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文地质学习题集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汇总试题
4、简述汇制流网图的一般步骤?
五、材料题
1、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15 m/d,孔隙度为0.2,沿着水流方向的两观测孔A、B间距L=1200m,其水位标高分别为Ha=5.4m,Hb=3m。试求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和实际速度。
答案要点:
由题意得:
(m/d)
2、简述饱水带特征?
3、潜水有哪些特征?
4、承压水有哪些特征?
5、简述含水层形成的必要条件
6、简述含水层与隔水层定义的相对性,并举例说明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
五、材料题
(一)潜水等水压线图
1、根据下列图1的三图分析指出(A)、(B)、(C)各河的河水与潜水的相互关系及潜水流线。
三、判断题
1、松散岩石中颗粒的形状对孔隙度没有影响。()
2、地层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3、在松散的砂层中,一般来说容水度在数值上与孔隙度相当。()
4、在连通性较好的含水层中,岩石的空隙越大,给水度越大。()
5、松散岩石中,当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位下降后,给水度偏小。()
答案要点:
(1)龙江两岸潜水的流向见图中箭头所示。河流西部为潜水补给河流,东部为河流补给潜水。
(2) 。
(3)渗透系数 (m/d)。
(二)承压水等水压线图
1、某区域承压水的等水压线图(如下图所示),试确定:
(1)本地区地下水的主要流向(以箭头表示);
(2)A点承压水头;
(3)B点含水层埋深;
(4)C点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承压)水位(如果在C点凿井时)。
3、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及情况,另外及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环境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水文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水文学主要研究的是()。
A.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B. 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C. 水资源的合理分配D. 水资源的规划与开发答案:B2. 环境水文学中,水体自净作用是指()。
A. 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B. 水体对污染物的分解作用C. 水体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D. 水体对污染物的转化作用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水文学的研究内容?()。
A. 水质监测与评价B.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C. 水文循环与水资源D.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答案:B4. 环境水文学中,水环境容量是指()。
A. 水体能够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B. 水体能够容纳污染物的最小量C. 水体能够容纳污染物的中等量D. 水体能够容纳污染物的任意量答案:A5. 环境水文学中,水体富营养化是指()。
A.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过高B.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过低C.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适中D.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不稳定答案:A6. 环境水文学中,水体污染的来源可以分为()。
A. 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B. 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C. 城市污染和农村污染D. 人为污染和自然污染答案:A7. 环境水文学中,水体污染的类型不包括()。
A. 有机污染B. 重金属污染C. 放射性污染D. 热污染答案:D8. 环境水文学中,水体污染的控制措施不包括()。
A. 污水处理B. 污染源控制C. 污染预警D. 污染监测答案:C9. 环境水文学中,水体污染的监测方法不包括()。
A. 物理监测B. 化学监测C. 生物监测D. 经济监测答案:D10. 环境水文学中,水体污染的治理技术不包括()。
A. 物理处理技术B. 化学处理技术C. 生物处理技术D. 社会处理技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水文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A.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B. 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C. 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D. 水文循环与水资源答案:ABCD12. 环境水文学中,水体自净作用的类型包括()。
环境水文地质学习题集讲义
环境水文地质学习题集环环境境水水文文地地质质学学习习题题集集目录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 填空题 第三部分: 作图题 第四部分: 简述题 第五部分: 计算题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第一章: 环境水文地质学 环境科学 自然环境问题 人为环境问题 地质环境 环境地质问题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第二章: 生态学 生态系统 林德曼定律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破坏 环境系统工程第三章: 地方病 水迁移系数 地球化学垒 生物地球化学病带 地氟病 地甲病 克汀病 大骨节病 微量元素第四章: 地下水污染 污染程度 水质标准 地下水背景值 自然污染源 地下水污染方式 大气污染 酸雨 拉波特效应 热岛效应 辐射损伤 驱体效应第五章: 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环境水动力学作用,环境水物理学作用 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 弥散作用 弥散现象 分子扩散 对流弥散 第七章: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部分 填空题第一章 1.