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辅导讲义学生版写景、游记类文言文
高中语文高考游记散文阅读指津专题辅导
高中语文高考游记散文阅读指津专题辅导高中语文高考游记散文阅读指津考点阐释:游记散文是一种书写旅游经历的散文。
它一般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把旅途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记述下来,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游记散文取材范围极为广泛,它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奇瑰,叙述名胜古迹的沿革掌故,也可以记录一方的风土人情,甚至可以记一街一桥的变迁,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
近年来,游记散文常常被选为高考现代文阅读文本。
2009年高考全国卷I、全国卷II、北京卷、湖南卷的文学作品阅读选的都是游记散文,所以在复习备考中,考生应掌握一些阅读游记散文的技巧。
技巧指津:阅读游记散文,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多下工夫。
一、准确把握景或物的本质特点我们知道,景或物一般是游记散文的主体内容,因而准确把握文章所写的景或物的本质特点便是阅读的第一要务。
把握景物特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 提炼一般情况下,作者在记述、描写景或物的过程中,大都会对所写的景或物有一些总体的描述。
这些总述性的文字通常体现了景或物的本质特点,考生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
[典型例题](2009年高考湖南卷)请阐析文中云南的“云”的特点。
[试题解析]仔细阅读原文,我们会发现原文中有“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的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这样总述性的句子,其他的内容则围绕这个句子展开。
我们从这个句子中便可提炼出云南的云的特点的关键词“素朴、单纯”。
2.筛选游记散文所写的景或物可能有多处,在把握其特点时,还要注意进行筛选并整合。
[典型例题](2009年高考北京卷)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试题解析]通过阅读原文,不难发现作者是从“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开始转入对司马祠“有形”部分的描述的。
要回答此题,需要对文章所写的“有形”内容进行筛选并整合,进而得出文章依次写了九十九级神道、泥塑像、墓冢、墓顶一柏等“有形”的内容。
2019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山水游记类
山水游记类文言文阅读游记类文言文阅读祖国山河壮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让我们跟随古人一起进入游记类文言文的阅读,去领略更多的美景吧!阅读步骤第一步:总体阅读,整体把握。
初步阅读时做题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第一遍阅读时要梳理出下面两个重要点:重要点一:初步完成表格何人何时何故何地何景重要点二:梳理作者的“游踪”完成表格游览地点所见景物景物特征作者情感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先按照上面所讲的梳理出两个重要点,完成表格,然后回答问题。
游虞山记第二步:把握关键,深入分析。
通过第一遍的阅读。
我们初步把握了文章的基本脉络,接下来的阅读,我们就要找准文章及问题中的关键点,找到景和情的结合点,重点分析文章中作者评论的部分,这个分析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需要深入挖掘出情感及哲理。
即通过阅读,需要完成下面的表格。
何人何时何故何地何景何情何理例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醒心亭记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
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
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高三--14--写景、游记类文言文
23、“白乐天”指的是诗人
。(1 分)
24、第二段对“斗歌”场景写得极有层次:(2 分)
环境由
到到
感情由
到
25、第二段没有运用到的手法是
(2 分)
A.层层烘托 B.夸张借代 C.点面结合 D.对比反衬
26、请分别概括第三段的景物特点? 并简析作者写景的角度。(4 分)
27、文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简要评价。(4 分)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 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 分)
【练习二】 2 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钵也;比之夏, 如辞贵游①而侣韵士于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耻孤寒②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灯也。天以此时新其位置, 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 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于悲夫悲秋者也。 ③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难去。入雷山恍然,入 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予乘秋而出, 先秋而归。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 也。 ④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皆家居也。诞先日:“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 [注]①贵游:无官职的王公贵族。②孤寒:贫寒无依靠的人。 22.第②段画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好在哪里?(2 分)
(2)
26.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4 分)
2
。(1 分)
【练习三】 虎丘记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精讲
七年级上册
2.《木兰诗》中的"
,
"这两句诗,通
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
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 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杜甫《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都;消散,散尽。
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顺、随
天下独绝:独一无二;极
水皆缥碧:青白色
百叫无绝:停
直视无碍:一直;毫无障碍。
负势竞上:凭借 。
急湍甚箭:湍急的水流;超过。 鸢飞戾天:至。
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
望峰息心:平息。
好鸟相鸣:美丽的;互相和鸣。 经纶世务:筹划。
9.曹操的《观沧海》借助奇特想像表现大海吞吐日 月星辰的气概,体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七册下
1.刘禹锡的《陋室铭》:(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 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穷:欲穷其林 (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
