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区域竞争力评价_郑会军
主成分分析在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科技 竞争力 评价 工作通 常是建 立在可定 量化指 标
采取 合理 的评价 方法 .结 果才 具有说 服力 。 目前常 见
农业科 学 院要 适应 市场竞 争 ,必 须要客 观认识 自身科 的基础 之上 的 。只有 建 立 比较 完善 的指 标 评价 体系 , 技 实力 .提 高科技竞 争力 。 1 科技竞争 力含义及 其评价 方法 的评价 方法 有专家 评价法 、多 因素评价 法 、主成 分分 析法 、理想 点法 、层 次分 析法 和灰色预测 理论 等 。尽 科 技竞争力 是一个 国家 、地 区或科 研机 构核 心竞 管科技评 价研 究早 已进行 .使用 的评价方 法较 多 ,但 争力 的表 现 。科 技 竞争 力包 括科 技 实力 、科 技 体 制 、 至今 还未 形成 一套 相 对统 一或 相 对合 理 的评 价方 法 。
Ab t c : h a i rn i ls a d meh d f r c p lc mp n n s a a y i,o e o l v r t t t t a n l ss we e sr t T eb sc p icp e n to s o i ia o o e t n l ss n fmu t a a e sai i la a y i, r a p n i i sc
第2 2卷 第 0 期 1
21 0 0年 0 1月
农 业 图 书情 报 学 刊 Junl f irr n fr t nSi csnAgiutr o ra o ba adI omao c n e i r l e L y n i e c u
Vo .2 1 .NO O 2 .1
u e i p p ra d a d x e a u t n s s m f c e t c a d tc n lg c l o e i v n s se tb ih d By a ay - s d i t s a e n n i e v l ai y t o ini n h o o ia mp t i e e s nh n o e s i f e c t wa s l e . n l z a s i g te d t f1 r v n i l c d mi s f g iu tr l ce c u n n a o 4p o ic a a a e e a r l a in ed r g “ e t i e Ye r p ro , eman f co s ih a - h a o c u s i T n h F v ・ a ” e d t i a tr c f i h wh f e es in i ca d tc n l g c l o ei v n s f r vn il c d miso a r ut r l ce c r u r r . e t c e t n h o o ia mp t i e e so p o i ca a e e f g i l a in ewe p t o wad h t i f e c t a c u s e f Ke r s p n ia o o e t n lss s in i ca d tc n l g c l o ei v n s ,n ia o s y wo d : r cp l mp n n s ay i ce t n h o o ia mp t i e e s i d c tr i c a , i f e c t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区域农业竞争力分析
三、聚类分析在区域农业竞争力 评价中的应用
三、聚类分析在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聚类分析是一种根据研究对象间的相似性进行分类的统计方法。在区域农业 竞争力评价中,我们可以通过聚类分析将具有相似竞争力的地区分为同一类。这 样,我们可以通过对各类别地区农业竞争力的深入分析,找出提升区域农业竞争 力的共性和差异。
五、结论与建议
总之,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区域农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 析,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地找出各地区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提升农业竞争力的 关键因素。这为政策制定者和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 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榴莲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热带水果,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由于榴莲 的种植条件和品种差异,其品质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对榴莲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演示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榴莲品质进行评价, 为消费者和种植者提供参考。
谢谢观看
二、主成分分析在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我们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数据,以确保分析结果 的可靠性。通过对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我们可以消除不同量纲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然后,利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和 累计贡献率。贡献率高的主成分对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大,而累计贡献率则 反映了所有主成分的综合影响。
主成分分析在评价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主成分分析在评价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作者:彭妍周丽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20期摘要:本文旨在综合评价我国各省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2016年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出能力、农民生活水平、农业科技投入四个方面共选取1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从东部平原等沿海地区向西部高原等内陆地区递减的规律。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农”问题和较为严重的城乡差距。
农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议题,中国虽是农业强国,但随着人口基数不断扩大、各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以及有关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力度存在差异,各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个别地区的农业经济还需大力发展。
国内众多学者对农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汪慧玲对西部地区各省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将西部的十二省市按照农业经济实力分为四个层次[1];邢彩萍的研究发现:由于各区域不同的自然和经济因素,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水平整体显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2]。
