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类文言文共52页文档
初中触景生情的文言文
![初中触景生情的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d3e98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f.png)
初中触景生情的文言文1、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XXX,XX,余弟XX。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XX,曰XX。
2、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成为水中的小岛,成为水中的不平岩石,成为水中的悬崖。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
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XXX,XX,我的弟弟XX。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XX,一个名叫XX。
描写山水的文言文短篇
![描写山水的文言文短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40b4b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6.png)
描写山水的文言文短篇山水之景,景之独纷。
其若形彩,山川林泽之秀丽;其若景听,鸟鸣虫吟之和谐;其若云霞,彩雾朝霞之绚烂。
四时轮回,山水之景恍若轻纱,仿佛随风而动。
岑岭起伏,山峰错落有致,若蔚为巍峨之三峰,若佝为嶙峋之千岩。
浩瀚苍茫,山势连绵,脉络清晰可辨。
河流穿城而过,如玉带环绕山脚;湖泊闪烁着蓝宝石的光芒,犹如一方仙境。
烟波浩渺,望不尽之山水之间,游人踏步行走,如矗立在历史长河之中的一领沾染烟尘的白色与红色的旌旗。
山川之势,苍然挺拔,匍匐伏卧。
峰峦叠翠,苍穹岳岳,在云雾的追逐与缠绕中跳跃。
山之高度,不与尘世相为君主,却并不显贵。
金冠玉带,乃御寒保暖之理;云霄飞舞,化为奔腾之气势。
疾风吹动山巅云雾飘散,辗转之水贪婪地洗礼山川。
山石竹柏遗留沧桑之痕迹,可见岁月的推移与不屈;山溪泻水则是自由放荡之态度。
静与动,相互辉映,既相容又相斥。
山瀑自如,淙淙其声,似飞流直下九天之珠,落石滚水如疾风奔促,冲击出轰鸣之声,如雷霆啸鸣。
波涛重重,湍急激荡山间,奔腾不止,仿佛一头猛兽在山中狂奔。
岩石潭水,给人以清凉之感,阳光射入,山间鸟虫欢声一齐涌入耳畔。
水波荡漾,瀑流如龙腾舞,远处白鹭掠过水面落入远处水泡,静默相望,亦纯净美丽。
山川与田亩交相辉映,蜿蜒曲折之田畴,如玉带缠绕山间,形似一幅巨幅梯田图,见证了万千农人的辛勤劳动。
村庄坐落山间,静谧宜人。
稻穗垂禾,中透出丰收之喜;竹林幽径,部颇透出书香之气。
夜晚,星光璀璨,映照鲜花四季,银河倒影,如置身一个夜航之径。
春燕蜂初醒,夏蝉鸟鹤飞,如古铜镜面般清晰可见。
秋天足迹稠密,金黄色的稻谷外带给人丰收的狂喜。
冬季,封闭萧瑟,山上游戏的孩子们卷起一阵阵鞭炮烟火流转,彰显喜庆的气息。
山水真美,美在它的自然与和谐,美在它的宁静与宜人。
人间四海,无不伤心难过,山川之美却能给人宁静安闲之感,人的心灵得到深层次的洗涤,宛如一个处于纷扰世界中的人,蓦然回首,发觉自己早已迷失。
山水之间,仿佛总在耳畔诉说着人生的真谛,引人思索的哲学,是真实世界与心灵世界的交融之所。
写景抒情文言文
![写景抒情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6221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0.png)
写景抒情文言文秋意渐浓,吾独步于湖滨,欲赏这暮秋之景,感自然之灵韵。
一、湖光之美。
湖水悠悠,宛如一条巨大的翠带,蜿蜒于大地之间。
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碎金满布。
微风轻拂,那金波便层层荡漾开来,似是湖底有无数精灵在嬉戏,搅乱了这一湖的金光。
远望去,湖水与天边相接之处,一片朦胧,那是水与天的交融,分不出彼此。
湖水之清澈,可鉴万物,湖底的沙石、水草皆清晰可见。
鱼儿穿梭其间,时而跃出水面,溅起朵朵水花,似是在与这夕阳的馈赠相呼应。
这湖光,宁静而又充满生机,恰似一幅天然的画卷,每一笔都恰到好处,每一抹色彩都透着自然的神韵。
其美之因,在于水之灵动。
水乃万物之源,湖中的水汇聚了山川之灵气。
它能倒映出天空、山峦、树木,将周围的一切纳入自己的怀抱,包容万象,故而呈现出如此丰富的美。
且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相得益彰,静止时如镜,微风起时又充满活力,动静之间尽显自然之妙。
二、山峦之态。
湖的四周环绕着山峦,此时的山峦已染上秋色。
山上的树木,有的树叶已经金黄,有的则是火红,像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将这山峦装点得五彩斑斓。
那层层叠叠的色彩,从山脚蔓延至山顶,仿佛是一条巨大的彩色锦缎披在山上。
山峦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清晰,高低起伏,绵延不绝。
山上的怪石嶙峋,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各具形态,仿佛是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雕刻而成。
山峦呈现此态,盖因季节之更迭。
秋,是一个收获与凋零并存的季节。
树木在秋霜的洗礼下,叶子变色,这是它们生命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而山峦的地势造就了其不同的风貌,岁月的侵蚀与风化让岩石形成各种奇特的形状,历经千百年,成为如今我们所见的模样。
三、暮云之情。
天空中,暮云悠悠。
那云朵洁白如雪,又透着淡淡的红晕,像是害羞的少女。
它们在天空中缓缓飘荡,时而聚集,时而散开。
有的像棉絮,蓬松而柔软;有的像山峰,高耸入云。
暮云似乎也眷恋着这湖光山色,久久不愿离去。
它们像是这秋景的守望者,静静地俯瞰着大地的一切。
暮云之所以如此迷人,是因为它的变幻莫测。
关于古代叙事写景的文言文作文三篇
![关于古代叙事写景的文言文作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e4631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d.png)
关于古代叙事写景的文言文作文三篇《世界之龙,华夏之魂》《犯大秦者,虽远必诛》与《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三篇文章中作者们使用了文言文的笔法写出了古代事件的阐述,不妨一起来欣赏下吧。
世界之龙,华夏之魂作者:赵子骏于亚洲之东部,神州大地,有一巨龙盘卧,其名为中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年文明,源远流长。
历尽磨难而不衰,几经挫折而更强。
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华夏山河之美,风景之佳,非吾之言语所能述也。
四大发明,助世界之发展,文人骚客,吟不朽之诗篇。
壮哉华夏,千年古国,璀璨文明,必将发扬光大,永不断绝!犯大秦者,虽远必诛作者:邹坤贤时战国七雄争霸时期,豪杰并起,人心惶惶,战争四起,民不聊生。
可有一国名曰:“魏国”,此国兵强马壮,更有先将吴起所创立之武卒,更是武功高强。
魏主借秦王未去孟津朝王周天子而以全国之兵力攻打秦国。
已而秦人知魏将伐秦,民心齐,秦王曰:“犯大秦者,虽远必诛。
”由是遣车英率大秦之士抵抗魏军,因魏初到秦地,水土不服,加之秦人,秦兵众志成城。
在魏军酣睡之际一举杀入敌营,仅以微小伤亡斩敌数万,主将车英闻之欣然曰:“敌已败,全军出击。
”遂领兵追杀魏之败军。
秦大胜而归,魏因损兵折将几年未战。
而人民也得以喘息。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作者:张书豪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古往今来,求贤若渴者多矣。
刘邦有张良,伯符有公瑾,曹操有司马,玄德有孔明。
千里之马,其主不明,则其才不现也。
正所谓佳肴配美酒,英雄需贤臣,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矣。
而今之才人,满怀抱负而与伯乐不遇,待到白头,望剑叹息,空怀报国之志,而无用武之地,怎不愁邪?不愿与常马同死槽枥,只愿与君挥剑上阵杀敌,天下奇才近在眼前,君待何时而招之?公众号:美宁天空。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精选】PPT文档53页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精选】PPT文档53页](https://img.taocdn.com/s3/m/c2feddc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6.png)
谢谢!
