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章为什么以“我”为叙述对象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原文及读后感(通用11篇)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原文及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原文及读后感(通用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原文及读后感篇1鲁迅被毛泽东称为“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
可以说是闻名中外的人物之一。
前几天,我们便学了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回忆鲁迅先生》。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
其中一件事使我现在记忆犹新——“鲁迅先生不游公园,住在上海十年,兆丰公园没进过,虹口公园这么近也没有进过……”当我读完这段时,我想:公园离鲁迅先生家那么近,他为什么不游公园呢?我在书本中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原来他把节约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那么这句话不正说明鲁迅先生热爱时间,珍惜时间吗?没错,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热爱时间人,他的这种热爱时间,珍惜时间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爱时间可以说是如同爱自己的生命。
这时,我突然想到美国著名的作家富兰克林曾说过的一句话:“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的确,只有热爱时间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
这难道不是吗?现在社会中浪费时间的人这么多,他们只知道现在享受,浪费时间,而不设想一下自己以后的生活,等到老了才后悔,那时已经晚了。
正所谓“百川东到海,何是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所以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之后,为父母争光,为祖国争光。
这篇文章使我收益非浅,当我反复读时,我对时间的理解越深了。
我觉得“时间就像一把弓箭,只要你用足劲拉起弓,这只箭就会射出,只须一眨眼的工夫,箭就会在你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
”作为一名学生,应该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自己的父母。
但要得到这优异的成绩,就必须珍惜时间,珍惜这分分、秒秒。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杰出人物像鲁迅先生一样珍惜时间,我国杰出的学者李大钊便是之一。
鲁迅文章为什么以“我”为叙述对象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3级8班王宏坤鲁迅的文章为什么经常以“我”作为叙述者?比如《祝福》、《孔乙己》、《故乡》探究分解①不以“我”为叙述者行不行②以“我”为叙述者的妙处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督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就在于他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鲁迅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提出“立人”主张。
他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
他毕生所致力的,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
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1927年11月10日,茅盾以方璧名义在《小说月报》第十八卷十一期上发表了长篇论文《鲁迅论》。
茅盾认为鲁迅的价值在于使读者由阿Q等“老中国的儿女”而看到自己的影子,从中开出反省的道路。
这其实是鲁迅在中国最为重要的价值。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指出:鲁迅最根本的精神是“为着将来和大众牺牲的精神”,“鲁迅的思想反映着一般被蹂躏被侮辱被欺骗的人们的彷徨和愤激”。
纵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但是就当时来说,还是把中华民族对鲁迅的认识推向高峰,是前一时期鲁迅研究成果的精神总结。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
新中国成立17年中就已渐占上风的左倾势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文化遭到空前的大浩劫,几乎所有的文化人都被踏倒在地了,惟独鲁迅被推上了“神坛”,成为“文革”倡导者们恣意利用的政治工具。
然而另一方面,鲁迅的书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借以沿续文化脉络的惟一寄托,鲁迅又一次拯救了中国文化。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课《灯下漫笔》
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国第1课灯下漫笔(节选)【文本导读】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广大劳动人民一直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地位。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麻木;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革命昙花一现,紧接着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黑暗中国亟待彻底的革命。
另一方面,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开始大声疾呼,要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并荷戟奋战,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但是,统治阶级及一些反动的复古主义者,却极力鼓吹中国的所谓精神文明,妄图维护封建主义的文化,维护人吃人的等级制度。
这就需要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揭露复古派的阴谋,擦亮广大人民的眼睛,于是,作为已觉醒的先驱者之一的鲁迅写了一系列文章予以反击,本文就是其中一篇。
