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楼设计(概况)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中小学教学楼设计规范篇一中小学教学楼设计规范1.普通教室1.1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1.1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
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1.1.2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1.1.3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
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1.2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
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1.3 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3.1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1.3.2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
1.4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2.实验室2.1 物理、化学实验室可分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及演示室三种类型。
生物实验室可分显微镜实验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实验室三种类型。
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的不同条件,这些类型的实验室可全设或兼用。
2.2 实验桌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2.2.1 双人单侧化学、物理、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600mm。
2.2.2 四人双侧物理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75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900mm。
2.2.3 岛式化学、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1250mm。
完整版中小学建筑设计
设计理念 一园
设计理念 两轴
设计理念 五区
设计理念 六景
设计理念 总体布局
设计理念 空间序列
设计理念 交通分析
设计理念 功能分区
设计理念 景观分析
设计理念 景观意向
设计理念 立面设计
设计理念 视线分析
设计理念 经济技术指标
02 郑州第十一中学
1、 设计说明 2、 效果图 3、 设计分析
设计理念 总平面图
设计理念 功能分区
设计理念 结构分析
设计理念 日照分析
设计理念 日照分析
设计理念 日照分析
设计理念 景观分析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谢谢!
设计理念 立面图
设计理念 立面图
设计理念 立面图
设计理念 立面图
设计理念 立面图
03 奉贤中学
1、 效果图 2、 设计分析 3、瞰图
效果图 透视图
校前区透视图
效果图 透视图
学校中心区透视图
效果图 透视图
校区透视图
效果图 透视图
湖滨透视图
设计理念 设计构思
中小学建筑设计
目录
01 永川中学新校区 02 郑州第十一中学 03 LOREM IPSUM DOLOR
01 永川中学新校区
1、 效果图 2、 设计理念 3、 工程图纸
效果图 鸟瞰图
效果图 鸟瞰图
效果图 鸟瞰图
效果图 透视图
教学楼
效果图 透视图
宿舍区
效果图 透视图
宿舍区
设计理念 项目概况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1
七、平面组合原则 1.教学用房大部分要有合适的朝向和良好的通风 条件,朝向以南和东南为主,为了采光通风, 教学楼以单内廊或外廊为主。避免中内廊。 2.各类不同性质的用房应分区设置,做到分区合 理,又要互相联系方便。 3.应以教学年级班为单位,设计平面及布置层次 . 4.组织好人流疏散的各个单位。 5.处理好学生厕所与饮水位置,避免交通拥挤, 气味外溢。
7、运动场地 (1)课间操:2.3m2/小学一人, 2.8m2/中学一人 (2)篮、排球场最小6个班级一个,足球场可根据 条件,也可设小足球场。 (3)有条件时,小学高、低年级分设活动场地。 (4)田径场,根据条件设200-400米环行跑道。当 城市用地紧张时,至少应考虑设置小学60米,中 学100米的直线跑道。 (5)球场、田径场长轴以南北向为宜,球场和跑 道皆不宜采用非弹性材料地面。
六、设计要求 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指标,规范和标准。首先做 好整体规划一次建成或分期建设。 2.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 互不干扰,满足教学与教学卫生的要求。 3.很好的解决朝向、采光、通风、隔声等问题。 日照要求教学用房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 2小时。教室长边相对和教室与运动场的间距, 受噪声影响,不少于25米。 4.学校主要出入口不宜开向城镇干道,如必需开 向干道,则门前应留出适当的缓行地带。
十、参考资料: 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2.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 4.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1994 5.中小型民用建筑图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三、小学校教室使用面积参考指标: 教室轴线尺寸下限:6.6×8.1㎡ ,课桌选用 1100×400mm。 上限:8.1×8.4㎡ ,课桌选用 1200×400mm。 四、校址选择: 1.符合当地规划要求,考虑学校的服务半径及学校 的分布情况。 2.根据当地人口密度及人口发展趋势和学龄儿童比 例,选定校址。 3.地面应易于排水,能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量填 挖土方。山区应注意排洪,要有具备设置运动场 的平坦地段。 4.有足够的水源、电源和排除污水的可能。
小学教学楼分项工程方案
小学教学楼分项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教学楼是学校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承载着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任务。
因此,教学楼的设计和建设必须注重安全、舒适和实用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小学教学楼的分项工程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说明。
