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试题(语文)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6268d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4.png)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
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
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
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
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
“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
“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
“雅”是规范、典雅。
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
“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
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
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
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
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
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
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
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
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f8da7cf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4.png)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腼腆.(diǎn) 羸.(léi) 弱打擂.(lèi) 台饮鸩.(zhèn)止渴B.缄.(jiān)默强.(qiǎnɡ)迫小妮.(nī) 子情不自禁.(jīn)C.谄.(chǎn) 媚笑靥.(yè) 处.(chǔ) 女作奴颜婢.(bēi)膝D.叱咤.(zhà) 闷.(mēn)热跷.(qiāo) 跷板掎.(jī)角之势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房价下跌20%后会不会诱发恐慌性抛售,抛售现象出现后有关方面能否采取措施控制其联锁反应,是银行和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B.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对现。
C.中国留学生对美国大学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有良好的教育,游历甚广,既丰富了大学的生源,也给了大学更广阔的视野。
D.皇帝之中“最佳歌词创作者”的贵冠恐怕非李煜莫属了,现今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数十篇歌词,可以称得上篇篇佳作,字字珠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一些商家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B.铁道部曾经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11月20日之前把工程款清偿完毕,但时至当前,清欠工作还未落实到位。
C.作客..他乡这么多年,我才算真正地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D.基于多数人的意见,鉴于..该会计师事务所糟糕的业务情况和混乱的财务状况,我们同意注销该会计师事务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日前从相关会议上获悉,明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将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语文综合实践模拟试题
![语文综合实践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0dd8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4.png)
语文综合实践模拟试题在语文综合实践模拟试题的考试中,学生们需要在阅读理解、语法填空、古诗文鉴赏、作文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本篇文章将模拟一份语文综合实践试题,并分别展示出各个部分的题目要求和答题技巧。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篇短文及相关问题:短文:《扁舟》扁舟,颜悦色。
颇莫葱连青。
泛泛一经八百里,不下渣滓一蓬缤。
青烟直上菊花年,鹦鹉于飞,相毁凤池声。
问题:1. 请简要概括短文内容(5分)2. 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扁舟的特点是什么?(5分)二、语法填空语法填空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以下是一篇短文及需要填空的单词:短文:《春风清露》春天来临,风清露___,万物复苏。
每当夜晚下起繁星,总能听见_____脉脉的倩影。
____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啊!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春风 ____飘的日子里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需要填空的单词:(清、美、时、飙)三、古诗文鉴赏古诗文鉴赏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请简要解释这首诗的含义并指出诗中的矛盾之处。
四、作文作文部分是考查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请根据以下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我的家乡》要求:1. 描述你的家乡;2. 说明你最喜欢的地方;3. 讲述一次有趣的经历;4.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模拟试题,学生们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为更好地应对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愿每位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7f344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7.png)
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现今,在互联网引领的时代下,各种思想意识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单一或相对简单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社会环境下时代的发展。
口述历史是通过收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
进一步说,“它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影像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式”。
就其基本的科学属性而言,口述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就其科学性质来讲,口述史是一种科学方法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口述历史是以普通人为主体的,不同以往的历史学论著更多的是关于权力精英的声音。
口述历史不仅以真实的历史方式再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而且为历史研究本身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使得有关历史的“声音”日趋多元和逼真。
口述史的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日益多样化。
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子音像技术的进步,在搁置了几千年之后,口述史复兴于20世纪中期。
此外,口述史功能作用是多元性的。
