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合集下载

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肿瘤概述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腹膜后肿瘤主要来自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筋膜、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并不包括原在腹膜后间隙的各器官(肾、胰、肾上腺及输尿管等)的肿瘤。

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

以恶性居多,约占70%。

良性肿瘤以畸胎瘤、神经鞘瘤、纤维瘤为多见,恶性肿瘤以脂肪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胚胎癌、神经纤维肉瘤和恶性淋巴瘤为多。

由于肿瘤部位深在,又有一定的扩展余地,发病初期无症状,因此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随着肿瘤的增大、压迫或侵及周围脏器及组织时才出现症状,给彻底治疗增添了难度。

分类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有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恶性肿瘤约占60-80%(据国外报道约占80%,国内为56%),常见者有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及恶性淋巴瘤等;良性肿瘤中以纤维瘤,畸胎瘤等为常见。

一般而言,腹膜后肿瘤,囊性者常为良性,实质性者多为恶性。

病因病因不清。

病理改变腹膜后间隙的范围颇广,它上达横膈,下至盆膈。

肿瘤可来源于其中的脂肪、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管和胚胎残留组织,2/3为恶性肿瘤。

因此,肿瘤的病理分类甚多。

1.良性肿瘤脂肪瘤、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囊性畸胎瘤以及化学感受器瘤。

2.恶性肿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神经鞘瘤及恶性畸胎瘤等。

原发性腹膜后常见肿瘤的病理分类组织来源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一间叶组织脂肪瘤纤维瘤平滑肌瘤横纹肌瘤血管瘤血管外皮瘤淋巴管瘤间叶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内瘤血管内皮肉瘤血管外皮肉瘤淋巴管肉瘤间叶肉瘤二淋巴组织假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三神经组织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嗜铬细胞瘤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恶性神经鞘瘤神经纤维肉瘤成神经细胞瘤、节细胞成神经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四尿生殖原性中肾瘤恶性苗勒氏混合性瘤五生殖细胞源性良性囊性畸胎瘤恶性畸胎瘤内胚窦癌绒毛膜上皮细胞癌六组织来源不明囊肿、腺瘤未分化癌、异位组织癌、未分化内瘤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类症状除少数腹膜后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能分泌化学介质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早期发现外,绝大多数腹膜后肿瘤初起时无症状。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治体会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治体会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治体会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MT)是指背膜后延伸的原发性或未知原因的肿瘤,通常可分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常见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疾病有腹膜后动脉瘤,腹膜后胆囊瘤,腹膜后结节和腹膜后腺肿瘤等。

由于这些疾病出现症状初期较轻,鉴别诊断和分期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多种检查和治疗措施。

针对常见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我们采用联合全身诊断检查,进行早期诊断,最终确定原发病变类型及分期诊断,以协助合理的肿瘤治疗方案的设计。

具体的联合全身检查,包括X射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以及腹膜后淋巴结穿刺等。

在X射线检查过程中,我们可以识别肿瘤的部位和大小,排除与该类肿瘤无关的其他肿瘤。

而超声检查可以密切关注肿瘤的形态,结构和影响周围组织的改变。

此外,CT检查可以提供肿瘤的组织学结构特征,以及辅助诊断其他结构异常,排除其他肿瘤可能。

最后,腹膜后淋巴结穿刺检查可以发现肿瘤的转移状况,辅助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方面,根据肿瘤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行有效的治疗。

恶性肿瘤多数应采用手术治疗,还可考虑补充性化疗、放射治疗或免疫治疗等方法。

良性肿瘤可采取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治疗方式,病情较严重者可考虑补充性放射治疗或化疗。

总而言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一直是肿瘤治疗的关键。

根据病情的不同,我们采用多种完善的检查和治疗措施,
让患者尽早发现病变并提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虽然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应做好充分准备,深入研究,不断改进检测和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提供最新的诊治服务。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附97例报告)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附97例报告)

瘤 为多 见 。② 术 后 复发 率 高 。由于 P T 生 长 的部 位 R
P RT 含 多 种 组 织 或 成 分 , 中肿 瘤 组 织 作 冰冻 病 理 术
检 查 时 , 冻 病 理 结 果 与 肿 瘤 切 除后 的 病 理 可 能 不 冰