二、建筑结构工程1. 基础工程:根据教学楼的地质勘察报告,确定采用混凝土桩基础,桩身埋深至稳定土层。
基础桩的直径和数量根据建筑物的荷载来确定,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2. 主体结构:教学楼的主体结构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设计中考虑到地震和风荷载的影响,采用合理的截面形状和材料强度,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同时,在楼板和梁板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学校楼层的使用需求,设置合适的楼板厚度和梁板跨度,以及良好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三、给排水工程1. 给水工程:教学楼的给水工程采用城市供水管网,并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和水源分配,确保水压和水质的稳定。
同时,安装适当的水质处理设备,保证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2. 排水工程:教学楼的排水工程分为室内排水和外部排水。
室内排水采用PVC管道进行布置,对于厨房、卫生间等特殊场所,应设置合适的地漏和地面排水设施。
外部排水应设置足够的雨水排放设施,确保雨水不会在建筑物周围积聚,导致地基和墙体的进一步损坏。
四、电气工程1. 供电系统:教学楼的供电系统应采用可靠的供电设备和安全的电缆布线。
同时,应设置应急备用电源,确保在断电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基本的照明和通讯设备运行。
2. 照明系统:教学楼的照明系统应根据不同的教室、办公室和走廊等区域的使用需求,设置合适的灯具和开关控制系统,提供舒适和节能的照明环境。
3. 弱电系统:为了满足教学楼日常的教学和管理需求,应设置适当的弱电系统,包括网络、电话、监控、报警、广播等设备,确保教学楼内部的信息交流和安全管理。
五、供暖通风空调工程1. 供暖系统:针对小学教学楼的特点,应选择清洁、安全、方便的供暖方式,如集中供暖锅炉系统,或者地暖系统,确保教学楼的冬季供热质量和温度舒适度。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word格式整理版XX一中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区位条件:XX一中位于XX市XX区XX路,整个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7890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13568.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35万元,总投资额: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三)以人为本原则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
办公室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数量按学校规模和实际需要定,一般教师人数,按中学1人/每班,小学0.5人/每班配备,每座使用面积3.5m2。办公室层高可比教室低,一般为3000mm~3600mm。
2.厕所及饮水处:设计时应注意几点:
(1)学生使用厕所多集中在课间休息时,因此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一般中小学人数可按男女生各为一半计算。
男厕:中学50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1m长大便槽),两个小便器(或1m长的小便槽);小学40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0m长大便槽),两个小便器(或1.0m长小便槽)。
女厕:中学25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1m长大便槽);小学20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0m长大便槽)。
(2)厕所的位置应较为隐蔽,并便于使用,宜设前室通风要良好,位置上多设于教学楼端部、转弯处。教工厕所应设小间与学生分开,可以靠近学生厕所设置,也可在教室办公室附近单独设置。厕所内或外应设取水龙头、水槽和污水池,供学生洗手和高卫生时用水。厕所地坪标高一般应比同层地面低50~60mm,并应设地漏。
② 视角要求: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到黑板远端的夹角)应>30°;垂直视角(即第一排学生的视线与黑板顶部构成的夹角)应>45°。
③ 座位的排列,每行不宜多于两个座位,行间距b,中学为550~600mm,小学为500~550mm。排距c,中学为850~900mm,小学为800~850mm;课桌距侧墙的距离a,为60~120mm。
(1)课桌椅的尺寸:要与学生的身高和人体各部分的尺寸相适应表课桌尺寸。
(2)课桌椅的布置:要满足学生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通行就座和教师辅导,见图课桌椅的布置。
① 视距要求:第一排前缘距黑板面≥2000mm;最后一排距黑板距离,不超过8500mm,到后墙面距离>600mm。
教学楼设计规格尺寸
教学楼设计规格尺寸教学楼是一座专门用于学生学习和上课的建筑物。
其设计规格和尺寸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探讨教学楼设计规格和尺寸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设计原则和建议。
一、教室大小和布局教室是教学楼的核心部分。
合理的教室尺寸和布局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般来说,教室的大小应根据学生人数而定。
较小的教室适合小班教学,而较大的教室则适合大班教学。
此外,教室的布局也需要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活动空间。
教室内应设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存放课桌椅和其他教学设备,并保证学生和教师可以自由移动而不受阻碍。
二、教室设备和家具教室的设备和家具也是教学楼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例如,每个教室都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课桌和椅子,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要。
此外,教室还应提供适当的储物空间,用于存放教学用具和学生的个人物品。
另外,教室内还应设有黑板、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教学辅助设备,以便教师进行教学工作。
这些设备的摆放位置和使用方式应尽量符合教学需要,并保证学生可以清楚地听到和看到教师的讲解。
三、走廊和楼梯走廊和楼梯是教学楼内的交通空间。
其设计规格和尺寸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楼的整体流线和安全性。