53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精选】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写景的优美文言文
![写景的优美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bbf07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f.png)
写景的优美文言文1. 写景优美的古文写景的古文最好的是《水经注》!如其中描写三峡的景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空缺之意)处。
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正午、半夜),不见曦(阳光)月。
至于夏水襄陵(水涨上山坡)。
虽乘奔御风(乘奔马、驾长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山顶)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流冲)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鸣。
属引(连续不断)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沾衣裳”。
还有《水经注·河水·孟门山》: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杨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宿体宁,两宿心怡,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袁家渴记》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土娄)为类。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王勃《藤王阁序》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论》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于时九月,天高露请,山空月明,仰视星光皆光大,如适在人间。
怎样用文言文写风景作文
![怎样用文言文写风景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af277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3.png)
怎样用文言文写风景作文
翠峰一座接一座,云雾缭绕其中,山上的松柏绿油油的,简直
就像古人画里的神仙住的地方。
看着就让人心里舒服,忍不住想吟
诗几句。
那潭水清澈得跟镜子似的,太阳一照,波光粼粼的。
水面上一
点波纹都没有,鱼儿在水底游来游去。
岸边的杨柳随风轻轻摆动,
好像美人的腰肢,扭得真好看。
竹林里影子晃来晃去,鸟儿在林间叽叽喳喳。
小路弯弯曲曲的,每走一步,景色就变一个样。
石头上长满了青苔,老树高高地立着,这儿可真是个安静的好地方,像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晚霞把天空染得红彤彤的,整个山川都金灿灿的,就像一幅画儿。
天边的大雁排成一队,往南飞,叫声特别响亮,整个天空都回
荡着。
月亮挂在天上,把地都照得亮堂堂的。
晚上静悄悄的,只有星
星点点地闪着光。
一阵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波纹,这夜晚可真安
静啊。
春天一来,花儿都开了,整个园子都香喷喷的。
桃花和梨花争着比美,蜜蜂和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
小溪水哗啦哗啦地流,鸟儿也叫个不停,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
秋天到了,树叶一片片地落,地上铺满了金黄色的叶子。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06e70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7.png)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注重景与情的交融,追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古代文学的艺术表现力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
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民族文 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提供了文学创作的启示
对个人修养的提升
培养审美情趣
欣赏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有助于 培养个人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自 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陶冶性情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所描绘的自然 景色和所表达的情感,有助于陶 冶性情,缓解压力,提升个人心 理健康水平。
增强文化素养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 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阅读和 欣赏有助于增强个人的文化素养, 提高综合素质。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
https://
REPORTING
• 引言 •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特点 • 经典作品赏析 •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影响与价值 • 创作技巧与实践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主题简介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自然景 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表达作者的 思想感情和人生感悟。
这类作品以景生情,情景交融,语言 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和审美价值。
背景与目的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产生和发展,与中 国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哲学思想、审 美观念等密切相关。
这类作品的创作目的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自然 和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 考。
通过欣赏写景抒情类文言文,可以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 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同时也可以领悟人生哲理,陶冶情 操。
写景类文言文
![写景类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6171ae84254b35eefd34eb.png)
• 3、甲乙两文都写到了___(动物),目的是为了表 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
• 甲文写“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是为 ___________;
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啊。 高 峰 入 云, 清 流 见 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能见到水底。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 林 翠 竹, 四 时 俱 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晓 雾 将 歇, 猿 鸟 乱 鸣;
谈”, • 乙文总写山水特点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
绝”。
1、情由心生,自然景物往往会触动作者内心深 处的情感,说说看到优美的自然景物,两文作者分 别有怎样的感觉?透露出怎样的心境?