致 , 手 术 和 术 后 的治 疗 没 有 多 大意 义 , 以术 中 对 所
皮样 囊 肿 1例 ; 性 肿瘤 6 恶 9例 ( 1 1 ) 其 中脂 肪 肉 7 . ,
巴结 肿 大 , 明 显 提高 术 前 确诊 率 , 助制 定 详 细 的 可 帮
手 术方 案 。 多数 P RT 可 以手 术 切 除 , 此 , 则 上 只要 定 因 原
恶 性 肿 瘤 为 6 ) 联 合 脏 器 切 除 5例 , 后 复 发 再 4 , 术
手术 1 3例 ( 1例 6年 行 5次手 术 ) 。术 中发 生 下腔 静
位准 确 、 肯定 , 不必 过 分 强 调 定 性诊 断 。术 前 穿 刺 活
检 可 能 造 成 肿 瘤 细 胞 的种 植 转 移 , 量 少 用 。 由 于 尽
脉 损 伤 3例 , 出血 4例 , 亡 2例 。 理检 查 结果 为 大 死 病
良性 肿 瘤 2 8例 ( 8 9 ) 其 中纤 维 瘤 9例 , 肪 瘤 7 2 . , 脂 例 , 胎 瘤 6例 , 经纤 维 瘤 3例 , 性 粘 液 瘤 2例 , 畸 神 假
原 发 性 腹 膜 后 肿 瘤 ( R 所 处 的 位 置 腔 隙 较 P T) 大 , 存 存 在 时 间较 长 , 床 症 状 出 现 较 晚 , 者 难 生 临 患
以得 到早 期 诊 断 、 期 治疗 。1 8 早 9 5年 1月 至 2 0 0 1年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6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6例临床分析
( 3 ) 其 中脂 肪 瘤 3例 、 维 瘤 3例 、 滑 肌 瘤 2 3% , 纤 平 例 、 经纤 维瘤 2例 、 神 经 节 细 胞 瘤 1例 、 巴管 神 副 淋
瘤切 除率 的 主 要原 因是 肿 瘤 侵 犯 主 要 血 管 , 润 广 浸 泛及 腹膜 种 植 。 而 当 肿 瘤 侵 犯 到 周 围 脏 器 如 肾脏 、
大 。 本文 作 者 将 1 9 9 0—2 0 0 1年 两 院 经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资 料齐 全 的原 发性 腹膜 后 肿瘤 4 6例 报道 如 下 。 1 临 床 资料
本组 4 6例 , 2 男 7例 , 1 女 9例 , 龄 1 ~7 年 6 5岁, 平均 年龄 4 6岁 。 临 床 首 发 症 状 : 部 肿 块 2 腹 0例

瘤 9例 , 维 肉瘤 6例 , 性 间皮 瘤 5例 , 滑 肌 肉 纤 恶 平
瘤 4例 , 恶性 淋 巴瘤 2例 , 经 母 细 胞 瘤 2例 , 经 神 神
例复 发 。 本 组 恶 性 肿 瘤 切 除 率 为 7 %。 影 响 肿 7
纤维 肉 瘤 2例 , 性 卵 黄 囊 瘤 1例 。 良 性 1 恶 5例
为 9 %。 3
其中 1 0例 见 输 尿 管 受 压 移 位 , 5例 肾 盂 受 压 变 形 。 2 0例 行 胃肠 钡餐 造 影 , 3例 胃肠 受 压移 位 。 1 组织 病理 类 型 : 恶性 3 1例 ( 7 , 中 脂 肪 肉 6 %) 其
手 术 完 全切 除肿 瘤 是 治疗 原 发性 腹膜 后肿 瘤 的 主 要手 段 , 良性 肿 瘤手 术 完整 切 除 即治 愈 , 术后 一 般 不 复 发, 组 1 本 5例 中 1 4例做 了完 整切 除, 随 访 无 经

第 十六 章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第 十六 章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B 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术前明确肿瘤的良性或恶性很有价值,对确定病理类型,特别是恶性淋巴瘤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能明确病理诊断则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如淋巴瘤、淋巴结核)。同时对选择治疗方案和术前计划很有好处。
CT能准确显示腹膜后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等, 从而有助于腹膜后肿物的定性诊断。 1. 神经源性肿瘤位置多靠近中线, 脊柱两侧, 密度较均匀;2. 肿瘤出现大范围坏死时呈囊样密度, 且不伴钙化, 多见于平滑肌肉瘤、间质瘤;3. 肿瘤中出现不均匀的脂肪密度,增强后低密度的脂肪不强化,倾向于脂肪肉瘤。若脂肪密度均匀, CT值始终为负值, 则多为脂肪瘤; 4. 3岁以下婴幼儿实质性肿瘤首先要考虑神经母细胞瘤,其次为畸胎瘤。还应与肾母细胞瘤鉴别。多房性囊性肿瘤在儿童则多为淋巴管瘤,较大的囊性肿瘤特别是有钙化者多为囊状畸胎瘤或皮样囊肿;5. 混合成分有脂肪、钙化、骨化者为畸胎瘤; 6. 肿瘤内出现不规则或点状钙化, 倾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7. 病变广泛, 涉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增大融合者多为淋巴瘤; 8. 注射造影剂后肿块强化明显并持续时间长则倾向于血管源性肿瘤;9. 发生于腹膜后的神经节细胞瘤常常是卵圆形、新月形或是分叶状, 边缘清楚。CT平扫肿块一般表现出均一或轻度不均一的低密度, (神经节细胞瘤主要由大量的粘液基质和一些雪旺氏细胞、神经节细胞构成,由于大量粘液基质的存在, 构成了CT上的低密度)。肿瘤内常可见钙化, 且多呈散在的小点状钙化。
1. 腹膜后肿瘤体积常很大, 位置深在, 血供丰富, 且常与邻近脏器及大血管紧密相连, 必须选定合适的切口与手术入路, 显露良好, 直视下操作, 才能保护脏器及大血管。(1)大多选用正中纵行大切口, 必要时可向周围延长, 可作胸腹联合切口,也可选用经腹直肌切口。(2)剖腰切口:适用于肾周边及可能合并肾切除的腹膜后肿瘤, 常取第11肋切口。(3) 经骶部切口:盆腔腹膜后肿瘤位于骶椎低位水平,肿瘤直径小于8cm, 特别是良性肿瘤, 选择经骶尾部入路较为方便。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女 62岁。右上腹隐痛一月。
右侧后腹膜区见一混杂密度肿块 (位于肝右叶左侧、胰头后方、下腔静脉及右肾 上极前方),
生长在肾周间隙以脂肪密度为主,
内见多房样改变,间隔部分钙化, 增强扫描后均未见明显强化。
2、内胚窦瘤,又称卵黄瘤


