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
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在许多工业和生物过程中都是非常常见的。
这种混合气体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燃的气体,分子量为44.01 g/mol。
氧气(O2)则是一种无色、无味、支持燃烧的气体,分子量为32.00 g/mol。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氧化碳(CO)和水(H2O)。
这种反应过程在自然界和工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
其次,二氧化碳和氧气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氧气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气体,通过呼吸作用,氧气被输送到细胞内,与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能量。
而二氧化碳则是生物体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
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参与了生物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循环。
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被广泛应用于饮料工业、医疗领域和农业施肥等。
例如,在饮料工业中,二氧化碳被注入到饮料中,增加口感和保质期。
在医疗领域,氧气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缺氧症状、呼吸系统疾病等。
此外,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还被用于植物生长促进剂,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在操作和使用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如口罩、眼镜等,以防止气体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
2.设备检查:定期检查设备密封性能,确保气体不泄漏。
3.通风换气:在操作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的环境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降低气体浓度,防止爆炸和火灾事故。
4.合理使用: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在工业、生物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其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注意事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种混合气体,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便利。
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
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摘要:一、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气状态概述1.混气状态的定义2.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的重要性二、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的产生原因1.自然环境中的混气状态2.人为活动导致的混气状态三、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的影响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四、应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的措施1.提高环境监测能力2.加强节能减排工作3.发展可再生能源4.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正文: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同时超过正常范围,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气象状态。
这种状态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活炉灶等。
混气状态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首先,在生态环境方面,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等。
例如,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灾害的威胁加大。
此外,气候变暖还会导致病虫害发生范围扩大,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其次,在人类健康方面,混气状态可能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体呼吸系统健康。
例如,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同时,氧气浓度过低也会导致人体缺氧,影响身体健康。
此外,在经济社会方面,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可能导致能源消耗增加,加剧环境污染,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为了满足能源需求,可能需要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进一步加剧温室气体排放。
为应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混气状态,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及时发现和预警混气状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建筑等。
3.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主要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汇总
序号
名称
类别或项别
及UN号与CN号
物化性质
危险特性
健康危害
1
苯
第3类 易燃液体
CN号:32050
UN号:1114
分子式:C6H6
相对分子质量:78.11
化学类别:芳香烃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味。
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密度(空气=1)2.77
饱和蒸气压(kPa)13.33(26.1℃)
泄漏应急处理
防护
储运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消防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如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泄漏应急处理
防护
储运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如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高浓度接触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注意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理化性质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化学式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以下是二氧化碳的一些重要理化性质:1. 密度:二氧化碳的密度较大,约为空气的1.98倍。
这使得二氧化碳能够在低处聚集,并形成所谓的"二氧化碳下沉"现象。
2. 熔点和沸点:二氧化碳在标准大气压下,熔点为-56.6℃,沸点为-78.5℃。
这意味着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呈固态(干冰),需要较低的温度才能转变为气体。
3. 可溶性:二氧化碳在水中能够溶解,形成碳酸。
这使得二氧化碳可以在自然界中参与碳循环,并影响生物系统的平衡。
4. 不燃性:二氧化碳本身是不可燃的,但能够支持燃烧过程,促进火势扩大。
危险特性尽管二氧化碳对人体相对无害,并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具备一些危险特性。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危险特性:1. 窒息风险:二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存在于空间中时,它可以排挤氧气导致缺氧,可能对人体造成窒息和死亡的危险。
2. 灭火风险:二氧化碳可以作为灭火剂使用。
然而,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时,必须注意避免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人体的窒息作用。
3.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地球的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可能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引发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处理和使用二氧化碳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指南,以确保安全性和减少潜在的危险。
参考文献- Smith, L.A. (2009). Carbon Dioxid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CRC Press.- IPCC (2013).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NFPA). (2020). NFPA 12: Standard on Carbon Dioxide Extinguishing Systems.。
表- 空气[压缩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
健康危害