实际上,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对民间、社会资料的发掘。
这也是各种研究最基本的需要,这说明了口述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斗争,这反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如何运用新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主题。
口述史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保存了即将逝去的过去的声音”。
历史上有许多事件,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留下书面记录,人们需要了解历史真相,必须对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口头调查,并收集口头凭证。
就比如在党的早期的许多重要的会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以及党在白区的斗争活动等,由于当时斗争的严峻形势,或出于安全原因,没有留下书面材料。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3d5ad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7.png)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每题5分,共20分)《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总是那么轻柔,那么洁白,它们在蓝天中飘荡,就像儿时的梦。
每当我抬头仰望,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淡淡的乡愁。
1. 文章中“故乡的云”象征着什么?2. “轻柔”和“洁白”这两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 作者通过“每当我抬头仰望”这句话,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4.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乡愁”在文中的内涵。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5-6题。
(每题5分,共10分)《时间的重量》时间,是无形的,却有着沉重的重量。
它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带走了青春,也带走了记忆。
我们无法挽留它,只能在它流逝中,不断前行。
5. 文章中“时间的重量”具体指的是什么?6. 作者为什么说“我们无法挽留时间”?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
(每题5分,共10分)《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 “举头望明月”与“低头思故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
(每题5分,共10分)《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9. 请解释“政通人和”在文中的含义。
10. 作者在文中提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这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三、语言知识运用(共20分)(一)完成11-12题。
(每题5分,共10分)11. 以下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在花丛中采蜜。
B.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一般清澈。
C.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阴沉而压抑。
D. 他们的关系如同秋天的果实,成熟而稳定。
12.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品德高尚。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13c5c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e.png)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mdash;3题。
汉代的印章(节选)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
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
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
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
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
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轪(dagrave;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
轪侯卒于吕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206年)仅20年。
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以上的三排布局。
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
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
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
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
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
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形、鱼形,因此得名。
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
按汉人习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
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
白文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
朱白相间的印,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笔画少的字作朱文,笔画多的字作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隙,使朱白二者的量感接近。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dddf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0.png)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7分)“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
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
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
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
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
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
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
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
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
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
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
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81b7f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2.png)
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从创作实践来看,非虚构写作确实是存在虚构的,也是需要虚构的。
从理论上讲,它为什么需要虚构,这种虚构在非虚构写作中有何重要理论意义,这是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首先,它是张扬非虚构写作“真实性”的根本需要。
