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教科版)
五年级下期科学教学大纲
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
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实物、学生自带制作水钟工具材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 料、钟表等。设计制作水钟。
15
研究机械钟摆
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 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
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2、强化6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3、加强每单元课堂作业与课后观察,调查
作业的检查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措施
1
博物馆公开课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表现鉴赏力
谈谈自己观看之后的感想
17
昼夜交替及认识地球
1、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2、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 原理。
18
证明地球在自转
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
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
16
做一个钟摆和一分钟计时器
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 摆钟内部结构示意图或录象片段、学生自带制作材料。认
次的钟摆。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识摆钟的内部结构,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 硬纸片两张,水彩笔,地球仪,转椅,四季星座运行图。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西岗镇中心小学
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科学(五年级下册)》,青岛出版社2014年1月第3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 32课时设计者:西岗中心小学:褚衍梅一、课程背景(一)课标分析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力求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瞄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探究能力培养上,注重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产生新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教学目标达成上,通过设计有探究意义的系列活动,大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实现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的有机整合。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对人体的结构、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星空、机械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
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多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
包括“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事物”、“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等研究主题。
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并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也是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的好素材,可以使学生在思想、身体发展方面有进一步的收获。
科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小学科学必修教学材料:教育2001年出版的《五年级下册科学》授课时间:28—3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授课对象:^^^^^^^^课程目标: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
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
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时间的变化,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时间”和“地球运动”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课程容: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共五个主题单元以及一个科学探究过程技能训练单元,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具体共由六个单元组成:《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和《交流和质疑》。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本单元是以学生体验力在传递过程中变化,从而认识简单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和用途,初步知道一些复杂机械的构造原理。
在认识各种各样的力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探究和认知引向机械装置以及较为复杂的机器构造原理,是学生了解人类智慧以及劳动工具的重要教学容。
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将引领学生通过切身体会简单机械的作用,并探究一些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利用它们的效能,使学生了解一些机械组合的道理,从而增进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本领,体会工具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是依据小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容来构建的。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生命的奥秘生物的特征与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环境与能源环境污染与防治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3. 地球的构造与变化地球的结构与地质现象气象现象及其成因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环境、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科学探究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分类、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球构造与气象现象。
2. 教学重点:生物特征、生态系统、新能源、地球结构与地质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物、环境、地球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提问:生物有哪些特征?环境问题有哪些?地球是如何变化的?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生物的特征与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讲解环境污染与防治、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讲解地球的结构与地质现象、气象现象及其成因。
3. 例题讲解(10分钟)生物分类:以动植物为例,讲解分类方法。
环境污染:以空气污染为例,讲解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
地球构造:以地震为例,讲解地质现象的成因。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生物分类、环境污染、地球构造的练习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2.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 环境污染与防治4. 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5. 地球的结构与地质现象6. 气象现象及其成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请举例说明生物的分类方法。
环境污染:简述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地球构造:解释地震的成因。
2. 答案:生物分类:生物的分类方法有形态分类、遗传分类等。
科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霍家街小学___-___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课程纲要《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养分)、(空间)等。
3、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6、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8、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9、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问题: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小学科学教科版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教科版课程纲要
小学教育课程纲要视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特殊需求而定,因此每个课程的具体内容都是不尽相同的。
本文就中国教育部推出的《小学科学教科版课程纲要》为例,介绍一下该课程纲要所涉及内容:
一、基础理论研究
1.科学发展史:概述古今科学发展的演变和影响;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提问、探究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科学文化与社会:学习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与故事,了解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基本科学知识与技能