人需要从空气中吸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无用的二氧化碳。人需要氧气的安全极限为15%左右(占空气的百分比)。氧气不足会导致呼吸困难,使中枢神经发生障碍,重者还会出现生命危险。当氧的浓度降至17%以下时,人出现痛苦的症状;至12%或更低时,就有生命危险;低于11%时,会丧失知觉;低于6%时,即停止呼吸。使用压缩空气作为氧气来源的潜水员或隧道工人容易患一种被称为减压病的职业病,这是由于在高压空气中工作的人员减压太快,使血液和人体组织中形成氮气泡。
灭火方法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
表
标识
中文名:空气[压缩的]
危险货物编号:22003
英文名:Air,compressed
UN编号:1Βιβλιοθήκη 02分子式:―――分子量:29
CAS号:―――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纯净、干燥的空气是一种成分相对稳定的气体混合物。
熔点(℃)
/
相对密度(水=1)
1.293(0℃)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急救方法
应使患者脱离泄漏区,移至空气新鲜之处,安置休息并保暖。重伤员送医院救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助燃
燃烧分解物
―――
闪点(℃)
/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若容器泄漏,喷射的压缩空气可能会伤人。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引起容器爆裂的危险。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目录5.1类氧化剂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氯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高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硝酸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12)硝酸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硝酸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硝酸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亚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过(二)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过硫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过硫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漂白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溴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高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高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高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0)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1)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2)三氧化铬[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硝酸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硝酸镍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7)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硝酸铝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9)硝酸锰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0)硝酸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硝酸铋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2)硝酸镧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硝酸铈铵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5)亚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6)氧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5.2类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48 过氧化(二)苯甲酰[77%<含量<95%,含水]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9 过氧化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0)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氧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危险物料危险、有害特性及处置措施
危险物料危险、有害特性及处置措施调度科编制2010年2月目录一、天然气二、干气三、液化石油气四、凝析油五、轻油六、导热油七、甲醇八、三甘醇九、乙二醇十、氮气十一、高温水蒸汽十二、乙炔十三、氧气十四、乙烷十五、硫化氢十六、一氧化碳物料危险、有害特性及处置措施采油厂在生产中所涉及的危险有害物料主要有:天然气、干气(瓦斯气)、液化石油气、凝析油、甲醇、轻烃、导热油、乙二醇、三甘醇、氮气、氧气、乙炔、乙烷、一氧化碳、硫化氢、高温水蒸气(水)等。
其主要危险特性是易燃、易爆、有毒、窒息、高温烫伤等特性。
各种危险、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形态、危险性及应急处理方法如下。
一、天然气1、组分天然气属甲A易燃易爆气体,油田天然气以烃类中的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为主,同时还含有在常温下呈气态的非烃类组分如二氧化碳、氮气等。
油田气的化学组分随着油田所在地区的生油条件、地质年代、油气开采方式、油气分离方式以及分离时的压力、温度条件的不同有所不同。
2、火灾、爆炸特性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低分子烷烃混合物,属甲类易燃、易爆气体,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
其密度比空气小时,如出现泄漏则能无限制地扩散,顺风飘动,遇明火回燃;其密度比空气大时,泄漏后易于存留在地面、沟坑、低洼、死角处,较长时间积聚不散,增加了火灾爆炸危险性。
表1-1 天然气中主要危险物质火灾、爆炸特性参数表由表中可以看出,天然气各主要组分的燃点、爆炸下限都很低,爆炸范围也很宽。
如有泄漏,即会散布于空气中,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一旦有明火接触,则会出现燃烧或爆炸。
天然气中70%-90%以上为甲烷。
3、甲烷的主要危险特性如下:[一、标识]中文名:甲烷英文名:Methane分子式:CH4 相对分子质量:16.05危规号:21007,21008 UN.No.:1972[二、理化特性]熔点:-182.5℃沸点:-161.5℃临界温度:-82.6℃临界压力:4.59Mpa相对密度[水=1] :0.42(-164℃)相对密度[空气=1] :0.55外观性状:常态为无色无臭的气体,能被液化和固化;能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水;易燃,燃烧温度可达1950℃。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目录2.1 类易燃气体表-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表-甲烷[压缩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表-液化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表-液化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表-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表-液化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表-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正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表-环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0)表-液化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1)表-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2)表-异丁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表-丁二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表-乙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5)表-1,1-二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表-1,1,1-三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表-氟乙烯[抑制了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8)表-二氟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表-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0)表-甲乙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2)表-乙烯基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表-三甲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表-乙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5)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6)2.2 