走廊的宽度应根据学生和教职工的数量而定,以确保人们可以自由通行而不会拥挤。
楼梯的数量和宽度也是教学楼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楼梯宽度应能够容纳足够数量的人员同时通过,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撤离。
四、洗手间和卫生间教学楼内的洗手间和卫生间是学生和教职工必需的基础设施。
其设计规格和尺寸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使用者的便利和舒适度。
洗手间和卫生间的数量应根据人员数量而定,以确保使用者不需要长时间等候。
此外,洗手间和卫生间的布局和设计也应考虑到使用者的隐私和卫生要求。
例如,应设有足够的隔板和隔间,以确保每个使用者有足够的私密空间。
五、其他设施和功能除了教室、走廊、楼梯和洗手间外,教学楼还可以考虑其他一些功能和设施的设计,以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其他需求。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摘要: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是为学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
教育投资是开发智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
目前,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对新建、扩建学校有着刚性的需求。
本文对中学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字:建筑设计,平面布置,设计要点Abstract: the school is in a planned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organization, is the cradle of talent training, it is for the growth of the students and future business character and culture lays good found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first posi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ducation enterprise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multi-level, form, discipline class education system of basic is complete. Education investment intelligence is th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education career material base, i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key of success or failure. At present, China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basic popularization, for new construction, expansion school has a rigid demand. This paper to middle school building design points are simple analysis.Key word: architectural design, layout, the design key points1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1.1、符合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协调好与城市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楼设计要点范文
教学楼设计要点范文教学楼作为学校重要的建筑之一,承载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任务,设计要点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建筑形式、功能布局、绿色环保以及安全舒适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教学楼的设计要点。
首先,教学楼的建筑形式应当具有美观大方、体现学校的形象特点。
宜采用简洁、对称的建筑形式,既能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又能使得教学楼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同时,建筑外墙选材应当具有一定的耐候性和耐久性,以确保长期使用。
其次,教学楼的功能布局要合理,能够方便学生和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
教学楼的平面布局应当遵循教学功能的需求,通常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办公室等。
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应当有合理的连通性,便于学生和教师的流动。
同时,要合理规划楼梯、电梯、走廊等公共空间,确保人流畅通。
第三,教学楼的绿色环保设计要点也非常重要。
教学楼应当具备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性能,减少对室内照明和空调的依赖,节约能源。
同时,应当采用节水技术,配置节水设备和设施,以减少用水量。
另外,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可持续性,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教学楼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也是重要的设计要点。
安全性方面,教学楼应当符合建筑防火、防盗等标准,安装火灾报警器、监控系统等安全设施,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
舒适性方面,教学楼应当考虑室内照明、采暖、空调等环境条件,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
此外,教学楼应当合理规划室内和室外的活动场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休闲空间。
综上所述,教学楼的设计要点包括建筑形式美观大方、功能布局合理、绿色环保和安全舒适。
通过合理设计和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
教学楼的设计要点的确立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规范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送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以