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问题是近代水文地质学理论与实践领域内的崭新课题它包括保护地下水资源免于涸竭和免于污染两方面的内容2.目前人类活动的范围它限于地壳地面和围绕的大气层的一部分,一般包括不到11千米的海洋和高度不到9千米的大陆表面和海岛,以及高上海平面12千米以内的大气层3.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环境问题,另一类是人为环境问题4.地质环境应具有物质组成 地质结构 动力作用这三种基本要素5.环境地质问题是研究由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中物质组成,性质状态和地质结构变化及其与有关的地质作用和现象问题.第二章 1.任何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联系等 基本功能. 2.按林德曼定律,假若某人靠吃鱼增加体重2公的,需吃鱼20公斤这些鱼需消耗2000公斤的水草3.生态平衡破坏的主要标准是结构破坏 功能衰退4.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有三 生产 生活 还原5.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第三章.1.人体组织中元素的丰度与地壳元素丰度图式相似,若人体中某种元素与标准丰度曲线明显偏离 即可能与其具体生活环境的特异性密切相关2.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及毒性取于微量元素的 剂量 元素存在的状态及组合的致病影响3.水的迁移系数公式4.元素的迁移强度决定于其本身的特性和所处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5.世界上最早发现地方性甲状腺与积水有关的是唐朝的李羽6.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舟,饮之于水,食之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是明朝李时珍关于水土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阐述7.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是林德曼提出的.8.甲状腺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神经骨骼生长的功能9.人体内环境化学元素含量异常中所指的是指缺乏过剩10.克山病病因有生物病因说营养缺乏说水土病因说11.氟病的成因类型按地带性的分布有蒸发浓缩型淋失贫化型第四章1.地下水污染包括水质污染的原因程度结果特点等内容2.地下水污染标准一种是采用水质标准平衡量,另一种是采用背景值3,生活饮用水质标准的项目中有感官怀指标化学指标毒性指标细菌指标4.地下水区域背景值是指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某种化学组分的含量5.生活污水总的特点是含氮硫磷较多6.华东地院将水污染质分为四大类12种是根据污染质的环境危害性及其特性划分的7.地下水污染方式是指包括污染途径在内的污染质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的全部时空规律.8.酸雨定义中把降水PH< 5.6 定义为酸雨9.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硫化合物氮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10.拉波特效应是指城市排放的微尘利于水气凝结,导致下风向降水增多的现象11.土壤的净化作用取决于土壤吸附性氧化还原特性酸碱性络合物方面的特性2.土壤的本质特性有两方面一是具有肥力另一方面环境方面的特性是指土壤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物质的能力13.我国滨海型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地面沉降癌症高发其代表城市有上海广州天津等14.酚属细胞原浆毒质,低浓度使蛋的质变性高浓度使蛋的质沉淀,对各种细胞有破坏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15.水侯病是由于金属元素,骨痛病是由于重金属元素.鸟脚病是由于微量元素在人体内过量引起的.16.辐射损伤具远期效应包括两类: 驱体效应遗传效应第五章 1.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作用实质物质迁移2.环境水动力学作用的作用实质能量转化3.环境水物理学作用的作用实质热量转化4.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的作用实质生态效应5.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常见的作用有溶解-沉淀氧化还原吸附-解吸释释-浓缩等第六章 .1.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包括调查勘探监测试验实验报告编写环境质量评价等2.工业污染源调查应查明工业污染源的位置由废水,废气,废渣中排出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年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途径处理及综合利用情况.3.地下水监测点可分为区域性和控制性监测点水位监测频率一般3天或5天监测一次水质监测一般一年四次,监测六大污染毒物指汞镉氰酚砷铬4.分子扩散是由化学势梯度而引起的分子(离子)扩散运动5.对流弥散是溶液在多孔介质中运动时流体内各点流速向量方面和大小不同而引起的溶质分散第七章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预断评价第三部分作图题第一章1.绘图表示地质环境在环境中的位置2.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框图第二章1.生物金字塔第三章1.必需微量元素缺乏和过量对机体影响曲线2.非必需微量元素和过量对机体影响曲线第四章1.入渗污染途径(固态液态污染物两种类型)2.越流污染途径3.侧向污染途径4.岩溶污染途径5.诱发污染途径第五章绘图表示在均匀一维流场中的井水中的弥散现象第六章1.地下水污染带呈狭长条带并平行于流向的井孔布图示意图2.弥散试验孔测孔布置图第七章1.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程序框图第四部分简述题第一章1.地下水在规模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哪些2.开采利用过程中地下水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工业生产对下水环境的影响4.发达国家在积极进行地下水保护工作中采取的措施5.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问题6.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几类7.污染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内容8.病理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内容第二章1.简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2.生态平衡的破坏3.