吕阳对湖北省各地市综合农业经济水平做出分析,湖北地区的结果差异显著[3],本文扩大研究范围,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旨在综合评价我国各省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二、实证研究及结果(一)变量说明为分析我国各省市农业经济发展差异水平,基于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根据研究区综合地域系统特征,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出能力、农民生活水平、农业科技投入这四个大方面[4],选取能够代表我国 31个省市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12个指标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
具体指标如表1:表1具体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农业生产条件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X1千瓦/公顷单位面积耕地面积施肥量X2吨/公顷有效灌溉率X3%农业产出能力劳均农业增加值X4元/人人均粮食占有量X5千克/人人均肉类占有量X6千克/人土地生产率X7元/公顷农民生活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8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X9元城镇化率X10%人均用电量X11千瓦时/人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牧渔占比重X12%(二)数据处理与分析观察到指标之间度量单位不同、取值差异非常大,为了消除量纲的影响,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zxij=xij-xjSJ式中:zxij为标准化数据; xj 为变量 j 的均值; Sj 为变量 j 的标准差考虑到主成分分析方法适用于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的数据,如果原始数据相关性较弱,运用主成分分析不能很好地起到简化和降维的目的,因此对标准化后X1,X2,…,X12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KMO=0601(>06),Bartlett球度检验p值为0000((三)模型构建主成分分析法[5]的基本思想是在保留原始变量尽可能多的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复杂指标综X合成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变量(主成分Y),使得主成分的方差尽可能的接近原始变量的总方差,基于此,建立如下模型:Yj=β1jX1+β2jX2++βpjXp,j=1,2,,m式中,β为相关阵的特征根对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
山东省各地级市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
德州市 一 . 16 1 1 7 — . 1 8 . 7 4 n 8 2 一 . 4 O 0 10 0 94 — . 65 1 9 8 0 0 7 1 0 O 9 13 1 1 4 5 - . 3 8 9 3
、
区域竞争 力评价方法及算法步骤
聊城市 一 . 9 9 034 1 - .1 3 O184 02 8 5 — .2 - . 5 4 0 5 2 — .17 047 9 .6 5 .4 3 011 2 03 8 5 1 7
山东各地级市 的区域竞 争力进行评 价, 有助于
潍坊市 0 2 2 — . 5 5 . 2 3 — . 6 2 0 62 . 87 7 0 3 2 0 2 9 0 8 3 . 1 5 2 2 9
1 5 1 0 8 18 J 42 5 . 00 2
济宁市 O 06 一 . 1O . 64 O 00 O l2 O14 1 0 l45 . 63 1 O 46 0 32 . 88 6 2 6 . 11 0 . 0 . 40 8 0 泰安市 - - 45 0 29 O 18 一. 40 0 49 — . 12 - . 49 0 94 - . 10 . 40 3 2 2 O O5 . 75 1 1 0 24 -2 8 6 03
X =
… … … … … … … … …
…
就得到综合评 对于 提高区 域竞 争力 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山 再将所选取的主成分进行综合 , 价指标, 然后依据综合评价指标对被评价对象 东 省各地级市社 会经济 展 状况为研究对象, 发
其中, 为笫j个变量在第 i 个样本的观
各地级市区域竞争力的合理定位, 了解各地级 临沂市 0 25 — . 1 9 0 9 9 0 3 9 O 9 7 — . 12 - . 02 . 40 2 1 4 3 - . 0 5 . 3 7 2 0 4 . 19 1 0 2 8 00 2 6 8 市发展的优劣势 , 为各地级市 的经济发展提供 莱芜市 - .22 054 6 O1 10 — . 4 l 一 . 58 05 5 7 - . 9 6 1 26 .36 .88 2 0 4 10 5 - .6 4 07 8 3 0 2 4
新疆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农业作为 国民经济 的基础 产业 ,其发展状况直接影 响着我 国
国 内外学者对一 国或地 区农业竞争力 品是否安全 、质量如何 ,直接关 系到 优势或竞争优势为基础 ,通过 构建 指标 体系 ,对 各主体进行横 向 人类 自身的健康状 况 。像拥 有 l 3 亿 多人 口的中 国,农 业问题就 或纵向评价 。国外学者最典型 的是迈 克尔 ・ 波特 的 “ 钻石模型” , 不仅仅 是一个经 济问题 ,也 是关系 到国家安全 的问题 。“ 丝绸之 认为一 国的某一产业 是否具有 国际竞争力 主要取决 于六个方 面 : 路经济带” 战略提 出后 ,我 国更深 地融入到世界经济 中 ,我 国农 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相关产业 的支持 ,企业 战略 、结构及竞争 , 业发展面临 了前所未有 的冲击与挑战 ,提升我 国整体和各地 区的 偶然机 会及政府 政策 。国内典型 代表是游 士兵 等 ( 2 O O 5) ,他 以 农业竞争实力 ,巩 固农业 发展的成果 ,成为一个既现实 又迫切的 “ 钻石 模型”为基础 ,构建包括 5 个一级指标 和 l 8 个二级指标在
重要任务 。随着丝绸之路 经济带建设进程的加快 ,新疆作 为丝绸 内的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 其 中一级指标主要包括生产要 素条件 、 之路经济带核心 区 ,其发 展任务将更加繁重 ,但是新疆 经济发展 农产品发展情况 、关联产 品发 展 、机制竞争力和农业经营主体竞 相对落后 ,很容易 陷入经 济 “ 边缘 化”风险 ,这就要求新疆 必须 争力 。邱丹 ( 2 0 1 1 )在构建农业竞争力评价 指标时 ,设计 了农业 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农业 作为新疆 经济发展 的基础产业 ,其 发展 基础投入 竞争力 、农 业规模 结构竞争力 、农 业产 出效益竞争 力 、 的好坏 、 进程 的快慢 , 不仅关系到新疆 的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 农业可持续竞争力 四个一级指标对 番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竞争 而且还 关系到社会 稳定 问题 ,农 业在新 疆经济发 展 中地位 突 出。 力进行 了研究 。李豫新等 ( 2 0 1 1 )在借鉴 国内外 学者 对产业竞争 2 0 1 5年 1 2 月 1日,《 中共中央 、国务 院关 于进 一步推进农 垦改革 力研究 的基础上 ,针对 中国新疆 与中亚 五国农业 构建 了包括农业 发展 的意见 》发 布指 出将 新疆 兵团建设成为 国家大 型优质棉 花和 生产要素 、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 生产能力 、农产品 国际化程度和
基于PSR与主成分分析法中国土地学会.doc