“真实”或“真实性”是非虚构写作最根本、最核心的要素,也是区别于虚构写作最鲜明的特征。
从理论上讲,它是不允许虚构的,但是在实际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真实,作家会通过虚构细节、场景对话甚或心理活动等,在真实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从而使读者获得一种在场的真实感、生命感乃至情感的代入感。
也就是说,在真实基础上的合理想象与虚构,其意义首先在于证实作家叙事的可信性和可靠性并获得读者的认可和信任,进而产生更加令人信服的真实感。
其次,它是彰显非虚构写作“文学性”的内在需要。
如果说“真实性”是非虚构写作的第一属性,毋庸置疑,“文学性”则是非虚构写作的第二属性,也可以说是它与生俱来的审美品性。
非虚构写作在美国兴起时之所以被命名为“非虚构小说”,就是因为它借用小说(文学)的手法来讲真实的故事,把真实故事写得犹如小说一样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从而具有叙事美感和艺术性;而且,这种“小说化”或“戏剧化”叙事策略也成了非虚构写作文学性的重要体现,成为非虚构写作审美品格的自觉追求,因而也成为非虚构写作区别于新闻报道和社会学、人类学的调查报告等非虚构文本的重要特征。
再次,它是凸显非虚构写作“思想性”的价值需要。
非虚构写作不仅仅是简单呈现生活众生相,也不单单是通过艺术手段讲好真实故事,还要呈现一种整体性现实,以逼近人生和社会真相,抵达更高意义上的真实至至生活本质的真实。
可见,非虚构写作是一种有深度、有见解、有思想的写作。
非虚构作品,只有借助虚构与想象,“才有可能超越生活表面触及世界的深层肌理”,才能把作品的深度带向极致,“去证明人生的深刻的困惑”。
2024届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2024届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aca4a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c.png)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测试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让人不惜一掷千金的奢侈品,究竟是身份的象征还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是我们占有了商品,还是商品反过来奴役了我们?就像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充斥着盛大的饕餮欢宴、高举的馥郁香槟、狂欢的歌舞和人群,奢靡的物质展示着市场繁荣和商品经济铺天盖地造就的纸醉金迷的消费社会。
盖茨比冷眼看着这世间的喧嚣,在绝望中感叹: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是金钱的无穷无尽的魅力在她的声音里抑扬起伏着,金钱的叮当声,铙钹齐鸣、歌唱金钱的声音……高高的在一座白色的宫殿里,国王的女儿,黄金女郎……盖茨比深刻地认识到女主角黛西被消费主义裹挟而异化的人性,以及掉入消费陷阱之后再也无法挽回的真挚感情。
人类从19世纪才开始真正而缓慢地进入消费社会。
然而消费主义一旦启动,便随着技术革命快速迭代和地理空间被先进交通工具折叠极速蔓延。
人类的历史也同时演变出一部消费主义的历史。
法国学者安东尼•加卢佐在《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中为我们呈现了消费主义从诞生开始,由西欧向全球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我们一步步揭示了消费主义如何浸染和改变人类的生活。
日常生活被消费塑造200年来,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
在消费主义介入生活之前,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以自给自足和简单交换为主,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从生产到消耗都亲力亲为。
按照英国社会学大师齐格蒙特•鲍曼的观点,那时候人类处于“生产型社会”。
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2bf78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2.png)
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A)根据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唐李商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锤天舞、曾祖混沌,乾坤倘驳,剑河狼烟,将军破阵子,宅院无尘埃。
红旗半湿半干时,与尔同销万古愁。
*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战乱时期,以及对故国战火纷飞的感慨与思索。
1.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2. “左牵黄,右擎苍”中的“黄”和“苍”分别指代什么?3. 诗中的“红旗”象征着什么?4. 诗人用什么方式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的思考和感受?(B)根据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其作者曹雪芹被誉为“小说之神”,被《当前》杂志评为中国文化名著第一位。
下面是这部小说的一个片段:——“再来一碗。
”宝玉又道。
黛玉笑道:“你吃不得的,只吃这一点就使你疼一天。
我叫丫头纳福一样,白又有白的福份,纳又有纳的福份,得你这样疼又有你来疼。
”宝玉听了,连忙笑道:“是呆子,是呆子。
”一语未了,忽又向袖子里掏出两块糖来,递与了他,方方才罢。
《红楼梦》通过描写贾府内外的人物和事件,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阶级固化、封建道德败坏等社会现象,以及作为一个科举世家贾府日渐没落的缩影。
5. 这段文中的宝玉和黛玉之间展现出了怎样的情感关系?6. 宝玉为什么给了黛玉两块糖?7. 《红楼梦》通过描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象?二、作文题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纲,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主题:我眼中的家庭提纲:1. 家庭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2. 家人间的互动和关系如何?3. 家庭对我成长的影响。
4. 讲述一个家庭中的感人故事。
作文题要求:1. 标题自拟,文章应包含全部提纲内容。
2. 注意文字表达的流畅、通顺,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3. 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段落间的过渡。
4. 文章中不得出现你的真实姓名和其他个人信息。
以上是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祝你成绩优异!。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49e01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3.png)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订正、汲取教训、锲而不舍、撒手锏B. 修茸、一筹莫展、越俎代庖、狙击手C. 针砭、明察秋毫、咎由自取、口头禅D. 矍铄、言简意赅、气冲霄汉、洗脚婢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
B.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恶化导致生物灭绝,人类要善待大自然。
C.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民的意见,以确保“禁烟令”的顺利实施。
D. 即使生活再艰辛,我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因为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科学家。
3、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小说集《呐喊》的是:()A. 《孔乙己》B. 《背影》C. 《荷塘月色》D.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未几,夫恬上前,问所欲言。
王曰:“吾欲言南尚可斗太守恶其无状。
”恬曰:“前日恬罪甚重,郎中令劳赐如令,是恬与并得罪。
”夫恬曰:“死未晚也。
”恬闻天下之至苦也莫苦于狱吏而吏道也莫患于无文而止在促捕之众也幸而道不携犹破折锐首而折左股而话之犹无所羞而夫恬为上相与为朝廷之法而以贾竖受货为资而挛拘牵张于辞语者恶独安?窃见郡县之吏徒以阿坐为毕能郡之大者也吏安得不悉虎狼还以道为尚父且父之不德而咎若曹罪乃大矣陷乃公独痴牧羊而道苦索则何?”恬不为理,引首以塞其气。
相与营当引太守舍,驾不能过半涂,良市卒正言于从者曰:“可与杀牛茵茵也。
”而恬得兵甚备,因恬请曰:“窃闻恬为人臣,佞而无骨,畏强怀弱,以货自免。