(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
(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
(舍(shě),动词,离开。)
②屋舍俨然
(舍(shè),名词,“房屋”)
志:①处处志之
(动词,“做记号”)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写景状物游记散文
写景状物游记散文【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西湖七月半①张岱②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③,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④,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
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
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
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
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
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注]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
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
②张岱(1597--1679),明末清初文学家。
③昭庆:昭庆寺,在西湖东北岸。
断桥:原名保佑桥,唐代改称断桥。
④里湖:西湖分外湖、里湖、后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灯火优傒优:优良 B.竹肉相发肉:歌喉C.茶铛旋煮旋:不久 D.轿夫擎燎燎:火炬【解析】优:优伶,戏曲演员。
高中游记文言文优秀(6篇)
高中游记文言文优秀(6篇)高中游记文言文篇一看,太阳冉冉升起,红红的火球在山的背后缓缓燃烧。
还记得爷爷奶奶讲的传说,说是山背后住着一位神仙,天天掌管着太阳的一起一落。
看,那青翠欲滴的竹叶,似乎经过一夜露珠的酝酿,将叶子挺挺的舒展开来,体态像位仙女般优雅、端庄,似乎带着一点点撒娇的感觉松树为照旧傲立,好似板着脸的爸爸一样风儿慵懒地跑着,将杜鹃花姑娘的定情信物送到杜鹃哥哥那,把还在睡觉的小动物叫醒,捎来溪泉的口信,匆匆地将花儿的悄悄话掠过我耳边。
老辈的人们早早地起床,或到桥头去逛逛,或甩甩手臂,或到地里去拔一天的菜,喂喂鸡鸭,拾拾蛋河水清冷冷的,碧波荡漾,一眼望过去,真叫人舒心啊!各个大婶、大妈都弯着腰,在树荫下惬意地洗刷着衣服,议论着最近发生的新颖事儿。
这段时间,小孩子们最活泼了。
或者摸虾,在清澈的溪水,石头夹缝里,泥底下,瞪着亮晶晶的小眼,就等着虾自投罗网,不几会儿,便把水搅的混沌不请--这是男孩儿的活女孩文静,伴着奶奶去地里头寻些可口的野菜,偶尔追逐一下漂亮的蝴蝶,再绿油油的田野里撒欢,或约几个女伴去玩搬家家,或看着男孩爬树,接着从树上掉下来的青涩的野果果。
也许爬山是一个很好的决策。
山上的风光美不胜收:碧绿的小草,红红的野山茶,淡白的小花,毛茸茸的狗尾巴,黝黑的泥土,栗色的青石板男孩就吓唬女孩——有蛇的,吓的女孩赶紧收回采花的手,惹的大家哈哈大笑。
一行人坚决不移地向山上攀登,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男孩编个笑话逗逗大家女孩给大伙唱只歌,唱完,两朵红晕隐显在脸颊——毕竟是女孩嘛!唱完了,讲完了,也休息够了,一伙人继续上山。
到了山顶,往远处一番眺望,真有一种别致的风景!看吧看吧,沟壑纵横的山谷变成了凹凸不平的小沟,平坦无际的田野尽收眼地,弯弯曲曲的公路像条小溪,上面还有叶子一样的车和蚂蚁一样的人。
嘻嘻,真好玩。
玩够了该下山了,太阳都快下去了。
万一天黑了,野兽是要来叼小孩儿的。
一拨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地下山了。
第四讲 文言文导读·游记类(学生版)
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四讲文言文导读·游记类第一节《赤壁赋》《登泰山记》背景介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几经重辟”,惨遭折磨。
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王明军·名篇赏读《赤壁赋》)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姚鼐先是被推荐为记名御史,隔年(1773)又荣入四库馆。
正当升迁有望之际,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天,姚鼐毅然作别官场,借衰病和养亲之名辞去刑部郎中及四库馆纂修官等职。
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等人先后劝以高官厚禄,均被其辞却。
岁末他应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之邀,同上泰山,登日观峰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次年初回京即整理行装,举家南归。
从此远离官场,开始他长达四十年的授徒讲学与著书生涯。
(《登泰山记》:平淡下的激荡,昆山市柏庐高级中学赵婷婷)白话翻译赤壁赋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缓步徐行。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
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
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
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心中的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
”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
高三--14--写景、游记类文言文
23、“白乐天”指的是诗人
。(1 分)
24、第二段对“斗歌”场景写得极有层次:(2 分)
环境由
到到
感情由
到
25、第二段没有运用到的手法是
(2 分)
A.层层烘托 B.夸张借代 C.点面结合 D.对比反衬
26、请分别概括第三段的景物特点? 并简析作者写景的角度。(4 分)
27、文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简要评价。(4 分)
语文辅导讲义
课题
写景、游记类文言文
授课日期及时段
1、知识精要
内容概要
2、练习
3、作业
年月
教学内容
【知识精要】 1、写景、游记类文言文是高考第二篇文言文最常见的体裁之一。相对于第一篇文言文而言,第二篇文 言文更侧重于对内容理解的考察。 2、常见的题型有: ·作者的意图、主旨——要注重文章的结尾部分 ·段落大意总结概括,段落层次 ·客观题 ·修辞、句式特点(整散结合要注意)
(2)
26.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4 分)
2
。(1 分)
【练习三】 虎丘记