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198612
1.0.1 为确保中小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
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
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六、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
三、学校的自行车棚用地应根据城镇交通情况决定。
四、在采暖地区,当学校建在无城镇集中供热的地段时,应留有锅炉房、燃料、灰渣的堆放用地。
2.2.3 学校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m2,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m2。
二、学校田径运动场应符合表2.2.3的规定:
公路及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2.2.1 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
列规定:
一、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
应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二、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规范
贵州市某中小学教学楼结构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设计概况:建设项目名称:贵阳市XX中小型教学楼建设地点:贵阳市XX中学工程为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屋面板顶面标高为18.6m(含塔楼)。
该教学楼属一般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重要性系数r为1.0。
设计资料:地质水文资料: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表面为平均厚度0.5m左右的杂填土,以下为风化灰岩,承载力的特征值为2500 kPa,作为地基持力层,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基础无影响。
基础埋入持力层大于0.5m。
m 气象资料:根据贵阳市气象局提供的历年资料为准,基本风压为:0.30kN/2(B类场地)抗震设防要求: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为±0.000,室内外高差0.450m。
二、设计依据: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屋面做法:20mm石灰砂浆抹底,100m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40~120厚(1%找坡)膨胀珍珠岩保温层,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层作法防水层(一毡二油上铺小石子),20mm水泥砂浆找保护层。
楼面做法:20mm石灰砂浆抹底,100m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水泥砂浆结合层,10mm瓷砖地面。
墙身做法:普通砖,普通砖自重18kN/m3,厚度240mm。
门窗做法:门为木门,自重0.2 kN/m2,窗为钢窗玻璃窗,自重0.4 kN/m2。
活荷载: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kN/m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0kN/m2,走廊活荷载标准值2.5kN/m.本设计计算书包括框架主体结构、楼梯、基础等部分的计算和设计。
第二章建筑设计一、建筑体型选择1.设计原则建筑是供人使用的有功能作用的空间,同一功能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建筑可以有多种空间形式,建筑体型一般综合反映内部空间,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建筑的性格、历史时期和民族地域特点。
中小学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篇概述一、项目概况1、基地位置项目地块位于,总用地面积平方米(约亩),其中规划建设用地平方米(约亩),代征防护绿地及规划道路用地面积47平方米。
2、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其中初级中学办学规模为30班、40人/班;高级中学办学规模为36班、平均35人/班;小学办学规模为84班、30人/班;幼儿园办学规模为15班、20人/班;合计班级数165班,在校生人数5280人。
在本设计中,主要建筑物包括一栋三层幼儿园综合楼;两栋教学楼,分别为五层和六层;两栋行政综合楼,分别为四层和五层;两栋学生宿舍,各六层;两栋学生食堂,各三层;一栋教职工宿舍十四层;一栋礼堂二层;一栋体育馆二层。
总建筑面积75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3、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三、经济技术指标第二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在设计中着重强调校园的开放性、自然性、人文性、历史性。
在这里我们采用三个走势截然不同的元素:线形步行广场、集中式运动区、开放式连廊形成的教学综合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巨大的张力,加强整体上的向心感。
一、功能分区学校布局按照“分区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分别以小学部、中学部、幼儿园和教工宿舍作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管理分区,体育馆、礼堂(多功能教室)等设为共享区域。
小学部设置于地块的西侧,由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和综合办公区组成。
组团以运动区为中心,教学区、生活区采用首层架空,建筑之间通过开放式连廊连接,使各建筑及连廊形成围合空间,供师生在课间活动使用。
主入口设置于南侧次要规划路上,位于小学部组团的中间部位,紧挨运动区,人行及景观视野开阔。
中学部紧邻小学部,位于小学部东侧。
以教学区为起点自南向北布置综合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
各功能组块通过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相互联系起来,形成稳重而又不完全对称,围合而又相互渗透的空间特色。
教学楼工程施工工程概况(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高校、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对教学楼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教育需求,提高教学设施水平,我校决定新建一座教学楼。
