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质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三峡地区号称天然的地质和地貌博物馆,地层、、古生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质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现象比较集中,是一个理想的地质实习基地。

三峡地区各种类型岩石非常丰富,从碎屑岩到石灰岩,从基性岩到酸性岩,从浅变质岩到深变质岩应有尽有,同时出露了扬子地台的结晶基底,由目前华南地区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

2010年7月30日,老师们率领着地科系09级的同学们踏上了三峡实习的旅程。怀着满腔热情和好奇心,寻觅惟妙惟肖的“黑锅”,登高俯瞰西陵峡美景,近距离接触随时崩塌的链子危崖,在三峡坝区,纪念园为我们展现了三峡工程曲折的历史;在观景台,三峡大坝,高峡平湖尽收眼底;一路披荆斩棘,横穿白果树瀑布。一路下来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养成野外考察的能力。第一次野外实习,第一份实习报告,笔力难免稚嫩,望老师多多指正。以下是实习区域地质图:

下幅是三峡坝区地图:

考察点具体特征

2009.8.1 星期日多云~晴

秭归县城、横墩岩隧道至棕岩头隧道口沿线

001

茅坪滚装船码头旁人工采石场,长江200О方向

30О50'N,110О57'E,204m

位于黄陵背斜核部的前震旦控岭群杂岩体。

节理: 70О∠70О

杂岩体形成于小于2亿年到几千万年前,由正长石、石英构成,黑云母角闪石较多,

呈碱性。

花岗岩形成于4.5亿年前,冷凝速度快致矿物晶体微小,侵入以斜长角闪石为主的围岩中,穿插暗色矿物造成表面显红色,为氧化铁质。边缘地带带状岩脉穿入,在围岩中有烘烤边。路边散落有风成球状花岗岩。

正断层:275О∠37О

属于小型断层,擦痕较小,具有正、反阶步,擦痕面,形成低温变质矿物叶腊石。又因为其上盘下移,属正断层。

该点为长江流域仅有的黄陵花岗岩地带,基本生成于8.4亿年前左右,属前寒武纪,具10多公里的侵入岩脉,均为黄陵背斜地段。

002

001点以西200m的采石场

30О51'N,110О57'E,199m

岩脉:332О∠84О,斜长石为主,少量正长石,宽约80cm,有烘烤边。

伟晶岩:岩石重融的标记,晶体比较出大,该地段看见的有云母伟晶岩和长石伟晶岩。

003

横墩岩隧道以西500m拐弯处

30О52'N,110О51'E,195m

水平层理:242О∠8О

垂直节理:242О∠83О

此处隶属寒武纪下统水井沱组,极可能为动植物死亡后的还原环境下的沉积场所浅海甚至是极限海(与外海相隔离的内海)。多为含C质页岩,有大量的豆荚状、锅状结核体,乃已成岩的沉积物内部物质重新分配,Ca、Si质物质聚集形成,核部为Ca质,有穿层现象。因海陆升迁,还原环境转化为氧化环境,故未成煤。

004

棕岩头隧道与仙女峰隧道间

30О53'N,110О50'E,180m

属中寒武世的石龙洞组,白色灰岩

正断层:90О∠82О(估计值,与上同因安全因素未近距离测量)

对岸西陵峡背斜西翼,倾角约为30О,有三组地层,由上而下分别是覃家庙组(灰岩)、石龙洞组(灰岩)和天河板组(页岩),在石龙洞组和天河板组(隔水层)的界限上发育三个溶洞。

2009.8.2 星期一晴

棕岩头隧道—链子崖—横墩道隧道一线

005

棕岩头隧道与九畹溪大桥之间

30О53'N,110О50'E,215m

S型平卧褶皱:

位于覃家庙组中部,中厚层砂岩。燕山运动时期黄陵背斜隆起,在隆凸顶处地层断裂向两侧滑落,层间滑动的摩擦应力致使此处地层形成S型褶皱

006

链子崖顶

30О55'N,110О47'E,500m

地层:90О∠29О

属茅口组,灰白色灰岩,夹有铅黑色眼球状燧石结核

裂缝1:172О∠88О宽1.5~2m

裂缝2:210О∠85О宽约0.7m

裂缝3:250О∠88О宽约1.5(与1相交未画出)

链子崖危岩体,位于湖北省秭归县新滩镇的长江南岸,兵书宝剑峡出口处,与新滩滑坡隔江对持。高百米,主要由坚硬的二叠纪栖霞组厚层块状灰岩构成,其基脚地层为二叠纪的马鞍煤系,该煤系假整合的覆盖在石炭纪黄龙组灰岩之上。由较坚硬的块状灰岩构成上部陡崖,较软弱的煤系地层构成下部基脚,又加之地层倾向长江(NW),倾角(27~34°)小于坡脚。这种上软下硬,前缘临空以及滑动面切坡的地质结构,使链子崖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长期重力作用下,基脚软弱岩层易发生塑性变形,具流变性质,导致上部坚硬块状灰岩出现不均匀变形和开裂,加上煤层多处已被采空,如遇地震、暴雨等多种因素,有可能触发突然滑动和崩塌,造成碍航甚至堵江断航等严重后果。

共有58条裂隙,12条(组)大裂隙。

新滩滑坡

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1900m,东西宽210~710m,滑坡面积达0.73平方公里,为一向长江倾斜的大斜坡,平均坡度23°。滑坡后缘及西侧为泥盆纪~二叠纪砂岩、石灰岩组成的基岩陡壁,裂隙分NNE和NNW两组,滑体主要追索这两组裂隙做阶梯状下座,落差20~25m。区域性地壳强烈抬升和长江深切是造成新滩滑坡的根本原因,仙女山断裂和九皖溪断裂的影响也增大了岩体的破碎程度,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使滑坡后面的黄崖山体的高陡峭壁上大块岩石崩落不断,造成的冲击和加载作用是滑坡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软化作用更是滑坡滑动的直接原因。

007

链子崖半山腰

30О56'N,110О47'E,394m

栖霞组:灰黑色报纸巨厚层灰岩,燧石结核灰岩。沉积环境多为浅海,广泛分布有明

显的波纹。

梁山组:灰黑色粘土岩、砂岩,含煤层(陆相成煤)、铝土矿层和赤铁矿。

煤层被采集后三峡蓄水渗入摩擦力变小使链子崖更容易滑动。

008

纱帽组和云台观组的界限

30О56'N,110О47'E,385m

纱帽组地层:324О∠30О

云台观组地层:315О∠25О

纱帽组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与灰绿泥岩,云台观组的石英砂岩平行不整合覆盖于之上,是加里东运动的产物。

009

Ⅰ横墩岩隧道以东100m公路边

震旦系南沱组灰绿色冰碛砾岩,分选差,磨圆中等,可见许多擦痕。是迄今为止可考的第一个冰期。

Ⅱ陡山沱组

主要是黑色含磷质页岩,270О∠6О

白色区域为与白云色灰岩的互层,有磷质结核

Ⅲ公路山坡上陡山陀的平卧褶皱

灰白色厚层白云岩,表面附有铁质红色氧化物析出。有波痕、擦痕,可见曾经有过滑动,此处褶皱为倒转复式平卧褶皱。地层挤压形成褶皱后又有一个较为剧烈的构造运动使地层倒转形成两翼朝上的褶皱。

2009.8.3 星期二晴

莲沱村——三峡大坝

010

莲沱村

30О50'N,110О57'E,20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