(1)虎丘去城可六七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 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2)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 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lei)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雷辊(gun)电霍,无得而状。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 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 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 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 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 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3)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山名)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 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 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 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4)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差役)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 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2020高考一轮复习:游记类文言文阅读
2020高考一轮复习:游记类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游龙鸣山记【明】陶安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
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
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
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
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
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
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
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
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
僧舍雄丽,榜曰“禅寂”。
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
修篁干霄,森列门内。
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
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
其北有“甘露室”。
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
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
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
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
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
渺焉四顾,心目豁然。
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
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
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
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
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但溧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
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
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
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有删改)【注】①章:大材。
(完整word版)高三语文游记类文言文阅读教案
四、了解题型
《醒心亭记》、《游观音崖记》重点讲解。
练习评讲,实践操作。
作业布置
1、徐汇区第六题《放鹤亭记》;
2、黄浦区第六题《畏垒亭记》。
作业反馈
教学反思
1、一年级第二册:《黄州快哉亭记》
本文主旨是作者对“快哉亭”的建造者张梦得被贬之后能“不以谪为患”,反而造亭观景,放任于山水之间的乐观处世态度的赞赏与肯定,同时也借此劝慰自己和手足情深的兄长苏轼。但它的行文构思非常独特:紧扣“快哉”两字,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篇之中,显示了苏辙散文的风格。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紧扣“快哉”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感悟景中之情。
思路:
何人:
何景:作者先从江水着笔,写黄州附近长江的浩渺的水面和壮阔气势,突出描绘江流之三变,让人感受到江流之盛。作者以江流的开展象征眼界与心境的渐次开阔,也为下文写造亭的目的和题意作铺垫。
何情:快哉。快哉之一:观览江山形胜之快;快哉之二:凭吊历史遗迹之快
何理:说明人之忧、人之乐与风无关,以此否定前述称快的两项原因。“自得”是快之与否的主因。若能“自得”,则风景能辅之以成快;若不自得,则风景反而成其悲。
(2)、作者面对美丽的秋江月夜之景“饮酒乐甚”,“愀”又从何而来呢?由“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箫之声而来。闻洞箫之声前,我们从作者的歌声“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中感受到作者被贬黄州思君而不能见的失意。第二自然段由轻松到沉重,由愉快到抑郁的过度,快乐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就转向了莫名的惆怅。
3、了解游记类文言文的试题类型,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重点难点
1、掌握游记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2、了解游记类文言文的试题类型,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高考游记类文言文
高考游记类文言文
在高考中,游记类文言文是一个常见的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篇可能的游记类文言文,仅供参考:
余于某年夏末,游览于山川之间,以消暑气。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余与众友自京都出,经数百里,而至一山,名曰“云梦”。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初至山脚,但见群峰叠嶂,苍翠欲滴。
曲径通幽,鸟语花香。
众友皆喜,遂攀登而上。
行至半山腰,忽闻水声潺潺,寻声而至,乃一清泉自山石上流下,击石作响。
饮之甘甜清冽,令人心旷神怡。
余独爱静坐于石上,听泉声之悠悠,看云卷云舒。
乃知天地之大美,皆藏于山川之中。
于是取笔墨,记下此行之美景。
众友亦各有所感,或吟诗作对,或拍照留念。
至山顶,但见群山俯首,云海茫茫。
余与友人相视而笑,皆为自然之奇景所震撼。
此行虽短,然收获颇丰。
既赏美景,又增友谊,实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乃归去来兮,心怀感激。
此行虽已结束,然余心犹在山川之间。
愿以此文,与君共赏。
文言文理解(写景、记事)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文言文理解(写景、记事)(一)金山寺(并序)(2015·江苏南京)〔宋〕梅尧臣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
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阁,上上方③,历绝顶以问山阿④,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