本项目位于学校校园内,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亿元。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XX学校新建教学楼工程2. 项目地点:XX学校校园内3. 建设单位:XX学校4. 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研究院5. 施工单位:XX建筑集团有限公司6. 工程规模:地上六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约24米7. 工程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8. 主要功能:教学楼主要分为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多功能厅等区域,可容纳3000名学生同时上课。
三、工程特点1. 环保节能:教学楼采用绿色建筑标准,采用节能门窗、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环保节能措施。
2. 功能齐全:教学楼内部功能分区明确,满足教学、科研、办公等多种需求。
3. 舒适性:教学楼内部采用优质装修材料,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4. 安全性:教学楼采用先进的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确保师生安全。
5. 可持续发展:教学楼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
四、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前期准备:包括项目招标、合同签订、施工图纸审查等,预计耗时3个月。
2. 施工阶段: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三个阶段,预计耗时18个月。
3. 验收阶段:包括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等,预计耗时3个月。
五、工程效益1. 提高教学设施水平:新建教学楼将满足我校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设施水平。
2.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教学楼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和教师。
3. 优化校园环境:教学楼的建设将改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形象。
总之,XX学校新建教学楼工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努力将本项目打造成优质工程、放心工程。
小学教学楼设计(共)
小学教学楼设计(共)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某中学教学楼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的课程设计,是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项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任务,熟悉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及建筑构造的原理和构造方法,研究确定建筑方案,完成建筑设计的平、立、剖面及细部构造图的绘制,并编写设计说明,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和加深理解所学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培养和锻炼学生设计、绘图、编写说明和表达设计总图的能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其他课程,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题目要求:1、工程名称:某中学教学楼2、工程地点:郑州市拟建位置详见附图3、建筑面积及层次:4000-5000m2,层次为4-5间,局部可为6层,层高为3.4-3.6m,底层可为3.9-4.2m,阶梯教室层高4.6-4.8m。
4、功能要求:教学楼主要由教室和实验室组成,教室的采光要均匀,通风要好,教室与教室间、教室与走廊间要有良好的隔声条件,对音乐教室的隔声要求尤其要高,多功能大教室可考虑按电化教室及职工会议室设计,试验室地面要耐酸碱,墙面要做1.2-1.5m高的墙裙,室内有上下水管、污水槽及洗手盆;接电源,并设有准备室。
(1)标准班教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一个教室)18个,每个50人(65-72m2)。
(2)实验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5个(72-96m2)。
(3)电教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4个(72-96m2)。
(4)阶梯教室(兼电教室)约150-200座1个。
(5)音乐教室:约100座1-2个。
(7)教研室:单开间或二开间,每层设2-3个。
(8)各层设男女卫生间各一个,卫生间设前室,面积及数量按国家规范确定。
(9)底层设大厅,面积按规范规定,其他层设过厅,门卫值班设在大厅内,可设阅报栏。
(10)屋面为上人屋面。
(11)结构形式:框架或混合结构。
(12)建筑设计时,应重视防火问题。
教学楼是建在330×450m的新建校园内,建筑立面造型及外装修力求朴素大方、活泼开朗,明快富有生机。
教学楼设计指导
作用:走道起着连接同层各个房间的水平交 通作用。
宽度:公共走道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的 宽度,一般学校内走道为2.1~3.0m,外走 道为1.5~2.4m。
长度:取决于采光口、楼梯口或出入口之间 的距离,不超过最大的防火距离,不免过长 的袋形走道。
教学楼设计指导
教学楼设计指导
四、学校教学楼设计
教学楼设计指导
教学楼设计指导
一、学校规模及班级人数
小学每班近期45人,远期40人; 中学每班近期50人,远期45人;
教学楼设计指导
二、学校校址选择
应符合以下几点:
1.良好的日照、采光及通风条件。 2.无污染的地段,周围环境良好。 3.交通较为方便,学生就学路线便捷、安全。 4.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地段,校内有布置
教学楼设计指导
四、学校教学楼设计
(二)专用教室设计 2、音乐教室设计
教学楼设计指导
教学楼设计指导
四、学校教学楼设计
(二)专用教室设计 3、语言教室设计
教学楼设计指导
四、学校教学楼设计
(二)专用教室设计 4、多功能大教室(合班教室)设计
教学楼设计指导
四、学校教学楼设计
(二)专用教室设计 5、阅览室设计
厕所应有自然采光和通风,可设在教学楼的 北面或西面。
通常厕所设有前室,前室深度不小于 1800mm。
教学楼设计指导
教学楼设计指导
四、学校教学楼设计
(四)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1、门厅 门厅是教学楼接纳、分配人流的交通枢纽,
也用来布置板报、宣传栏和供学生活动。 门厅设计中应注意:
(1)人流路线应简捷、通畅,避免交叉、 迂回;