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那个时代……【作者卡片】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基础荟萃】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累.坠( ) ②编纂.( ) ③嗜.好( ) ④兑.现( ) ⑤万姓胪.欢( ) ⑥折.价( ) ⑦杀掠.( ) ⑧数.见不鲜( ) ⑨国粹.( ) ⑩不肖.( ) ⑪鉴略.( ) ⑫时日曷丧..( ) ⑬新颁.( ) ⑭勒.令( ) ⑮木塞.( ) ⑯复辟.( ) ⑰黄巢.(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①⎩⎪⎨⎪⎧巢 窠 ②⎩⎪⎨⎪⎧ 兑 蜕 ③⎩⎪⎨⎪⎧ 鉴 签④⎩⎪⎨⎪⎧ 曷 溘 ⑤⎩⎪⎨⎪⎧ 孺 嚅濡⑥⎩⎪⎨⎪⎧ 嗜 耆 蓍 ⑦⎩⎪⎨⎪⎧ 胪 颅鲈⑧⎩⎪⎨⎪⎧ 殃 泱 怏 ⑨⎩⎪⎨⎪⎧ 倘 徜 淌 ⑩⎩⎪⎨⎪⎧ 纂 篡攥 ⑪⎩⎪⎨⎪⎧ 详 祥 佯 ⑫⎩⎪⎨⎪⎧ 偕 揩 楷 谐⑬⎩⎪⎨⎪⎧ 萃 粹瘁悴 猝3.近义词辨析①退化·蜕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兑现·兑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执迷·执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题名·提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突破】1.文章开始叙述“我”兑换现银一事有什么作用?点拨从结构上看,兑换现银起了一个引子的作用,作者从切身的生活小事中引出本文“漫笔”的话题——“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我喜欢鲁迅的狂人日记作文
我喜欢鲁迅的狂人日记作文《狂人》是鲁迅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以下是我喜欢鲁迅的狂人日记作文,欢迎查看阅读!我喜欢鲁迅的狂人日记作文一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我颇有感触。
这篇文章以第一人称主要写了一个“迫害狂”病中的日记: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我”走在路上,看到所的人都对“我”不怀好意的笑。
“我”很惊异的一路回家,无意间听到佃户对哥哥说狼子村有一个恶人,被人打死吃了心肝,便疑心哥哥和路上看见的人也要吃“我”。
甚至哥哥派来给“我”看病的人也要吃“我”。
“我”猜测他们不肯直接杀“我”,要把“我”逼疯,让“我”自杀,然后吃了“我”。
“我”怀疑自己小时候死的妹妹也是被哥哥吃了的。
哥哥把妹妹的肉拌在菜里,“我”也稀里糊涂地吃了妹妹的肉。
“我”有四千年的食人肉史。
该文看上去是一个丧心病狂之人所写的日记,完全是一派胡言。
而我认为它恰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我认为《狂人日记》借“狂人”之笔还原了一个吃人的万恶的旧社会。
文章中的哥哥和其他妄想吃“我”的人实际上是指地主、官僚们。
而“我”则是指那些被压迫的农民和穷人们。
那些地主、官僚仗着有钱有势,逼着工仆们不分日夜的干活劳作,稍不顺心便一顿毒打,丝毫不考虑工仆们的感受。
而穷人们因为无从生计便不得不屈服于地主、官僚们,混一口饭吃。
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穷人愈来愈穷,富人愈来愈富。
这个黑暗的旧社会就这样遭到了万人的唾弃与咒骂。
鲁迅先生对旧社会深恶痛绝,便以笔做刀,带动了推翻旧社会的新潮流,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鲁迅先生的文章被誉为一把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匕首。
可见鲁迅先生的文章对社会的影响深远,让敌人闻风丧胆。
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学习!我喜欢鲁迅的狂人日记作文二“吃人的人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即使我被吃了,可依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今天,我又品味着这令人深思的话语。
此文通篇读来,总觉些许怪,是除语言外说不出的怪。
若非语文老师言:“狂人,即疯子”,现今我仍予狂人以诸多奇怪可笑之解释。
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06课 藤野先生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0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06课藤野先生(课下注释小练)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匿名诘责深恶痛绝xùn piēyǎo不___见无消息(答案自查)【答案】nì;jié;wù;逊;瞥;杳【解析】【分析】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
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比如“逊"是半包围结构,“瞥”是上下结构。
“恶"是多音字,在“深恶痛绝”中读wù。
【分析】先用普通话读准拼音,然后根据语境写词语,注意理解词义,不要写错字。
(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藤野先生》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_____ ,暗线是___ 。
本文按顺序组织材料。
【答案】“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我”思想感情的变化;时间先后【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藤野先生》明暗两条线索及写作顺序的把握。
文章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我”的思想感情变化为暗线,既怀念了藤野先生,也抒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本文以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事件的,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分析】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作者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连珠缀玉般地组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线索的选定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及其全局构思的配合。
记叙的线索大致有: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空间为线索;4.以事件为线索;5.以物品为线索;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7.以某一问题为线索。
另外,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即明线和暗线。
2.写出下列句子主要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①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②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③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鲁迅的魅力作文
鲁迅的魅力作文•相关推荐鲁迅的魅力作文(通用8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的魅力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鲁迅的魅力作文篇1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名人,他们都在不同的领域中大放异彩,拥有无穷的魅力。