• 答:
• 甲文作者看到优美的山川景物,不禁发出 “实是欲界之仙都”的感叹,传达出自己 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之情;
• 乙文作者看到富春江的美景,禁不住发出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欲忘反”的感叹,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 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 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地鸣叫; 夕 日 欲 颓, 沉 鳞 竞 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实在是人间仙境。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 没有能欣赏这奇丽景色的人了。
《三峡》 郦道元
《与朱元思书》 《答谢中书书》
描写优美风景的文言文
![描写优美风景的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48c3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2.png)
描写优美风景的文言文1、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洛神赋》曹植译文: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
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
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
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
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
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
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
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
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
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
她脚著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王勃译文:时当九月,秋高气爽。
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
描写山水意境的文言文
![描写山水意境的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fdc1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b.png)
好燕南来阅读赏析1、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从一个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的声音,很像人们身上佩戴的配饰发出的声音。
心里感到高兴,砍一个竹子,开辟出一条小道,沿着路走下去,看到水潭,潭水格外清凉。
石头的底,靠近岸边,石头有些部分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的高地、小岛、岩石等型装。
数目青青翠翠,遮掩着经络,互相缠绕着,参差不齐、随风飘动,潭中的鱼儿游来游去,一百多条,阳光照下来,鱼的影子映在岩石上,一动不动,忽而又游向远处,来来往往,好似与游玩的人们相互取乐。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伐竹取道、旅游看山看水,通过描写景物抒发当时的心情。
)2、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散去,云彩拢过来,山里或暗或明,山林中早晚的美景,野草开花了,散发出芬芳的香气,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水面底下去,石头露出来,四季景色不同,乐趣无穷。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醉翁亭记描写知州的秀美景色。
)3、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我观看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在洞庭湖。
远处是山,吞吐长江的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天气变化,气象万千。
高中写景文言文
![高中写景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2b25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a.png)
高中阶段有许多写景的文言文可供选择,以下是几篇经典的高中写景文言文:
1. 《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 《归去来兮辞》
作者:陶渊明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 《岳阳楼记》
作者: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 《醉翁亭记》
作者:***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泉涌出而声清泠者,谷中之朝暮也。
这些文言文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文言文中写景的诗篇
![文言文中写景的诗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fc9ca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f.png)
文言文中写景的诗篇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文言文中写景诗篇,方便大家学习。
《满井游记》明· 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小石潭记》唐·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醉翁亭记》宋·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写景的古文名篇
![写景的古文名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056e7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8.png)
《写景的古文名篇》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写景的古文名篇。
这些古文呀,就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卷,用文字把美丽的景色展现在我们面前。
比如说《答谢中书书》,“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作者把高山、流水、石壁、树木写得活灵活现,让咱们好像能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溪流,色彩斑斓的石壁,还有四季常绿的树林和翠竹。
还有《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读着这文字,是不是感觉自己也随着小船在江上飘荡,欣赏着那独特的山水风光?
再说说《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把小石潭里的鱼写得多么生动啊,好像它们就在我们眼前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个小朋友读了这些古文,闭上眼睛想象着文中的景色,仿佛自己穿越到了古代,亲身感受那美丽的风景。
这些写景的古文名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和情感。
同学们,多读这样的古文,可以让我们的想象力更丰富,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呢。
希望大家都能喜欢上这些写景的古文名篇,感受它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