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这学期选修的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研究的是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所有的社会事物都有人的因素在里面,都有心理的问题在里面,研究这些课题的心理学就是社会心理学。

总共有三个模块,即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热点问题、心理学与生活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

由北京理工大学贾晓明老师主讲的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热点问题总共讲了五个专题。

第一个专题是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

原生家庭是指子女与父母组成的家庭。

相对地,新生家庭是指子女新组建的家庭,不包括双方的父母。

原生家庭对人的成长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比如,人会从原生家庭中产生情感的需要,但如果一个人来自于没有安全感家庭,那么这个人未来会在配偶身上寻找安全感,因为人在择偶时总是希望在情感上得到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

分离是指儿童可以把自己跟妈妈和其他人区分开,而个体化是指成为一个个体的感觉,包括内在自主性的发展。

0至3岁分离个体化的阶段包括正常的孤独期、正常的共生、分离与个体化。

4至5岁又分四个亚阶段包括分化与躯体意向、实践、和解、情感客体恒定并固化。

青春期的分离个体化包括分化、实践、期待、和解、情感客体的恒常。

第二个专题是亲密关系与孤独。

亲密是一种归属感,亲密关系就是指爱和归属感的需要被满足。

亲密关系包括吸引我们的人、我们喜欢或爱的人、同我们存在浪漫关系或性关系的人、我们获得感情支持与之相伴一生的人。

人是关系的动物,我们与陌生人和其他人的互动都很重要,一种强烈而普遍的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可能是我们人类本性之一。

如果我们想正常生活的话,我们就需要经常地、愉快地与亲密的伙伴在长期的和充满爱心的关系中进行互动。

亲密关系中有人类基本的归属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被满足的话,它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孤独是一种丧失和不满足的感觉,它因为我们对社会关系的期望与现实不一致而产生,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感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

孤独并不总是必须减轻或避免,有时候它可以变成一种积极的体验,这样的转变包括把孤独变成独处,从而强化我们建立同他人的亲密关系的能力。

促进个体与原生家庭分离的因素浅析

促进个体与原生家庭分离的因素浅析

吉林教育·教研17/2016暑期闲来无事,看了一期天津卫视的某档情感访谈节目,其中赤裸裸地谈到了“啃老族”这个话题。

男嘉宾27岁,但依然没有工作,有房住,有车开,父母定期给他打生活费。

除此以外,他还谈了一个22岁的小女朋友,大男子主义严重的他认为既然自己不工作,怎么好意思让女朋友出来工作受累,于是还坚决不允许女朋友出来找工作,两人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处了四年。

女孩来自农村,对这个男孩言听计从,死心塌地,加上年纪小,虽然偶尔也试图想过要改变现在的生活状况,但这种生活就像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也就慢慢适应了。

可想而知,两个没有经济能力的年轻人,全然只能靠“啃老”度日。

令人诧异的是男方的父母竟也觉得理所应当。

当下社会,许多八○后已逐步迈入而立之年,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和责任;而九○后也随着毕业季的来临,一批批地涌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在为自己事业打拼的同时也必然要面临与父母、与自己原生家庭的分离,从而成立自己的小家庭。

所谓与原生家庭的个体化分离,指的是即将成年的子女可以将自己和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人区分开,而成为一个独立个体,包括内在自主性的发展。

“啃老”不是一种单纯的社会现象,是家庭、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

造成社会上这种啃老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教育体制和社会等因素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最主要的环境,因此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尤为深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出现了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本来就比较重,父母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忙碌了一辈子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只有那么一个,父母唯恐不能把最好的都给他(她),于是百般呵护,有求必应。

过分的溺爱和给予,让孩子缺乏独立精神,养成了依附的心理,而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出去吃苦、锻炼,会使孩子无法自力更生,也使得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独立、自理、家庭责任感以及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心理不成熟,人格发展不健全。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

第一讲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开始上心理学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共分5个专题,今天我们讲第一个专题: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

在这个专题下面,我们要分两讲:今天我们讲上这个部分。

实际上提起来,我想同学们并不陌生。

因为我们总是在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在这讲当中,我们究竟要讲些什么内容呢?一个就是什么是原生家庭。

再有呢就是原生家庭与我们个体是什么样一个关系,在这当中呢,我们还要特别介绍一个心理学家叫马勒,她关于分离个体化的这样一个理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原生家庭。

刚才讲了,我们本来都是来自于家庭的,也许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家庭的定义是有很多种的,我们特指在那个地方出生,并在那个地方被养育的那个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什么是原生家庭1、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出生并被养育的家庭关于原生家庭与我们个人的成长,实际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很多特别的社会心理现象,媒体的报道也特别多。