而我却被一个伟大的故人—鲁迅深深吸引。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革命家。
思想家,是新文化运动的带头人,《新青年》杂志主编,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的魅力还体现在他对后人的影响。
鲁迅所说的五十四句话被列为名言,当后人在重新品味时,鲁迅的话语朴实通俗,但意味深远,耐人寻味。
往往他的话颇有一种朦胧的感觉,借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来做比喻。
现在,全中国共有六座鲁迅纪念馆,两座以鲁迅名字命名的院校,还设立了鲁迅文学奖,奖励在写作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鲁迅的魅力还有一部分体现在个人品质上。
鲁迅是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爱憎分明的人。
就像他自己所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对待反动政府的态度坚决,毫不示弱,用犀利的笔触来发起攻击。
而对待穷苦大众,却十分和善。
大方,为他们的悲惨生活而难过。
鲁迅留给了人们无数的回忆,他也将他的精神传递给了他的读者。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观察,鲁迅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他笔下的没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让人回味无穷。
所以,当鲁迅逝世后,无数的名人为之叹息。
正如郑振铎所言:“鲁迅先生的离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热忱的朋友”。
鲁迅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他的人生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也正是他的魅力,引领着一位又一位文学的爱好者向写作生涯的颠峰前进。
鲁迅的魅力作文篇2鲁迅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他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原名是周树人,他一生编写了许许多多的的著作,他的故事得从他第一次写小说说起:在1909年,鲁迅先生回到了中国,被学校聘请,成为了一个老师,但是他并不想当一名老师,所以鲁迅先生创作了他的第一本小说《怀旧》之后,又当上了社会教育司的科长,但是由于张勋复辟的影响,他一气之下便悲愤离职。
鲁迅的《风筝》赏析
鲁迅的《风筝》赏析鲁迅的《风筝》赏1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
同时对小弟这样的人的不觉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
这无疑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
叙述往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是文章的突出特点。
全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深深地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关键的地方,则又通过凝炼的语言,作了画龙点晴的点染,使文章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朗。
例如,文章开头“我”从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见一二风筝浮动着,引起了一种惊异和悲哀。
为什么呢?下面作者就插入一段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
这段文字不仅叙述了故乡早春的景象,而且在这一景一物的描写中,都凝聚“我”对故乡的赞美之情。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廖别的故必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这就将“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还不单纯是为了抒发“我”对故乡的深情,如联系全文来看,回忆故乡,目的或落脚点是使“我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之事。
”我“在这里进行了反思。
透过这个小”我“,看到旧的伦理道德统治下的整个社会面貌——大“我”——家长式的管理、长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残酷,何等的愚味无知,它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当作者挖掘的酿成悲剧的社会原因。
“我”的回忆是对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残儿童的控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我”经过深刻反省认识到这一地可挽回的过错过后,心情无比沉重。
这种忏悔意识,否定了旧“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进轨迹明晰了,“我”的复杂心理状态显示了,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当“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而感到“惊异与悲哀”。
鲁迅的《风筝》赏2另一个特点,是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几笔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传神地勾画出来。
例如描写“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张着、嘴,呆看着空中出神”,为别人放的风筝“惊呼”,“跳跃”,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泼可爱、喜欢游戏的性格表现了出来。
鲁迅作品中最温暖的文字——以《朝花夕拾》为例探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忧 无虑 。《 记 》 琐 并不 是 生活琐 事 的记 载 , 而是 比较 完 整地 叙述 了作 者 离 开故 乡绍 兴 到南京 求 学 的一段
对 于《 朝花 夕 拾 》 更 多 的鲁 迅 研 究者 倾 向于 以理 性 主义 的 眼光 和 角度 去 分析 , 别 评 价篇 章有 较 , 个 浓 的杂 文 色彩 , 名学 者 王瑶认 为 :第 一 篇《 ・ ・ 就 是 专 门 回击 ‘ 著 “ 猫 狗 鼠》 现代 评 论 派 ’ 污蔑 的 , 章 的 的 文
鲁迅作 品中最温暖的文字
— —
以 《 朝花夕拾 》为例探析
杨 春 艳
( 节 学 院教 育科 学学 院 ,贵 州 毕 节 5 1 0 ) 毕 5 7 4
摘 要: 总体 来说 鲁迅 的 作 品 。 表现 得 很 理性 , 多呈 现 出苍 凉 阴郁 、 击讽 刺 的意味 , 大 抨 而在 12 9 6年 创 作 的散 文 集《 花 夕拾 》 朝 则风格 迥 异 。从 《 花 夕拾 》 情 感脉 络 来看 , 朝 的 这部 散 文 集表 露 出 了一个 伟 大 但 又平 凡 的普 通人 的情 感 。 触摸 到作 者 内心 最深 处的 爱 , 一篇 文章 都 有温 暖融入 。其 温 暖 的文 字主要 每 源 于其 1 2 9 5年 与许 广平 开 始 的爱情 。 当然特殊 的历 史社会 背景 、 已过 不 惑之 年 的年 龄阶 段及 其 特 殊 的