哈尔滨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配置模式探讨李宏关国锋关利民(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摘要:研究目的:耕地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在中国耕地数量很难保持不减少的情况下,实现耕地集约利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研究结果:①哈尔滨市西部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效益较高,东南部次之,北部偏低;②2001—2005年哈尔滨市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度在5年中变化不大,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③哈尔滨市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其系统的协调度成正相关,④常规式可持续高产模式、高效节约型模式、立体多级循环模式是哈尔滨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模式.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主成分分析;配置模式;哈尔滨市1研究的目的耕地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获取粮食及其它农产品而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农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依赖耕地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好坏.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在大陆地区耕地数量很难保持不减少的情况下,实现耕地集约利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此,耕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试从耕地利用的人地关系入手,从区域空间的角度探讨基于(一一)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借助主成分分析法,结合技术,绘制了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等级图,试图找出其空间利用差异的根本原因,并根据差异性分析结果,寻求适宜的土地集约利用配置模式。
为耕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2技术思路与模型构建2.1 框架与模型构建耕地的集约利用意味着在特定的时间和有限的区域内,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与效益.耕地集约利用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而:一是区域内有限的耕地将面临来自人口、粮食需求以及城市扩张所带来的压力;二是耕地向外拓展所面临的后备资源限制。
耕地集约利用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主要是指耕地的数量、质量和耕地的使用强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和.社会响应()则指的是耕地管理者、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对耕地集约利用面临的压力、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及其变化所做出的响应。
黑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黑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作者:袁青锋郑新疆张静管利军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4期[目的]对新疆14个黑小麦品种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为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黑小麦品种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一年多点试验,记载黑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用以评价黑小麦的综合性指标。
[结果]在单株粒重性状上变异丰富,株高、千粒重和结实小穗数等性状在供试材料中差异不大;典型相关分析中有5对性状达极显著相关;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9.60%。
[结论]根据各品种主成分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选择综合经性状优良的品种(系)2个。
关键词黑小麦;农艺性状;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4-036-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小麦消费向多元化发展,作为黑色谷物的黑小麦以其自然性、营养性、功能性和科学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
梁云娟等[2]、王小国等[3]、余丹凤等[4]、邵立刚等[5]对普通小麦和野生二粒小麦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但对黑小麦研究仅集中在栽培方面[6-8],在农艺性状方面的研究较少。
笔者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十三师农科所选育的14个黑小麦品种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黑小麦品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黑小麦品种(系)14个,分别为新春36号、1446、1447、1449、1410、1411、2392、1433、1466、1477、1499、14100、14111、23922。
试验在哈密垦区4个团场进行。
1.2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播量675万粒/hm2,行距15 cm,小区面积30 m2。
田间管理按一般麦田常规管理进行。
1.3 测定项目株高X1、穗长X2、总小穗数X3、结实小穗数X4、主穗粒数X5、主穗粒重X6、单株粒重X7、千粒重X8。
基于PCA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系统评价分析
基于PCA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系统评价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对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因素的分散和数量众多,导致实证分析过程难度加大,因此提出快速的数值计算方法——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区域内产业竞争力的系统评价分析;其次本文对PCA的基本思路进行了介绍,依据评价指标的设定原则,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细致科学的选取和说明;最后,采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PCA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主成份分析;产业竞争力;系统评价一、引言为了更清晰了解各行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头作用,本文认为应对区域内主要产导进行分析、对比,确定区域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其竞争力,同时发挥优势产业的溢出和集群效应,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指出竞争优势可以细分至产业乃至企业竞争优势,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
该模型由需求条件、生产要素、企业的结构战略、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和竞争对手等四个关键因素,同时他认为政府行为、机遇等也会影响竞争力,可作为两个辅助因素加以研究。
这些因素会强化或者改变其它因素的表现,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动力系统,相互影响和制衡的情况下,决定和影响着特定产业的竞争地位及竞争优势[1](P.29-164)。