属于一种生殖细胞瘤, 常发生在卵巢, 镜检有Schiller-Dural小体,即由柱状瘤细胞围绕毛细血管呈 放射状排列,瘤细胞与血管间有一疏松间叶组织.也可见瘤 组织的网状结构,瘤细胞内外有嗜酸性透明小体. 本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预后较差,3年存活率只有13%。
一般情况
腹膜后肿瘤少见 仅占全身恶性肿瘤中的1%以下 多为恶性肿瘤:60~90%恶性
生长部位深 周围器官多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诊断困难
除少数内分泌性肿瘤外,大多数病人就诊时肿瘤 已相当大
6
诊断需要的解决问题
病变的部位 病变与其他器官的关系 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是影像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向 前 膨 胀 生 长, 胰 腺 体 尾 部 受 压、 推 移 改 变。
例1:男 60岁 腹胀来就诊
病理: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轨道征
后腹膜腔左侧肾上腺区见一巨大囊实相间性肿块灶 大小约9*10*13cm,边界较清,其内密度不均,见多个实性分隔
增 强
境界较清,可有假包膜,可见坏死、出血或囊性变 、左肾受压变 形。
病变巨大,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其内见低密度坏死区,
增 强
肿瘤巨大,直径≥5CM,圆形或结节状,假包膜, 边界清 易出血、坏死和囊变。
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囊性坏死区不强化;术中见包侵犯肾蒂及肾包膜。
病理:后腹膜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4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4例临床分析

【 e ods rr et elu o;i ns ;r tet K yw re】 eo ro at r a oi ta n tp in m d g s e m
原 发 性 腹 膜 后 肿 瘤 ( r r e o ei n a tm r pi yrt p ro el u o , ma r t

14 ・ 20
四川 医学 2 1 0 1年 8月第 3 2卷( 8期 ) Scu nMei l ora,0 1 V/ 2 N . 第 i a h dc un l2 1 ,o.3 , o8 aJ
论 著
原 发 性 腹 膜后 肿 瘤 3 4例 临床 分 析
张建都 , 泰岳 , 王 王绍 闯
肿瘤 , 不包 括腹 膜 后脏 器 的肿瘤 及 消化 道 转 移性 肿 瘤 。
该病发病率低 , 占全身肿瘤 的 0 0 % ~ . 0 ¨ 。早 .7 02% J
期 诊 断 困难 , 9年
间收 治 的 3 4例 P T总结报 告 如下 。 R
t n 5 1 . % ) aet ud ret u i sea rsc o. o c s n But sncadC xm nt nW Sacm nw yf i , (4 7 pt ns ne n m hv crl eet n C n l i -lao i n Tea ia o a o mo a r o i w i i uo r i o
d t f3 a e fp i r e rp r o e mo d t d i u o p tl rm 0 0 t2 0 a er s e t ey a ay e .Re u t aa o 4 c s so r may r t ei n a t o t l u ra mi e n o rh s i o 2 0 0 9 W S rto p ci l n s d t af o v l sl s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吕昌光)PPT课件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吕昌光)PPT课件

⑤对于术中需要联合脏器切除者.应按切口 污染程度依次处理需切除的脏器。
⑥原则上肿瘤需完整整体切除.但当遇到肿 瘤特别巨大显露困难影响手术操作时,可 考虑先切除部分肿瘤。
பைடு நூலகம்
• 肿瘤的病理类型也与预后密切相关.
• 如良性肿瘤和恶性程度较低的脂肪肉瘤预 后较好,即使不能完整切除,仍有再次手 术机会并能获得长期生存。
手术原则
①良好的麻醉和充分显露的切口。
②手术操作应尽可能在直视下沿肿瘤包膜进行锐性 分离,由易到难,由周围向中心。术中注意无瘤 技术。
③术中对未明确诊断者,常规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若为淋巴瘤,则可放弃切除。行放化疗治疗。
④肿瘤与重要血管关系密切压迫或侵犯者。为防止 血管损伤破裂,应争取将其远近端充分游离.以 备控制止血,血管修复技术在PRT手术血管损伤 的处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积很大也可能被完整切除。
⑶、PRT不易出现远处转移,而以局部生长 为主,这一点也为外科彻底的肿瘤切除而 不必进行相应的淋巴结清扫以及联合脏器 切除提供了依据。
⑷、易于复发,且以局部复发为主,包括原 位复发和局部种植复发,因此对于复发肿 瘤也多有二次手术的机会。
• 除了部分淋巴和生殖源性肿瘤外,PRT对 放疗和化疗皆不敏感,手术切除是目前效 果最好的治疗方法。而完整彻底切除肿瘤 又是降低肿瘤复发和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 键。
六、治疗
• 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都与其本身的 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而且PRT的生物学 特性有别于一般部位的肿瘤。
生物学特性有:
⑴、 绝大多数PRT,不论为良性或是恶性, 都有完整的包膜,这在术前的影像学检查 也多可得到证实,这为外科完整切除肿瘤 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⑵、PRT不论为良性或是恶性都呈膨胀性生 长,不具浸润性,对周围的组织也仅有推 移或挤压作用,因此即使PRT为恶性或是体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会引起哪些疾病?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会引起哪些疾病?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会引起哪些疾病?
*导读:腹膜后肿瘤一般位置较深且固定,良性者体积较小,生长较慢;恶性者体积较大,生长较快。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会引起……
腹膜后肿瘤一般位置较深且固定,良性者体积较小,生长较慢;恶性者体积较大,生长较快。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会引起的疾病主要有贫血、低钾血症、急性腹膜炎和低容量性休克,具体如下:
*1、贫血
肿瘤出血或儿童的腹膜后肿瘤增长较快,可致贫血症。