开头 和 结尾 都用 了大段 的 议论 , 辛 辣 的笔调 讽 刺 了 ‘ 用 现代 评 论派 ’ 文人 的 ‘ 态 的猫 式 ’ 嘴脸 , 篇 媚 的 这
周作人与“百草园”——以《鲁迅的故家》中第一人称叙述为视角
2019年第1期 第32卷 (总第187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No.1 2019General No. 187Vol.32周作人与“百草园”---以《鲁迅的故家》中第一人称叙述为视角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9)摘要:周作人与“百草园”的渊源由来已久,1951年“百草园”专栏的发表,是其面对作为强势存在的鲁迅来 构筑回忆的集中表现,折射出周作人1950年以后与鲁迅的关系。
叙述者话语本身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通过 对比《鲁迅的故家》与《朝花夕拾》中的第一人称叙述,厘清“我”“我们”的具体使用情况,揭示二人的共生与独立关 系。
透过周作人“百草园”叙述中“自我”的隐身与强调的矛盾形态,探讨周作人“回忆文”中的叙述主体性问题。
关键词:周作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的故家》;第一人称叙述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 5310(2019)01 -0012-11周作人明确将自己1951年写作的“百草园”杂 记与鲁迅的《朝花夕拾》并列®,将二者视作具有对 话性的文本,这对我们考察20世纪50年代以后周 作人与鲁迅的关系颇具启发意义:“百草园”成为了 一个折射出二人关系因而值得挖掘的切入点。
对 周作人来说,如何面对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这 一地点既隐喻周氏兄弟共同度过的早年岁月,同时 又承载了属于周作人自己的故园记忆,或许是《朝 花夕拾》发表、出版几十年来一直横亘周作人心间 的命题。
这也是他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回应兄 长之作的内在原因。
1951年《亦报》“百草园”专栏 无疑是周作人延续“朝花夕拾”主题的再书写,而借 用鲁迅的经典意象来命名自己的“回忆文”,这也意 味着周作人与“鲁迅”将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中再 相遇。
对周作人来说,如何讲述回忆,而回忆又恰恰因为回忆对象(鲁迅)背后强大的意义场域而显得 很不容易,讲述本身便大费周章。
朝花夕拾第9章心得体会8篇
朝花夕拾第9章心得体会8篇朝花夕拾第9章心得体会(篇1)这本是鲁迅先生所写的,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因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所以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书题中“朝花”是指散文记述的对象——孩童时期和青年时期,“夕拾”是指鲁迅主体的写作时间与方式。
这本“朝花夕拾”每篇都带有导读,能让读者更深层的邻略文章的精华。
《狗·猫·鼠》中表达了鲁迅对猫的仇视,书中有一段道“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
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从这里面可以看出鲁迅仇恨猫是因为猫对弱小的欺凌。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以猫的特质讽刺某些人一旦抓住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折磨别人。
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是《风筝》,讲述的是鲁迅小时候不太懂童心,认为玩风筝的小孩长大后没出息,从而折断了弟弟辛辛苦苦做的蝴蝶风筝。
长大以后在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籍上看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悔及想去弥补时,可他却也长出了胡子。
问及此事,他已全然不知,不怨了。
遗憾深深地埋在鲁迅心里。
现在也有这样的事情,大人认为对学习无用的东西都是垃圾,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
《朝花夕拾》是一部很棒的散文集,我买的是同心出版社,封面很美,能让人静下来慢慢品味书香。
朝花夕拾第9章心得体会(篇2)《朝花夕拾》这本书,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
在回顾自己过往的经历,鲁迅还写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记,对人间美好的温情回忆,也有对旧中国种种灰暗现实的有力抨击。
我最有感触的是这本书的第一章《狗·猫·鼠》鲁迅先生承认自己是仇猫的,那为什么鲁迅先生会仇猫呢?在鲁迅童年时期,他收养了一只受伤的隐鼠,在经过“我”精心照养,这只受伤的隐鼠渐渐地恢复了,但让“我”想不到的是,我的隐鼠竟被猫给吃了,“我”失去了我那心爱的隐鼠,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在后来,“我”才发现我的隐鼠并不是被猫所吃了,而是被我的长妈妈给一脚踏死了,但是这一点依旧不会对我仇猫所影响。
鲁迅先生作文精选15篇
鲁迅先生作文精选15篇鲁迅先生作文精选1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鲁迅先生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鲁迅先生作文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写照。
鲁迅先生在自己父亲病重的时候到处去寻医,最后自己却当上了医生,他以为自己可以医治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站起来反抗,可他发现这并没有用,于是便弃医从文,想用文字打动人民,让人民站起来。
我眼中的鲁迅,是勤奋努力的,他曾经说过“世上哪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工作上了”我眼中的鲁迅是非常珍惜时间的,他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我眼中的鲁迅是非常谦虚的,他曾说过“我就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他也为自己写过一首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我眼中的鲁迅也是一个关爱人民的人,他的女仆阿三曾经说过:“先生总是在半夜工作,也从来不让我干什么重活。
”鲁迅先生作文2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偶像,有的人的偶像是科学家,有的人的偶像是歌手,有的人的偶像是艺人。
而我的偶像是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
鲁迅原名不叫鲁迅,他的名字叫周树人。
他发表了许多著作。
其中有一篇是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回忆鲁迅先生》中,萧红她非常仔细精彩地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动作,还描写了他的精神很可贵。
这些让我们不得不敬佩鲁迅先生。