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有哪几方面第三章1.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及毒性2.元素存在状态及组合的致病影响3.控制环境中元素迁移的地理和地质因素有哪些4.酸性,弱酸性还原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主要特点5.元素富集腐殖贫乏的碱性,弱碱性氧化的水文地球环境的主要特点6.氟病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类型有哪些7.氟骨症和斑釉齿的致病机制8.地甲病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类型中沼泽因典型的各项特征第四章1地下水污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地下水污染的特点3.正态分布类型4.对数正态分布如何确定背景值5.在地下水污染分级中 Xo<X<=Xs,X>Xs分别说明什么问题6.工业废水的特点7.城镇生活污水的特点8.农牧业废水的来源9.地下水污染途径的决定因素10.能否发生地下水区域性污染的决定因素。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A. 水沉积物B. 水资源C. 地下水D. 水文循环2. 地下水通过()而重新进入大气层。
A. 蒸发作用B. 降雨C. 河流补给D. 表层水文循环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天然排泄B. 人为开采C. 水文建设D. 污染4. 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压力C. 渗透系数D. 孔隙度5.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来研究。
A. 水文循环B. 地下水位观测C. 水文地质调查D. 地下水污染监测6.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B. 河流水体C. 地表径流D. 蒸散发作用7.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城市地面沉降B. 地震C. 水文断层破裂D. 地球轨道变化8.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的贮存形式?A. 地下河流B. 地下湖泊C. 地下岩石裂隙D. 地下土壤孔隙9. 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钻孔B. 遥感技术C. 地震勘探D. 水样分析10.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一般是()。
A. 由低到高地势B. 由高到低地势C. 横向流动D. 纵向流动1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A. 岩石类型B. 地下水位C. 地下水流速D. 水体温度12. 地下水的利用包括()。
A. 城市供水B. 农田灌溉C. 工业用水D. 以上答案都正确13.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包括()。
A. 水灾B. 地下空洞C. 沉降D. 以上答案都正确14.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温度C. 地下水含盐量D. 地下水流速15.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A. 充分利用地下水B. 保护地下水质量C. 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D. 以上答案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 1 )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17.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发地( 2 )沉降。
水文地质学习题集
选择题1. 当某种岩石由两种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且粗大颗粒之间的孔隙完全为细小颗粒所充填时,则此岩石的孔隙度()由粗颗粒和细颗粒单独组成时的岩石的孔隙度的乘积。
a.小于b.大于c.等于2. 在相同的一块土样上测得的孔隙度通常()其孔隙比。
a.小于b.大于c.等于3. 大气压力的升高有时可以引起承压含水层钻井或测压孔中水位()a.升高b.降低c.不变4. 潜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动时,通常是从()的地方运动。
a. 水力梯度大的地方向水力梯度小b. 地形坡度大的地方向地形坡度小c. 地形高的地方向地形低5. 决定地下水流动方向的是()a.压力的大小b.位置的高低c.水头的大小6. 地下水按()分类,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a.埋藏条件b.含水介质类型c.化学成分的形成7. 地下水的实际流速通常()地下水的渗透速度。
a.大于b.等于c.小于8. 有入渗补给时或蒸发排泄时潜水面可以看作()。
a.流面b.等水头面c.既非a也非b9. 在分水岭地带打井,井中水位随井深加大而()。
a.升高b.不变c.降低10. 同一时刻在潜水井流中的观测孔测得的平均水位降深值总是()该处潜水面的降深值。
a.大于b.等于c.小于11. 在无限含水层中,当含水层的导水系数相同时,开采同样多的水在承压含水层中形成的水位降落漏斗体积()在潜水含水层中形成的水位降落漏斗体积。
a.大于b.等于c.小于12. 包气带岩层的渗透系数随包气带含水量的降低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13. 土层饱水带渗透系数K值一般()相同土层包气带中的渗透系数K值。
a.等于b. 大于c.小于14. 高矿化度地下水中的阳离子组分通常以()为主。
a. Na+b. Mg2+c. Ca2+15. 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称为()。
a.侵蚀性二氧化碳b.平衡二氧化碳c.游离二氧化碳16. 用同位素()可以研究地下水的起源。
a.氚和14Cb.氘和18Oc. 34S和36Cl17. 水对某种盐类的溶解能力随该盐类浓度的增加而()。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地质构造对地下水运动有利?a) 断裂带b) 折叠褶皱c) 岩浆侵入岩d) 石灰岩溶蚀答案:d) 石岩岩溶蚀2. 以下哪种地层对地下水不透水?a) 砂岩b) 粘土c) 砾石d) 砂砾岩答案:b) 粘土3.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流动的控制因素?a) 地层裂隙b) 斜坡c) 水文地质构造d) 岩性答案:b) 斜坡4. 地下水循环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流c) 地面径流d) 河流答案:a) 大气降水5. 以下不属于地下水循环路径的是?a) 表层径流b) 蒸发蒸腾c) 再生雨d) 井水答案:a) 表层径流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下水流动速度快于地表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地下水是地球深部加热造成的。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地下水流动方向仅受地表水流动方向的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砂岩地层比砂砾岩地层更透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地下水污染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气降水、地面径流、蒸发蒸腾、地下水流动等。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起点,地面径流是指由地面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径流,蒸发蒸腾则是指水蒸发成水蒸气,地下水流动则是地下水在地下岩层中的流动过程。