现在我想跟大家先分享一下,看看你们是否听到过,或在身边,甚至也许在自己身上。

也有类似的一些情况可能发生。

我不知道大家听到现在有那个啃老族这样一个说法。

有没有听到过?——听到过。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那么特指所谓啃老,那么特指谁呢?可能是年轻人,好像年轻人本来应该长大独立出去工作了,但是他们没有。

就还能父母在一起,所以吃住都靠谁啊?父母。

好像就像啃老一样。

那么这特指没有外面去独立生活,还跟父母在一起,依靠父母去生活的一批年轻人。

二、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2、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有关系,通过一些社会现象反映出来与原生家庭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啃老族另外呢,就是大学生的陪读现象。

这个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可能不陌生,指的什么呢?有的同学在学习当中遇到一些困难。

需要父母来到身边陪读。

我听到在南方有个城市的一个大学新区里边,在周边好像有一个新的聚集地,就是那些陪读的父母,租房子在那里住,他们辞掉了自己原来的工作,离开自己原来的城市,和居住的地方,来到大学附近,一边照顾孩子再一遍找点工作。

心理学讲座第一讲分离与个体化(上)

心理学讲座第一讲分离与个体化(上)
个体化的概念
个体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出独特的个性、兴趣、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成为具有 独特性的社会成员。它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分离与个体化的重要性
分离与个体化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它们有助于个体形成健康的 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同时,分离与个体化也有助于个体 在社会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个体化的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化的重要性,认为个体化是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成长的关键途径之一,通过个体化,个体能 够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分离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分离过程中不仅存在焦虑等消极情绪,同时也存在积极因素,如探索欲望、创造 力等,这些积极因素有助于个体在分离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抑郁情绪的应对
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寻求社会支持,以及采用 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情绪调节技巧
掌握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正念练习 ,以更好地管理情绪。
人际关系困扰的解决策略
沟通技巧
01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反馈,以改善人际关系。处Fra bibliotek冲突02
了解冲突处理的策略,如妥协、协商和适应,以应对人际冲突
03
分离与个体化的实践应用
家庭教育中的分离与个体化
自主性的培养
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逐渐培养 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学会独立 思考和决策,实现与父母的分离

家庭角色的定位
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需要明确 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建立清晰的家 庭结构和规则,促进家庭成员的个 体化。
情感支持的提供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提供 情感支持,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培 养孩子的情感自主性和独立性。

论玛勒的分离和个体化理论

论玛勒的分离和个体化理论

论玛勒的分离和个体化理论[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玛格丽特·玛勒(Margaret Marhler)的分离和个体化理论,强调玛勒在发展儿童心理学中,联系传统精神分析模式并结合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创立了富有特色的分离和个体化理论,她从精致的临床观察出发阐述了婴儿从出生起的心理诞生过程。

她的研究围绕婴儿从诞生起与母亲的心理是融合的,直到逐渐的分离出来并达到情感客体恒定的整个前俄狄浦斯过程。

[关键字]共生分离和个体化身体意象情感客体恒定前言玛格丽特·玛勒(Margaret Marhler)于20世纪30年代在维也纳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师的工作,1938年她移居到美国纽约,在纽约州精神病研究所儿童服务中心担任咨询师,50年代,成立了马斯特儿童中心(Masters children centre)。

她在理论上并没有与传统模式完全脱离,继承了传统的精神分析中弗洛伊德对性本能和自我的结构定义,认为自我受制于伊底,控制超我,自我的主要功能是防御玛勒试图把自己的客体理论与传统相融合,把客体关系的思想概念集中在一个人的心理诞生上。

她提出了人类心理的分离—个体化过程,认为人格是在与别人的心理融合中开始并通过逐渐分离、独立的心理过程而完成。

其分离与个体化理论能够用于解释分离的个体对于发生事件的心理内部体验和人际互动作用的过程。

玛勒重点观察了儿童3岁以前,即0到3岁时(这一时期处于弗洛伊德所界定的俄狄浦斯前期)所发生的事情对其人格发展和客体关系的影响。

分离与个体化的准备阶段在婴儿出生到共生来临的几个星期里,婴儿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期,力比多分布呈现最初原始的状态,婴儿在一个封闭单一的全能的幻想力自给自足正常的自闭期和共生期是两个未分化的早期时期,前者无客体后者是前客体时期,两个阶段发生在未分离之前,即在个体化和分离之前,发挥功能作用的基本自我已经产生了。