在我心目中,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永传千古“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还是有的。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时刻珍惜时间。
鲁迅先生除了提醒我们不要浪费时间,他自己也从来不浪费时间,他每次都用一分一秒来创作,以至于他那么多精彩的作品都流传至今天。
我之所以喜欢鲁迅是因为我们语文书上的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少年闰土》,里面讲了一位叫闰土的少年和鲁迅先生小时候一起玩耍的故事。
「名家作品」鲁迅《在酒楼上》小说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辽宁沈阳阶段测)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分)在酒楼上鲁迅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
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起来。
城圈本不大,寻访了几个以为可以会见的旧同事,一个也不在。
我所住的旅馆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我没有可以消遣的事情,便想到先前有一家很熟识的小酒楼。
我于是立即出街向那酒楼去。
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座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
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转脸向饭桌,斟出酒来。
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也只能算是一个客子。
我看着废园,渐渐的感到孤独,但又不愿别的酒客上来。
我竟不料在这里意外的遇见朋友了。
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阿,——纬甫,是你么?我万想不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阿阿,是你?我也万想不到……”我就邀他同坐,但他似乎略略踌躇之后,方才坐下来。
我起先很以为奇,接着便有些悲伤,而且不快了。
细看他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
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
“我们,”我高兴的,然而颇不自然的说,“我们这一别,怕有十年了罢。
我早知道你在济南,可是实在懒得太难,终于没有写一封信……”“彼此都一样。
可是现在我在太原了,已经两年多,和我的母亲。
我回来接她的时候,知道你早搬走了,搬得很干净。
”“你在太原做什么呢?”我问。
鲁迅先生——你是我的榜样作文600字(通用25篇)
鲁迅先生——你是我的榜样作文600字鲁迅先生——你是我的榜样作文600字(通用2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先生——你是我的榜样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鲁迅先生——你是我的榜样作文600字篇1“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
”我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它是我最敬佩的人,我愿意做鲁迅先生那样的人。
旧社会,中国因落后而被他国欺凌,整个国家被反动统治者弄得乌烟瘴气,人民没有自由,被帝国主义者随意压制,中国的希望与光明似乎在那时消失了。
这时,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站了出来,他指责统治者的做法是不对的,他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那个人就是鲁迅先生。
他拿起笔做匕首,在报纸上发泄出了自己的不满,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封建落后以及黑暗,号召人们推翻这个落后、黑暗的社会。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真实的精神生活写照。
他同情老百姓,爱护老百姓,他憎恨统治者对百姓的随意剥削,他怕中国再也站不起来了……鲁迅先生把所有的情感都表达在了那一张张文稿纸上。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恨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这是鲁迅先生对帝国主义者的批判,他讨厌他们压迫老百姓,他讨厌当时的中国为何如此落后,他心痛老百姓生活如此艰难。
“你瞧,这四周黑洞洞的,真容易碰壁。
”这实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写出了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斗争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
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批判过统治者,他还曾被政府通缉过。
“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旁边:是昏沉的夜。
”鲁迅先生在《好的故事》里这样写道。
“昏沉的夜”实指当时的社会无比黑暗,封建。
鲁迅先生始终坚信光明定会战胜黑暗。
他相信美好总会到来。
终于,封建落后的社会被推翻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人被摔垮了!中国的希望回来了!您看呐,鲁迅先生,中国现在崛起了,你誓死也要守护的中国发展起来了,他不负您的期望,崭新地屹立在世界东方!我愿做鲁迅先生那样的人,我愿成为他那样有价值的人。
鲁迅写作特点
鲁迅写作特点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
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
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
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
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
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
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
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
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
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
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
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
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鲁迅与范爱农精编版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解读---鲁迅与范爱农的联系【摘要】《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带有浓郁的讲故事氛围,将以《范爱农》为例,试图理解鲁迅的赎罪文学的内涵。