2、教学楼功能分析及组合关系 功能分区:
中小学建筑设计案例
中小学建筑设计
我国中小学基本情况
• 学制 • 学校规模与班级人数
学校建筑设计课程优势
• 熟悉中小学校使用功能。 • 在大量共建中,学校建筑房间多,面积大,但房间类 型少,组织简单,建筑组织可简可繁。 • 内容较为全面,有总体布局,校园环境设计,单体建 筑设计。 • 中小学校人流量大,活动集中,规律性强,有利于对 垂直交通及水平交通 的组织,利于理解防火规范的诸 多规定。 • 组合形式,基本为走廊式组合形式,掌握组合规律。 • 学校建筑在组合形式上,外观处理上,自由度较大, 可充分发挥构思能力。
教室设计
2
普通教室设计的一般要求
• 应有足够的面积,合理的尺寸,能满足学生近期与 远 期学习要求。 • 良好的朝向,充足而均匀的光线,要避免直射阳光的 照射,还应设置满足照度要求、用眼卫生的照明工具。 • 教室座位布置便于学生书写和听讲,教室讲课辅导、 通行及安全疏散。 • 良好的声学环境。 • 良好的采暖、换气、隔热和通风条件。 • 所需设施,考虑青少年特点。 • 利于教学改革引进电教设施的需要。
总平面设计要点
•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 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 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 房的位置。 • 在建筑用地范围内,建筑组合尽量紧凑、集中,以节 省建筑占地面积或范围,为保证体育活动场地创造条 件。
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有学 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中小学教学楼结构设计浅析-教育文档资料
中小学教学楼结构设计浅析引言引言汶川大地震中,中、小学教学楼的倒塌触目惊心,众多师生遇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分析和总结其倒塌破坏的原因并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和提高中、小学教学楼抗震设计水平,保证地震中生命和财产安全是结构设计师的责任和使命。
笔者对已完成的相似项目进行整理,针对中、小学教学楼建筑特点,总结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讨论。
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讨论。
. 概述概述一.概述中、小学教学楼(以下简称教学楼)一般有教室、实验室、音体室、计算机室、活动室、办公室等教学用房,很多方案中设有风雨操场、阶梯教室等大空间教学场所。
教学楼建筑平面布置形式有外廊式和内廊式,高度一般为3~4层,多采用框架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形式。
外廊式为双跨布置即大跨教室、小跨走廊(早期多为单跨加悬挑,因结构抗震不利,不宜采用);内廊式一般以内走廊或回形(中空)走廊连通两侧教室,外廊形式采光、通风性能较好,但其抗震性能不如内廊式多跨结构体系。
. 结构抗震设计要点二.结构抗震设计要点结构抗震设计要点结构抗震设计应注重“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着眼于提高建筑物的总体抗震能力,从总体平立面布置到细部薄弱部位加强,从理解设计规范要求到正确分析计算结果,合理选择建筑结构体系,加强抗侧力构件的延性设计,以达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GB50011- 2010)中建筑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要求,即“小震)中建筑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要求,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值得一提的是,地震发生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特点,实际地震烈度往往高于设防烈度,而目前的建筑抗震设计理论还不够严谨,所以不能过分的相信和依赖计算机软件,不能认为只要计算结果满足规范的限值要求设计就算成功。
结构设计师必须正确判断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切实贯彻“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理念,遵循相关规则,严格执行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和规定,才能实现其抗震设防目标,保障地震中生命和财产安全。
教学楼毕业设计(DOC)
第1章 设计依据与工程概况1.1设计依据1.《中小学设计规范》(GB50099-201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11G101-1)7. 国家颁布相关的结构设计文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1.2工程概况1.2.1 建筑设计概况:1. 工程名称:潍坊市南苑小学教学楼 2.地点:山东潍坊市坊子区 3. 建筑面积:约5300m 2 4. 总层数:地上四层5. 高度:17.7m 每层层高3.6m6. 耐火等级:二级7.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8.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2.2 结构设计概况:1. 主要风向: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基本风压: ω0=0.4kN ∕m 2地面粗糙度为B 类;2.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 抗震等级:三级;4. 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Ⅰ类;5. 基本雪压:200.35kN /m S ;6. 材料: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30,柱混凝土采用C35,基础垫层混凝土采用C15,梁、柱、板和基础受力筋均为HRB400级钢筋,箍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第2章建筑设计本建筑依据“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为驻潍坊市南苑小学教学楼。
为满足功能使用要求,本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主体共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填充墙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
为与周围已有建筑色调一致,主体刷黄色乳胶漆,并于出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
2.1 设计原始资料2.1.1 建筑环境和地点:拟建建筑物位于潍坊市坊子区,基本风压为0.4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雪压0.35kN/m2;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为西北风;全年降水量634m,日最大降雨量92mm,每小时最大降水量56mm。
