳅中体验欢乐。
2、引导幼儿感受泥鳅光滑的特点,发觉不同材质的手套对捉泥鳅的影响。
3、鼓舞幼儿乐观参加操作,并大胆设想去解决问题。
活动预备:1、泥鳅若干2、脸盆、各种材质的手套、擦手毛巾等。
一、幼儿观看,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
1、盆子里有什么?让我们一起去和泥鳅玩玩,看看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
(1)、幼儿自由捉玩泥鳅,老师巡回参加及指导。
要求幼儿大胆地去戏弄泥鳅。
( 2)、幼儿观看后叙述自己的发觉。
(3)、幼儿徒手尝试捉泥鳅。
2、其次次玩泥鳅:(1)、老师提出探究重点:试试怎样才能用手捉住泥鳅,不让它滑落。
(2)、幼儿自由尝试,老师鼓舞幼儿大胆探究捉泥鳅的方法,并准时请胜利者介绍并准时请胜利者介绍并展现徒手捉住泥鳅的方法,如捏紧、贴脸盆壁移动、两手捉等。
(3)、老师再次提出捉玩泥鳅时的观看重点:泥鳅这么淘气,它身上有什么隐秘让我们难以捉住它?大家来找一找。
二、戴手套捉泥鳅,比较感知不同材质的手套对捉泥鳅的影响。
1、出示手套,幼儿了解不同材质的手套。
2、幼儿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比较简单捉泥鳅的手套进行尝试。
3、幼儿沟通不同材质手套捉泥鳅的感受。
4、幼儿戴手套自由捉玩泥鳅,老师巡回,鼓舞幼儿捉得又快又多。
5、请几名幼儿进行戴手套捉泥鳅竞赛,最终比比谁多谁少,并找找缘由:大家都戴一样的手套,为什么捉的数量又不一样呢?(鼓舞幼儿在捉泥鳅时要胆大心细,眼捷手快。
)三、活动延长1、让幼儿说说泥鳅是属于哪一类动物.这类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周末请爸爸妈妈带着你们到小河里捉泥鳅,周一带到幼儿园放在自然角饲养。
《捉泥鳅》教学设计篇2活动目标1.了解泥鳅形状特点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对自然生物感爱好。
2.情愿用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感受光滑与摩擦。
3.敢捉、玩泥鳅,体验欢乐。
4.进展动手观看力、操作力量,把握简洁的试验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小学音乐人教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六单元童趣-捉泥鳅教学设计
《捉泥瞰》教学设计石洞小学古勤一、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课《山野童趣》之《捉泥稣;》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鳏;》并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纵”的快乐;2、学生能够认识四四拍的拍号并了解其意义,认识附点八分音符。
3、欣赏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三、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捉泥纵》。
教学难点:附点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
:1!第一环节:话题导入。
1、组织学生,律动进入教室,师生问好。
2、情境创设,实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课件:泥纵图片)你们玩过捉泥纵吗它容易捉吗(课件:泥纵的介绍)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见识几位爱捉泥纵的小朋友。
听!他们来啦!(课件:播放歌曲)板书:捉泥纵第二环节:歌曲新授1、初听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听后感受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呢(欢快地、活泼地、风趣地)。
2、二听师:我们再认真听一听,想想从哪些歌词中你能感觉到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纵呢(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SO (课件:播放歌曲)。
3、三听师:谁来说说歌曲的最后几句歌词出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反复,唱唱反复部分,说明了孩子想去捉泥纵的急迫心情)(课件:播放歌曲歌谱)。
4、学习附点部分的歌唱。
师:请同学们在曲谱中找出附点节奏,并数一数有几处(8处)师:这些是八分附点音符,这些附点节奏在歌曲中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5将附点八分音符带入歌曲节奏中,同学们分组练习节奏。
6、跟琴分句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跟琴一句一句的学唱这首歌曲,用la来哼唱整首歌曲。
7、按节奏朗读歌曲的歌词,分组练习,注意一字多音。
8、完整地歌唱歌曲。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的唱一遍这首歌曲。
9、理解拍子: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吗?(四四拍。
它表示的意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四拍。
它的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10、声势训练:以第一句为例子,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第三拍:拍肩第四拍:拍腿9、师:我们自己打着拍子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这首歌曲。
《捉泥鳅》教学设计
《捉泥鳅》教学设计《捉泥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捉泥鳅》的歌词和旋律,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模仿、演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欣赏法:播放歌曲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欣赏歌曲的美妙旋律和动人歌词。
模仿法:让学生模仿歌曲的演唱方式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演唱法:让学生演唱歌曲,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泥鳅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泥鳅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提问学生:泥鳅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你们有没有捉过泥鳅?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捉泥鳅的歌曲,叫做《捉泥鳅》。
讲授新课播放歌曲《捉泥鳅》的录音,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提问学生: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讲解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练习歌曲让学生分组练习歌曲,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每组练习结束后,让学生进行汇报演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
演唱歌曲让学生跟着录音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教师指导学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
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
1. 2. 3. 1. 2. 1. 2. 3. 4. 1. ◦ ◦ ◦ 2. ◦ ◦ ◦ ◦ 3. ◦ ◦ ◦ 4. ◦ ◦ ◦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一些关于泥鳅的图片和视频,了解泥鳅的生活习性和文化内涵。
捉泥鳅音乐教案版
捉泥鳅音乐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捉泥鳅》这首歌曲为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五课《水乡歌谣》。