二、PCA法及评价指标的选择产业竞争力量化评价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对评价指标界定,并对各指标进行科学的权重分配;根据选取的评价指标,通过调查手段对各指标进行数据采集,经标准化处理后运用相关程序分析计算,即得竞争力量化评价水平。
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开展科学的评价研究的前提。
运用成熟和定型的分析框架分析,结果易于使人信服,也可以简化研究工作。
产业竞争力评价是一项前瞻性、客观性、科学性要求很高的工作,而不同的产业有其各自的特点,就目前看关于产业竞争力评价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
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所要研究的新问题,本文确立了新的分析框架,采用PCA(主成份分析法)进行产业竞争力评价。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50份冬小麦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50份冬小麦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评价郑彩霞;孙小东;杨振常;李榕鑫;闫文君;张宗迪【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59)1【摘要】【目的】了解冬小麦农艺性状间的关系,探究冬小麦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高产冬小麦品系。
【方法】本研究以50份冬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1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遗传变异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农艺性状存在差异,除生育期变异系数为0.71%外,其他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大,为7.46%~51.68%。
产量与穗粒质量(0.935**)、千粒质量(0.740**)、穗粒数(0.616**)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小穗数(0.289*)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小穗数、穗粒数、小穗粒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对冬小麦产量提高有较大的正向作用,株高、不育小穗数对冬小麦产量提高有负作用,有27份参试材料基于15个农艺性状综合表现好。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份冬小麦供试材料划分为多粒高产型、多粒中产型、少粒低产型3大类群,各类群特征表现明显。
【结论】50份冬小麦参试材料在15个农艺性状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了21份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冬小麦材料,可以从中选育出具有高产潜力的冬小麦新品种,同时为冬小麦杂交选育提供了优良的亲本资源和理论参考。
142-3-3-1(D38)、141-1-8-1(D35)和2012Y-01-6-1(D43)3份材料较对照陇麦844综合表现优良,产量高。
【总页数】11页(P102-112)【作者】郑彩霞;孙小东;杨振常;李榕鑫;闫文君;张宗迪【作者单位】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相关文献】1.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辣椒主要农艺性状评价2.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甘蔗新品种(系)主要农艺及产量性状的评价3.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鲜食蚕豆农艺与品质性状综合评价4.东北地区部分彩色稻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5.苦荞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农地质量提升行为影响研究——基于市场激励的中介效应分析
根据“理性小农”学说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农 户的生产决策是在既定资源的约束下充分权衡经济 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市场化农业中,农户 的生产决策以市场为导向,其中价格信号是决定农户 生产行为的关键因素 [12]。因此,本文以农户的农产品 销售价格为表征,研究市场激励在地理标志使用对农 户农地质量提升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2.1 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农地质量提升行为的直接 影响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李赵盼等: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农地质量提升行为影响研究 —— 基于市场激励的中介效应分析
41
升行为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分析地理标志使用对农 户短期生产性和长期保护性农地质量提升行为的影 响,在此基础上,检验市场激励在这一关系中是否存 在中介作用,以期深入揭示三者之间转化路径的内 在机理。
生产性技术,农户采纳长期保护性农地质量提升技术更多来自于地理标志溢价的市场激励作用。研究结论:应当充分
发挥农产品地理标志溢价的市场激励作用,促使农户主动参与农地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农业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地质量;地理标志;市场激励;农户行为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志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文章编号:1001-815(8 2021)03-0040-09
1 引言
中国农业经历了长期粗放型增长,农地质量严重 下降,逐渐成为制约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的重要限制因素。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农地退化的 最直接诱因 [1],农户参与动力不足是农地质量保护失 灵的主要原因 [2]。因此,如何有效推动农户积极参与 到农地质量提升行动中,成为解决农地质量退化问题 的关键。尽管影响农户农地质量提升行为的因素很 多,但农产品地理标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作为 政府主导的区域公共品牌,其生产者需遵守以维护当 地自然资源条件为前提的质量控制规范进行农业生 产 [3],以延续取决于地缘环境的农产品质量特色和市 场竞争力 [4],形成产品溢价,激励农户主动参与包括 提升农地质量的绿色生产活动,从而成为影响农户农 地质量提升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地理标志及 其市场溢价对农户农地质量提升行为的影响机理具 有重要意义。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研究作者:王成丁慧媛王宝海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17期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山东省作为改革开放发展较快地区之一,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快,研究山东省各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可以更好的为山东省以后发展农业提供基础数据。