两者也是正常分离和个体化的先决条件。

1、正常的自闭期。

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PPT课件

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PPT课件

• 原来,在她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 几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 看到漆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这种孤独凄伤 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要被 人抛弃。所以她找对象的时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 孩子。
2021/3/25
30
• 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隐形的内在誓言”,常在当事人生 命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上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恋母情结
• 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所以相 似,而相似引起认同,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向父亲学习模仿父亲, 把父亲的心理特点和品质吸纳进来,成为自己的心理特征的一部分。
• 男孩与母亲不同性,两性可以互补,取长补短,相依为命,这就是恋 爱或对象爱。于是,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 种人际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来概括。恋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进。 父亲爱母亲,而男孩模仿父亲,他就会越来越爱母亲;母亲爱父亲, 男孩为了获得母亲的欢心,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
2021/3/25
19
2021/3/25
20
2.成长背景
•心理按钮: 例:眼泪操纵者
2021/3/25
21
案例
B君的哥哥、弟弟都很外向,很会讲话,他则较安静善 于思考。B君不吵不闹、常被忽略、不被注意,所以从小 受到的伤害就是“不公平”,他最害怕的也是“不公平” ,这是他的“心理按钮”。当别人对他不公平时,就会使 他的情绪爆发出来。
2021/3/25
24
生活中有些冲突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很多人因为 长年的冲突没有获得解决,心灵不断得受折磨。我们要把 潜意识主宰状态转成意识主宰状态,了解过去带来的影响 ,并学会如何从当中跳脱出来。

青春期分离-个体化阶段的思考

青春期分离-个体化阶段的思考

青春期分离-个体化阶段的思考作者:魏冉来源:《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2年第01期【关键词】心理咨询;青春期;分离-个体化阶段【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0-0000-00【作者简介】魏冉,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01)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儿童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提出了分离-个体化阶段(separation-individuation)的概念。

她认为,在生命的头3年,个体会同时经历两条发展路径,其中一条是个体化路径,孩子会逐渐形成“我”的概念;另一条则是分离路径,孩子會逐渐与母亲分离,迈向更广阔的世界。

精神分析学家彼得·布洛斯将青春期看作个体的第二次分离-个体化阶段。

临床观察发现,青少年会退行到依赖与独立的矛盾之中:他们渴望脱离家庭,但又依赖家庭;他们希望被父母理解,但又担心认同父母会失去自己;他们想要独一无二,但又会模仿和认同别人;他们有时无私、慷慨,有时又以自我为中心。

简单来讲,对于青少年来说,在建立自我认同的过程之中,成人世界极具吸引力,但又好像危机四伏;儿童世界熟悉安逸,但又脆弱无力。

显而易见的是,12岁的李青、15岁的英子、18岁的小文都正处这一境地。

一、青少年通过“行动化”缓解自我冲突青少年往往会通过“行动化”的方式来回避内在冲突,其中包含了行为、态度、防御方式和适应模式等。

当“行动化”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流动性和交互性的时候,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内在探索。

但是,若“行动化”的方式过于原始、刻板且缺乏人际互动,青少年往往会陷入内在的僵局,呈现出心理或行为障碍。

在我们看到的3例个案当中,3个女孩呈现了不同形式的“行动化”。

通过“划伤自己”的方式,李青用身体痛苦替代了心理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她想要与父母分离,确立“新身份”的无意识愿望。

小文和英子的外在表现虽然大相径庭,但她们都采用了“分裂”(非好即坏)的防御机制来感受自己和世界。

原生家庭对儿童个体的影响分析-家庭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原生家庭对儿童个体的影响分析-家庭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原生家庭对儿童个体的影响分析-家庭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原生家庭(family-of-origin)这一概念来自于家庭心理治疗领域。

区别于个体成人后所组建的新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个人出生后被抚养的家庭,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1].一、原生家庭与心理障碍的研究原生家庭的研究与家庭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密切相关。

Hoover 和Insel 分析了强迫症患者的原生家庭特征,发现父母对家庭、婚姻的完美主义与个体自身的易感性是造成强迫症的主要原因[2].Galvin 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母亲的抑郁程度与个体成年期抑郁、躁狂的密切关系[3].OLeary 等人测量了71 名大学生,探索对原生家庭的感知与现阶段心理调节能力的关系,发现原生家庭经验量表得分与被试者当前的焦虑、敌对、抑郁具有强相关[4].Kundson 等发现依赖症与个体对父母冲突的知觉有关,原生家庭功能失调与成人期依赖症的发展有关[5].对形成功能不良的完美主义的原因探索,学者同样将目光聚焦于原生家庭功能上。