类不燃气体表-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表-液氧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8)表-空气[压缩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9)表-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表-液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表-氦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2)表-液氦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3)表-氖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4)表-液氖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5)表-氩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6)表-液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7)表-一氧化二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8)表-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8)表-二氧化碳[液化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9)表-六氟化硫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0)表-稀有气体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2)表-稀有气体和氧气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3)表-稀有气体和氮气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4)表-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6)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7)表-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8)表-三氟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9)表-四氟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0)表-氯二氟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1)表-氯三氟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2)表-氯四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3)表-二氯二氟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4)表-二氯四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5)表-三氯一氟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6)表-氯二氟甲烷和氯五氟乙烷共沸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7)2.3 类有毒气体表-液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8)表-液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9)无货物危险编号表- 1,1,1,2-四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0)表-五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1)表-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烷[压缩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液化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液化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液化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液化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乙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1,1-二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1,1,1-三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氟乙烯[抑制了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二氟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乙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乙烯基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甲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乙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液氧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空气[压缩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一氧化二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二氧化碳[液化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六氟化硫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氯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稀有气体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稀有气体和氧气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稀有气体和氮气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危险特性、分类及储运要求
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危险特性、分类及储运要求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于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约有2200余种。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曾于1986年、1990年先后发布了“危险货物品名表”(GB6944—86)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将危险物品分为九个大类,并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品名和编号。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类。
由于某一化学危险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因此在具体分类过程中,掌握“择重入列”的原则,即根据各该化学物品特性中的主要危险性,确定其归于哪一类。
如上列九类中的毒害品和腐蚀品,就其分类名称来看,似与防火关系不大,其实不然。
首先这两类化学物品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而绝大多数以碳、氢为母体的有机化合物均为可燃、易燃物,这是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之一。
大多数有机毒害品不但有毒性,而且易燃烧,有的闪点还很低(如烯丙基氰、烯丙基硫、乙基吡啶等),但因其毒性较突出故列入毒害品;也有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如丙烯腈)因其燃烧的危险性更大而列入易燃液体类;有机腐蚀品中同时具有腐蚀性和易燃性的也很多,亦因其腐蚀性比较显著而列入腐蚀品。
再看这两类中的无机化合物,有的本身虽不燃,但因同时具有氧化作用(如硝酸、高氯酸、双氧水、漂白粉等),能促进使可燃、易燃物燃烧甚至爆炸;或因遇酸分解放出易燃、剧毒气体(如氰化物等);或因遇水分,酸类产生剧毒亦能自燃的气体(如磷的金属化合物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防火有关。
此外,有些化学品如剧毒的氰化氢、液氯,易燃的氢、液态烃气,助燃的压缩空气、氧气,不燃低毒的多种致冷剂氟里昂,甚至不燃无毒的二氧化碳、氮等,都必须储存在耐压钢瓶中,一旦钢瓶受热,瓶内压力增大,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所以不管它原来具有哪些特性,一概列入化学危险物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
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混合物二氧化碳和氧化乙烯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分子量:无资料
CAS号:无资料
理化
性质
外观与性状
带有类似乙醛气味的液化气体
熔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1.5
闪点(℃)
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k Pa)
无资(0即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混合物(二氧化碳和氧化乙烯混合物)
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别名:二氧化碳和氧化乙烯混合物
UN编号:1041
英文名:Carbon dioxide and ethylene oxide
mixtures, with morethan6%ethylene oxide
危险化学品编号:23049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主要用途
无资料
溶解性
无资料
毒性
有轻微的毒性
健康
危害
无资料
燃爆
危险
无资料。
成分/
组成
信息
有害物成分
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混合物(含环氧乙烷>6%乂二氧化碳和氧化乙烯混合
物)
含量
100%
急救
措施
①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如有灼伤或起泡,须就医诊治,并留医院观察,
以防发生迟发性严重肺水肿.