教学楼设计规范
注册2009-2-23•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
该帖被浏览了5349次 | 回复了5次第一章总则教学楼建筑设计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第二章总平面布局1.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2.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4.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5. 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
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6. 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
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7. 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
第三章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第一节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与平面布置1 中小学、中师、幼师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
风雨操场应根据件和情况设置。
2 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3 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第二节普通教室1 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550mm。
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方案
教学楼作为一个公共场所,每日人流量大。
应有一个较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可以使室内空气较好的流通,充满光亮,使教职工以及学生有一个健康安心的生活学习环境。
同时在具备一个健康安心的生活学习环境后也应在每一个细节,为学生做到安全保护。
并且楼内各功能房间除了须遵守规范规定外,其位置也应符合所在环境以及提供便利,并且各相邻功能不发生冲突。
一、教学楼的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多样,形式各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走廊式组合:有内廊、外廊和内外廊结合等几种,是应用最广的形式。
2.单元式组合:
①单元式组合为一个年级的教室集中在一个组合体内,亦可设置本组合体所需的卫生间、及教师办公室等。
②为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在设计上可将几个单元以联廊连接起来,或从屋顶相通,以形成任何一间教室均有二个通路疏散。
③单元式组合形式,根据需要组成的教室数量不同,可有多种组合形式,但需满足教室对南向采光的要求。
有利于组织多变化的室外空间,易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活动及相互交往的环境。
④单元式组合体,可使每个教学单元有相对的独立性,以保证有安静的教学环境;也便于组织和开展同年级的教学活动。
并且适应地形的能力较强
3.厅式组合:厅式组合是以设于中部的通高大厅连接周边的各教学用房的一种组合形式。
各层教学用房是通过设于厅内周边的走廊相联系,形成环状组合。
中部大厅形成学生课间的休息、交往、游戏场所,多适用于高中或完全中学。
当大厅顶部设置采光顶时,适用于严寒,多风沙的地区,当大厅顶部开敞时,适用于南方地区。
厅式组合的缺点是工程费用较大,易造成声音相互干扰。
二、教学楼的体型及立面
中小学建筑的体型及立面设计要反映学校的性格与特征,通过成组的教室、办公室、开敞通透的出入口以及明亮的色彩,可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需要主次分明。
而教学楼内分布可以分为教学用房和辅助用房,教学用房是主要的使用空间,应布置在主要部分。
办公室及辅助用房宜放次要部位。
教学用房:
①中小学教学用房主要分为普通教室以及特殊教室。
普通教室的设计需大小合适,视听良好、采光均匀、空气流通、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等。
而特殊教室可以分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微机室、活动室等,而这几种教室平面尺寸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实验室的使用人数、家具的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以及设备的要求。
②办公室: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教师办公室的平面布置,宜有利于备课及教学活动。
例如多层建筑中将办公室、教师休息室设置在中间楼层。
也可在教学楼中宜每层或隔层设置。
辅助用房:分为卫生间、储物室等
①卫生间:学生使用厕所多集中在课间休息时,因此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一般中小学人数可按男女生各为一半计算。
教学楼内厕所的位置应尽量隐蔽,并且应便于使用和不影响环境卫生。
在厕所入口处宜设前室或设遮挡措施,位置上多设于教学楼端部、转弯处。
②储物间:学生教室一般需要有良好的通风、采光,但每栋教学楼中不免有阳光找不到的、通风不畅的死角,可以作为辅助用房,用来存放杂物、教学器材等,这样有需要时存取也较方便。
三、交通以及疏散通道
1.门厅:教学楼宜设置门厅,在寒冷或风沙大的地区,教学楼门厅入口应设挡风间或双道门。
2.走道:走道高差变化处必须设置台阶时,应设于明显及有天然采光处,踏步不应少于三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
①教学用房:内廊不应小于2100mm;外廊不应小于1800mm。
②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不应小于1500mm。
3.楼梯: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
不得采用螺形或扇步踏步。
每段楼梯的踏步,不得多于18级,并不应少于3级。
梯段与梯段之间,不应设置遮挡视线的隔墙。
楼梯坡度,不应大于30°。
另楼梯井必须设置安全扶手。
4.安全出口:因为教学楼是一个人口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并且楼梯时常发生拥挤现象,在发生事故或其它紧急情况时,更容易发生混乱。
所以教室安全出口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00mm。
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00mm。
并且教学用房及其附属用房不宜设置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