该文通过用SPP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从农业现代化投入、农业现代化产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村经济结构水平4个方面研究2015年山东省17地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农业现代化;人均GDP;山东省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7-0005-041 研究背景改革开放多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2015年山东GDP总量在全国位列第三,人均GDP排名第八,经济实力雄厚。
山东省还是全国产粮大省,农业现代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农村经济发展力可见一斑。
山东省内各市发展较为平衡,没有举全省之力用在建设一城上,但是山东省各市相比较而言,还是沿海城市发展更快,靠山的鲁西南地区发展较为迟缓,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研究山东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能为山东省以后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有力支持。
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相互关联因子的数值变量转化成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
这些综合指标就是原来多个变量的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并且各个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
主成分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协方差矩阵。
计算样品数据的协方差矩阵:(2)求出Σ的特征值及相应的正交化单位特征向量。
Σ的前m个较大的特征值λ1≥λ2≥…λm>0,就是前m个主成分对应的方差,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就是主成分Fi的关于原变量的系数,则原变量的第i个主成分Ni为:主成分的方差(信息)贡献率用来反映信息量的大小,为:(3)选择主成分。
最终要选择几个主成分,即N1,N2,……,Nm中m的确定是通过方差(信息)累计贡献率G(m)来确定:当累积贡献率大于70%时,就认为能足够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了,对应的m就是抽取的前m个主成分。
哈密地区春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哈密地区春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作者:朱晓平郑新疆管利军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15期摘要:该研究以哈密地区30个春小麦品种(系)为参试品种(系),对其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结果表明:生育期、最高总茎数、收获穗数3个农艺性状是影响哈密地区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当春小麦品种(系)生育期较低、最高总茎数适中,收获穗数较高时,春小麦较易获得高产;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9.83%,初步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系3个为A4、A8、A14。
关键词:春小麦;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5-0031-3Abstract:30 Spring Wheat Varieties (lines) were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12 agronomic charac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yield of spring wheat in Hami area. When the growth period was shorter,the highest total stem number was moderate, the number of spike and the rate of spike were higher, spring wheat varieties (lines)was easy to obtain high yield. The 3 traits of th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reached 99.83%,3 strains were screened out according to comprehensive traits.Key words:Spring wheat;Agronomic character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近年来,新疆全面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测土配方施肥、节水高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总产持续增加,但受到冬春冻害、干旱、风雹、强降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小麦单产始终徘徊在5250kg/hm2左右,对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酒泉市农田土壤肥力评价
收稿日期:2021-12-30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专项(2020ZD0005-0403、zdzx2018017);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引进项目(2020YJ007);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17QNJJN01);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个人培养项目(CY2020016)作者简介:刘战勇(1993-),男,河南周口人,硕士,主要从事旱作农业及农田生态治理研究,(电子信箱)****************;通信作者,张向前(1985-),男,内蒙古赤峰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土壤耕作和农田生态研究,(电话)188****9351(电子信箱)***************************。
刘战勇,张佳倩,李娟,等.大兴安岭南麓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3):25-29,74.农田土壤养分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直接影响土壤肥力[1]。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空间异质性受地形、气候、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等自然因素和施肥、耕作方式、管理制度等人为活动的多方面影响,对农田施肥水平、耕地合理利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4]。
阿荣旗耕地面积较大,土壤养分高,但由于耕地的不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开发过度,耕地地力下降,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因此,研究阿荣旗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对平衡土壤养分、提高施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6]。