*2、低钾血症
肿瘤体积较大,推挤或压迫胃肠道时,患者可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致钾大量丢失和补充不足,使血钾降低,血清电解质紊乱。

*3、急性腹膜炎
肿瘤破裂时,血液刺激腹膜可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急性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4、低容量性休克
肿瘤破裂或侵及大血管时可引起大量出血,发生低容量休克。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疗分析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疗分析
6 . %。肿瘤完整切除率 7 . % 。其 中恶性肿瘤 6 .% , 54 31 4 7 良性肿瘤 8. %。术后 良性肿瘤复发 2例 , 89 行 根治术 ; 恶性 肿 瘤 复发 7例 , 行 根 治 术 , 行 部 分 切 除 术 。结 论 P P 3例 2例 R T早 期诊 断 困难 。 彩 超 、 T和 c M I R 是诊 断 本 病 的重 要 手 段 。是 否 完 整 切 除 是 治 疗 P 关 键 和 影 响 其 预 后 的 重 要 因素 。P T的 预 后 R R
21 0 0年 1月第 4卷 第 1期 C iaC i rcMe ,a 2 1 V l hn l P a d Jn 0 0… o n


2 43 ・
原 发 性 腹 膜 后 肿 瘤 的 诊 疗 分 析
林强 牛 建 勇 王敏 英
【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原发性 腹膜后肿瘤 ( R ) P T 的诊疗 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2 6例 经手术 和 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首 发症状及体 征为腹痛 、 腹胀及腹部 肿块。彩超 、 T c 和 M I 诊 断 率 分 别 为 7 . % ,85 ,4 7 。 其 中 良性 肿 瘤 9例 , 3 . % , 性 肿 瘤 1 R 的 69 8 . % 9 . % 占 46 恶 7例 , 占
瘤 大 小 为 2e m×3c 一2 m X 6e m 3c m。 随 访 3 4 7例 , 访 时 随 间 3个 月 一 9年 , 均 2 平 3个 月 。
高 度 适 应性 。 所 以 肿 瘤 在 腹 膜 后 膨 胀 性 生 长 时 间 长 , 床 缺 临 乏 特异症状 , 不易早期发 现 , 现 时多 属 中晚期 ,/ 发 13的病 例 被 误 诊 并 接 受 不 正 确 的 治 疗 , 床 发 现 肿 瘤 已 巨 大 , 多 是 临 很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容易复发吗?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容易复发吗?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容易复发吗?许多人在感觉肚子疼痛之后,前往医院就医,结果发现自己换上了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肿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生活现实中被腹膜后肿瘤困扰缠身的人却不在少数。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一旦发病,性质一般都为恶性,因此患上腹膜后肿瘤的患者一定要尽早就医治疗,防止病情再一次恶化。

这种疾病的痊愈率较其他疾病来说会比较低,与患者的治疗心态以及身体状况有关,如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且治疗效果良好,则可以延长五年左右的寿命,否则生命难以维持三年。

什么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潜在于腔隙内的肿瘤,但发生部位不会包括腹膜后的脏器,比如肝脏、十二指肠、胰脏、脾脏、肾脏、输尿管等,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也不包括从别的组织或者器官转移发展而来的肿瘤。

为了区别于上述所描述的脏器肿瘤以及转移性肿瘤,将此类肿瘤用学术名“原发性”区别开来。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多发于身体软组织,即身体中除开皮与骨的组织。

软组织肿瘤是一群极为多样化的肿瘤,软组织肿瘤的分类要以组织学理论为基础。

比如脂肪瘤与脂肪肉瘤,是与正常脂肪组织相似程度不同的肿瘤。

原发性腹膜后的软组织肿瘤一般分为良心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形式:良性肿瘤是正常组织,一般衍生发展能力有限,一般不会有侵犯其他组织的危险,用保守治疗的方式也可以帮助肿瘤治愈,并降低局部的复发概率;而恶性肿瘤或者肉瘤,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常见的性质,其具有局部侵袭性,并且伴有浸润、破坏生长、复发、转移恶性肿瘤等有害的能力,因此,恶性肿瘤必须用有效的治疗方式将其全部切除,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其中,肉瘤一次并没有表现转移速度和转移能力,一些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的肉瘤是容易转移的,但有一些肉瘤的转移率就比较低,还是需要根据组织学的专业理论来进行判断。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一般情况下,由于腹膜后肿瘤的潜藏位置较深,因此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并不会发生明显的症状体征。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治体会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治体会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治体会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腹膜后部的原发性肿瘤,包括腹膜后淋巴结(I)、索性组织、囊肿、纤维肉瘤、肌肉肿瘤和神经肿瘤(II)等等。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一般是慢性疾病,其病程可能非常漫长,有时可能会出现复发。