2. 为什么地下水循环系统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维持植物生长;同时地下水可以渗入地下河流、湖泊等水体,保持水体的稳定;还可以维持生物的生存,为生态系统提供所需的水源,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结合你对水文地质学的理解,阐述地下水循环系统与地质构造的相互关系。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第1章](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
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
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1) 对比以下概念: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水文地质学习题
水文地质学习题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2.地下水3.水文循环4.地质循环5.径流模数6.径流深度7.孔隙度8.孔隙比9.破裂率10.岩溶率11.水量12.产水量13.持水量14.重量含水量15.体积含水量二、判断题1.构成松散岩石的固体颗粒越粗,孔隙度越大。
()2. 松散岩石的孔隙度越大,其产水量就越大。
()三、选择题一.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的数量。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岩石的产水量通常与其孔隙度有关。
A大于B等于C小于3.在相同的一块土样上测得的孔隙度通常()其孔隙比。
a小于b大于c等于4.当一块岩石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且粗颗粒之间的孔隙完全由细颗粒填充时,岩石的孔隙度()是粗颗粒和细颗粒分别组成时岩石孔隙度的乘积。
a小于b大于c等于5.如果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物由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填充,则堆积物的实际孔隙度约为()。
a.30%b.60%c.18%d.72%6.容易产生悬挂毛细水的土层剖面是()。
a、 C.上下细粘性土砾石松散岩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
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四、填空1.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和。
2.水文循环可分为不同的循环路径。
3.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总和。
4.将岩石空隙作为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研究时,可分为三类:松散岩石中的、坚硬岩石中的和可溶岩石中的。
5.孔隙中毛细水的存在形式有、、。
6.结合水区别于普通液态水的最大特征是具有。
五、问答1.从孔隙度和孔隙比的体积定义出发,推导出孔隙度和孔隙比之间关系的两个公式。
2.尝试比较和解释砂土和粘土在孔隙度和产水量方面的异同。
3.尝试讨论孔隙大小和数量对岩石渗透性的影响。
4.试述(1)给水度的定义;(2)影响给水度的因素;(3)给水度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意义;(4)测定给水度的方法。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绪论(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
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1 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水入侵等;2 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3 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放──地下水恶化、污染;4 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
(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专门水文地质学习题集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对抽水流量和水位的观测要求?
稳定流抽水试验现场须整理哪些资料?
和抽水试验。
是相对稳定的,即不随时间而变,用稳定流理
及抽水试验。
勘探阶段。
阶段使用。
.次不同水位降深(落程)
的抽水,以确定
(天然泥沙或钻
到地安
26.
27.
28.
29.
30.
31.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现场须整理哪些资料?
最的方向布置。
为地下水水量、水质计算与资源管理服务的动态监测工作, 形式,以求能控制区内地下水流场及水质变化 研究地下水动态的基本任务? 地下水均衡研究的基本任务? 地下水动态监测项目?
动态监测点布置成
8.
9.
10.
11.
12.
13.
14.
水量均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 - B,方程中各项的含义?
水量均衡方程中的流入量A、流出量B主要有哪些? 确定给水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并对各种确定给水度方法作简要说明。 降水入渗补给量及蒸发量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10.
11.
12.
13.
O
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包括、—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项目一般包括-
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普查)
配合少量的和工作。
水文地质初步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
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
(工作种类)为:
14.