1.物理学:学习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物质性质与转化,进行基本物理实验;
2.化学:学习化学中的基本概念,进行基本化学实验;
3.生物学:了解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生物现象及其规律性,实践生物实验;
4.技术教育:掌握基本的技术操作、使用及维护知识,学习基本的技术应用;
三、综合运用
通过实验活动、调查活动、科学发明、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把握物质转化规律、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科
学技术的博大精深与发展乐趣,切实提升学生学习创新的能力,培养新世纪的科学家和创新人才。
本课程纲要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们更好地体验科学,更好地了解现代科学发展,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优先于理论,以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
五下科学学期课程纲要
学期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测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试验的意义。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和谐发展。
编写要领
遵循全面、适当、清晰的原则,目标要涉及三个维度,特别是认知要求。
学习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课程评价
编写要领
1.与课程目标匹配,以获得学生实现目标的证据,包括过程作业与模块、单元测试。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说课稿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新性。
教材以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为主线,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本册书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
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但同时,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部分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此处补充具体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此处补充具体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此处补充具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教学难点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以……(此处补充具体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小组合作等)为主,结合……(此处补充具体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验器材等)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和生活相关的科学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
2.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讲解: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阐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讲解要清晰、简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4.巩固:通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山东 科学课程纲要五年级科学下册
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科学(五年级下册)》,青岛出版社2014年1月第3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36课时设计者:时培燕一、课程背景(一)课标分析本册书将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人体内部的秘密’单元是引导学生以‘解暗箱’的方法探究人体内部的秘密,以描述,感受,体验,触摸,探寻,体会等方式,充分探究事物的外部表征,推测事物内部的结构,功能与变化,揭开人体内部的秘密。
通过平行编排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心脏与血管,脑与神经四课内容,力求让学生掌握探究人体内部秘密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究技能,使学生掌握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心脏与血管,脑与神经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5个研究主题。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以我们的身体切入人体生理的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体生理的奥秘,从而了解肌肉和骨骼,人体消化,呼吸和血液循环,脑与神经,学会从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人体的奥秘,懂得人体器官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为主要探究方式构建了《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心脏与血管》《脑与神经》4课;第二单元《我们怎样看到物体》主要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及成像规律,照相机的构造,眼睛的结构及视觉形成,眼睛常见病及如何保护眼睛,显微镜的基本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安排了《凸透镜》《照相机和眼睛》《保护眼睛》《潜望镜的秘密》和《神奇的眼睛》5 课。
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主要研究种子,花的构造,果实是怎样形成的,生物繁殖新技术,再从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方面探究植物的无性繁殖的特点,连同植物的有形繁殖使学生对植物的升值特性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教科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授课时间:32课时授课教师:新密市米村镇茶庵小学徐彩丽课程性质:科学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 小学科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科学素养是学生健康生活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科学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基本理念: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课程目标:一、本册教材体现出的主要学科思想1. 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2.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3. 注意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4. 培育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素养二、运用到的主要教学方法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
三、分类目标(一)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二)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三)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
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做的不懈努力。
(四)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的模式。
(五)综合性学习既要达成《标准》所要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大目标,同时,在各目标的训练过程中,也强调打破学科界限和时间界限,力求反映多元化的综合教育目标。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背景及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作为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学期的教学背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实践、探究与体验。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科学》课程所涵盖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科学知识,包括物质、能量、生命、地球与宇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原理。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科学探究、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以及使用科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尊重事实、乐于探究、团队合作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材内容概述动植物知识:介绍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等;动物的生存策略和生活习性,包括动物的分类、习性特征等。
这一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奇妙和生物多样性。
物理现象:涵盖光的反射与折射、热胀冷缩现象、力的传递等基础知识。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物理现象的魅力,理解物质的基本属性。
化学变化:介绍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物质的溶解、化学反应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地球宇宙知识:涉及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天文现象等。
通过模型制作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地球宇宙的奥秘,培养空间想象力。