一般来说,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尚不能完全预防和治疗。

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通常依赖于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诊断(III)。

从临床症状来看,可能出现腹部肿胀、腹部疼痛、腹部松弛度增加、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当关节受到影响时,病人还会出现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IV)。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尿沉渣检查、内分泌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包括螺旋CT、MRI、超声检查等(V)。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具体治疗方案取决于病人的年龄、体重、肿瘤大小、位置等因素,以及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家庭环境等。

一般来说,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可以分为手术治疗、化疗治疗、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等(VI)。

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治疗的首选。

一般来说,手术治疗有切除术、切开术、分化术、大部分切除术等几种(VII)。

化疗治疗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治疗的常用手段,化疗药物有多种,例如5-氟尿嘧啶、替加米替尼、顺铂以及凯卓他唑等(VIII)。

放射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治疗方法,放射治疗有分割性放射治疗和非分割性放射治疗两种,其介入性程度不同(IX)。

最后,免疫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治疗方法,其有效率高,操作简单,无需切除肿瘤,且对其它组织无反响(X)。

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治中,也要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并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规律,加强睡眠、饮食、体育锻炼等,充分促进病人康复。

另外,也要多向患者指导有关治疗方法和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的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把握本身的身体健康,避免肿瘤复发(XI)。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病人不仅要接受药物治疗,还要坚持生活习惯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率,恢复正常生活。

《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要点

《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要点

《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要点软组织肿瘤主要是指一大类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传统上还包括周围神经源性的肿瘤。

其胚胎发生上主要源于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

腹膜后腔是指位于横膈以下和盆膈以上,后壁层腹膜与腹横筋膜间的潜在腔隙,是软组织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源于腹膜后腔非特定器官的一大类肿瘤,其中逾半数以上为软组织肉瘤。

根据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统计资料,我国腹膜后肉瘤新发病应在每年9000~10000例。

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肿瘤(后简称“腹膜后肿瘤”)涵盖了70余种组织学类型和生物学行为方面异质性很强的肿瘤,加之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和多见的巨大瘤体,给相关治疗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者提出了较其他常见实体瘤更高的学术和技术要求,也给相关的医疗机构在诊治团队、设备、治疗模式乃至临床和基础科研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8年公布的名词规范,本共识推荐采用“腹膜后腔”和“腹膜后肿瘤”的名称。

鉴于“胃肠道间质瘤(GISTs)”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且该病已成为相对成熟而独立的一大类肿瘤。

相关组织已有相应诊疗指南,本共识不再涉及此方面内容。

1 共识的形成2 诊断2.1 影像学诊断腹膜后肿瘤病人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可能会多次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主要目的是:(1)评估肿瘤的质地和内部成分,肿瘤大小、数目、部位、范围、与邻近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以及可能的病理学类型,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分期、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明确是否有远位转移病灶,以及转移病灶的部位、范围、数目、大小等。

(3)对拟行手术切除的病人,评估手术风险及有无手术禁忌证(如严重心脏和肺部疾患等)。

(4)手术切除可能涉及一侧肾脏者,评估对侧肾脏血管是否受累以及肾功能。

(5)评估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6)对经治病人进行随访。

2.1.1 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是最简单易行且最经济的腹部肿瘤初筛检查手段。

浅谈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疗心得

浅谈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疗心得

浅谈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疗心得摘要】目的浅谈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疗心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

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发现困难,手术难度比较大,手术后易复发,超过半数以上的肿瘤为恶性。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不包括胰腺、肾脏、肾上腺和大血管)的肿瘤。

临床上比较少见,占全身肿瘤的0.07%~0.2%。

疾病早期发现困难,手术难度比较大,手术后易复发。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组织起源为腹膜后间隙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以及胚胎残留组织,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样。

超过半数以上的肿瘤为恶性。

1 临床表现1.1 症状除了少数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外,初期一般多无明显症状。

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出现下列症状:1.1.1 占位症状:腹膜后间隙空间辽阔,肿瘤常常巨大,产生腹部胀满感,严重时影响呼吸。

少数情况下由于肿瘤内部出血,腹部胀满感可能突然加重,并可伴有剧痛。

1.1.2 压迫症状: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对邻近脏器产生压迫,产生相应的刺激症状。

如肿瘤压迫胃可以产生恶心、呕吐;压迫直肠将导致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感;肠道严重受压可能出现肠梗阻症状;压迫胆管可以出现梗阻性黄疸。