骄君甚则贵而求逆,暴君甚则利而求逆。
恬不知为死计,而尚与贾竖受货。
”恬得死诚节矣!4、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前日/恬罪甚重B. 贾竖/受货为资/而挛拘牵张于辞语者/恶独安C. 引首以塞/其气D. 可与杀牛茵茵也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夫恬认为自己的罪行很重,所以觉得自己应该被处死。
2024高考模拟试题语文
![2024高考模拟试题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dff6f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9.png)
2024高考模拟试题语文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祈祷(q í) 譬如(pì) 模子(mó) 情不自禁(jìn) B. 籼米(shān) 曝光(bào) 刹车(shā) 毁家纾难(shū) C. 粳米(gěng) 载体(zài) 落色(shǎi) 卷帙浩繁(zhì) D. 应届(yīng) 泡桐(pāo) 劲旅(jìng) 豁然开朗(huò)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2年5月1日施行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违法行为处罚办法》明确规定,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将按法定权限责令改正。
B. 我们一定要对领导机关的某些干部的错误及时进行批评,促使这些干部警醒。
C. “闺女,你吃的什么牌的保健品?”看到平时身体虚弱的妈妈变得红光满面,归国创业的小张兴奋地向妈妈打听起秘诀。
妈妈笑着亮出一瓶深绿色的小瓶:“哪儿有什么秘诀,还不是多亏了你们年轻人新潮的‘洋’保健品!” D. 当林肯从小学步入学堂时,由于家境贫寒,同学们都欺负他嘲笑他衣服穿得破旧,身体长得不够营养,最让老师和同学瞧不起的是林肯的母亲是个社会上名声不好的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娱乐性药物游戏”对人的诱惑极大,不少人都沉迷于网游,工作、学习、甚至休息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年轻人,不可自毁前程而不顾。
B. 初春的校园,舍旁桃花盛开,锦绣迷人,同学们也像桃花一样绽开了笑脸,用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拧开了一瓶瓶奶味香水,寻找着春天的感觉。
C. 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从东坡先生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到毛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不由得经不住涌起一股激情——让历史的钟声穿越时空,激励我们奋进。
初一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19bf9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5.png)
初一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徜徉(cháng yáng)B. 蹒跚(pán shān)C. 踌躇(chóu chú)D. 峥嵘(zhēng róng)答案:D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空:“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能够_______地处理各种问题了。
”A. 从容不迫B. 急功近利C. 小心翼翼D. 轻车熟路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启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D.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C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罗贯中所著,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D.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唐僧。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王勃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
答案:春晓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_》。
答案:静夜思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作者是_______。
答案:范仲淹1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_______》。
答案:龟虽寿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高考语文学科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学科模拟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e2f1a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e.png)
高考语文学科模拟测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学科模拟测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2) ,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3)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4)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宫赋》)(5)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6)白头搔更短, 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送虚白上人序[明]高启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
”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
余始识于剑池之上,固心已贤之矣。
入其室,无一物,弊箦折铛①,尘埃萧然。
寒不暖,衣一衲,饥不饱,粥一盂,而逍遥徜徉,若有余乐者。
间出所为诗,则又纡徐怡愉,无急迫穷苦之态,正与其人类。
方春二三月时,云岩之游者盛,巨官要人,车马相属。
主者撞钟集众,送迎唯谨,虚白方闭户寂坐如不闻;及余至,则曳败履起从,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日入而后已。
余益贤虚白,为之太息而有感焉。
近世之士大夫,趋于途者骈然,议于庐者欢然,莫不恶约②而愿盈,迭夸而交诋,使虚白袭冠带以齿其列,有肯为之者乎?或以虚白佛者也,佛之道贵静而无私,其能是亦宜耳!余曰:今之佛者无呶呶③焉肆荒唐之言者乎?无逐逐焉从造请之役者乎?无高屋广厦以居美女丰食以养者乎?然则虚白之贤不惟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
余是以乐与之游而不知厌也。
今年秋,虚白将东游,来请一言以为赠。
余以虚白非有求于世者,岂欲余张之哉?故书所感者如此,一以风④乎人,一以省于己,使无或有愧于虚白者而已。
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57af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5.png)
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明辩是非B. 一愁莫展一筹莫展C. 无精打彩无精打采D. 声名狼籍声名狼藉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
B.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C.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明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C. 《水浒传》描绘了108位好汉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
5. 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7.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无题》。
8.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表达的人生态度,其作者是______。