15.
16.
O
水文地质详细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 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室内分析、实验。
土壤水分运动的通量法包括三种:、、_
如何用零通量面法确定地表处蒸发量和潜水入渗补给量?
降水入渗系数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环境水文地质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环境水文地学:是以水文地质学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环境质量关系的一门学科。
也就是说,环境水文地质学是研究与地下水有关的在天然条件或认为因数的影响下,与人体健康或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相关的各种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而防护、改善和治理的一门科学。
分为两大类、六个方面的内容。
两大类(一)天然(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
有自然因素所形成的,如地球的运动场,地方病。
(二)人为(次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
包括: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及水质恶化;开发(疏干)地下水引起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废物排放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六个方面1、资源环境水文地质2、污染环境水文地质3、病理(医学)环境水文地质4、工程环境水文地质5、生态环境水文地质6、区域环境水文地质2、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控制问题的科学。
3、自然环境问题:是自然环境本身发展演变而引起的,主要是: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恶劣所引起的地方病等。
4、人为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
环境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环境破坏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与自然环境引起的。
5、地质环境:地壳上部包括岩石、地下水、微生物、天色气体在内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系统,它应具有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这三个基本要素。
6、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性质、状态和地质结构变化及有关的地质现象的问题。
7、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指人为开采、疏干、充水、污染等因素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导致地下水组分,性质,状态和水动力特征等变换的环境问题。
包括(1)与天然水成分变化有关的地方病和公害病(2)由于水质变坏、水量减少而限制了水资源的使用问题(3)由农田灌溉、水库和渠道渗漏、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业废水地下储存等充水工程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4)疏干工程环境水文地质问题(5)水的物理性质变化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6)由水体中生物性质变化而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7)大型工程对整个区域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第二章: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之间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
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地下水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二、填空题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地质营力、致灾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和信息载体。
三、问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答:(1)地下水赋存条件;(2)地下水资源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3)地下水的水质;(4)地下水动态规律;(5)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6)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浅表地下水之间的水文交换。
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2、地质循环: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3、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4、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海陆内部的循环称为小循环。
二、填空1、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圈层的范围,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2、太阳辐射和重力水循环是水文循环的一对驱动力,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3、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三、问答题1、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
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
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
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2、水循环对于保障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发展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不断转换水质得以净化。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哪种岩石的孔隙度通常较大?()A 花岗岩B 石灰岩C 玄武岩D 大理岩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
A 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B 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C 重力水、毛细水和结合水D 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3、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大气降水B 河流补给C 承压水补给D 以上都是4、承压水的特点是()。
A 有自由水面B 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C 受气候影响大D 以上都不对5、达西定律适用于()。
A 所有地下水运动B 层流运动的地下水C 紊流运动的地下水D 以上都不对6、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因素不包括()。
A 岩石成分B 气候条件C 地下水的流速D 地球引力7、下列哪种地下水的矿化度通常较高?()A 孔隙水B 裂隙水C 岩溶水D 包气带水8、泉按补给来源可分为()。
A 上升泉和下降泉B 侵蚀泉、接触泉和溢出泉C 温泉和冷泉D 以上都是9、水文地质勘查中,抽水试验的目的是()。
A 测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B 了解地下水的水质C 确定含水层的厚度D 以上都是10、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不包括()。
A 流沙B 管涌C 地面沉降D 增强地基承载力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及其与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关系的学科。