肿瘤侵犯泌尿系统器官出现相应的症状,压迫膀胱可以产生尿频、排尿急迫感;压迫输尿管产生肾积水症状;双侧输尿管严重受压者将出现尿毒症表现。

肿瘤侵犯神经或脏器时可以出现疼痛,如腹背痛、会阴部痛及下肢痛,也可能出现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异常。

肿瘤压迫静脉和淋巴管,可以导致相应引流区域的皮肤如下肢、阴囊水肿和腹壁静脉曲张。

1.1.3 异位内分泌症状:少数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腹膜后肿瘤,根据所分泌物质的不同,可以引起相应的内分泌症候群。

如嗜铬细胞瘤可出现阵发性高血压;某些可以分泌胰岛素样物质的纤维组织肿瘤能引起低血糖症状;罕见的功能性间叶组织肿瘤可引起抗维生素D的低血磷骨软化病等。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护理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护理

早期识别与诊断
及早发现和诊断原发性腹膜后 肿瘤病人的关键。
需要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 以及医学影像学等手段进行综 合分析
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原发性腹 膜后肿瘤的关键。 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多种治疗手段。
手术护理
手术护理
手术前需进行术前准备,包括 清洁肠道、禁食、配合相关检 查等。
原发性腹膜后 肿瘤病人的护

目录 引言 早期识别与诊断 综合治疗方案 手术护理 放疗护理 化疗护理 术后康复护理 预后评估与随访
引言
引言
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区域 的肿瘤,是一种罕见但具有挑战性 的疾病。
对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护理 非常重要,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 量和治疗效果。
早期识别与诊 断
手术后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包 括伤口护理、疼痛控制、监测 病情等。
放疗护理
放疗护理
放疗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重要治 疗手段。 需要进行放疗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并对放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护 理和干预。
化疗护理
化疗护理
化疗通常作为综合治疗方案的 一部分。
需要进行药物的选择和给药方 式的确定,并密切监测病人的 药物耐受性和不良反应。
术后康复护理
术后康复护理
术后康复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尽 快康复并恢复生活功能。 包括康复训练、饮食调理、心 理支持等综合护理措施。
预后评估与随 访
预后评估与随访
预后评估和随访是护理工作的 重要内容。
需要定期跟踪病人的病情变化 ,并对潜在的并发症进行预防 和治疗。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介绍

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介绍

病理--多形性未分化肉瘤
(即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病理特征: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在中老年人常见,四 肢及躯干好发,发生于腹膜后较少见,一般境界较清,可 有假包膜,位于深筋膜或肌层,切面灰白、灰红或灰黄, 可见坏死、出血或囊性变。镜下一般分为四型:车辐状多 形性型(19例,40.4%)、黏液膜型(6例,12.8%)、巨 细胞型(4例,8.5%)和黄色瘤型(炎症型,18例,38.3 %)。按WHO病理组织分级,G 级7例,占14.9% ;G21 1例,占23.4% ;G,级19例,占40.4% ,G4级10例, 占21.3%。
Case 3
女,61岁,左腰部不适2年余 无血尿。
脊柱左侧旁、主动脉与左肾之间可见一以等密度为主的软组织肿块, 肿块形态不规则,与左肾、左腰大肌接触部分部分界不清,肿块内可见 小片状低密度囊变区。 意见:左侧腹膜后恶性神经鞘瘤并侵犯左肾及左腰大肌。
病理--后腹膜恶性神经鞘膜瘤
Case 4
病理:神经鞘瘤(雪旺氏细胞瘤)。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细胞瘤,可发生颅神经、脊髓、颈 部、纵隔等部位,发生于腹膜后腔较少见,国内资料为神 经鞘瘤占腹膜后肿瘤的10.6%,大多数是良性,肿瘤易坏死 发生囊性。影像特点,1.边界清楚,光滑,2.多有囊变,3. 病变多靠中线,如脊椎旁、纵隔等,有部分病例可出现椎 间孔扩大或脊椎改变。
Case 9
男 55岁 腹痛10天 行CT检查
病理--腹膜后高分化平滑肌肉瘤
腹膜后间隙肿瘤,80%为恶性.平滑肌肉瘤表现为:近似肌肉 密度的软组织密度的软组织肿块,中心多有坏死或囊变,因而CT 扫描中心多呈水样密度区,形态不太规则.若坏死区较大可能表 现为类似厚壁囊肿,肿瘤内有出血时,囊腔内可出现高密度.强化, 病灶边缘可出现强化{良性平哗肌肉瘤中心也可出现坏死,因此 它不是区别良恶性的标准!}.