教材中还穿插了科学小实验、科学调查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每个章节都设有课后习题和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案大纲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说明如何通过实验教学、观察活动等形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设计各种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提出针对有余力的学生的拓展学习内容和方法,如科学竞赛、课题研究等。
五年级科学下期课程纲要
五年级科学下期课程纲要五年级科学下期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某某某小学设计者:某某设计时间:2019年3月7日课程名称:大象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必修课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总课时:28课时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共有十个教学班,学生将近700名,而我担任其中五9班、五10班的科学课教学。
在上学期的科学课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情绪较高、有较强的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的求知欲较强,但由于我校在整建实验室、仪器室阶段,所以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缺少教具、挂图以及科学实验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学习上略显枯燥)。
但总体上同学们的求知欲还是很高的,基本能完成老师布置学习任务,期末测试合格率98%,优良率80%左右,另外,由于其它客观原因,一部分同学受家庭条件限制、自身科学素养不高、认识有偏差,所以对科学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是我们这学期需要加以重视和引导的。
三、教材分析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有七个单元、二十二个小节,内容纷杂、互不相连。
有自然科学、微生物世界、遗传科学等等;科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和指导并共同和同学们一起去探讨、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
本教材有很多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在第一、二单元自然科学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和学生共同去感受大自然的快乐生活,仔细观察、探究春天带给这个世界的变化。
在第三、四单元学习中积极培养同学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善于观察、勇于动手、积极总结交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科学》五年(下)
知识点详细介绍
人体结构
天气与气候
学生将学习人体的各个器官,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学生将探索天气与气候的形成原理及其对人类 和自然的影响。
水循环
学生将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并明白其在地球上的 重要性。
植物生命周期
学生将研究和学习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到 成熟植物的各个阶段。
教材特色和编写理念
1 生动有趣
教材内容设计以生动有 趣的方式呈现,激发学 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事前准备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所需实验用具和材 料。
实验活动
教师应安排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实 验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
教材分为多个单元,每个 单元按照特定主题进行组 织,帮助学生系统学习科 学知识。
章节内容
每个单元包含多个章节, 每个章节侧重介绍一个具 体的科学概念或实验。
练习与评价
每个章节末尾都有相关练 习和评价内容,帮助学生 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内容概述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涉及多个科学领域,包括动物、植物、天体、 地球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奥秘。
2 探究性学习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 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 和观察帮助学生主动探 索和发现。
3 综合应用
教材引导学生将所学科 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 和解决问题中。
教材使用建议
1
引入主题
2
教师可以通过3
课后讨论
4
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知识, 进行课堂讨论和思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教科版《科学》五年 (下)
欢迎来到《科学》五年级下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介绍。在这本教科书中, 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活动,引领学生们探索科学的奥秘。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课程名称: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时数:共12节课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活需要;2.了解人体的组成和器官功能;3.了解地壳的构造和地理变化;4.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运动规律。
教学内容:第一课:植物的生长和生活需要(1课时)教学重点:绘制植物生长过程的示意图教学难点:理解和解释植物的生活需要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讨论和小组活动第二课: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课时)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不同部分及其功能教学难点:理解植物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观察和实验第三课:人体的组成和器官功能(1课时)教学重点:了解人体的器官组成和功能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观察和实验第四课:人的饮食和健康(1课时)教学重点:了解人的饮食需求和健康习惯教学难点:理解合理饮食和健康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观察和小组活动第五课:地壳的构造和地理变化(1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地壳的构造和运动方式教学难点:理解地壳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观察和实验第六课:地理变化对人类的影响(1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地理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教学难点:理解地理变化的后果和对策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观察和小组活动第七课: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运动(1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运动规律教学难点:理解行星运动的原理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观察和实验第八课: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教学难点:理解自转和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观察和实验第九课:参观天文馆和天文观测(1课时)教学重点:观测天空中的星体和太阳系教学难点:运用观测设备进行天文观测教学方法:观察和实践相结合第十课:月亮的形状和现象(1课时)教学重点:了解月亮的形状和月相现象教学难点: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观察和实验第十一课:宇宙中的星球和星体(1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宇宙中的星球和恒星教学难点:理解恒星的分类和特征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观察和实验第十二课:宇宙探索与科技发展(1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宇宙探索的历史和科技发展教学难点:探究人类探索宇宙的目的和方法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和小组活动评价方式:1.课堂参与度(20%):包括学生的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小组活动的程度;2.作业完成度(30%):包括课堂作业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3.考试成绩(50%):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2.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3.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4.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的种类与特点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培养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3. 认识自然资源的分类、利用及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增强资源节约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层次、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能源的种类与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提出保护措施。
4. 例题讲解: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例,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 知识拓展:介绍自然资源的分类、利用,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概念、层次、价值、保护2. 生态系统:组成、功能、人类活动的影响3. 自然资源:分类、利用、我国资源特点4. 环境保护:意义、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其价值。