2、岩石中的空隙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3、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4、地下水的运动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5、含水层是指能够______并______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6、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7、常见的地下水污染途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8、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9、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第1章](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
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
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1) 对比以下概念: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______的科学。
A. 水的物理性质B.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C.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D.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______。
A. 降水B. 河流C. 湖泊D. 工业废水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地下水流动的主要因素?A. 地质构造B. 土壤类型C. 地表植被D. 地下水位4. 地下水的开采应遵循______原则。
A. 持续开采B. 保护性开采C. 随意开采D. 高强度开采5.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些?A. 农业活动B. 工业排放C. 生活污水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地下水按其所处的岩石类型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2.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______和______是影响其速度的主要因素。
3.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地下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可以无限制地开采使用。
(对/错)2. 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与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补给和开采等因素有关。
(对/错)3.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主要由岩石的矿物成分决定。
(对/错)4.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一旦发生很难治理。
(对/错)5.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形成过程。
2. 描述地下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 阐述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4. 讨论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5. 提出几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五、论述题1. 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平衡二者的策略。
2.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地下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3. 探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环境水文地质学习题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环境水文地质学是环境科学中环境地学的一个分科,也是环境学中的水体环境部分。
是以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环境质量关系的一门学科。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控制的科学自然环境问题是自然力或人为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人为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地质环境:地壳上部包括岩石、地下水、微生物、五色气体在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系统,它应具有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个基本元素。
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性质、状态和地质结构变化有关的地质现象的问题。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是把人为开采、疏干、充水、污染等因素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导致地下水组分,性质,状态和水动力特征等变换的环境问题。
*地方病:是水体的化学成分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产生贫化、富集或转化作用造成的原生环境中元素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各种地方性疾病。
水迁移系数:等于化学元素在水中的含量与岩石中含量之比。
地球化学垒:表生带在短距离的迁移条件明显交替,并导致元素浓集的地段。
生物地球化学病带:是指不适于人类和生物生存发展的元素贫乏或富集的地带性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而非地带性的这种环境。
地氟病: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的氟元素过多,致使生活在该环境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
地甲病:是一种伴有机体摄入碘量的多少,而造成甲状腺组织发生代偿性肿大的疾病。
克汀病:是地甲病的延伸,可能是先天性缺碘和缺甲状腺素所导致的一种胚胎疾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伴有机体改变的,进而造成四肢畸形的地方性疾病。
微量元素:在人体含量低于人体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
地下水污染:某些污染物质、微生物或热能与各种途径进入水体是水质恶化,并影响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正常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
水文地质考试题汇编
一名词解释(10-12个,2分/1个)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的形成与演化,即地下水的水量(水位)水温和水质等要素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2空隙类型包括孔隙,裂隙,溶穴。
Xue3孔隙度:单位体积岩土中孔隙所占的比例。
n=Vn/V*100%;Vn为岩土中孔隙体积,V 为包括孔隙在内的岩土体积。
4孔隙:颗粒与颗粒集合推之间的空隙叫做孔隙。
5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重力水,毛细水和结合水。
6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时,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
记为μ,用小数表示。
7有效应力原理:有效应力等于总压力减去孔隙压力。
8含水层:是饱水并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9隔水层:不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10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且有一定规模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1潜水等水位图:潜水位相等的各点连线。