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e6c83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f.png)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仅仅凭历史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离不开时间这一事实,还不足以断言历史学就是时间的科学。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不论在历史学者身上,还是在历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上,时间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历史学才真正称得上是时间的科学。
社会中的任何存在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时间界限。
历史学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变,文明有起源,仅就此而言,历史必然有一个时间上的开端。
同时,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有无数的文明起起落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列举了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而在他那个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50个。
因此,凡历史性的存在,都有一个时间的终点。
不论是文明,还是更加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时间上都有开端和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意味着时间。
所以,历史年代学就成为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学科,它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事件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目前流行的公元纪年方法,是在中世纪到近代初期逐渐地创立、完善和推广的。
有了这样一种方法,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井井有条地被安放在这条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伸展的时间之线上。
而且,世界上不同地方在其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纪年法上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转换到这一线性的时序中。
这种以数字标记的线性时间,看起来客观、中性,其实不然。
虽然每个以数字表现出来的年代,原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当历史学家在这些年代上开始编排历史事件的时候,这些年代就被赋予一定的意义。
例如,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年,这在西方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年被认为对近代历史发展有超然客公众号深远意义。
这种被赋予了重要意义的年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几乎到处存在。
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和倾向性,使一些数字化的时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0a3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8.png)
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与“恢弘”意思相同的是()。
A. 宏伟B. 幽雅C. 可爱D. 渺小答案:A2. “形容这位艺术家的画作,没人能在文学上超过他。
”这句话中,“形容”二字的意思是()。
A. 赞美B. 描绘C. 表达D. 评价答案:B3. 词语“苍劲”的意思是()。
A. 幼稚B. 精美C. 粗犷D. 稚嫩答案:C4. 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暖”的意思的一组是()。
A. 温暖、寒冷B. 暖和、寒冷C. 温和、冷静D. 暖和、冷静答案:B5. “温文尔雅”的意思是()。
A. 彬彬有礼B. 沉默寡言C. 言辞激烈D. 粗鲁无礼答案:A二、填空题1. 五一长假期间,人们蜂拥而至的旅游景区都是()。
答案:拥挤不堪2. 这个小镇的环境非常优美,是个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真是生态()。
答案:宜人3.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们的疑惑一下子()了。
答案:消失4. 这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我()地读了下去。
答案:毫不犹豫5. 她是个()的孩子,总是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
答案:好学三、简答题1. 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浩渺”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答案:浩渺意为广阔无边、浩大无穷。
例如,我们站在大海边上,远眺海的尽头,只见一片浩渺的蓝色,无边无际,让人感到无比宏伟壮观。
2. 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张扬”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答案:张扬意为外表或行为上表现得十分鲜明、突出。
例如,她性格外向,总是张扬自己的喜怒哀乐,不怕别人的眼光,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四、作文题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读书的乐趣”的作文。
提示:1. 读书可以带给人们无穷的乐趣;2. 读书可以拓宽眼界,增加知识;3. 读书可以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4.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写出你对读书乐趣的理解。
答案:(略)。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cd84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a.png)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作者:郭琳瑛欧红蔡茹平朱银燕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24年第05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古代农业社会,农业生产与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雨旸时若,就会获得丰收,气象异常则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导致饥荒,这本属自然规律。
但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自然现象就被看作天意的表达方式,“天垂象,见吉凶”(《周易·系辞上》)表达的正是此意。
《洪范》谈到国君的恶行会伴随自然界的异常现象,而《月令》则规约国君和国民每个月的行为,以求得与天地万物的和谐。
汉代董仲舒在此基础上,最早提出“天人合一”并对之进行理论阐释。
他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提出了天人同类合一的思想,把构成天的基本要素归结为天、地、阴、阳、金、木、土、水、火和人等十端,十端当中,人与天、地共同构成万物之本。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论证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同类相感。
“天人感应”作为天人合一的一种表现方式,可视作古代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思想根源。
汉代以后到唐代,中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裂时期,其间佛教传入,魏晋时期道教获得很大发展,但是儒学进展不大。
到了宋代,随着新儒家兴起,他们在继承孔孟之道的基础上,接受佛教和道教的宇宙论,进一步发扬了与“天人合一”有关的理论。
张载是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学者,“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他提出万物一体,较董仲舒把人从万物中挑选出来、与天地并列相比,就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而言,是很大的进步。
