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之行也》教学实录及反思
背景:应中国教育学会邀请赴其基地学校山东济南师范附属天桥学校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一天。听课、评课、上课、互动、讲座。这样的培训活动,真实,实在。这是一座合并新建的九年制一贯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按照校方的要求,我执教了人教版第五单元《大道之行也》。第一次用人教版的教材,第一次教《大道之行也》,还是诚惶诚恐,对我是一次挑战。《大道之行也》,这篇不足110字短文,的确不是那么好啃。也许这正是校方寄予我的期待吧。现辑录流程和反思,供交流。
教学流程(教学实录待根据录音整理)
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五单元的《大道之行也》。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单元要求”(PPT,齐读)。这一段话其实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PPT:
学习本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
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这一环节意在提醒教师能从课程的视角去看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提醒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和要求。私下里,这个环节,帮助我了解孩子们读书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课堂现场,孩子们读书很欢畅,声音响亮。)
《大道之行也》,齐读注解①。谁来说说,这一段文字告诉我们哪些信息。(PPT:四书五经)《大道之行也》是选自《礼记》“礼运篇”的开头部分。(PPT:礼运开篇、五帝、言偃)
PPT:
1.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2.五帝者,何谓也?”《礼》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也。
(课堂现场,让学生自行阅读,略加提示。PPT展示礼运篇开头部分的文言,我用现代汉语叙述,导入课文学习,强调孔子的这一理想是
建立在“五帝之世”的基础上,为后面理解大同理想又高于“五帝之世”做一铺垫。提取信息能力训练不是本课的重点,所以作了调整。)
孔子“心向往之”的理想社会到底是怎样的呢?
大家看PPT。请不看书本,读一读,读出“句读”。
PPT: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红色竖排)
追问一:读准句读的依据有哪些?一是要根据句意,二要看一些标志性的连词:故、是故、是等等。
追问二:在读出句读时,你是否发现本文的语说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呢?明确:对仗、排比,短句(四字句)多,长短句结合,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思辨力。
(教学现场,让三个孩子试读,三个孩子的表现呈层递状态,在他们
的朗读中带动了其他孩子的思考。这一环节,在我看来,是我这一堂课设计中唯一的花头,也是个老套的伎俩而已。我的用意一是指导学生初步“感觉文意”,二是让学生在断句中触摸到本文的语言特点,从现场孩子的表现看,对本文多用排偶句的特点把握是准确的,由此引导体会这样语言特点的表达效果。句子对仗的多,短句(四字句)多,还有排比等等,读起来有力,很有思辨的力量。)
同学们刚才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听出来,有的句子还不是很流畅,主要是因为句子内部的停顿还不是很准确。下面请大家结合书下注解,疏通一下句子的意思,看看句意疏通后,是否有所改变。读一读,读出句内停顿。
先自己对照注解读,自己说,再同桌之间相互说,把共同的问题提出来:一是停顿拿不准的;二是字词句的意思有疑惑的。
提示学生学会分类积累文言词语。(PPT:学会积累)
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语气,读出句式特点,读出情感。
(这一环节,是在读出句读前提下的一个细化,读出句内停顿。让学生在疏通句子的意思,重点词语的翻译的基础上,指导文言停顿的一般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做文言词汇的整理,更好的积累。这一部分做
得比较透,考虑到学情,在基础的文言字词上通过联系、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融会贯通,记忆深刻。)
教师范读。通读全文后,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词语或者说最能凸显者主要意思的词语是哪些?
根据这样的把握,我们再读课文,读出课文的层次,把握主旨。
说说分层的理由。
理解每一层次的意思。一、请同学用现代汉语说说意思;二、概括层意;三、教师随机点拨,小结。重点讲析孔子大同社会之理想。(PPT1:文意结构图;PPT2:链接孔子之“小康”)
PPT: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是谓小康。
(这一环节,在层次的分割上,孩子们有了分歧,由此激发他们深入
研究文本的热情,在孩子发言的基础上,我再做明晰。读出层次,同时帮助学生实现文面的整体译读。引用孔子之小康有两个目的,一是在对比中更深入的理解孔子大同之理想这一要旨,同时因为文言词汇与课文交汇的比较多,可以做一个检测。结课,绝大多数孩子能背诵课文。)
这一节课,我基本忠实了课程标准的关于初中学段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基本忠实了课本要求,也基本上吸纳了教参上的教学建议,没有过多的拓展。尽管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孩子们在学习上的障碍还是不少。教学中,我没有因为文本短小,就塞进去更多以外的东西。课后听课老师反馈,在课堂上,学生齐读、个别读,整篇读,分层分句读,我读,达到25遍之多,最后能背诵。以读带教带学,更多的孩子动起来,读起来,说起来,给予读的方法,给予说的方法,也给予听课的方法。文言文教学,文与言的处理问题还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文以载道,这样的文本,“道”如何处理,度如何把握?一不留神,就滑向了政治课了。我们一线教师如何理解课标,如何运用教材,如何使用教参,有时会因为教学的日常琐屑疲于应付而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