为明确阿荣旗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SPSS 等技术[7-9],分析大兴安岭南麓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刘战勇1,张佳倩1,李娟1,张向前2,厉雅华1,张德健1(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牧草与特色作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70;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退化农田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31)摘要:以大兴安岭南麓阿荣旗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索阿荣旗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
基于pca-ca的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以山东省为例
文章编号:1004 1877(2019)05 0029 05
2019年 10月 Oct2019
基于 PCA-CA的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
———以山东省为例
— 29—
难以量化,主成分分析法可以确保在最少信息丢 失的前提下,将多个变量进行降维综合成主成分, 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可以更好分析 17城市农产品 的物流问 题 [11]。 聚 类 分 析 法 的 基 本 样本的 相似程度,在没有经验知识的情况下对原始样本 进行自动聚类,从而得到聚类结果。通过聚类分 析,原始样本数据中的内部特征相似与否来决定 个体会被聚集的类别。这两种分析方法具有客观 性、直观性等特点。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 据进行降维处理,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聚类分析法 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完成对山东 17城市的物流能 力的综合评价。
法对其物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 17城市可划分为物流导向型、生产供给型、均衡型、滞后型
四类城市。最后,对各类地区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促进山东省区域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山东省是农产品出口大省,随着社会经济的 快速发展,山东省的农产品产量也在不断提高,农 产品除少量由农民自己消费外,大部分的农产品 都要进入流通环节来满足其他地区的需求[1],因 此农产品物流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方面占据着 不可或缺的地位。
X5:农产品总产量(万吨) X6:农林牧渔总产值(亿元)
X7: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A3:流通能力 X8:民用载货汽车拥有量(万辆)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辣椒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中国瓜菜
试验研究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辣椒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王丹丹 1,师建华 1,李 燕 1,张庆银 1,齐连芬 1,董灵迪 2
(1.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石家庄 050041;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石家庄 050051)
摘 要:为了筛选出适宜石家庄地区早春塑料大棚栽培的辣椒品种,对来自不同地区的 14 个辣椒品种的 11 个农艺
肉的牛角椒,口感好,病毒病抗性强,产量也较高,适宜在石家庄地区种植;其余品种产量较低、病毒病抗性较差及辣
度较大(石家庄地区不喜欢太辣的品种),因此均不适宜在石家庄地区种植。
关键词:辣椒;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1)02-047-007
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形、商品果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商品
果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 ;单产与熟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商品果纵径与商品果横径 、商品果肉厚 、辣味呈极显著负相
关 ,与果形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青熟果色呈显著负相关 ;商品果横径与商品果肉厚 、辣味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果形呈
为灯笼形黄果,表皮光泽;第Ⅱ类为方灯笼形甜椒;第Ⅲ类为大果型辣椒,单果质量较大;第Ⅳ类为薄果肉的牛角椒,
口感好,病毒病抗性强;第Ⅴ类为长果形的薄果肉长羊角椒。经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3 项综合分析,
确定‘峰冠’单果质量较大,但病毒病抗性较差,建议在石家庄地区早春种植‘;尊虎六号‘’改良大果虎皮相关;商品果肉厚与果形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辣味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与青熟
果色呈显著负相关;熟性与光泽呈显著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前 3 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 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黑土肥力质量评价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黑土肥力质量评价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彭畅;高洪军;张秀芝;李强;朱平【期刊名称】《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年(卷),期】2018(024)002【摘要】[目的]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国家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为研究平台,定量评价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为建立东北黑土区合理施肥模式和土壤肥力质量定量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了长期不同培肥措施的土壤肥力质量差异.以欧氏距离作为衡量不同处理肥力差异的大小,采用最短距离法对各定位施肥处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与土壤酶活性、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有机质、微生物碳和微生物量氮都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表现出负相关趋势.玉米产量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土壤生物肥力与化学肥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肥力质量排序为1.5 (NPK+M1)>NPK+M2>NPK+M1>NPK+M1 (R)>NPK+S>NPK> CK,其中R表示轮作.不同培肥措施的土壤肥力质量可聚为4类,1.5 (NPK+ M1)和CK单独聚为一类,分别为土壤肥力质量最好(一等)和最差(四等);NPK+ M2、NPK+ M1、NPK+ M1 (R)三个处理聚为一类,土壤肥力质量为二等;NPK+S和NPK聚为一类,土壤肥力质量为三等.[结论]长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土壤肥力质量明显优于秸秆还田和单施化肥处理,秸秆还田的土壤肥力质量优于化肥单施.