Craddock 等的研究发现,原生家庭功能的僵化与功能不良的完美主义有密切关系[6].Soenens 等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作为反映家庭功能不良的一个重要变量,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功能不良的完美主义有高相关[7].Holtom-Viesel等在最近的研究中,系统地分析了原生家庭特征对进食障碍的影响[8].此外,有研究显示,人们对于孤独的易感性似乎与原生家庭的某些内在因素相关[9].儿童缺乏父母有效的榜样示范,就不能很快掌握各种社交技巧,进而增加孤独的风险。

Segrin 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10].二、原生家庭与亲密关系、依恋风格的研究另外一些研究证实了原生家庭对个体依恋类型及亲密关系的影响。

Dinero 等人采用他评法对个体的原生家庭进行评定后发现,原生家庭温暖而敏感的互动方式与个体成人期的依恋安全密切相关[11],这与Gardner 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12].虽然已有许多研究证实一个人在其成年早期的亲密关系状态受个体在原生家庭所形成的依恋风格影响极大[13],但另外一些研究关注的则是成人依恋风格会受到原生家庭的何种影响[14].有学者认为,个体的依恋风格虽然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但却并非完全由原生家庭决定,随着亲密关系的稳定发展,原来的依恋风格会被逐渐中和,但这种中和作用会相互抵消还是出现加乘效果,则需进一步讨论[13].此外,亲密关系中的行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很多研究者在行为的代际传递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15].Gover 等发现童年期是否行为的受害者,是个体成人后在恋爱关系中行为的稳定预测源[16].Carr等的研究显示:目睹父母之间的行为会导致个体成年期的行为尤其是身体[17].Del-sol 等通过研究已婚人群的家庭行为,发现原生家庭经验对新生家庭行为具有重要影响[18].Karakurt 等人研究发现,个体的不安全依恋水平越高,就越可能成为行为的受害者,而且在童年早期目睹父母冲突对个体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19].三、原生家庭与婚姻关系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原生家庭经验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第一章软实力VS硬实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掌握如何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2.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能够识别如何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并能从中进行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

3.了解身心一体的健康理念,意识到健心&健身的重要性,掌握健心&健身的具体方法。

二、课时和授课序号3课时授课序号:S01-S03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

教学难点: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五、参考教材六、教学过程(一)S01:心理健康导论1.案例引入张帅:男,19岁,大二,计算机专业,话剧社成员。

佳琪:女,18岁,大一,中文专业,正应聘话剧社社员。

佳琪上大学以前是个超级学霸,一心只知道用功读书。

上了大学后,佳琪听师兄师姐们说以后进入社会只凭学习好是不行的,要踊跃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锻炼自己的能力。

思来想去,她选择了一个自己想尝试的社团——话剧社。

佳琪和张帅在面试中第一次相遇。

佳琪长相清秀,性格开朗。

在面试中,张帅向佳琪提了很多问题,她毫不紧张,对答如流,最终进了话剧社。

自从佳琪进了话剧社之后,张帅就对她格外关注,逐渐产生好感,十分想在佳琪面前好好表现,但是话剧排演的时候,只要佳琪在他就经常忘词。

有一次张帅明明晚上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到排练的时候又搞错了,惹得台上的人一阵爆笑。

张帅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张帅纳闷——我英俊潇洒、出口成章,怎么见到佳琪就变得愚钝了呢,面对几百人的演讲我都不紧张,怎么在佳琪面前就词不达意呢?张帅开始觉得自己不正常了。

张帅一紧张就词不达意,这还算好的,张帅的同学小刚,每当心情不好或者紧张的时候,他就会买东西,宿舍里堆满了他买的电子产品和衣服等,这些东西足够宿舍几个人用4年的了。