具体内容包括歌曲的学唱、演奏、创作和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泥鳅》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和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滑音等音乐元素。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及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口琴、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捉泥鳅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歌词。
(3)分析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滑音等音乐元素。
(4)分组练习,学生互相指导,共同提高。
3. 实践环节:(1)学生用口琴、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
(2)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
六、板书设计1. 《捉泥鳅》2. 内容:(1)歌曲旋律线(2)歌词(3)切分节奏、滑音等音乐元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捉泥鳅》,尝试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水乡民间音乐,进行对比学习。
(2)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舞蹈等。
(3)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滑音等音乐元素。
2. 实践环节:学生用口琴、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
3. 作业设计:学唱《捉泥鳅》,尝试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了解其他水乡民间音乐,进行对比学习。
一、教学难点解析1. 演示与讲解:教师通过钢琴演奏或示范演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切分节奏、滑音等音乐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捉泥鳅》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捉泥鳅》
二、教材分析:
《捉泥鳅》是由台湾音乐人候德健作词作曲。
歌词生动地描写了“我”急切地哀求“大哥哥”去捉泥鳅的情景。
全曲为四四拍,小调式,一段体结构,共四个乐句。
音乐的节奏、旋律与歌词语言的节奏音调巧妙结合,平易流畅,朗朗上口。
歌曲以活泼、风趣的音乐主题为素材,进行了多次重复变化,充分体现乐乡村孩子天真快乐的情趣。
歌词表现的内容具有非常浓厚的乡村气息,通过演唱可以让学生多农村生活有初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乡村孩子在雨后捉泥鳅的喜悦心情。
三、教学建议
1、歌曲中多次出现了“一字一音”,可让学生先找一找,再准确演唱。
可以先慢速练习,熟练后再回原速。
2、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再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3、掌握好附点节奏。
每一个乐句都有附点节奏,全曲共四个乐句,共有八处附点节奏,老师可通过聆听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4、第三、四乐句有一个高音do的同音反复,同时还有附点节奏,老师可通过自己的范唱和反复练习,以及乐句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
泥鳅》,并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2、学生能够认识四四拍的拍号并了解其意义。
3、了解并能分辨一字一音与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五、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
演唱歌曲《捉泥鳅》。
教学难点:附点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话题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情境创设,图片导入。
(童年游戏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的童年快乐么?玩过哪些游戏?
生:
师:我们来看图片中的游戏,你们玩过么?
师: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
师:原来他们在捉泥鳅啊
第二环节:歌曲新授
1、初听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你们听到了什么?并且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听后感受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呢?速度又是怎
样的呢?
(欢快地、活泼地、风趣地、中速)
2、二听
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并且仔细观察乐谱中,歌词中表现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8处)
生:特别想捉泥鳅
师:那你从哪些歌词中感觉到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鳅呢?
(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课件:播放歌曲)
3、三听
师:请同学边听边观察歌谱,画圈的部分有什么节奏特点?
你知道这是什么节奏么?
三、学习歌曲
1、找相同乐句
师:现在老师为你们来演唱一下《捉泥鳅》,请同学们仔细听,这首歌曲,一共几个乐句?请找出相同的乐句。
(师弹琴,演唱)
生:四个乐句
师:请你说出相同的乐句是什么?
生:第三、四乐句。
师:你能试着唱一唱么?(师弹琴,生演唱三四句)
2、接龙唱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尝试着把第一、二句再来唱一唱吧。
4、解决一字多音的问题。
5、理解拍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吗?
(四四拍。
它表示的意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四拍。
它的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
6、声势训练:以第一句为例子,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腿第三拍:拍手第四拍:拍肩
7、师:我们自己打着拍子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这首歌曲。
四、唱歌谱
1、小组讨论
师:下面我们来唱一唱歌谱吧,首先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唱一唱。
2、跟琴演唱
师:接下来,我们跟着琴来唱一唱
3、找难点
师:请同学找一找,那一句最难唱。
师:那我们把这句难唱的来唱一唱,注意附点节奏。
4.巩固唱
师:下面,我们一起整体唱一唱歌谱
五、自由编创、拓展
1、自由编创
师:每首歌曲都有它的情节,这首歌曲里描述了哪几个人?
师:你能将这其中的人物表现出来吗?你可以找搭档配合,同学们想一想,动一动,一会请同学们表演唱。
请同学们表演并评价。
(课件:播放歌曲伴奏)
2、拓展
师:童年的时光总是美好的,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充满童趣的歌曲给了我们美好的感受和回忆,希望每个同学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丽童年,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歌。
(播放视频童年)
第四环节:
第四环节:歌曲欣赏
1.师:捉完了泥鳅,好累呀!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下,聆听校园歌曲《蜗牛和黄鹂鸟》《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件:播放歌曲)
2.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开心吗?美妙的世界,动听的校园歌曲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那么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本领,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