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代入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研究

一、特殊值代入法

例1 如图1所示,电路中的电源和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闭合后,图中滑片P 向左

移动,此时电流变大、变小还是保持不变呢?当滑片再次滑动至变阻器a 点时,电压为0V ,移到c 点时,电压为6V ,那么当移到b 点时,电压表示数是大于4V ,小于4V ,还是等于4V 呢?

解题分析 在上述这个串联的电路中,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是与电压表并联的,因此,在第一个问题中的答案是电流会变大。而这道题主要考的是第二个问题,面对这个题目通常的思路是通过列举方程组去求解,但是题目只给出了少量的数据和条件,比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数据都没有给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无从下手但是如果能够在这里熟练使用特殊值代入法,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因此在无法得知滑动变阻器最大值和定值电阻值时,我们可以随意拿一个数值代替。假设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6Ω,定值电阻的阻值为4Ω,那么电压电源为8V 。当P 点移动到b 点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和定值电阻阻值都是4Ω,所以它们电压都为5V ,所第二问的答案是大于4V 。在这里特殊值代入法就得到了完全具体的发挥,给学生的解题过程也带来了非常有效便捷的方法。

例 2 如图2所示,取200N 及100N 重物分别挂于杠杆两端,杠杆保持平衡,若杠杆两端分别减少50N ,则杠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解析 在该题目解析时,若基于杠杆平衡条件1122F L F L =公式,将题目中的200N 及100N 数值分别代入公式计算,便可知1L 及2L 比值,后在此基础上各自分别减少50N ,便可得出答案。

但此上采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过程过于繁杂,故此时采用特殊值代入法便可极大的简化计算过程。根据题目,设定特殊值,假设甲、乙分别为A 、B 点,故1AO m =,2BO m =,此时杠杆处于平衡,而甲乙各减少50N 后,则1501502N m N m ⨯>⨯,故根据结果可知,甲端易下沉。

二、直接代入法

例3 如图3所示,设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所在的中点为O 点,然后将S 点关闭,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 ,而当滑片移动到N 点时,电流表的数为0.3A ,212R =Ω,请根据上述条件求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和电源电压分别是( )。

A. 10U=9.6R =,

B. 12U=7.2R =,

B. 14U=10R =, D. 12U=9.6R =,

解析 这道题所考的知识点是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通常的解题思路是,已知存在的电源电压U U 和滑动变阻器的212R =Ω,就可以运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求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和电源电压。但是如运用这种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计算起来就很麻烦,而且容易犯错,所以适合这个题目的最佳解题法是直接代人法,直接将四组选项中的答案代入到题目中去,所以可得知这道题的答案是B 选项。

例4 已知水质量0.5kg ,若温度从60C ︒下降至40C ︒,则所放出热量为多少?若假设放出热量被酒精吸收(0.7kg 质量,10C ︒为初始温度),则酒精温度提升多少度?(水的比热容34.210/J kg C =⨯︒)

解析 热量公式:Q mc t =,故43=0.54.21020=4.210J Q m c t =⋅⨯⋅⨯水水水水

43/ 4.210/0.72.41025t Q m c =⋅=⨯⋅⨯=酒酒酒精C ︒

根据此上可知,直接代入法可直接对因变量及自变量实现相互求得,后在解题结束后予以统一。 例5 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5V,A 支路的电阻值为2

Ω,B 支路的电阻值为3 Ω,求干路电阻值c 的

大小?

解析 对此题的常规解法为通过并联电路支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这一特征,分别求解出支路A 和支路B 中

的电流,然后依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求得干路C 中电流,随后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得干路电

阻值C R 。 但若掌握了并联电路的延展规律:干路电阻的

倒数等于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则就可将公式 1/1/1/C A B R R R =+直接带入计算,即可快速的

解得干路电阻值 1.2C R =Ω。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培养要引起重视,要带领学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寻求更多解决物理难题的快捷方式。建立培养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合理的将所学串联起来,将知识建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成功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