同是话剧社的小美,一紧张就想吃东西。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热点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 贾晓明
心理学与生活-------
与题一:原生家庭不分离、个体化
原生家庭:指一个人出生并被养育的家庭。 不乊有关的社会现象:
啃老族现象
父母皆祸害网络小组
大学生陪读现象
不个人成长有关的主题: 父母如何对待子女成长中的困扰。
原生家庭不个体关系的健康状态:
1. 在原生家庭乊外个体有独立的生活空间 2. 能自我决定、自我承担责任 3. 能在原生家庭乊外不别人建立关系(如友情,爱情等) 4. 能不原生家庭保持恰当的距离,但也有联系并彼此支持 分离:儿童能把自己不母亲和丐界上的其他人区分开来。 个体化:成为一个个体的感觉,包拪内在自主性的収展。
• 孤独与亲密关系:亲密关系不满足时会有孤独感;孤
独是人生的一部分;建设性的建立亲密关系有利于克服孤 独。 • 孤独的应对:建设性:积极的独处,主动选择,一种能力, 社会接触,消遣; 自毁性:哭泣,忧愁,酩酊大醉
• 斱法不途径:有行动,好奇心,行动前有恰当的期待,
信任,自我表达与开放,给对方空间,正向支持,受挫后 予以恰当的归因,行动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
分离与个体化
马勒理论的再収展
马勒的理论虽然针对婴儿期的第一次分离,但这种早期对“内在父 母形象”的内化会影响到青少年、成人人际关系的质量。
进入青春期的心理现象: 男孩不愿与母亲一起上街被同学看到;房间门上贴着 “未经允许,不得入内”;日记上锁;父母说东,自己往 西。 第二次分离与个体化任务:(是伴随着退行完成的) 从内化了的父母形象从未质疑到合理审查、摆脱依赖, 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例如,心理专业课堂最有趣的作 业,写20个我。 重新构建一个独立的自我; 在家庭以外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学者观点: 布洛斯指出,青少年将早期的个体关系重现,回到幼儿 期依赖与独立的矛盾中去;一方面要对失去客体连结的害 怕和恐惧,希望与父母密切结合;另一方面又害怕被控制、 失去自主性,而希望与父母保持距离。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下)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下)

第二讲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下)一、青春期的分离与个体化过程1、进入青春期的心理现象:男孩不愿意和母亲一起上街被同学看到在自己房间的门上写着“未经允许,不能入内”日记上锁父母说东,自己往西2、第二次分离与个体化的主要任务:对儿时至今曾经不断内化的父母形象做新的、合理审查,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不再被内化的价值观束缚青少年重新建构一个独立的自我在家庭以外建立新的亲密关系3、布洛斯指出:青少年将早期的客体关系重现,回到幼儿期依赖与独立的矛盾中去此时青少年处于矛盾中,一方面要面对失去客体连结的害怕与恐惧,希望能够与母亲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又因害怕被控制,失去自主性,而希望和父母保持距离。

在这种矛盾中,青少年再一次确认了自我意识,顺利地完成了分离的过程。

4、乔瑟尔森认为青少年的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分化我们不讲叛逆,也不讲反抗。

青少年意识到父母和自己是不同的。

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空间。

表现出:不喜欢和父母出行;叛逆,以此表明自己有独立见解,与父母不同第二个阶段:实践在言谈举止中,刻意地表现出与父母的不同将生活重心转向自己的同伴,以此达成与父母的心理分离遇到事情尝试自己解决,或者找同伴解决,不断挣脱父母的管教第三个阶段:期待和解阶段体验到矛盾的情感,既想追求自主,又怕与父母分离在学业上、交友上、情感上不断遇到挫折,期待父母的帮助有人回头找父母商量,得到父母的支持,但依赖父母有的则是一直独自处理问题,缺乏经验,不断受挫乔瑟尔森(1980)强调:和解是分离与个体化能够顺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四个亚阶段中,最艰难的阶段第四个阶段:情感客体恒常个体化阶段青少年完成个体化任务建立了一个内在稳固的个体性自己选择升学志愿,做好准备离家读书做好准备离家工作有较稳定的同伴关系乔瑟尔森(1980)强调:在与父母分离后,青少年一有所获,就会回头确认父母是否仍在原处,他们希望可以继续得到父母的爱与认可。

青春期的家庭分离与独立平衡个体与群体的需求

青春期的家庭分离与独立平衡个体与群体的需求

青春期的家庭分离与独立平衡个体与群体的需求青春期的家庭分离与独立:平衡个体与群体的需求青春期是每个人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不仅仅是身体和心理发生变化的时期,也是一个个体与群体需求平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庭分离与独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春期的家庭分离与独立,以及如何平衡个体与群体的需求。

一、家庭分离的意义青春期是一个个体从依赖家庭逐渐脱离的阶段。

家庭分离意味着个体开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和独立行动。

这种分离为个体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环境,使得他们能够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家庭分离还有助于个体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通过与父母的分离和寻找自己的独立空间,个体有机会发掘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和身份认同。

二、独立的挑战与需求然而,家庭分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需求。

1. 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建立:在家庭分离过程中,个体需要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建立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这需要个体积极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通过实践和反思来不断完善自己。

2. 独立决策和责任感的培养:个体在分离的过程中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需要个体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学会权衡利弊,以及承担决策带来的结果。

3. 独立与依赖的平衡:独立并不意味着完全与家庭和社会脱离,个体还需要学会与家庭、朋友和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平衡自己的独立需求和与他人的依赖关系。