病例讨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ppt课件

病例讨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ppt课件
发病机制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发生可能与腹膜 后组织的异常增生、分化、代谢等因 素有关,也可能与基因突变、染色体 异常等遗传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因肿瘤大小、位置、性质等因素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部肿块、消 化系统症状等。
诊断方法
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病理组织 学检查等。通过综合检查结果,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为后续的治疗提 供依据。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 目前,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中仍处于研究阶段。
其他治疗手段
放疗
放疗可以作为手术和药物治疗的辅助 手段,用于缩小肿瘤、缓解症状或控 制肿瘤的生长。
热疗
热疗是通过物理方法将肿瘤局部温度 升高,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热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 放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 出血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对患者和家属的指导和建议
01
02
03
心理支持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知 识和治疗方案,提供心理 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 绪。
健康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 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定义和分类
定义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不包括腹膜、肝脏、胰腺和脾脏等器官的肿瘤。
分类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其中良性肿瘤占多数,但恶性腹膜后肿瘤的发病率更高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护理PPT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护理PPT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谁来进行护理? 4. 何时进行护理? 5. 如何进行护理?
什么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什么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定义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区域的肿瘤 ,通常包括脂肪瘤、神经瘤等。
此类肿瘤相对少见,但可能影响周围器官的功能 。
什么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病因
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及环境因素有 关。
了解病因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
什么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症状
患者可能表现为腹部疼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 状。
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为什么需要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 质量。
谁来进行护理?
专业护理人员
护士和护理团队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
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不同的护理需求 。
谁来进行护理?
医生的指导
医生提供治疗方案,确保护理措施与医疗计划一 致。
定期的医疗会诊是必要的。
谁来进行护理?
家庭成员的支持
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 要。
应鼓励家庭成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
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 极的应对策略。
为什么需要护理? 预防并发症
护理可以帮助预防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的发生。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关键。
为什么需要护理?
促进康复
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 的身体恢复。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 划。
谁来进行护理?

腹膜后肿瘤影像学诊断

腹膜后肿瘤影像学诊断

2、平滑肌肉瘤
• 起源于腹膜的平滑肌组织,包括血管平滑肌、腹 膜后潜在间隙平滑肌、胚胎残余平滑肌等。
• 影像学表现:瘤体较大,呈混合密度,形态欠规 则,并向周围器官侵犯,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 病变中心多有广泛和不规则的坏死或囊变,增强 呈中等以上不均匀强化。肿瘤内通常不出现钙化。
• “腹膜后肿物、左肾、脾、胰尾切除标本”:符合 平滑肌肉瘤复发,肿块与脾、肾、胰纤维性粘连, 肿瘤压迫胰尾组织引起部分胰腺组织坏死及炎性 反应,脾脏、肾脏组织结构无明显异常。
• 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CT 扫描显示肿块基 沿神经走行分布,肿块呈卵圆形或梭形、边 缘清晰;神经鞘瘤密度多不均匀,瘤内可含有 脂类成分,密度低于肌肉密度,瘤体大者可见 坏死、囊变区,偶见钙化灶。增强扫描病灶 轻度或明显强化,但强化不均匀,发生囊变时 呈环形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
腹膜后神经鞘瘤。a) 轴面CT 示圆形肿块(长箭) , 内见液化坏死灶(箭) ,囊壁轻度强化; b) CT 冠状面 重组示囊性肿块,压迫推移门静脉(箭) 。
定性诊断
• ①神经源性肿瘤位置偏向于中线脊柱两侧, 密度较均匀。
• ② 肿瘤出现大片范围坏死呈囊样密度,且 不伴钙化,见于平滑肌肉瘤.。
• ③肿瘤中出现不均匀的脂肪密度。增强后 低密度的脂肪影不强化,倾向于脂肪肉瘤。 若脂肪密度均匀,CT值始终为负值,则诊 断为脂肪瘤。④婴幼儿和儿童腹膜后肿块, 伴有钙化的为神经母细胞瘤机会大(应与肾 母细胞瘤鉴别,肾母细胞瘤无钙化)。
学习园地
腹膜后肿瘤影像学诊断
定义
• 腹膜后肿瘤包括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腹膜 后淋巴瘤和转移瘤。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指来源于腹膜后间隙 间质内的脂肪、肌肉、纤维、淋巴、神经 等组织的肿瘤,不包括腹膜后各器官所产 生的肿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超检查 • CT • MRI • 针吸细胞学检查 • 病理诊断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临床检查
• 病史 • 体格检查 • 肛门指检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X线 和造影检查
• X线摄片 :无特异性 ,价值有限
• 胃肠钡剂检查:缺乏特异性,但有一定的定位价

值。
• 泌尿系造影术 :判断泌尿系是否梗阻及梗阻程

• MRI:可提供比CT更多的信息,不用造影剂术前 即可判断腹膜后肿块的血管特征及血管受累程度。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CT
• 腹膜后肿瘤: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CT
• 肠系膜下静脉向前移位。CT增强显示胰腺后方一个边界清楚的强化肿块,但未压迫临近器官; CT显示肠系膜下静脉向前移位(箭头),肿块位于腹膜后间隙。证实为:腹膜后毛细血管瘤

患者术后的长期随原访发性。腹膜后肿瘤
B超:腹膜后纤维肉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B超:腹膜后纤维肉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CT、MRI检查
• CT:是腹膜后肿瘤术前最有用的影像学检查。它 用于发现腹膜后肿瘤、判定肿瘤特征、分析肿瘤 来源,显示肿瘤侵犯周围器官的程度,周围器官、 血管的移位情况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情况,具有 较强可靠性。
来自间叶组织
• 多见
少见
• 脂肪肉瘤
横纹肌肉瘤
• 平滑肌肉瘤
滑膜肉瘤
• 纤维肉瘤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间叶性软骨肉瘤
• 间皮肉瘤
未能分类的软组织肉瘤
• 血管肉瘤
• 恶性神经鞘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脂肪肉瘤 病理图片
• 图1 多形性脂肪肉瘤 HE×160图2 硬化性脂肪肉瘤,梭形细胞间散在奇异型巨细胞 HE×160图3 硬化性 脂性肪脂肉肪瘤肉,瘤梭,形部细分胞梭区形细细胞胞稀肌疏动、蛋纤 白维 阳纤 性细 表, 达原图发L中性S心A腹B部膜法是后×一肿16个瘤0 巨细胞,胞浆内含细小空泡 HE×160图4 硬化