12承压水:充满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13地下水: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14地下水面(位):地面下岩石中的孔隙被重力水充满形成自由水面,自由水面所处的高程为地下水位。
15包气带:地表到地下水面这一部分。
16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
17流网:在渗透场中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
18流线: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19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20地下水含有气体,离子,胶体,有机质,微生物。
21地下水中的离子成分:Cl-,SO42-,HCO3-重碳酸根离子,Na+,K+,Ca2+,Mg2+22总溶解固体: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称。
23溶滤作用:与岩土相互作用,使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
24地下水的补给:饱水带获得水量的过程,水量增加的同时,盐量,能量也随之增加。
25地下水的排泄:饱水带减少水量的过程,减少水量的同时,盐量和能量也随之减少。
水文地质学试题及答案01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赋存和运动于地面以下土层中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与地表水相比;具有可储性,更加安全,分布更广泛。
3.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4.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5.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6.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7.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文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7.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 )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环境水文地质学是环境科学中环境地学的一个分科,也是环境学中的水体环境部分。
是以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环境质量关系的一门学科。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控制的科学自然环境问题是自然力或人为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人为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地质环境:地壳上部包括岩石、地下水、微生物、五色气体在内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系统,它应具有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个基本元素。
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性质、状态和地质结构变化有关的地质现象的问题。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是把人为开采、疏干、充水、污染等因素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导致地下水组分,性质,状态和水动力特征等变换的环境问题。
*地方病:是水体的化学成分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产生贫化、富集或转化作用造成的原生环境中元素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各种地方性疾病。
水迁移系数:等于化学元素在水中的含量与岩石中含量之比。
地球化学垒:表生带在短距离内的迁移条件明显交替,并导致元素浓集的地段。
生物地球化学病带:是指不适于人类和生物生存发展的元素贫乏或富集的地带性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而非地带性的这种环境。
地氟病: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的氟元素过多,致使生活在该环境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
地甲病:是一种伴有机体摄入碘量的多少,而造成甲状腺组织发生代偿性肿大的疾病。
克汀病:是地甲病的延伸,可能是先天性缺碘和缺甲状腺素所导致的一种胚胎疾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伴有机体改变的,进而造成四肢畸形的地方性疾病。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低于人体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
地下水污染:某些污染物质、微生物或热能与各种途径进入水体是水质恶化,并影响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正常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
污染程度:用一定的水质标准来衡量的,一般将水质变坏程度超过水质标准的称为被污染的地下水。
水质标准:是适合于某种供水目的所规定的各种水质成分的浓度限值。
*地下水背景值:指天然状态下区域地下水某种化学组分的含量。
*地下水污染方式:指包括污染途径在内的污染质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的全部时空规律。
大气污染:物质和能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致破坏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的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酸雨:PH小于5.6的降水拉波特效应:是指城市排放的微尘利于气候凝结,导致下风向降水增多的现象热岛效应:把城市看成一个温热的岛屿,温度比周围高0.5-2度辐射损伤;具远期效应,包括驱体效应、遗传效应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是指在人工干预下,在一定的渗流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下物质的迁移、转化的作用,是决定污染物质迁移转化规律的作用。
环境水动力作用:是指由地下水动力要素变化而引起的地质环境中相互间的能量交换作用。
环境水物理作用:是指地下水对热能的传播和转化引起的建筑物第几失稳和地下水水质变坏的环境作用。
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水质、水量和水温等的变化都可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
弥散现象:在多孔介质中,当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溶混的流体时,在流体运动作用下出现过渡带,病使溶度趋于平均化,这种现象称为弥散现象,形成弥散现象的作用叫弥散作用。
分子扩散:是指化学势梯度而引起的分子扩散运动。
对流弥散:溶液在多孔介质中运动时,流体内各点流速向量方向和大小不同而引起溶质分散的现象。
环境质量是环境素质好坏的表征*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环境质量评价:是认识和研究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对环境质量优劣的定量描述。