②眼睛接触:无资料
③吸入:无资料
④食入:无资料
个体
防护
眼睛防护:防护眼镜,氧气防毒面具
身体防护:全身塑料防护服
手防护:戴尼龙手套
其他防护:无资料
运输
信息
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物
危险货物编号:22029
英文名:carbon dioxide and oxygen mixtures
UN编号:1014
分子式:CO2+O2
分子量:/
CAS号:/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非易燃气体。
熔点(℃)
/
相对密度(水=1)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非易燃
燃烧分解物
/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若二氧化碳的含量过低时会助燃;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事故的危险。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应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先发用。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
相对密度(空气=1)
/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毒性LD50:LC50:
健康危害
二氧化碳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皮肤接触液态气体,可引起严重冻伤。
急救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可用水冲洗,如产生冻疮,就医诊治。
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中移开,避免直接接触过氧化氢。
使用干粉灭火剂或二氧化碳灭火剂,不要使用水灭火。
在火场周围设置安全区域,远离火源,防止爆炸发生。
在处理过氧化氢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过氧化氢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品,吸入蒸气或雾会刺激呼吸道,直接接触眼睛会导致不可逆损伤,口服中毒会引起多种症状,长期接触会导致皮肤炎症。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产生热量和氧气,引起着火爆炸。
在处理过氧化氢时,必须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并使用干粉灭火剂或二氧化碳灭火剂,不要使用水灭火。
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损坏,密封性良好。
运输过程中,应随时掌握运输情况,一旦发现泄漏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在运输过程中,应随时注意防火、防晒、防潮,避免与其他危险品混装混运。
灭火方法:将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可使用水、雾状水、干粉、砂土等灭火剂。
应急处理:对于泄漏污染区,应迅速撤离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应急处理人员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漏制性空间。
对于小量泄漏,可使用砂土、蛭石等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处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对于大量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可使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和运输注意事项:双氧水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源、热源,保持密封。
储存时应与易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时应添加足够的稳定剂,严格按照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运输过程中应随时掌握运输情况,注意防火、防晒、防潮,避免与其他危险品混装混运。
在装卸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损坏,密封性良好。
各种理化特性表
OSHA (TWA)5ppm 13mg/ m3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属低毒类
健康危害:
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 急性硫
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 共济失调、昏迷等。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生产 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健康危害:
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高浓度 苯对造血系统的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 可引起白血病。
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重者 岀现明显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可 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241.0最小引燃能量(mJ):0.02
燃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燃烧性:
易燃
烧
建规火险分级:
甲
闪点(C):
<-50
爆
自燃温度(C):
引燃温度(C):400
爆炸下限(V%):
4.1
炸
爆炸上限(V%):
74.1
危
险
性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气体比空气轻, 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岀,遇火星会引起爆炸。与氟、 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时看不见火焰(即使在黑暗中)。高压释放常常 在没有任何点火源的情况下着火。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物的理化性能指标和危险特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识
中文名: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物
危险货物编号:22029
英文名:carbon dioxide and oxygen mixtures
UN编号:1014
分子式:CO2+O2
分子量:/
CAS号:/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非易燃气体。
熔点(℃)
/
相对密度(水=1)
/
相对密度(空气=1)
/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LD50:
LC50:
健康危害
二氧化碳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皮肤接触液态气体,可引起严重冻伤。
急救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可用水冲洗,如产生冻疮,就医诊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非易燃
燃烧分解物
/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若二氧化碳的含量过低时会助燃;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事故的危险。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应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先发用。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5类
目录5.1类氧化剂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氯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高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硝酸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12)硝酸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硝酸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硝酸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亚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过(二)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过硫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过硫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漂白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溴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高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高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高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0)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1)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2)三氧化铬[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硝酸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硝酸镍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7)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硝酸铝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9)硝酸锰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0)硝酸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硝酸铋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2)硝酸镧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硝酸铈铵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5)亚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6)氧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5.2类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48 过氧化(二)苯甲酰[77%<含量<95%,含水]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9 过氧化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0)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氧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氩气,CO2)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氩气,CO2)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危险性类别危险性标志码乙炔(电石气)Acetylene 易燃易爆 CH 22CAS号 74-86-2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81.8(119kPa) 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沸点(?):-83.8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饱和蒸气压(kPa):4053(16.8?) 触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相对密度(水=1): 0.62爆炸上限%(V/V): 80.0 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爆炸下限%(V/V): 2.1 质。