【关键词】范爱农鲁迅回忆1905年冬,范爱农随徐锡麟夫妇赴日留学。
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应陈子英之邀前往横滨迎接,就在这时开始与范爱农相识。
但是因为关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其次就是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十分看不过去,摇了摇头。
鲁迅从一开始与范爱农的相遇互相之间都没有好感,但是范爱农死去后,鲁迅有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文章来留念他,其中就有《哀范农三章》。
通过这些,我们来看真正的范爱农与鲁迅笔下的范爱农的联系。
一、非他即我精神历程并思考其意义的原则,一种把非‘我’的、他者的悲剧命运视为与自身命运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人生课题的原则,一种用自我反省、自我否定的态度发掘自身对于人民苦难应付的道德责任的原则。
”范爱农的出现就是鲁迅精神思维的助推剂。
他用回忆的方法来填补内心的空白,用现实来塑造自己回忆中的范爱农。
在《范爱农》中他首先引出的是在要不要“发电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问题上与范爱农产生矛鲁迅为什么要塑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跟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的范爱农形象,难道仅仅是为了回忆?在谈到鲁迅创作《朝花夕拾》的动机是什么?当时王瑶指出:“与其是受了现实刺激才追忆往事,还不如说是在追忆这段往事时联系了现实。
”我想用它来解释创作《范爱农》的动机也十分合适。
鲁迅在现实中联系到了范爱农这个人,希望在呈述“他者”的命运来联系自身的命运,从其中的共鸣来达到对自己精神思维的构造。
在鲁迅小说中人物难逃悲剧的命运,而《朝花夕拾》更为特殊,“回忆”是鲁迅内心矛盾的象征物,而“回忆中的范爱农”更加是鲁迅对现实刺激的回应,是鲁迅自我解剖精神的产物。
据有关资料描写的范爱农,他是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性格耿介,不见容于社会,又因老师徐锡麟案,受清廷密缉,留学回到家乡后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只得躲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辛亥革命后鲁迅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即请范爱农为监学。
鲁迅《我之节烈观》的说理策略
鲁迅《我之节烈观》的说理策略作者:魏铭辉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魏铭辉内容摘要:《我之节烈观》是鲁迅的杂文名篇。
在本文中,鲁迅采用了归谬法,从理性角度出发论证“表彰节烈”是何等错误与可笑,同时又从感性角度出发,唤起人们对女子同情。
本文将通过分析《我之节烈观》的内容来浅谈鲁迅的叙述策略,接着进一步分析为什么鲁迅选择杂文作为他的写作体裁,又为什么采用如此的叙述策略。
关键词:杂文叙述策略归谬法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鲁迅批判了“表彰节烈”来救国的可笑性与错误性。
在文章的入题阶段,鲁迅直截了当地指出表彰节烈的目的,同时表明自己的态度。
鲁迅说道“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成为众人的叹息,借此不但能针砭时弊,而且还可以把自己排除在外,显示出高高在上的旁观者的姿态。
由“人心日下”这一命题,人们想出了挽救的方法——“表彰节烈”。
为什么人们得出这么荒谬的理论呢?这些人表面上打着救亡图存的口号,为“表彰节烈”而奔走相告,实际上是掩盖自己内心的空虚与麻木——对时局变化的茫然无措。
这些表面上权威、强势的人背后是愚蠢和平庸。
面对社会时局,他们是渺小无力的;但面对女人的时候,他们又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把自身的愚蠢与平庸转借到女人身上借此来消解,获得一种麻痹自我的满足感。
他们从女人身上去寻找自身的威严。
鲁迅把“表彰节烈”看作是与人争辩地球是方是圆这类问题,很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地球是圆的,“表彰节烈”是错误的、可笑的。
这群人的目的不过是想把自己提拔出来,出于人心日下之中。
鲁迅由当前的社会现象起笔,进而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入题阶段鲁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之中压抑着自己的不满甚至有些愤怒的情感。
仿佛一个充满智慧的长者对着少不更事的小孩子们谆谆教导、循循善诱。
平和之中蕴含着力量,但又有淡淡的哀愁不时地袭击着鲁迅的心。
表明完自己的态度后就需要讲述道理或者运用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但鲁迅走了另外一条路,采用了归谬法来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一步步击倒表彰节烈来救国这一观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句子赏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句子赏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后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贯穿全文的是甜美、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也是本篇散文意境美和韵味美的所在。
而童年视角的运用是解读本文的关键,也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有效方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句子赏析。
欢迎阅读与参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句子赏析如下:1、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题目所示,写的是两个天地的生活,两个生活环境的变化。
对百草园有这样一句叙述: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确凿或者会被指为不合逻辑。
然而,这是鲁迅特意使用的;如此用法在别的作品里也出现过,比如小说《孔乙己》的结末有云: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的确死了是说孔乙己在他被打折了腿的困境中必死无疑,大约指的是并未得到确证或实信,全句意为:估计孔乙己一定是死了。
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句,亦与此仿佛。
似乎一词,用来说明离开百草园已经多年(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隔了七八年),恐怕记忆不真;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用来表述百草园留在记忆里的印象确实如此。
这样说,没有什么违反逻辑之处,正像诸事齐备只欠东风的说法并不受逻辑的指摘一样。
既然在记忆里它只有一些野草,并没有引人入胜之处,为什么又说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呢?这里,千万不要看漏了那时两字。