宋代程颢十分称许张载揭示的“万物一体”,认为这正是“仁”的主要特征。
儒家的天人合一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生的理想是天人调谐,不过这种调谐更加强调人的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的统一,这一观念落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必然要求以人类的整体生存为目的,而不仅顾及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从而指向和谐的人地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模拟试题(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对联无疑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山河古迹无联不能言胜,千古人物有联方彰显功过。
下面的对联都跟某个人物有关,其中联跟人不相对应的一项是( )
A.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鲁迅)
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C.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
D.四壁云山开醉眼,一楼风月话诗仙。
(李白)
3.从文体性质看,推荐信属于( )体裁。
A. 说明文
B. 新闻
C. 书信
D. 广告
4.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金融市场只能望其项背 。
C. 火星探测器研制首席专家说,没有敢想敢做, 无所不为的勇气,我们就不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让我们的探测器飞向神秘的火星。
D. 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谈的都是事关天下苍生的大事,他们不会求田问舍,不会蝇营狗苟 ,他们是胸怀天下而又洞穿未来的大丈夫。
5.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熟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天气骤冷,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等了一个小时。
B.今天,与当年红军的伟大长征相比,“重走长征路”是微不足道的,但还是能继承革命精神,磨砺人的意志。
C.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拉美某些国家的贫困人群:没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险。
D. 7月的青藏高原铁路沿线两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画面。
6.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 A. 《汉书》 B. 《左传》
C. 《史记》
D. 《春秋》
7. 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边塞诗人是( )
A. 杜甫
B. 高适
C. 王昌龄
D. 岑参
8. 根据原文选择正确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 )。
A. 万紫千红总是春 B. 病树前头万木春 C. 几处早莺争暖树 D. 红杏枝头春意闹
9. 根据原文选择正确诗句:今我来思,( )。
A. 行道迟迟 B. 雨雪霏霏
C. 载渴载饥
D. 杨柳依依
10. 根据原文选择正确句子:不著一字,( )。
A. 不止不行
B. 言之无文
C. 尽得风流
D. 行高于人
11. 根据原文选择正确诗句:静女其娈,( )。
A. 爱而不见 B. 美人之贻 C. 搔首踟蹰 D. 贻我彤管
12.下列诗句中的内容不属于咏秋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3.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离骚》
B. 《九章》
C. 《诗经》
D. 《唐诗三百首》
14. 与杨炯、王勃、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的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骆宾王
D. 李商隐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词在宋代发展到了极盛,主要分婉约、豪放两大派,前者以柳永等为代表,后者以苏轼等为代表。
C.徐志摩、闻一多、穆旦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D.短篇小说《项链》的作者是俄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
16.下列对《论语》章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
A.孔子认为对百姓不能施行暴政
B.孔子认为执政者应该率先向善
C.孔子认为道德对人有感化作用
D.孔子认为执政者应当虚心纳谏
17.下列关于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和“骚”是《诗经》和《离骚》的代称,是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C.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词开豪放一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代表作。
D.《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部”之称。
18.下列词语没有使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一组是( )
A. 挥洒自如面面相觑
B. 军令如山莺歌燕舞
C. 对答如流兔死狐悲
D. 情同手足争奇斗艳
19.下列各句横线上的同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醇的______,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最合适的。
②随着他的“码根码”汉字输入软件进入电脑市场,他的生活_______也有所改善。
③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______,愚蠢的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
无才便是德。
A.形态景况大方
B.状态景况经济
C.形态境遇经济
D.状态境遇大方
2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
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悲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都是悲剧式的人物。
21.在下列划线处依次填入作家姓名正确的一项是()
所写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__在他的词中也曾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著名的婉约词人__也曾写过“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甚至连一向以豪放著称的__,也写过“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名句。
A.李白李煜李清照辛弃疾
B.白居易李煜李清照苏轼
B. 李白李煜柳永苏轼 D.白居易欧阳修柳永辛弃疾
22.下列名句、作品、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孔子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史记》贾谊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D.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子》荀子
2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数、术这六种学问和技能。
B.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号称“诗仙”,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
他和李白并称为“小李杜”。
C.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擅长史论,文笔纵横恣肆,《六国论》是其代表作。
D.舒婷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语气轻盈柔和、抒情味极浓的小诗。
曹禺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