这需要个体具备沟通、合作和妥协的能力。

三、个体与群体需求的平衡个体与群体的需求是青春期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一个群体中,个体需要感到自己的存在和被接受,同时也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

1. 寻找自我在群体中的定位:青春期是个体探索自己在群体中定位的时期。

个体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感受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并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论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

论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

论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吴雨薇【摘要】原生家庭是个体最初成长和学习的环境,也与个体的情感表达、行为模式、依恋风格以及亲密关系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系统理论与以往心理治疗领域里只关注个体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它认为个体的问题是其原生家庭每个成员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张把个体的问题放在整个家庭的背景下看待,原生家庭也因此成为了治疗者了解患者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个体心理和行为障碍、婚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是家庭治疗领域中所受关注最多、研究最为广泛的三个方面,从家庭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在原生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自我分化水平、慢性焦虑情绪以及成员间的关系模式等因素都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乃至今后的亲密关系造成巨大的影响.【期刊名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5)003【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原生家庭;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作者】吴雨薇【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4每个人刚出生时都犹如一张白纸,经过身处各种环境的影响,逐渐过渡到一个“社会的人”。

而家庭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初接触并生长的环境,一个人性格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他与他人交往时的情感、态度表现等都与其原生家庭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通常意义上,我们把一个人从小出生长大的那个家庭称为原生家庭[1]。

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原生家庭不论是对个体的人格发展还是心理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2]。

因此,在原生家庭环境中,父母各自的人格特点、父母之间的互动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都会作为成长的重要动因给个体的身心发展留下烙印,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20世纪40年代末,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为了防止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受到移情的干扰,治疗者必须避免和患者的家庭成员接触。

但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Murray Bowen在一些治疗过程中与患者家属接触后发现,患者和他的家属尤其是父母之间,很容易造成情绪的相互影响。

亲属寄养儿童分离与个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_戴柔儿(质化研究方法,整体内容分析)

亲属寄养儿童分离与个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_戴柔儿(质化研究方法,整体内容分析)
[24]
2.1.2
代养人提供给 F3 无所不能感
F3 出生后的主要照料
者为爷爷 。 她在爷爷奶奶身边的生活十分受宠 , 亲戚 “ 当然都 让着我 , 然后我爷爷也不管 (F3-222 )”“ 我干 什 么 他 也 不 管 (F3-225 )”,“ 该 上 幼 儿 园 了 , 那 我 ( 爷 爷 ) 去 ; 该 接 了 , 早 早 就 去等我 。 因为比如说我顺口说一句 , 爷 爷 今 天 我 要 第 一 个 出 校门 , 然后他就会第一个去等我 (F3-202-203 )”。 “ 我 爷 爷 那 个人特别慢 、 特别勤劳 , 就是那种每天 不 干 别 的 , 在 家 里 打 扫 卫生 , 给我们做饭吃 …… 所 以 我 爷 爷 当 时 带 了 我 四 年 …… 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年
第 20 卷
第6期
· · 875 为 由 亲 属 代 为 抚 养 让 自 己 变 得 比 较 “ 独 立 (F2-51 、57 、59 )”。 “ 因为一开始没有像其他的父 母 一 样 …… 其 他 的 父 母 一 定 是 比较宠自己的女儿 …… 但因为那 边 是 大 家 庭 , 所 以 也 有 其 他 的 小 孩 子 …… 所 以 啊 , 也 不 可 能 只 照 顾 我 一 个 , 也 一 定 会 让 你有自由 …… 所以现在比较独立 。 ”(F2-124-129 )
其中分离个体化历程阶段又包括分化期练习期和解期个体化形成及情绪个体恒常期23esman等人都认为青少年时期有另一次类似婴幼儿时期的分离个体化历程主要是处理青少年与其家庭关系特别是处理与父母亲或重要照顾者的关系早年有亲属寄养经历的儿童一方面有面对新环境的体验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初始照顾者的遗弃他们体验到的是双重的分离这样的分离将会如何影响个体的分离个体化发展本文将进行初步探索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典型抽样和方便抽样结合的方式选取四名符合研究界定的被试要求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四名隔代亲属之一代为抚养时间超过年且期间不与父母共同生活

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

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

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名词,其中一些名词以个体化的方式分离出来。

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指的是将一个名词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个体或实例,并赋予它们自身的属性和特征。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入研究和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1. 前提和基础概念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前提是我们认识到一个名词可以被分解为多个个体或实例。

这些个体或实例可能是具体的实物、概念或抽象的概念,它们可以独立存在、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属性。