第二部分 填空题1.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问题是近代水文地质学理论与实践领域内的崭新课题它包括保护地下水资源免于涸竭和免于污染两方面的内容2.目前人类活动的范围它限于地壳地面和围绕的大气层的一部分,一般包括不到11千米的海洋和高度不到9千米的大陆表面和海岛,以及高上海平面12千米以内的大气层3.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环境问题,另一类是人为环境问题4.地质环境应具有物质组成 地质结构 动力作用这三种基本要素5.环境地质问题是研究由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中物质组成,性质状态和地质结构变化及其与有关的地质作用和现象问题.6.人体组织中元素的丰度与地壳元素丰度图式相似,若人体中某种元素与标准丰度曲线明显偏离 即可能与其具体生活环境的特异性密切相关7.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及毒性取于微量元素的 剂量 元素存在的状态及组合的致病影响8.水的迁移系数公式 xx x n a 100m ∙∙=K 9.元素的迁移强度决定于其本身的特性和所处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10.世界上最早发现地方性甲状腺与积水有关的是唐朝的陆羽11.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舟,饮之于水,食之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是明朝李时珍 关于水土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阐述12.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是林德曼提出的.13.甲状腺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神经骨骼生长的功能*14.人体内环境化学元素含量异常中所指的是指缺乏、过剩、元素不均衡*15.克山病病因有 生物病因说 营养缺乏说 水土病因说16.氟病的成因类型按地带性的分布有蒸发浓缩型 淋失贫化型17.地下水污染包括 水质污染的原因 程度 结果 特点等内容*18.地下水污染标准一种是采用水质标准平衡量,另一种是采用背景值19.生活饮用水质标准的项目中有感官怀指标 化学指标 毒性指标 细菌指标*20.地下水区域背景值是指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某种化学组分的含量21.生活污水总的特点是 含氮 硫 磷 较多*22.华东地院将水污染质分为四大类12种是根据污染质的环境危害性及其特性划分的*23.地下水污染方式是指包括污染途径在内的污染质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的全部时空规律.24.酸雨定义中把降水PH< 5.6 定义为酸雨25.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硫化合物 氮化物 碳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等26.拉波特效应是指城市排放的微尘利于水气凝结,导致下风向降水增多的现象27.土壤的净化作用取决于土壤 吸附性 氧化还原特性 酸碱性 络合物方面的特性28.土壤的本质特性有两方面 一是具有肥力 另一方面环境方面的特性是指 土壤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物质的能力29.我国滨海型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 地面沉降 癌症高发 其代表城市有 上海广州天津等30.酚属细胞原浆毒质,低浓度使蛋的质变性 高浓度使蛋的质沉淀,对各种细胞有破坏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31.水侯病 是由于 汞 金属元素,骨痛病是由于 镉 重金属元素.鸟脚病是由于 砷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过量引起的.32.辐射损伤具远期效应包括两类: 驱体效应 遗传效应33.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作用实质物质迁移34.环境水动力学作用的作用实质能量转化35.环境水物理学作用的作用实质热量转化36.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的作用实质生态效应*37.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常见的作用有溶解-沉淀氧化还原吸附-解吸释释-浓缩等38.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包括调查勘探监测试验实验报告编写环境质量评价等39.工业污染源调查应查明工业污染源的位置由废水,废气,废渣中排出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年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途径处理及综合利用情况.*40.地下水监测点可分为区域性和控制性监测点水位监测频率一般3天或5天监测一次水质监测一般一年四次,监测六大污染毒物指汞镉氰酚砷铬41.分子扩散是由化学势梯度而引起的分子(离子)扩散运动42.对流弥散是溶液在多孔介质中运动时流体内各点流速向量方面和大小不同而引起的溶质分散43.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预断评价*44.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分散作用包含三个内容: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弥散*45.污染物运动形式:推流迁移、分散运动、衰减转化。
*46.地方病特点:显著性、对比性、相关性、地方性*47.热量包括:温度、相态、感官指标*48.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包括: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环境水文地质勘探与实验、环境水文地质监测、报告编写和资料整理。
*49.地下水质的三性:相关性、选择吸收性、显著性。
*50.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工业污染源调查、农业污染源调查、生活污染源调查。
第四部分简述题第一章1.地下水在大规模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哪些?水井互阻、停止自喷、出水量减少、含水层疏干、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污染2.开采利用过程中地下水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不同成份混合、含水层水动力条件改变、包气带金属氧化物进入、取水工程本身对水质的影响3.工业生产对下水环境的影响废渣:堆积的物质淋虑渗漏;废水:重金属及各种化合物;废气:CO2/SOx\NOx4.发达国家在积极进行地下水保护工作中采取的措施A、对地下水的保护不是局限人体生产者的局部范围,而是整个含水层的区域范围B、地下水保护工作的出发点是保护住作为现在和将来的一种资源的量和质的再生能力,而且要保护地表水资源,病保护与生态平衡有关的地下水天然作用C、大力发展国家水质监测网和长期观测工作;建立和发展地下水化学分析自动化设备;广泛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发展遥感和遥测技术5.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几类(1)与天然水成分变化有关的地方病和公害病(2)由于水质变坏、水量减少而限制了水资源的使用问题(3)由农田灌溉、水库和渠道渗漏、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业废水地下储存等充水工程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4)疏干工程环境水文地质问题(5)水的物理性质变化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6)由水体中生物性质变化而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7)大型工程对整个区域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6.污染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污染源,污染物成分,污染途径,污染程度,污染物分布范围,污染机制,地下水污染的形成条件,运移形式,净化作用,地下水污染与人体健康、环境质量和影响评价、污染物的水文化学特征;7.病理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主要研究原生环境下地下水与地方病的关系,次生环境,特别是水质污染、恶化对人体生理和疾病的影响,污染物的环境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水污染的防治和保护;第三章1.*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及毒性A、参与构成酶和酶的激活剂B、构成及体内重要的载体和电子传递系数C、参与激素及共辅因素的合成D、调控自由基水平E、对机体营养和生长发育的作用F、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2.元素存在状态及组合的致病影响价态:元素阳离子低价态的毒性小于高价态CR3+<CR6+元素阴离子PO43-<PO32-组合的致病影响颉颃作用共轭对 CU-MO协毒作用:HGCI 无机汞毒性小.HGCOOH而甲基汞毒性大.3.控制环境中元素迁移的地理和地质因素有哪些水化学条件:PH、EH、酸碱介质对元素迁移的影响;迁移强度KX;地下水在强烈交替的条件下,迳流快、DO高、矿化度低、溶解能力强、元素大量淋溶;干旱区:地下水埋藏浅,迳流慢,蒸发强,元素大量富集;补给、排泄过渡带、及排汇不畅地带,现代沼泽和古代沼泽对大骨节、克山病分布起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