那时自然是童年时期。
但是,我们如果据此说,从儿童的眼光来看,百草园是富于生活乐趣的,那不免是一偏之见。
让今天的儿童到百草园去,大约不会感到乐了。
百草园之所以成为我的乐园,就因为那时是鲁迅的孩提时代。
我出世的时候是清朝的末年,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那时,按照读书人家的家教,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
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
(《忽然想到》)在这种状况下,宅子的后面有个百草园,虽则是荒园,也就成为幼年鲁迅流连忘返的乐园了。
鲁迅与范爱农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解读---鲁迅与范爱农的联系【摘要】《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带有浓郁的讲故事氛围,将以《范爱农》为例,试图理解鲁迅的赎罪文学的内涵。
【关键词】范爱农鲁迅回忆1905年冬,范爱农随徐锡麟夫妇赴日留学。
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应陈子英之邀前往横滨迎接,就在这时开始与范爱农相识。
但是因为关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其次就是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十分看不过去,摇了摇头。
鲁迅从一开始与范爱农的相遇互相之间都没有好感,但是范爱农死去后,鲁迅有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文章来留念他,其中就有《哀范农三章》。
通过这些,我们来看真正的范爱农与鲁迅笔下的范爱农的联系。
一、非他即我精神历程并思考其意义的原则,一种把非‘我’的、他者的悲剧命运视为与自身命运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人生课题的原则,一种用自我反省、自我否定的态度发掘自身对于人民苦难应付的道德责任的原则。
”范爱农的出现就是鲁迅精神思维的助推剂。
他用回忆的方法来填补内心的空白,用现实来塑造自己回忆中的范爱农。
在《范爱农》中他首先引出的是在要不要“发电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问题上与范爱农产生矛鲁迅为什么要塑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跟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的范爱农形象,难道仅仅是为了回忆?在谈到鲁迅创作《朝花夕拾》的动机是什么?当时王瑶指出:“与其是受了现实刺激才追忆往事,还不如说是在追忆这段往事时联系了现实。
”我想用它来解释创作《范爱农》的动机也十分合适。
鲁迅在现实中联系到了范爱农这个人,希望在呈述“他者”的命运来联系自身的命运,从其中的共鸣来达到对自己精神思维的构造。
在鲁迅小说中人物难逃悲剧的命运,而《朝花夕拾》更为特殊,“回忆”是鲁迅内心矛盾的象征物,而“回忆中的范爱农”更加是鲁迅对现实刺激的回应,是鲁迅自我解剖精神的产物。
据有关资料描写的范爱农,他是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性格耿介,不见容于社会,又因老师徐锡麟案,受清廷密缉,留学回到家乡后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只得躲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辛亥革命后鲁迅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即请范爱农为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提出“立人”主张。他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他毕生所致力的,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因为作者对故事里的其他人物,即使是生活在祥林嫂周围、对她异常熟悉的人都持以不信任态度,即不能把叙述的任务交给他们。“不信任,不一定是不尊重,而是认为他们没有可能或没有能力把身边发生的事情依照作者需要的方式叙述出来。”在鲁镇,没有人真正关心祥林嫂的不幸:而祥林嫂,一个礼教道德的牺牲品,长期的封建压迫和禁锢,折磨得她像一个木偶,根本没有能力诉说自己的不幸和痛苦。这些冷酷、麻木、愚钝的灵魂,感受不到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和社会的黑暗,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注定担当不起故事叙述人的角色。所以,作者只能把叙述的任务交给“我”,一个熟悉故乡却远离了鲁镇传统社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只有“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视点上,以“智识者”的理性精神来认识和思索祥林嫂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意义。不仅如此,“我”站在这个远距离的视点上,还以悲悯的眼光注视着作品里的所有人物和发生的所有事件,把鲁镇社会这个祥林嫂悲剧的罪魁祸首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祥林嫂的不幸在鲁镇引不起真正的理解与同情,这种表面上的麻木、混饨,显示了鲁镇人们人性的残忍。“我”在这里的作用就是:不但成为鲁镇社会与小说人物活动的摄像机,而且实现了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远距离观照。
关联词叙述者、职业、身份、心态、本色作家、介入、超叙述者、不可靠的叙述者
鲁迅总共创作了三十三篇小说,其中,现代题材的二十五篇,古代题材的八篇。分别收录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中。
就叙述者而言,古代题材的八篇小说,皆为第三人称。现代题材的二十五篇小说中,有十二篇是第三人称,十三篇是第一人称。第一人称的小说是:《狂人日记》、《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阿Q正传》、《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这些小说,前九篇收于《呐喊》,后四篇收于《彷徨》。我们不难发现,鲁迅的,也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中、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伤逝》,都是第一人称。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韩国的鲁迅研究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丰硕的成果和深度。1920年,韩国的学者梁白华就把日本中国学家青木正儿的《以胡适为中心打漩的文学革命》翻译成韩文,把鲁迅这个名字和他的作品《狂人日记》介绍到韩国,至今已有85年,形成了相当成熟的鲁迅学学科规模,朴宰雨主编的《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就是重要的见证。岭南大学法律学院的朴洪奎(1952- )教授在2002年出版的《自由人鲁迅》一书中解释“我喜欢鲁迅的原因,是因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作为批判性自由人,再没有像鲁迅那样彻底的人物”;“我不赞同把鲁迅当做民族主义者”;“鲁迅对反权力、反奴隶的呐喊,不仅在中国有效,同样,在韩国也有其说服力”。李泳禧是众所周知的“韩国的鲁迅”,他从1950年代末开始偷偷接触鲁迅,视鲁迅为其社会实践的导师来学习,成为韩国民主变革运动的思想导师,对韩国民主化的贡献是很大的。李光洙是具有代表性的最早表达启蒙思想的文学家,但他在1936年1月6日载于《朝鲜日报》的《对战争时期的作家态度》一文中,却支持日本军国主义。他以日文发表的短篇小说《万翁之死》,以打杂的万翁为主人公,明显受到《阿Q正传》的影响,但在创作旨趣上却和鲁迅不同。