五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编
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 春夏星空
17.夏季星空
第十三周
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
18.杠杆
19.斜面
第十四周
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
20.滑轮
21.齿轮
第十五周
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
22.自行车的科学
第十六周
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
23.未来的交通工具复习第五单元
第十七周
研究与实践 复习
研究与实践 复习
1、教师观察:平时留意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记录一些典型事例,作为对学生的整体印象。
2、记录单:搜集整理学生的简图、计划单等,装订成册,便于检查评价。
3、材料准备:教师希望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
4、记载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生有无突出的表现,对实验现象、结果、数据等是否重视,是否进行了客观记录,并随时记录在评价本上。
五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编制表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名称
冯卯镇中心小学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吴娜
编制日期
2020.3
适用年级
五年级
所需课时
36
一、课程目标。
1.通过科学课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看问题,想问题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四、课程评价
评价应该成为单元整体和每一节课中自然产生的教学活动,平时的观察非常重要,要及时记录表现突出的学生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每个单元结束时,学生可以完成自我评价和纸笔测验。本册教材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建议着重考虑以下方面: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案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与实验第1课《观察与实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讲述科学家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实验要遵循科学原理。
(3)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第2课《观察与实验的应用》教学过程:(1)讲解观察与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长度、温度等。
(2)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植物与动物第3课《认识植物》教学过程:(1)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2)观察植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4课《认识动物》教学过程:(1)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2)观察动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动物,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第5课《地球的形状》教学过程:(1)讲解地球的形状:通过地球仪介绍地球的形状。
(2)观察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地球的形状对人类的影响。
第6课《太阳与月亮》教学过程:(1)讲解太阳与月亮的基本特征:如太阳的光和热、月亮的相位变化等。
(2)观察太阳与月亮:让学生观察太阳和月亮,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太阳与月亮对人类的影响。
4.第四单元:环境保护第7课《环保意识》教学过程:(1)讲解环保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必要性。
五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本学期的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研究实际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培养科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科学课程将包括以下内容:1.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植物的组成部分和各个部分的功能。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动物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探索不同动物的特征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粒子模型介绍物质的组成和粒子模型的概念。
研究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变化过程。
4.地球与太阳系探索地球的各个层次和地球的运动。
研究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其他天体。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和观察:通过开展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索,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2.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想法,促进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合作研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四、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我们将使用以下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问题回答质量等,评估他们的研究态度和积极性。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践和观察能力。
3.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评估他们的合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4.知识测试:进行定期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科学课程的教学,我们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课本和教辅:根据教材和教辅,提供科学知识的理论基础。
2.实验材料和工具: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
3.多媒体设备:为了生动展示科学知识,提供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4.图书和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科普图书和参考资料,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32课时
授课教师:新密市米村镇茶庵小学徐彩丽
课程性质:
科学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科学素养是学生健康生活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科学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基本理念: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课程目标:
一、本册教材体现出的主要学科思想
1. 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2.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3. 注意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4. 培育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素养
二、运用到的主要教学方法
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
三、分类目标
(一)沉和浮
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二)热
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三)时间的测量
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
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做的不懈努力。
(四)地球的运动
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的模式。
(五)综合性学习
既要达成《标准》所要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大目标,同时,在各目标的训练过程中,也强调打破学科界限和时间界限,力求反映多元化的综合教育目标。
(六)情感目标
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通过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遇到的科学问题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课程内容:
一、内容、要求、课时分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物体的沉和浮
(2)物体的热胀冷缩
(3)水钟、钟摆、计时器的制作
2、难点:
地球的运动
课程实施建议
1.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3.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4.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城乡教育差别
5.强调自主合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课程评价
1、定量评价,要求测试内容全面,测试形式活泼多样,试题内容有灵活性、开放性和选择性,能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定性评价,要求评价人客观描述学生科学学习成绩和不足,多采用激励性语言,从正面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定性评价包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实验方法和能力。