巴网状内皮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诊断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症状和体征
• 压迫性表现 • 占位性表现 • 毒性反应表现 • 内分泌功能紊乱性表现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压迫性表现
• 胀、酸、麻、痛
• 上腹饱胀感、恶心、呕吐
• 肛门排气和大便不畅感
• 小便不畅、尿急、尿频、尿潴留
• 腹壁、会阴部和下肢静脉怒张 、下肢和会阴部
来自神经组织
• 来源于体神经(脊神经):

神经鞘瘤 和恶性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肉瘤
• 来源于交感神经:

神经母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来源不明的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 腹膜后纤维性变
• Castleman疾病,又称血管滤泡型淋巴结增生、

淋巴错构瘤、巨淋巴结增生或滤泡型淋
意义在于:
• ①能显示出肿块的位置、大小、数目、实体或

囊性,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 ②鉴别腹腔内肿瘤和腹膜后肿瘤,可显示临床

上尚不能触及的肿瘤;
• ③B超诊断是非特异性的,不能明确肿块的组

织学类型,但近年来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

检术弥补了这一不足;
• ④B超这一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还可用于腹膜后肿瘤
是主要致死原因。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间隙的解剖范围
• 上 界 :横膈
• 下 界:提肛肌和尾骨肌所组成的盆膈
• 外侧界:腰方肌的外侧缘
• 前 方 :后腹膜、肠系膜根部以及肝右叶后方裸

面、十二指肠、升结肠、降结肠和直肠
• 后 方 :腰大肌、腰小肌、腰方肌和腹横肌的腱

部,在盆腔内其后壁则为髂腰肌的连续

肿胀和沉重感
• 腹水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占位性表现
• 腹部肿块 • 盆腔肿块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毒性反应表现
• 发热 • 全身营养不良 • 尿毒症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内分泌功能紊乱性表现
• 低血糖 :巨大肿瘤的首先症状
• 阵发性高血压:腹膜后-肾上腺外嗜铬细

胞瘤的特有症状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检查方法
• 临床检查 • X线摄片 • 胃肠钡剂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泌尿系造影术 • 血管造影术
度。了解肾脏功能。
• 通过胃肠钡剂检查、泌尿系造影术 可间接诊断 腹膜后肿瘤。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NhomakorabeaX线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胃肠钡剂检查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血管造影术
• 目的:了解血管内侵犯情况 ,以帮助制定治疗

措施
• 动脉造影术:

腹主动脉造影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下腔静脉造影等
• 静脉造影术:

下腔静脉造影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肿瘤的组织来源
• 来自胚胎生殖泌尿残留组织 • 来自间叶组织 • 来自神经组织 • 来源不明的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来自胚胎生殖泌尿残留组织
• 畸胎瘤 • 绒毛膜上皮瘤 • 内胚窦瘤 • 浆液性囊肿和黏液性囊性瘤 • 子宫内膜瘤及Mullehan管囊肿 • 脊索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尚可提示肿瘤原发的性腹良膜后恶肿瘤 性。
动脉造影的表现
• 动脉移位:最重要的征象,以肾动脉移位最常见 • 血管异常 :扩张、拉长、延伸、分离、簇状等 • 动脉包绕 :是恶性征象之一,但较少见 • 动脉梗阻:常提示该动脉血供之器官被肿瘤犯。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B超检查
• 因肠襻阻挡 ,B超诊断腹膜后肿瘤并非理想,其
肾动脉造影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肝动脉造影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选择性动脉造影诊 断腹膜后肿瘤的意义
• ①发现肿瘤的血供,通过选择性注射,可确立肿

瘤的起源;
• ②根据动脉造影所显示的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行

经、分布及形态等改变,可以区分腹腔内

或腹膜后肿瘤;
• ③了解肿瘤内血管分布情况;
• ④排除肾及肾上腺病变,确定肿瘤大小及位置,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目的要求
了解腹膜后间隙的解剖。 • 掌握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掌握腹膜后肿瘤的病理类型。 • 熟悉腹膜后肿瘤的治疗。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概述
• 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0.07 -- 0.2% • 常见为软组织肿瘤 ,可起源于胚胎、泌
尿生殖系残留组织 、交感神经系统 • 多为恶性,以各种肉瘤最多见。 • 手术不易切净,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仍

部、闭孔内原发肌性腹和膜后梨肿瘤 状肌。
腹 膜 后 间 隙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的脉管系 统及输尿管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肾上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的神经 分支: 灰交通支:连于5对腰神经 腰内脏神经:包括腹主动脉丛和
肠系膜下丛
腰神经节: 12胸椎体下半到腰骶椎间盘范围 内的交感神经节,一般为5个,数 目由于节的融合或缺如而有变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