《祝福》运用了鲁迅小说最常用的“归乡”模式,这种情节结构模式的特点是: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复调。叙述者“我”又常常是一个远离故乡社会环境,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精神和道德观念禁锢的知识分子,通过“我”远离故乡又回到故乡并最终离去的人生行程,展示“我”与故乡传统社会的不相容性,并通过“我”的眼光折射出现实故乡的闭塞、衰败和萧索。除《祝福》外,《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等都运用了这种情节结构模式。
与中国早就建立友好关系的前苏联,在20世纪就出现了谢曼诺夫、费德林、罗果夫等鲁迅研究家,有着很长的研究历史。捷克则拥有著名的鲁迅研究家普实克。[2]
评价
一
以《祝福》为例,学生对祥林嫂的故事异常熟悉,对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意义认识较为深入,而对第一人称叙述者“我”的作用及其形象内涵却不甚了解,甚至忽略了“我”与鲁镇的关系。实际上,叙述者“我”的地位决不逊色于作品中的其他典型人物(如祥林嫂)。在《祝福》及《呐喊》《访煌》等其他许多作品中,作者之所以选择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鲁迅文章为什么以“我”为叙述对象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级8班
王宏坤
鲁迅的文章为什么经常以“我”作为叙述者?比如《祝福》、《孔乙己》、《故乡》探究分解
①不以“我”为叙述者行不行
②以“我”为叙述者的妙处
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督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就在于他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日本统治第一时期(日帝时期)的李明善是早期研究鲁迅的代表。他在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鲁迅研究》。在他眼里,鲁迅后来成了一位通过杂文指向革命的富有理想情怀的文学家。他后来站在北部的立场参加南北战争而牺牲。第一时期的左翼作家韩雪野(1900-1976)的作品直接受鲁迅的影响。日帝时期他写了《摸索》《波浪》等短篇小说,明显受到鲁迅《狂人日记》和《孔乙己》的影响。金史良(1914-1950)的短篇小说《天马》和《Q伯爵》,也都受到鲁迅的正面影响。刘阳善(1952- )的《狂人日记》可说是完全模仿鲁迅的《狂人日记》,而朴景利的《给Q氏》则明显受到《阿Q正传》的影响。日本鲁迅学家伊藤虎丸先生。
所以将“我”推人故事层,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无时无刻不在解剖着知识分子的灵魂。除直接表现知识分子问题的作品外,《呐喊》《彷徨》里还有很多作品都用了一个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作叙述人,如《祝福》《故乡风一件小事》等,这就为作者不断解剖知识分子的灵魂提供了机会。鲁迅关注知识分子问题,是因为他把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整个社会改革联系起来,把他们看作思想启蒙的主体,希望他们肩负起改革社会的重任。而“五四’时期这些觉醒的知识分子本身还有很多弱点,他们必须正视自我,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才能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所以这些作品中的“我”便承受着精神的酷刑,不断地进行着自我灵魂的解剖。在《祝福》中,面对祥林嫂“有没有灵魂”的发问和惨死,“我”发现了自己与鲁镇社会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祥林嫂无意中扮演了一个灵魂审问者的角色,令“我”招供出了灵魂深处的软弱与浅薄。在祥林嫂的一再追问下,“我”没有勇气正面回答,而只以“说不清”三个字来搪塞,此后匆匆逃走,在不安与不祥中度过了一夜。既在“我”预料中又不愿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祥林嫂的惨死令“我”诧异和惊慌,但这种精神的危机“只是暂时的事”,很快“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有些负疚,并且为了卸去这偶尔的负疚感,“我”已决计离开鲁镇。
二
散文与小说的区别在于散文是真实的,小说是虚构的。但是,真实与虚构的文体却经常交叉。这个交叉体现于第一人称的叙述者之中。鲁迅有十三篇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者的小说,这些叙述者的身份与心态,经常与作家的经历发生重叠;重叠多的作家,可以视为本色作家。在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中,既有介入故事,也有不介入故事的现象。《狂人日记》采取超叙述者,《孔乙己》采取不可靠的叙述者。
小说的叙事学通常把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分为“可信赖的”与“不可信赖的”,“前者表现为叙述者的信念规范与作者是一致的,而后者则相背离”。“我”对鲁四老爷的封建思想观念和伪善持批评态度,对鲁镇的守旧习俗感到格格不入。这些足以使读者把“我”看成“可信赖的”叙述者,但在对待祥林嫂的疑问和死讯的态度上,“我”又失去了可信赖性。“我”虽然是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鲁镇社会的黑暗,却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余希望卸去负疚感,充分显示了知识分子精神道德上的不足,这种不足正是传统思想在“我”灵魂里的深刻影响。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者尚且表现得如此冷漠和无动于衷,下层民众的态度可想而知,这更反衬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真诚的自我解剖。
合时宜,所以这次归来并不打算久留。
然而,正当“我”“决计要走”时,却出人意料地与祥林嫂相遇。接下来,作品一面展开祥林嫂“有无灵魂”的发问在“我”精神世界里激起的波澜;另一面,通过“我”的回忆、耳闻目睹和所感所想把祥林嫂的故事串联起来。
在这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以“我”为叙述者首先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恰当的视角是作者展开故事与读者理解文本的关键。我们知道,鲁迅小说对传统小说的革命首先就是对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的突破,他的小说多采用限制叙述,将作者与叙述人明显剥离开来。因为任何一篇作品都不是作者本人所有思想愿望和情感意志的体现,作者必须把叙述的任务交给叙述人,才能更客观、更真实地将故事呈现给读者。在第一人称叙述中,叙述者通常情况下即指作品中的“我”,这个“我”是故事中人,而不是置身故事之外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