因此,应提倡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以提高土壤肥力质量,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利用.%[Objectives] Based on long-term experiment on black soil fertility and fertilizer efficiency (Gongzhuling),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easures on the qualities of soilfertility,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establishing the optimal fertilization pattern in the northeast black soil region of China.[Methods] By mean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cluster analysis,differences of soil fertility quality were assessed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comprehensively,soil fertility difference on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was developed using Euclidean distance method and single linkagecluster.[Results] Maize yields wer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il enzyme activity,the contents of total N,P and K,available N,P and K,soil organic matter,soil microbial carbon and nitrogen (P < 0.05,P <0.01),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pH,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il nitrate N and ammonium N.The soil fertility qualities were in order of 1.5 (NPK + M1) > NPK + M2 > NPK + M1 > NPK + M1(R) > NPK + S > NPK > CK,whereas R was rotation of corn with soybean.The soil fertility quality was clustered into four classes,the fertility quality in 1.5 (NPK + M1) and CK were respectively clustered into the best (first-class) and the worst (fourth-class) one,and those in treatments ofNPK + M2,NPK + M1,NPK + M1 (R) were clustered into the second-class,those in NPK + S and NPK treatments were clustered into the third-class.[Conclusions] The soil fertility qualities are in descended order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combined with manures,NPK fertilizer combined with straw returning,single NPK fertilizers and CK.Therefore,mixe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with organic fertilizers should be promot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oil fertility quality and the everlasting use of farmland.【总页数】10页(P325-334)【作者】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彭畅;高洪军;张秀芝;李强;朱平【作者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的影响 [J], 陈欢;曹承富;张存岭;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2.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德宏橡胶林土壤肥力评价 [J], 陈玉芹;胡永亮;张丽萍;尹红星;黄家卫;李守岭3.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丹江口水源区农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淅川县为例[J], 张君;蔡德宝;杨树琼;陈秀文;陈吉宝4.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张成君;康文娟;张翠梅;薛雨彤;周彤;刘畅;肖海龙;师尚礼5.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太原市小店污灌区土壤肥力评价 [J], 韩文辉;赵颖;刘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农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的构建
(一 )农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1. 全面性和系统性 农业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对它的评估应包括形成条件、竞争力水平以及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的 内容。形成条件的评估主要从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这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 竞争力水平的评估主要 从决定竞争力的要素方面建立指标体系, 发展潜力主要从影响区域农业竞争力形成条件和要素预期变化方 面建立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需要从形成条件、现实水平、提升潜力三个方面的原因、结果和发展趋势, 去描绘 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形成与变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不仅应使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完整、准确客观反映农业竞争力 的总体水平, 还应使指标体系的各部分相互关联, 系统地反映出区域农业竞争力各部分的关联关系。 2. 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主要通过量化标准从数量关系上反映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水平、形成条件和发展潜力, 因此设置 的指标应具有数据的可获性、计算和分析上的可操作性。数量型的属性指标或实物指标可直接用于计算, 质 量型的属性指标或实物指标则需要转换成数量型指标才能用于计算。对于不能转换的质量型指标则需要找 内涵相近的其他数量型指标代替, 总之, 选取的指标都必须具备可计量的特征, 否则就放弃 ( 杨林华、马文 杰, 2005) 。 3. 可比性 通过区域农业竞争力的评估, 不同区域之间、同一区域不同时间、农业各部门之间才能进行比较分析, 因 此设置的指标要在指标内涵、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参照系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一方面, 不同区域之间、不同 农业产业部门之间进行竞争力对比, 对比的指标其内涵、统计口径、计算方法要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 同一 区域、同一农业产业部门, 在不同时期进行竞争力对比, 其对比的指标内涵、统计口径、计算方法要具有一致 性。 4. 精简性 评估指标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反映区域农业竞争力, 指标系的构成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能选择必要且可以观测和量度的指 标, 突出重点、层次清晰地反映区域农业竞争力的评估内容和本质特征。