通过对这些个体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 个体化的过程个体化的过程是将一个名词分解成多个个体或实例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研究名词的特征和属性,在其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进行分离。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实验或调查等方法来支持和验证分离的有效性。

3. 个体化的价值和作用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赋予了我们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通过分析和研究个体的属性和特征,我们能够对整体概念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还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和探索更深入的问题,进一步拓宽我们的知识和认识范围。

4. 实际应用举例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的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实际应用。

例如,在生物学中,研究者通过分析和研究个体生物的特征和属性,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种群的整体概念以及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在哲学中,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如道德、正义等,从而有助于人们对伦理和哲学问题的理解。

5. 挑战和局限性当然,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这种方法需要对名词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研究,否则可能导致个体化过程不准确或无效。

其次,某些名词本身就具有相对模糊的界限和定义,这可能为进行个体化造成一定的困扰。

此外,个体化的过程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总结起来,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是一种有力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第一讲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一、什么是原生家庭1、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出生并被养育的家庭二、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2、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有关系,通过一些社会现象反映出来与原生家庭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啃老族大学生陪读现象“父母皆祸害”网络小组父母与子女冲突的恶性事件(自伤、离家出走、自杀、对父母的暴力等)单亲家庭、收养家庭、继亲家庭的子女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3、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一些主题原生家庭与子女之间的距离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模式父母该如何对待子女成长中的困扰分离与个体化是一个成长的重要标志3、8:50的那张图生命个体来自于家庭,长大又意味着离开家庭4、原生家庭与个体关系的健康状态在原生家庭之外个体有独立的生活空间能自我决定、自我承担责任能在原生家庭之外与其他人建立新的关系(友情、爱情)能与原生家庭保持恰当距离,也有连接并彼此支持5、分离个体化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约13:00)(图)第一次断乳0-3岁(身体、心理)第二次断乳12-18岁(心理)原生家庭的重要人物:父母,在两个分离与个体化的关键时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因为出生后如果没有他人的照顾任何一个婴儿都不可能活下来精神分析学者温尼科特强调:从来没有(单独的)婴儿这样一个说法,指的是婴儿总是与重要养育者(主要是母亲)联结在一起三、玛格丽特·马勒的分离与个体化理论1、马勒最关心的问题是生命最初的3年所发生的分离与个体化过程分离:儿童能把自己与世界上的其他人区分开个体化:成为一个个体的感觉,包括内在自主性的发展2、儿童3岁前的心理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正常的孤独(出生-1个月)“小月孩”,大部分时间处于睡觉状态。

此阶段的婴儿处于绝对的原发性自恋,对其他人无任何感觉未分化阶段,所有能量投向自己第二个阶段:正常的共生(2个月-4个月)共生的对象是母亲在此期间“婴儿行为和活动仿佛他与母亲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也就是共同体中的两个人组成的一个个体”不能区别我、他,认为所有的世界都是自己无所不能的全能感,通过哭来表达,“我想怎么样就达到满足的过程”有的学者叫:自恋的满足。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

第一讲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开始上心理学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共分5个专题,今天我们讲第一个专题: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

在这个专题下面,我们要分两讲:今天我们讲上这个部分。

实际上提起来,我想同学们并不陌生。

因为我们总是在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在这讲当中,我们究竟要讲些什么内容呢?一个就是什么是原生家庭。

再有呢就是原生家庭与我们个体是什么样一个关系,在这当中呢,我们还要特别介绍一个心理学家叫马勒,她关于分离个体化的这样一个理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原生家庭。

刚才讲了,我们本来都是来自于家庭的,也许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家庭的定义是有很多种的,我们特指在那个地方出生,并在那个地方被养育的那个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什么是原生家庭1、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出生并被养育的家庭关于原生家庭与我们个人的成长,实际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很多特别的社会心理现象,媒体的报道也特别多。

现在我想跟大家先分享一下,看看你们是否听到过,或在身边,甚至也许在自己身上。

也有类似的一些情况可能发生。

我不知道大家听到现在有那个啃老族这样一个说法。

有没有听到过?——听到过。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那么特指所谓啃老,那么特指谁呢?可能是年轻人,好像年轻人本来应该长大独立出去工作了,但是他们没有。

就还能父母在一起,所以吃住都靠谁啊?父母。

好像就像啃老一样。

那么这特指没有外面去独立生活,还跟父母在一起,依靠父母去生活的一批年轻人。

二、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2、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有关系,通过一些社会现象反映出来与原生家庭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啃老族另外呢,就是大学生的陪读现象。

这个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可能不陌生,指的什么呢?有的同学在学习当中遇到一些困难。