危险性描述现场急救措施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浓度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话缙云县消防中队缙云县消防中队:119 3MAC(mg/m):未制定缙云县人民医院缙云县人民医院:120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危险性类别危险性标志码氧气Oxygen 助燃 O2CAS号:7782-44-7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218.8 本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沸点(?):-183.1 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危险化学品特性一览表
名称
类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化性质
危险化学品特性一览表
二异丙基 醚
硫磺
第3.1 类低闪 点易燃
液体
第4.1 类,易 燃固体
无色液体,有类 似 乙醚的气味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 甲类, 应,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 爆炸极限 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在火场 1.4-22% 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 易积存于低洼 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用泡沫、二氧化碳、 干粉和砂土灭火
Ⅲ级危害 毒物, TWA:10
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 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 中枢神经和损害肝、肾 功能。吸入高浓度蒸气 可致头痛、头晕等,眼 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 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 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 痛、头晕等等,可致皮 炎。
用水、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灭火。消防 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 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 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 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
不溶于水,微溶 于 乙醇、醚,易溶 于 二硫化碳
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 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 乙类, 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 爆炸下限 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气与空 35mg/m3 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
接触后能引起恶心、头 痛、呕吐和麻醉作用, 蒸气对眼睛和上呼吸道 有刺激性。皮肤反复接 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常用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
统,轻度中毒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重度可引
起小脑病变。中毒主要困皮肤吸收引起
二甲胺
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气体相对密度:1.6
爆炸极限:2.8%~14.4%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
触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
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
爆炸
溶液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伤处愈合
慢。、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丙烯酸正
丁酯(丙烯
酸丁酯)
无色液体。微溶于水
沸点:145.7℃
相对密度:0.89
闪点:37℃
爆炸极限:1.2%~9.9%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
气体相对密度:l.66
爆炸极限:3.9%~21.8%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
水、水蒸气、酸类反应产生有毒和易燃气体。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吸入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及不同程度的麻醉
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
邻苯二甲酸酐(苯酐)
白色鳞片状或结晶性粉末。微溶于热水
相对密度:0.80
闪点:15℃
爆炸极限:2.1%-13.5%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吸入高浓度蒸气出现眼和上呼吸道刺激及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大量口服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附录1
续表
物质名称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标准版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咨询电话: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金属焊接及冶炼、植物助长、电子工业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不燃气体。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高压气体,类别压缩气体。
标签要素和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禁配物:水、碱性物质。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高浓度吸入,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事故响应:如果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废弃处置:废气直接排入大气。
物理化学危险:内装高压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恶心等,脱离接触后较快恢复。
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环境危害:该物质大量排放时对环境有影响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二氧化碳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二氧化碳≥ 99.0% 124-38-9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受到伤害。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什么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什么二氧化碳在物理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沸点为-78.5℃,熔点为-56.6℃,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标准条件下),溶于水。
在化学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热稳定性很高(2000℃时仅有1.8%分解),不能燃烧,通常也不支持燃烧,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2,化学式量为44.0095。
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或无色无嗅(嗅不出味道)而略有酸味的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是空气的组分之一(占大气总体积的0.03%-0.04%)。
二氧化碳的沸点为-78.5℃,熔点为-56.6℃,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标准条件下),溶于水。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是碳氧化合物之一,是一种无机物,不可燃,通常也不支持燃烧,低浓度时无毒性。
它也是碳酸的酸酐,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碳元素的最高价态,故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而无还原性,但氧化性不强。
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而不稳定的碳酸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二氧化碳制备方法工业制备煅烧法高温煅烧石灰石(或白云石)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经水洗、除杂、压缩,制得气体二氧化碳。
发酵气回收法生产乙醇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经水洗、除杂、压缩,制得二氧化碳气。
副产气体回收法氨、氢气、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往往有脱碳(即脱除气体混合物中二氧化碳)过程,使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经加压吸收、减压加热解吸可获得高纯度的二氧化碳气。
吸附膨胀法一般以副产物二氧化碳为原料气,用吸附膨胀法从吸附相提取高纯二氧化碳,用低温泵收集产品;也可采用吸附精馏法制取,吸附精馏法采用硅胶、3A分子筛和活性炭作吸附剂,脱除部分杂质,精馏后可制取高纯二氧化碳产品。
炭窑法由炭窑窑气和甲醇裂解所得气体精制而得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识
中文名: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物
危险货物编号:22029
英文名:carbon dioxide and oxygen mixtures
UN编号:1014
分子式:CO2+O2
分子量:/
CAS号:/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非易燃气体。
熔点(℃)
/
相对密度(水=1)
/
相对密度(空气=1)
/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
溶解性
/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LD50:
LC50:
健康危害
二氧化碳低浓度时,对呼吸中皮肤接触液态气体,可引起严重冻伤。
急救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可用水冲洗,如产生冻疮,就医诊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非易燃
燃烧分解物
/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若二氧化碳的含量过低时会助燃;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事故的危险。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应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先发用。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