* 郑会军,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 430070, 电子信箱: szfzh@j 126. com; 马文杰 , 华中 农业大学经 济管理学 院, 邮政编码: 430070, 电子信箱: m awenjie@ sina. com。
81
成。 Porter( 2002) 创立了由生产要素、需求要素、关联和辅助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的优劣程度以及政 府的作用和机遇因素等六大要素构成的 钻石模型 。菲利普 科特勒 ( Philip Ko tler)于 1997年提出了国家 能力的 SWOT 分析方法, 认为影响 一个国家内在能力的因素包括五大方 面, 即国家的 文化、态度和价值 观 、生产要素的禀赋 、产业组织机构 、政府的领导 和 社会融合性 五个因素。
82
(二 )农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前面已有论述, 农业区域竞争力包括形成条件、竞争力水平以及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这三方面亦 可以认为是农业区域竞争力的基础条件、产出效益和潜在竞争力。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形成以区位条件和资 源禀赋条件为基础, 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可以为农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 产出效益涉 及农业区域竞争力的现实状况, 决定区域农业的市场地位、农业生产者的效益; 潜在竞争力反映区域农业发 展的前景和未来竞争力提升的空间, 也在一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性。区域农业竞争力与很多因 素相关, 受很多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整合共同对竞争力产生决定性作用。 遵循上述农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我们把指标体系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目标层, 第二层、第 三层分别为状态层和变量层。具体指标见表 1。
(二 )国内农业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 翁鸣 ( 2003)根据系统学和统计学原理, 构建了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用于比较和分析 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该指标体系分为 2 个一级子系统、8个二级子系统和 16个三级子系统。余鸣 ( 2003) 提出比较优势法、综合指标法等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和评价体系, 构建了比较优势与综合指标互动 式测定评价模型, 不仅从总体角度, 还结合部门、行业、区域、相关产业的角度, 通过加权、分解等途径, 全面测 定评价畜牧业竞争力。测定评价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还较弱, 但从总体上讲, 具有产值优 势、成本优势、劳动优势; 总体上处于劣势的有企业管理、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科技等方面的要素。从部门 角度讲, 养猪尤其生猪具有一定优势, 养禽尤其养鸭养鹅具有显著优势, 养蜂一直处于优势; 养牛尤其奶牛, 缺乏优势, 但有国内市场的优势; 养羊优势不明显。陈卫平等 ( 2005)基于可获得的统计数据, 尝试性地提出 我国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 7大要素和 38项指标的评价体系, 从不同侧面综合反映农业竞争力水平和态 势; 同时, 通过这一指标体系对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竞争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定量描述出各省农 业的优劣势。农业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 借助相关的统计 和计量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虽然每个指标体系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大多数的指 标体系都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本文的创新在于: ( 1)吸取和借鉴其他学者对农业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经验和方法, 针对农业区域竞争力 的特点, 从农业区域竞争力的基础条件、产出效益和潜在竞争力三个方面构建一套完整的农业区域竞争力评 价指标体系, 全面完整、准确客观反映农业竞争力的总体水平, 系统地反映出农业区域竞争力各部分的关联 关系; ( 2)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 2005年全国 31个省 ( 市、区 ) 的农业区域竞争力进行测度, 并根据主成分 得分对全国省份进行分区, 为实践中农业区域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区中最大值, 通过这种方法将数据转化为从 0到 1的连续数。
第二, 计算标准化以后的 p 个指标的两两相关矩阵。根据无量纲化后的矩阵 Z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R =
( rij ) p
n
p=
nZ-T Z1,
其中
r ij
=
k=
1zki n-
zkj 1
(
i,
j=
1,
2,
, p )。
第三,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R 的特征根 j。根据样本相关系数矩阵 R, 解特征方程 | Ip - R | = 0 得 p 个特
经济评论 2009年第 5期
ECONOM IC REV IEW N o. 5 200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区域竞争力评价
郑会军 马文杰*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套农业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 国 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 的农业区域竞争力发展现状进行评分、排序和划类。结果表 明, 河北、北京等 10个省区属农业竞争力较强区域, 黑龙江、内蒙古等 10个省区属一定农 业竞争力区域, 农业竞争力较弱的区域有湖南、甘肃等 11个省区。农业区域竞争力评价 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和农业竞争力状况, 从而可以进一步有针对性 地采取措施提高农业区域竞争力, 实现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用不同的隶属函数将其标准化:
正指标
P ij =
x ij - xjm in xjm ax - xjm
,
in
逆指标
Pij
=
xxjmjmaxax--xxjmijin。其中:
P i j为第
i个地区的第
j
个指标标准化值, xij为第 i地区第 j个指标值, xjm in为第 j 个指标值各地区中最小值, xjm ax为第 j个指标值各地
三、主成分分析模型
主成分分析法是研究用变量族的少数几个线性组合 ( 新的变量族 ) 来解释多位变量的协方差结构, 挑选
最佳变量子集, 简化数据, 解释变量间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郭志刚,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