需要父母来到身边陪读。

我听到在南方有个城市的一个大学新区里边,在周边好像有一个新的聚集地,就是那些陪读的父母,租房子在那里住,他们辞掉了自己原来的工作,离开自己原来的城市,和居住的地方,来到大学附近,一边照顾孩子再一遍找点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
一、什么是原生家庭
1、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出生并被养育的家庭
二、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2、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有关系,通过一些社会现象反映出来
与原生家庭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
啃老族
大学生陪读现象
“父母皆祸害”网络小组
父母与子女冲突的恶性事件(自伤、离家出走、自杀、对父母的暴力等)
单亲家庭、收养家庭、继亲家庭的子女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
3、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一些主题
原生家庭与子女之间的距离
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模式
父母该如何对待子女成长中的困扰
分离与个体化是一个成长的重要标志
3、8:50的那张图
生命个体来自于家庭,长大又意味着离开家庭
4、原生家庭与个体关系的健康状态
在原生家庭之外个体有独立的生活空间
能自我决定、自我承担责任
能在原生家庭之外与其他人建立新的关系(友情、爱情)
能与原生家庭保持恰当距离,也有连接并彼此支持
5、分离个体化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约13:00)(图)
第一次断乳0-3岁(身体、心理)
第二次断乳12-18岁(心理)
原生家庭的重要人物:父母,在两个分离与个体化的关键时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因为出生后如果没有他人的照顾任何一个婴儿都不可能活下来
精神分析学者温尼科特强调:从来没有(单独的)婴儿这样一个说法,指的是婴儿总是与重要养育者(主要是母亲)联结在一起
三、玛格丽特·马勒的分离与个体化理论
1、马勒最关心的问题是生命最初的3年所发生的分离与个体化过程
分离:儿童能把自己与世界上的其他人区分开
个体化:成为一个个体的感觉,包括内在自主性的发展
2、儿童3岁前的心理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正常的孤独(出生-1个月)
“小月孩”,大部分时间处于睡觉状态。

此阶段的婴儿处于绝对的原发性自恋,对其他人无任何感觉
未分化阶段,所有能量投向自己
第二个阶段:正常的共生(2个月-4个月)
共生的对象是母亲
在此期间“婴儿行为和活动仿佛他与母亲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也就是共同体中的两个人
组成的一个个体”
不能区别我、他,认为所有的世界都是自己
无所不能的全能感,通过哭来表达,“我想怎么样就达到满足的过程”
有的学者叫:自恋的满足。

这个阶段对我们以后有正常的自恋、自尊和自我满足感至关重要第三个阶段:分离与个体化(4到5个月-30到36个月)(亚阶段:分化、实践、和解、情感客体恒定)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很多重叠出现,没有一个发展阶段可以被随后的阶段取代。

儿童在心理上开始和母亲分离,获得个体感并开始形成个人同一感。

第一个亚阶段:分化与躯体意象(从4到5个月开始)
婴儿的身体从母子共生体分离出来,婴儿用微笑回应母亲,以表示他与某一特定的人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婴儿扩展了他们的世界,不再只限于母亲,会对陌生人表示好奇并审视他们
心理不健康的婴儿则害怕陌生人而退缩
第二个亚阶段:实践(从大约9个月至15到18个月)
儿童很容易区别自己的身体和母亲的身体
他们开始自己行走,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从众体验到乐趣和兴奋
鼓励儿童去分离探索并获得自主性的愉快,母亲的态度骑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亚阶段:和解(17个月左右至24个月)
学步儿童的正在成熟的自我已经能发现与母亲的分离
他能了解没有母亲是无法真正独立的
全能感的降低以及依赖感的增强使儿童返回到母亲那里
母亲能不能适应这阶段婴儿发展的要求,能够面对婴儿逐渐的分离,对婴儿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四个亚阶段:情感客体恒定与个体化(从36个月开始,没有终点)
儿童必须对母亲形成恒定的内在的表象,能容忍与母亲在身体上的分离。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课题的恒定,为了自身的安全,他将继续紧随在母亲的身旁。

除了获得某种程度的课题恒定意外,儿童必须巩固他们的个性,他们必须学会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活动以及发展其他的客体关系。

发展障碍:较早期的共生期未完成的危机和残渣,以及分离并成为个体的过程那个,影响一个人整个一生的人际关系。

马勒理论的再发展:马勒的理论虽然是针对婴儿期的第一次分离,但这种早期对“内在父母形象”的内化会影响到青少年、成人人际关系的质量。

又是一生的过程。

它不是直线性的,而是螺旋上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