一草一木,虽未萼⑤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
东小峰谓之鹘⑥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⑦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
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
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
吴客独来后,楚桡⑧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①谢紫微:谢绛,作者妻兄。
②陟:登,上。
③上方:佛寺。
④山阿(ē):山岳。
⑤萼(è):花萼。
⑥鹘(hú):一种凶猛的鸟。
⑦羽翮(hé):羽毛。
⑧桡(r o):船桨。
1.《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________;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____________”句的内容相呼应。
2.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5·浙江宁波)【甲】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写景状物类课外文言文
写景状物类课外文言文1. 写景的课外文言文写景状物的课外文言文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2. 写景的课外文言文写景状物的课外文言文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写景的游记文言文
写景的游记文言文1. 简短的写景记游文言文冒雨循流,西折二里,一溪自西北来合,其势愈大。
渡溪而西,溯而西北行,三里,入净名寺。
雨益甚,云雾中仰见两崖,重岩夹立,层叠而上,莫辨层次。
衣履沾透,益深穷西谷,中有水帘谷、维摩石室、说法台诸胜。
二里,至响岩。
岩右有二洞,飞瀑罩其外,余从榛荆棘莽中履险以登。
其洞一名龙王,一名三台。
二洞之前,有岩突出,若露台然,可栈而通也。
出洞,返眺响岩之上,一石侧耳附峰头,为“听诗叟”。
又西二里,入灵岩。
自灵峰西转,皆崇岩连幛,一开而为净名,一璺直入,所称一线天也;再开而为灵岩,叠嶂回环,寺当其中。
摘自《徐霞客游记》2. 写景的古文写景的古文最好的是《水经注》!如其中描写三峡的景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空缺之意)处。
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正午、半夜),不见曦(阳光)月。
至于夏水襄陵(水涨上山坡)。
虽乘奔御风(乘奔马、驾长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山顶)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流冲)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鸣。
属引(连续不断)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沾衣裳”。
还有《水经注·河水·孟门山》: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杨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宿体宁,两宿心怡,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袁家渴记》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土娄)为类。
高考文言文阅读——游记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考文言文阅读——游记人教版高三总复习B。
游记类文言文阅读一.(09年安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游东山记[明]杨士奇洪武乙亥,余客武昌。
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
其子立恭,能诗。
皆意度阔略。
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
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
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
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
延余两人坐。
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
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
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
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
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
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
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
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
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
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
李出琵琶弹数曲。
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
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
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
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
”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
”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
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
及期余病,不果行。
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
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辅导讲义
课题写景、游记类文言文授课日期及时段年月
内容概要1、知识精要
2、练习
3、作业
教学内容
【知识精要】
1、写景、游记类文言文是高考第二篇文言文最常见的体裁之一。
相对于第一篇文言文而言,第二篇文言文更侧重于对内容理解的考察。
2、常见的题型有:
·作者的意图、主旨——要注重文章的结尾部分
·段落大意总结概括,段落层次
·客观题
·修辞、句式特点(整散结合要注意)
【练习一】
九疑山图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
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
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
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
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
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
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
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
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